浆纱调浆操作规范

合集下载

浆纱简便操作方法

浆纱简便操作方法

浆纱简便操作方法
浆纱是一种用于制作纺织品的工艺,主要用于增加纱线的紧密度和强度。

以下是浆纱的简便操作方法:
1. 准备浆纱设备:需要准备一个浆纱机和纱线。

浆纱机是专门用于浆纱的设备,可以在纱线表面形成一层浆液。

2. 调制浆液:根据需要制作的纺织品和纱线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浆液配方。

一般情况下,浆液由水和浆料混合而成,浆料可以选择淀粉粉末或其他胶体物质。

3. 调整浆纱机参数:根据纱线的纤维类型和直径,调整浆纱机的参数,如浆纱机的速度和浸液量等。

通过调整这些参数,可以控制纱线浆液的浓度和均匀度。

4. 浆纱操作:将纱线穿过浆纱机的引导孔,使纱线被浆液浸湿,然后从浆纱机的出口穿过,通过拉伸和旋转的方式,使纱线的浆液均匀分布在纱线表面。

5. 干燥纱线:将浆纱后的纱线悬挂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使其自然晾干。

也可以利用特殊的干燥设备进行加速干燥。

6. 纺线:待纱线完全干燥后,即可进行纺织品的制作或进一步加工。

需要注意的是,浆纱的操作方法可能因设备和纱线的特性而有所差异,以上仅为一般流程,具体操作步骤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3.浆纱-2

3.浆纱-2

覆盖系数过大的弊端: 压浆后侧面“漏浆”、纱线浸浆不匀、上 浆率不匀; 相临纱线间粘连,分纱时浆膜易破碎,影 响上浆质量。
一般来说,覆盖系数不能大于50%,最好控制在40%左右。
织造原理
覆盖系数过大的解决办法: 经纱分层进入浆槽——矛盾部分解决,“漏浆”现象有所减少; 双浆槽(或多浆槽)上浆——需采用分层预烘,初步形成浆膜 后再并合烘燥; 采用轴对轴上浆然后并轴。
织造原理
3.湿张力区: 张力区范围:上浆辊——烘筒。 张力调节:采用伸长控制,以烘 筒表面线速度为基准,根据设定的 伸长率调整上浆辊的转速,可实现 上浆辊与烘筒之间两层湿纱达到所 需伸长率,并保持恒定。

织造原理
4.干张力区:
张力区范围:烘筒——拖引辊。 张力调节:通过张力辊上电位器的检测反馈信息,以拖引辊的 速度为基准,调节烘筒速度,实现干区张力达到恒定的设定值。
织造原理I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
织造原理
第三章


织造原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浆纱工序概述 浆料 浆液调制
第四节
第五节
上浆与烘燥
浆纱质量控制与检验
第六节
浆纱综合讨论
织造原理
第四节

上浆与烘燥
一、上浆工艺流程
轴架 浆槽 烘房 机头
织造原理
织造原理
国外:
织造原理

织造原理
本章习题
1. 浆纱的目的与要求*。 2. 浆料粘着剂的分类,淀粉、PVA、丙烯酸系的浆用性能,助剂的主要 种类*。 3. 浆液配方的原则、调浆方法、浆液的质量检验指标及检验方法*。 4. 浸浆长度、浸浆时间、覆盖系数的概念*。 5. 湿分绞的作用与要求。 6. 烘燥装置的种类、影响烘燥速度的因素、衡量浆纱机烘燥能力的技术 经济指标。 7. 浆纱速度计算方法。 8. 上浆率、回潮率、伸长率的控制和检验,增强率、减伸率、增磨率、 毛羽降低率、浸透率、被覆率和浆膜完整率的检验*。 9. 浆纱疵点形成原因及影响。 10. 新型上浆技术。 11. 浆纱机产量计算。

纺织公司浆纱值车工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版)

纺织公司浆纱值车工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版)

The prerequisite for vigorously developing our productivity is that we must be responsible for the safety of our company and our own lives.(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纺织公司浆纱值车工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版)纺织公司浆纱值车工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版)导语:建立和健全我们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引我们生产劳动的方向。

而大力发展我们生产力的前提,是我们必须对我们企业和我们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

可用于实体印刷或电子存档(使用前请详细阅读条款)。

1、开冷车必须先放净烘桶和管道内的冷凝水,逐渐开放气阀,关车时应放出余汽、水,关闭电源。

2、汽压不能超过规定,发现漏汽、漏水等情况,及时报告修理。

3、安全阀和压力表必须定期检查,发现失灵应关车并报告有关人员修理,以免发生危险。

4、浸没辊、压浆辊、上浆辊处理缠纱时,值车工、帮车工要相互配合,一定要把汽门关小,开慢车割挑纱头,防止烫伤。

5、机器运转时,不得将手伸入导纱辊与测长辊之间。

托纱辊偏移必须停车处理,6、开车前要先按信号,前后呼应,防止有人修车而误伤。

7、抽出绞棒前,要注意身侧后是否有人。

8、进烘房处理问题时,有专人配合开关车,登高要有人扶梯。

9、浆槽两侧地面,调浆室地面,溅出浆液要及时冲刷干净,以免滑跌。

10、严禁非浆纱人员开动设备及各种阀门,更不准擅自参与工作。

11、出现机械故障时,必须由修机工修理,电气故障必须由电工修理,严禁私自处理.XX设计有限公司Your Name Design Co., Ltd.。

第四章 浆纱2

第四章 浆纱2

(3)根据织物组织和密度来选择浆料
制织高密织物的经纱,由于单位长度上受到的机 械作用次数多,因此经纱的上浆率要高一些,耐磨性、 抗屈曲性要好一些。
在其它条件相同情况下,平纹比斜纹磨擦次数多, 因此织造平纹织物时上浆率应比斜纹大。府绸经密大 于平布,其上浆率大。
二、浆液的调制
浆液调制方法 :
定浓法:通过调淀粉浆浓度来控制无水淀粉含量。 定积法:以一定体积水中投入规定质量的浆料来 控制浆料含量。(合成、变性黏着剂)。 调浆时必须做到“六定”:定投料质量、定调浆 体积(浓度)、定黏度、定温度、定时间、定PH值。
2.浆液粘度:
浆液粘度是浆液指标中十分重要质量指标。粘 度大小直接影响上浆率和浆液对纱线的浸透和被覆 程度。上浆过程要求粘度稳定,这对上浆质量起关 键作用。
绝对粘度:仪器有多种,常用旋转式 相对粘度:恩格拉粘度计
3.浆液酸碱度:即PH值
浆液酸碱度(pH值):浆液中氢离子浓度的指标。 ➢ 棉纱:适用中性或微碱性浆液 ➢ 毛纱:适用中性或微酸性浆液 ➢ 人造丝:适用中性浆液 ➢ 合成纤维:只要不是强酸、碱性,影响不大。 测定方法:PH试纸、溶液或PH计
三、浆液质量指标及其检验:
1.浆液含固率:C=( A/B )×100%
A — 各种黏着剂与助剂的干燥重量 B — 浆液质量 方率与含固率成一定比例关系, 测出浆液折射率,再换算成总含固率。现场测定,只 适用于溶液状浆率,淀粉浆不适用。
(2)根据纱密度及品质来选择浆料
细特经纱所用原料较佳,弹性及断裂伸长大,毛 羽少,但强度较低,上浆应以浸透增强为主,要求上 浆率较高。粘着剂可以考虑选用上浆性能比较优秀的 合成浆料和变性淀粉。
粗特经纱,强度较高,但毛羽相对多些,应以减 摩被覆为主,以浸透为辅,一般上浆率设计得低些。 浆料的选择应尽量使纱线毛羽贴伏,表面平滑。

纱线上浆浆纱工艺浆料配方

纱线上浆浆纱工艺浆料配方

纱线上浆浆纱工艺浆料配方纱线上浆是指将纱线浸泡在纱浆(也称为浆料)中,使纱线表面涂覆一层浆料,以增加纱线的强度和稳定性。

浆纱工艺是指将纱线进行上浆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技术要求,而浆料配方则是指制备纱浆所使用的材料和比例。

纱线上浆的目的是增加纱线的强度和稳定性,以提高纺纱、织造和整理工序中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上浆还可以改善纱线的均匀性和光泽,便于纺纱过程中的顺利进行。

纱线上浆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准备工作、上浆操作、清洗和烘干。

在准备工作中,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浆料和上浆设备,并对纱线进行检查和处理。

在上浆操作中,需要将纱线浸泡在浆料中,使纱线表面涂覆一层浆料,并进行浆料的均匀搅拌。

清洗和烘干是为了去除多余的浆料和使纱线达到所需的含水率。

浆料配方是制备纱浆所使用的材料和比例的选择,其主要包括浆料的种类、浆料的浓度和添加剂等。

浆料的种类可以根据纱线的用途和要求来选择,常见的有淀粉浆料、聚合物浆料、天然胶浆料等。

浆料的浓度可以根据纱线的要求来确定,一般浓度较低的浆料适合于细纱线,而浓度较高的浆料适合于粗纱线。

添加剂可以根据纱线的需要来选择,如增粘剂、增稠剂、润滑剂等,以提高纱线的处理性能和加工效果。

在浆料配方的确定中,需要考虑纱线的特性和要求,以及生产工艺和设备条件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进行实验和试验,通过不断地调整和改进,找到最佳的浆料配方,以达到最佳的上浆效果。

纱线上浆和浆料配方是纺织工艺中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到纺纱和织造的质量和效率。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上浆工艺和合适的浆料配方,才能保证纱线的质量和稳定性,提高纺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因此,纱线上浆和浆料配方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浆纱工操作规程

浆纱工操作规程

浆纱工操作规程(德国KARL MAYER)1、浆纱前准备1.1、根据工艺要求,用吊车把经轴放在后经轴架上,并轴后与机上引带布连接好。

1.2、经轴必须上下两层摆放,以便清理断头。

1.3、按工艺把浆料运到与调浆桶最近的位置。

1.4、打开蒸汽阀门,把多余的锈水放掉,打开软水门,冲洗调浆桶、浆槽。

2、开机程序2.1、打开主电控制箱开关,打开压缩空气阀,待自检结束后,将钥匙向右转动打开显示屏,开机完成。

2.2、打开调浆桶主电箱开关将钥匙向右转动打开显示屏。

2.3、检查机器状态,正常气压值在0.5-0.7兆帕之间,蒸汽压力在3-3.5公斤之间,水压在2-3公斤之间。

2.4、检查机器安全门、安全防护装置功能是否正常。

3、生产程序3.1、将工艺单上的工艺参数输入系统。

(负责人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开机)3.2、开启慢速键,经轴放好绞线,放下两个压浆辊,按工艺调节好压力,当经纱开到浆槽和上蜡装置中间时,停车开始编绞。

3.3、按工艺开始给调浆桶加水、加料、加汽,进行调浆。

3.4、编绞完成后,开启主机将编绞线到机头前,开始用分胶棒分绞。

3.5、将伸缩筘缩到最小、位置升至最高位,按编绞数检绞。

3.6、检完绞后,打开防护栏,开启慢速,等引带布全部卷绕到织轴后停车,用刀割断经纱,把织轴卸下。

3.7、按工艺要求,重新上一个织轴,把浆纱打结,放入织轴轴孔内。

3.8、把浆液从调浆桶打入将槽内,按上浆工艺调节好浆槽溢流板位置。

3.9、开启慢速,按伸缩筘展开键,调节纱片宽度与织轴宽度一致。

3.10、开始浆纱一直到结束。

4、关机4.1、生产结束后,首先用钥匙关闭显示屏,再用钥匙关闭调浆桶电箱显示屏,关闭电控箱开关,关闭压缩空气阀,关闭蒸汽阀,关闭水门。

浆纱调浆操作规范

浆纱调浆操作规范

浆纱调浆操作规范,细节觉得成败。

上班后第一时间检查交班浆是否有回浆,检查交班储备浆的浓度,粘度,是否在规范制定值以内。

及时记录,合理利用。

查看各机台后续所要生产的品种。

根据规定配方进行配料。

打开高压桶的加水装置,加水至起始水位,大约在高压桶第2个有光线玻璃位的中间,尽量根据日常经验,做到起始水位保持在420-450升之间,打开电子控制箱,低速按钮,进行投放配料,依次顺序,PV A1799 ,淀粉,AG ,辅助剂,浆纱用腊。

盖上安全盖,锁好安全螺丝。

启动高速搅拌。

开启煮浆开关,正常情况下15-20分钟高压桶内温度达到115-120我们设定的值,自动报警系统开始生效,接下进行浆液的高温保压进行渗透。

我们的核定时间是50分钟,到达规定时间,打开储浆桶的进浆开关,关闭排污开关,进行出浆。

大约5-10分钟,等待表层热蒸气散去,浆液面平稳,进行测量,浆液的各项重要指标,浓度,粘度,进行记录。

待到浆纱需要用浆时,由调浆员协同后车,把浆抽到浆槽,煮沸开来,进行二次测量,详细记录,浆液的差异化,及时反映重要的变动,这样有助改善浆料配方,为浆纱的质量做到有效的保证。

在进行大批量的生产时,后车应做到。

每1500米进行一次浆液测量,并及时记录。

浆纱的方法

浆纱的方法

浆纱的方法我折腾了好久浆纱的事,总算找到点门道。

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就知道浆纱大概是给纱上浆嘛,让纱更结实好用。

最开始我就把面粉和水搅拌搅拌就当浆液了,想着应该和做浆糊差不多。

我把纱放进去泡,哎呀,这结果可糟透了。

纱拿出来的时候,干了以后硬邦邦的不说,还很不均匀,有的地方厚得像裹了层铠甲,有的地方又根本没上到浆。

后来我就研究了一下,发现不能用普通面粉这样随便弄。

我换了一种专门的淀粉,按照一定比例和水混合。

我也不确定这个比例到底最准确是多少,但是我大概是淀粉一份水两份的样子。

这个混合的时候可得好好搅,就像你搅巧克力奶昔一样,要搅得特别均匀,不能有小疙瘩。

我还试过加热这个浆液。

就像煮稀饭那样,小火慢慢煮,一边煮一边搅。

不过加热的时候要特别小心,因为我有一次火大了点,结果浆液变得特别稠,几乎像固体了,根本没法用来浆纱。

加热到浆液变得有点半透明的时候,我觉得就差不多了。

然后我把纱放进去浸,浸的时候要确保纱都被浆液包裹到了。

这个纱在浆液里不能泡太长时间,泡久了就又太厚了。

我大概泡个两三分钟,然后慢慢扯出来。

扯出来后,要把纱晾干。

这晾干也得注意,不能晒在太阳光很强的地方,不然干得太快,也容易不均匀。

最好是在通风的阴凉处晾干。

我有一次没注意,在大太阳下晒,结果纱有的地方都干裂了。

还有一个我觉得很重要的点就是,在浆纱之前,纱一定要先梳理好,就像你梳头发一样,不能有打结的地方。

要是有打结的地方,浆了之后就更难解了,而且那块上浆就不均匀。

在晾干的时候,最好时不时的把纱拨动一下,让它四面都能匀匀地干。

这浆纱啊,真的是好多小细节,慢慢搞,多试几次就会好很多,起码我现在做出来的比最开始瞎弄的时候好多了。

再补充一点,浆纱的容器最好是那种平底的大盘子之类的,这样纱能铺得开,每个地方都能沾上浆液。

反正这个浆纱,要胆大心细地去尝试,从失败里找经验,慢慢就会掌握更好的方法。

可能还有别的更好的材料来配浆液,我之后还打算继续试试看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浆纱调浆操作规范,细节觉得成败。

上班后第一时间检查交班浆是否有回浆,检查交班储备浆的浓度,粘度,是否在规范制定值以内。

及时记录,合理利用。

查看各机台后续所要生产的品种。

根据规定配方进行配料。

打开高压桶的加水装置,加水至起始水位,大约在高压桶第2个有光线玻璃位的中间,尽量根据日常经验,做到起始水位保持在420-450升之间,打开电子控制箱,低速按钮,进行投放配料,依次顺序,PV A1799 ,淀粉,AG ,辅助剂,浆纱用腊。

盖上安全盖,锁好安全螺丝。

启动高速搅拌。

开启煮浆开关,正常情况下15-20分钟高压桶内温度达到115-120我们设定的值,自动报警系统开始生效,接下进行浆液的高温保压进行渗透。

我们的核定时间是50分钟,到达规定时间,打开储浆桶的进浆开关,关闭排污开关,进行出浆。

大约5-10分钟,等待表层热蒸气散去,浆液面平稳,进行测量,浆液的各项重要指标,浓度,粘度,进行记录。

待到浆纱需要用浆时,由调浆员协同后车,把浆抽到浆槽,煮沸开来,进行二次测量,详细记录,浆液的差异化,及时反映重要的变动,这样有助改善浆料配方,为浆纱的质量做到有效的保证。

在进行大批量的生产时,后车应做到。

每1500米进行一次浆液测量,并及时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