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是洄游鱼类吗?
淡水鱼简介——精选推荐

淡水鱼简介(一)定义及概况广义的说,指能生活在盐度为千分之三的淡水中之鱼类就可称为淡水鱼。
狭义的说,指在其生活史中部分阶段如只有「幼鱼期」或「成鱼期」,或是终其一生都必须在淡水域中渡过的鱼类。
世界上已知鱼类约有26000多种,淡水鱼约有8600余种。
我国现有鱼类近3千种,其中淡水鱼有800余种。
(二)淡水鱼分类1、以水中盐份浓度分类初级淡水鱼:一生只能生活在淡水中的鱼类,如:鲶鱼、罗汉鱼。
次级淡水鱼:一生大部份时间生活在淡水,偶尔活动或栖息于半淡咸水、海水中的鱼类,如:吴郭鱼、大肚鱼。
周缘性淡水鱼:栖息于海水或半淡咸水,其生活史亦会在淡水中生活,或进入半淡咸水中活动的鱼类。
包括溯河性鱼类、降海性鱼类及偶然进入河川生活的海水鱼,如:蛇鳗、牛尾鱼。
2、按洄游性分类无洄游性纯淡水鱼:一生都生活于淡水中且无洄游性的鱼类,如:鲶鱼、罗汉鱼。
淡水域洄游鱼类:淡水鱼的生涯史中,包括洄游,都在淡水中进行,如:埔里中华爬岩鳅。
河海洄游鱼类:其生活史中,会经过不同盐度的栖息地,河海交界处是它们洄游必经之地,如:日本秃头鲨。
3、根据中国淡水鱼分类圆口类、软体鱼类、低等鱼类、软骨硬鳞鱼类、硬骨鱼类、真骨鱼类等。
(三)形态特征1、鱼鳍鱼鳍担当著鱼类游泳的必要工具,共有胸鳍、腹鳍、背鳍、臀鳍、尾鳍五种2、体色多数淡水鱼有特别的色彩和斑纹,或者体色与周围环境一致,可隐蔽自己,或迷惑敌人及猎物,以保护自己或偷袭猎物。
浅水中,鱼的体色通常背为青、绿色,腹为浅白色,这些颜色被称为消灭色,水底望上去,以为是天空,望下去,则觉是海水﹔而深水中,体色非常阴沉,常为深红、黑等色。
(三)食物来源淡水鱼多为草食性及杂食性,但亦有少量肉食性。
河川上游:多以昆虫、附着性藻类为食;河川下游:常以浮游生物、有机碎屑为食。
(四)分布特点基本上只要有淡水的地方,就有淡水鱼居住,上至温暖宜人的温泉,下至冻入心肺的南北极,都可找到淡水鱼的踪迹。
(五)观赏价值金鱼是世界上最早开发的观赏鱼,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观赏鱼之一,金鱼也是淡水鱼。
《鱼类学》题库

《鱼类学》题库说起鱼类,我就想起小时候跟着爷爷去河边钓鱼的事儿。
那时候,河水清澈见底,能看到一群群小鱼欢快地游来游去。
爷爷是个钓鱼高手,每次都能满载而归。
我呢,就蹲在旁边,眼睛紧紧地盯着水面,心里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咱们先从一些基础的题目开始哈。
选择题:1、以下哪种鱼属于淡水鱼?()A 金枪鱼B 鲤鱼C 三文鱼D 鳕鱼2、鱼类通过什么器官呼吸?()A 肺B 鳃C 皮肤D 气囊3、以下哪种鱼具有洄游习性?()A 金鱼B 鲶鱼C 大马哈鱼D 罗非鱼填空题:1、鱼类的体型大致可以分为、、、。
2、鱼鳍通常包括、、、、。
3、常见的观赏鱼有、、等。
判断题:1、所有的鱼都是卵生动物。
()2、鲨鱼是一种软骨鱼类。
()3、鱼的眼睛能看到颜色。
()简答题:1、请简述鱼类适应水生生活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鱼类的繁殖方式有哪些,并简单描述其特点。
论述题:1、分析鱼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探讨人类活动对鱼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及保护鱼类的措施。
还记得小时候,有一次爷爷钓到了一条特别漂亮的鳜鱼。
那鱼身上的花纹,就像一幅精美的画。
爷爷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回了河里,还跟我说:“这鱼儿啊,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咱们得让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
”从那以后,我对鱼类的世界就更加充满了敬畏和喜爱。
再来看几道有点难度的题目。
选择题:1、以下哪种鱼的鳞片是栉鳞?()A 鲫鱼B 鲈鱼C 草鱼D 鳙鱼2、鱼类的侧线主要功能是()A 感知水流B 平衡身体C 辅助呼吸D 防御敌害3、以下哪种鱼属于硬骨鱼类?()A 鳗鱼B 海马C 黄鳝D 鲟鱼填空题:1、鱼类的听觉器官是。
2、鱼鳔的主要作用是。
3、常见的食用鱼有、、等。
判断题:1、鱼类的体色都是为了伪装。
()2、鱼的尾巴只用于游泳。
()3、所有的鱼都有牙齿。
()简答题:1、请解释鱼类的渗透压调节机制。
2、简述鱼类的消化系统结构和功能。
论述题:1、从鱼类的演化历程探讨其形态和结构的变化。
2、结合实际案例,谈谈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
鲶鱼的生活习性及其养殖技术

鲶鱼的生活习性及其养殖技术鲶鱼又名鯷、生仔鱼、胡子鲶、鲶巴郎、鲶拐子、洼子。
鲶鱼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的中下层,多栖息在水草丛生、水流缓慢的底层。
白天多隐蔽,晚间则十分活跃,习惯于游至浅水处觅食。
秋后潜居于深水或污泥中越冬。
为肉食性底栖鱼类,经常伏身于水草丛生的水底,等候小鱼接近时张口吞食,也食虾类和水生昆虫。
一、鲶鱼的生活习性鲶鱼的生活习性与鳜鱼有不少共同之处,虽种属相距甚远,介天钓法上却非常接近。
钓鲶鱼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手竿近钓,二是用手竿、插竿和手线夜钓。
手竿近钓虽然自三月菜花开直到九月菊花香均可以适用,但主要钓季是夏初的梅雨季节,平常零星钓获的都有一定偶然性。
5-7 月是鲶鱼的生殖季节。
产卵前和产卵后的鲶鱼都有较强的摄食欲。
当雨水把泥土卷带着冲入河道和湖泊,使水质变浑发黄的时候,视力不足的鲶鱼因水位的增高和小杂鱼的迁徙感到饵料减少,开始向浅水区移动,并因为水质的浑浊而改变夜晚觅食的习惯,频频地出现于近岸。
手竿近钓的钓具比较简单,无信纸竹竿、玻璃钢竿,只要能承受住鱼体重量和挣扎力都适合使用,其长度约为4.5 米。
钓线的粗细是无所谓的,鲶鱼不会因钓线粗而不咬钩。
在钩的选择上,宜用钩柄较长的胡弓形和新袖形,以适宜于挂粗大蚯蚓、小青蛙、鸡肠一类的动物性饵。
钩、坠配置以通芯坠为好。
鲶鱼视力差,搜索食物主要靠触须的摆动,故而饵的颜色无关紧要。
鲶鱼的咬钩与它的捕食动作一致,少有虚假的试探性动作,在漂的反应上都是一次闷漂。
二、池塘养殖技术鲶苗发塘:鲶鱼出膜3〜4天即可主动吞食大型轮虫及小型的枝角类,此时应及时下塘。
鲶苗下塘后枝角类的丰欠是鲶苗成活率的关键,采用施有机肥的方法大量培育枝角类。
当后期天然饵料不足时,用50 目的筛网从其他池塘中捞取枝角类或新鲜的动物性饵料切碎投喂。
池中动物性饵料充足,鲶苗生长速度较快,一般667m2 放9 万尾左右,经10〜15 天育成夏花,成活率可达50% ,发塘水面最好在667m2 以内。
各种鱼的习性

各种鱼的习性1.草鱼,草鱼属半洄游性鱼类,栖息于水的中、下层,能在水的表层吞食草叶、菜梗。
其性情活泼、游泳迅速,常集群觅食。
至冬季食欲锐减,多在深水区越冬。
是典型的草食性鱼类。
2.鲤鱼,鲤鱼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淡水鱼类,适应能力极强,能在各种水域,甚至恶劣的环境条件下生存,喜在大水面沿岸水体的下层活动,尤喜水草丛生和底质松软的环境,能掘泥觅食,它是典型的杂食性鱼类,无论植物和动物性饵料均不加挑剔。
3.鲢鱼,鲢鱼为上层鱼类,性情活泼,善跳跃,是典型的滤食浮游藻类的肥水鱼。
4.鳙鱼,鳙鱼栖息在水的中上层,具有河湖洄游习性,平时多生活在有一定流速的江湖中。
性情温和,不大跳跃行动较迟缓,食性与鲢鱼不同,它以水中的浮游生物为主要食物,兼食多种浮游藻类。
5.青鱼,青鱼多栖息在水体的中下层,一般不游至水面,食性比较单纯,以软体生物为主要食物,在池塘养殖中,幼鱼喜食粮食饲料,两龄后,特别是体重至1千克时转向软体水生生物,能磨碎坚硬的甲壳后吐壳吞肉。
自然水域中常积聚于江河和湖泊的深浅结合部。
除冬季食欲较弱外,春、夏、秋三季摄食猛烈,且能在气压较低、大多数鱼类普遍厌食的情况下咬钩吞饵。
6.鲫鱼,鲫鱼为光适性鱼类,无论在深水、浅水、清水、浊水、流水、静水、大水体和小水体中均可生活,喜栖于水草丛生的浅水河湾与湖泊沿岸水域,生命力极强,甚至在低氧、碱性较大的不良水体中也能生长。
属杂食性鱼类。
食谱范围与鲤鱼相仿,用于钓鲤鱼的饵同样可以钓鲫鱼7.鲂鱼,中下层鱼类,喜栖息在有水草的河湖中,主要食高等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
它的生活习性与草鱼相似,既能贴底觅食,又能在水的中层抢食各类沉落食物,夏秋季更能在水的表层抢食草梗菜叶,故而可用钓草鱼的方法垂钓。
8.鳜鱼,鳜鱼喜栖息于缓流的边缘和静水中,常出没于沿岸砖石中,以水草繁茂的湖泊为主要生活区,白天活动范围较小,摄食主要在夜间进行,有定居性,为底栖凶猛鱼类。
贪食,是近岸小杂鱼的天敌,能吞入相当于体长二分之一的各种鱼类,也食虾和水生物。
鲶鱼

打窝可以用切成块的小杂鱼,动物下水,或者你家吃排骨剩下的骨头,还有新鲜的羊骨头等
; b/ d1 {* l: O/ U# J+ `) K' j 钓点选择在那些有石头的地方,还有水库的出水口或者进水口.时间你可以选择在夜晚最好.排列顺序为:夜晚好于雨天,雨天好于阴天,阴天好于多云,多云好于晴天.其中,暴雨后两个小时之内在水库的出水口或进水口用海竿串钩能钓个丰收.' ?: w' q- W7 m, \; O6 a; \$ ~( d
垂钓鲶鱼诱饵可用家禽内脏(鸡、鸭、鹅的肺、肠、肚),或羊骨煮熟剁碎,装人纱布口袋中,用绳捆扎,投入钓点打活动窝子( 随时可以挪动)。也可用 60%的米饭或馒头、窝头,加 40%剁碎的鱼头或鱼骨,鸡、鸭骨做成合饵,捏团投入钓点诱鱼。
3 s8 _4 M2 k/ x. |9 V 钓饵春季和夏初宜用粗壮的青绿色或紫红色蚯蚓或小鱼;
大家注意了,钓鲶鱼是经常能钓到嘎鱼和甲鱼,作好准备.垂钓是带上退钩器,剪子,小刀等,万一鱼钩被到肚子里也好摘钩,实在不行,您就来个外科手术(给*开膛破肚).5 _( s+ g. w2 |% I1 N5 r
水产养殖技术考点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水产养殖技术考点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水产养殖中,溶解氧的正常范围一般是()mg/L。
A. 0 - 2B. 2 - 4C. 4 - 8D. 8 - 10答案:C解析:水产养殖中,溶解氧的正常范围一般是4 - 8mg/L,低于此范围可能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生长。
2. 以下哪种鱼类属于冷水性鱼类?()A. 草鱼B. 鲫鱼C. 虹鳟D. 鲤鱼答案:C解析:虹鳟属于冷水性鱼类,对水温要求较低。
3. 水产养殖池塘清塘时,常用的消毒剂是()A. 生石灰B. 熟石灰C. 漂白粉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生石灰、熟石灰和漂白粉在水产养殖池塘清塘时都较为常用,能有效杀灭病原体和敌害生物。
4. 养殖水体中氮的主要存在形式不包括()A. 铵态氮B. 硝态氮C. 氮气D. 亚硝态氮答案:C解析:氮气在养殖水体中不是氮的主要存在形式,其他三种是常见形式。
5. 鱼病防治中,“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中,预防措施不包括()A. 改善养殖环境B. 定期消毒C. 投喂抗生素D. 加强饲养管理答案:C解析:投喂抗生素不是预防措施,而是治疗措施,且应谨慎使用,预防主要是改善环境、消毒和加强管理。
6. 以下哪种藻类是水产养殖中的有益藻?()A. 蓝藻B. 绿藻C. 甲藻D. 裸藻答案:B解析:绿藻在水产养殖中一般被认为是有益藻,能提供氧气和饵料。
7. 水产饲料中,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A. 谷物B. 豆粕C. 油脂D. 矿物质答案:B解析:豆粕富含蛋白质,是水产饲料中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8. 虾类养殖中,常见的疾病不包括()A. 白斑综合征B. 烂鳃病C. 红体病D. 肠炎病答案:B解析:烂鳃病在鱼类养殖中常见,虾类养殖中相对较少。
9. 池塘养殖中,增氧机的作用不包括()A. 增加溶氧B. 改善水质C. 提高水温D. 促进水体流动答案:C解析:增氧机不能提高水温。
10. 以下哪种养殖模式属于生态养殖?()A. 高密度精养B. 稻田养鱼C. 工厂化养殖D. 网箱养殖答案:B解析:稻田养鱼实现了稻鱼共生,是一种生态养殖模式。
《鱼类学》题库

《鱼类学》题库一、选择题1、以下哪种鱼属于硬骨鱼纲?()A 鲨鱼B 鳐鱼C 鲤鱼D 肺鱼2、鱼的侧线系统主要用于()A 感知水流和水压B 呼吸C 平衡身体D 发声3、大多数鱼类的鳞片类型是()A 盾鳞B 硬鳞C 圆鳞D 栉鳞4、以下哪种鱼的尾鳍类型是歪尾型?()A 鲫鱼B 鲨鱼C 金枪鱼D 鳕鱼5、鱼类的鳔主要功能是()A 辅助呼吸B 调节浮力C 发声D 保护内脏6、以下哪种鱼是卵生鱼类?()A 鲫鱼B 鲨鱼C 鳐鱼D 肺鱼7、鱼的心脏由()个腔室组成。
A 1B 2C 3D 48、以下哪种鱼具有洄游习性?()A 鲤鱼B 鲶鱼C 金鱼D 三文鱼9、鱼类的听觉器官主要是()A 内耳B 中耳C 外耳D 侧线10、以下哪种鱼属于淡水鱼?()A 鲈鱼B 鳕鱼C 草鱼D 石斑鱼二、填空题1、鱼类的运动器官主要是________和________。
2、鱼的生殖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鱼类的骨骼系统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
4、鱼鳃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常见的淡水鱼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鱼类的消化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
7、硬骨鱼类的鳞片根据形态结构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类型。
8、鱼的血液循环属于________循环。
9、具有韦伯氏器的鱼类是________。
10、海洋鱼类适应高盐度环境的主要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等。
三、判断题1、所有的鱼类都有鳞片。
()2、鱼的眼睛没有眼睑。
()3、软骨鱼都是卵生。
()4、鱼类的侧线可以感知声音。
()5、淡水鱼不能在海水中生存。
()四、简答题1、简述鱼类适应水生生活的主要特征。
2、比较硬骨鱼和软骨鱼的主要区别。
3、鱼类的呼吸过程是怎样的?4、阐述鱼类的洄游及其意义。
班级管理中“鲶鱼效应”

鲇鱼又名鲶鱼,光滑、无鳞、有刺、好动,喜欢钻来钻去,搞得别的鱼不得安宁。
沙丁鱼则不同,它们密集成群,集体洄游,喜欢挤在一起。
据说,挪威人捕沙丁鱼,抵港时如果鱼仍然活着,卖价就会高出许多。
所以渔民们千方百计想让鱼活着返港,但种种努力都失败了,只有一艘船却总能带着活的沙丁鱼回到港内。
直到这艘船的船长死后,人们才发现了秘密:他在鱼槽里放进了一条鲇鱼。
原来活泼好动的鲇鱼放进槽里以后,四处游窜,带动了沙丁鱼的游动,也促进了空气的流通,沙丁鱼就不会被闷死。
后来,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鲇鱼效应”。
我以为,在班级管理中也可以运用“鲇鱼效应”。
1、人才蓄水池。
在组建班委会时,可以把每一职务都各设一名“准班干部”。
这些“准班干部”有50%的机会成为班级明天的核心管理成员,此乃管理学中的鲇鱼效应。
“准班干部”就像鲇鱼,有了他们充满热情地干事情,班委干部对自己的工作自然更加格外上心。
“准班干部”对班干部队伍的这种“鲇鱼效应”将促进全体班级干部健康发展。
实际操作:第一,副职有时可以由“准班干部”担任;第二,根据实际需要“干部”与“准干部”可以定期轮换:第三,必须有明确的、公开的任职条件。
2、转化后进生。
对于后进学生的教育和转变不能操之过急,因为造成后进状况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改变当然需要一个过程,况且这些学生的转变必然会有反复,不可能一帆风顺。
作为班主任老师一定要切忌一个“急”字。
可是,不积极转化他们也不行。
无奈之中,我尝试着把“鲇鱼效应”引进过来,就把这些后进生当作“鲇鱼”。
首先,我召开班委会,把我的设想传达到每一个班委干部,征求大家的意见;其次,我找科任教师协调,目的是转变“后进生”在老师心目中的形象,而把他们认作为“鲇鱼”;最后,直接和“鲇鱼”对话,希望他们能发挥自己的作用。
为了不让“鲇鱼”引起误会,我还特意利用班会时间讲人的发展是要有个性的。
一个集体不仅需要性格外向的人,也需要性格内向的人,才不失活泼;一个学校不仅需要喜欢体育的学生,也需要爱好文学的学生,才不失校园生机;国家不仅需要勇于创造发明的探索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鲶鱼是洄游鱼类吗?
洄游是指某些鱼类的主动、定期、定向、集群、具有种的特点的水平移动,包括索饵洄游、生殖洄游、越冬洄游等,例如大马哈鱼、草鱼、青鱼、鲢鳙等都是典型的洄游鱼类,下面来看一看鲶鱼是不是洄游鱼类吧!
一、鱼种论述
鲶鱼是常见的经济鱼类,狭义上的鲶鱼是指鲶科和胡子鲶科鱼类,广义上的鲶鱼则是鲶形目下属数千种鱼类的统称,别称塘虱、胡子鲶、鲶巴郎等,因体表多黏液也称黏鱼、鲇鱼等,全国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常见品种有土鲶、大口鲶、胡子鲶、埃及胡子鲶等。
二、洄游习性
鲶鱼是洄游鱼类。
洄游是鱼类特殊的运动形式,指某些鱼类的主动、定期、定向、集群、具有种的特点的水平移动,常见的有索饵洄游、生殖洄游、越冬洄游等,例如鲶鱼就是一种洄游鱼类,生殖期鲶鱼会游到上游或浅水区产卵,产完卵后又洄游到下游或深水区觅食。
三、栖息环境
鲶鱼是底栖性鱼类,喜栖息在近岸石缝、深坑、树根底部的土洞或石洞及流速缓慢的水体中,在水库、池塘、湖泊、沼泽等静水中则多潜伏在阴暗的底层或成片的水生植物下面,但季候变化、水温冷暖、气压高低、食物环境等因素都可能改变鲶鱼的活动范围。
四、代表物种
1、胡子鲶:胡子鲶是胡子鲶科胡子鲶属鱼类,别称塘鲺、塘角鱼、本地塘鲺等,我国长江以南均有分布,最适生长温度20~25°C,5~9月为摄食盛期,杂食偏肉食性,昼伏夜出。
2、革胡子鲶:革胡子鲶是胡子鲶科胡子鲶属鱼类,别称埃及胡子鲶、埃及塘鲺等,1981年从埃及引进,主要以鱼、虾等为食,人工养殖时可投喂杂鱼、禽畜下脚料、配合饲料等。
3、土鲶:土鲶是鲶科鲶属鱼类,别称鲶鱼、本地鲶鱼、二须鲶等,喜生活在近岸石缝、深坑、树根底部的土洞或石洞中,视力弱,
昼伏夜出,肉食性,全凭嗅觉和两对触须猎食。
4、大口鲶:大口鲶是鲶科鲶属鱼类,别称叉口鲶、鲶巴朗、大河鲶等,我国长江以南均有分布,主要以鱼、虾、水生昆虫及幼虫等为食,人工养殖时可投喂畜禽内脏、下脚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