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禾优615品种简介

合集下载

超级杂交水稻新品种五丰优615高产栽培技术

超级杂交水稻新品种五丰优615高产栽培技术

东 源 地 区一 般 在 3月 5 —1 0日播 种 最 为适 宜 。 晴 天 晒
株/ h m 左右、 成穗 率达 到 6 0 %以上嗍 。
2 . 4 适 当 补 施 壮 尾 肥
种2 h左 右可 以有效 提 高 种 子 的 发 芽 率 , 但 要 注 意 防 止 谷 壳破裂 。 塑 盘 育秧 需 塑盘 4 O 一 4 5 个, 采 用薄 膜 育 秧 , 用种 量
Ab s t r a c t Hi g 【 h y i e l d c u l t i v a t i o n t e c h n i q u e s o f n e w s u p e r h y b id r r i c e v a r i e t y Wu f e n g y o u 6 1 5 w e r e s u mma r i z e d f r o m s o w i n g , f e r t i l i z a t i o n , w a t e r
2 . 2 早 施 分 蘖 肥
在抛秧后 5 d施尿素 1 1 2 . 5 k g / h m 2 或复合 肥 2 1 0 k g / h m ,
促早回青 、 早分蘖 。 抛秧后 1 0 ~1 2 d施 尿 素 1 0 5 ~ 1 2 0 k g / h m
或 复合肥 4 5 0 k g / h mz , 以促使 苗分 蘖 , 早够 苗 。
ma na g e me n t , p e s t nd a d i s e a s e c o n t r o le t c, s o a 8t op r o mo t e r e f e r e nc e . Ke ywo r d s s u p e rh y b idr r ic e; Wu f e n g y o u61 5; c u l t i v a t i o nt e c hn i q u e s

宅基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宅基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工作交流|四川农业与农机/2021年6期|>>>1管理现状以2019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为标志,我国农村宅基地进入了规范管理阶段。

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明确宅基地由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审批,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农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工作。

但宅基地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包括审批、规划选址、分户建房等方方面面,政府管理部门不仅涉及农业农村部门,还涉及自然资源部门、公安部门等。

农业农村部门主要负责起草农村宅基地管理和使用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指导宅基地分配、使用、流转、纠纷仲裁管理和宅基地合理布局、用地标准、违法用地查处,指导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利用等;自然资源部门主要负责土地等国土空间用途转用、土地整理复垦、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拟订国土空间规划并监督实施等;而公安部门主要负责农村户口分户。

2存在的主要问题2.1缺失专门的宅基地法律法规我国农村宅基地管理没有专门性法律法规,与宅基地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条款,散落于《宪法》《民法典》《物权法》《土地管理法》《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中;关于我国农村房屋和宅基地使用权的调整,可使用的法律规范数量则更少,且层次不高,主要依靠政策调整。

从长远来看,宅基地立法的缺失,不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

2.2执法职能边界不清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第78条明确“农村村民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房屋。

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多占的土地以非法占用土地论处”。

虽然《土地管理法》明确农业农村部门为农村村民宅基地执法部门,但纵观整部法律,都没有进一步明确宅基地的认定和违法查处范围。

同样,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2020版)》和自然资源部门印发的《行政处罚事项清单》也未对农村村民违法占地(特别是占耕地)建住房的查处作更进一步明确规定。

发展中的滇型杂交粳稻

发展中的滇型杂交粳稻

发展中的滇型杂交粳稻作者:徐津李全衡来源:《中国种业》 2019年第5期徐津1 李全衡2(1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昆明650000;2云南省种子管理站,昆明650000)水稻是云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商品粮之一,年播种面积占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的30%左右,但稻谷总产占全年粮食总产的45%左右,居全省粮食第1位,进一步提高水稻单产,增加农民收入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云南水稻以粳稻为主,种植面积大约占全省水稻总面积的60%,是西南最大的粳稻区,发展杂交粳稻是保证云南省粮食增产的重要手段,是未来粮食增产的新增长点,将为保障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1965年云南农业大学李铮友教授在保山发现水稻雄性低不育株,便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粳型杂交水稻的研究,1969年培育出我国第1个粳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滇Ⅰ型粳稻红帽缨不育系,并在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

随后,滇I型不育系还被引到江苏、浙江、新疆等省区用于杂交粳稻组合的选配。

与此同时,我国于1972年从日本引进了BT型粳稻不育系进行杂交粳稻育种研究,“滇型杂交粳稻研究”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迄今为止,滇I型和BT型不育系一直是中国培育粳型杂交稻组合的两个主要细胞质雄性不育体系,但由于粳稻品种间杂种优势不强,缺少强优势组合,杂交粳稻制种产量低、种子纯度低等原因,杂交粳稻的发展远远落后于杂交籼稻。

1 滇型杂交粳稻品种选育成果显著新品种产量不断提高,解决了杂交粳稻缺少强优势组合的问题。

针对粳稻品种间杂种优势不强的问题,云南农业大学的科研人员创新育种思路,大规模开展种间和亚种间远缘杂交,进行杂交粳稻育种材料种质创新,丰富了杂交粳稻亲本的遗传多样性,为提高粳稻杂种优势奠定种质基础,变利用亚种内杂种优势为充分利用亚种间优势,解决了粳稻品种间杂种优势不强的问题。

此外,科研人员充分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新成果,利用分子辅助选择等手段进行恢复系选育,极大地提高了选择效率,新选育的杂交粳稻组合优势明显、产量高。

滇型杂交粳稻绿色高效山地旱种技术

滇型杂交粳稻绿色高效山地旱种技术

®田间课堂g云南省2021年农业主推技术(一)扫码阅读 编者的话:为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引导广大农业生产者科学选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专家评审,遴选并发布了 37项2021年主推技术。

本刊将选取部分内容陆续刊发,供读者参考。

2020年,景东县利用“滇型杂交粳稻绿色高效山地旱种技术”示范推广1.2万亩滇型杂交粳稻,平均单产400公斤/亩以上。

该技 术的核心是由云南农业大学自主培育的优质抗逆杂交粳稻品种滇禾 优34、滇禾优615等,其中滇禾优615荣获2019年国家食味品质金奖。

该技术适宜在云南省海拔800 ~ 1600米、降雨M较多的籼稻 区和籼粳稻交错区推广。

1土地耕整雨季来临前,用大型农机具及微耕机,将地块翻犁耙平,亩施有机肥200公 斤、复合肥(氮、磷、钾比为15 :15 :15) 20公斤,施肥后用微耕机耙平,达到土层深厚平整、土块细碎。

开挖墒面宽2.5 ~ 3米,开沟深、宽分别为15厘米和20厘米。

对排水不便的大田四周应开挖排灌沟,坡地开横沟利于蓄积雨水。

2. 种子处理.浸种前将种子摊开厚度1厘米左右,晒种三四个小时,翻动两三次。

浸种前用清水将种子淘洗干净,预浸种12小时,淘洗换水后每公斤种子加入2克“强氯精”消毒24 ~ 36小时,之后用清水洗净,晾干待播。

3. 播种旱地播干谷种2 ~ 2.5 公斤/亩。

浸种后的种子在地块透湿至25 ~ 30厘米深时播种。

播种株行距为14厘米x 25厘米。

播种方式为拉线条(点)播或打塘点播,每点(塘)播种3 ~ 5粒,播种后盖土二三厘米厚,以不露种子为宜。

适宜的播种时间是,进人雨季后的5月中旬至6月20日前。

4. 化学除草播种前2 ~ 3 天,在土地潮湿的状态下,亩用260毫升浓度60%“丁草胺”兑水50 ~ 60公斤喷雾,或拌毒土 120公斤均匀撒施于土壤表面,进行播种前除草。

云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及发展思路

云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及发展思路

云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及发展思路作者:赵杰平瞿桂鑫郑智来源:《种子科技》2022年第07期摘要:云南省农业种质资源丰富,多年来虽然在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成效显著,但仍然存在问题。

文章概括了目前云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并对今后云南省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提出发展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云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发展文章编号:1005-2690(2022)07-0126-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325 文献标志码:A农业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1]。

1 云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现状1.1 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完善云南省在2008年首次颁布实施的《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对种质资源保护中的保存、采集、交流等方面作出了规定。

2011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种业发展的意见》以及2015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文件的实施意见》对种质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提出要求,要求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区和保存库,开展全省农作物、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建立健全体系。

近几年,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先后出台了《云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云南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云南省省级作物种质资源圃库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进一步加大种质资源保护力度,并于2020年10月启动了省级作物种质资源圃(库)申报工作。

1.2 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初步形成云南省位于全球三大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生物和物种资源居全国首位,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经过多年努力,云南省已基本形成以国家级资源圃为核心、区域作物资源圃(库)和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点为辅、各科研院校为补充的种质资源保护体系。

目前共有19个农业种质保护圃(库)和14个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点,分别是果树、甘蔗、大叶茶树、高原野生稻4个国家圃;橡胶和澳洲坚果、咖啡和石斛、罗望子资源圃3个农业农村部资源圃;花卉、药用、桑树、热作资源、热经植物、高山经济作物、绿肥(草、香蕉)圃7个专业资源圃;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作物种质资源库、马铃薯种质资源库、食品工业菌种资源库、云南特色资源提取物库5个种质资源库。

2024年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中考生物二模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中考生物二模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中考生物二模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分)2024年2月,河北首次发现约1.34亿年前的孟氏中生鳗化石。

孟氏中生鳗体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A.叶绿体B.线粒体和叶绿体C.线粒体D.细胞核2024年2月2日是第28个世界湿地日,主题是“湿地与人类福祉”。

广州海珠湿地公园是鸟类重要的栖息地之一。

请回答第2~3小题。

2.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A.水B.无机盐C.二氧化碳D.太阳能3.下列关于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的叙述错误的是()A.属于珍贵的自然资源B.变为耕地能更好的服务人类C.具有蓄洪抗旱的作用D.有“地球之肾”美誉4.(2分)在显微镜的使用中,下列操作与其结果不相符的是()A.平面镜换成凹面镜——视野变亮B.调节细准焦螺旋——视野变清晰C.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变多D.目镜选用5×,物镜选用40×——物像被放大200倍5.(2分)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决议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

醒狮表演是春节常见的民俗活动之一。

题图漫画是佛山醒狮,设计原型是狮子。

下列组织属于狮子的是()A.营养组织B.输导组织C.保护组织D.神经组织6.(2分)无花果是一种绿色开花植物,花非常小,隐藏在花托中;果实有清热生津、健胃清肠和解毒消肿的功效。

下列关于无花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属于裸子植物B.果实属于营养器官C.种子在果实内D.不需要传粉受精就能结果7.(2分)春天来了,又到可以吃香椿炒蛋的季节了。

这道菜用的香椿是香椿树幼嫩的枝条,能发育成香椿树幼嫩的枝条的结构是()A.叶芽B.花芽C.芽原基D.叶原基8.(2分)如图是果实形成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指()A.雌蕊果皮种子B.子房果皮种子C.雌蕊种子果皮D.子房果肉种子某农业合作社开展火龙果促花增产实验,探究夜晚不同时间段使用LED照明灯照明的增产效果,结果如下表。

优质杂交稻组合泸香615高产制种技术

优质杂交稻组合泸香615高产制种技术

优质杂交稻组合泸香615高产制种技术摘要阐述优质杂交稻组合泸香615的亲本主要特征特性,并介绍其高产制种技术,主要包括选择最佳抽穗期并确定父母本播差期、定量稀播、适时移栽与合理密植、加强本田肥水管理、适时适量喷施九二○并做好人工辅助授粉、严格除杂保纯、综合防治病虫害等内容,以期指导该品种的制种生产。

关键词泸香615;亲本特征特性;高产;制种技术泸香615是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自育优质不育系泸香91A (K17A///HR195×珍汕97B//×香2B)[1]与自育优质抗病恢复系泸恢615[2](明恢63/繁32//多恢1,4,5混粉)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

2002年在四川省“稻香杯”优质米评选中被评为优质稻米;2002~2003年参加四川省优质稻米组区试[3],具有品质优、产量高、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等特点;2004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作为重点组合向生产上推荐种植;2004~2005年2年在国家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 692.05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2.11%;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005.2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6.67%,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三级;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2006年,四川德阳大面积制种结果表明,其制种产量一般在3.0~4.0t/hm2。

为进一步提高泸香615种子产量和质量,笔者于近年对泸香615组合的制种技术进行了探索,现将其高产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1亲本主要特征特性1.1母本泸香91A特征特性泸香91A在德阳5月上旬播种,7月中旬抽穗,播始历期81d左右,株高90cm左右,比珍汕97A高,株型松紧适中,株叶型好,叶片较细长而直立,抽穗后穗子较直立,授粉姿态好。

茎秆偏细,主茎叶片数14叶左右,分蘖力中上,穗较大,穗平着粒145粒,比珍汕97A多30~50粒。

柱头外露率中等,柱头生活力易受连续高温干旱自然因素影响而降低,抽穗期较长,始穗至齐穗历时5d 左右,始穗后3d开始大量开花,花时早而集中,每天开花高峰期为10∶30~12∶30,不育系包颈比珍汕97A轻,包颈粒率15%左右,对九二○敏感。

211219915_云南稻品种管理工作十年

211219915_云南稻品种管理工作十年

云南稻品种管理工作十年李全衡 郑 智 夏艳波(云南省种子管理站,昆明650031)摘要:优良品种是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本,是种业发展的关键。

农作物品种管理是种子管理的基础和重要内容,试验审定是品种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方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创新品种试验审定管理,坚持试验审定、展示示范推广原则,坚持试验审定为生产服务,与时俱进做好试验审定,构建多出品种、快出品种机制和选好品种、选大品种平台,促进新品种选育及应用,为推动云南稻种业振兴提出对策措施。

关键词:稻;品种管理;云南省农作物品种管理是种子管理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以品种试验审定为核心的品种管理制度是我国种子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制度。

云南省在稻品种管理工作方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守正创新,制定了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确定了特殊用途品种范围和试验方法,构建了统一试验、联合体试验、自有特殊用途品种自主试验[1]和同一适宜生态区省际间引种备案的多出品种、快出品种机制渠道,在此基础上,组织新品种展示示范,进行优中选优,搭建选好品种、选大品种平台,促进新品种快速应用。

1 创新品种试验审定管理2011年以来,全面实行编码和滚动制试验,育种单位不承担试验,以保证试验的公正。

2013年起各州(市)不再特审品种,以提高试验效率,保证试验审定质量。

“十二五”期间有341个稻品种参Ten Years of Rice Variety Management in Yunnan ProvinceLI Quan-heng,ZHENG Zhi,XIA Yan-bo(Seed Management Station of Yunnan Province,Kunming 650031)通信作者:郑智而植物新品种权与专利权尚未能有效衔接,无法充分发挥植物育种相关知识产权双轨制保护的优势。

突出的问题在于具有较高育种价值、但尚未形成植物品种的中间育种材料既不能受到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也不能受到专利权的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滇禾优615品种简介
滇禾优615是一种优质稻米品种,具有许多优点和特点。

它是中国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经过多年的选育和改良而推出的新品种。

滇禾优615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受到许多农民的青睐。

滇禾优615具有较高的产量。

经过多年的选育,该品种在产量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提高。

根据试验结果,滇禾优615的亩产量可达到700公斤以上,相比传统品种提高了15%左右。

这对于农民来说是一个非常可喜的消息,因为高产量意味着他们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

滇禾优615具有较好的抗病虫害能力。

在种植过程中,水稻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导致产量下降甚至绝收。

而滇禾优615在抗病虫害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它能够有效抵抗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等常见病害的侵袭,减少农民的农药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滇禾优615的稻谷品质也非常优良。

它的米粒饱满、黏性好、口感细腻,煮熟后米粒有光泽,香气扑鼻。

这使得它在市场上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滇禾优615的稻米不仅可以直接食用,还可以用于加工成各种米制品,如米饭、米粉、米酒等,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

滇禾优615适应性强,生长期短。

它适宜生长在云南等高海拔地区,对土壤适应性强,能够在较贫瘠的土壤中生长。

同时,滇禾优615的生长周期较短,大约为110天左右,比一般品种节省了10天左右的生长时间。

这对于云南等地的农民来说,意味着他们可以在同
一块土地上多种几季稻,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在种植技术方面,滇禾优615也相对容易管理。

它的生长习性较好,对光照和温度的要求不高,适应性强。

同时,滇禾优615的株姿直立,不易倒伏,方便农民的管理和收割工作。

滇禾优615是一种具有较高产量、良好抗病虫害能力和优良稻谷品质的优质稻米品种。

它的推广种植可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减少农药使用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滇禾优615的种植还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因此,滇禾优615的推广种植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希望更多的农民能够了解和种植这一优质稻米品种,共同分享其带来的好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