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法几何与土木工程制图》教学大纲(1)
画法几何教学大纲

画法几何教学大纲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必修)总学时数:理论学时:56学时,实践学时:24学时学分:5.0学分先修课程:无先修课要求,但需具备中学理科数学基础。
开课单位:土木工程学院适用专业:土木工程本科专业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它是研究用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法)绘制房屋建筑工程图和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理论与方法的技术基础课。
其主要目的和任务是:学习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培养绘制和阅读房屋建筑工程专业图的能力;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问题的初步能力;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掌握各种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能用作图方法解决空间度量问题和定位问题;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绘制出符合国家制图标准的图纸,并能正确地阅读一般建筑方面的施工图,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一)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制图基本知识第三章投影的基本知识第四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第五章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的相对关系第六章曲线和曲面第七章截交线和相贯线第八章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第九章轴测投影第十章建筑施工图第十一章结构施工图第十二章建筑装饰施工图(二)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现行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建筑制图》中有关基本规定。
2.掌握常用绘图工具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及常用几何图形的作图方法。
3.掌握投影法的基本知识和各种基本几何形体的画法。
4.了解轴测投影基本原理和画法。
5.掌握视图选择的基本原则,熟练掌握运用形体分析法进行组合体的画图和读图。
6.熟练掌握组合体尺寸的配置原则,并能正确标注组合体的尺寸。
7.了解房屋的基本组成。
8.了解建筑总平面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建筑详图的作用和内容。
《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教学大纲54学时

《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教学大纲54学时《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50488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教学对象:土木工程学时学分:54学时/3学分编写单位:编写人:审定人:编写时间:2016年01月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一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土木工程专业必修的基础课,它是关于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它能培养学生的制图技能和空间想象能力、空间构思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完成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今后的实际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2、教学目的要求①学习各种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②培养绘制和阅读土木工程图的能力。
③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构思能力。
④学会使用计算机绘图软件绘制土木工程图样。
⑤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3、教学重点难点制图基本知识;投影原理;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曲面体;多面体立体表面相交;组合体;工程形体的表达方法;标高投影等。
4、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建议理论讲授、课下配套习题集练习相结合,以理论讲授为主,辅以课堂习题辅导。
理论教学全部用多媒体授课,配套习题集学生课下自学和课堂教师辅导方式来开展。
5、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试课。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平时成绩包含:出勤、课堂表现,作业成绩;期末测验成绩占总成绩的70%。
6、选用教材宋娃丽,李丽,张丽萍主编,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宋娃丽,李丽,张丽萍主编,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习题集,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7、教学参考书[1] 朱育万主编,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3月.[2] 齐明超,梅素琴,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4月.[3] 焦永和,林宏主编,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8、教学环节及学时安排二、教学内容绪论(1学时)1、教学目标了解画法几何的任务和学习方法;掌握土木工程制图的任务和学习方法;掌握投影的基本概念及其特性;掌握工程常用的几种图示法。
画法几何教学大纲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必修)总学时数:理论学时:56学时,实践学时:24学时学分:学分先修课程:无先修课要求,但需具备中学理科数学基础。
开课单位:土木工程学院适用专业:土木工程本科专业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它是研究用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法)绘制房屋建筑工程图和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理论与方法的技术基础课。
其主要目的和任务是:学习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培养绘制和阅读房屋建筑工程专业图的能力;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问题的初步能力;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掌握各种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能用作图方法解决空间度量问题和定位问题;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绘制出符合国家制图标准的图纸,并能正确地阅读一般建筑方面的施工图,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一)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制图基本知识第三章投影的基本知识第四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第五章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的相对关系第六章曲线和曲面第七章截交线和相贯线第八章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第九章轴测投影第十章建筑施工图第十一章结构施工图第十二章建筑装饰施工图(二)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现行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建筑制图》中有关基本规定。
2.掌握常用绘图工具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及常用几何图形的作图方法。
3.掌握投影法的基本知识和各种基本几何形体的画法。
4.了解轴测投影基本原理和画法。
5.掌握视图选择的基本原则,熟练掌握运用形体分析法进行组合体的画图和读图。
6.熟练掌握组合体尺寸的配置原则,并能正确标注组合体的尺寸。
7.了解房屋的基本组成。
8.了解建筑总平面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建筑详图的作用和内容。
9.了解各种建筑构配件和节点的构造、材料和做法。
土建类画法几何和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土建类“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土建类)》课程教学大纲(学分5,学时84)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土木水利类各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它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以及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理论和方法。
由于生产上对计算机辅助设计日益增长的需要,对计算机成图技术的掌握提出了迫切要求,本课程正成为这类新技术的一个重要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1)培养使用投影的方法用二维平面图形表达三维空间形状的能力。
(2)培养使用绘图软件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
(3)培养对空间形体的形象思维能力。
(4)培养创造性构型设计能力。
(5)培养仪器绘制、徒手绘画和阅读专业图样的能力。
(6)培养贯彻、执行国家标准的意识。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本课程由基础理论(画法几何)、投影制图、计算机工程制图三个阶段组成。
(一)基础理论阶段(画法几何)48学时(考试课)1.绪论明确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发展方向和学习方法。
2.投影法的基本知识建立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正投影和斜投影)的基本概念。
3.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3.1熟练掌握点、直线和平面在第一分角中各种位置的投影特性和作用方法(平面以点、直线、平面图形表示为主)。
3.2熟练掌握线段的实长及其对投影面的倾角的求法。
4.点、直线、平面的相对位置4.1熟练掌握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及在平面上作点、作直线的方法。
4.2熟练掌握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垂直两直线的投影。
4.3掌握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关系(平行、相交、垂直)。
5.投影变换5.1掌握换面法及其应用。
5.2了解旋转法及其应用。
6.曲线与曲面熟练掌握常用曲线(如圆、圆柱螺旋线)和曲面(如柱面、锥面、回转面)的投影特性及画法。
7.立体的投影7.1熟练掌握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即在表面上作点、作线的方法。
7.2熟练掌握平面与立体(平面立体、曲面立体)截交线的作图方法(截平面以特殊位置为主)。
7.3熟练掌握直线与立体的贯穿点的作法。
土木类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土木类《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Descriptive Geometry and Engineering Drawing课程编号:适用专业:土木、路桥、给排水、建筑设备、土地资源管理等专业学时数:72-80学时(含上机14~20学时)学分数: 5~6分散实验学时:36~40学时(约为总学时的一半)执笔者:罗康贤,左宗义编写日期:2004年3月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1、本课程的性质:《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以及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理论和方法。
所谓工程图样,是工程与产品信息的载体,是工程界表达、交流的语言。
本课程理论严谨,实践性强,与工程实践有密切的联系,对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增强工程意识和锻炼独立工作能力有重要作用,是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土木类或近土木类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程。
2、本课程的目的:1、培养使用投影的方法用二维平面图形表达三维空间形状的能力。
2、培养对空间形体的形象思维能力。
3、培养创造性构型设计能力。
4、培养仪器绘制、徒手绘画和阅读专业图样的能力。
5、培养贯彻、执行国家标准的意识。
6、培养使用绘图软件绘制与本专业相关的工程图样的能力。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科学作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二、课程教学内容:本课程的内容结构分为三部分:工程图学基础(包括投影理论等画法几何部分)、工程制图(主要包括表达方法和专业工程图样的绘制与阅读)与计算机绘图,后两部分因专业类别不同而稍有不同侧重。
(一)第一部分:工程图学基础(44~54学时)第一章制图基本知识和技能(2~4学时)本章基本要求:1、了解现行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建筑制图》中有关基本规定。
2、掌握手工绘图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3、掌握几何图形的画法。
4、掌握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及画法。
本章知识点为:国标的基本规定第二章投影的基本知识(6~8学时)本章基本要求:1、了解投影法的基本概念、投影法的分类。
画法几何教学大纲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必修)总学时数:理论学时:56学时,实践学时:24学时学分:学分先修课程:无先修课要求,但需具备中学理科数学基础。
开课单位:土木工程学院适用专业:土木工程本科专业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它是研究用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法)绘制房屋建筑工程图和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理论与方法的技术基础课。
其主要目的和任务是:学习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培养绘制和阅读房屋建筑工程专业图的能力;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问题的初步能力;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掌握各种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能用作图方法解决空间度量问题和定位问题;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绘制出符合国家制图标准的图纸,并能正确地阅读一般建筑方面的施工图,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一)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制图基本知识第三章投影的基本知识第四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第五章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的相对关系第六章曲线和曲面第七章截交线和相贯线第八章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第九章轴测投影第十章建筑施工图第十一章结构施工图第十二章建筑装饰施工图(二)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现行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建筑制图》中有关基本规定。
2.掌握常用绘图工具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及常用几何图形的作图方法。
3.掌握投影法的基本知识和各种基本几何形体的画法。
4.了解轴测投影基本原理和画法。
5.掌握视图选择的基本原则,熟练掌握运用形体分析法进行组合体的画图和读图。
6.熟练掌握组合体尺寸的配置原则,并能正确标注组合体的尺寸。
7.了解房屋的基本组成。
8.了解建筑总平面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建筑详图的作用和内容。
9.了解各种建筑构配件和节点的构造、材料和做法。
《画法几何与土木工程制图》教学大纲

《画法几何与土木工程制图》教学大纲作者:赵利梅审核:课程代码:0801741-1课程名称:画法几何与土木工程制图英文名称:Descriptive Geometry and Civil Engineering Drawing课程类型: 必修课总学时:56 讲课学时:56 实验学时:0学分:3一、课程说明(一)、课程的性质《画法几何与土木工程制图》是一门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课程,它是土建工程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二)、本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本门课程以数学的立体几何为基础,与《物理》、《工程力学》、《房屋构造》等课程相配合,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1、教学目的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有一定的图示能力、读图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以及绘图的实际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2、教学任务本课程的主要任务:(1)学习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
(2)培养阅读和绘制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桥梁工程图、涵洞与通道工程图及建筑工程图等的初步能力。
(3)培养空间想象和空间分析的初步能力。
(4)使学生对计算机绘图有初步认识。
(5)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一)、绪论(1学时)本章阐述了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特点和学习方法及制图的发展过程。
要求认识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特点;理解对学习方法的要求;了解制图的发展过程。
(二)、第一章制图基本知识(1学时)1、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本章阐述了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工程制图》的有关规定、几何作图的原理及方法和平面图形尺寸标注。
要求熟悉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工程制图》中有关图纸幅面和图框格式、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标注的规定及其画法;掌握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工程制图》中尺寸注法的有关内容;掌握常用的几何图形的画法;了解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和其它常用平面曲线的画法。
《画法几何与土木工程制图》教学大纲(1)

《画法几何与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模块: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修读方式:必修开课学期:2课程学分:课程总学时:64理论学时:58 实践学时:6一、课程的性质、内容与目标性质:土木工程专业学科专业基础课之一,是一门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有一定的图示能力、读图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以及绘图的实际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学时分配教学内容:1.制图标准概述。
2.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
3.几何作图。
教学要求:1.熟悉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工程制图》中有关图纸幅面和图框格式、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标注的规定及其画法;掌握常用的几何图形的画法;2.掌握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工程制图》中尺寸注法的有关内容;。
3.掌握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工程制图》中尺寸注法的有关内容;4.了解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和其它常用平面曲线的画法。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教学内容:1.投影法概述。
2.点的投影。
3.直线的投影。
4.平面的投影。
5.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6.投影变换方法。
教学要求:1.了解投影的概念和平行投影的基本特性。
2.熟练掌握投影面体系。
3.熟练掌握各种位置的直线投影特性。
4.掌握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
5.了解两直线相交、交叉位置的三面投影特点。
6.掌握两平行直线的投影特性及其三面投影的特点。
7. 了解平面的表示法。
8.掌握根据物体上直线的两个投影求作其第三个投影的方法。
9.熟练掌握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10.熟练掌握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的投影特点和作图方法。
11.了解投影变换的相关内容。
第三章基本体和曲面体的投影教学内容:1.平面体的投影。
2.曲面体的投影。
教学要求:1.熟练掌握常用的基本几何体的投影特特征、几何元素投影分析、三面投影的对应关系和三视图。
2.能根据基本几何体的两个视图,想出它们的空间几何形状和位置,并能画出它们的第三投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法几何与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模块: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修读方式:必修开课学期:2
课程学分:课程总学时:64
理论学时:58 实践学时:6
一、课程的性质、内容与目标
性质:土木工程专业学科专业基础课之一,是一门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课程.
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有一定的图示能力、读图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以及绘图的实际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学时分配
第一章制图基本知识
教学内容:
1.制图标准概述。
2.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
3.几何作图。
教学要求:
1.熟悉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工程制图》中有关图纸幅面和图框格式、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标注的规定及其画法;掌握常用的几何图形的画法;
2.掌握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工程制图》中尺寸注法的有关内容;。
3.掌握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工程制图》中尺寸注法的有关内容;
4.了解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和其它常用平面曲线的画法。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教学内容:
1.投影法概述。
2.点的投影。
3.直线的投影。
4.平面的投影。
5.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6.投影变换方法。
教学要求:
1.了解投影的概念和平行投影的基本特性。
2.熟练掌握投影面体系。
3.熟练掌握各种位置的直线投影特性。
4.掌握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
5.了解两直线相交、交叉位置的三面投影特点。
6.掌握两平行直线的投影特性及其三面投影的特点。
7. 了解平面的表示法。
8.掌握根据物体上直线的两个投影求作其第三个投影的方法。
9.熟练掌握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10.熟练掌握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的投影特点和作图方法。
11.了解投影变换的相关内容。
第三章基本体和曲面体的投影
教学内容:
1.平面体的投影。
2.曲面体的投影。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常用的基本几何体的投影特特征、几何元素投影分析、三面投影的对应关系和三视图。
2.能根据基本几何体的两个视图,想出它们的空间几何形状和位置,并能画出它们的第三投影。
3.熟练掌握平面立体表面上取点、线的作图方法和圆柱、圆锥、圆球表面取点、线的作图方法。
4.能根据基本几何体的已知投影画出已知表面上点、线的未知投影。
第四章立体的截切与相贯的投影
教学内容:
1.平面体的截切。
2.曲面体的截切。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圆柱体切口、开槽的画法和作图步骤。
2.掌握常见两平面体相贯后相贯线的投影作图方法。
3.掌握平面体与曲面体相贯后相贯线的投影方法。
5.掌握圆柱、圆锥、圆球等两回转体轴线垂直相交的相贯线的性质和作图方法。
第五章轴测投影图
教学内容:
1.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
2.斜轴测图。
3.正等轴测图。
教学要求:
1.了解正等轴测投影图和斜二等轴测投影图的形成及用途。
2.掌握正等轴测图和斜二等轴测图的作图方法。
第六章组合体的投影
教学内容:
1.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概述。
2.组合体三面图的画法。
3.组合体的尺寸注法。
4.组合体三面图的阅读。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运用形体分析法绘制组合体投影图的方法和步骤。
2.掌握按照形体分析法完整、清晰地标注尺寸的方法和步骤。
3.熟练掌握以形体分析法为主阅读组合体投影图的方法和步骤。
4.掌握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等。
5.明确尺寸基准的概念
第七章工程形体的图样画法
教学内容:
1.视图。
2.剖面图。
3.断面图。
教学要求:
1.熟悉建筑形体的几种表达方法。
2.掌握视图与配置。
3.掌握剖面图及断面图的形成。
4.掌握常用的工程作图上的简化画法。
第八章房屋建筑施工图
教学内容:
1.概述。
2.建筑总平面图。
3.建筑平面图。
4.建筑立面图。
5.建筑剖面图。
6.建筑详图。
教学要求:
1.掌握建筑平面图的内容及绘制。
2.掌握建筑立面图的内容及绘制。
3.掌握建筑剖面图的内容及绘制。
4.掌握建筑详图内容及绘制。
第九章建筑结构图教学内容:
1.概述。
2.钢筋混凝土构件图。
3.房屋结构施工图。
教学要求:
1.掌握钢筋混凝土构件图的内容与图示方法。
2.掌握基础图的内容及图示方法。
3.掌握楼层结构布置图。
第十章建筑设备图教学内容:
1.室内给水排水施工图。
2.采暖通风图。
3.建筑电气图。
教学要求:
1.熟悉室内给水排水施工图的内容和作用。
2.熟悉供暖通风施工图内容和作用。
3.熟悉电气图的内容和作用。
三、作业布置情况
每学期布置10次作业。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考试
2.成绩评定:总成绩=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均为百分制。
(1)平时成绩:包括考勤,平时作业,学习主动性,学习态度等。
(2)期末考试:闭卷。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
《画法几何与土木工程制图》,刘勇董强,国防工业出版社,2015。
2.主要参考书目:
(1)《土木工程制图》,杜延娜,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土木工程制图》,卢传贤,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8。
执笔人:郭玉珍教研室审核:二级学院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