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设计1-6年级

一年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一年级教学内容(每周4课时)(一)数与计算(1)20以内数的认识。
加法和减法。
数数。
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加法和减法。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
(2)100以内数的认识。
加法和减法。
数数。
个位、十位。
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
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二)量与计量钟面的认识(整时)。
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三)几何初步知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
(四)应用题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五)实践活动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例如根据本班男、女生人数,每组人数分布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教学要求1.通过数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
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掌握102.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
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熟练地口算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5.认识钟面,会看整时。
认识人民币。
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要爱护人民币。
6.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
7.培养学生认真做题、计算正确、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年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二年级教学内容(每周5课时)(一)数与计算(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加、减法竖式。
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2)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
乘法的初步认识。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6年级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6年级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6年级一年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一年级教学内容(每周4课时)(一)数与计算(1)20以内数的认识。
加法和减法。
数数。
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加法和减法。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
(2)100以内数的认识。
加法和减法。
数数。
个位、十位。
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
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二)量与计量钟面的认识(整时)。
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三)几何初步知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
(四)应用题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五)实践活动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例如根据本班男、女生人数,每组人数分布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教学要求1.通过数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
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
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
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熟练地口算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会计算加减法两步式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认识钟面,会看整时。
认识人民币。
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要爱护人民币。
6.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
7.培养学生认真做题、计算正确、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年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二年级教学内容(每周5课时)(一)数与计算(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1到6年级数学教学大纲

1到6年级数学教学大纲一、引言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提供一个全面而有序的1到6年级数学教学大纲,以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每个年级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二、1年级数学教学大纲1. 数的认识- 自然数的认识:从0到10的数的认识及比较大小。
- 数字的书写与认读:认识0-10的数字,并能准确书写和读取。
2. 基本运算- 加法和减法:通过具体物件和图形的组合和拆分,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 数的排序:能根据给定的数,将其按大小顺序排列。
3. 简单的几何形状和测量- 认识简单的几何形状:直线、曲线、圆、三角形、矩形、正方形。
- 长度的测量:使用非标准单位(如手指、块木头等)测量对象的长度。
- 面积的认识:通过比较不同形状物体的大小,了解面积的概念。
三、2年级数学教学大纲1. 数的拓展- 自然数的认识:从0到20的数的认识及比较大小。
- 认识二位数:了解十位和个位的位值概念。
2. 运算和数序- 加法和减法:复习一年级的加减法,并引入进位和退位的概念。
- 乘法概念:通过具体物件和图形的组合,认识乘法的概念。
- 比例和顺序:通过大小比较和数字排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几何形状和测量- 认识简单的立体:球体、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及特征。
- 长度、重量和容量的测量:使用标准单位(如米、千克、升)进行测量。
四、3年级数学教学大纲1. 数的扩展和运算- 自然数的扩展:从0到1000的数的认识及比较大小。
- 加法和减法:进一步加强加减法运算的技能和应用。
- 乘法与除法:介绍乘法和除法的概念及简单运算。
2. 数学关系和模式- 数的对比和关系:通过大小比较、数的分类和数的关系学习数学概念。
- 数字与模式:通过观察和延伸,探索数字模式的规律和特征。
3. 几何形状和测量- 平面图形的认识:多边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认识及特征。
- 时间和日历的认识:学习日常生活中的时间概念和使用日历。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6年级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一年级(一)数与计算(1)20以内数的认识。
加法和减法。
数数。
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加法和减法。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
(2)100以内数的认识。
加法和减法。
数数。
个位、十位。
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
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二)量与计量钟面的认识(整时)。
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三)几何初步知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
(四)应用题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五)实践活动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例如根据本班男、女生人数,每组人数分布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教学要求1.通过数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
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
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
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熟练地口算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会计算加减法两步式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认识钟面,会看整时。
认识人民币。
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要爱护人民币。
6.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
7.培养学生认真做题、计算正确、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年级(一)数与计算(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加、减法竖式。
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2)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
乘法的初步认识。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6年级

二年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二年级教学内容(每周5课时)(一)数与计算(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加、减法竖式。
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2)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
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口诀。
乘法竖式。
除法的初步认识。
用乘法口诀求商。
除法竖式。
有余数除法。
两步计算的式题。
(3)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数数。
百位、千位、万位。
数的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
(4)加法和减法。
加法,减法。
连加法。
加法验算,用加法验算减法。
(5)混合运算。
先乘除后加减。
两步计算式题。
小括号。
(二)量与计量时、分、秒的认识。
米、分米、厘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千克(公斤)的认识。
(三)几何初步知识直线和线段的初步认识。
角的初步认识。
直角。
(四)应用题加法和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乘法和除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五)实践活动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例如调查家中本周各项消费的开支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教学要求1.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和“万”,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数、写数,会比较数的大小。
2.掌握加、减法的笔算法则。
会用竖式计算比较简单的连加式题。
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会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和几百几十加、减整百或整十的数,会用交换加数的位置验算加法和用加法验算减法。
初步培养学生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3.知道乘、除法的含义和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
知道乘法口诀是怎样得来的,熟记全部乘法口诀,能够熟练地用口诀求积、求商。
熟练地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注①:例如3个5,可以写作3×5,也可以写作5×3。
3×5读作3乘5,3和5都是乘数(也可以叫因数)。
②:不给出“第一种分法”、“第二种分法”等名称。
]4.初步掌握混合运算顺序,会计算两步式题。
认识小括号。
5.认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
小学数学:全国通用教学大纲

小学数学:全国通用教学大纲一、前言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全国范围内的小学数学教学提供统一的标准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大纲适用于全国各地的小学一至六年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小学阶段必需的数学知识,包括整数、分数、小数、几何、统计等;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方法获取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等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妙和实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数与代数、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应用。
数与代数1. 整数:认识整数,理解整数的性质,学会整数的加减乘除法运算。
2. 分数:认识分数,理解分数与整数的关系,学会分数的加减乘除法运算。
3. 小数:认识小数,理解小数与整数、分数的关系,学会小数的加减乘除法运算。
4. 代数:学习简单的代数表达式,理解代数的意义,学会解简单的代数方程。
几何1. 平面几何:学习点的性质,线的性质,角的性质,学会判断图形的大小和形状。
2. 立体几何:学习立体图形的性质,理解立体图形的相互转化,学会计算立体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
统计与概率1. 统计:学习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方法,理解统计图表的意义,学会分析统计图表。
2. 概率:学习概率的基本概念,理解随机事件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综合与应用1. 数学应用: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 数学思想: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如归纳思想、演绎思想、分类思想等。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完整版)小学数学各年级的教学大纲

小学数学各年级的教学大纲一年级(每周4课时)教学内容:(一)数与计算:(1)20以内数的认识。
加法和减法。
数数。
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加法和减法。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
(2)100以内数的认识。
加法和减法。
数数。
个位、十位。
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
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二)量与计量钟面的认识(整时)。
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三)几何初步知识。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
(四)应用题。
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五)实践活动。
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例如根据本班男、女生人数,每组人数分布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教学要求:1.通过数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
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
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
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熟练地口算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会计算加减法两步式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认识钟面,会看整时。
认识人民币。
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要爱护人民币。
6.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
7.培养学生认真做题、计算正确、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年级(每周5课时)教学内容(一)数与计算(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加、减法竖式。
2023年全新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2023年全新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一、总体目标本教学大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基本能力,包括数学思维能力、数学运算能力、数学表达能力,并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二、年级目标1. 一年级1.1 数与运算* 认识10以内的数,并理解其顺序和大小。
* 掌握10以内加法、减法的基本运算。
1.2 形状与空间* 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2. 二年级2.1 数与运算* 认识100以内的数,并理解其顺序和大小。
* 掌握100以内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基本运算。
2.2 形状与空间* 认识更多的几何图形,如长方形、椭圆形。
* 掌握基本的空间方位概念。
3. 三年级3.1 数与运算* 认识1000以内的数,并理解其顺序和大小。
* 掌握1000以内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基本运算。
3.2 形状与空间* 认识更复杂的几何图形,如平行四边形、菱形。
* 掌握更复杂的空间方位概念。
4. 四年级4.1 数与运算* 认识以内的数,并理解其顺序和大小。
* 掌握以内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基本运算。
4.2 形状与空间* 认识三维几何图形,如长方体、圆柱、球体。
* 掌握面积和体积的基本计算。
5. 五年级5.1 数与运算* 认识以内的数,并理解其顺序和大小。
* 掌握带小数的四则运算。
5.2 形状与空间* 认识更复杂的三维几何图形,如锥体、金字塔。
* 掌握更复杂的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6. 六年级6.1 数与运算* 认识更大范围的数,并理解其顺序和大小。
* 掌握分数和百分数的基本运算。
6.2 形状与空间* 掌握坐标系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 掌握变量和方程的基本概念。
三、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讲解、研讨、实验、游戏等,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四、评价方式综合运用各种评价方式,如笔试、口试、作业、课堂表现等,全面评价学生的研究效果。
五、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教科书、参考书、网络、实物等,提供丰富的研究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大纲
(一)数与计算
(1)20以内数的认识。
加法和减法。
数数。
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加法和减法。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
(2)100以内数的认识。
加法和减法。
数数。
个位、十位。
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
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二)量与计量
钟面的认识(整时)。
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三)几何初步知识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
(四)应用题
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五)实践活动
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例如根据本班男、女生人数,每组人数分布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教学要求:
1.通过数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
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
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
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熟练地口算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会计算加减法两步式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认识钟面,会看整时。
认识人民币。
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要爱护人民币。
6.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
7.培养学生认真做题、计算正确、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