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如水 润物无声
师德如水润物无声演讲稿

师德如水润物无声演讲稿在座的各位领导、敬爱的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以一名普通教师的身份,与大家共同探讨“师德如水润物无声”这一主题。
我并非诗人,无法用华丽的辞藻吟咏我的事业;我不是学者,无法用深邃的思考来衡量我的价值;我更不是歌手,无法用动听的旋律来歌颂我的岗位。
然而,我是一名教师,一名在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的教师。
我愿用我所有的智慧和热情,去点亮学生心中的明灯,去启迪他们的心灵,去引领他们走向知识的海洋。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这是古代智者老子的名言。
在我们的教育事业中,每一位教师都应成为这样的“水”,默默无闻地滋养着学生的成长,不求回报,不图名利。
我们教师的职责,就是以无私的爱,去培养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让他们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前行。
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灵魂。
它要求我们以身作则,以德服人,以情感人。
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师德的体现无处不在。
它体现在我们对学生的耐心教导中,体现在我们对工作的敬业精神中,体现在我们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中。
师爱,是教师职业的核心。
它要求我们用爱心去关怀每一个学生,用细心去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潜能,用恒心去引导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在我们的教育生涯中,师爱如同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能够温暖学生的心灵,能够照亮学生的未来。
三年前,我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憧憬,踏上了这条充满挑战与希望的道路。
在这条道路上,我经历了困惑,也收获了成长;我遇到了挑战,也赢得了尊重。
我深深地爱上了这份平凡而又伟大的职业,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与快乐。
每天清晨,当我走进教室,听到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我仿佛听到了世界上最美妙的音乐;每天黄昏,当我目送学生们安全离校,我感到了一天的辛劳都得到了回报。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当我批改着学生们的作业,看到他们的进步,我感到了无比的欣慰和满足。
然而,教育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我们会遇到调皮捣蛋的学生,会遇到不求上进的学生,会遇到放弃学业的学生。
师爱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师爱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师爱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这句话形容了教师的爱就像春风和化雨一样,悄无声息地滋润着学生。
教师的爱是无私的,他们默默地付出,用自己的智慧和关怀悉心培育学生,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茁壮成长。
教师的爱是无私的,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学生们传授知识,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教师们不计回报,只希望看到学生茁壮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品德的引导者,他们用自己的言谈举止来教育学生,让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与快乐。
师爱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不仅指教师对学生的爱,也指教师对每一个孩子的爱。
在教师眼中,每一个学生都值得被关爱,他们不会因为学生的成绩好坏而对待不同,而是用同样的心对待每一个学生。
在这个春风中,学生们能感受到师恩的浓浓情意。
师爱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也包括了教师对学生成长的默默陪伴。
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教师是他们的指引者,他们默默地引导学生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在学生迷茫时,他们的引导如同春风一样温暖,如同化雨一样滋润,让学生不再彷徨,勇敢向前。
师爱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也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耐心和包容。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不会因学生的错误而责备他们,而是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方向。
他们用包容的心善待学生,教会他们从错误中成长,不断进步。
师爱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也包括了对学生情感的呵护。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教师扮演了很多的角色,他们既是学生的老师,也是他们的朋友和家长。
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会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在学生有所成就时,教师会为他们骄傲和欢庆。
这种细腻的情感呵护,使得学生在师恩下茁壮成长,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师爱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更表现在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奉献。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他们在默默的奉献中使得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他们用自己的执着和热情,点亮了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在知识的世界里拥有了无限的可能。
润物细无声,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

润物细无声,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培养未来一代的重要使命。
在这个过程中,师德的力量尤为重要。
我们应当以“润物细无声”的态度,传承和弘扬高尚的师德,不断潜心立德,努力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润物细无声”,表达了一种不张扬、不声张的品质。
对于教师来说,这种品质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事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们不断的耕耘与付出,这一切并不需要张扬和夸耀。
教师应当以平常心对待教育工作,不断用自己的真心和汗水去“润物”,去磨砺学生的品格,去启迪学生的智慧。
在这个过程中,师德就显得格外重要。
弘扬高尚的师德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高尚的师德是指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对学生的爱护、尊重和关怀,对工作的热情与责任感,对学识的不断追求和提升。
只有具备了高尚的师德,教师才能以身作则,积极地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从而使得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不仅能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受到人格的熏陶,受到道德的感染,受到信念的熏陶。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未来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潜心立德树人是教师的使命所在。
教师要有一颗潜心立德树人的心,有一份崇高的师德,有一种细腻的情怀。
潜心立德就是要求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潜心修身、潜心修德,时刻保持对学生的良好影响。
只有以潜心立德的态度去对待教育工作,才能够真正地做到以德育人。
从而真正地对学生进行人格的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让他们在日后的成长中,能够牢记师恩,传承师德,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人才。
而实际上,一些教师在潜心立德树人中并不尽善尽美。
这些教师可能因为种种原因,忽视了自身的修养,忽视了自己的言行举止。
这就导致了学生的品德败坏,导致了现在的一些问题。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时刻牢记潜心立德树人的使命,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不断树立良好榜样,引领学生在正确的道路上进行发展。
要想实现潜心立德树人的目标,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引导者,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德育观念的形成影响深远。
师爱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师爱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师爱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文学名著《老残游记》,意指老师的爱护和教导如同春风细雨一般温柔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成长。
作为学生,我们常常感受到老师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教育和引导我们成长。
本文将探讨师爱如春风化雨的内涵,以及如何向老师表达感激之情。
师爱如春风,寄托了人们对老师的深切情感。
春风柔和,不喧哗不张扬,却能带来万物生机勃勃的气息。
老师的爱护也是如此,他们用悉心的教导和体贴的关怀,让每个学生在学习和成长中都能感受到师恩。
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老师都像春风一样细致入微,为学生提供温暖和关怀。
老师的爱护也如同春雨一般,细密而不断。
春雨滋润大地,让新生命得以茁壮成长。
老师的爱护也是如此,他们一点一滴地用爱和耐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健康的成长环境。
他们不仅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成长过程中给予学生精神的关怀和激励,让他们健康成长。
师爱如春风化雨,更是一种默默无闻的奉献。
春风细雨虽然温柔细腻,却没有显著的功劳,润物无声。
老师的爱护也是如此,他们默默地为学生付出,没有任何过多的要求和期盼,只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茁壮成长。
他们不求回报,只希望看到学生在他们的耳濡目染下茁壮成长,发光发热。
当我们感受到师爱如春风化雨的温暖时,更应该以感恩的心态去面对。
我们可以向老师表达感激之情,用实际行动回报老师的爱护。
感恩之心要从言行中体现出来,可以通过亲笔写一封感谢信,向老师述说自己的成长和收获。
也可以在节日或老师生日时,送上一份贴心的礼物,表达对老师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在学习和生活中,也要用自己的实际表现来向老师证明自己的成长,让老师更加欣慰和喜悦。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也要将师爱如春风化雨的情感传承和发扬下去。
当我们成为了父母或者长辈,我们也要以温暖的心态去对待下一代,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
无论是作为学生还是作为老师,我们都应该用爱和关怀温暖他人,用奉献和耐心影响他人,让师爱如春风化雨的情感,永远延续下去。
师者若水,润物无声的意思

师者若水,润物无声的意思水,这世间最寻常又最奇妙的存在。
它可以潺潺流淌于山间小溪,欢快地跳跃着,给人以灵动之美;它可以汇聚成波澜壮阔的江河,奔腾不息,展现出无尽的力量;它还可以安静地躺在湖泊之中,宛如一面镜子,倒映着世间万物。
师者,亦如水。
他们就如那无声滋润万物的水一般,默默奉献着自己,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他们不会大声宣扬自己的功绩,却在学生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你看那课堂上,老师耐心地讲解着知识,就像水一样,源源不断地将智慧注入学生的心田。
他们用温和的话语,解答着学生的每一个疑惑,从不厌烦。
这不就如同水轻轻地抚摸着大地,滋润着每一寸土地吗?有些学生可能一开始并不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甚至还会调皮捣蛋,可是老师依然不放弃,始终如一地给予关爱和教导。
这不正像水无论遇到怎样的阻碍,都依旧坚定地流淌向前吗?还记得我的小学老师,她总是带着温暖的笑容,那笑容仿佛能融化一切坚冰。
她教我们读书写字,更教我们做人的道理。
她从不会严厉地批评我们,而是用她的方式引导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有一次,我在课堂上犯了一个错误,心里特别害怕被批评。
可是老师并没有,她只是轻轻地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没关系,下次注意就好啦。
”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就像被水滋润过的花朵,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师者若水,他们的爱和关怀就像水的流淌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他们不会刻意去追求什么回报,只是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茁壮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他们就像水一样,看似平凡,却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
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会遇到许多的老师,他们或许风格各异,有的幽默风趣,有的严谨认真,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培养我们,让我们变得更好。
他们就像不同形态的水,以各自独特的方式滋润着我们。
想想看,如果没有老师的教导,我们会变成什么样呢?我们可能会像没有水滋润的土地一样,干涸而荒芜。
是老师给予了我们知识和力量,让我们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绽放光彩。
所以啊,我们要珍惜每一位老师,感恩他们的付出。
涓涓溪流 润物无声--记县师德标兵(老师)

涓涓溪流润物无声--记县师德标兵(老师)叶Z梅同志于1991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从教20多年,20年来她热爱教育事业,兢兢业业、不图名利、甘做蚕烛,在岗位上发出光和热;她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的成长。
以教书为责任,以育人为天职,以身育人,以行育人,以德育人。
最让人感动的是她持之以恒的付出和对每一位学生都付出真诚的爱。
真情付出春风化雨作为班主任的她把时间和精力基本上都交给了班上的学生,每天都与学生一同进教室,晚上等学生们都休息了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
学生上课时她抓紧时间备课、处理班级事务,而在课间或学生吃饭期间总要抓住机会找一些学生谈谈心。
班上许多学生生病时都是她想办法送去医院,帮忙挂号、拿药,有时还要陪学生输水,有时还要为生病学生熬点稀饭,无微不至的关怀胜似母亲,常让学生感动不已。
2009届考取浙江大学的许某,父母离异,后来母亲生病去世。
命运的不幸让他过早品尝了人世间的悲伤与痛苦,该生思想动荡不定,有时情绪低落时想放弃学业。
班主任特别关心他,在他生病时寻医问药,帮他洗衣熬粥,老师的真诚付出让他感受到生活的温暖、让他认识到人生应该有自己的追求。
他从悲观低迷,到慢慢恢复常态,最后开始发奋努力,要为自己今后的人生努力拼搏。
这从中的改变并不是一帆风顺,反反复复的思想变化,她为此付出了太多的努力,她既理解宽容又严格要求,以最大的耐心做好他的思想工作。
渐渐许某从内心深处改变着自己,并从不幸家庭的阴影中走出来,后来老师还让他当上班长,让他在为班级发展中出谋划策提高锻炼自己,最终在高考中取得班级第二的辉煌成绩,成为浙江大学一名国防生。
施某是现在班里的一位县内借读生,因为身体原因对学校伙食不适应,父母焦急万分要班主任想办法解决孩子吃饭的问题,细心的她克服一切困难帮忙解决了,学生和父母都非常感激,该生学习进步明显。
今年从无锡来借读的黄某刚开始不太适应寄宿生生活,也是她克服困难带回家洗澡,帮他洗衣服,大约持续两个多月才回到集体宿舍的。
师德师风心得体会(德才并重,以德为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爱生如爱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师德师风心得体会一个学校能否为xx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xx 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
教育的目标是“德才并重,以德为主”。
具体的归位,就是依靠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去影响每一位学生。
要说何为良好的职业道德,在我看来,道德的好坏并无严格的法律依据,它随人们的思想观念体现于非正式的舆论之中。
所谓的明善恶、秉正义、知荣辱等都是人们意象中的代名词。
所以我说,道德立于心、工作成于手。
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现身说法、以身示范,培养自己良好的师德,在师德中体现自我价值,实现良好的教育目的。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活动最基本的要求,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
教师队伍师德师风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实现,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
首先,要求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
xx的教育事业是人民的教育事业,是真正的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每位教师都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愿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在实际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图名利、甘做蚕烛,在岗位上发出光和热。
再则,要求教师热爱学生。
“爱生如爱子”是师德的一个重要体现。
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去关心他们的成长,才能去教书育人,才能尊重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成才。
在一本书刊上,我看到这样一则报道:一节自习课上,一名教师因辅导学生练习,故托堂几分钟。
这时,外面起了雨,某学生讲台放了一张条:“你耽误了我们放学时间”。
教师见后,并无不满,而是公开向学生道歉,并把自己的伞、雨衣送给同学们。
教师的素质体现在生活中的点滴上,如上述教师无爱生之心,恐怕很难让学生敬服、理解,以至于对以后的上课状态、心理反应和师生沟通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师德的另一体现是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
教师的工作责任重大而又极其艰辛。
之所以说责任重大,是由于教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接班人的责任。
师德演讲 上善若水 润物无声

上善若水润物无声我国伟大的思想家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子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欤?”孔子曰:“水有何德?”老子曰:“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教师就是“善利万物”的水,宁静淡泊,施不求报,友爱无私。
杜甫也在《春夜喜雨》中写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教师就是“润物无声”的春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泽被他们的心田。
居于斗室,不改初心;无悔付出,不求回报。
“2017年洛阳最美教师”—董春芳老师正是这样一位有着水一般美德的老师。
董老师从教23年,默默耕耘,一直扎根于山区教育一线。
23年里,她从没有因为天气请过一天假,更没有因为疾病而耽误一天课。
她的工作日程表上不存在“空格键”,她每日的工作总是“内存满满”。
她善于鼓励,从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她经常对学生说:“我们班是没有差生的,我们有的只是暂时落后的学生,或者是暂时还没有懂事成熟起来的学生。
”在她的呵护下,学生的潜能被最大程度的激发了出来。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而董老师就是那一棵树,一棵坚定挺拔的树。
董老师就是那一朵云,一朵温柔纯净的云。
董老师就是那一个灵魂,一个纯粹无私的灵魂!教育工作的路途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布满荆棘,往往耗尽我们的耐心和精力。
但我无数次的劝慰自己:对待学生要宽容,对学生要有耐心。
我和我的学生们一样,在成长的道路上摸索着前进,虽然屡屡受伤,但是学生的进步和认可常常抚平了我的伤口,让我欣慰不已。
记得班上有位男同学张明扬,十三岁的花季少年,却有着并不美丽的行为。
多次的思想教育并无效果,这让我不知所措,十分苦恼。
但身为人师的这颗心告诉我:决不放弃!每一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每一颗草都有泛绿的时候。
有一次他的爷爷到学校给他送衣物,却被他大骂一番。
原来他的母亲早已离家,父亲常年外出打工,他与爷爷一起生活,同学们常常嘲笑他没有妈妈,他却极力反驳说:“我有妈妈,她出去打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德如水润物无声
师德如水,润物无声。
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是教师的工作特点,把教师比做小草比作蜡烛一点都不过分,认识到教师工作的神圣,就应该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干好本职工作,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
更多的优秀人才。
一、面对新形势,更新教育观念
在今天的教育形势下,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摒弃“孩子不打不成才”的旧思想。
既要使学生学到知识,又使学生受到教育。
如今,私立学校如雨后春笋般纷纷上马,教学成绩参差不齐,但为了同公立学校争生源,便使出浑身解数做宣传,吹得天花乱坠,一些家长不了解情况,也想让孩子去试试,这就是我们公立学校面临的新
挑战,我们要敢于面对挑战,迎接挑战取得胜利。
这就需要公立学校从自身做起,基于以上原因,我想,首先要有过硬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我对于思想素质的理解就是,以身示范,用人格魅力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使他们感到你是一个优秀的人。
业务素质就是对所任工作驾轻就熟,游刃有余,给人的印象就是学识渊博,许多东西值得人们去学习,靠人格的魅力、知识的力量去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
二、恩威并重,因人施教
我刚到学校时,接到一个乱差班,这个班学生成分复杂,有转了几个学校都不要的;有从初一年级退回来的;有从私利校刚转来的;有家长因为护短来学校吵架闹的,逃学、打闹、没书、没本、没笔的学生也有。
笔者:只要老师怀着一颗真诚热爱学生之心,采用正确的
方法去关爱学生,就没有管理不好的班级,况且14岁的孩子正是可以塑造的年龄。
在给学生上第一节课时,我讲了自己的经历:18岁开始教学,见过许多调皮的学生,曾教过80多人的一个初中班,学生的个子比我还高,没有谁敢违反我的纪律。
讲这话的目的是为了先镇住爱惹事的那几个调皮鬼,让班里先有一个稳定的气氛,然后慢慢开展工作,如果第一节课上不好,那以后的工作就更难开展了,有经验的老师都非常重视第一节课。
教师都知道再难管的班级也只有那么三两个是头,教育好了他们,班里就平稳了。
经过半年的严格管理,班级面貌发生了根本改变,通过家访、个别谈话,严格要求等一系列措施,使学生学习逐步正规。
班风正,成绩优秀。
由此想到,只要真心善待学生,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学生就会做好应做的一切。
三、关心弱势,让强势学生知错能改
学生常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关键是看教师如何处理,我常对学生说,知错能改,还是一个好学生。
前年刚接三年级这个班时,班里情况比较乱,有一次有三个学生同社会青年一起偷着学抽烟,被我罚了,这三个学生不服气,总想拉个垫背的。
星期一我上课时,其中一个同学告状说:李亮星期天在一座空房子里学吸烟。
我问李亮有无此事,李亮说:“根本没这事”,另外两人帮腔说,我们都见了,抽的是“新石家庄”。
李亮是一个老实学生,在班里很本分,听他们这么一说,眼里噙着泪水,还是否认。
我看好像是受了冤枉,再观察
那三个学生,开始告状振振有词,看到李亮哭了,他们虽然有证词,
但脸色上表现明显没有底气。
这事没那么简单,作为教师既不能使一个同学受冤枉,也不得让诬告者就此了结,我没有当时下结论,自习课上,就把告状的三个人分开进行了询问。
是“新石家庄”烟吗?是整盒还是半盒。
还剩几根,是用火柴还是打火机点的?点烟时,李亮面向哪个方向?三个人的谎话被拆穿了,不得不承认是李明想出
了一个主意,因他们三个抽烟受罚,想让李亮也受一次罚,没想到被老师识破了,他们受到惩罚,并做出了检查,李亮也洗清了冤屈,感
到老师是公平的,从此,更自信了,学习上少了后顾之忧。
我又对那三个同学说:无意间犯了错误叫错误,如果知道错了,再去做,那叫
罪恶。
从此以后班里再没有人犯过类似错误。
四、与学生交心,学生才把你当知己
有一天下午上课,李明告状,不知是谁把他的凳子砸了个坑,经过调查,从上午放学回家到下午上课这段时间里,没有一个人看见过
谁砸凳子。
中午吃饭时,学校没有人,校外来人砸的吗?无冤无仇,外人单砸李明的凳子可能性很小。
王民是拿钥匙的人,我对王民展开了工作,并与他进行了交谈:“咱班里你拿钥匙,来得最早,没有人来,你不能不知道这凳子是怎么回事?我想,如果是你,那李明一定是什么地方得罪了你,你不会无缘无故砸他的凳子,如果是这样我可以
根据情况减免对你的处罚”。
王民看到老师这样和自己平等谈心,笑了。
一道心灵秘密的闸门被打开了,原来李明个子比王民大而且强壮,经常吃王民的零食或借王民的钱,可李明总也不还,王民无可奈
何,才在今天中午早早一个人来到学校做了这事。
我问李明,果然如王民所说,我对李明进行了批评教育,同时让他把所借钱尽快还清,按每个凳子10元钱,还王民钱时扣除3元,这样王民、李明都接受了。
私下里不公平的事得以公开平和解决,促进了班级和谐发展,从此以后班里再没有任何案件发生过。
由此看来,只有同学生交心,学生才能把你当知己,教师发现潜在的矛盾和问题,使将要明显的问
题消灭于萌芽状态。
班级有了安全和谐氛围,学生才能更健康成长。
五、变废为宝,搞好班内卫生
班内过去常常是垃圾遍地,多次提示、警告,每天扫地,还是有学生无意间遗落,我想只一味制止也不是个好办法,还是让学生自己
想办法自我约束,效果肯定好,通过班会来讨论这个问题。
垃圾主要分为两类:废纸和食品类塑料包装。
有同学说,纸和塑料可以卖钱,于是又有同学说可以积攒起来,并自告奋勇从家里拿来两个塑料袋,放到门后,垃圾放满后,统一卖给收废品的,这样变废为宝,卖的钱
同学们可以统一买文具或书,这样既保证了室内卫生,减少了对环
境的污染,又避免了对材料的浪费,为班里积攒了财富,同学们都很高兴,因为是同学共同参与讨论制定的,所以不易忘记,并且热情很高。
有的同学还从校外拾塑料瓶子来积攒,从此班内不用值日生,每天还是清洁的,同学们也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六、教学质量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学生在学校的主要目的是学到更多知识,掌握更多本领后服务社会,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更是重视,首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
上课,重视每一堂课,不拖拖拉拉,在每一堂语文课中,我总是先让学生自己预习,列出提纲,从中找出问题,每个同学有一个问题本,学生程度不同,对课文理解的程度也不同,但每个人必须对课文提出问题,学生互相讨论,老师当堂作答、解答出为什么,有不清楚的,通过查资料,找其他老师来共同解决,使学生在学习中有兴趣、有探索、有收获、乐于学习,进步快。
建议学习好的同学,买两本课外书,扩大知识面,对成绩稍差的同学严格要求,学透课本知识,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好成绩。
我们班去年学区年终抽测考试中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受到学区、学校、家长、大队干部的一致好评。
经过努力,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家长和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学无止境,我一定再接再厉,争取使工作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