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内能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第二节内能同步练习 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第二节内能同步练习    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第二节内能同步练习有答案1物体的内能是( )A.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B.物体所含一切能量的总和C.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D.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2(长春中考)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擦燃火柴B.炭火烤肉C.用热水袋取暖D.用冷毛巾降温3.(临沂中考)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自行车轮胎放气时,气门嘴处温度会降低B放进冰箱冷冻室的水变成冰块C.来回搓手时,手温升高D.用手来回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温度升高4.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C.0℃的冰块,内能一定为0D.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5.(北海中考)因地球环境被破坏,全球气候普遍变得恶劣,去年夏天印度某些区域异常炎热,气温高达50℃,道路开始熔化,如图所示.太阳暴晒后的路面材料温度急升,材料内能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是通过____(填“热传递”或“做功”)方式改变了材料的内能6.(江西中考)如图所示,两个容积相同的保温杯,同时装满温度相同的热水,过了一会儿,甲杯的外壁比____杯热,由此可判断乙杯保温性能较好,杯壁变热是通过____的方式改变了它的内能7.近年来,我市部分居民用上了管道天然气,天然气属于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点燃天然气,将食用油倒入锅中,通过____的方式使油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若油锅起火,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写一条)。

8.(成都中考)小李喜欢喝咖啡,冲调咖啡时总能闻到浓浓的香味。

以下关于咖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咖啡在变冷的过程中,内能不断增加B.咖啡在变冷的过程中,以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内能C.咖啡香飘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运动D.咖啡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9.(广州中考)甲、乙两杯水温度各为40℃、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加热才能使水升温B.甲杯中水的内能一定比乙杯中的小C.乙杯中水的温度降低,水的内能一定减小D.甲杯中的水分子运动一定比乙杯中的剧烈10.学完热现象的知识后,小明发表了以下观点,其中错误的是( )A.“水太热不能喝”,其中的“热”是指温度高B.“壶中的水被烧热了”,其中的“热”是指内能C.“水汽化时要吸热”,其中的“热”是指热量D.“开水和冷水之间发生了热传递”,其中的热是指热量11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是利用做功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12.蜥蜴是冷血动物,需要通过晒太阳使自己的身体温度升高到一定值才能活动,如图甲,蜥蜴晒太阳是通过____改变物体的内能.如图乙为航母上简化的蒸汽弹射装置,能带动舰载机在两秒钟内达到起飞速度.汽缸内蒸汽体积膨胀,对外做功,内能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推动活塞运动,使舰载机获得巨大的动能13.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烧杯内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过程中,电热棒的功率保持恒定(1)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刻物质的温度是____℃(2)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加热过程中烧杯内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3)t2时刻该物质处于____态(4)比较t2与t3时刻的内能,____时刻杯内物质的内能较大理由是____14.(沈阳中考)装着开水的暖水瓶,有时瓶内的水蒸气会把瓶塞顶起,在这个过程中,暖水瓶内的水蒸气对瓶塞做功,温度____(填“升高”或“降低”),内能____(填“增大”或“减小”).15.如图将一个烧瓶盛少量水,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出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白雾”.回答下列问题(1)此过程中是用什么方法改变了物体内能?(2)当塞子跳起时,瓶口出现的白雾,是怎么形成的?答案1. C2. A3. B4. D5.增大热传递6.乙热传递7.不可再生热传递将菜倒入锅中8. A9. C10. B11. C12.热传递减小13.-8 0 固液共存熔化过程需要吸热14.降低减少15.做功略。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十三章《内能》第二节内能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十三章《内能》第二节内能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十三章《内能》第二节内能同步练习含答案知识点内能1.观察图中的三杯水,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杯水的内能最大B.乙杯水的内能最大C.丙杯水的内能最大D.无法判断2.质量相同的0℃的冰、0℃的水、0℃的水蒸气,它们的内能()A.一样大B.冰的内能最大,水蒸气的内能最小C.水的内能最大,冰的内能最小D.水蒸气的内能最大,冰的内能最小知识点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3.(湘西州中考)冬天睡觉前打盆热水泡脚,能使脚舒适暖和,这样做可使脚的内能A.不变B.增加C.减少D.无法判断4.小李喜欢喝咖啡,冲调咖啡时总能闻到浓浓的香味。

以下关于咖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咖啡在变冷的过程中,内能不断增加B.咖啡在变冷的过程中,以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内能C.咖啡香飘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运动D.咖啡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5.(株洲市中考)水煮花生是一道风味小吃。

煮花生过程中,通过_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方式使其内能增大:利用_______(选填“机械”或“热”)运动使花生仁具有各种调料味。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6.如图所示,瓶内有一些水,用带孔的橡皮塞把瓶口塞住,向瓶内打气,一会儿后,瓶塞跳起,在瓶塞跳起的过程中,下列关于瓶内气体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少B.瓶塞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少C.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D.瓶塞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7.(宁波市中考)下列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柴火烧水B.压缩空气发热C.冬天搓手取暖D.钻木取火8.(南通市中考)如图,礼花筒利用筒内的高压空气膨胀,将彩带喷向空中,产生喜庆效果。

高压空气膨胀过程中()A.对外做功内能增加B.分子热运动加剧C.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向外界传递热量9.如图所示,小华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温度升高,内能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这是通过_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九年级物理全册13.2内能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13.2内能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13.2内能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内能》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描述的现象中,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天冷时,人们通过相互搓手让手发热B.冬天,用热水泡脚变得暖和C.将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发热D.钻木取火2.如图所示,塞子从试管口跳出,是由于水蒸气对塞子做了功,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A.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化学能转化为内能C.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只有内能的转移3.下列实例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B.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C.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4.如图所示,瓶内有一些水,用带孔的橡皮塞把瓶口塞住,向瓶内打气一会儿后,瓶塞跳起,在瓶塞跳起的过程中,下列关于瓶内气体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少B.瓶塞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少C.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D.瓶塞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5.下列利用改变内能对外做功的设备是()A.洗衣机B.柴油机C.收音机D.电视机6.下列各图所列举的事例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对试管加热,管内水温升高B.冬天搓手,手会变暖C.从滑梯滑下,臀部发热D.迅速压下活塞,筒内气温升高7.将一高温物体与一低温物体接触达到相同温度(两物体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则有()A.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大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B.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C.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大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D.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8.甲、乙两杯水温度各为40℃、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加热才能使水升温B.甲杯中水的内能一定比乙杯中的小C.乙杯中水的温度降低,水的内能一定减小D.甲杯中的水分子运动一定比乙杯中的剧烈二、多选题9.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B.正在沸腾的水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加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D.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会减少10.如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t2时大B.t2、t3时刻物体内能相等C.t3时刻物体内能比t2小D.t4时刻物体分子动能为零11.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烧红的铁块会慢慢变凉B.放进冰箱冷冻室的水变成冰块C.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气缸内气体的温度升高D.用手来回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温度升高12.如图所示,有关这个小小蒸汽轮机的说法正确的是()A.酒精燃烧将内能转化为化学能B.水吸热发生了汽化现象C.蒸汽的内能转化为轮子的机械能D.能的一个重要的应用是可以用来做功13.如图所示,给试管里的水加热,水沸腾后,水蒸气推动活塞迅速冲出试管口,水蒸气在这个过程中()A.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水蒸气对外做功B.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在试管口变成白色的热空气C.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在试管口变成白色的烟雾D.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水蒸气在试管口液化成小水滴14.(多选)甲乙两个物体发生热传递,甲物体温度升高,乙物体温度降低,最后两物体温度相同,在这个过程中甲物体内能增加了100J.那么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物体的热量也增加了100JB.乙物体放出100J的热量,含有的热量减小100JC.乙物体的内能减小了100JD.热传递后甲乙两个物体的内能一定相等三、填空题15.如图所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玻璃筒底部,放入一小团干燥的棉花,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玻璃筒内的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内能______(填“增加”或“减少”),空气的内能是通过______ 方式改变的;筒内的棉花由于温度升高到着火点而燃烧,棉花的内能是通过______ 方式改变的.16.金庸曾描述一种武功“寒冰掌”:发功时伸出手掌,罩在杯口,杯中水即可结成寒冰(假设降到-5℃).根据物理知识,此时手掌温度应______ (填“低于”“等于”或“高于”)-5℃,按常理这种武功是 ______ (填“可能”或“不可能)练成的.四、实验探究题17.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热传导热可以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这种现象叫做热传递.热传递的方式有三种:传导、对流、辐射.下面来介绍传导.如图所示,用凡士林在金属棒上粘几根火柴,然后用酒精灯给金属棒的A端加热.可以看到,离A端最近的火柴先掉下,然后其它几根火柴依次掉下,离A端越远的火柴掉下得越迟.这表明,热是从金属棒温度高的一端沿着金属棒传到温度低的一端.热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沿着物体传到温度低的部分,叫做传导.各种物质都能够传导热,但是不同物质传导热的本领不同.善于传导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不善于传导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金属都是热的良导体,瓷、木头、棉花等都是热的不良导体.(1)只要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存在着______ 差,就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2)热传递的三种方式是: ______ 、对流和辐射.(3)把钢勺和瓷勺同时放在热汤里面,钢勺柄很快就烫手,瓷勺柄很久也不烫手.这是因为 ______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第2节《内能》同步练习答案和解析【答案】1.B2.A3.A4.A5.B6.A7.B8.C 9.BD 10.AC 11.CD 12.BCD 13.D14.ABD15.增加;做功;热传递16.低于;不可能17.温度;传导;钢是热的良导体,瓷是热的不良导体【解析】1. 解:A、天冷时,人们通过相互搓手让手发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B、冬天,用热水泡脚变得暖和,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C、将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发热,是对铁丝做功增加了铁丝的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D、钻木取火,属于摩擦生热,是克服摩擦力做功增加了物体的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不符合题意.故选B.(1)热传递是能的转移过程,即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能的形式不发生变化;(2)做功实质是能的转化过程,做功的过程中能量的形式变了,是能量的转化过程.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两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的判断,知道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是能量转化的过程,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是能量的转移过程.2. 解:在该过程中,水蒸气把软木塞冲开,是水蒸气对木塞做功,即消耗了水蒸气的内能,变成了瓶塞的机械能,故是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木塞的机械能的过程.故选A.判断清楚该过程中消耗了那种形式的能,进而产生了那种形式的能是解决该题的关键.能正确的判断出能量的转化是解决该题的关键.3. 解:A、热水袋的温度高,用热水袋取暖,内能由热水袋转移到手,属于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符合题意;B、锯木板时锯条发烫,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不符合题意;C、两手互相摩擦时手发热,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对铁丝做功,铁丝弯折处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主要有摩擦生热和压缩气体做功,做功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其实质是内能的转移.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4. 解:向瓶内打气,瓶塞跳起时,在瓶塞跳起的过程中,瓶内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一部分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用力打气,对瓶内气体做功,瓶内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压强增大;继续打气,当瓶内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强,瓶塞跳起,水蒸气对塞子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瓶内的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液滴,出现水雾.本题考查了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小;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5. 解:A、洗衣机的主体是电动机,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错误;B、柴油机属于热机,是利用内能对外做功的设备;故B正确;CD、收音机和电视机是利用电磁来工作的设备,不存在内能做功现象;故CD错误.故选B.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内能和机械能的相互转化,利用内能来做功就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内能的利用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6. 解:A、对试管加热,管内水从酒精灯火焰上吸收热量水温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故A正确;B、冬天搓手,手会变暖,是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故B错误;C、从滑梯滑下,臀部与滑梯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臀部发热,摩擦生热这是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故C错误;D、迅速压下活塞时,对筒内气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筒内气温升高,因此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错误.故选A.做功与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过程.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方式的判断,知道内能改变过程中发生的是能量的转化还是能量的转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7. 解:将一高温物体与一低温物体接触达到相同温度,由于不知它们的初始温度,故无法判定温度的高低,故CD错误;则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放出的热量等于放出的热量,故B正确,A错误.故选:B.热量是指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只有在热传递过程中才能提到热量.区分温度、热量、内能,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的表现来认识:宏观的温度的升高是指微观的分子运动更剧烈;宏观的物态变化是指微观的分子间作用力变化;内能是指二者之和.8. 解:A、用酒精灯加热使杯中水的温度升高,这是用酒精灯给水传热,是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用搅拌器不断地搅拌使水温升高,这是将水运动的动能转化成了水的内能,是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错误;B、内能的大小除了与物体的温度有关外,还和物体的质量有关,故B错误;C、乙杯中水的温度降低,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减慢,水的内能一定减小,故C正确;D、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乙杯中的水分子运动一定比甲杯中的剧烈,故D错误.故选C.(1)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2)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和质量有关;(3)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和状态有关;(4)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本题是一道热学综合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内能、热传递的条件及改变物体内能方法的理解,是中招的热点,热学的难点.9. 解: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所以0℃的物体也有内能,故A错误;B、正在沸腾的水质量不变,温度不变,但吸收热量,所以内能增加,故B正确;C、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故C错误;D、同一物体,质量相同,温度降低,所以内能减小,故D正确;故选BD.(1)一切物体都有内能;(2)(4)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和状态等因素有关;(3)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要特别注意: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但是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10. 解:A、由于分子的运动快慢和温度有关,t1时刻温度比t2时刻温度高,所以t1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t2时大,故A正确;BC、t2时刻物体内能与t3时刻的质量相同,温度相同,但是t3时刻比t2时刻放出的热量更多,所以t3时刻的内能小,故B错误,C 正确;D、t4时刻物体温度为零,但其分子仍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具有内能,故D错误;故选AC.(1)首先掌握晶体在凝固过程中的特点: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不断放热,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叫做凝固点;(2)分子运动的快慢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3)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和状态等有关;(4)任何物质的分子总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内能不可能为零.此题考查了晶体在凝固过程中的特点及图象的分析,同时考查了对内能的理解及分子运动与温度的关系.11. 解:A、烧红的铁块会慢慢变凉,铁块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是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B、放进冰箱冷冻室的水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是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C、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压缩燃气做功,使气缸内燃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利用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D、反复折铁丝时,人对铁丝做功,机械能转化为铁丝的内能,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故选CD.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是能的转移过程,即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的过程;做功实质是能的转化过程.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注意二者的区别:传递过程属于能的转移,做功属于能的转化,属于基础题目.12. 解:A、酒精燃烧后化学能转化为内能,通过热传递传给水,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B、水吸热温度升高,发生了汽化现象.故B正确,符合题意;C、蒸气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正确,符合题意;D、内能应用可以是加热物体,也可以是做功,故D正确,符合题意;故选BCD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燃烧是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蒸气对外做功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能的转化要知道一些常见的例子,改变内能的方法:热传递和做功是完全等效的.13. 解:给试管里的水加热,水沸腾后,水蒸气推动塞子迅速冲出管口,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在试管口液化成小水滴.故选D.(1)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2)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气体降低温度可以液化.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就是内能和其它形式能的转化,物体对外做功,内能转化成机械能,内能减小,温度降低.14. 解: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用“增加”来修饰,故A说法错误;B、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用“含有”来修饰,热量是一个过程量,故B说法错误;C、只有甲、乙两物体间发生热传递时,甲物体内能增加了100J,说明乙物体的内能减少了100J,故C说法正确;D、不知道二者的温度与质量,无法判断热传递结束后,甲乙两物体的内能情况,故D说法错误.故选ABD.热量是指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用“含有”“增加”“减少”来修饰;内能是一个状态量,可以用“具有”“含有”来修饰,但不一般不能用“吸收”“放出”来修饰.本题主要考查了在热传递过程的描述中,一些说法的规范性的判断,是我们平时不太在意的.我们应该用规范的物理语言来描述物理现象与规律,增加严谨性.15. 解:迅速向下压活塞,活塞会压缩空气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这是通过做功的方法增大空气内能的;当温度达到棉花的燃点时,棉花就会燃烧,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棉花的内能的.故答案为:增加;做功;热传递.迅速向下压活塞,活塞会压缩空气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棉花的燃点时,棉花就会燃烧,通过此实验可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进行分析解答,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16. 解:发功时伸出手掌,罩在杯口,杯中水即可结成寒冰(假设降到-5℃).根据物理知识,此时手的温度应低于-5℃,此时才能发生热传递,手吸收水的热量,使水结冰,按常理这种武功是不可能练成的,因为人的温度在37℃.故答案为:低于;不可能.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存在温度差.此题考查了热传递的条件难度不大,认真分析即可.17. 解:(1)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两个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在热传递过程中能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一直继续到温度相等时为止.(2)由材料可知,热传递的方式有三种:传导、对流、辐射.(3)钢是热的良导体,善于传导热,瓷是热的不良导体,不善于传导热,所以把钢勺和瓷勺同时放在热汤里面,钢勺柄很快就烫手,瓷勺柄很久也不烫手.故答案为:(1)温度;(2)传导;(3)钢是热的良导体,瓷是热的不良导体.(1)热传递实质是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或者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必须有温差.(2)热传递的方式有三种:传导、对流、辐射.(3)根据热的不良导体和热的良导体的定义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本题的答案都在材料里面,只要认真阅读,不难解答.。

13.2内能(同步练习)(解析版)

13.2内能(同步练习)(解析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3章《内能》第2节内能(同步练习)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得越快,内能越大B.物体举得越高,内能越大C.零摄氏度的物体没有内能D.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有内能【答案】D【解析】解:AB、物体的内能和物体的温度、质量、状态等因素有关,和物体做机械运动的快慢以及高度无关,故AB错误;C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故零摄氏度的物体也有内能,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的物体有内能,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B.物体在0℃以下时没有内能C.高温物体的内能一定比低温物体的内能多D.质量大且温度高的物体的内能可能比同状态质量小、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多【答案】D【解析】解:AB、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内能,无论温度高低、是否运动,都具有内能;故AB错误;C、内能大小跟物体的质量、状态、温度有关,高温物体的内能不一定比低温物体的内能大,故C错误;D、物体内能大小跟物体的质量、状态、温度有关,质量大且温度高的物体的内能一定比同状态质量小,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大,故D正确。

故选:D。

3.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的物体没有内能B.物体内能大小与温度无关C.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D.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答案】D【解析】解:A、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即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故A错误;B、同一物体,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故B错误;C、运动的物体有机械能,也有内能,故C错误;D、一切物体具有内能,物体可以发生机械运动,则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故D正确。

故选:D。

4.有关物体的内能和机械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中一个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之和叫做物体的内能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时,机械能一定增加C.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0℃的物体没有内能D.物体的机械能为零时,其内能却不为零【答案】D【解析】解:A、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故A错误。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2节 内能(练习题)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2节  内能(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2节内能(333)1.在密封瓶内装入少量水,然后向瓶内打气,如图所示,当瓶塞跳起时,瓶内会出现,这是因为瓶内空气推动瓶塞做功,内能,温度降低,使水蒸气形成小水珠。

2.关于热传递,完成下列问题。

①条件:两个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位之间存在。

②方向:能量从物体(部位)传向物体(部位)。

③实质: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温度,内能,低温物体温度,内能。

3.如图所示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B.C.D.4.下列各项都能使如图所示中瓶内的铁屑内能增加,其中属于做功的是()A.不断晃动瓶子B.用酒精灯加热C.用手捂瓶子D.在烈日下照射5.如图所示,礼花筒利用筒内的高压气体膨胀,将彩带喷向空中,产生喜庆效果。

则高压气体膨胀过程中()A.对外做功,内能增加B.分子热运动加剧C.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向外界传递热量6.关于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比温度低的物体多B.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C.热量多的物体总是把热量传给热量少的物体D.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量度7.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B.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D.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不变8.关于温度、热量、热传递、做功和内能,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的冰块内能一定不为零B.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外界对它做了功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D.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势能的总和。

物体温度越高,其内部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就越大。

某一物体,当其体积发生变化时,分子之间的距离就会发生相应变化,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也随之改变,这就导致了分子势能的改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三章 第2节 内能 同步练习 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三章 第2节 内能 同步练习 有答案

第2节内能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B.0 ℃以下的物体没有内能C.内能和机械能是同一种形式的能量D.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2.对内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水中每个水分子具有较大的内能B.0 ℃的水没有内能C.一杯水的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D.温度高的水的内能比温度低的水的内能大3.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当热传递停止时()A.两个物体内能相等B.两个物体温度相等C.两个物体热量相等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4.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B.放入热汤中的金属勺子变烫C.刀在磨刀石上摩擦后温度升高D.冬天人们较喜欢通过晒太阳使身体暖和起来5.甲、乙两杯水的温度分别为20 ℃和6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杯中水的内能一定比乙杯中的小B.甲杯中水的温度升高,其内能一定增大C.甲杯中的水分子运动一定比乙杯中的剧烈D.要使甲杯中水的温度升高,只有加热才能做到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B.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C.物体温度为0 ℃时,其内能为零D.晶体熔化吸热,温度保持不变7.下列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8.如图所示是某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刻物体含有热量最多B.t2、t3时刻物体内能相等C.t2时刻比t3时刻内能小D.t1时刻分子动能比t2时刻大二非选择题1.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热运动的_______与分子_______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由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跟________有关,因此物体的内能跟________有关,当温度升高时,物体的内能_______。

此外内能大小还跟物体的质量、状态等有关。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______和________。

二者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________的。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第2节内能 同步练习(word版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第2节内能 同步练习(word版附答案)

第2节内能能力提升1.关于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越多B.一个物体具有内能的同时也具有热量C.热量总是自发地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D.热量总是自发地从内能多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少的物体2.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D.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就一定不变3.(2018·内蒙古通辽中考)下列由日常生活联想到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A.炒鸡块时利用了做功的方法使鸡块内能增加B.使用高压锅更容易把食物煮熟,是利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降低的原理C.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D.向热汤中滴入香油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是由于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4.下列所述的实例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在饮料中放入一些冰块,饮料变凉B.划火柴,火柴燃烧C.柏油马路被阳光晒热D.冬天,暖气使房间变暖5.下列所描述的场景中,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冬天人们搓手取暖B.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感觉到热C.加剧的温室效应使得多年的积雪熔化了D.钻木取火6.90 ℃的水全部变成125 ℃的水蒸气,则()A.这些水蒸气的内能比水的小B.液态水分子间距比气态水分子的大C.水蒸气只能通过热传递途径变为水D.水分子在125 ℃时比90 ℃时热运动更剧烈★7.如图所示,瓶内有一些水,用带孔的橡皮塞把瓶口塞住,向瓶内打气。

一会儿后,瓶塞跳起,在瓶塞跳起的过程中,下列关于瓶内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少B.瓶塞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少C.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D.瓶塞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8.(2018·吉林长春中考)中国的茶文化在宋朝时就已借助“海上丝绸之路”名扬世界。

用热水泡茶时,茶杯温度会升高,其内能是通过的方式改变的;茶水散发出清香,这是现象。

(新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同步练习:16.2+内能(含答案).doc

(新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同步练习:16.2+内能(含答案).doc

第二节内能1.物体内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叫做物体的内能,它的单位是。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和两种,炮弹里火药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炸开弹壳后温度降低,是用_______的方法减少了气体的内能.食物放进冰箱后温度降低,是用_______的方法减少了食物的内能。

3.温度是反映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冷热程度能反映的是()
A.物体运动时动能的大小
B.物体势能的大小
C.物体内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D.分子势能的大小
4.下列事列中,用做功的方法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A.用热水淋浴后全身感到暖和
B.冬天,对手“哈气”,手感到暖和
C.冬天,两手互相摩擦,手感到暖和
D.冬天,在房间内用暖气取暖,全身感到暖和
- 1 -
参考答案:
1.所有总和 J
2.做功热传递做功热传递
3.C
4. C
- 2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内能练习题
1.冬天,双手反复摩擦,手会感到暖和;用嘴对着双手“呵气”,手也会感到暖和。

前者是利用做功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热传递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钻木取火(做功),擦火柴(做功),点火柴(热传递),用凸透镜取火(热传递),热水袋取暖(热传递),弯折铁丝(做功),酒精灯加热水(热传递),敲打铁块(做功),冷却汤(热传递),上楼身体发热(热传递),流星燃烧(做功),压缩气体(热传递),煮饭(热传递),打气筒大气(做功热传递)
2.判断:
(1)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 V ) (2)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 X )(3) 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X )(4)物体的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的温度就越高。

( V ) (5) 物体的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 X )(6)空中飞行的飞机具有机械能没有内能。

( X )(7)炽热的铁块有内能,冰冷的冰块没有内能。

( X )(8)停在路边的汽车没有机械能有内能。

( X ) (9)任何状态下任何位置的物体都有内能。

(V )
(10)机械能大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 X )
( 11)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X )
(12 )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V )
( 13)物体温度降低,它一定放出了热量。

(X)
( 14)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多。

(X )
( 15)热的物体热量多,冷的物体热量少。

(X)
(16 )只有通过热传递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X)
(17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机械运动有关。

(X )
(18 )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它的内能的增加量越多。

(V)
(19 )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一定增加。

(X)
3.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题型一)
A.烧开的水有内能B.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有内能
C.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会增大D.水结冰时温度不变,所以内能不变
4.下列事例中,属于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C )(题型三)
A .秧田中的水被晒热
B .将牛奶放进冰箱冷冻制棒
C .磨刀时刀刃发热
D .热开水变凉
5.下列四幅图中,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B )(题型三)

6.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题型一)
A .0℃的物体没有内能
B .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C .物体间的内能可以转移
D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8.以下的日常生活事例,通过做功来增加物体内能的是( A )
A .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气筒发烫
B .放进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温度升高
C .点燃的爆竹腾空而起
D .用水壶烧水,水蒸气将壶盖顶起
9物体的温度降低( B )
A 动能减少
B 内能减少
C 机械能减少
D 内能不变
10某物体的温度升高了则( C )
A 它一定吸收了热量。

B 它内能的增加量一定等于它吸收的热量。

C 它的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增加。

D 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综合提高训练:
1.如图15-3所示,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有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
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棉花燃烧起来了,在这个过程中,是通过___做功____
方式使空气内能 增加 ,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

2.2003年10月15日,是中国人最自豪的日子之一,标志着中国的航天
工业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神舟”五号是10月15日由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
“长征”二号F 型运动火箭发射升入太空的,它绕地球飞行了14圈后安全返回,降落在预定的着陆场——内幕古四子王旗北的阿木古郎牧场上,“神舟” 五号飞船在减速降落的过程中,其减小的机械能转化为__内能__能,能量的转化是通过___做功__方式进行的。

3.一把勺子的温度升高了( D )(题型一)
C .锯木材锯子发烫
D .钻木取火 A .双手摩擦能发热 B .烧水时水温升高 图15-3
A.它一定吸收了热量B.一定和其他物体发生了热传递
C.它的热量一定增加D.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5.下列事例中物体内能减少的是 ( B ) (题型三)
A.金属汤勺放进热汤中后会变得烫手
B.放入电冰箱中的食物温度降低
C.一块0℃的冰全部熔化成0℃的水
D.“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表面升温
7.下列事例中,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C )(题型三)
A.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 B.冬天室内使用暖气取暖
C.用锯锯木板,锯条发热 D.盆中的热水温度逐渐降低
9.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载人飞船在震天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飞向太空。

完成任务后于次日凌晨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地区。

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一段时间后,由于受空气阻力做匀速运动。

返回舱匀速下降过程中( B )(题型三)A.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内能增加B.机械能减少,动能不变,内能增加C.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内能不变D.机械能不变,动能不变,内能增加10.小明发现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里有自己未喝完的水.他想“杯子静止在桌面上,那么杯内水的动能为零,可杯内水的内能是否也为零呢?(题型一)
11.在物理学中,“热”有热量、内能、温度等含义,请写出下面几种情形中“热”字的含义:(1)这盆水很热:__________温度__________________ (2)物体吸热升温:__________热量________________ (3)摩擦生热:____________内能________________ (4)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之间可以发生热传递:_____热量_______________(5)这杯水热得烫手:_______温度_____(6)冷热------温度-------(7)天热 --------- ---温度-----------(8)热运动 --------温度-------
14.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热量多
B.物体的内能减少,一定放出热量
C.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
D.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15.在试管中装一些水,用软木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把软木塞冲开。

在软木塞被冲开的过程中( A )。

A.水蒸气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减小B.水蒸气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增大C.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