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幸福了吗》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白岩松幸福了吗读后感

白岩松幸福了吗读后感

白岩松幸福了吗读后感
【篇一:《幸福了吗》读后感】
选择这一本书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IBMT回来感觉自己的表达能力真是弱,必须得补补,要找一本书让自己提升。

但还没想好要哪一本书。

二是我一直以来喜欢一个主持人——撒贝林,有一天天百度视频显示撒贝林被各名嘴陶侃他。

所以带着好奇去看了金鹰颁奖典礼,看到主持人的妙语连珠,机智幽默我很是羡慕。

而白岩松是主持人,他的很多fans 手中都拿着他写的《痛并快乐着》。

我怕这本书就像我以前看的哪些书,表面有趣实则无趣。

于是在网上搜白岩松的书,看到了《幸福了吗?》,坦白说我喜欢这个题目,有关于幸福。

于是就买了。

这本书是我继《因为痛,所以叫青春》之后看的,虽没有那本书那么多强烈的感受。

但是对我的影响还是有的,就想写写些读后感。

这本书是白岩松一生的回忆录,从小到大、到中年、到现在(XX年)。

其中有他对一些事件的看法与见解。

有两点让我印象深刻。

一是他对高考制度的看法。

中国13亿人口,要选出人才,必然要通过考试制度,这种制度虽然残酷,但不得不施行。

而他确实这个制度的受益者,因为高考才使得他离开他那偏远的家乡去到大城市。

于是乎,我在想,那么考研也是,所以这也或多或少坚定了我考研的选择。

二是他。

你幸福了吗 读白岩松《幸福了吗》读后感

你幸福了吗  读白岩松《幸福了吗》读后感

[你幸福了吗读白岩松《幸福了吗》读后感]
内心不平静
如何的幸福,以前内心焦躁不安的时候每次听到奶奶唱的主歌,有点忧伤的旋律和歌词,内心就会平静下来;奶奶不在后,爷爷爸爸都去信教了,他们整日忙忙碌碌起早贪黑,但是活得很是快乐开心,这就是他们所说的喜乐,你幸福了吗读白岩松《幸福了吗》读后感。

生活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加入这个高效率的工作节拍中,尤其是经济压力的增强,会发现内心再也无法平静,波澜汹涌跌宕起伏,为各种的诱惑为一些超过自己目前能力的承诺,更为一个个为之痴狂的伟大梦想。

可是这一切的带给我的除了是一些增长的收入之外,内心的不安和对金钱的贪欲之外,别的一无所得,忙完找工作是室的房子
忙着装修忙着买房子
忙着做策划主持,当独自一人时,拾起毛笔练一练书法,听一听怀旧的邓丽君小资歌曲,却发现内心难得的平静和祥和,这种平静往往在过去到教会做礼拜时,听到教会的赞美诗合唱才能感受到的,这可能就是幸福的前提---平静吧,这也可能是目前会什么越来越多人在遇见人生的各种过不去的坎时,最后选择了教会的原因吧,读后感《你幸福了吗读白岩松《幸福了吗》读后感》。

白岩松说这世界有三种学问1.人和动物的学问2.
人和人的学问
3.人与内心的学问,最后一个是最难的。

这说明这个世界,说一千到一万最后自己的感受是最重要的,不要拿自己的人生活别人的生活,不管你是商人政客学者工人,你只要内心平静祥和,你就是幸福者,每个幸福的人相当于拥有20万美金,就是中国的百万富翁。

人生终究要到终点,为什么人们那么着急呢,为什么不慢一点呢。

其实慢一点,沿路的风景会欣赏的更佳。

白岩松《幸福了吗?》

白岩松《幸福了吗?》

白岩松《幸福了吗?》读后感——二0一0年度第一学期倪海燕当我拿起这本书的时候,目光被几个醒目的蓝色的字体《幸福了吗?》给锁定住了,字体下方的照片是熟知的“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

然后拿起这本书开始一页一页的翻看。

首先是被白岩松的犀利的文字、流畅的语言、直白的话语、坦诚的面对、幽默风趣的句式而吸引了,两天的功夫大致看了一遍,让我感受到了作为媒体人、电视人、名人的不容易、辛苦、压抑、紧张、责任……有些人总是羡慕名人、总是羡慕有钱人、羡慕比自己强的人,其实任何人的背后都有着酸甜苦辣,有着自己的不易,只有自己才知道要付出多少,光鲜的背后有多少泪水与苦涩。

一个人活着,什么是幸福,幸福的指数有多少,只有自己知道。

其中有这样的几句话让我反复的思量了好久:“幸福在哪里且不说,痛苦却是随时可以感觉得到的。

现在社会上为了钱,可以随时欺骗,只要于己有利,别人,便是一个可供踩踏的梯子。

理想,是一个被嘲笑的词汇。

没有办法,缺乏信仰的人,在一个缺乏信仰的社会里,便无所畏惧,便不会约束自己,就会为了利益,让自己成为他人的地狱。

“钱和权,越来越像是一种信仰,说白了,它们与欲望的满足紧密相连。

“社会有社会的问题,我们又都有自己的问题。

想要平静与幸福,我们内心的问题终究无法回避。

”多么的直白,多么的现实。

是呀----我们奢求的太多太多,又怎能让自己平静心安呢,怎么能感到幸福了呢!文章中有这样一个事例:在墨西哥,有一个离我们很远却又很近的寓言。

一群人急匆匆的赶路,突然,一个人停了下来。

旁边的人很奇怪,为什么不走了?停下来的人一笑:走的太快,灵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

是呀----我们每天都在忙,忙的背后又丢失了什么呢!我们总是埋怨岁月的无情,生活的无趣,我们是否应该有好的心态,不管怎样都能直白的面对呢?“岁月是不会按常理出牌的。

”所以,对与一些不公平的、看不惯的人事不要再牢骚满腹了,做好自己吧!要学会等待、学会放弃、学会自我调节,放松心态。

2023年《幸福了吗》读后感5篇

2023年《幸福了吗》读后感5篇

2023年《幸福了吗》读后感5篇《幸福了吗》读后感1幸福是什么?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而且,这种答案是千奇百怪的。

其时每个人的内心状态不一,那么对幸福的理解就会有不同,幸福要靠自己去体验去感觉,它不与财富、地位、声望、婚姻同步,它只是你心灵的感觉。

读完了白岩松的《幸福了吗》,扪心自问,我们幸福吗?其实,我们也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

正如他所言,幸福在哪里暂且不说,但是,痛苦却是随时可以感受到的。

从上个世纪80年初开始到的事业有成,时间跨度将近30年,这漫长而又短暂的30年,作者经历了很多,他用自己的笔记录着国家的变化,社会的变革,以一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在自己每一次历经的国家重大的活动中或者事件中,从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角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有人说,一个人的心态决定了他的生活状态。

仔细想来,还是有些道理的.。

心态是什么,心态应该是一个人的内心的活动状态,是他对外部世界或者环境的一种感知,这种感知有时候是主动的,有时候是被动的,无论主动还是被动,都是对外部环境的一种反应,或者生活的一种感受。

我们生活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生活中伴随着酸甜苦辣,人生百态莫衷一是,每个人对外部世界或者生活环境的感悟各有千秋。

利他主义者,时时刻刻为他人着想,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生活,你可能感知这个世界处处充满快乐与幸福,因而你的生活状态是知足的,是常乐的;利己主义者,每时每刻都在为自己的利益琢磨,带着索取的目的去捕捉生活中每一处的利益,你可能始终生活在危机和惶恐中,因而你的生活状态是烦恼和苦闷的,是永无满足的,因而也体会不到生活中的乐趣,因为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

生活本来是没有味道的,因为每个人对社会和人生的嗅觉不同,才有了不同的感悟,心态好的人,无论身处顺境或者逆境,他都会顺其自然,顺势而为。

在顺境中,他会不骄不躁,不狂妄自大,始终拥有一颗平常的心,得之不喜,失之不悲;在逆境中,他不会自暴自弃,不妄自菲薄,更不会一蹶不振,饮鸩止渴。

幸福了吗读书笔记范文_作文专题

幸福了吗读书笔记范文_作文专题

幸福了吗读书笔记范文幸福了吗读书笔记篇一暑假中侄子拿回一本《幸福了吗》的书,因为作者是白岩松,我喜欢的央视主持人,我喜欢他的正直、聪慧、儒雅的形象,再加上我和他是同一个年代的人,出生在六十年代,受教育在八十年代,很多时代感还是很一致的,因此我很有兴趣的读完《幸福了吗》这本书的。

这本书基本上都是围绕着白岩松的人生经历来展开的,以此点出种种幸福。

幸福是什么?书上并没有直接说出来,这个问题很多专家学者也讨论过,我也经常思考这个问题,并且经常问我自己我幸福了吗?我觉得幸福应该是心灵深处微妙的感受,是一个人真真切切的感受。

不是吗,幸福只是靠你自己来感觉,感觉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的点点幸福,在年幻的时候新有一件漂亮的衣裳那种满足是幸福,在高考题名时成功的喜悦也是幸福,在年青时美好爱情的甜蜜和等待也是幸福,在初为人母那种温馨也是幸福,在为人师学生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幸福,在走过几十年风雨中,有快乐、有幸福也有困惑和痛苦,也许这就是人生。

《幸福了吗》在书中给我印象最深还是白岩松说到的老师,白岩松是幸运的,我记的他的家人亲人很多是教师,在学校中学习中总是得到教师的鼓励,我也是教师,也深有体会,在我的一生中也有两位1 / 6教师对我影响很大,一位是我小学的扬老师,一位是我的高中的班主任,老师不仅是教育我们学业,而且是不断的鼓励我们前进。

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也希望儿子能碰上一两位受他尊敬受他崇拜的老师,这段时间他总是和我说起他的英语老师怎么会鼓动同学,我心里想也和他说儿子也许你的英语老师对你的影响会很大,教你知识是一方面,作用就大的还是不断的鼓励推动你的进步。

今天,我也是一名教师,我幸福了吗?会有学生会为我感到幸福吗?我也在思考。

教师本身就是个奉献的职业,如果你老是拿自己和其他高薪职业做比较,肯定会觉得很累、很苦,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倦怠感。

教师要多想想和学生在一起的快乐,想想受到他人的尊重,想想自己人生价值的体现,渐渐地你的心境便会豁然开朗了。

《幸福了吗》读后感

《幸福了吗》读后感

《幸福了吗》读后感《幸福了吗》是白岩松写下那本著名的《痛并快乐着》十年之后的最新随笔作品,是他从“三十而立”到“四十不惑”期间的心灵成长全纪录。

他机敏睿智,语言犀利,并且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在社会转型的阵痛中,在历史车轮的呼啸中,白岩松字里行间跳脱出来的,是对当下这个物质时代最迫切的追问:“幸福在哪里?”以及对每一个焦虑忙碌的现代人最善意的提醒:“你,幸福了吗?”。

就如之前央视记者街头提问所得到的回答一样,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不同,回答也各式各样。

而白岩松在写书的时候就已给出了答案:“不平静,就不幸福”。

白岩松从一位名不见经传的记者到央视的著名主持人和评论员,用自己二十余年的工作和生活经历述说了处在社会变革中的人们内心的变化和无奈,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的内心却变得日渐浮躁,幸福感随之减弱,甚至让我们有点措手不及。

白岩松用他惯有的犀利文笔和审视的目光,回顾了自己十年来在CCTV、名利场的起伏,发表了自己对近年社会大事件的看法。

他试图以自己十年来的所见所闻、所事所为、所思所想,解读这些看似简单,却无不涉及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这本书记叙了他经历过的十年里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

有关于中国的医保、农民工、申奥、足球、台湾、80后等热点话题,也有关于日本、美国生活方式,政治事件等时事焦点。

他曾在总理参加的座谈会上,直言不讳地评议国务院部委,可鉴一个知识分子的独立和担当;“7.13”申奥成功之夜演播室里的尖叫是热情的张扬;新闻评论部充满自由空气的年会是情感的沟通,是激情和压抑的释放;造访日本时母亲的短信与他的大局意识,是成熟与稳重的标榜。

书中很多这样的细节都是他在和我们一起分享着自己的幸福时光,这幸福不一定是快乐,有时也是热泪盈眶的,不一定兴奋和激动,有时也会黯然神伤。

当我轻轻合上这本书,靠在椅背上默默思考,原来他是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拿自己的人生过别人的生活,你只要内心平静祥和,你就是幸福者。

在成天的忙忙碌碌中,在追逐事业、操劳家庭中。

最新《幸福了吗?》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最新《幸福了吗?》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幸福了吗?》读书笔记(精选多篇)第一篇:《幸福了吗》读书笔记白岩松,一个资深的媒体人,在《幸福了吗》一书中讲述了不少真实的事件,表达了不少真切的感受,与其说他在书中和读者一起探讨着幸福的根源,不如说是在扪心自问:我幸福了吗?在他的陈述和自问中也坦白了一个媒体人理所应该的担当,一个知识分子义不容辞的责任。

《幸福了吗》作为白岩松阔别十年的又一著作,是继《痛并快乐着》的又一经典之作。

作为一个资深的媒体人,这本书无疑是对他这30年生活的很好回顾。

在他的媒体经历中,他报道了多少新鲜的故事,有见证了多少历史大事的发生。

他用他独特的见解和敏锐的观察力,向我们阐述了他人生中经历的点点滴滴,和我们分享了他人生中的精神养品。

对于我来说,《幸福了吗》就是一本值得细细品读的经典之作。

尤其是在当代充满竞争的社会中,学会看淡人生或许我们就不会生活得那么辛苦。

生活中,人人都为了挣钱,都迷失了他们最原始的心灵。

地位的卑微只是让他们抬不起头,想金钱看齐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

整个社会充斥着金钱主义,难道没有钱和地位我们就真的万万不能了吗?太多真实与谎言,记录了太多坚持与理想,在现在这个现实的社会中,有个能得这么清楚,有自己的坚持,有自己的思想,执着自己的信仰的人不多了。

石岩松的这句话说的一点也没错,在当今社会,需要的是我们对自我的坚持,不跟风随大流,而是追随我心。

回顾他的一些言论,我不由得心生敬仰。

每一句话都那么的深刻入微,每一句话都让人感慨连篇。

或许有时候学学他的人生哲理,我们也许就能够看淡人生,找到我们幸福的源泉。

1+1=2,这多简单,没压力的情况下,谁都知道。

但环境稍有改变,1+1=3会得到好处,就会在一瞬间,让相当多的人脸不红心不跳地脱口而出 1+1=3。

这就是现状。

只要假话、空话、套话占据上风,我们的命运就随时可能被逆转。

这是关于假话与命运的言论。

的确,现实中的我们,太习惯于说谎了,以至于分不清楚真与假,以至于我们自身也被习惯所习惯。

《幸福了吗》读后感

《幸福了吗》读后感

《幸福了吗》读后感《幸福了吗》读后感1幸福了吗?这是我工作以来一直比较关注的话题,幸福了吗?就像此书作者白岩松说的那样我们国家10多年的高速GDP 增加带来各种的物欲横流,满足了我们各种的物质文化需求,我们一直追求速度的发展,我们拥有了很多,但唯一缺少了幸福感!你幸福吗?我倒觉得真正内心幸福的人!原因何在?因为社会压力过大,因为唯物主义,各种现实主义,拜金主义,也许真的无可厚非,这是强压社会下的自我追求的畸形结果更或这是更适合我们更好地活下去的必然选择,选择幸福活下去的权利有错吗?当然没有,生活不就是生下来活下去吗?只是当我们上升到这个民族的高度的时候我们不免担心,担心这样的强压社会下,这样的信仰选择方式,这样不安的心,让我们的民族主义也会面临着怎样选择?看完此书后似乎更加明白了我们为什么感受不到那份期待的幸福?房价与收入可笑的对比,物价飞天般的上涨,爱情的现实考验,尊严的奋力捍卫,人文环境的大革命等等都可以是一个我们人认定的答案,但是缺少信仰,方觉是我们最大原因。

我们15亿人民,1亿信佛教,1亿信共产主义,剩下的却没有任何信仰!就像之前总结有关幸福是什么的那句话:“小时候,幸福是样东西,得到了就幸福;长大了,幸福是个目标,实现了就幸福;成年了,幸福是种心态,领悟了就幸福。

”细想真就那样,只是小时侯那个东西比较容易得到,即使特不到也会得到其他的东西得以幸福的安慰,这也就难怪我们往往总在成年后感慨:“要是能回到小时候该多好”因为小时候能更容易满足,更容易幸福。

但是其实那个东西,那个目标,那个心态不正是我们一直找寻的信仰吗?缺少了信仰就谈不上幸福了!所以以前的时候我们那么容易感觉幸福,因为容易满足,心无杂念,那么淳朴。

但而今各种物欲横流,各种诱惑,各种攀比,各种浮躁,伤了也更伤不起,hold不住了,也因此幸福的额度也大大减值,更难满足。

知足者常乐,这句话诠释的是大家智者般的心态,我们这个年代和这个时代注定给不了我们那样的环境,有时改变不了这个社会的时候,可以努力改变自己周围的环境,让自己活得更幸福些!祝愿你我早日寻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幸福!《幸福了吗》读后感2去年的时候,《幸福了吗》这本书在我的周围引起了不小的骚动,白岩松的一举一动,成为了大家茶余饭后出现频率最高的谈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岩松《幸福了吗》读书笔记
很久没有静下心来看看书了,于是想找本书,重温高中语文自习课上看闲书的那种安定与淡然。

选择《幸福了吗》是因为很喜欢它的序,是JH最先给我看的,后来FJ又提起,两个好朋友的青睐让我最终决定读一读。

本以为整本书会是以说教为主,阐明白岩松个人对幸福的理解。

但是看完才发现,真正说教的文字很少。

全书主要以白岩松作为一个新闻人的视角,回顾了 2010到2000年间中国和世界的一些要事,比如舟曲泥石流、08奥运、汶川地震、禽流感、SARS、9.11等一系列新闻热点事件。

在回忆中讲述着自己的成长,央视的成长、中国的成长。

虽然他写的一些事情我了解一些,甚至经历过,但是记忆已经很淡了。

透过他的视角再回首时,感觉自己像个旁观者,只有浅浅的哀伤、感动或兴奋。

最喜欢这本书后面的部分,他讲到了自己的童年、中学和大学的日子。

很难想象他这样一个严肃、中正的人,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居然“窃书”,被人抓住还自报家门叫“常振铮”(当时广
播学院院长的名字);偷换同学乘车月票上的照片逃公交车票;在
宿舍里废寝忘食的看金庸古龙;半夜在学校卫生间借着灯光打麻将......读着读着,感觉那时的他仿佛是另外一个人。

不过,静下来想想,在青春年少的岁月,谁没有做几件疯狂的事情呢?也许,没有疯狂过的青春不叫青春。

看着别人一路高歌、一路精彩,忍不住也回头看看自己的走过的路程,竟也有一首歌可以相伴——《一直很安静》,配着阿桑那沙哑的歌喉,倒也挺合拍。

艳羡么?遗憾么?沮丧么?应该有吧,但是幸福是别人的,自己的幸福还得自己去争取。

在这本书中,对于幸福,没有一个确切的回答。

但我想也用不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都会给自己一个答案。

我的幸福很简单,也很难。

因为我拥有的东西已经很多,比如健康平安、家庭和睦、家人平安健康、有可以谈心的朋友、男朋友还不错、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虽然不小了但偶尔还会做做梦等,但是我要的东西更多,比如一直平安健康、家庭一直和睦、家人一直平安健康、一直有可以谈心的朋友、男朋友对我一直很好、以后还有机会得到老师的指导、到了跑不动的年纪还梦想一路小跑等等。

看看,加上一个“时间”,很多平常的东西就不再平常了吧?!现在拥有的东西,以后不一定会拥有,现在没有的东西,以后可能会拥有。

小时候贪吃,爸妈老说我“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但我觉得,对于幸福,就该好好享受“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争取可以多捞一点。

但是不要老看着别人碗里的就是了,别人的“大鱼大肉”未必适合自己的胃口,自己的“粗茶淡饭”也许来的更长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