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健康《保护耳朵》教案

合集下载

中班健康活动教案与反思《保护耳朵》中班保护耳朵教案反思

中班健康活动教案与反思《保护耳朵》中班保护耳朵教案反思

中班健康活动教案与反思《保护耳朵》中班保护耳朵教案反思教案名称:保护耳朵教案目标:1.培养学生保护耳朵的意识和行动习惯。

2.了解和掌握保护耳朵的方法和技巧。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4.培养学生爱护自己和他人身体健康的意识。

教学内容:1.通过图片和游戏认识耳朵器官。

2.了解声音对耳朵的影响。

3.学习保护耳朵的方法和技巧。

4.绘制保护耳朵的海报。

教学准备:1.图片:耳朵器官示意图、声音对耳朵的影响图。

2.游戏道具:声音源、耳塞。

3.画纸、彩色纸、颜料、刷子。

教学过程:1.导入:与学生交流平时是否有听到过非常大的声音,有没有感到不舒服或者疼痛。

引导学生意识到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2.展示耳朵器官示意图,介绍耳朵的组成部分并谈论它们的功能。

3.展示声音对耳朵的影响图,让学生了解声音对耳朵的伤害。

4.进行听觉游戏:将声音源藏在教室一些角落,让学生闭上眼睛,听声音的方向并找到声音源。

5.分组讨论:让学生讨论如何保护耳朵,记录下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6.展示保护耳朵的方法和技巧,如佩戴耳塞、保持安静环境等。

7.绘制保护耳朵的海报:将学生分组,每组用画纸绘制一个保护耳朵的海报,展示出他们的想法和创意。

8.总结:与学生回顾整个活动,提醒他们平时注意保护耳朵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将所学知识传递给家人和朋友。

教案反思:在这次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保护耳朵的方法和技巧,培养他们保护耳朵的意识和行动习惯。

整个活动的设计合理,教学过程生动有趣,但也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首先,在教学准备方面,我应该提前准备好所有需要的教具和材料,以确保教学过程的流畅和连贯。

这次活动中,我没有提前准备好画纸和彩色纸,导致学生制作海报时耽误了一些时间。

其次,在活动的展示环节,我可以加入更多互动性的元素,让学生更加积极参与。

例如,在展示声音对耳朵的影响图时,我可以让学生用手做出不同音量的声音,让他们亲身感受声音的强弱对耳朵的影响。

2024年幼儿园中班健康优秀教案《保护耳朵》

2024年幼儿园中班健康优秀教案《保护耳朵》

2024年幼儿园中班健康优秀教案《保护耳朵》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明白要如何保护耳朵。

2.培养幼儿爱护自己的耳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思维。

二、教学内容1.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2.如何保护耳朵。

3.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耳朵的保护有哪些帮助。

三、教学准备1.真实的耳朵模型或图片。

2.耳朵保护相关的图片或实物。

3.有关耳朵保护的故事或视频。

4.准备相关道具和材料以进行互动教学。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通过展示耳朵的模型或图片,引导幼儿了解耳朵的外形,并提出问题:“耳朵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我们怎样保护它呢?”第二步:认知1.通过互动的方式,让幼儿认识耳朵的结构并了解其功能。

2.介绍如何保护耳朵,例如避免噪音和注意个人卫生等。

第三步:实践1.给幼儿展示耳朵保护的图片或实物,让他们感受并模仿正确的保护方式。

2.通过游戏或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幼儿加深对耳朵保护的认识。

第四步:总结和幼儿一起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强调保护耳朵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护好自己的耳朵。

五、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幼儿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以及实践活动的表现等方面,评估幼儿对本次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延伸1.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讨论如何保护耳朵,并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2.资源链接:引导家长寻找相关的教育资源,进一步加深孩子的理解。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发现幼儿对耳朵保护的认识和兴趣,可能在后续教学中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加强实践教学的比重,以提高学习效果。

以上是本次《保护耳朵》教案的全部内容,希望通过这次教学,能够使幼儿树立正确的保护耳朵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护耳朵操儿童教案中班

保护耳朵操儿童教案中班

保护耳朵操儿童教案中班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耳朵的构造和功能,明白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让学生认识到保护耳朵的重要性,掌握一些保护耳朵的方法。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耳朵的构造和功能,以及如何培养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准备。

1. 教学素材,图片、模型等展示耳朵的构造和功能。

2. 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等。

3. 教学环境,保持教室安静,以便学生更好地聆听。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可以播放一段有关耳朵保护的视频,或者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了解耳朵的重要性。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耳朵有什么作用吗?为什么要保护耳朵呢?2. 讲解耳朵的构造和功能(15分钟)。

通过图片或模型展示耳朵的构造和功能,让学生了解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组成的,外耳主要负责传声,中耳主要负责传导声音,内耳则主要负责接受和处理声音信号。

同时,讲解耳朵的保护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3. 学习保护耳朵的方法(20分钟)。

教师可以通过PPT或黑板上的文字图片,向学生介绍一些保护耳朵的方法,如远离嘈杂的环境、避免长时间听音乐、使用耳塞等。

并且可以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一些不良的行为会对耳朵造成伤害,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 游戏互动环节(20分钟)。

设计一些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保护耳朵的方法。

比如,模拟嘈杂的环境,让学生戴上耳塞,看谁能最快速度戴好;或者播放一些声音,让学生通过听声音的特点来判断声音的来源和性质,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5. 总结(10分钟)。

教师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保护耳朵,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耳朵的构造和功能,学习保护耳朵的方法,以及设计游戏互动环节,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保护耳朵的重要性,培养了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中班健康保护耳朵教案【含教学反思】

中班健康保护耳朵教案【含教学反思】

中班健康保护耳朵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耳朵结构及职能;2.认识噪音对耳朵的危害;3.掌握保护耳朵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准备1.幼儿音乐CD;2.耳塞模型;3.声音监测器;4.小黑板、粉笔、擦布。

三、教学内容1. 感知耳朵1.教师介绍耳朵结构和职能;2.听CD中的音乐,引导幼儿仔细聆听;3.要求幼儿描述所听到的声音的特点,感受耳朵惊奇之处。

2. 认识噪音1.用声音监测器展示不同噪音的声音大小,让幼儿感受到噪音和安静的区别;2.让幼儿模拟一些生活场景中的噪音,如火车轰鸣声、吵架声等;3.引导幼儿思考这些噪音可能对耳朵造成的影响。

3. 保护耳朵1.让幼儿感受到声音对耳朵造成的损害,戴上耳塞模型再听声音;2.介绍保护耳朵的方法,如戴耳塞、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分贝环境、保持安静等;3.请幼儿说出自己保护耳朵的方法。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我认为我比较成功的地方如下:1.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噪音、安静的区别,深入体会到噪音对耳朵的危害;2.通过多种手段使幼儿更直观更深入的了解耳朵,感受耳朵神奇的职能,激发了孩子们进一步的探究欲望;3.通过戴上耳塞模型的方式感受到声音对耳朵的损害,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后更易接受、更深刻的理解了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但是,还有待提高的地方有:1.教学过程中,应该进一步加强师生互动,引导幼儿们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2.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应该注意步骤的连贯性,以便幼儿更易于接受和理解;3.发散思维不够充分,可以利用更多的教学手段和活动形式,以激发幼儿对耳朵健康保护的探究和思考。

五、思考题1.幼儿们还能想到哪些保护耳朵的方法?2.你认为还有哪些日常生活中噪音产生的场景需要避免?3.如果你在公共场合听到了巨大的吵闹声,应该怎么保护自己的耳朵呢?。

中班健康活动《保护我的耳朵》

中班健康活动《保护我的耳朵》

中班健康活动《保护我的耳朵》活动目标:1.感受耳朵的重要性,建立保护耳朵的健康意识。

2.初步了解耳朵的主要构造和功能,爱护自己的耳朵,注意用耳卫生。

3.会用耳朵听辨不同的声音,掌握保护耳朵的方法。

活动过程:1.播放音频,引导幼儿说一说用耳朵听到了哪些声音,了解耳朵的作用。

提问:你们刚才听到了哪些声音?是用什么听到的?我们的耳朵还能做什么?小结:原来我们的耳朵这么厉害,能分辨出这么多不同的声音。

2.引导幼儿了解耳朵的基本构造。

(1)观察耳朵,初步了解耳朵的外部特征。

提问:请小朋友们互相仔细看一看,轻轻地摸一摸其他小朋友的耳朵,我们的耳朵是什么样子的?看起来像什么?它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小结:耳朵摸起来软软的,下面摸起来软软的是耳垂,弯弯的是耳廓。

(2)观看耳朵的内部结构的图片,初步了解耳朵的内部特征。

提问:小朋友们觉得我们是靠耳朵的外面还是里面听到声音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耳朵的里面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原来我们的耳朵里面有耳道,中耳和内耳,外面的耳朵用来收集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接着继续把声音传到内耳,我们的耳朵就是这样听到声音的。

3.引导幼儿初步了解伤害耳朵的危险行为,了解保护耳朵的方法。

(1)异物入耳提问:如果有一颗黄豆,堵在刚才我们看到的耳道里,会怎么样?什么情况下会堵在那里?小结:如果有东西塞进我们的耳朵里,声音就没有办法传进来,我们就会听不见,所以我们不能把这些危险的小东西塞进耳朵。

(2)掏耳朵播放视频,引导幼儿了解耳朵发炎的原因和后果。

提问:小猴的耳朵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小结:我们的手上有很多细菌,没有洗手直接用手掏耳朵,细菌就会进入耳朵里面,就会让耳朵疼痛发炎,所以要保护我们的耳朵,觉得耳朵不舒服时,要及时地找大人帮助。

(3)噪音提问:我们的耳朵喜欢什么样的声音?不喜欢什么样的声音?(噪音)当你听到这样的声音时感觉怎么样?小结:我们的耳朵喜欢好听的声音,当我们听到难听的噪音和大喊大叫时,不仅会感到不舒服,也会伤害到我们的耳朵。

幼儿园中班健康详案教案《保护耳朵》

幼儿园中班健康详案教案《保护耳朵》

幼儿园中班健康详案教案《保护耳朵》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幼儿明确保护耳朵的重要性,了解声音对耳朵的损伤,掌握保护耳朵的方法。

1.2 能力目标:通过音乐活动和游戏,提高幼儿的聆听和语言表达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良好卫生习惯,增强对自己健康的责任心和对他人健康的关爱心。

2. 教学内容2.1 学习“保护耳朵”的知识,包括声音的来源、声音对耳朵的危害、保护耳朵的方法等。

2.2 通过音乐活动,训练幼儿的聆听和表达能力。

2.3 游戏环节,加强幼儿对保护耳朵的认识,并能够运用知识指导实际行动。

3. 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声音对耳朵的损伤,掌握保护耳朵的方法。

3.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他们对自己健康和他人健康的关心。

4. 教学准备4.1 准备教具:磁带、收音机、玩具电话等。

4.2 准备材料:卫生巾、耳塞等。

5. 教学步骤第一步:热身活动(5分钟)做几个简单有趣的运动,让幼儿放松身体和心情。

第二步:引导思考(5分钟)老师问:“同学们,我们的耳朵能听到哪些声音?什么声音会伤害耳朵呢?”第三步:幼儿自主探究(15分钟)老师拿出收音机和玩具电话等教具,让孩子们听不同音量和音调的声音,找出声音对耳朵的损伤。

第四步:讲授知识(10分钟)老师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讲解耳朵的构造和声音的危害。

并介绍如何保护耳朵的方法。

第五步:音乐活动(15分钟)老师播放音乐,让幼儿欣赏、听辨,并自由表达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第六步:游戏环节(10分钟)老师在幼儿园内安排一个“有声环境”和一个“安静环境”,让幼儿在不同的环境中行走,并圈出有声和安静的区域,加深他们对音量的认识。

第七步:总结归纳(5分钟)老师引领幼儿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保护耳朵的重要性,并记录下幼儿使用耳塞等方式保护耳朵的经历。

第八步:延伸拓展(5分钟)老师提醒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时刻关注自己的耳朵健康,促进幼儿在家庭中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耳朵。

中班健康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保护耳朵》

中班健康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保护耳朵》

《保护耳朵》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知道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3. 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遇到类似“耳塞”进水的情况能做出正确的处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知道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 直观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2. 游戏法:通过趣味游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提高保护耳朵的意识和能力。

3.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幼儿学会在实际生活中保护耳朵。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

2. 趣味游戏准备。

3. 情境教学准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引导幼儿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基本知识学习:讲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让幼儿知道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3. 趣味游戏:设计有关保护耳朵的趣味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提高保护耳朵的意识和能力。

4. 情境教学:创设生活情境,让幼儿学会在实际生活中保护耳朵。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幼儿对耳朵的保护意识较为薄弱,他们在生活中容易受到噪声的影响,且遇到类似“耳塞”进水的情况不知道如何处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加强对幼儿保护耳朵意识的培养,通过生活实例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保护耳朵的方法。

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教学延伸:七、作业布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噪声源,并讨论如何避免这些噪声对耳朵的伤害。

家长可以帮助幼儿记录一周的耳朵保护情况,在下一次课堂上分享。

八、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游戏表现以及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耳朵保护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应用能力。

也可以通过家长的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保护耳朵的情况。

九、教学建议:建议老师在日常教学中,时刻关注幼儿的耳朵健康,如发现幼儿有耳朵不适的情况,应及时指导他们正确处理,并建议家长带幼儿去医院检查。

中班健康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保护耳朵》

中班健康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保护耳朵》

一、教案主题:保护耳朵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知道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3. 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遇到类似意外伤害时能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自己。

三、教学内容:1. 耳朵的结构和功能介绍。

2. 保护耳朵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 意外伤害时的自我保护措施。

四、教学准备:1. 耳朵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2. 噪声模拟工具(如音响设备)。

3. 防护耳塞或耳罩。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引导学生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知道耳朵对我们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保护耳朵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如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噪声环境,不用尖锐物品挖耳朵等。

3. 实践:模拟噪声环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噪声对耳朵的伤害,并引导学生学会在噪声环境中保护耳朵。

4.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耳朵,遇到耳朵受伤时如何处理。

6. 作业:让学生画一幅关于保护耳朵的手抄报,加深对保护耳朵知识的理解。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图片、实物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耳朵的重要性。

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亲身体验,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学会保护耳朵。

在作业布置方面,要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制作手抄报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保护耳朵的知识。

六、教学活动:1. 游戏:耳朵捉迷藏a.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学生轮流将耳朵遮住,其他组员在规定时间内找到藏起来的耳朵。

b. 通过游戏让学生了解耳朵的位置和保护耳朵的趣味性。

2. 小组讨论:如何保护耳朵a. 每个小组讨论并提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耳朵的方法和建议。

b.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七、教学活动:1. 情景剧:耳朵受伤的处理a.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编写一个关于耳朵受伤处理的情景剧。

b. 各小组表演情景剧,其他学生观看并学习正确的处理方法。

2. 听力测试:了解听力状况a. 教师使用听力测试仪器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听力测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健康《保护耳朵》教案
程秀明
活动意图:
幼儿的耳朵是很脆弱的,生活中如何保护宝宝的耳朵,不让幼儿的耳朵受到伤害呢?日常生活中,有的幼儿喜欢掏耳朵,有的幼儿还会故意在同伴的耳朵边大声说话,这样的行为导致耳朵会受伤,耳朵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保护耳朵更是健康生活的重要保证。

根据中班幼儿的生活经验,设计了本次活动《保护耳朵》。

旨在通过活动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一些简单而必要的自我保护方法,积累自我保护的经验。

活动目标:
1、了解耳朵的特征,懂得耳朵的用处大。

2、知道耳朵可以听见声音,知道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PPT,图片:耳朵,耳垂,耳廓;数字3,“?”;耳环、眼镜、音乐盒。

活动重点:
养成好习惯,注意保护耳朵的健康。

活动过程:
一、了解耳朵的外形特征与简单的构造
1、耳朵谜语:圆圆脑袋一座山,兄弟两人住两边,各
种声音能听见,从小到老不见面。

2、(出示人的耳朵图片)这是我们人类的耳朵,它象什么?
小结:看上去像数字3,也有点像一个大大的“?”
3、提问:
看看摸一摸你身边好朋友的耳朵,告诉我发现什么?(软的是耳垂、弯弯的是耳廓)
小结:人的耳朵是长在脑袋左右两边的,是由耳垂、耳廓和内耳构成的。

二、了解耳朵的用处大
人长得耳朵有什么用?
过渡语:耳朵的作用就躲在这3个数字的后面,在每一个数字后面藏着一件东西,代表耳朵的一种作用。

眼镜——架在耳朵上——支架的作用
耳环——戴在耳朵上——装饰的作用
音乐盒——听声音的作用——听听各种各样的声音
小结:耳朵的作用可真大啊,不但可以听声音,还有装饰的作用,让人变得更美丽,还有支架的作用,夹住许多的东西。

三、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过渡语:耳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我们的生活时时刻刻离不开耳朵(出示图片)
1、小朋友听故事
2、接线员听电话
3、飞行员戴耳机,接受地面上的命令
4、医生戴听诊器,听出人们健康还是有病
提问:耳朵这么重要,我们要不要保护耳朵呢?应该怎么保护耳朵呢?
小结:要保护好耳朵,就不要发出噪音,不能把小东西塞在耳朵里,不随便挖耳朵,做一个爱护耳朵的好孩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