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卡供电电路和工作原理

合集下载

显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显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显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一、显卡的基本结构1.线路板。

目前显卡的线路板一般采用的是6层或4层PCB线路板。

显卡的线路板是显卡载体,显卡上的所有元器件都是集成在这上面的,所以PCB板也影响着显卡的质量。

目前显卡主要采用黄色和绿色PCB 板,而蓝色、黑色、红色等也有出现,虽然颜色并不影响性能,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显卡出厂检验时的误差率。

显卡的下端有一“金手指”(显示卡接口),它可以插入主板上的显卡插槽,有ISA/PCI/AGP等规范。

为了让显卡更好的固定,显卡上需要有一块固定片;为了让显卡和显示器及电视等输入输出设备相连,各种信号输出输入接口也是必不可少的。

2.显示芯片:一般来说显卡上最大的芯片就是显示芯片,它往往被散热片和风扇遮住本来面目。

作为处理数据的核心部件,显示芯片可以说是显示卡上的CPU,一般的显示卡大多采用单芯片设计,而专业显卡则往往采用多个显示芯片,比如ATI RAGE MAXX和大名鼎鼎的3dfx Voodoo5系列显卡。

目前常见的显卡显示芯片主要有nVidia系列及ATI系列等等,如Geforce2 GTS,Geforce2 MX,Geforce3,ATI Radeon等。

显示芯片按照功能来说主要分为“2D”(如S3 64v+)“3D”(如3dfx Voodoo)和"2D+3D"(如Geforce MX)几种,目前流行的主要是2D+3D的显示芯片。

位(bit指的是显示芯片支持的显存数据宽度,较大的带宽可以使芯片在一个周期内传送更多的信息,从而提高显卡的性能。

现在流行的显示芯片多位128位和256位,也有一小部分64位芯片显卡。

“位”是显示芯片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但我们并不能按照数字倍数简单判定速度差异。

RAMDAC(数/模转换器)RAMDAC作用是将显存中的数字信号转换成显示器能够识别的模拟信号,速度用“MHz”表示,速度越快,图像越稳定,它决定了显卡能够支持的最高刷新频率。

解读显卡供电

解读显卡供电

王花瓶王 的显卡 .玩 家对其 巨大 的噪音 .超高 的发 热 以及 双槽 散热 器都 嗤之 以鼻 .然 而仅过 了一 年 . 当 6 0 Ul a携带 着更夸 张 的散热 器和 双大 四 p n 80 t r i 外 接 电源 到来的 时候 ;当AT 的 X1 0 XT I 9 0 X的强力 散 热 器 噪 音 足 以 比 拼 58 l a的 时候 ;当 00U t r 8 0 GT 8 0 X和R 0 双双 祭 出双 6 i 甚 至使用 8 i供 60 Pn pn 电的时候 .我们突然 发现 .其 实当初令 我们惊诧 的 F 5 0 Ul a的功耗也 不过 尔尔 。如今 .中端显 卡 x80 t r 之 中 .功耗 超越 F 5 0 Ul a者并不 占少数 。 x80 t r
的原 因。
因此 .显 卡 功耗 增 长 的趋 势 暂 时是 不 可 阻挡
的。 F 80 t X5 0 Ul a这 一 款 当 年 被 称 作 电 吹 风 和 功耗 r
造成 功耗 与 日俱 增 的原 因有 两个 .一 是 进入
1 0纳 米工艺 后 .半导体特 性发 生 了变化 .摩 尔定 3 律 不再像往 常那样 完全 ” 免费 了” 因为晶体 管反 转 .
维普资讯
【 知识露
栏贾 :挺 栏信:d.i@ ac w wPd . m 目编吴 目箱 cy t g io pid rmlm , ic eo . e y0
T 0 C F. ul B l
显卡 功 耗 升 级 现 状
自从 I tl AMD同 时将 设计重点 放在性能 功 ne 和
延迟 按 比例缩 小导致 性能 同步 增长 的趋 势在 10纳 3
米 时已经终止 了,工作 电压已经 无法像过 去那样大 幅 降低 了。Itl AMD在进入 9 ne 和 0纳米 节点后核心 电压 只取得 了小幅 的下 降 ,仅仅 从 15 .xV降低到 了 13 14 .— .V左右;而转入 6 纳 米后则仅 降低到 13 V, 5 .x 这点 和上一次 工艺转换 时的 巨大差异有 着不小的落

维修资料之显卡供电电路

维修资料之显卡供电电路

维修资料之显卡供电电路显卡的供电电路通常是由电容、电感线圈、场效应管(MOSFET管)这三大部分所组成开关电源。

开关电源的主要工作原理就是上桥和下桥的MOS管轮流导通,首先电流通过上桥Mos管流入,利用线圈的存储功能,将电能集聚在线圈中,最后关闭上桥Mos管,打开下桥的MOS管电脑维修资料系列之显卡供电电路的认识与简单解析:显卡是电脑主机内集成度最高的配件之一,显卡的稳定运行,很大限度保证了整机的稳定工作,而且显卡在游戏、视频应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显卡想要很稳定工作就必须要有稳定、纯净的供电才行。

稳定就是在显卡在满负荷运作时,电源可以提供相对稳定的电压,保证充足电流供应,而不会因为显卡负荷卡而导致电压也跟着一起变化,这就是稳定供电。

那什么是纯净电流呢?纯净就是指提供的电流没有太多的杂质,比如尖峰的毛刺、高频的杂波等等。

这些东西有什么危害呢?就拿尖峰的毛刺来说,大家都知道显卡GPU其实是比较脆弱的,里面几亿个的晶体管,倘若因为一些尖峰的毛刺导致一些晶体管被击穿,显卡就不能正常稳定的工作了,经常出现这种情况会大大影响显卡的寿命。

因此在电流入口,通过使用电容进行滤波,提高电流的纯净性。

显卡供电电路原理显卡的供电电路通常是由电容、电感线圈、场效应管(MOSFET管)这三大部分所组成开关电源。

开关电源的主要工作原理就是上桥和下桥的MOS管轮流导通,首先电流通过上桥Mos管流入,利用线圈的存储功能,将电能集聚在线圈中,最后关闭上桥Mos管,打开下桥的MOS管,线圈和电容持续给外部供电。

然后又关闭下桥MOS管,再打开上桥让电流进入,就这样重复进行。

利用开关电源供电,除了能够为核心和显存提供更加纯净稳定的电流之外,还起到了降压限流的作用,以此来保证显卡的正常工作。

目前显卡供电最常见的组合方案是由“电容+电感线圈+场效应管”组成一组相对独立的单相供电电路(图1),这样的电路模组通常会在供电部分出现1~4组,目前显存多采用一相供电,而核心则会采用两相供电、三相供电甚至是四相供电。

电脑电源工作原理

电脑电源工作原理

电脑电源工作原理
电脑电源是用来为电脑提供电能的装置,它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输入交流电:电脑电源插头通常连接在墙上的交流电源插座上。

插头上的针脚与墙上插座上的孔相对应,将电源的交流电输入到电脑电源中。

2. 整流:由于电脑电源需要直流电,而交流电是周期性变化的电流,所以需要经过整流电路进行转换。

整流电路通常采用二极管桥整流,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3. 滤波:直流电经过整流后,仍然会存在一些波动和纹波。

为了使电流更加稳定,电脑电源还需要进行滤波处理。

滤波电路通常采用电容器和电感器来吸收和滤除电流中的纹波。

4. 变压和调压:电脑电源需要为不同组件提供不同的电压,例如主板、硬盘、显卡等。

为了实现这一点,电脑电源还需要具备变压和调压功能。

变压主要是通过变压器,将输入的电压转换为所需的输出电压。

调压则是通过稳压器等元件,对输出电压进行进一步的稳定和控制。

5. 输出电能:经过整流、滤波、变压和调压等处理后,电脑电源将电能输出到不同的电路和组件上。

这些组件包括主板、硬盘、显卡、风扇等,以满足电脑的各项工作需求。

总结来说,电脑电源通过输入交流电,经过整流、滤波、变压
和调压等环节,最终将电能输出给电脑的各个组件,以满足电脑的工作需要。

这样的工作原理保证了电脑具备稳定的电源供应,使其能够正常运行。

显卡供电电路和工作原理

显卡供电电路和工作原理

虽然显卡的工作原理非常复杂,但是它的原理和部件倒是很容易理解。

数据离开CPU,必须经过4个步骤,才会到达显示屏上。

1.从PCI bus进入GPU——将CPU送来的数据送到GPU里面进行处理。

2.从GPU进入显存——将芯片处理完的数据送到显存。

3.从显存进入DAC——由显存读取出数据再送到RAMDAC(随机读写存储数模转换器),RAMDAC的作用是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

4.从DAC进入显示器——将转换完的模拟信号送到显示屏。

下面扯显卡的供电电路。

绝大多数显卡是由主板上的AGP/pcie插槽供电的,没有电池来供应所需的工作电能,而是由显卡上的金手指通过主板的插槽和电源的+12V 6pin接口等来获得所需的电量。

原本打算把AGP插槽的供电定义发上来,但考虑到已经不合实际情况,故作罢。

PCIE插槽的定义:靠近CPU的那一组触点为A组,对面为B组,由主板的I/O 芯片往南桥方向数,每一边各有82个触点。

+12V供电:A2,A3,B1,B2,B3+3.3V:A9,A10,B8+3.3Vaux:B10PCIE显卡没有+5V供电。

显卡的供电无论是通过主板进入,还会是直接外接电源进入,都不可能正好符合显卡各种芯片正常工作的电压值。

超过频的都知道,GPU的核心供电是0.9~1.6V,显存供电是1.5~3.3V,接口部分有的需要3.3v,有的需要+5V,各不相同,于是这就涉及到显卡上直流电源模块设计的问题。

直流电源模块的基本工作原理:无论输入端的电压怎么变化,它都能输出一个相对稳定的预先设计的较为平滑的电压值,并可以带动一定的负载。

显卡上的直流电源供电模块主要有三大类:三端稳压;场效应管线性降压和开关电源稳压方式。

他们的工作模式都是采取降压工作模式,即输出电压总是低于输入电压。

1.三端稳压供电方式这是显卡中相对较简单的一种供电方式,采用的集成电路主要有1117,7805等。

这种方式虽然较简单,但是提供的电流很小。

显卡结构及工作原理详细解读.

显卡结构及工作原理详细解读.

什么是显卡?显卡的工作非常复杂,但其原理和部件很容易理解。

在本文中,我们先来了解显卡的基本部件和它们的作用。

此外,我们还将考察那些共同发挥作用以使显卡能够快速、高效工作的因素。

显示卡(videocard)是系统必备的装置,它负责将CPU送来的影像资料(data)处理成显示器(monitor)可以了解的格式,再送到显示屏(screen)上形成影像。

它是我们从电脑获取资讯最重要的管道。

因此显示卡及显示器是电脑最重要的部份之一。

我们在监视器上看到的图像是由很多个小点组成的,这些小点称为“像素”。

在最常用的分辨率设置下,屏幕显示一百多万个像素,电脑必须决定如何处理每个像素,以便生成图像。

为此,它需要一位“翻译”,负责从CPU获得二进制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转换成人眼可以看到的图像。

除非电脑的主板内置了图形功能,否则这一转换是在显卡上进行的。

我们都知道,计算机是二进制的,也就是0和1,但是总不见的直接在显示器上输出0和1,所以就有了显卡,将这些0和1转换成图像显示出来。

显卡的基本原理显卡的主要部件是:主板连接设备、监视器连接设备、处理器和内存。

不同显卡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CPU与软件应用程序协同工作,以便将有关图像的信息发送到显卡。

显卡决定如何使用屏幕上的像素来生成图像。

之后,它通过线缆将这些信息发送到监视器。

显卡的演变自从IBM于1981年推出第一块显卡以来,显卡已经有了很大改进。

第一块显卡称为单色显示适配器(MDA),只能在黑色屏幕上显示绿色或白色文本。

而现在,新型显卡的最低标准是视频图形阵列(VGA),它能显示256种颜色。

通过像量子扩展图矩阵(QuantumExtendedGraphicsArray,QXGA)这样的高性能标准,显卡可以在最高达2040x1536像素的分辨率下显示数百万种颜色。

根据二进制数据生成图像是一个很费力的过程。

为了生成三维图像,显卡首先要用直线创建一个线框。

然后,它对图像进行光栅化处理(填充剩余的像素)。

显卡供电系统的构成和原理

显卡供电系统的构成和原理

显卡供电系统的构成和原理显卡供电系统的构成和原理引导语:显卡接在电脑主板上,它将电脑的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让显示器显示出来,同时显卡还是有图像处理能力,可协助CPU 工作,提高整体的运行速度。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显卡供电系统的构成和原理,欢迎参考阅读!显卡如何给GPU供电——显卡供电系统说白了,显卡GPU运行所需要的就是合适的电压和电流,而显卡的供电系统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过调压、稳压以及滤波等工作,让GPU 获得稳定、纯净及大小适中的电压和电流。

接下来看看,供电部分都是哪些元件起到完成相关工作的作用。

首先我们需要对供电系统有个全局性的了解:显卡上应用的供电系统分为三种,分别是三端稳压电路、场效应管稳压电路及开关电路,这三种电路的工作模式都是采取降压工作模式,即输出电压总是低于输入电压。

1、场效应管稳压电路场效应管稳压电路也是一种很早便出现在显卡上的供电系统,这种供电系统主要由信号驱动芯片以及MosFET组成。

该电路系统有着反应速度快、输出纹波小、工作噪声低等优点,并且成本较低,但场效应管稳压电路的转换效率较低而且发热量巨大,不利于产品的功耗和温度控制,因此其多用在显存的供电电路上,而且主要是低端显卡产品所采用,随着科技的进步,这种供电系统已经淡出大家视野了。

2、三端稳压供电芯片三端稳压电路同样历史悠久,也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显卡供电系统。

该电路仅需要一个集成稳压器即可工作,但可提供的电流很小,不适合用在大负载设备上,像GPU这种对电流电压要求较高的元件无法被其所带动,因此在现在的显卡上主要用途是对DAC电路或者接口进行供电。

3、开关电路系统开关电路系统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显卡供电系统。

对于GPU来说,前两种供电系统显然满足不了它的高负载需求,所以显卡制造商们采用的是更为先进的开关电路。

开关电路是控制开关管开通和关断的时间和比率,维持稳定输出电压的一种供电系统,主要由电容、电感线圈、MosFET场效应管以及PWM脉冲宽度调制IC组成。

ATX电源电路原理分析及维修教程

ATX电源电路原理分析及维修教程

ATX电源电路原理分析及维修教程ATX电源是电脑主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主要负责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供给计算机各个硬件设备所需的电能。

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ATX电源可能会出现故障,所以了解ATX电源的原理和维修方法非常重要。

首先,让我们来分析ATX电源的工作原理。

ATX电源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输入电路:输入电路接收交流电,负责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将电压稳定在所需的数值范围内。

输入电路还包括过载保护电路,以防止电流过大造成损坏。

2.电源控制电路:电源控制电路负责监控电源的工作状态,并根据需要控制输出电压和电流的稳定性。

该电路还包括电源开关,以便打开或关闭电源。

3.输出电路:输出电路将稳定的直流电供给计算机各个硬件设备,如主板、显卡、硬盘等。

输出电路还包括过流保护和短路保护电路,以防止电流过大和短路造成损坏。

在了解了ATX电源的工作原理后,下面是一些常见的ATX电源故障和维修方法:1.电源无法启动:如果电源无法启动,可能是由于电源开关故障造成的。

此时可以通过更换电源开关来解决问题。

2.电源无法提供足够的电力:如果电源无法提供足够的电力,可能是由于输出电路或者输入电路存在故障。

可以通过检查输出电路和输入电路的元件,如电容、电阻等是否正常来确定问题,并进行更换修复。

3.电源发出噪音:电源发出噪音可能是由于风扇故障或者元件松动引起的。

可以通过检查风扇是否正常工作和重新连接元件来解决问题。

4.电源烧毁:电源烧毁可能是由于过载或者短路引起的。

可以通过检查过流保护和短路保护电路是否正常来确定问题,并进行修复。

维修ATX电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拆卸和检修电源时,一定要断开电源供电,以免触电或导致其他危险。

2.检查电源元件时,可以使用万用表、电压表和电流表等工具,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3.在更换元件时,应选择符合规格要求的元件,并进行正确的安装和连接。

总结起来,ATX电源是电脑主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理解其工作原理并掌握维修方法非常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卡供电电路和工作原理1、从PCI bus进入GPU将CPU送来的数据送到GPU里面进行处理。

2、从GPU进入显存将芯片处理完的数据送到显存。

3、从显存进入DAC由显存读取出数据再送到RAMDAC(随机读写存储数模转换器),RAMDAC的作用是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

4、从DAC进入显示器将转换完的模拟信号送到显示屏。

下面扯显卡的供电电路。

绝大多数显卡是由主板上的AGP/pcie插槽供电的,没有电池来供应所需的工作电能,而是由显卡上的金手指通过主板的插槽和电源的+12V6pin接口等来获得所需的电量。

原本打算把AGP插槽的供电定义发上来,但考虑到已经不合实际情况,故作罢。

PCIE插槽的定义:靠近CPU的那一组触点为A组,对面为B组,由主板的I/O芯片往南桥方向数,每一边各有82个触点。

+12V供电:A2,A3,B1,B2,B3 +3、3V:A9,A10,B8+3、3Vaux:B10PCIE显卡没有+5V供电。

显卡的供电无论是通过主板进入,还会是直接外接电源进入,都不可能正好符合显卡各种芯片正常工作的电压值。

超过频的都知道,GPU的核心供电是0、9~1、6V,显存供电是1、5~3、3V,接口部分有的需要3、3v,有的需要+5V,各不相同,于是这就涉及到显卡上直流电源模块设计的问题。

直流电源模块的基本工作原理:无论输入端的电压怎么变化,它都能输出一个相对稳定的预先设计的较为平滑的电压值,并可以带动一定的负载。

显卡上的直流电源供电模块主要有三大类:三端稳压;场效应管线性降压和开关电源稳压方式。

他们的工作模式都是采取降压工作模式,即输出电压总是低于输入电压。

1、三端稳压供电方式这是显卡中相对较简单的一种供电方式,采用的集成电路主要有1117,7805等。

这种方式虽然较简单,但是提供的电流很小。

一般DAC电路和接口部分的电路供电采用这种方式。

下载 (94、46 KB)xx-11-2316:55图上这玩意儿就是7805,1脚输入,2脚接地,3脚输出的电压即为5V。

箭头方向从右往左分别为1,2,3脚。

2、场效应管线性降压方式一般低端显卡的显存供电采用MOS 管线性降压供电方式。

N沟道MOS管特性:G极电压越高,DS导通程度越强。

不同MOS管的具体引脚数据可以通过型号查阅相关PDF 得到。

下载 (80、92 KB)xx-11-2316:55最右边的芯片APW7067N发出信号驱动两个MOS管的G极,使电压降到可以给显存供电。

3、开关电源方式显卡的核心供电和高端显卡的显存供电采用开关电源方式。

对于GPU来说,由于耗电量和性能不断提升,使得前面介绍的两种供电方法已经满足不了饥渴的GPU 了,如果采用前两种方式供电,GPU必然会死机。

开关电源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控制开关管开通和关断的时间和比率,维持稳定输出电压的一种电源。

开关电源一般由脉冲宽度调制(PWM)IC和场效应管构成。

传统的PWM+MOS+电感+电容组成的开关电源供电图:下载(112、91 KB)xx-11-2316:56下载 (87、07 KB)xx-11-2316:56找张图来冒充一下,实际原理一样。

看下面那张图:芯片ICS5301为PWM主控芯片,Q1,Q3,Q5我们管它叫上桥,Q2,Q4,Q6我们管它叫下桥,当PWM芯片工作条件满足之后,控制上桥下桥轮流工作为C17~24,C25~32充电,当电容充满电之后暂停对电容的供电,由电容Vcore向GPU 供电,电压一有下降,立马打开 MOS管,继续对电容供电,充满电之后继续关断由电容对GPU供电……对说简单点,就是把电容当做电池向GPU供电,因为“电池”的工作电压相对较稳定。

注意!这个过程相当相当快,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显卡喜欢采用固态电容甚至钽电容的原因。

不是因为它们容量大,也不是因为它们不会爆炸,而是因为它们的高频特性好,至少短时间充放电几万次不成问题。

同时这也是为什么有的显卡的供电也要加散热的原因。

下载 (87、93 KB)xx-11-2316:56显卡的BIOS程序烧录在一个8脚EEPROM芯片里面,芯片型号通常为25系列。

常见的容量为512k。

SPIbios的引脚定义:1、CE#2、SDO3、WP#4、VSS5、SDI6、SCLK7、HOLD#8、VDDEEPROM采用SPI与GPU通信。

SPI的中文意思是串行外围设备接口。

这种接口主要应用于EEPROM,flash,实时时钟,数模转换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和数字信号解码器之间。

SPI是一种高速的通信总线,并且在芯片的引脚上只占用4根线,节约了芯片的引脚,同时为pcb的布线省了不少空间。

正式出于这种简单易用的特性,现在越来越多的芯片继集成了这种通信协议。

SPI 的通信原理很简单,它以主从方式工作。

这种模式通常有一个主设备和多个从设备,至少也要4根线。

(事实上3根也可以)这四根线也是所有基于SPI的设备共有的,它们就是:SDI SDO SCK CS。

SDO:主设备数据输出SDI:主设备数据输入SCLK:时钟信号CS:从设备使能信号其中CS只有在规定为预先的使能信号时对这个芯片的操作才有效。

在SPI中,数据是串行通信方式传输的,也就是说数据室一位一位传输的。

这就是SCLK时钟线存在的原因。

由SCLK提供时钟脉冲,SDI和SDO则基于此脉冲完成数据传输。

数据输出通过SDO线,数据在时钟上升或者下降延时改变,在紧接着的下降沿或者上升沿被读取,完成一位数据的传输。

输入的原理也是一样的。

要注意的是,SCLK信号只能由主设备控制,从设备不能控制该信号。

GPU和显存的大多数参数由BIOS内程序设定,比如:工作频率,工作电压。

目前显卡的输出接口主要有DVI,VGA,S-video,HDMI四种类型。

CRT显示器由于设计制造的原因,只能接受模拟信号输入,这就需要显卡能够输出模拟信号。

VGA的作用就是将转换好的模拟信号输出到显示器中。

虽然液晶显示器可以接受数字信号,但是很多液晶为了与老式VGA相匹配,也有VGA接口。

VGA接口曾经是显卡上应用最广泛的接口类型。

下载 (272、19 KB)xx-11-2316:56这一坨电阻电容三极管就是VGA的阻抗匹配和低通滤波电路。

通常这个电路位于VGA输出接口的背后。

低通滤波电路也会存在于S-video接口后面,DVI也有这样的电路。

这是由于大部分显卡的DVI输出接口中不仅包含数字信号,还会包含有一组模拟信号。

可以使用转接头提取出这组模拟信号。

完整的低通滤波电路,能保证显卡在高分辨率下依然清晰,另外能够保证色彩的色泽和文字的锐度,使人在长时间注视屏幕之后不疲劳。

显卡的行场同步信号经过门电路74HCT08到VGA 接口。

下载 (294、98 KB)xx-11-2316:56DVI接口的信号无需经过数模转换,信号没有衰减或者失真。

它可以把数字信号原封不动的传给显示器,从而避免了传输过程中的信号损失。

下载 (12、33 KB)xx-11-2316:56上图这个是DVII接口,它同时支持数字和模拟信号。

(两张图我盗来的。

)下载 (81、54 KB)xx-11-2316:56HDMI能够高品质的传输未经压缩的高清视频和多声道音频数据,它的最高数据传输速度为5GB/秒,同时无需在信号传输之前进行数模转换,可以保证最高质量的影音信号传送。

HDMI不仅可以满足目前最高画质1080P的分辨率,还能支持DVD Audio等数字音频格式,支持八声道96kHz或立体声192kHz数码音频传送。

HDMI支持EDID、DDC2B,因此具有HDMI的设备具有“即插即用”的特点,信号源和显示设备之间会自动进行“协商”,自动选择最合适的视频/音频格式。

不过,N黑们继续黑啊。

Nvidia的GPU并没有集成音频处理单元,所以各个HDMI显卡厂商都“曲线救国”在显卡上设置音频输入接口,使用前要手动连接一下主板和显卡之前的数据线。

而ATI的GPU则没有这种问题。

最后一个S端子实在懒得手动写了,百度一下复制粘贴来这些。

S端子也是非常常见的端子,其全称是Separate Video,也称为 SUPER VIDEO。

S-Video连接规格是由日本人开发的一种规格,S指的是“SEPARATE(分离)”,它将亮度和色度分离输出,避免了混合视讯讯号输出时亮度和色度的相互干扰。

S端子实际上是一种五芯接口,由两路视频亮度信号、两路视频色度信号和一路公共屏蔽地线共五条芯线组成。

下载 (9、92 KB)xx-11-2316:56S端子是日本在AV端子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

从硬件结构来说,S端子实际上是一种五芯接口,由两路视亮度信号、两路视频颜色度信号和一路公共屏蔽地线共五条芯线组成(实际上还有与其配套的亮度、色度分离器)。

从其结构不难看出,它是用来将亮度和色度分离输出的设备。

这种设计主要是为了视频节目复合输出时的亮度和色度的相互干扰。

构成图象至少需要3个信号(一般是亮度信号与两个色差信号,既Y/C/R)。

但广播电视信号是需要远程传输的,而且收端不可能用3 个接收机来分别解调这3个信号。

因此,必须将这些信号“复合”在一起,调制到一个高频载波上发送,故接收要使用高频头。

S端子视频处理由于日本的视频为NTSC制式,所以S端子的最初研发也是基于此制式。

以下就用NTSC制式为例介绍一下S端子的视频处理。

1:首先用“正交平衡调幅”的方法将两个色差信号调制到同一个载波上(色度副载波)2:用“频谱交错”技术将色度副载波压进亮度信号中。

实际上是其中一个色差信号的相位延迟/或超前90度,然后用平衡调幅发调制到同一个载波上(因此,NTSC制式又叫“正交平衡调幅制式”。

简单来讲,亮度信号由于可看作行频的周期信号,可知道它在频域中并不是连续的,而是集中在各次谐波中的,因此只要色度副载波和它错开半个行频就可以象两个梳子户相插在一起,而又互不干扰(理论上来讲)。

如NTSC4、43,就用行频的第283次谐波再错开半个行频:15625X283、5=4、43MHz。

最后,由于电脑、游戏机电脑等不需要象广播电视信号一样考虑远程传输的问题,因此它可以不必将亮/色(Y/C)信号混合,因此采用Y/C分离输出的S端子由于减少了色度副载波对亮度信号的干扰(亮度信号是清晰度的最重要表现)的清晰度必然比RF或AV有所提高。

虽然色度信号利用“频谱交错”技术尽量与亮度信号互不干扰,但实际上色度信号对亮度信号是有很大的影响的,特别在Y/C 分离的时候。

早期电视的Y/C 分离的方法主要是用一个中心频率与色度副载波中心频率一致(带宽约2、6MHz),很明显,这样就会连亮度信号都一起挖出来,使亮度信号的带宽下降,清晰度就下降了。

这种Y/C分离法叫“一次元分离”。

再次可见因此采用Y/C分离输出的S端子有提高图象清晰度以及色纯度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