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生物与太阳辐射
人教地理必修一第一章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完美课件

人教教材地理必修一第一章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件
4.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能与 A纬度成正相关 B纬度成负相关 C经度成正相关 D经度成负相关
人教教材地理必修一第一章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件
人教教材地理必修一第一章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件
5下列在中国有“日光城”之称的 是 A东北哈尔滨 B四川盆地的成都 C台湾台北 D青藏高原上的拉萨
人教教材地理必修一第一章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件
人教教材地理必修一第一章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件
小结
太阳大气的成分 太阳辐射的概念
一、为地球提 供能量 太阳辐射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人教教材地理必修一第一章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件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能源:直接—太阳能 间接—如:煤、石油、天然气.
◆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直接——温度变化,维持地表的温度 间接——如大气运动和水循环的主
要能量来源 。
人教教材地理必修一第一章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件
人教教材地理必修一第一章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件
4影响太阳辐射量多少的因素
人教教材地理必修一第一章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件
人教教材地理必修一第一章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件
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有何差异?
0.8
2
人教教材地理必修一第一章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件
人教教材地理必修一第一章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件 人教教材地理必修一第一章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件
回顾旧知:
1、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运动特 点是什么? 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 近期,朝鲜在官方电视台的新闻节目 中正式宣布国家拥有核武器。
2020地理新教材教程人教第一册:第一章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概况(1)实质:炽热的□01气体星球。
(2)主要成分:□02氢和氦。
(3)表面温度:约为□036_000 K。
2.太阳辐射(1)概念:太阳源源不断地以□04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的现象。
(2)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05核聚变。
3.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1)为地球提供□06光和热。
(2)维持□07地表温度,是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08动力。
(3)为生活、生产提供□09能量,如煤、□10石油等。
1.判断正误。
(1)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氮。
(×)(2)地球各纬度地带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相同。
(×)2.下列能源不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是()A.风能B.水能C.地热能D.石油答案 C解析地热能来自地球内部,不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
3.为什么说煤、石油、天然气是太阳提供的能源?提示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能源,所以它们是地质时期被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大气层结构从里向外分为□01光球、色球和□02日冕三个圈层。
□03光球是用肉眼可以观测到的太阳表面。
太阳大气不断释放的高速带电粒子流称为□04太阳风。
2.太阳活动(1)概念:□05太阳大气变化。
(2)类型及分布(3)重要标志:□09黑子的多少和大小。
(4)周期:约□1011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判断正误。
(1)光球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
(×)(2)太阳耀斑是规模最大、程度最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
(×)2.太阳活动的周期是()A.9年B.10年C.11年D.12年答案 C解析太阳活动的周期是11年。
3.试举例说明太阳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
提示黑子出现在光球上,耀斑和日珥出现于色球,日冕物质抛射出现于日冕。
任务探究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材料一“蜀犬吠日”图。
材料二素有“日光城”之称的拉萨是西藏自治区首府,藏语意为“圣地”。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对电离层的影响 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引起
电离层扰动,影响短波无线电通讯。 ■对地球磁场的影响
太阳活动(耀斑)增强时,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 带电粒子流,能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磁暴” 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太阳风在高纬地区(瑞典、俄罗斯)产生极光 (夜晚)
■对气候的影响 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 ①有的地方降水量与黑子数成正相关,也有的地
方呈负相关;对于一个地方一段时期可能是负相关, 而另一段时期又成正相关;
②降水年际变化的周期大约与黑子变化的周期一 致,都为11年。 ■某些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极值地区及成因
工作中,你要把每一件小事都和远大的固定的目标结合起来。 如果我坚持什么,就是用大炮也不能打倒我。 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一份信心,一份努力,一份成功;十分信心,十分努力,十分成功。 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善良的人永远是受苦的,那忧苦的重担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因此只有忍耐。 假如可以选择时光,我想回到过去。那里有我的怀念,和爱我的你。 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过而不改,是谓过已。——《论语·卫灵公》 如果可恨的挫折使你尝到苦果,朋友,奋起必将让你尝到人生的欢乐。
图1.9 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的差异
3.问题(1)和(2)的结论有没有相关性?
有相关性。生物量与太阳辐射呈正相关,太阳辐射决 定生物量。
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量大,热带雨林植物生长旺盛, 生物量大。
中高纬度地区太阳辐射量相对较小,植物生长比较 缓慢,生物量相对较小。
第一章 太阳辐射解读

4、太阳辐射总量在空间上的变化 一天内,一般在中纬度地区,夏季太阳辐射日 总量大 ,冬季太阳辐射日总量小;中高纬度不同地 区太阳辐射日总量最大值可能出现在春季或秋季; 在低纬度地区日总量的变化不大 。 一年中,太阳辐射年总量一般随纬度的增高而 减少 。
(五)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和吸收 1、地面的反射辐射:
(四)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
1、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组成 经过大气减弱后 投射到地面的太阳辐射由两部分组成,即太阳直接 辐射和散射辐射。
直接辐射是指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的太阳辐 射。直接辐射照度是指单位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所接受的 直接辐射,用Sˊ表示。 散射辐射是指经散射后,由天空投射到地面的太阳辐射。散 射辐射照度是指单位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所接受的散射辐射, 用D表示。 直接辐射与散射辐射之和,称为总辐射。直接辐射照度与散 射辐射照度之和称为总辐照度(Q)。 即 Q = S'+ D (1-4)
(一)太阳辐射光谱
太阳辐射光谱: 太阳辐射能随波长的 分布曲线称之。 图中实线是大气上界 的太阳辐射光谱,太 阳辐射能绝大部分集 中在波长150— 4000nm之间,占太阳 辐射总能量的99%。
紫外线区 (λ<400nm) 能量占总能量 的7%,具有化 学效应,全部 到达地面有毁 灭生物的作用, 幸大气中O3层 吸收而到达地 面的极少,它 具有杀菌消毒, 促进种子萌发 的作用。
• 夏至日 太阳直射北 回归线,北半球昼长 夜短,纬度愈高,白 昼愈长,在北极圈内 (66.5°N)为24h白 昼,称极昼现象;南 半球则相反。此时, 北半球为夏季,南半 球为冬季。
化,冬短夏长,春秋介于二者间;② 夏季昼长随纬度升高而 增长,冬季昼长随纬度升高而缩短,春、秋分则不随纬度升高 而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④太阳风:日冕层向外发出的高速运动的带
电粒子流。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对地球气候的影响(黑子)
太阳活动与地球上气候变化 有很大的相关性: a.降雨量的年际变化与太 阳黑子相对数的年变化有相 关性 b.二者的变化周期大体为 11年 c.三个地区的相关性并不 完全一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4、描述这两个地区的自然景观差异
从景观图上可以看出,热带雨林地区森林更茂密,阔 叶,树木树冠较大,亚寒带针叶林地区森林中植物密度相 对较小,针叶,树冠小。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外部的大气层
• 由内到外: 光球 色球 日冕
光 球 层
紫
外 线边
波缘
段为
拍 摄 的
色 球
太层
阳
日 冕 层 ( 日 全 食 可 见 )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课标要求
• 运用资料,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与地球
1、太阳概况: 炽热的气体球,
主要成份氢、氦, 表面温度6000K
2、太阳辐射?
太阳源源不断 地以电磁波的 形式向四周放 射能量
3、太阳辐射能量来源 --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高温、高压
4H
He
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以各种各样的形式给地球提供能量:
•直接提供的光、热(维持生物的生长);
•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 物活动;
•是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多种能源的来源。
1、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随纬度的升高 递减
2、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有什么差异? 热带雨林生物量为2kg/(m2。a),较大; 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为0.8kg/(m2.a),较小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1章第2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共30张PPT)

(1)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大致的分布 规律。
(2)由材料二分析可知,全球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纬度 分布规律是从________向________递减。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
优 质 课 件 优 秀课件 课件公 开课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ppt下 载人教 版高中 地理必 修1第 1章第2 节太阳 对地球 的影响 (共30张 PPT)
优 质 课 件 优 秀课件 课件公 开课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ppt下 载人教 版高中 地理必 修1第 1章第2 节太阳 对地球 的影响 (共30张 PPT)
优 质 课 件 优 秀课件 课件公 开课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ppt下 载人教 版高中 地理必 修1第 1章第2 节太阳 对地球 的影响 (共30张 PPT)
现象
意义
耀斑 B 增亮斑块 太阳活动的
黑子 C 暗黑斑点
标志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优 质 课 件 优 秀课件 课件公 开课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ppt下 载人教 版高中 地理必 修1第 1章第2 节太阳 对地球 的影响 (共30张 PPT)
优 质 课 件 优 秀课件 课件公 开课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ppt下 载人教 版高中 地理必 修1第 1章第2 节太阳 对地球 的影响 (共30张 PPT)
(3)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提供能源,如煤、石油等。
优 质 课 件 优 秀课件 课件公 开课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ppt下 载人教 版高中 地理必 修1第 1章第2 节太阳 对地球 的影响 (共30张 PPT)
[合作探究]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
优 质 课 件 优 秀课件 课件公 开课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ppt下 载人教 版高中 地理必 修1第 1章第2 节太阳 对地球 的影响 (共30张 PPT)
高一地理重要必修一知识点

高一地理重要必修一知识点【一】一、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1、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3、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到达大气层上界的能量指标,大小为8.24焦/cm2.分。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2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重点解析: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同步练习题】(2012•秦皇岛期末)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新能源,目前人们对其利用越来越广泛。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属于人类对太阳能的间接利用的是()A.太阳灶B.太阳能热水器C.太阳能发电D.煤炭【解析】A、B、C三项属于人类对太阳能的直接利用。
【答案】D2.下列地区,最适合用太阳灶做饭的是()A.低纬度、太阳高度角大的海南岛B.降水少、晴天多的吐鲁番C.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强的青藏高原D.地广人稀的东北平原【解析】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丰富的地区。
原因就在于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晴天多,平均日照时间长;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多。
【答案】C(2012•江苏南通检测)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完成3~4题。
3.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A.正相关B.负相关C.成反比D.没有相关性【解析】由图可以看出,太阳黑子相对数越多,树木年轮宽度就越大,二者呈正相关。
【答案】A4.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A.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B.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能扰动地球的电离层C.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D.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从而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解析】此图说明了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变化对树木生长的影响,而地球气候是影响树木生长的主要因素。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件

活
动
p9页
1、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有什么规律?
2、热带雨林和亚寒带森林生物量有什么差异?
3、问题1和2的结论有没有相关性?
图 1.8 北 半 球 大 气 上 界 太 阳 辐 射 的 分 布
拓展
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示意图
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有什么规律?
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少
活
动
p9页
1、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有什么规律? 太阳辐射大致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少。
2、热带雨林和亚寒带森林生物量有什么差异?
3、问题1和2的结论有没有相关性?
热 带 雨 林
亚 寒 带 针 叶 林
亚寒带针叶林 亚
热带雨林
图1.9 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的差异
一般,太阳辐射越多的地区,生物量也多。
活
动
p9页
1、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有什么规律? 太阳辐射大致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少。
4月1日凌 晨出现在 新西兰达 尼丁市上 空的一片 壮观的红 色极光。
在芬兰 南部的 海文卡 城出现 了清晰 可见的 美丽极 光。
“极”航天器(Polar)成 功拍摄到记录地球南北 极两端同时出现美丽极 光景象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个早晨,英国海军海岸
防卫指挥部接到各雷达站报告,说雷达受到了来自东
太阳辐射的 巨大能量是 怎样产生的?
太阳辐射对 地球和人类 有什么影响?
(2) 太 阳 的 能 量 来 源
氢、氦
主要成份
核聚变 4H
高温 高压 二 十 二 亿 分 之 一
He+能源
影对 响地 深球 远和 人 类
地球
表面温度
6000K
炽热气球体
思考:如果没有了太阳辐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论:光污染对环境的损害 1、种类 夜间汽车照明灯、核武器爆炸时的强闪光、 紫外光、红外光等,但对环境污染最严重的 是光化学烟雾,其主要成分为臭氧、过氧乙 酰硝酸酯类、NOx等。 2、危害
臭氧对植物的影响
外部症状
在生态学上被植物色素吸收具有生理活性的波段成为光合 有效生理辐射(photosynthetic radiation)。它与可见 光谱相符。
二、太阳辐射的生态效应 1、太阳辐射光谱的生态效应 A 紫外线: 杀菌,抑制细胞分裂;促进V-d合成。 B 可见光: 对植物的生理活性及光合产物有影响,生态
学研究的重点。
案例应用:彩色薄膜的应用(p23) 动物体色变化
如何解释高山植物的矮小?
• 环境条件; • 蓝紫光与青光抑制植物的伸长生长; • 紫外线抑制植物茎的生长,使高山植物 茎干短粗,叶面缩小、莲座状叶丛,毛 绒发达的生长型。 • 是对高山多短波光的适应。
紫外线的危害和植物的防护
• 致癌和杀伤; • UV-A、UV-B、UV-C; • 臭氧减少1%,UV-B辐射引起的皮肤癌增加 1.4%; • UV-B损伤DNA、抑制光合作用、改变植物的 生长型和减缓植物的生长; • 防护研究是热点。
光合能力(photosynsetic capacity):当传入的辐射能是 饱和的、温度适宜、相对湿度高、大气中的CO2和O2的浓 度正常时的光合作用速率。
2、太阳辐射强度的生态效应
• • • • 1)光照强度的变化 2)光照强度与水生植物 3)光照强度与陆生植物 4)光照强度与动物的行为
测量太阳辐射的仪器
二、太阳辐射的生态效应
1、太阳的辐射光谱生态效应 2、太阳辐射强度的生态效应 3、太阳辐射时间的生态效应
三、生物对光的适应
四、提高群体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问题与讨论
在光合作用中,植物只能利用辐射能的1~5%!
一、太阳辐射的特点
1.1 太阳辐射常数
太阳辐射常数指平均日地距离时,在地球大气层上界 垂直于太阳辐射的单位表面积上所接受的太阳辐射能。
动物的光周期现象
迁徙:如家燕、鱼类 繁殖:如家鸡照明可增产 换毛和换羽:鸟、哺乳动物 昆虫滞育(diapause):梨小食心虫。
总之,与其他因子相比,日照是地球上最稳 定和规律性的变化,通过长期进化,生物最终选 择了光周期作为生物节律的信号,成为生命活动 的定时器和启动器。
三、生物对光的适应
生活在弱光环境中的动物,在形 态结构上也常有相应的特征。如 壁虎、猫头鹰。 鱼眼睛加大,体呈红色。 洋面的动物常常是背面蓝色、绿 色或棕色,而侧面与腹面呈银白 色。深水层中,动物却呈黑色。 动物行为的趋性:如趋光性是对 光刺激所表现的趋向或回避运动。 在适宜的光强度内,眼虫表现正 趋光性,在强光下它就回避而改 变运动方向。绿头蝇有向光飞行 的习性。马铃薯叶甲和七星瓢虫 有正趋光性,地中海粉螟和红头 绿蝇的幼虫则表现出负趋光性, 即移向黑暗。夜间活动的动物在 光亮达某阈值时即回巢穴。
在森林群落中,不同的植物 分别处于不同的层次便是对 光适应的反映。 干形和叶形态的变化亦是对 光的适应,陆地上绿色植物 的向上生长和枝叶的分布, 是充分利用阳光的适应形式; 光的照射常常使植物的生长 表现出向光性,即单向的光 可引起植物的向性生长运动 (向日葵)。
不同光强要求的植物生态类型 (战略差异)
增强免疫力。增加红血球和白血球的数量。 有助于减肥。阳光促进新陈代谢,保持血糖水平。 自然消毒抗炎。杀死病毒和细菌,“自然的抗生素和消毒剂”。 防癌。V-d抗癌中发挥重要作用。 改善睡眠。大脑松果腺产生的褪黑激素可辅助睡眠,阳光可促进它的产生。
讨论:
下列植物随太阳辐射强度变化的光合能 力(photosynsetic capacity)的变化? • 1、玉米、高粱等(C4) • 2、小麦、水青冈等(C3)
小知识:晒太阳的10个好处
增加V-d。借助紫外线发生光合作用,由人体皮肤中唯一合成的维生素。 增加快乐激素——内啡肽。 促进心脏健康。阳光能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压。 自然排毒。提高肝脏功能过滤和排出体内毒素,血液循环加速也利于排毒。
有益皮肤。可促进湿疹、溃疡真菌感染及痤疮等皮肤疾病的痊愈。
1)植物光周期现象的类型
A 开花的光周期现象
短日(照)植物(short-day plant):
多半起源于低纬度地区,也包括 早春或晚秋开花的花卉如菊、腊 梅,和作物大豆、玉米等。 长日(照)植物(long-day plant): 如温带起源的作物油菜、罗卜等, 晚春与初夏开花的花卉或野花。
中日(照)性植物
红、橙光:叶绿素吸收最多,红光亦能促进叶绿素的形成。 蓝、紫光:亦可被叶绿素、类胡罗卜素吸收;它们与青光能 抑制植物伸长生长,使植物形态矮小,向光性更敏感,促进 植物色素的形成。 绿光:很少利用,因被叶子透过和反射,绿色即因此。
C 红外线: 热线,提高植物体的温度,促进茎的延长
生长,有利于种子和孢子的萌发。
四、提高群体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光能利用率与光合面积、光合时间、光合能力及外界因子 有关。 1)提高群体光合作用强度:从个体角度培育、筛选良种; 2)群体结构上的途径: 合理栽植密度,保持合适的叶面积指数(LAI); 充分利用土地利用的时间差; 多层次多物种配置,提高土地覆盖率(间作、套种); 设施农业技术; 利用种间互补原理进行物种搭配。 3)科学管理,创造最优环境条件(肥、水等)。
近年来通过各种先进手段测得太阳常数的标准值,一年中由 于日地距离的变化所引起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不超过±3.4%。
23.5°
秋分(9月23日) 冬至 (12月22日)
太阳
夏至 (6月21日)
地球
春分(3月21日)
思考:为什么陆地表面气候差异很大?
一、太阳辐射的特点
1.2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O´A/OA就称为大气质量(m): 它表示太阳辐射穿过地球大气 的路径与太阳在天顶方向垂直 入射时的路径之比。
光照强度
光补偿点 Compensation point,CP 植物同化器官中当光合作用 吸收的CO2与呼吸释放的CO2 相等时的光照强度。
思考:
不同光强下的生物反应?
有什么样的战略差异(strategic difference) 和战术响应(tactical response)?
光强对植物形态建成的作用 同种植物在不同的光环境下生长有明显 的差异,如阴暗的角落的草、苗柔细泛黄 为黄化现象(etialation)。
梗、白笈、棣棠、珍珠梅、虎刺及蝴蝶花等。
必须指出,植物的耐荫性是相对的,其喜光程度 与纬度、气候、年龄、土壤等条件有密切关系。
四、提高群体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光能利用率是指植物生长发育期中单位面积上作物的光合 产物与到达植被冠层上部的光量子辐射能量的比值。
可以通过仪器测定。
植物或生态系统 热带雨林 微藻类 珊瑚礁 糖甘蔗 玉米田 热带森林人工林 外海 北极冻原 热荒漠 转换的辐射能KJ/m2· d 550 300 160~630 310 140 120 12 8 2 转换效率(%) 3.5 3.0 2.4 1.8 1.6 0.7 0.09 0.08 0.05
讨论:
高山植物为什么矮小? 海龟为什么定期晒太阳?
第一章 生物与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的生态效应、对生物的影响、生物的 适应和适应类型。
影 片
知识点:
1、太阳辐射光谱生态效应 2、太阳辐射强度的生态效应 3、太阳辐射时间的生态效应
第一章 生物与太阳辐射
一、太阳辐射的特点
1、太阳常数 2、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3、太阳光谱
甘蔗属的一些种。
日中性植物
绝大部分乔木、蒲公英、黄瓜、菜豆等。
2)植物光周期现象的类型
A 开花的光周期现象 B 休眠的光周期现象 如杨树、落叶松等。 C 地下器官形成的光周期现象 如马铃薯、地瓜等。
光周期现象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态意义
在温带,温度的季节变化幅度很大,随纬 度的增高而冬季延长。植物如不能在低温、霜 冻来临之前形成种子,就不能繁殖后代。许多 植物在长期的适应过程中形成了这种感应季节 的本领。 1、使不同花期的植物同时开花,便于杂交; 2、采用短日照诱导提高植物的抗性; 3、南种北移获取收成等。
阳性植物:
如木棉、梭树、木麻黄、椰子、芒 果、杨、柳、桦、槐、油松及许多 一、二年生植物。
阴性植物: 如红豆杉、三尖杉、粗榧、香榧、铁杉、可可、
咖啡、肉桂、萝芙木、珠兰、茶、拎木、地锦、 紫金牛、中华常春藤、三七、草果、人参、黄连、 细辛、宽叶、麦冬及吉祥草等。
耐荫植物: 如罗汉松、竹柏、山楂、锻、栾、君迁子、桔
对各种光周期的成花反应图解
短日照植物 长日照植物 开花 营养生长 营养生长 营养生长 营养生长 开花 开花 开花 光周期处理
1 长夜反应 2 短夜反应
3 夜间断效应=短夜反应 4 长光期插入暗处理=短夜反应 5 短光期+短暗期=短夜反应 6 >24小时的长光期+长暗期= 长夜反应
24小时
光明 黑暗
根/茎:弱光下减小,根系不发达,茎生 长相对较大,蔽荫下死亡的原因之一。
茎形态:弱光下通直,分枝少。
叶片形态:不同光下的适光变态
阳生叶 叶片大小 角质层 叶脉 叶绿素 气孔 阴生叶
小而厚 较厚 密 较少 较密
大而薄 较薄 疏 较多 较稀
战术响应
光照强度与动物的行为
• 昼行性动物:多数鸟类、灵长类、有蹄 类等,又称广光性种类,包括有些部分 昼夜活动的动物,如田鼠。 • 夜行性动物或晨昏性动物:蝙蝠、家鼠、 夜鹰、蛾类等,又称狭光性种类。 • 自然条件下动物每天活动时间由光照强 度决定。
通常设定标准大气压和O℃时海平面上太阳垂直入 射时,大气质量m=1。 它与海拔、坡向、植被有关。
一、太阳辐射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