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三大营养物质代谢

合集下载

第三章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第三章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线干市砣吃阳光实验学校第三章第六节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一、选择题1.(2021·)有关人体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肝细胞能够合成血浆蛋白中的凝血酶原B.肌糖元分解后的产物不能再转变为葡萄糖C.在人体内丙酮酸可转变为必需氨基酸D.在人体内脂肪可大量转化成糖类解析:肝细胞可以合成血浆蛋白如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

肌糖元分解后的产物为乳酸,乳酸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肝脏,在肝脏内转变成肝糖元或葡萄糖。

在人体内通过氨基转换形成的氨基酸都是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只能通过食物摄取或自身蛋白分解产生,而不能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因为在糖类分解时不能产生与必需氨基酸相对的中间产物。

此外,糖类能大量转化成脂肪,而脂肪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

答案:A2.长期饲喂脂肪的大鼠,肝脏中脂肪就会增加,假设在饲料中添加卵磷脂,那么会减少脂肪在肝脏中的堆积。

根据上述并结合有关知识,你认为预防脂肪肝的措施是 ( )①控制脂肪的摄入②摄入适量的卵磷脂③预防肝脏疾病,保持肝脏的健康④适当限制膳食能量供并积极参加体育运动A.只有①B.只有①②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均正确解析:脂肪肝的形成原因有:脂肪来源太多,肝脏功能不好,磷脂合成减少,故要想预防脂肪肝,就要控制脂肪的摄入,注意吃一些含卵磷脂较多的食物,保持肝脏的健康。

此外,还得合理膳食,适当的休息和活动。

答案:D3.以下对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起重要作用的一组是( )A.胰岛、肝脏、肾小管B.胰岛、肝脏、肠腺C.胰岛、胆囊、肾小管D.胰岛、胆囊、肠腺解析: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具有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的作用,正常人进食后,由于消化和吸收,血糖浓度在0.5小时左右到达最顶峰。

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血糖在流经肝脏和肌肉时,分别形成了肝糖元和肌糖元,作为能量的暂时储藏。

肾小管那么对原尿中的葡萄糖有重吸收作用,正常情况下,能将原尿中的葡萄糖重吸收回血液,但当血糖浓度大于180 mg/dL时,肾小管亦不能将原尿中的葡萄糖重吸收,故在尿液中有葡萄糖。

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本周讲述的是三大营养物质:糖类、脂类、蛋白质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和相互关系,以及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糖类代谢中,讲述食物中的糖类经过消化被吸收到体内后,所发生的三种变化。

食物中的脂类主要是脂肪,还有少量的磷脂和胆固醇,讲述了脂类的利用和脂肪肝的形成。

蛋白质的利用极为广泛,讲述了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及氨基酸的两种重要代谢的代谢过程,并总结了三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

同时在此基础上要掌握人体健康与代谢途径、转化的关系。

学习重点:1. 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

掌握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2. 熟悉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3. 三大物质代谢的意义4. 糖代谢的基本过程学习难点:1. 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过程2.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3.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意义学习过程: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转化、固定能量,合成有机物,所以被称之为“自养”。

人和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依存于绿色植物才能保证自身的能量供应和物质供应。

(一)营养物质的种类:七大营养物质:糖类、脂类、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纤维素(其中,纤维素属于糖类,但不被人和多数动物消化。

纤维素对于人体而言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对预防结肠癌等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六大生命必需要素外,纤维素被称为第七营养元素)。

(二)糖类的代谢:1. 食物中的糖类绝大部分是淀粉,还有少量的蔗糖、乳糖等。

2. 糖的消化吸收:主要发生三种变化:第一. 一部分随血液运往全身各处,被氧化分解利用。

第二. 一部分被合成糖元物质储存起来。

第二. 除以上变化外,多余葡萄糖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

葡萄糖在体内的变化:(三)脂类代谢:1. 食物中的脂类:主要脂肪(甘油三脂)少量磷脂(卵磷脂,脑磷脂)、胆固醇2. 脂肪的消化吸收:脂肪吸收形式:甘油、脂肪酸。

运输:大部分被吸收后,在肠上皮细胞内重新合成甘油三脂,再被分泌出来进入中央乳糜管,经淋巴循环,进入静脉,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组织器官中。

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概况

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概况

2、糖类代谢与人体健康
低于 低血糖
血糖 (80-120 高于
糖尿
60mg/dL
mg/dL) 160mg/dL
血糖浓度
临床表现
缓解措施
低血糖 50~60 早期 mg/dL
头昏、心慌、出 吃一些含糖较
冷汗、面色苍白、 多的食物、或
四肢无力
喝浓糖水
低血糖 晚期 <45mg/dL
惊厥、昏迷
静脉输入葡 萄糖溶液
B 胞。蛋白质代谢过程中,氨基酸可以通过
氨基转换作用转化为尿素,并排出体外。 C
选项( C )是错误的,应更正为 脱氨基作用
二、糖类的代谢:
1、过程
一、糖类的代谢:
1、过程
食物中的糖 类(淀粉) 消化吸收
氧化 分解
CO2+H2O+能量
肝糖元 分解 葡萄糖
转化
非糖物质
合成 肝糖元
肌糖元 转变
脂肪、某些 氨基酸等
COOH
非必需氨基酸: 丙氨酸、甘氨酸
必需氨基酸:
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 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
(8种)
甲硫氨酸、缬氨酸
(4)、从图中可知,体内氨基酸的来源有 和 自身组织蛋白分解
(5)、B和C代表的物质是 糖类 和
食物中吸收 脂肪 。
、氨基转换形成 的的氨基酸
转氨基机理:
谷氨酸 COOH
(CH2) +
NH2 CH COOH
丙酮酸
CH3 酶
C=O COOH
酮戊二酸 COOH
(CH2) +
O= C-COOH
丙氨酸
CH3 NH2-CH
食物中 的蛋白

新的氨基酸 含氮部分 4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

【自学导引】一、三大类物质的代谢1.糖类代谢2.脂类代谢3.蛋白质代谢二、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1.糖类、脂类和蛋白质是可以转化的思考:家畜饲养富含糖类的饲料可以育肥,说明糖类可以转化为脂肪。

2.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的转化是有条件的。

思考:只有在糖类供应充足的情况下,糖类才有可能大量转化为脂类,说明糖类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而脂肪却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

3.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还相互制约着。

思考:三大类营养物质在人和动物体需要能量时,氧化分解供能的顺序是糖类、脂类、蛋白质。

三、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1.糖类代谢与人体健康2.脂类代谢与人体健康3.蛋白质代谢与人体健康【思考导学】1.猪的育肥阶段,增加富糖类的饲料,可在短时间内催肥长膘,为什么?答案:在猪体内糖类可以大量转化成脂肪。

2.空腹喝牛奶,为什么营养价值会降低?答案:空腹喝牛奶时,因人体急需能量,氨基酸会通过脱氨基作用被氧化分解放能。

3.用蛋白质饲养患人工糖尿病的狗,经检测随尿排出的葡萄糖会大大增加,为什么?答案:蛋白质能够转变成葡萄糖。

4.偏食的人为什么会导致营养不良?答案:因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只能从食物中获得,偏食会导致人体内氨基酸的种类不齐全,进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故会导致营养不良。

【学法指导】1.掌握糖元的有关问题糖元是由许许多多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多糖,它微溶于水,能通过氧化分解或酵解而迅速释放能量。

糖元除由葡萄糖合成以外,其他单糖如果糖、半乳糖等也能合成。

由单糖合成糖元的过程,就叫糖元的合成。

糖元的合成主要在肝脏和肌肉中进行。

糖元还可以由非糖物质如甘油、丙酮酸、乳酸、某些氨基酸转变而成。

由非糖物质转变成糖元的过程,就叫糖元的异生作用。

糖元的异生作用发生在肝脏中。

上述两个过程可以图解如下:糖元是一种可以迅速利用的贮能形式(脂肪虽然贮能最多,但不像糖元那样能被迅速利用)。

因此,糖元的合成和异生作用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当大量的食物经过消化,其中的葡萄糖被陆续吸收入血液以后,血糖含量会显著地增加。

人体三大营养物质代谢顺序

人体三大营养物质代谢顺序

人体三大营养物质代谢顺序
人体三大营养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

其代谢顺序如下:
1. 碳水化合物代谢: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主要能量来源。

通过消化和吸收后,碳水化合物分解为葡萄糖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葡萄糖被运输到身体各个器官并被利用为能量,其中部分被存储在肝脏和肌肉中,形成所谓的糖原。

2. 蛋白质代谢:蛋白质是构成人体肌肉、器官、组织和细胞所必需的物质。

蛋白质在消化系统中被分解为氨基酸,这些氨基酸被运输到肝脏进行代谢,并进一步被利用于新蛋白质的合成或能量供应。

3. 脂肪代谢:脂肪主要存在于特定的脂肪组织中,并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进入血液循环后被运输到肝脏代谢。

在体内,脂肪酸被利用为能量源并储存在脂肪中,同时也被用于合成新脂肪或其他有机物质。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液丢失糖的同时也会渗透性地丢失_______ ;
口渴多饮是由于_______ 使血浆浓缩而引起;
容易饥饿而多食是由于_______ ,使组织细胞
的能量供应不足而引起的;身体消瘦的原因是_
______所致。
【解析】在正常人饮食后,由于消化吸收使 血糖浓度上升,在胰岛素的生理作用下,血糖浓 度降低,而糖尿病人则由于缺乏胰岛素,不能使 血糖浓度迅速下降,故仍保持在相当高的水平。 【答案】(1)a (2)胰岛素 增加 (3) 糖尿排出葡萄糖 (4)过多的水 过多丢失体液 中水分 细胞存在糖代谢障碍 过多消耗脂肪甚至 蛋白质
氨基转换
记得复习哦!
再 见 !
酸 氨基转换作用: 只改变氨基酸的种类不改变数量(质变) 转氨酶 新的氨基酸 + 另一种酮酸 氨基转换作用 改变氨基酸的数量(量变) 酶 脱氨基作用 酮酸 + NH3
氨基酸 + 酮酸
脱氨基作用: 氨基酸 + O2
讨论 分析
蛋白质与人体的健康
例1:少年儿童必需每天从食物中摄入足够 的蛋白质,下列不能说明其原因的是( ) D A.蛋白质在体内不能储存。 B.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合成。 C.少年儿童是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 D.预防少年儿童过于肥胖。 总结: 1、人体每天必需摄入足够的蛋白质。
2、儿童、孕妇、大病初愈者须摄入更的多的 蛋白质。 3、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合理搭配。
五、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
• • • • • 小结:P69(最后3段) 转化 1、三大营养物质之间是可以 的。 2、三大营养物质之间的转化是有 条件 的。 3、三大营养物质之间除能转化外,还互相 制约 着。
糖类
A细胞 产生胰高血糖素
B细胞 产生胰岛素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之间的相互联系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之间的相互联系
点)? 4、糖异生的概念,部位、可异生的物
质?过程(难点),关键酶(重点)?
精品课件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之间的相互联系
脂类 脂 酸
脂肪:甘油三酯
类脂:胆固醇、胆固醇酯、磷
糖脂、游离脂肪
CO2+H2O+ATP 甘油
脂肪

三羧酸循环
脂肪酸 酮体 胆固醇 精品课件
乙酰CoA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之间的相互联系
脂代谢问题: 1、脂肪水解的概念,过程,酶,产物? 2、甘油的代谢,脂肪酸的β氧化(重点)部
及糖异生的共同中间代谢产物,脂肪分 解产生的甘油通过甘油激酶催化也可形 成 3-磷酸甘油醛,另外,生糖氨基酸 脱氨以后可转变为3-磷酸甘油醛。所以, 3-磷酸甘油醛可以联系糖、脂质及氨基 酸代谢。
精品课件
③丙酮酸
• 丙酮酸是糖酵解,糖有氧氧化和生糖氨
基酸氧化分解代谢得共同中间产物。糖 酵解时丙酮酸还原为乳酸,有氧氧化时 则生成乙酰coA。另外,丙酮酸在丙酮酸 羧化酶作用下形成草酰乙酸。生糖氨基 酸异生为糖也需经过丙酮酸的形成及转 变。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之间的相互联系
总结: 1、糖代谢与脂代谢的相互联系 甘油 糖
脂肪 脂肪酸
精品课件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之间的相互联系
2、糖代谢与氨基酸代谢的相互联系
18种氨基酸 (亮赖除外)

12种非必需氨基酸
精品课件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之间的相互联系
3、 脂代谢与氨基酸代谢的相互联系
20种氨基酸 乙酰辅酶A
丙酮酸
Asp
血红素
草酰乙酸 柠檬酸 脂肪酸
TCA循环
琥珀酰CoA
α-酮戊二酸 Glu
Gly
精品课件

糖、脂类、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关系

糖、脂类、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关系
1.血糖含量与疾病
正常情况下,糖的来源和去路相对平衡,保持血糖相对稳定,含 量为80~120 mg/dL。
血糖含量
疾病症状
治疗(预防)措施
<60 mg/dL
低血糖早期症状
口服糖
<45 mg/dL
低血糖晚期症状
静脉注射糖
>130 mg/dL
高血糖
口服降糖药物
>160 mg/dL
糖尿病、糖尿
注射胰岛素
23
而脂肪酸几乎不能转变为糖。
20
三大营养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2) 糖类和蛋白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② 所有氨基酸可转化为糖类 ① 糖类只能转化为12种非必需氨基酸
21
三大营养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2) 蛋白质和脂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① 氨基酸可大量转化为脂肪 ② 脂肪不能直接转变为氨基酸
22
三大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
第十五章 糖、脂类、蛋白质 三大物质代谢的关系
1
一、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水分 无机盐 维生素
蛋白质 糖类 脂肪
有机或无机小分子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
有机大分子,必须经过消化形成有机小分子才能 被人体吸收
吸收
食物的消化产物,水和无机盐等,通过消化管粘 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2
2.消化系统—消化道、消化腺与消化酶
2.脂质代谢与疾病
疾病名称
原因
预防治疗措施
肥胖症
供能物质摄入多,消耗少, 遗传或内分泌失调
控制饮食 加强锻炼 就医治疗
高血脂
血浆中脂质含量过高
合理控制膳食 脂质物质摄入
脂肪肝
肝功能不好,磷脂等合成减 少,脂蛋白合成受阻,使脂 肪在肝脏中堆积
合理膳食 控制能量摄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顺德一中
梁翠霞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过 程

教学目标
知识
1、获得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 健康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了解糖类代谢、脂类和蛋白质 代谢等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 创新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2、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 活方式。
血糖浓度相对稳定 血糖含量低于45mg/dL时出现什么症状?为什么? 三 长期饥饿或肝功能减退的情况下,血糖含量下降,低 怎么办? 因为脑组织供能不足, 大 于50-60mg/dL,此时便出现头昏、心慌、面色苍白 惊厥和 等低血糖症状,这时应该怎么办? 而发生功能障碍。 营 昏迷。 吃一些含糖较多 食物中的糖类 养 静脉输入葡萄 的食物,或喝一 糖溶液。 物 杯浓糖水 。 消化 吸收 质 分解 氧化分解 CO +H O 代 2 2 肝糖元 血糖 +能量 谢 转化 (80-120mg/dL) 合成 与 人 转变 非糖 肝糖元、肌糖元 体 物质 脂肪、某些 健 氨基酸等 康

教学目标
能力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 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 关的知识;
教 法
1、直观教学法: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图文并貌,既提供 了学习的信息,又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情景激学: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 与 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引发学生学 习兴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主动学 习; 3、自主学习:在双边互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 老师的主导作用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蛋白质代谢与健康
你每天蛋白质的需要量是多少?
约80克
常见食物中蛋白质、脂肪、糖类含量 (克/100克食物) : 食物名称 瘦猪肉 猪肝 鸡肉 鸡蛋 青鱼 稻米 豆浆 马铃薯 蛋白质 16.7 21.3 21.5 14.7 19.5 7.8 4.4 2.3 脂肪 28.8 4.5 2.5 11.6 5.2 1.3 1.8 0.1 糖类 1 1.4 0.7 1.6 0 76.6 1.5 16.6
食物中的蛋白质
消化 吸收 合成 其 他 氨基转换 氨基酸 氨基转换 非必需氨基酸 化 (细胞内) 合 物 分解 脱氨基 含氮部分和 自身组织蛋白 各种组织蛋白 质、酶和蛋白 质激素等
不含氮部分
三 大 营 养 物 质 代 谢 与 人 体 健 康
蛋白质代谢与健康
思考:为什么把血液中谷丙转氨酶的含量 肝功能检验报告单 作为诊断肝炎等疾病的重要指标?
三 大 营 养 物 质 代 谢 与 人 体 健 康
糖类代谢与健康 三 大 在饥饿初期,怎么样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 你知道你现在的血糖浓度是多少? 营 肝糖元分解成葡萄 食物中的糖类 养 糖并进入血液。 物 消化 吸收 质 分解 氧化分解 CO +H O 代 2 2 肝糖元 血糖 +能量 谢 (80-120mg/dL) 合成 与 转化 人 转变 肝糖元、肌糖元 非糖 体 物质 脂肪、某些 健 氨基酸等 康
三 大 营 养 物 质 代 谢 与 人 体 健 康
脂肪代谢与健康
正常成年人空腹时主要的血脂含量
三 大 营 养 物 质 代 谢 与 人 体 健 康
脂肪代谢与健康
“心血管”是人体的生命之河 。高脂血症 (俗称高血脂)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 发病率高,我国约有9000万人患有高血脂。 高血脂非常危险,有人称之为“无声的杀 手”。
糖类代谢与健康
当你大量消耗了体力 时,你认为图中能尽快地 为你补充能量的物质是什 么?说说你的理由。 糖类是生物体生命活 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三 大 营 养 物 质 代 谢 与 人 体 健 康
脂肪代谢与健康 三 大 消化 吸收 营 食物中的脂肪 甘油和 脂肪 合成 脂肪酸 养 (甘油三酯) (随着血液运输 物 到组织器官) 质 血脂:血浆中所含的脂类 代 正常 食物中脂肪物 谢 动脉 质过多,脂质代谢 与 出现障碍,使血脂 人 脂肪 升高,会导致血管 积聚 硬化、高血压等。 体 的动 健 脉 康
蛋白质代谢与健康 三 大 思考:蛋白质吃得越多越好吗? 营 养 物 质 氮平衡:氮的摄入量与排出量之间的平衡状态。 代 如果蛋白质的摄入量超过了细胞的利 谢 与 用能力,会增加体内脂肪,还会对身体有 人 许多不良影响,如增加了肝、肾的负担。 体 每天摄入多少蛋白质才是经济有效的呢? 健 康
三 大 营 养 物 质 代 谢 与 人 体 健 康
代谢与健康
预防肥胖,该怎么办?
控制饮食
加强锻炼
要合理选择和搭配食物
让健康的饮食与日常的运动成为你 的生活习惯,这是预防肥胖的关键。
三 大 营 养 物 质 代 谢 与 人 体 健 康
三 大 营 养 物 质 代 谢 与 人 体 健 康
蛋白质代谢与健康
人体内的谷丙转氨酶是一种能够把谷氨酸的 氨基转移给丙酮酸的酶。


1.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 场所,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学生学习的促进 者、学习能力的培养者。通过师生互动、交往、对 话、激趣设疑、探索疑难、讨论等培养学生的自学 能力和创新能力。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 生物学相关 的可以探究的问题,鼓励学生去发现和提炼要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 独立性得到发展,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 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脂肪代谢与健康 三 讨论:怎么样防治脂肪肝? 大 1、营养过剩及肥胖者,要减少饮食的热量摄入; 营 养 2、病毒性肝炎患者应调整免疫,使脂肪代谢恢复正常; 物 3、酒精性脂肪肝要先戒酒,同时配合保肝治疗; 质 4、营养不良者应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吃一 些含卵磷脂较多的食物(卵和大豆)。 代 谢 防止脂肪肝的八种食物 :燕麦 、玉米 、海 与 带 、大蒜 、苹果 、牛奶 、洋葱 、甘薯 。 人 体 防治脂肪肝最好的办法就是调整饮食结构, 适当休息和运动,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 康
三 大 营 养 物 质 代 谢 与 人 体 健 康
人的健康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人类新的健康标准。这一 标准包括肌体和精神健康两部分,具体可用“五 快”(肌体健康)和“三良好”(精神健康)来衡量。
“三良好”是指: 一、良好的个性人格:情绪稳定,性格温和;意 志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豁达乐观。 二、良好的处世能力:观察问题客观、现实,具 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 三、良好的人际关系:助人为乐,与人为善, 对人际关系充满热情。
脂肪代谢与健康 三 大 食物中的脂肪 消化 甘油和 吸收 脂肪 营 脂肪酸 合成 (甘油三酯) (随着血液运输 养 物 到组织器官) 在肝脏中堆积 恶化 质 脂肪肝 肝硬化 代 谢 脂肪肝:正常情况下,多余脂肪在肝脏内合成脂 与 蛋白,将脂肪运出肝细胞,如果肝脏功能下降,或 是脂蛋白合成原料——磷脂供应不足,造成脂肪在 人 肝脏内堆积,形成脂肪肝。 体 脂肪在肝细胞内储积量超过肝重量5%以上,称为 健 脂肪肝 ,严重者脂肪量可达40——50%。 康
三 大 营 养 物 质 代 谢 与 人 体 健 康
蛋白质代谢与健康
思考:为什么把血液中谷丙转氨酶的含量 作为诊断肝炎等疾病的重要指标?
肝脏合成的蛋白质占全身合成蛋白质总量 的40%以上。肝脏中氨基酸代谢活跃,含 有大量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简称GPT)。 正常肝细胞中的GPT很少进入血液,只有肝 病变时,由于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或肝细 胞坏死,GPT可以大量进入血液。临床上常 用测定血清中GPT的数值,作为诊断肝脏疾 病的重要指标之一。
三 大 营 养 物 质 代 谢 与 人 体 健 康
血糖浓度相对稳定
低血糖考生进 入高考考场
当血糖含量高于160 mg/dL会怎么样? 糖从尿中排出 (糖尿病)。典型者有多饮、 多食、多尿、消瘦等“三多一少”症状。
三 大 营 养 物 质 代 谢 与 人 体 健 康
图 为 我 们 平 时 膳 食 的 几 种 主 要 食 物 。
脂肪代谢与健康 三 大 营 养 物 质 正常肝 脂肪肝 代 谢 思考:什么人易患脂肪肝 ? 上海有关学者调查了3个人群共 与 计11372人,体检发现脂肪肝流行率 肥胖者、高血脂患者、腹部脂肪 人 以机关职工最高(12.09%),其次 堆积者、长期大量饮酒者、患有 体 饮食服务人员(9.44%),工人最低 病毒性肝炎者和糖尿病患者。 健 (7.11%)。 康
三 大 营 养 物 质 代 谢 与 人 体 健 康
蛋白质代谢与健康
氨基酸 健康
种类齐全
蛋白质

缺乏氨基酸 蛋白质过多
营养 不良
营养过剩
这 两 个 儿 童 有 何 不 同 ?
正常儿童
营养不良儿童
三 大 营 养 物 质 代 谢 与 人 体 健 康
蛋白质代谢与健康
氨基酸 健康
种类齐全
蛋白质
缺乏氨基酸 蛋白质过多
蛋白质
缺乏氨基酸 蛋白质过多
营养 不良
营养过剩
蛋白质极度缺乏的儿童
三 大 营 养 物 质 代 谢 与 人 体 健 康
蛋白质代谢与健康
氨基酸 健康
种类齐全
蛋白质
缺乏氨基酸 蛋白质过多
营养 不良
营养过剩
营养过剩的儿童
蛋白质代谢与健康 三 大 营 养 物 当你购买某些食品时,包装上 质 附有食品成分说明,你会发现蛋白 代 质是许多食品的主要成分,有时还 谢 会看到添加某些氨基酸。 与 人 思考:为什么有些食品中要添加某些氨基酸? 体 (添加某些必需氨基酸) 健 康
蛋白质代谢与健康 三 大 营 为什么人体每天都必须摄入足够的蛋白质? 养 蛋白质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物 质 为什么食入各种蛋白质有益于人体健康? 代 谢 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人体的细胞内合成, 与 只能从食物中获得。不同的食物含蛋白 人 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各种蛋白质中所 体 含氨基酸的种类有差别。 健 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