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工程师专业知识四电磁污染防治基本方法(7)-环保工程师考试.doc

合集下载

最新整理环保工程师物理污染控制知识点辅导

最新整理环保工程师物理污染控制知识点辅导

环保工程师物理污染控制知识点辅导电磁污染防治基本方法21世纪,继水质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之后,电磁污染已被世界公认为第四大污染。

电磁污染源产生的场可分为近场和远场,衡量场的大小用“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

近场指与源的距离小于波长的约1/6。

在近场区,电场与磁场强度间无固定关系,每一点的波阻抗都是变化的,必须分别加以考虑。

当与源的距离大于波长的约1/6就进入远场区。

在远场区,电场强度与磁场强度之间存在固定的关系,电场强度与磁场强度的比值为定值,该定值为波阻抗,对于空气,波阻抗为377。

因此在远场区,知道了电场或磁场,就可以方便地得到“磁场”或“电场”。

复习要求:一、了解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和高频信号场强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二、熟悉电磁环境管理法规和标准。

三、熟悉电磁环境评价标准。

四、了解电磁污染防治的基本方法。

场强测量方法了解电磁环境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测量方法。

电磁环境的表征量可分为工频电场和磁场、高频电磁场、无线电干扰等。

电磁环境监测仪器和基本方法电磁环境测量仪器电磁环境的测量按测量场所分为:作业环境、特定公众暴露环境、一般公众暴露环境的测量。

按测量参数分为:电场强度、磁场强度、电磁场功率通量密度、无线电干扰等的测量。

测量仪器根据测量目的分为:非选频式宽带辐射测量仪和选频式辐射测量仪。

①偶极子和检波二极管组成探头:这类仪器由三个长为2~10c m的正交偶极子天线,端接肖特基检波二极管、R C滤波器组成。

检波后的直流电流经高阻传输线或光缆送入数据处理和显示电路;当时(D-偶极子直径,—偶极子长度),偶极子互耦可忽略不计;由于偶极子相互正交,将不依赖场的极化方向;探头尺寸很小,对场的振动扰动也小,能分辨场的细微变化。

根据双锥天线理论,求得偶极子等效电容、电感 ;式中:—天线半径;—偶极子截面积;—偶极子实际长度。

由于偶极子天线阻抗呈容性,输出电压是频率的函数:式中:—角频率, ;—频率;—天线缝隙电容和负载电容;—负载电阻。

注册环保工程师资格考试专业考试大纲

注册环保工程师资格考试专业考试大纲

注册环保工程师资格考试基础考试大纲一、高等数学1.1 空间解析几何向量代数直线平面柱面旋转曲面二次曲面空间曲线1.2 微分学极限连续导数微分偏导数全微分导数与微分的应用1.3 积分学不定积分定积分广义积分二重积分三重积分平面曲线积分积分应用1.4 无穷级数数项级数幂级数泰勒级数傅里叶级数1.5 常微分方程可分离变量方程一阶线性方程可降阶方程常系数线性方程1.6 概率与数理统计随机事件与概率古典概型一维随机变量的分布和数字特征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一元回归分析1.7 向量分析1.8 线性代数行列式矩阵n维向量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二次型二、普通物理2.1 热学气体状态参量平衡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压力和温度的统计解释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理想气体内能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程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功热量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对理想气体等值过程和绝热过程的应用气体的摩尔热容循环过程热机效率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统计意义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熵2.2 波动学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简谐波表达式波的能量驻波声速超声波次声波多普勒效应2.3 光学相干光的获得杨氏双缝干涉光程薄膜干涉迈克尔干涉仪惠更斯一菲涅耳原理单缝衍射光学仪器分辨本领x射线衍射自然光和偏振光布儒斯特定律马吕斯定律双折射现象偏振光的干涉人工双折射及应用三、普通化学3.1 物质结构与物质状态原子核外电子分布原子、离子的电子结构式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离子键特征共价键特征及类型分子结构式杂化轨道及分子空间构型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分子间力与氢键分压定律及计算液体蒸气压沸点汽化热晶体类型与物质性质的关系3.2 溶液溶液的浓度及计算非电解质稀溶液通性及计算渗透压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平衡电离常数及计算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水的离子积及pH值盐类水解平衡及溶液的酸碱性多相离子平衡溶度积常数溶解度计算3.3 周期表周期表结构周期族原子结构与周期表关系元素性质氧化物及其水化物的酸碱性递变规律3.4 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化学反应方程式写法及计算反应热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写法化学反应速率表示方法浓度、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速率常数与反应级数活化能及催化剂化学平衡特征及平衡常数表达式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计算压力熵与化学反应方向判断3.5 氧化还原与电化学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写法及配平原电池组成及符号电极反应与电池反应标准电极电势能斯特方程及电极电势的应用电解与金属腐蚀3.6 有机化学有机物特点、分类及命名官能团及分子结构式有机物的重要化学反应:加成取代消去氧化加聚与缩聚典型有机物的分子式、性质及用途:甲烷乙炔苯甲苯乙醇酚乙醛乙酸乙酯乙胺苯胺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酸酯类工程塑料(ABS) 橡胶尼龙66四、理论力学4.1 静力学平衡刚体力约束静力学公理受力分析力对点之矩力对轴之矩力偶理论力系的简化主矢主矩力系的平衡物体系统(含平面静定桁架)的平衡滑动摩擦摩擦角自锁考虑滑动摩擦时物体系统的平衡重心4.2 运动学点的运动方程轨迹速度和加速度刚体的平动刚体的定轴转动转动方程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刚体内任一点的速度和加速度4.3 动力学动力学基本定律质点运动微分方程动量冲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的条件质心质心运动定理质心运动守恒的条件动量矩动量矩定理动量矩守恒的条件刚体的定轴转动微分方程转动惯量回转半径转动惯量的平行轴定理功动能势能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惯性力刚体惯性力系的简化达朗伯原理单自由度系统线性振动的微分方程振动周期频率和振幅约束自由度广义坐标虚位移理想约束虚位移原理五、材料力学5.1 轴力和轴力图拉、压杆横截面和斜截面上的应力强度条件虎克定律和位移计算应变能计算5.2 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剪切虎克定律切(剪)应力互等定理5.3 外力偶矩的计算扭矩和扭矩图圆轴扭转切(剪)应力及强度条件扭转角计算及刚度条件扭转应变能计算5.4 静矩和形心惯性矩和惯性积平行移轴公式形心主惯性矩5.5 梁的内力方程切(剪)力图和弯矩图分布载荷、剪力、弯矩之间的微分关系正应力强度条件切(剪)应力强度条件梁的合理截面弯曲中心概念求梁变形的积分法叠加法和卡氏第二定理5.6 平面应力状态分析的数值解法和图解法一点应力状态的主应力和最大切(剪)应力广义虎克定律四个常用的强度理论5.7 斜弯曲偏心压缩(或拉伸) 拉—弯或压—弯组合扭—弯组合5.8 细长压杆的临界力公式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临界应力总图和经验公式压杆的稳定校核六、流体力学6.1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6.2 流体静力学流体静压强重力作用下静水压强的分布规律总压力的计算6.3 流体动力学基础以流场为对象描述流动流体运动的总流分析恒定总流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和动量方程6.4 流动阻力和水头损失实际流体的两种流态—层流和紊流圆管中层流运动、紊流运动的特征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边界层附面层基本概念和绕流阻力6.5 孔口、管嘴出流有压管道恒定流6.6 明渠恒定均匀流6.7 渗流定律井和集水廊道6.8 相似原理和量纲分析6.9 流体运动参数(流速、流量、压强)的测量七、计算机应用技术7.1 计算机应用技术硬件的组成及功能软件的组成及功能数制转换7.2 Windows操作系统基本知识、系统启动有关目录、文件、磁盘及其它操作网络功能注:以Windows 98为基础7.3 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程序结构与基本规定数据变量数组指针赋值语句输入输出的语句转移语句条件语句选择语句循环语句函数子程序(或称过程) 顺序文件随机文件注:鉴于目前情况,暂采用FORTRAN语言八、电工电子技术8.1 电场与磁场库仑定律高斯定理环路定律电磁感应定律8.2 直流电路电路基本元件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8.3 正弦交流电路正弦量三要素有效值复阻抗单相和三相电路计算功率及功率因数串联与并联谐振安全用电常识8.4 RC和RL电路暂态过程三要素分析法8.5 变压器与电动机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和阻抗变换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使用常用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8.6 二极管及整流、滤波、稳压电路8.7 三极管及单管放大电路8.8 运算放大器理想运放组成的比例加、减和积分运算电路8.9 门电路和触发器基本门电路RS、D、JK触发器九、工程经济9.1 现金流量构成与资金等值计算现金流量投资资产固定资产折旧成本经营成本销售收入利润工程项目投资涉及的主要税种资金等值计算的常用公式及应用复利系数表的用法9.2 投资经济效果评价方法和参数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净年值费用现值费用年值差额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基准折现率备选方案的类型寿命相等方案与寿命不等方案的比选9.3 不确定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敏感因素9.4 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工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本内容投资项目财务评价的目标与工作内容赢利能力分析资金筹措的主要方式资金成本债务偿还的主要方式基础财务报表全投资经济效果与自有资金经济效果全投资现金流量表与自有资金现金流量表财务效果计算偿债能力分析改扩建和技术改造投资项目财务评价的特点(相对新建项目)9.5 价值工程价值工程的内容与实施步骤功能分析十、工程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10.1 流体动力学恒定流动与非恒定流动理想流体的运动方程式实际流体的运动方程式柏努利方程式及其使用条件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总压线和全压线10.2 流体阻力层流与紊流、雷诺数流动阻力分类层流和紊流沿程阻力系数的计算局部阻力产生的原因和计算方法减少局部阻力的措施10.3 管道计算孔口(或管嘴)的变水头出流简单管路的计算串联管路的计算并联管路的计算10.4 明渠均匀流和非均匀流明渠均匀流的计算公式明渠水力最优断面和允许流速明渠均匀流水力计算的基本问题断面单位能量临界水深缓流、急流、临界流及其判别准则明渠恒定非均匀渐变流基本微分方程10.5 紊流射流与紊流扩散紊流射流的基本特征圆断面射流平面射流10.6 气体动力学基础压力波传播和音速概念可压缩流体一元稳定流动的基本方程渐缩喷管与拉伐管的特点实际喷管的性能10.7 相似原理和模型实验方法流动相似相似准则方程和因次分析法流体力学模型研究方法实验数据处理方法10.8 泵与风机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泵与风机的基本方程泵与风机的特性曲线管路系统特性曲线管路系统中泵与风机的工作点离心式泵或风机的工况调节离心式泵或风机的选择气蚀安装要求十一、环境工程微生物学11.1 微生物学基础微生物的分类、命名、特点病毒的特点、分类和繁殖过程病毒的去除细菌的形态、细胞结构、生理功能和生长繁殖原生动物及后生动物的分类、结构和生理功能11.2 微生物生理酶的催化特性影响酶活力的因素营养类型的划分呼吸类型微生物的生长曲线11.3 微生物生态土壤微生物生态空气微生物生态水体微生物生态水体自净过程污染水体的微生物生态11.4 微生物与物质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硫循环磷循环11.5 污染物质的生物处理好氧活性污泥好氧生物膜厌氧消化原生动物及微型后生动物在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的作用十二、环境监测与分析12.1 环境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监测方法的选择监测项目的确定监测点的设置采样与样品保存分析测试误差和监测结果表述质量控制方法12.2 水和废水监测与分析重点污染因子(悬浮物、溶解氧、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磷酸盐、石油类、挥发酚、重金属等)的监测与分析方法原理12.3 大气和废气监测与分析气态和蒸汽态污染物质的监测颗粒物的测定固定污染源监测12.4 固体废弃物监测与分析固体废弃物有害特性监测生活垃圾特性分析12.5 噪声监测与测量声源测量和声环境噪声测量十三、环境评价与环境规划13.1 环境与生态评价环境与环境系统环境质量与环境价值环境背景值环境目标环境容量环境污染与生态破环环境质量指数13.2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管理环境影响识别和工程分析环境影响预测与影响评价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和审批原则13.3 环境与生态规划环境规划原则和规划方法环境规划目标和指标体系环境功能区划环境预测内容、预测方法环境规划的制定的程序我国环境管理的三大政策及八项制度十四、污染防治技术14.1 水污染防治技术水质指标水体与水体自净水环境容量物理化学处理方法生物化学处理方法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方法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法14.2 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气象要素、大气结构和组成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大气污染物浓度的估算方法烟气抬升高度与烟囱高度计算燃烧与大气污染颗粒污染物防治方法气态污染物防治方法14.3 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技术固体废弃物产生与管理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固体废物预处理技术固体废物生物处理固体废物热处理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固体废物资源化与综合利用14.4 物理污染防治技术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振动防治技术电磁辐射和放射性污染治理技术十五、职业法规15.1 环境与基本建设相关的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条例15.2 环境质量与污染物排放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城镇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生活垃圾填埋污染物控制标准15.3 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与行为准则勘察设计注册环保工程师资格考试基础考试分科题量、时间、分数分配说明上午段:高等数学24题流体力学12题普通物理12题计算机应用技术10题普通化学12题电工电子技术12题理论力学13题工程经济10题材料力学15题合计120题,每题1分。

2014年环保工程师考试污染防治技术基础知识及答案四

2014年环保工程师考试污染防治技术基础知识及答案四

2014年环保工程师考试污染防治技术基础知识及答案四单项选择题:1.在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中,()对人体危害最大。

A.长波B.中波C.微波D.短波2.利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吸收声能来降低噪声强度的技术是指()。

A.隔声B.吸声C.消声D.减振3.()技术是从噪声传播途径的角度来加以控制的。

A.隔声B.吸声C.消声D.减振4.根据《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 12348--1990),工业区夜间短促鸣笛声的噪声其峰值可以不超过()。

A.55dBB.65dBC.70dBD.60dB5.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1993),工业区应执行()标准。

A.0类B.1类C.2类D.3类6.()是振动引起的疾病。

A.水俣病B.职业性雷诺氏症C.痛痛病D.致癌致畸7.()不是噪声的特征。

A.局部性B.有残剩的污染物质C.危害是慢性的和间接的D.是不需要的声音8.常用的噪声评价量有()。

A.响度和响度级B.A声级C.噪声评价数D.上述三种9.下列不属于放射性核素内照射危害程度特点的是()。

A.比电离能越大的辐射核素,内照射的危害性越大B.半衰期越短的放射性核素危害性越大C.滞留于人体内时间越长的放射性核素危害性越大D.能浓集放射性核素且对辐照敏感的器官,易于遭受破坏10.下列关于橡胶隔振器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不耐油污B.适于高温和低温下使用C.易老化D.形状可自由选择11.根据辐射源的规模大小对人为辐射进行分类,不属于其中的是()。

A.城市杂波辐射B.建筑杂波C.单一杂波辐射D.家用电器辐射12.电磁污染的传播途径可以分为()。

A.空间辐射、导线传播、复合污染B.城市杂波辐射、建筑杂波、单一杂波辐射C.长波电磁辐射、中短波电磁辐射、超短波和微波电磁辐射D.大气与空气电磁辐射、太阳电磁辐射、宇宙电磁辐射13.下列关于电磁辐射对机体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电磁波的场强越大,对机体的影响越严重B.长波对人体的影响较弱,随波长的缩短,对人体的影响加重,微波作用最突出C.辐射强度随辐射源距离的加大而迅速递减,对人体的影响也迅速减弱D.连续波对机体的不良影响,比脉冲波严重14.根据《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 9175--1988),以电磁波辐射强度及其频段特性对人体可能引起潜在性不良影响的阈下值为界限,将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标准分为()级。

最新整理环保工程师《基础知识》重点辅导(7)

最新整理环保工程师《基础知识》重点辅导(7)

环保工程师《基础知识》重点辅导(7)相关推荐:注册环保工程师考试时间 |准考证打印时间|考试真题 |模拟试题 |考试大纲化学沉淀的技术和方法化学沉淀的基本原理化学沉淀法指的是向工业废水中投加某种化学物质,使其和废水中溶解物质发生反应并生成难溶盐沉淀,从而去除废水中该溶解性物质的方法。

可以用于处理含金属离子和某些阴离子的工业废水。

一般采用氢氧化物、硫化物和碳酸盐等作为沉淀剂。

氢氧化物沉淀法大多数金属的氢氧化物在水中的溶度积很小,因此可以利用向水中投加某种化学药剂使水中金属阳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而被去除。

氢氧化物沉淀法最经济的化学药剂是石灰,一般适用于不准备回收重金属的低浓度废水处理。

例如:某矿山废水含铜83.4m g/L,总铁1260m g/L,二价铁10 m g/L,p H值为 2.23,沉淀剂采用石灰乳,其处理过程为:废水与石灰乳在混合池内混合后进入一级沉淀池,控制,使铁先沉淀,然后加入石灰乳,控制p H值7.5~8.5范围,使铜沉淀。

废水经二级化学沉淀后,出水可达到排放标准,沉淀过程中产生的铁渣和铜渣可回收利用。

硫化物沉淀法许多金属能形成硫化物沉淀,大多数金属硫化物的溶解度一般比其氢氧化物的要小很多,采用硫化物作沉淀剂可使废水中的金属得到更完全地去除。

但是,由于硫化物沉淀法处理费用较高,且硫化物固液分离困难,常需投加凝聚剂,因此,此法的应用不太广泛,有时作为氢氧化物沉淀法的补充法。

常用沉淀剂为硫化氢、硫化钠和硫化钾等。

碳酸盐沉淀法锌和铅等金属离子的碳酸盐的溶度积较小,可投加碳酸钠到高浓度的含锌或含铅废水中,形成锌或铅的碳酸盐沉淀,从而回收重金属。

其他沉淀处理法钡盐沉淀法主要用于含六价铬的废水处理,而铁氧体沉淀法则用于金属废水的处理与回收利用,其原理是向废水中投加适量的硫酸亚铁,加碱中和后,通入热空气使废水中各种金属离子形成具有磁性的复合金属的氧化物,即铁氧体,其特点是易沉淀分离。

化学沉淀法处理废水⑴碱性锌酸盐镀锌废水处理碱性锌酸盐镀锌工艺应用比较广泛。

最新整理环保工程师考试辅导:基础知识(4)

最新整理环保工程师考试辅导:基础知识(4)

环保工程师考试辅导:基础知识(4)相关推荐:注册环保工程师考试时间 |准考证打印时间|考试真题 |模拟试题 |考试大纲氧化还原法氧化还原法原理氧化还原法: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废水中的溶解性污染物质去除的方法。

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的过程叫氧化,失去电子的物质称还原剂,在反应中被氧化,得到电子的过程叫还原,而得到电子的物质叫氧化剂,在反应中被还原。

每个物质都有各自的氧化态和还原态,其氧化还原电位的高低决定了该物质的氧化还原能力。

废水的氧化还原处理法又可分为氧化法和还原法两类。

常用的氧化剂:空气中的氧、纯氧、臭氧、氯气、漂白粉、次氯酸钠、二氧化氯、三氯化铁、过氧化氢和电解槽的阳极等。

1、氯氧化法原理:氯氧化法采用氯系氧化剂,如次氯酸钠、漂白粉和液氯等,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氰化物、硫化物、酚、醇、醛、油类以及对废水进行脱色、脱臭、杀菌等处理。

2、臭氧氧化法(1)臭氧的特性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其氧化能力仅次于氟,比氧、氯及高锰酸盐等常用的氧化剂都高。

在理想的反应条件下,臭氧可以把水溶液中大多数单质和化合物氧化到它们的氧化态,对水中有机物有强烈的氧化降解作用,还有强烈的消毒杀菌作用。

臭氧的性质主要有:①不稳定性;②溶解性;③毒性;④氧化性;⑤腐蚀性。

(1)臭氧氧化的接触反应装置废水的臭氧处理是在接触反应器中进行,为了使臭氧与水中充分反应,应尽可能使臭氧化空气在水中形成微小气泡,并采用气液两相逆流操作,以强化传质过程。

常用的臭氧化空气投加设备有多孔扩散器、乳化搅拌器、射流器等。

(2)臭氧处理工艺设计设计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臭氧发生器型号和台数的确定,确定的依据是臭氧投加量,臭氧化空气中臭氧的浓度和臭氧发生器工作的压力,二是臭氧布气装置和接触反应池容积的确定,确定的依据是布气装置性能和接触反应时间,一般为5~10分钟。

(3)臭氧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发展很快,近年来,随着一般公共用水污染日益严重,要求进行深度处理,国际上再次出现了以臭氧作为氧化剂的趋势。

环保报告师讲义之电磁污染防治基本方法(七)-环保报告师考试.doc

环保报告师讲义之电磁污染防治基本方法(七)-环保报告师考试.doc

4、交流电气化铁道电力机车运行产生的辐射干扰的测量方法GB 15708-95规定了交流电气化铁道电力机车运行产生的无线电辐射干扰的测量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

适用于单相工频25kV 交流电气化铁道电力机车运行产生的无线电辐射干扰的地面测量。

适用的频率范围为0.15~30 MHz及30~1000 MHz。

(1)测量方法无线电辐射干扰场强值的测量用准峰值测量仪,其技术指标应符合GB 6113的有关规定。

0.15~30 MHz频段的参考测量频率为1 MHz,可在1 MHz 的范围内进行测量。

30~1000 MHz频段的参考频率为150 MHz,可在150 MHz 的范围内进行测量。

测量天线应符合GB 6113 中对天线的要求。

天线方向图的主瓣应对准铁道。

在0.15~30 MHz频段,使用直立环形天线或直立框型天线,天线的中心高于地面1m。

在30~1000MHz频段,使用对称偶极天线或其他高增益宽带天线,天线振子的离地高度为。

单线电气化铁道的基准测量距离:天线距轨道中心20m。

双线电气化铁道的基准测量距离:天线距临近的一股轨道中心20m。

选择电气化铁道正常运营线路的区间或特殊区段。

测量地点应位于低填浅挖地势平坦地段。

测量点20m内无10kv以下配电线路及建筑物,远离送电线路、公路和其他干扰源。

电磁环境噪声比被测干扰场强最大值低12dB。

测量无线电辐射干扰场强时,应使用记录设备记录测量数据;记录设备接在干扰场强测量仪准峰值检波电压输出端。

使用笔记录仪时,其机械时间常数应满足GB 6113中电表时间常数的要求。

(2)无线电辐射干扰频率特性的测量无线电辐射干扰的频率特性可以用多台场强仪测量,其天线应放置在基准距离20m 处,同时测量电力机车通过时不同频率的干扰场强。

也可用一台场强仪分别对不同频率的干扰场强进行多次测量,得到干扰场强在不同频率上的电平分布;测量频率点可根据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在0.15~30 MHz及30~1000 MHz之间分频段选择。

注册环保工程师执业资格基础考试复习教程(专业基础部分)目录-环保工程师考试.doc

注册环保工程师执业资格基础考试复习教程(专业基础部分)目录-环保工程师考试.doc

注册环保工程师执业资格基础考试复习教程(专业基础部分)目录-环保工程师考试.doc注册环保工程师执业资格基础考试复习教程(专业基础部分)目录-环保工程师考试第一篇工程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第一章流体动力学基础第一节描述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一、拉格朗日法二、欧拉法第二节描述流体运动的几个基本概念一、恒定流与非恒定流二、均匀流与非均匀流三、有压流与无压流第三节流体运动的连续性方程一、流体运动的连续性微分方程二、总流的连续性方程第四节理想流体运动微分方程及其积分一、理想流体运动微分方程二、理想流体运动微分方程的伯努利积分三、重力作用下理想流体元流伯努利方程四、伯努利方程式的意义第五节实际流体恒定流能量方程一、实际流体恒定元流能量方程二、实际流体恒定总流能量方程三、恒定总流能量方程的应用条件及注意的问题第六节总水头线·测压管水头线·总压线·全压线一、总水头线与测压管水头线二、总压线与全压线第七节恒定总流伯努利方程的应用第八节实际流体恒定总流的动量方程一、恒定总流动量方程的推导二、应用动量方程的注意点及步骤三、恒定总流动量方程的应用举例思考题习题第二章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第一节液流型态及其判别标准一、雷诺实验二、流态的判别第二节流动阻力的分类一、沿程阻力与沿程水头损失二、局部阻力与局部水头损失第三节均匀流基本方程第四节层流运动一、层流运动的流速分布二、层流的沿程损失第五节湍流运动一、湍流运动的分析方法二、湍流附加切应力三、湍流黏性底层四、湍流速度分布第六节沿程阻力系数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一、尼古拉兹实验二、人工加糙管的沿程阻力系数的半经验公式三、莫迪图第七节局部水头损失第八节减少阻力的措施思考题习题第三章有压管道水力计算第一节孔口出流的分类一、孔口自由出流与淹没出流二、小孔口出流与大孔口出流三、孔口恒定出流与非恒定出流第二节薄壁小孔口恒定出流一、薄壁小孔口恒定自由出流二、薄壁小孔口恒定淹没出流第三节管嘴恒定出流一、圆柱形外延管嘴恒定出流二、圆柱形外延管嘴的真空压强三、圆柱形外延管嘴的工作条件第四节孔口(管嘴)的变水头出流第五节短管的水力计算一、短管自由出流二、短管淹没出流三、短管水力计算类型第六节长管的水力计算一、简单管路二、串联管路的水力计算三、并联管路的水力计算思考题习题第四章明渠恒定流第一节明渠的类型一、顺坡、平坡和逆坡渠道二、棱柱形渠道与非棱柱形渠道:三、明渠的横断面第二节明渠均匀流的特征及形成条件一、明渠均匀流的水力特征二、明渠均匀流形成的条件第三节明渠均匀流的基本计算公式第四节水力最优断面及允许流速一、水力最优断面二、允许流速第五节明渠均匀流水力计算一、校核渠道的输水能力二、确定渠道的底坡三、确定渠道断面尺寸第六节管道无压流的水力计算一、管道无压流的水流特征二、管道无压流的水力计算第七节明渠恒定非均匀流水流特征一、明渠非均流水力特征二、急流、缓流、临界流第八节断面单位能量与临界水深一、断面单位能量的概念二、断面单位能量(比能函数)图示三、临界水深第九节临界底坡、缓坡、陡坡一、临界底坡二、临界底坡的计算第十节水跃与跌水一、跌水二、水跃三、水跃的基本方程四、水跃函数图示五、共轭水深的计算六、水跃的能量损失与水跃长度七、水跃发生的位置第十一节明渠恒定非均匀渐变流的基本微分方程一、明渠恒定非均匀渐变流的基本微分方程的建立二、棱柱形明渠恒定渐变流水面曲线计算思考题习题第五章湍流射流与湍流扩散第一节湍流射流特征一、湍流射流的运动与结构二、射流的几何特征三、射流的运动特征四、射流的动力特征第二节圆断面射流的运动分析一、轴心速度vm二、断面流量Q三、断面平均流速v1思考题习题第六章气体动力学基础第一节理想气体一元恒定流的运动方程一、气体一元定容流动二、气体一元等温流动三、气体一元绝热流动第二节声速、马赫数一、声速二、马赫数第三节气体恒定一元流的连续性方程一、连续性微分方程二、气流速度与过流断面的关系第四节实际喷管性能思考题习题第七章相似原理和模型实验方法第一节量纲分析法一、量纲二、量纲和谐原理三、π定理第二节流动相似的概念一、几何相似二、运动相似三、动力相似四、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的相似第三节相似准则一、一般相似准则二、重力相似准则(弗劳德准则)三、黏滞力相似准则(雷诺准则)四、欧拉准则第四节模型设计一、重力起主导作用的水流模型二、黏滞力起主导作用的水流模型三、同时考虑重力和黏滞力的水流模型第五节实验数据处理方法一、模型与原型数据换算关系二、实验数据处理思考题习题第八章泵与风机第一节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一、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二、泵与风机的主要性能参数第二节泵与风机的基本方程一、理想叶轮假定二、欧拉方程第三节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一、泵与风机的理论性能曲线二、泵与风机的实际性能曲线第四节管路系统的特性曲线第五节管路系统中泵与风机的工作点第六节离心式泵与风机的工况调节一、改变管路系统性能曲线的调节方法二、改变泵或风机的性能曲线三、改变并联泵台数调节性能曲线第七节离心式泵与风机的选择一、确定设备类型二、确定选用依据三、确定设备的型号、大小及台数四、几点注意事项第八节水泵安装高度的计算一、泵的气蚀现象二、离心式水泵吸入口真空高度水力计算三、水泵最大安装高度的计算思考题习题第一篇习题参考答案主要参考文献第二篇环境工程微生物第一章微生物学基础第一节微生物的分类与特点一、微生物的特点二、微生物的分类与命名第二节细菌一、细菌的形态二、细菌的细胞结构第三节原生动物与微型后生动物一、原生动物二、微型后生动物习题第二章微生物的生理特性第一节微生物的营养一、微生物细胞的化掌组分及生理功能二、微生物的营养类型三、培养基(medium或cu|ture medium)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输第二节酶及其作用一、酶的命名和分类二、酶的催化特性三、酶促反应的影响因素第三节微生物的代谢一、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二、呼吸作用的本质三、微生物的呼吸类型第四节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一、生长与繁殖的基本概念二、微生物生长测定方法三、微生物的生长特性四、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习题第三章病毒一、病毒的分类、特点与形态结构二、病毒的繁殖三、病毒的去除习题第四章微生物的生态第一节微生物生态的基本概念一、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二、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三、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第二节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一、互生关系二、共生关系三、拮抗(对抗)关系四、寄生关系第三节土壤微生物生态一、土壤的环境条件二、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分布三、土壤自净与环境容量第四节空气微生物生态第五节水体微生物生态一、淡水微生物群落二、海洋中微生物群落三、水体自净污染水体的微生物生态第六节微生物与物质循环。

《注册环保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大纲(最新版)

《注册环保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大纲(最新版)

注册环保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大纲1. 环境法规与标准1.1 环境法规了解我国环境法规和环境技术管理体系,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专业环境保护法规及政策的核心内容。

1.2 环境标准了解我国现行的环境标准体系,熟悉国家主要环境质量标准及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内容和适用范围,掌握相关的工程技术规范。

2. 水污染防治工程技术2.1 污水物理、化学处理工程2.1.1 掌握混凝、沉淀和气浮的技术和方法,熟悉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

2.1.2掌握过滤的过程和方法,熟悉影响过滤效果的主要因素。

2.1.3熟悉吸附的过程和方法,了解主要吸附剂的性能与影响因素。

2.1.4熟悉离子交换的技术和方法,了解主要离子交换剂的性能。

2.1.5熟悉膜分离的技术和方法,了解膜及膜组件的分类和性能。

2.1.6熟悉中和及化学沉淀的技术和方法。

2.1.7了解氧化还原处理技术和方法;影响氧化还原效果的主要因素。

熟悉消毒机理和方法。

2.1.8了解萃取、吹脱和汽提的技术要点。

2.2 污水生物处理2.2.1 掌握活性污泥法的机理、有机物生物降解的影响因素及工艺。

2.2.2 掌握生物膜法的机理、影响因素及典型处理工艺。

2.2.3 掌握生物脱氮、除磷的机理、影响因素及典型处理工艺。

2.2.5 掌握厌氧生物处理的机理、影响因素及典型处理工艺。

2.3 污水自然净化工程2.3.1 熟悉稳定塘处理的技术方法及类型。

2.4 污泥处理处置2.4.1 熟悉污泥的特性。

2.4.2 掌握污泥处理技术和方法。

2.4.3 了解污泥的最终处置方法。

3 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工程实践3.1 污水收集和提升了解污水收集系统的类型及功能,掌握管线和泵站设计的方法。

3.2污水处理厂(站)总体设计掌握主要工业废水、工业园区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规模的确定、水量水质调节、厂址选择、总平面布置及水力高程确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3 污水、污泥处理与构(建)筑物设计3.3.1 掌握污水预处理工艺单元的类型、功能、设计原则及计算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我国关于电场、磁场和电磁场暴露的
限值
8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颁布了《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 9175-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8702-88)和《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GB 10437-89)。

1998年,国家环保总局颁布了《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 24-1998)。

2002年颁布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还有国家军用标准:《超短波辐射作业区安全限值》(GJB 1002-90)、《水面舰艇磁场对人体作用安全限值》(GJB 2779-96)等。

1、《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 9175-88)
此标准在制定时,参考了职业卫生标准,同时又扩大了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范围,其中对青少年、儿童进行了神经行为功能和某些临床化验指标的观察,并做了动物实验。

基于这些基础,将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标准分为两级,见表5-4-7。

在标准中,规定
了安全区和中间区。

2、《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8702-88)
此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与其他几个标准不同的是有了比能量吸收率SAR 剂量内容,对公众照射,规定在24h以内,任意连续6min按全身平均SAR应小于0.02W/kg;对各频段导出的限值见表5-4-8。

此限值明显比《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要宽。

3、《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GB
10437-89)
此标准规定的内容相对较多。

详细见标准
原件。

关于作业人员操作位允许微波辐射的平均功率,在标准中,对转动天线的脉冲波规定了与连续波相同的标准,功率密度均为50 (8h)或400 (日剂量)。

而对固定辐射的脉冲微波辐射标准比上面的要严,功率密度为25
或200 。

标准中规定的肢体辐射时的标准、日剂量和平均辐射强度均比全身辐射时的宽,前者
为后者的10倍。

4、《作业场所超短波辐射卫生标准》(GB
1043-89)
此为30~300MHz波段的标准,分为连续波和脉冲波,暴露时间分为二级,见表5-4-10。

5、《作业场所工频电场卫生标准》(GB
16203-1996)
作业场所工频电场8h最高容许量为
5kV/m。

因工作需要必须进入超过最高容许量的地点或延长接触时间时,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带电作业人员应该在全封闭的屏蔽
装置中操作。

6、《超短波辐射作业区安全限值》(GJB
1002-90)
此标准适用于军用超短波设备,各战位作业操作及维修保养人员所处的区域。

本标准指的是超短波30~300MHz,相应波长为10~1m范围内的安全限值,见表5-4-11。

7、《水面舰(艇)磁场对人体作用安全限值》
(GJB 2779-96)
此标准规定的是水面舰艇室中电磁扫雷具和其他强磁场设备产生的恒定磁场或频率在0.2Hz以下的交变磁场对舰(艇)员全身作用的安全限值。

见表5-4-12。

8、《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
我国2002年6月1日颁布实施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中含有关于电磁辐射的标准,其中标准的“5.2.4”节为防非电离辐射(射频辐射)。

标准的“5.2.4.1”节规定生产工艺过程有可能产生微波或高频电磁场的设备应采取有效地防止电磁辐射能的泄漏措施;“5.2.4.2”节规定工作地点微波(300MHz~300GHz)电磁辐射强度不应超过表5-4-13规定的限值。

工作时日接触连续波时间小于8h可按下式计算:式中:——容许辐射平均功率密度,; ——接触辐射时间,h。

工作日接触脉冲波时间小于8h,容许辐射平均功率密度按下式计算:标准的“5.2.4.3”节规定短时间接触时卫生限值不得大于5 ,同时需要使用个体防护用具;标准的
“5.2.4.4”节规定高频电磁辐射(频率
30~300MHz)工作地点辐射强度卫生限值不应超过表5-4-14规定的限值。

标准的“5.2.4.5”节规定产生非电离辐射的设备应有良好的屏蔽措施。

标准的“5.2.5”节为工频超高压电场的防
护。

9、《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
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 24-1998)
在此规范中,对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推荐暂以4kV/m作为居民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推荐应用国际辐射保护协会关于对公众全天辐射时的限值0.1mT(约等于80A/m)作为工频磁场的评价标准,而对于110kV、220kV及330kV送变电工程可参照执行。

该标准还给出了“国际网会议第36.01工作组”推荐的计算高压送电线线下空间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场强度的方法。

四、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我国于1988年颁布了国家标准GB 8702-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该规定中防护限值的适用频率范围为
100kHz~300GHz。

防护限值与频率的关系见图5-4-7。

是防护限值的上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