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刀架课程设计说明书
方刀架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设计方刀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钻9×M12螺孔工序的专用夹具内容:(1)零件——毛坯合图1张(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1套(3)夹具装配图1张(4)夹具体零件图1张(5)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原始资料:该零件图样一张;生产纲领为小批量生产;每日一班。
2013年10月14日目录前言 (4)第一章零件分析 (5)1.1 零件的作用 (5)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5)1.2.1 零件图样分析 (5)1.2.2 工艺分析 (5)第二章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 (6)2.1 选择毛坯 (6)2.2 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6)2.2.1 公差等级 (6)2.2.2 锻件重量 (6)2.2.3 锻件复杂系数 (6)2.2.4 锻件材质系数 (6)2.2.5 锻件分模线形状 (6)2.2.6 零件表面粗糙度 (6)2.3 绘制方刀架锻造毛坯简图 (7)第三章工艺规程设计 (8)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8)3.1.1 基面的选择 (8)3.1.2 粗基准的选择 (8)3.1.3 精基准的选择 (8)3.2 拟定工艺路线 (8)3.2.1 工艺路线的确定 (8)3.2.2 加工阶段的划分 (10)3.2.3 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10)3.2.4 工序顺序的安排 (10)3.3 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11)3.4 切削用量的计算 (12)3.4.1 工序4粗车 (12)3.4.2 工序5 (14)3.4.3 工序6铣四侧面 (14)3.4.4 工序7铣四侧面环槽 (14)3.4.5 工序8精铣C面和工序9倒八条边角 (15)3.4.6 工序11车孔和端面环槽及倒角 (15)3.4.7 工序12和工序13磨端面 (16)3.4.8 工序14磨四侧面保证 (16)3.4.9 工序15钻8×M17-6H螺纹孔 (17)3.4.10 工序16钻铰孔 (17)3.4.11 工序17 (18)3.5 时间定额计算 (18)3.5.1 工序4各工步工时计算 (18)3.5.2 工序5粗车左端面 (19)3.5.3 工序6铣四侧面 (20)3.5.4 工序7铣四侧面环槽 (20)3.5.5 工序8精铣槽C面 (20)3.5.6 工序11车 (20)3.5.7 工序12磨右端面 (21)3.5.8 工序13磨右端面 (21)3.5.9 工序14磨四侧面保证 (22)3.5.10 工序15钻8×M12—6H螺纹孔 (22)3.5.11 工序16钻M22 (22)第四章夹具设计 (24)4.1 问题的提出 (24)4.2 卡具设计 (24)4.2.1 定位基准的选择 (24)4.2.2 切削力和卡紧力计算 (24)4.3 定位误差分析 (24)4.4 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24)第五章结束语 (25)参考文献 (26)附图 (27)前言机械制造加工工艺与机床夹具设计是在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全部专业课之后进行的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运用,进而使对机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方刀架加工工艺说明书

以 A\C\F 面为基准面
8车
车槽
以 A\C\F 面为基准面
9钻
钻 8 个螺纹孔 以 F 面为基准面
10 攻丝
在 8 个螺纹孔 上
以 F 面为基准面
11 钻
钻¢10mm 的孔
12 铰
¢12mm 长 度 为 18mm
以 A 面为基准面
设备
立式铣床 立式铣床 钻床 数控车床 数控车床 数控车床 钻床
钻床
根据分析,采取以下工艺措施: 根据基面先行、先粗后精、先主后次的原则,其主要表面¢85 上下偏差为 0.02mm 和¢25 的上偏差为 0.023mm 下偏差为 0mm 的内孔和¢15 上偏差为 0.019mm 下偏差为 0mm 的孔。要求具有较高的尺寸精度和垂直度、平面度、位置度、同轴 度要求,并且表面粗糙度 Ra 也有一定的要求。显然这些在数控车床的一次装夹 中无法完成,且毛坯不是圆柱形,所以方刀架所需选用的是数控车床、立式铣床 和钻床,夹具用四爪卡盘,量具可用游标卡尺、千分尺、百分表等。 大致的工艺顺序为先铣基准面,公差要求定 F 面为精基准面。可用百分表
具、夹具、量具、辅具),确定工序的切削用量及工序尺寸。编制机械加工工艺 规程卡(工艺过程卡、工序卡片和刀具卡)1 套。工序卡片不得少于 5 份,数控 工序卡少于 5 份的用普通加工工序卡补足 5 份;
1.2.4 设计轴类零件的需手工编制数控车削程序并仿真; 1.2.5 撰写设计说明书 1 份。
1.3 设计要求
七、时间定额
由表 5-1 可知: 1、锻造与热处理可在购买前完成,所以不计算在时间定额内; 2、铣平面:装刀、装毛坯、对刀(利用百分表)、输入程序、实际切削; 3、铣 4 个¢15 的孔:分粗铣和精铣; 4、钻 1 个¢20 孔:包括划线、找正、钻孔、钻中心孔; 5、车孔¢25mm 和¢36mm:装刀、对刀、程序输入、车¢25mm、长 33mm 和¢36mm、 长 39mm; 6、车¢37mm 的槽:对刀、切槽,精车一刀,提高表面粗糙度; 7、钻 8 个螺纹孔:装刀、对刀、划线、装工件、钻孔、攻丝;
CA6140车床方刀架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说明书【钻孔4-Φ15】

设计题目: 方刀架及其夹具工艺设计
学 生:
学 号:
专 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 级:
指导教师:
序言…………………………………………………………………1
一. 零件分析……………………………………………………2
1.1 零件作用………………………………………………5
1.2零件的工艺分析…………………………………………5
工序Ⅴ 铣四方1250 -0.6㎜×1250 -0.6㎜,去毛刺;铣四侧压刀槽,保证尺寸24㎜,C面留加工余量0.2∽0.3㎜;精铣C面至尺寸18㎜;倒角1×45°,8条边.
工序Ⅵ 热处理,C表面淬火HRC40∽45.
工序Ⅶ 车环型槽,
工序Ⅷ 磨Φ36+0.03 0㎜端面,保证390 -0.3㎜;
磨Φ25+0.023 0㎜端面,保证720 -0.12㎜;磨四个侧面.
学生设计水平有限,其中难免有缺点错误,敬请老师批评指正。
技术要求
1、C面淬火硬度40~45HRC。
2、未注倒角1×45°。
3、材料45。
零件图样分析
1)φ15 mm孔对基准B的位置度公差为φ0.05mm。
2)图中左端面 (方刀架底面)平面度公差为0.008mm。
3)图中左端面对基准B的垂直度公差为0.05mm。
8)以两个端面为基准加工的表面包括:φ36 ㎜端面,φ25 ㎜孔端面(互为基准),零件的四个侧面。
二、工艺规程设计
2.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该零件时属于箱壳类零件,结构比较简单规则,但某些加工面和孔的尺寸精度、平面度,垂直度、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要求比较高,铸件适用于制造复杂形状的毛坯,锻件适用于形状简单,强度要求高的毛坯。但因此零件并不是很复,因此该零件选择毛坯为锻件,锻件制造的方法有自由锻和模锻两种。自由锻毛坯精度低、加工余量大、生产率低,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以及大型零件毛坯。模锻毛坯精度高、加工余量小,生产率高、适用于中批以上生产的中小型零件毛坯。常用的锻造材料为中、低碳钢及低合金钢。综上所诉;该零件应选择自由锻的方法制造毛坯。
方刀架_工艺课程设计

方刀架技术要求 1、C面淬火硬度40~45HRC。
2、未注倒角1×45°。
3、材料45。
1、零件图样分析1)φ15019.0+mm孔对基准B的位置度公差为φ0.05mm。
2)图中左端面 (方刀架底面)平面度公差为0.008mm。
3)图中左端面对基准B的垂直度公差为0.05mm。
4)C表面热处理40~45HRC。
5)材料45。
2、方刀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表2-49)表2-49 方刀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1)该零件为车床用方刀架,中间周圈槽用于装夹车刀,其C面直接与车刀接触,所以要求有一定的硬度,因此表面淬火40~45HRC2)该零件左端面与车床拖板面结合,并可以转动,φ15019.0+mm孔用于刀架定位时使用,以保证刀架与主轴的位置,其精度直接影响机床的精度。
3)该零件在加工中,多次装夹,均以φ3603.0+mm孔及右端面定位,保证了加工基准的统一,从而保证了工件的加工精度。
4×φ15019.0+mm,可采用铣床加工,其精度可以得到更好的保证。
4)工序中安排了,四个侧面和左、右两端面均进行磨削,其目的是保证定位时的精度。
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四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教。
一、零件分析(一)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机床上的方刀架。
其主要作用是稳固、可靠、准确的夹持刀具,换刀时能够转动。
零件的Φ25㎜端面用于准确定位, Φ25㎜孔与轴配合,用于夹紧.(二)零件的工艺分析Φ25+0.023 0㎜端面与Φ25+0.023 0㎜孔、Φ36+0.03 0㎜孔有一定的位置要求。
方刀架课程设计洛阳

方刀架课程设计洛阳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方刀架的基本原理、构造及使用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方刀架在机械加工中的重要性,并具备使用和维护方刀架的基本技能。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方刀架的定义、分类和结构特点。
•掌握方刀架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
•理解方刀架的维护保养方法。
2.技能目标:•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方刀架。
•能够独立进行方刀架的安装、调试和拆卸。
•能够对方刀架进行简单的故障排除和维修。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机械加工行业的兴趣和热情。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方刀架的基本原理、构造及使用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方刀架的定义、分类和结构特点。
2.方刀架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
3.方刀架的安装、调试和拆卸方法。
4.方刀架的维护保养方法。
5.方刀架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讲解方刀架的基本原理、构造及使用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方刀架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
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方刀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方刀架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方刀架设备及相关工具,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以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方刀架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方刀架夹具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方刀架夹具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掌握方刀架夹具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如设计规范、材料选择、力学分析等。
3. 学生能够了解并描述方刀架夹具在设计过程中涉及的参数计算与优化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方刀架夹具的三维建模,并生成工程图。
2. 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方刀架夹具的结构设计和参数计算。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方刀架夹具设计的方案制定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专业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学习和探究的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提高他们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升沟通、交流和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专业课程,以实践性、应用性为主,强调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相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和CAD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合作,掌握方刀架夹具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进行评估和反馈,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内容1. 方刀架夹具概述- 夹具的定义、分类及其在机械加工中的作用- 方刀架夹具的结构特点和应用范围2. 方刀架夹具设计理论基础- 夹具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材料选择与力学分析- 方刀架夹具设计中的参数计算与优化方法3. CAD软件在方刀架夹具设计中的应用- CAD软件的基本操作与功能- 方刀架夹具的三维建模与工程图生成- 参数化设计与优化4. 方刀架夹具设计实例分析- 实际工程项目中夹具设计案例分析- 设计方案的制定与优化- 结构设计、力学性能分析及工程应用5. 小组项目实践- 学生分组,明确项目任务和分工- 按照教学大纲,完成方刀架夹具的设计与优化- 项目汇报与评价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方刀架夹具概述、设计理论基础第二周:CAD软件在方刀架夹具设计中的应用第三周:方刀架夹具设计实例分析、小组项目实践第四周:项目汇报与评价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关于机械夹具设计、CAD软件应用、机械设计实例分析等章节相关联。
方刀架中批课程设计

方刀架中批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方刀架的基本结构及其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原理。
2. 使学生理解并能够描述方刀架中批加工的操作流程和相关术语。
3. 帮助学生了解方刀架调整和保养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独立操作方刀架进行简单的机械加工的能力。
2. 让学生通过实践练习,掌握方刀架中批加工的技能,并能够准确、高效地完成加工任务。
3.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方刀架加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方刀架及机械加工行业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2. 培养学生具有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养成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能够在小组合作中相互支持、共同进步。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结合学生年级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技能训练,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的年级,对方刀架等机械设备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需要进一步系统学习和实践锻炼。
教学要求:1. 教师应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确保学生掌握课程目标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取得进步。
3.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将这一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二、教学内容1. 方刀架基本结构及原理- 介绍方刀架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阐述方刀架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原理2. 方刀架中批加工操作流程- 按照教材章节,讲解方刀架中批加工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列举并解释方刀架加工过程中的相关术语3. 方刀架调整与保养- 详解方刀架的调整方法,包括刀头、刀架间隙的调整- 讲解方刀架的日常保养和维修知识4. 实践操作- 安排学生进行方刀架基本操作练习,如装刀、对刀、加工等- 组织学生进行方刀架中批加工实践,培养操作技能5. 故障分析与解决- 分析方刀架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及原因- 讲解故障排除方法,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教学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方刀架基本结构及原理第二课时:方刀架中批加工操作流程第三课时:方刀架调整与保养第四课时:实践操作(基本操作练习)第五课时:实践操作(中批加工实践)第六课时:故障分析与解决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教学内容紧密围绕教材中关于方刀架的结构、原理、操作、调整、保养及故障处理等内容,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方刀架相关知识和技能。
方刀架与夹具课程设计

方刀架与夹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方刀架与夹具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2. 学生掌握方刀架与夹具的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3. 学生了解方刀架与夹具的安全操作规范及维护保养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分析方刀架与夹具的使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夹具进行工件装夹;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方刀架与夹具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3. 学生能够对方刀架与夹具进行简单的故障诊断及排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方刀架与夹具在机械加工领域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养成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好习惯;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本课程针对中职或技校机械加工及相关专业学生设计,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方刀架与夹具的基本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安全意识,为今后从事机械加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方刀架与夹具概述- 夹具的定义、分类及作用- 方刀架的组成、结构与功能2. 方刀架与夹具的工作原理- 夹具的工作原理及力学分析- 方刀架的工作原理及特点3. 方刀架与夹具的应用- 方刀架在不同工件加工中的应用- 夹具的选择与工件装夹方法4. 方刀架与夹具的安全操作- 安全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常见事故案例分析5. 方刀架与夹具的维护保养- 维护保养方法及周期- 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结合教材相关章节,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方刀架与夹具的知识。
教学内容涵盖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应用、安全操作及维护保养等方面,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针对方刀架与夹具课程的特点,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1. 讲授法:- 对方刀架与夹具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设计题目:方刀架课程设计说明书专业:班级:设计者:指导教师:年月日《课程设计说明书刀具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序 言大二第一学期我们进行了《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的学习,并且在大一第一学期进行过金工实习。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在我们进行之后其他各专业课程的进行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作为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我们进行了本次课程设计。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了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通过认真查阅资料,切实地锻炼了我们自我学习的能力。
另外,在设计过程中,经过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同学们的热心帮助,我顺利完成了本次设计任务。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方刀架是作用是通过用螺钉的紧固作用在机床上快速的实现车刀固定,夹紧、转换,为车工提供方便,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的辅助时间,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方刀架的主要功用就是通过装在刀架上的其它零件夹紧刀具,换刀时,在手柄转动下,带动方刀架回转,以达到换刀的目的。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本零件从零件图可知:1)该零件为车床用方刀架,中间周圈槽用于装夹车刀,其C 面直接与车刀接触,所以要求有一定的硬度,因此表面淬火40~45HRC 。
2)该零件左端面与车床拖板面结合,并可以转动,φ15019.00+mm 孔用于刀架定位时使用,以保证刀架与主轴的位置,其精度直接影响机床的精度。
3)该零件为锻件,在设选定毛胚时锻件尺寸为135mm ×135mm ×82mm ,根据基准重合和多次加工的原则选择右端面和φ3603.00+mm 孔定位,保证加工基准的统一,从而保证了工件的加工精度。
4)为了保证定位时的精度,工序中安排了四个侧面和左、右两端面均进行铣削。
5)4×φ15019.00+mm ,采用钻床加工,其精度可以得到更好的保证。
6)零件右端面,它是毛坯铸造出来之后等待加工的第一个面,此面将作为粗基准,表面粗糙度为1.6,用粗铣右端面,见平即可。
钻φ22mm 通孔,扩孔至φ33mm 深35mm ,车孔至φ3603.00+mm ,深39.503.0-mm ,切槽φ371.0±mm ×3mm 。
根据表面粗糙度要求我们采取粗铣 精铣的加工方式,既节省时间又能达到技术要求。
7)零件左端面是需要加工的面,以右端面为粗基准进行粗铣和精铣即可达到要求。
反过来,用已加工平面定位,四爪单动卡盘装夹工件,铣左端面,保证厚度尺寸73012.0-mm (留1mm 余量)。
8)以φ3603.00+mm 孔及右端面定位,装夹工件,铣135mm ×135mm 至尺寸126mm ×126mm(留加工余量1mm )。
9)以φ3603.00+m 孔及右端面定位,装夹工件,铣四侧面槽,保证距右端面24.5mm ,距左端面19mm (留加工余量大平面0.5mm ,槽面0.5mm ),保证7504.0-mm ×7504.0-mm 及R3mm 。
10)以φ3603.00+mm 孔及右端面定位重新装夹工件,精铣C 面,保证尺寸距左端面18.5mm 。
11)以φ3603.00+mm 孔及右端面定位,装夹工件,倒八条边角1×45。
12)C 表面淬火40~45HRC 。
13)以φ3603.00+mm 孔及右端面定位,装夹工件,铣φ25mm 至图样尺寸,车环槽尺寸至φ103mm ×φ67mm ×2.5mm (因端面有0.5mm 余量),倒角1×45°。
14)以φ25023.00+mm 孔及左端面定位,装夹工件,铣右端面保证尺寸3903.0-mm 。
15)以φ25023.00+mm 孔及左端面定位,装夹工件,粗、精铣四侧面,保证12506.0-mm ×12506.0-mm ,并要对B 基准对称,四面要相互垂直。
16)以右端面定位,装夹工作,铣左端面,保证尺寸7202.0-mm 和尺寸18mm 。
17)以φ3603.00+mm 孔及右端面定位,一侧面定向,装夹工件,钻8×M12-6H 螺纹底孔φ10.2mm ,攻螺纹M12。
18)以φ25023.00+mm 孔及左端面定位,一侧面定向,装夹工件,钻、扩、铰4×φ15019.00+mm孔。
19)φ3603.0+mm孔及右端面定位,一侧面定向,装夹工件,钻底孔φ9mm,扩、铰至φ1003.0+mm,其入口深18mm处,扩至φ10.2mm,攻螺纹M12-6H.20)按图样检查各部尺寸及精度。
二、确定毛坯1、确定毛坯种类:该零件时属于箱壳类零件,结构比较简单规则,但某些加工面和孔的尺寸精度、平面度,垂直度、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要求比较高,铸件适用于制造复杂形状的毛坯,锻件适用于形状简单,强度要求高的毛坯。
但因此零件并不是很复,因此该零件选择毛坯为锻件,锻件制造的方法有自由锻和模锻两种。
自由锻毛坯精度低、加工余量大、生产率低,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以及大型零件毛坯。
模锻毛坯精度高、加工余量小,生产率高、适用于中批以上生产的中小型零件毛坯。
常用的锻造材料为中、低碳钢及低合金钢。
综上所诉;该零件应选择自由锻的方法制造毛坯。
2、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查《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指导》第16页表3-2,选用加工余量为MA-H 级,并查表3-3 确定各个加工面的铸件机械加工余量,铸件的分型面的选用及加工余量,如下表所示:简图加工面代号基本尺寸加工余量等级加工余量说明D1 φ36 H 18x2孔降一级双侧加工D2 φ25 H12.5x2孔降一级双侧加工D3 φ12 H 6x2孔降一级双侧加工D4 φ10 H 5x2孔降一级双侧加工D5 φ15 H 7.5x2孔降一级双侧加工D6 φ15 H 7.5x2孔降一级双侧加工T1125x125H 5双面加工T2 75x75 H 5四侧加工T3 30x25 H 5 双侧加工T4 125x72 H 5 四侧加工3、绘制铸件毛坯图三、工艺规程设计(一) 选择定位基准:基准面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的重要过程之一,基面的选择正确,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效率提高,否则,不但加工工艺过程漏洞百出,更有甚者,会使零件大批量报废,使用无法进行,难以在工期内完成加工任务。
粗基准的选择对于零件加工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一般零件而言,应以粗加工表面为粗基准,零件右端面,它是毛坯铸造出来之后等待加工的第一个面,根据基准重合和多次加工的原则选择右端面定位,保证加工基准的统一,从而保证了工件的加工精度。
此面将作为粗基准正好符合要求。
(二)制定工艺路线该零件时属于箱壳类零件,结构比较简单规则,但某些加工面和孔的尺寸精度、平面度,垂直度、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要求比较高。
因此方刀架的加工工艺为锻造-粗铣-热处理-精铣-磨削-刮研-车-钳-热处理-检验-入库。
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选择零件的加工方法及工艺路线方案如下:1.粗铣上、下端面,以T4面为粗基准,采用XA5032 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2.精铣上、下端面,以T4面为基准,采用XA5032 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3.φ36mm孔、定位、加工,以T1面为定位基准,采用Z525立式钻床加专用夹具;4.φ36mm孔预钻孔加工,以T1面为定位基准,采用Z525立式钻床加专用夹具;5.φ36mm孔铰孔加工,以T1面为定位基准,采用Z525立式钻床加专用夹具6.镗φ37mm孔,以D1为定位基准,采用T68 卧式镗床加专用夹具;7.粗铣左端面,以T1面为定位基准,采用XA5032 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8.精铣左端面,以T1面为定位基准,采用XA5032 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9.Φ25mm孔预钻孔加工,以D1为定位基准,采用Z525立式钻床加专用夹具10.Φ25mm孔绞孔加工,以D1为定位基准,采用Z525立式钻床加专用夹具11.下端面环形型腔粗加工,以T1面为定位基准,采用XA5032 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12.下端环形型腔精加工,以T1面为定位基准,采用XA5032 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13.M12-6H螺纹孔定位孔加工,以D1和零件中线为定位基准,采用Z525立式钻床加专用夹具14.螺纹孔预钻孔加工,以D1和零件中线为基准为定位基准,采用Z525立式钻床加专用夹具15.螺纹孔通孔加工,以D1和零件中线为定位基准,采用Z525立式钻床加专用夹具16.铣螺纹,以D1和零件中线为定位基准,采用XA5032 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17.左端面环形槽粗加工,以T1面为定位基准,采用XA5032 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18.左端面环形槽精加工,以T1面为定位基准,采用XA5032 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19.φ15孔定位孔加工孔加工,以D1和零件中线为定位基准,采用Z525立式钻床加专用夹具20.φ15孔扩孔加工,以D1和零件中线为定位基准,采用Z525立式钻床加专用夹具21.φ15孔铰孔加工,以D1和零件中线为定位基准,采用Z525立式钻床加专用夹具22.M12-6H和φ10螺纹孔定位孔加工,以T1面为定位基准,采用Z525立式钻床加专用夹具23.螺纹孔预钻孔加工,以T1面为定位基准,采用Z525立式钻床加专用夹具24.螺纹孔通孔加工,以T1面为定位基准,采用Z525立式钻床加专用夹具25.铣螺纹,以T1面为定位基准,采用Z525立式钻床加专用夹具26.去毛刺;27.终检。
(三)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1、圆柱表面工序尺寸:前面根据资料已初步确定工件各面的总加工余量,现在确定各表面的各个加工工序的查阅参考书《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指导》表3-2,表3-3,表3-4,确定铸件的加工余量等级和公差,查表4-3,表4-4,表4-5,表4-24确定个加工工序的经济精度,表面粗糙度和工序尺寸偏差。
3、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