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2019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厥今天下,兼有吴蜀。朝廷命帅,其远万里。其于此桥,孰不怀古以图今,追孔明之道德勋庸②而思仿佛③其行事?侍御赵公之镇蜀也,始至,谒古相祠,即命葺之。每曰:“诸葛公,三代遗才也。用法而人不怨,任政而主不疑,非天下之至公,其孰能与于此?”今其遗迹所存尚多,而万里桥者乃通吴之故事。前帅沈公常修广之,犹陋,弗称,且易坏,久将莫支。则命酾④水,为五道,梁板悉易以木而屋之。风烟渺然,岸木秀而川景丽。公与客登此,盖未尝不徘徊而四顾也。兹桥也,过而弗能玩,玩而弗能思者,众矣。如公所怀,风景抑末⑤耳。
7.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A.即使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轻易(答应),哪里能直接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呢?
B.即使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哪里只是用五百里的土地(就交换)呢?
C.虽然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轻易(答应),哪里只是用五百里的土地(就交换)呢?
D.虽然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哪里能直接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共12分)
万里桥记
(宋)刘光祖
自秦置守,李冰通二渠,为蜀万世利。今万里桥之水,盖秦渠也。其后诸葛孔明用蜀,以公信仁义怀而服之,法度修明,礼乐几于可复。古今相传,孔明于此送吴使张温,曰:“此水下至扬州万里。”后因以名。或则曰,费祎聘①吴,孔明送之至此,曰:“万里之道,从此始也。”孔明没又千载,桥之遗迹亦粗具,非有所甚壮丽伟观也。以千载之间,人事更几兴废,而桥独以孔明故,传之亡穷。其说虽殊,名桥之义则一。

四川省各市2019年中考语文卷【古诗文默写与鉴赏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

四川省各市2019年中考语文卷【古诗文默写与鉴赏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

四川省各市2019年中考语文卷【古诗文默写及鉴赏类题】汇集2019年乐山市中考题名篇名句默写(8分)13.根据提示,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落红不是无情物,o (3),却话巴山夜雨时。

(4),心忧炭贱愿天寒。

(5)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马作的卢飞快,o (7)欧阳修《醉翁亭记》中“,。

(王维《使至塞上》)(龚自珍《己亥杂诗》(李商隐《夜雨寄北》(白居易《卖炭翁》)(李白《行路难》)(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两句描绘了色彩鲜明的春夏之景。

答案13.(1)长河落日圆(2)化作春泥更护花(3)何当共剪西窗烛(4)可怜身上衣正单(5)直挂云帆济沧海(6)弓如霹雳弦惊(7)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

归雁①(其一)唐•杜甫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

双双瞻②客上,一一背人飞。

云里相呼疾,沙边自宿稀。

系书元浪语③,愁寂故山④薇。

【注】①杜甫晚年漂泊于湖北、湖南一带时,写下此诗。

②瞻:往前看。

③浪语:妄说。

④故山:喻家乡。

1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开篇点题,如今大雁又要从衡阳飞回万里之外的北方了,与范仲淹“衡阳雁去”四字意思相同。

B.颔联和颈联描写归雁一双双,一只只往北飞去,很少栖息,表现出大雁北归途中急切的心情。

C.尾联说大雁传书原来是一句空话,惶急的大雁不能代我问问家乡薇草采了没有,表现了诗人对家乡农事的关心。

D.诗人采用比兴的手法,由雁及人,伤感自己年迈力衰,无法像归雁一样自由翱翔,施展抱负。

12.从内容上看,《归雁》属于什么类型的诗歌?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答案:(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11.B12.羁旅怀乡诗(咏物诗);苦于漂泊羁旅的孤独凄凉之情和对家乡亲人无限思念的愁绪。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A卷 (共100分)第Ⅰ卷 (选择题共18分)注意事项:1. 第Ⅰ卷共2页,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 第Ⅰ卷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请注意机读答题卡的横竖格式。

一、基础知识 (9 分 , 每小题 3 分 )1.根据语境,下面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 罗布泊干涸.(hé)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发生变化,防沙卫士胡杨成片死亡,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浑.(hún)然一体。

B. 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rǒng)杂的观众心上,观众的心也蓦.(mù)然变成了牛皮鼓面,也是隆隆、隆隆的。

C. 他们讲究亭台轩.(xuān)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chèn),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D. 我是干瘪.(biě)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yū)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祖国啊!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到处呈现出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

B. 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阴,来阴庇树下的幽花芳草,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

C. 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缪的画面。

D. 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之故态。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B. 杨丽萍在她的舞蹈表演中,总是使出浑身解数....,用灵活优美的舞姿去表现和诠释中国民族舞蹈的魅力与内涵。

C. 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相互关心和帮助,相敬如宾....,友好相处,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2019年中考语文-词语之词义理解(含答案)-专项练习

2019年中考语文-词语之词义理解(含答案)-专项练习

中考语文-词语之词义理解(含答案)-专项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B. 莺的歌声十分美妙动听,这歌声仿佛涵养了树林的清新,描绘了恬静的生活,表达了幸福的感受。

C. 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D. 一条条整齐的街道,一座座新建的楼房,短短三年,故乡已经面目全非了。

2.括号中对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断章取义(断,截取。

)楚人怜之(怜,爱戴。

)B. 气吞斗牛(斗,北斗星。

)辍耕之垄上(他,指陈胜。

)C. 略输文采。

(差、失。

)为坛而盟(盟,盟誓。

)D. 惟余莽莽(惟,只。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书,写。

)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_______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_______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_______给你。

A. 浇灌传递呈现B. 浇灌呈现传递C. 呈现浇灌传递D. 传递浇灌呈现4.依次填入下列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的东西。

但是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他知道自己要灭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一无所知。

A. 软弱纵使尽管B. 脆弱纵使因为C. 脆弱虽然尽管D. 软弱虽然因为5.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我听到这儿,鼻子抽搭了一下,幸好我的眼睛是闭着的,泪水不至于流出来。

B. 但是我皱紧了眉头,低声向妈妈哀求说:“妈,今天晚了,我就不去上学了吧?”C. 昨天我去看爸爸,他的喉咙臃肿着,声音是低哑的。

D. 我是一只狼狈的小狗,被宋妈抱上了洋车——第一次花钱坐车去上学。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一名独腿流浪大叔近日走红浙江金华,他耗时5小时用粉笔在地上画出一幅6平方左右的《蒙娜丽莎》,的画像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观看,惊叹不已。

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1分)1.读下面诗句,完成题目。

(4分)夜深沉,庭宁静鸟巢也被睡眠lǒng zhào ①着从踌躇的眼泪里从沉yín ②的微笑里从甜柔的羞怯和痛苦里把你心的秘密告诉我吧(1)加点字“怯”的正确读音是( ▲)A.qièB.què(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字词。

①lǒng zhào ▲②yín ▲2.古诗文名句填空和选择。

(10分)(1)物是人非事事休,▲。

(李清照《武陵春》)(2) ▲,寒光照铁衣。

(乐府民歌《木兰诗》)(3)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4) ▲,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亮《出师表》)(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似在雪景中见春色,《雁门太守行》中的“▲,▲”则在乌云中现光明。

(6)下列诗句所写内容与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3.给下列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4分)(1)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

(司马相如《喻巴蜀檄》) ( ▲)A.少。

例陶后鲜有闻B.新鲜。

例芳草鲜美(2)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论语》) ( ▲)A.苟且。

例故不为苟得也B.如果。

例苟富贵,无相忘(3)人孰无过?改之为贵。

(王阳明《寄诸弟》) ( ▲)A.仔细。

例明日徐公来,孰视之B.谁。

例吾孰与徐公美(4)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中庸》) ( ▲)A.有人。

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B.有时。

例或置酒而招之4.下列选句出自宋代作家作品的一项是( ▲)(3分)A.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201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精选附答案

201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精选附答案

201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精选附答案一、2019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题四、名著阅读(8分)11.阅读下面的语句,按要求作答。

在每一个红军驻地里都有一个少年先锋队“模范连”,他们都是十二岁至十七岁(照外国算法实际是十一岁至十六岁)之间的少年,他们都来自中国各地,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像这个小号手一样,熬过了从南方出发的长征的艰苦。

(摘自《红星照耀中国》第十篇“战争与和平”)上面语句中的“他们”被埃德加▪斯诺亲切地称为“”。

孔子云:“勇者无惧。

”请结合你对书中“他们”事迹的阅读体会,谈谈对“勇者”的理解。

答案:11.红小鬼红军们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他们就是勇者。

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勇气的力量,我觉得我们从小就要树立志气与目标,碰到困难,要勇于迎难而上,做一个生活的勇者。

二、2019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题(一)名著阅读(10分)4.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完成下列两项任务。

任务一:赏析选文,体会特点。

(2分)内容呈现问题探究①连续三夜,红军把部队分成西、南两个纵队。

第四天晚上他们出其不意地进发了,几乎同时攻打湖南和广东的碉堡线。

他们攻克了这些碉堡,敌军惊惶奔逃。

红军猛攻不停,一直到占领了南线的全部碉堡工事封锁网,这就给他们打开了通向西方和南方的道路,红军的先锋部队就开始了他们轰动一时的长征。

②据红军告诉我,成千上万支步枪和机枪,大量机器和弹药,甚至还有大量银洋都埋在他们从南方出发的长征途上。

他们说,现在遭到成千上万警备部队包围的红区农民有朝一日会把它们从地下挖出来,恢复他们的苏区。

他们只等着信号——抗日战争也许就是那个信号。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董乐山译)(1)任选一项作答。

A.结合“内容呈现”中加点的部分,简析纪实作品的特点。

B.结合“内容呈现”的第①段,写出作者隐含的立场或态度。

任务二:表达观点,感受精神。

(3分)(2)《红星照耀中国》中写到:“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

2019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含答案)

2019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含答案)

2019年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A卷第Ⅰ卷选择题一、基础知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惦.记(diàn)翌.日(yì)哄.堂大笑(hōng)B. 蓦.然(mò)山涧.(jiàn)自出心裁.(cái)C. 教诲.(huì)栈.桥(zhàn)不折不挠.(náo)D. 气氛.(fěn)热忱.(zhěn)强.词夺理(qiǎng)【答案】D【解析】【详解】D. 气氛.(fēn)、热忱.(chén)。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涛涛白浪的大胡子。

B.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C. 大致说来,苏州园林里的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俭朴而别具匠心。

D. 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习惯和愿望总是莫不关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

【答案】B【解析】【详解】A. 涛涛白浪—滔滔白浪。

C. 俭朴—简朴。

D. 莫不关心—漠不关心。

故选B。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当代劳动者奋斗在各自领域中,用精益求精....的职业品质,彰显着“工匠精神”。

B. 漫画往往用让人忍俊不禁....的画面暗寓犀利的讽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C. 峨眉山的猴子,或相依相偎,或交头接耳,或追逐嬉戏,情态各异,栩栩如生....。

D. 林清玄在浪漫至真的文字中融入超然的禅趣,创作出的文化散文耐人寻味....。

【答案】C【解析】【详解】A.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

B.忍俊不禁意思是指忍不住笑出来。

C.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

C句形容“峨眉山的猴子”不恰当,使用有误。

D.耐人寻味,意思是形容值得让人仔细体会,琢磨。

ABD项使用正确。

故选C。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阅读刘慈欣的作品,使我们看到恢弘的科幻世界,感受到诗意的英雄主义情怀。

2019年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年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年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语文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18分)一、基础知识(9分,每小题3分)1.根据语境,下面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B.XXX(XXX)为人知的科学家XXX,为中国国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鞠躬尽瘁(cuì),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C.我知道这是暴风雨来临之前常有的预兆,我感到一种不可明状的恐惧,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油不过生。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准确的一项是A.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因为一旦偏离了方向,错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绝路。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

(9分,每小题3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4.晋太元中的时间是指哪个历史时期?答:指晋朝时期。

5.文中的武陵人的职业是什么?答:捕鱼。

6.渔人为什么对桃花林感到异样?答:因为桃花林非常美丽,中间没有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4)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5)其余则取诸夏,无论大小,必称富贵。

(《〈礼记〉曲礼上》)6)士不可以不XXX,任重而道远。

(《〈论语〉卫灵公》)低碳生活处处可为面对环境的恶化,科学家鼓励人们过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涉及碳足迹,即一个人或团体的碳耗费量。

碳足迹是测量某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

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例如经常坐飞机的人。

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例如消费一瓶瓶装水。

碳足迹越大,说明你对世界变暖所要负的责任越大,反之,碳足迹越小,说明你对环境的保护做出的贡献越大。

个人能够从自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尽量减低碳足迹,选择低碳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雨不仅可看,而且可听。听雨最好是在夜里,没有市声混杂,你可以清晰地辨出什么是 芭蕉上的雨声,什么是残荷上的雨声。池中之雨清彻,瓦上之雨沉重。倾盆大雨如怒号,霏霏 细雨如呜咽,一个是英雄气短,一个是儿女情长。
④夜雨中又以巴山夜雨最出色。唐代诗人大半都有写巴山夜雨的诗句,尤以李商隐的一 绝最为脍炙人口。他那一首诗,使得巴山夜雨更多了一重意义,令人联想到高贵的友情。于是 乎雨又可话了。 ⑤说来奇怪,四川的雨,大都是夜里降落,天明又止。我初到四川,住在城中,房子是瓦盖 的,夜来雨洒庭前树,仿佛伴我夜读。深夜人倦拋书睡去,梦中还在低吟“蜀星阴见少,江雨夜 闻多”之句。早晨出门,路面已千,夜雨化成朝云横在山腰,遮断树身,构成绝好图画。你想会 有人不爱巴山夜雨么? ⑥然而妤景不常,城中居不多时,我便被日本的炸弹逐到乡下。乡下田地多而房屋少,于 是我出建筑费,在本地人的地上盖茅屋,约定住两年,就把房子送给地的主人,如果再住下去, 我另出房租。我知道这房子终将属于他人,不愿投资过多,能蔽风雨就不错了。 ⑦那茅屋从第一年就漏,愈漏愈甚。第二年,愈漏愈不成样子了。起初是一处漏,后来竟 妤几处。南边漏水,恰在床头,只妤把床北移,雨水跟着追来,最后追到床铺靠紧北窗,无法再 退。我既不能把床移到墙外,只好以困兽精神,作背水之战。所有的武器,一把雨伞而已。我 把它撑在床头,像临到危险的鸵鸟,只要把头部遮住不受雨淋之苦便算满足。 ⑧巴山多夜雨,室内少睛夭,又熬了一年。我拱手把屋子送给那地的主人,满望他可以负 责来修理。他果然满口答应,并说要换瓦,以作一劳永逸之计。我只希望早点动工,从春望到 夏,从夏等到秋。直到秋尽冬来,房主人才叫匠人预备来兴工了。 ⑨瓦匠到来,第一步工作,当然是破坏。他们爬上屋顶,把茅草全给掀了。他们答应三天 把瓦盖好第二天来钉格子,一片瓦也没有盖,但天气已有雨意。我提心吊胆过了一夜,满以为 早晨瓦匠来,谁知直到下午还是毫无人影。天色暗淡,云雾翻涌,看去十分险恶,而时候已近黄 昏。原来他们又在别家接了生意,过两天再回头来做。 ⑩巴山之雨,与夜俱来。起初几滴,后来愈下愈大,万箭齐集;跟着竟像黄河决口,满屋泛 滥。我将家中所有草席,全铺在床顶。睡不多时,忽听枕边有滴水声,伸头去看,床顶已聚水成 渠。我除了把那一渠积水倾倒地下,别无办法。再也不能安睡,一夜中忙着疏浚,直到天明雨
自出心裁(cái) 不折不挠(náo)
D.气氛(fěn) 热忱(zhěn) 强词夺理(qiǎng)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涛涛白浪的大胡子。
B.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C.大致说来,苏州园林里的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俭朴而别具匠心。
D.记其大者而遗其细 遗:舍弃
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 分)
(1)人事更几兴废,而桥独以孔明故,传之亡穷。(3 分)
(2)兹桥也,过而弗能玩,玩而弗能思者,众矣。(3 分)
5.本文题为“万里桥记”,为何多处提到诸葛亮?请联系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 分)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 22 分) (一)名著阅读(4 分) 6.在叙述中插入诗词,是《西游记》行文的一个特点。下面是从《西游记》中摘录的有关孙 悟空的诗句,请概括出相应的故事情节。(2 分) (1)渴饮嫆铜捱岁月,饥餐铁弹度时光。天灾苦困遭磨折,人事凄凉喜命长。(1 分) (2)棒架威风长,枪来野性狂。一个是混元真大圣,一个是正果善财郎。(1 分) 7.下面是《红星照耀中国》中有关三位红军领袖的评价,哪一项匹配不当?请结合阅读体验, 作出判断并写出正确的评价对象。(2 分) A.朱德——他是坚忍不拔精神的化身,是新旧历史间的桥梁 。 B.周恩来——他的自傲和热烈,虽不免有点朴野之感,可是他是十分的诚恳。 C.彭德怀——他是一个活泼的、喜欢发笑的人,是一个大的滑稽家。 (二)现代文阅读(18 分)
D.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习惯和愿望总是莫不关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当代劳动者奋斗在各自领域中,用精益求精的职业品质,彰显着“工匠精神”。
B.漫画往往用让人忍俊不禁的画面暗寓犀利的讽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C.峨眉山的猴子,或相依相偎,或交头接耳,或追逐嬉戏,情态各异,栩栩如生。
2019 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
A 卷(共 100 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 24 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惦记(diàn) 翌日(yì)
哄堂大笑(hōng)
B.蓦然(mò) C.教诲(huì)
山涧(jiàn) 栈桥(zhàn)
二、文言文阅读(共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3~5 题
万里桥记 (宋)刘光祖 自秦置守,李冰通二渠,为蜀万世利。今万里桥之水,盖秦渠也。其后诸葛孔明用蜀,以公 信仁义怀而服之,法度修明,礼乐几于可复。古今相传,孔明于此送吴使张温,曰:“此水下至 扬州万里。”后因以名。或则曰,费祎聘①吴,孔明送之至此,曰:“万里之道,从此始也。”孔 明没又千载,桥之遗迹亦粗具,非有所甚壮丽伟观也。以千载之间,人事更几兴废,而桥独以孔 明故,传之亡穷。其说虽殊,名桥之义则一。 厥今天下,兼有吴蜀。朝廷命帅,其远万里。其于此桥,孰不怀古以图今,追孔明之道德勋 庸②而思仿佛③其行事?侍御赵公之镇蜀也,始至,谒古相祠,即命葺之。每曰:“诸葛公,三代 遗才也。用法而人不怨,任政而主不疑,非天下之至公,其孰能与于此?”今其遗迹所存尚多, 而万里桥者乃通吴之故事。前帅沈公常修广之,犹陋,弗称,且易坏,久将莫支。则命酾④水, 为五道,梁板悉易以木而屋之。风烟渺然,岸木秀而川景丽。公与客登此,盖未尝不徘徊而四 顾也。兹桥也,过而弗能玩,玩而弗能思者,众矣。如公所怀,风景抑末⑤耳。 公命光祖为之记,记其大者而遗其细。若曰桥美名,公又与之为美观,非知公者。知公莫 如光祖。
人物食用花生、玉米的细节,出现知识性错误。可见,许多人对这些物种何时传入中国,知之 不详。 ⑤除了这些让我们先辈受益的外来物种,还有许多物种或物品属于“出口”转“内销”。 ⑥水稻原产中国,但北宋从越南引进了耐旱的占城稻。1011 年,宋真宗在宫里种植,并推 广到全国。这种穗子长、不挑地的越南水稻很快成为中国的主粮,使宋朝出现了人口高峰和 商业繁荣。 ⑦造纸术是我们引以为豪的创造,但唐朝中期进贡来的日本纸有蚕茧的光泽,国人未见 唐宋时高丽纸为贡品,时称“发墨可爱,此中国所无,亦奇品也”。另外,日本的泥金画漆,还有 贝壳嵌漆器,也令漆器祖源的中国人爱不释手。 ⑨元初,忽必烈征召了许多尼泊尔建筑工匠。其中,阿尼哥技艺精湛,1273 年被任命为匠 人总管,首都的寺观(如北京的白塔寺)多出其手。同受忽必烈重用的,还有阿拉伯人也黑迭儿 父子,他们建造了元大都的城墙。忽必烈还命阿拉伯人管星象和医疗,皇家医院全用阿拉伯医 生。明初,朱棣从交趾网络人才 16000 名,建筑师阮安是最有名的一位。紫禁城的前三殿后三 殿,就是阮安主持监造的,北京的明代内城墙也是他的手笔。 ⑩茫茫人海里,没有人是孤岛。世界上,也没有哪一种文明可以孤立地存在。与亚洲邻国 的各种交流,是中国古代文明强大的基础。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交流将会更加多元和深入。 10.中国古人“海淘”的对象有哪些?请联系全文,概括作答。(3 分) 11.参照第五段,在第八段画线处填上一句恰当的话。(不超过 20 字)(3 分) 12.就全文内容安排来看,文章哪段可以删除?请作出判断并联系全文简要分析。(4 分)
D.市教育局推动的“研学旅行”项目,在丰富学生见闻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阅读下面三个文段,完成 5~8 题。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 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
B 卷(共 50 分)
一、诗歌鉴赏(共 4 分)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 1~2 题。
夜 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便不同 1.后人评价该诗“寒夜无寒”,请简述这样评价的理由。(2 分) 2.诗中口口处,填入哪一个选项更符合诗意?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2 分) A.雪花 B.梅花 C.菊花
炫耀”“要不要服从秦国要求”进行、
B.三组对话均展现应答智慧。甲文元方有理有据,睿智回应;乙文卖油翁现身说法,类比
说理;丙文唐雎据理反诘,沉稳应对。 C.三组选文皆用对比。甲文客人冲动无礼对比元方有礼有节,乙文康肃神闲气定对比卖 油翁骄傲自信,丙文唐雎不卑不亢对比秦王盛气凌人。 D.三组选文语言简练。甲文仅“引”字就写出友人惭愧示好,乙文只用“安敢”就显出 康肃居高临下,丙文以一“否”字就表现出唐雎态度鲜明。
D.故不错意也 错:同“措”,安放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下车引之
介冑之士不拜
B.以钱覆其口 醒能述以文
C.而钱不湿
博学而笃志
D.且秦灭韩亡魏 年且九十
7.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A.即使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轻易(答应),哪里能直接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呢?
B.即使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哪里只是用五百里的土地(就交换)呢?
C.虽然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轻易(答应),哪里只是用五百里的土地(就交换)呢?
D.虽然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哪里能直接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呢
8.下列对文段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三组对话皆聚焦冲突。三组选文中的人物对话,分别围绕“谁未守信”“本领是否值得
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
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