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综合防制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病因和防治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病因和防治目前,猪呼吸道疾病造成养猪业的经济损失很大,成为养猪业疫病防制中十分突出和十分棘手的问题。
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常是由病毒、细菌、支原体、寄生虫、环境及饲养管理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并且大多是由两种或几种病原混合感染所致,因此称其为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 PRDC ,porc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 )。
该病的发病特点是多暴发于 6 ~ 10 周龄保育猪和 3 ~ 20 周龄育成猪,发病率一般为 5% ~ 60% ,发病猪死亡率为20% ~ 90% ,猪龄越小死亡率越高。
猪只不分年龄及品种均可感染,有时呈地方性流行,并且此病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猪场,很难清除,它除了造成直接死亡外,更为严重的是造成明显的增重缓慢,耗料增加,上市时间延长,并长期携带多种相关病原体。
1病因引起 PRDC 的病因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病原性的,由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病毒,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细菌,或者是病毒和细菌共同感染引起的,它的病原体包括两种,一是原发病原,包括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症病毒、猪肺炎支原体、猪伪狂犬病病毒、猪流感病毒、猪Ⅱ型圆环病毒等;二是继发病原,包括猪链球菌、猪副嗜血杆菌、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附红细胞体等。
另一种是饲养管理和环境应激等因素引起的。
由于病原复杂,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严重,以及环境卫生、饲养管理等问题的共同作用, PRDC 已成为我国当前猪病的重中之重。
以下主要介绍引起 PRDC 的几种重要传染病:1。
1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症( PRRS )该病又称 " 蓝耳病 " ,是导致发生PRDC 的关键病原体。
各种年龄的猪均可被感染,但妊娠母猪和仔猪更易感。
其症状为怀孕母猪发生流产、早产、死产、弱胎、死胎和木乃伊胎增加;仔猪呼吸道病增多,大部分出现咳嗽、打喷嚏、腹式呼吸等;育肥猪和公猪呼吸道病发生率增加。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的综合防治

大. 肺 血 、 变 ( 能 萎 缩 的 橡 皮 肺 ) 硬 不 和 花 斑 样 病 变 ( 驳 状 到 褐 色 )个 别 斑 , 肺 有 化 脓 灶 .病 猪肺 部 有 不 同程 度 的 混 合 感 染 . 有 些 病 猪 有 广 泛 性 多发 性 浆 膜 炎 ( 腔 、腹 腔 很 多 纤 维 蛋 白 渗 胸
0
猪繁 殖 与 呼 吸 系 统 综 合 征 病 毒 、猪 支 原体肺炎 、 流感病 毒 、 狂犬病 毒 、 猪 伪 猪 圆环 病 毒 、猪 呼 吸 道 冠 状 病 毒 和 支 气管败血 性波 氏杆菌 等多 种病 原体 : 二 是 继 发 病 原 .主 要 有 猪 链 球 菌 属 2 型 、 猪 嗜 血 杆 菌 病 、 肺 疫 、 线 杆 副 猪 放 菌胸 膜 肺 炎 、 附 红 细 胞 体 等 . 导致 猪 是 病 猪 死 亡 严 重 的 主 要 原 因 .猪 肺 炎 支 .
瘦 , 亡 率 、 猪 比例 升 高 。 哺 乳仔 猪 死 僵 以 呼 吸 困难 和 神 经 症 状 为 主 .死 亡 率 较 高 : 长肥 育 猪 经 常 发 生 “3 5周 生 l l 龄 墙 ” “8 2 和 l 0周 龄 墙 ” 生 长 育 成 猪 . 表 现 为发 热 、 之 现 咳 嗽 、 食 量 下 随 采 降 、 吸 负 担 加 重 或 呼 吸 闲难 . 呼 如饲 养 管 理条 件较 差 .猪 群 密 度 过 大 或 出 现 同时 全 部 转 . 小 断 奶 日龄差 异 . 缩 避 免 把 日龄 相 差 太 大 的 猪 只 混 群 饲 养 . 在 每 批 猪 出栏 后 猪 舍须 经 严 格 冲 洗 消 毒 . 置 几 天 后 冉 转 入 新 的猪 群 . 对 空 能 控 制 本 病 起 到 重 要 的 作 用 .这 是 简 单 而 又 最 重 要 的控 制 呼 吸 道 病 的 措 施 之
猪呼吸道病综合征防治策略

猪呼吸道病综合征防治策略随着季节的变换,猪呼吸道病将会逐渐成为猪场的主要危害。
猪呼吸道病综合征(PRDC)是一种由多种细菌、病毒、支原体、环境应激和猪抵抗力降低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的总称。
现代化养猪业最困扰的问题是呼吸道病,呼吸道病除了猪直接死亡造成的损失以外,还给养猪业带来饲料转换率低、生长缓慢、推迟上市、以及管理上恶性循环等严重的经济损失。
呼吸道病是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社会、环境、饲养管理、应激、传染病原、饲料、药物等等。
在诸多因素中管理因素起重要的作用。
改善管理和环境,许多呼吸道病可以减轻或控制。
一、猪呼吸道综合征的病因及规律与猪呼吸道综合征相关的疾病主要有蓝耳病、气喘病、伪狂犬病、猪流感、圆环病毒2型、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和猪萎缩性鼻炎。
如果在猪场存在这些疾病,经常会继发猪肺疫、猪副伤寒、猪附红细胞体病、猪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弓形体病等。
一般规律表现为,支原体肺炎(气喘)感染后继发肺疫。
肺炎支原体与蓝耳病感染易发生链球菌导致仔猪高死亡率。
伪狂犬易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引起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
下列病原混合感染所导致的疾病,比两个单一病原感染所引起的临床疾病的简单相加更为严重:①圆环病毒2型+蓝耳病、圆环病毒2型+PPV、圆环病毒2型+腺病毒的混合感染.临床症状比单一感染严重;②猪肺炎支原体与猪巴氏杆菌混合感染.会加重支原体病变;③猪肺炎支原体与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混合感染,能抑制巨噬细胞功能。
二、猪呼吸道综合症症状及危害1、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断奶至育肥前期多发,病猪表现为精神沉郁、爱扎堆、食欲减退、生长慢、消瘦、皮毛粗乱、腹式呼吸,气喘急促,呼吸困难,咳嗽。
急性发病猪体温个别出现体温升高40℃以上,眼结膜潮红,分泌物增多,后期耳部、腹部皮肤发绀,心脏衰竭。
初步就可以判定为猪的呼吸道病综合征。
所有病猪和死亡猪剖检均可看到不同程度的肺部病变,急性可见肺瘀血充血、水肿、出血,肺臌胀呈气球状、间质性肺炎、肺肉样变和肝变,肺门淋巴结肿大、出血,气管及支气管内存留多量泡沫样物。
杨汉春-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

初生仔猪的先天感染:初生仔猪猪瘟。
疫苗免疫接种失败造成猪瘟发生
5.2我国猪瘟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猪群的饲养管理水平? 猪场的卫生防疫工作如何? 猪群中是否存在免疫抑制性疾病? 猪群的群体免疫状况如何? 疫苗的免疫程序是否合理? 种猪群是否存在持续性感染和带毒问题? 疫苗?
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 自然弱毒疫苗(缺失部分gE、gI基因) 基因工程缺失疫苗(双缺失:TK、gE) (三缺失:TK、gE、gI) 鉴别诊断技术 gE-ELISA 区分疫苗抗体和野毒感染抗体
猪伪狂犬病的净化方案
疫苗免疫接种(基因缺失疫苗) 对种猪群进行监测(鉴别诊断技术): 后备种猪群、繁殖母猪定期监测
6.1流行特点
各种年龄猪均易感,但以3月龄猪最易感 急性发病率很高,病死率可达100%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冬季和春季发病 率较高
饲养管理、卫生条件和恶劣气候明显影 响发病和死亡的高低
饲养管理水平低、环境条件差、猪气喘 病较重的规模化猪场的发病率很高
6.2 控制措施
预防
免疫接种: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菌苗
科学地制定疫苗免疫程序
超前免疫:如果猪群中有仔猪猪瘟,可
以实施超前免疫
首免:30日龄左右(应依据母源抗体水
平确定) 二免:60日龄左右 免疫剂量加大:4头份
种猪群的净化
监测母猪野毒感染抗体或直接检测病毒
淘汰阳性种猪
淘汰抗体水平低下的母猪
6.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流行特点 控制措施
病原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有12个血清型 我国已分离的有2、3、4、5、7 以7型居多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的综合防治

一
4. 脱 水 1
主要表现为饮水 、 食量减少 , 采 有 的呈现 高热 、 泻 , 猪 迅速消瘦 , 腹 病 四
眼 皮 血 年 四季 均 可 发 生 此 病 .无 明 显 的 季 肢 无 力 , 睛 下 陷 , 肤 缺 乏 弹性 ,
42 . 败 血 症
共 同症 状 . 旦 发 病 . 一 常规 治疗 效果 不 状 重 , 病 率 和 死 亡 率 皆较 高 。 疫 区 多取 发 老
佳。 即使 能 够 治 愈 , 表 现 生 长缓 慢 或 常 停滞 , 养猪场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给
1 病 原 及 发 病 因 素 11 原 发 性病 原 .
新疫 区 常 呈爆 发性 流行 , 呈 急性 经 过 , 多 症
由于 仔 猪 的 抵 抗 力 下 降 。病 原 微
生 物 容 易 乘 虚 而 人 , 旦 感 染 , 原 就 一 病 可在 血液及 各组 织器 官 内大量 繁殖 , 病 猪 表 现 出 体 温 升 高 、 巴结 肿 大 , 淋 皮
引起 呼 吸 困 难 , 尖 、 耳 四肢 和 腹 下 部 皮
分 猪 由 急性 变 为 慢性 或 在 保 育 舍 形 成 地 方 性 流 行 , 猪 生 长 缓 慢 或 停 滞 . 瘦 , 亡 病 消 死 率 、 猪 比例 升 高 。 僵 哺乳 仔 猪 以 呼 吸 困难 和
猪 霍 乱沙 门 氏 菌 (C) 。 S 等
咳 嗽 、 喷 嚏 、 欲 不 振 、 渐 消 瘦 为 打 食 逐
治 节 性 , 是 以 秋末 春 初 气候 剧 变 , 湿 闷 热 液 粘稠 , 疗 不 当可 导 致 死 亡 。 但 潮
时 期 多 发 ; 其 当饲 料 营养 差 , 养 管 理 不 尤 饲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的病因、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 - 养猪技术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的病因、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养猪技术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是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环境应激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的总称,往往是入侵的或正常携带的病原体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主要危害断奶后的保育猪及早期生长的育肥猪,病猪的主要特征为咳嗽、呼吸急促、眼鼻分泌物增多、发热、厌食,猪只体重迅速下降,病程持续时间较长,导致猪生长缓慢,严重损害养猪业的经济效益。
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的病因、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
1、病因分析病原性因素。
多种病原体之间混合、并发或者继发感染都能够引起该病。
例如,猪支原体肺炎、猪流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圆环病毒、伪狂犬病毒、支气管败血性波氏杆菌等,都是引起该病的潜在病原;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疫、猪附红细胞体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猪链球菌病等,都是继发引起该病的病原,也是造成病猪发生死亡的主要原因。
一般来说,引起该病的根源是猪支原体肺炎,其导致机体更加容易感染猪胸膜放线杆菌等细菌以及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等病毒。
环境和应激因素。
气候剧变,猪群饲养密度过大,舍内温度明显变化、湿度过大,通风较差,空气质量较(即含有较高水平的二氧化碳、硫化氢、氨气),以及长途运输、断奶、转群、混群等,都能够诱使该病发生。
机体免疫力降低。
猪摄取营养不足或者患有疾病而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或者发生霉菌毒素中毒、免疫抑制性疾病等,都容易引起该病。
2、临床症状病猪在急性期表现出体温明显升高,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或者停止;眼分泌物增加,发生结膜炎;咳嗽、气喘,呼吸困难,呈现典型的腹式呼吸。
大多数病猪会由急性转变成慢性,主要表现出生长发育缓慢或者停滞,机体消瘦,死亡率升高或者形成僵猪。
哺乳仔猪患病后主要表现出呼吸困难,并伴有神经症状,具有较高的死亡率;生长育肥猪患病后主要表现出发热,食欲减退,呼吸困难,以及咳嗽等症状。
如猪群饲养密度过大、饲养管理条件较差或者发生混合感染,会导致临床症状明显加重。
猪呼吸道病综合征(PRDC)及其综合防制

引发猪呼吸道病 综合征的疾病虽然颇 为复杂 , 但其 中 起主导作 用 、 危害较大 的首推蓝 耳病 、 圆环病 毒病 、 喘气病 ( 支原体肺炎) 等三种疾病 。 1 . 蓝耳 病 蓝 耳病 毒主要侵害猪体的肺泡 巨噬 细胞系 统, 使 感染猪 的肺 泡巨噬 细胞 凋亡, 数量减 少 , 功 能减弱 , 造成机 体免疫 力降低 , 引发免疫抑 制或免疫 损伤 , 从 而打 开 了其 它疾 病暴发 的门户 ,是导致发 生 P R DC的关键 性
病原 。
据笔者在广 西南宁 、 玉林 、 来宾 、 百色 、 桂林 等各地 及 广东湛江 、 江 门、 珠海、 惠州 、 韶关 、 梅州 以及 湖北 、 江西 、 四 川、 重庆等地的服务与考察, 相关信息交流与反馈得知, 在 这些地区 P R DC从来就没有平 息过 , 是流行 的主要猪病 , 是猪病 防制工作 的重 中之重 。
二、 P R D C 对 养 猪生 产 的 深重 危 害
据笔 者曾服务过 的广东某外资 养猪 企业的不 完全 统 计 ,保 育猪 P R DC的发病率高达 8 3 %,致死率达 6 5 % 左 右, 甚至有 的全群覆灭 , 以致曾 出现 了没保育猪转 育肥舍 的“ 断层 ” 惨状 , 实在令人 触 目惊心。 种猪繁殖性能 下降, 公猪精 液品质低下 , 母猪 发情异 常, 屡 配不孕或 早产 、 流产 , 弱 仔增 多, 产后缺 奶等 ; 以致 全场生产 运作处于失 控、 瘫痪 状态 , 全年 生产计划严 重受 阻; 商品猪生产 性能差 , 生长速度 缓慢 , 出拦时 间延迟 , 耗 料增加 , 饲料报酬低下 , 生产成本高 昂。在规模化猪 场 , 表 现尤为突出 ; 造成免疫抑制 , 猪群处于 亚健 康状态 , 疾 病增多 , 场无 宁 日, 为防病治病投入 了大量的人 力、 财力和物力 , 费用大 增, 利润锐减 。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prdc的防制

猪呼吸道/12/11
间质性肺炎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prdc的防制
16
尖202叶3/12/、11 中间叶及膈叶前下缘明猪呼吸显道疾的病综胰合症p变rdc的或防制虾样变
17
202融3/12/合11 性支气管肺炎(支原体猪呼吸继道疾发病综巴合症p氏rdc的杆防制菌)
l 猪肺炎支原体是本病的激发者,或称导火索; l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是本病的又一元凶; l 种猪群存在带菌猪或隐性感染猪; l 仔猪断奶的综合应激作用; l 不良管理因素; l 未实施全进全出模式饲养。
2023/12/11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prdc的防制
6
肺炎支原体在PRDC中的作用
l MH的存在使得PRRSV、SIV、PCV等病毒和APP、 PM、HP、BB等细菌的侵袭感染更加容易。
l 泰妙菌素100ppm+强力霉素300ppm+阿莫 西林150ppm,仔猪断奶前后、保育猪转 群前后、16周龄前后各喂1周。
2023/12/11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prdc的防制
32
方案二
l 1、母猪:饲料中添加爱乐新25ppm+金霉素150ppm, 母猪产前产后各使用1周;
l 2、在仔猪断奶前7天、断奶后10天,饲料中添加 爱乐新25ppm+金霉素300ppm+氟本欣(氟苯尼考) 50ppm。
一种或多种致病微生物:
l 猪肺炎支原体(MH) l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 l 伪狂犬病病毒(PRV) l 猪流感病毒(SIV) l 猪呼吸道冠状病毒(RCV) l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 l 猪霍乱沙门氏菌(SC)等。
2023/12/11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prdc的防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综合防制
【研究背景】近年来,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orc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PRDC)在全国呈现地方流行趋势,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也是全球养猪业面临的重大突出问题之一,现已成为中国养猪业中以经济学意义影响最大的疾病。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是一种多因素性疾病,即猪群在亚健康状态下先后感染病毒、细菌、支原体等病原后,从而使猪呼吸系统表现出一系列综合症候群。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的危害体现在主要发生于仔猪、保育猪和生猪育肥阶段,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秋末、冬季和春季为高发期,发病率通常在30-70%,死亡率在10-30%。
特别是在13-15周龄和18-
20周龄,其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治疗成本增加,以及延缓猪的生长速度、降低饲料效率和猪群整体的均匀度,出栏时间延长10-
25天等;猪场因该病导致的经济损失也最为严重。
该病常用的药物有支原净、泰农、利高霉素、氟甲砜霉素、泰乐菌素、磺胺药、金霉素、恩诺沙星、阿莫西林等,这些药物理论上对发病早期的猪有一定的效果,而在临床实践上,往往是猪群发病多日、免疫力下降,而且病毒、细菌等混合感染严重,此时再用上述药物,效果不佳。
2003年以来,河南广安集团专家组在河南、山东、湖北等地的上百个规模猪场用防蓝灵
防控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的进行数据研究,并制定了综合防制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试验研究依据
1、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综合防制措施的设计思路
1.1、完善强化日常防疫措施,防止病原传播;
1.2、制定和实施猪瘟等主要疾病的免疫程序,防止并发病;
1.3、防蓝灵保健,广谱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控制并发病。
2、防蓝灵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
2.1防蓝灵组方:(1)替米考星、(2)免疫强化剂、(3)特殊营养元素等。
本品主要以广谱抗菌、抗病毒和增强机体免疫力以及改善猪群生产性能指标为主,综合防控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
2.2、现代药理学表明:
(1)替米考星对G+、G-
和支原体均有效,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巴氏杆菌及畜禽
支原体均有超强的抗菌活性,且内服吸收快,组织穿透力强,可选择性的聚集肺部等。
(2)免疫强化剂(黄芪、紫苏、海之素、免疫刺激调节剂等):具有遏制病毒复制,解除免疫抑制,激活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诱导机体产生各种有益细胞因子、抗体等,提高机体对各种细菌、病毒等各种疾病的抗病力。
(3)特殊营养元素:含有特殊的调理剂、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及有机螯合微量元素等具有平衡营养元素,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等作用。
2.3、防蓝灵作用机制:
(1)通过添加具有广谱、超强抗菌活性的药物,引导药物分布在正常组织及感染炎症组织周围,具有其它药物不可比拟优势,对防治蓝耳病毒、肺炎支原体等多病因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更加有利。
(2)运用“正气内守、邪不可干”的原则,通过特殊的免疫强化剂,激活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并诱导机体产生各种有益细胞因子、抗体等,提高机体对各种细菌、病毒等各种疾病的抗病力。
(3)应用特殊营养元素,补养调理相结合,改善猪群各项生产指标。
二、试验研究方法
1、试验动物试验动物均选自患有本病的规模化养猪场。
对于病猪诊断情况如下。
1.1、临床表现:病猪表现结膜炎、眼水肿、分泌物增多、发热、食欲不振或无食欲、呼吸困难、喘气、腹式呼吸等呼吸道症状,病猪消瘦、体重下降、反应迟钝、用手能摸到淋巴结等。
1.2、病理变化:解剖病死猪,可见淋巴结肿大、肺炎、肾肿胀等病理变化。
1.3、组织学病变:可见淋巴结炎并伴有淋巴细胞的破坏,并由组织细胞代替并形成肉芽肿性炎症。
1.4、病猪检测:经有关部门检测存在有传染性胸膜肺炎、支原体、蓝耳病等病。
2、试验处理
2.1、常规管理:猪场黑白区强化管理,严格消毒及做好免疫工作。
通过定期消毒,有效地杀灭环境及猪舍内的病原。
2.2、通过对主要疾病的免疫,杜绝猪场内发生新的疫情。
2.3、通过防疫、隔离、驱虫、灭鼠、灭蚊蝇等措施有效防止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2.4、通过加强猪场环境和卫生的管理措施,防止病原由外部环境进入场内。
2.5、通过防止继发病的感染,减少疾病的发生。
试验4:乳猪治疗试验(采取子病母治原则给哺乳期母猪拌料)
对照组采用哺乳母猪拌料饲喂支原净、金霉素,试验组哺乳母猪用防蓝灵按0.5%的比
三、试验研究结论与讨论
1、试验结果
1.1、在多个猪场防蓝灵对251例乳猪病初控制结果为:控制率达97.6%,表明对乳猪发病初期效果突出。
对其它场308例病例效果相同。
1.2、防蓝灵对156例仔猪发病效果表明,控制率达95.5%。
对其它场289例病例的效果相同。
1.3、防蓝灵对76例肥育猪发病效果表明,控制率达100%。
对其它场123例病例的效果
相同。
1.4、通过哺乳母猪拌入强化料,试验组乳猪发病率较对照组降低6.9%,控制腹泻也有较好的效果。
1.5、通过怀孕母猪拌入防蓝灵,所产仔猪发病率为3.3%,而对照组发病率达26.9%,经统计分析t检验,差异显著(P<0.05)。
2、根据“防蓝灵”使用效果所设计的对猪场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保健方案
2.1、母猪:
(1)空怀及怀孕初期使用“防蓝灵”,按0.2%的比例拌料使用7-
10d,,对疫情严重的地区可按0.4%的比例拌料保健。
(2)围产期母猪在产前7d与产后7d使用“防蓝灵”按0.2~0.3%的比例拌料。
2.2、乳猪:7日龄以后的每头猪每次饲喂“防蓝灵”2~3g,每天1~2次。
2.3、仔猪:断奶后用防蓝灵按0.4%的比例拌料饲喂,连用7d,必要时,可间隔一周后,再用一个疗程;对于发病仔猪也可进行灌服,每天按5~8g/头/的量进行灌服,连用3~5d。
2.4、中、大猪:控制呼吸道病使用“防蓝灵”按0.5%的比例拌料(保健按照0.2%的比例拌料),配合退热药物使用,连用7d,疫情严重的地区可间隔1周再饲喂1周。
2.5、公猪:使用方法同中、大猪用药。
总结:“防蓝灵”对猪呼吸道病防制效果显著,一般需5~7d就可以控制,对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也有良好的防制效果,一般用药疗程需7~10d,必要时,可间隔一周后,再用一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