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抖空竹

合集下载

抖空竹入门

抖空竹入门

抖空竹入门《抖空竹入门》简介:本书共分八章,分别对抖空竹的身法、手法、步法,抖空竹时的基本技巧,平盘、立盘以及双轮空竹的花样技巧等内容作了详尽的描述。

书的内容新颖,层次分明,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操作性、阅读性。

该书适于空竹爱好者、空竹教学人员阅读,并可作为空竹培训教材。

《抖空竹入门》目录:1、第一章入门概要第一节抖空竹的基本要求第二节抖空竹宝典第三节抖空竹四宝与造型第二章身法、步法与手法详解第一节身法第二节步型与步法第三节手法第三章器械第一节空竹的种类及选择第二节抖竿抖绳及其他第四章基本技巧第一节抖竿的握法与绳法第二节空竹调平法第三节失误的自救第四节抖练的方法与方式第五节空竹的转速第五章基本动作分解第一节起动空竹的方法第二节捞月法第三节上竿法第四节拉月法第五节跨绳法第六节跳跃法第七节骗马法第八节背翻法第九节背挑法第十节背溜法第十一节背穿法第十二节沿丝法第十三节平盘丝法第十四节跳绳法第十五节抛高法第十六节立盘丝法第十七节摇铃法第十八节落接法第十九节收势第六章平盘丝花样动作技巧第一节平盘丝沿绳动作技巧一、拂灰掸尘二、雄狮摇头三、摩轮旋转四、小姐下楼五、赏花观月六、二龙戏珠七、回头望月八、鲤鱼翻波几、寇准背靴十、垂帘悬珠十一、流星赶月十二、香莲甩袖十三、大鹏展翅十四、狸猫吊尾十五、果老过桥十六、凤落梧桐十七、神龙摆尾十八、上马挽缰十九、缠臂甩铃二十、天外来客第二节平盘丝间接脱绳花样技巧一、织女纺棉二、鱼跳龙门三、夺框穿云四、凤凰点头五、哪吒蹬轮六、松鼠嬉戏七、肘上生花八、金鼠碰壁九、拔草惊蛇十、平湖飞鱼十一、高山流水第三节平盘丝直接脱绳花样技巧一、仙子拉琴二、单挑滑车三、怀中抱月四、趵突腾空五、喜鹊登枝六、彩蝶飞舞七、抬臂飞蝉八、昭君出塞九、单竿回环十、转身揽月十一、海豚戏水十二、千手观音(单轮)十三、拜师学艺十四、刘海戏蟾十五、滑雪翻山十六、叶底藏花十七、袖手摘桃十八、负荆请罪十九、紫燕出窝二十、鹞子翻身二十一、小燕盘旋二十二、倒卷珠帘二十三、踏弦射雕二十四、秦王拔剑二十五、观音摆莲第七章单轮立盘丝花样技巧第一节立盘丝沿绳花样技巧一、瑶池献舞二、三娘教子三、仙女下凡四、雄鹰展翅五、出水回龙六、天女散花七、横扫千军八、蜻蜓点水九、鲸鱼摇尾十、云天雾地十一、青龙扶柱十二、织女舞梭十三、脱袍甩袖十四、托马斯全旋十五、天鹅跳绳十六、放线遛鱼十七、鸿雁展翅十八、徐宁破环十九、搏浪过海二十、八姐游春二十一、行云流水第一节豆盘丝间接脱绳花样技巧一、横空出世二、后羿射日三、竹飞云海四、腰缠玉带五、骏马弹蹄六、观音送子七、刘全献瓜八、太白观灯九、巧拾玉镯十、顺手牵羊十一、仙子踢毽十二、雷公推磨十三、玉龙吞珠十四、玉蟒摇头十五、春草闯堂十六、金刚捣碓十七、叶底采莲第三节立盘丝直接脱绳花样技巧一、失而复得二、倒踢金冠三、盘马飞镖四、巨蟒扑食五、猛虎扑鹿六、飞燕扑蝶七、乘龙夺珠八、婵玉掷石九、银丝锁喉十、潜龙出海十一、黄龙腾空十二、背后射箭十三、金凤绕林第四节立盘丝中的盘技一、盘的类型二、盘具的技法第八章双轮空竹技巧第一节双轮空竹的起动与调整第二节双轮的加速与基本技法第三节双轮空竹花样技法一、鹦鹉上架二、仙女打水三、回头望月四、身后望月五、麻姑献寿六、蝴蝶展翅七、淑女抛球八、红玉击鼓九、采和挑篮十、拷打红娘十一、仙姑渡桥十二、盘龙吐珠十三、背后钓鱼十四、脱竿飞旋十五、千手观音。

小学体育社团活动《抖空竹》校本教材

小学体育社团活动《抖空竹》校本教材

小学体育社团活动《抖空竹》校本教材目录第一章空竹的种类及规格 (1)第一节普通空竹的种类及规格 (1)第二节异型空竹的种类及规格 (1)第二章抖空竹的杆和线 (2)第一节抖空竹的杆 (2)第二节异型空竹的种类及规格 (2)第三章抖空竹的身法 (3)第四章抖空竹的基本功 (4)第一节握杆的方法 (5)第二节抖空竹的基本手法 (6)第三节抖空竹的基本步法 (7)第四节空竹的起动方法 (7)第五节空竹的旋转脱扣 (10)第六节调整方向的技法 (11)第七节加速技法 (12)第八节抄接技法 (12)第九节抖空竹的基本功 (13)第五章抖空竹的花技巧 (15)第一节小猴爬竿 (15)第二节海底捞月 (15)第三节空竹上杆 (16)第四节抛高(或定点抛高) (16)第五节蹦蹦床(跳钢丝) (18)第六节扣线上下翻飞加速 (19)第七节调向 (20)第六章小集体花样 (21)第七章空竹游戏 (22)第二节异型空竹的种类及规格异型空竹绝大多数由习练者根据本个爱好,手工制作。

主要有:双头轴空竹、小(微)型空竹、大型空竹、塔式空竹和龙盘空竹。

双头轴空竹中间为单层或双层12.5厘米的轮片,两面装轴而成。

微型空竹外形与普通空竹一样,只是小的可爱。

其轮片直径仅2厘米,其重不足一两。

大型空竹为普通空竹的放大体,蔚蔚壮观。

其轮片直径达30多厘米,其重量超过4斤。

塔式空竹还分为双头塔式空竹和单头塔式空竹。

其头部以不同直径的轮片由大到小粘合而成,其层数为三至七层不等。

龙盘是一种无声空竹,盘大而薄,轴小而短,形似锅盖,除可做抖、捞、盘外,还可前抛回转。

第二章抖空竹的杆和线第一节抖空竹的杆抖空竹的杆,分为竹杆、木杆、塑料杆、玻璃钢杆、碳素杆和树脂合成绝缘杆,初学者多采用竹杆和木杆,而比较讲究的还是采用树脂合成的绝缘杆。

这种杆坚固耐用弹性好,下端装有硬木镟制的手把,顶端装有带有螺纹的特制铜头,使接线更加科学、牢固而又美观。

抖空竹的杆,按其长度分为普通杆、中长杆和长杆。

上海传统弄堂游戏抖空竹

上海传统弄堂游戏抖空竹

❖ 第二种:
❖ 2.将空竹放在地上,双方各握一根抖杆。右手持杆 ,将杆线以逆时针方向在空竹凹沟处绕两圈。然后 右手轻提,使空竹离地产生旋转,转一圈后,凹沟 处仍有一圈线,便可以双手上下不停地抖动了。空 竹会越转越快,转到一定程度,鸣响装置就会发生 嗡嗡的声响。
❖ 空竹的基本玩法简单易学,但要玩好却不容易。
❖1.空竹的玩法 ❖2.空根短竹棍的竿头,就成 了抖空竹的工具。抖时,把线绳置于空竹轴 中凹处,再绕上几圈,提起空竹,靠两臂交 替协调抖动,空竹逐渐加速地旋转起来,抖 转之后,可以倒放在地上,即旋转不停,更 嗡嗡作响,如钟声余韵,也可以变换成其他 多种花样。天晴时来公园,雨雪天在家里, 不用受到场地和天气的限制。

北京版体育五年级《第二节 抖空竹》教学设计2

北京版体育五年级《第二节 抖空竹》教学设计2

北京版体育五年级《第二节抖空竹》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北京版体育五年级《第二节抖空竹》教材,主要让学生了解抖空竹的基本技巧和锻炼价值。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对抖空竹的兴趣,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掌握抖空竹的基本动作和组合动作。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热情。

但同时,学生间的体能差异较大,对抖空竹的掌握程度不一。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提高自信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抖空竹的基本技巧和锻炼价值。

2.培养学生对抖空竹的兴趣,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3.引导学生掌握抖空竹的基本动作和组合动作。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抖空竹的基本动作和组合动作。

2.教学难点:抖空竹的节奏和力度控制。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或优秀学生示范抖空竹的动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要领。

2.练习法: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抖空竹的技巧。

3.比赛法:设置比赛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4.反馈法: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动作评价,指导学生纠正错误。

六. 教学准备1.器材准备:抖空竹器材若干,用于学生练习。

2.场地准备:宽敞的操场或体育馆,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练习。

3.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展示抖空竹的动作要领和技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抖空竹的起源、锻炼价值以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抖空竹有初步的认识。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抖空竹的基本动作和组合动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要领。

同时,解释动作的名称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抖空竹的基本动作和组合动作。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给予动作评价。

4.巩固(5分钟)设置小组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运用所学动作。

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尝试创新动作,提高抖空竹的技巧。

2.抖空竹-人教版三至四年级教案

2.抖空竹-人教版三至四年级教案

抖空竹-人教版三至四年级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什么是抖空竹,学会正确的抖动姿势。

2.能够掌握抖空竹的基本动作,包括起动、旋转、抛接等动作。

3.能够感受抖空竹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抖空竹的基本动作。

2.教学难点:区分抖空竹的旋转方向,控制抛接的力度和方向。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1.轻松散步,舒展身体。

2.手臂绕圈、上下摆动、前后甩动等暖身运动。

2. 技巧引进1.准备一支抖空竹,向学生展示抖空竹的基本形态和结构,介绍其使用方法。

2.给学生示范一次抖空竹的基本动作,包括起动、旋转、抛接等。

3.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动手练习。

3. 练习环节1.给学生足够的练习时间,让他们逐渐掌握抖空竹的基本动作。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

4. 拓展延伸1.老师引导学生自由组合动作,尝试设计出新的抖空竹动作。

2.给学生集体表演的机会,让他们展示刚刚所学习的抖空竹动作。

3.老师可以采用评分制度,以营造比赛氛围,激励学生参与练习。

四、教学方法1.示范法:老师通过示范,让学生了解抖空竹的基本动作和使用方法。

2.个别指导法:适当进行个别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3.自由探究法:让学生自由探究,构思出新的动作,培养创新精神。

五、教学评价1.通过考试或比赛形式对学生进行评分。

2.每节课结束时,老师可以进行简单的评价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六、教学心得抖空竹虽然是一项传统的民间游戏,但它也充满了乐趣和挑战。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抖空竹的兴趣十分浓厚,积极参与练习,并且愿意尝试新的动作。

在个别指导中,我也发现学生对于抖空竹的旋转方向容易混淆,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加强对此方面的讲解和辅导。

同时,我也将抖空竹的比赛形式引入教学中,通过竞争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他们对于抖空竹的技巧掌握。

总之,抖空竹的教学充满了乐趣和挑战,让我对于儿童体育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验。

抖空竹教材

抖空竹教材

特色操抖空竹十字街镇中心小学十字街镇中心小学第一节:抖空竹动作要领:双脚平行站立两腿微屈,弯腰双手握空竹杆。

末端肘弯曲空竹绳,套在空竹轴中间,空竹放在左脚斜前方,双手同时用力将空竹抖起,然后左右依次一下一上将空竹抖起来。

四个八拍到八个八拍。

重点:上抖用力,下抖放松。

第二节:敲空竹动作要领:双脚平行站立,左手杆在下,右手杆在上,右手便抖空竹,便敲击左手杆。

四个八拍到八个八拍。

重点:在抖空竹的同时去敲杆。

第三节:摆空竹动作要领:双脚平行站立,两臂弯曲,双肘保持平行姿势,用肘带动手腕从左摆动到右。

一个拍节摆动一次。

四个八拍到八个八拍。

重点:手腕灵活,以肘带腕第四节:甩空竹动作要领:双脚平行站立第一个八拍原地抖,第二个八拍甩空竹。

两臂微屈双手握住空竹杆的一端双臂以平行的姿势从左向右甩360°,然后再向反方向甩360°。

四个八拍到八个八拍。

重点:甩空竹是两臂必须保持平行的姿势。

第五节:飞空竹动作要领:两脚前后站立,左脚前右脚后,两腿自然弯曲,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右手用杆的中部向前推空竹,空竹推起后左手随时将空竹拽回来,再依次进行,右推左拽。

四个八拍到八个八拍。

重点:右手推左手拽。

第六节:侧身抖动作要领:两脚向前站立,脚尖分开,上体保持正直。

右臂胸前弯曲,左臂侧平举。

靠手腕力量上下抖空竹。

一、二个八拍向左三、四个八拍向右。

四个八拍到八个八拍。

重点:靠手腕力量抖空竹。

阵型变换(一)变纵队(二)变横队(三)一蹲一站型(四)波浪型(五)圆形技能展示(一)腿上飞(二)爬杆(三)架桥(四)天罗地网(五)上树(六)望月(七)嫦娥奔月(八)小猴连续(九)抛空竹(十)对抛。

2.抖空竹-人教版三至四年级教案

2.抖空竹-人教版三至四年级教案

抖空竹-人教版三至四年级教案1. 教学目标1.了解抖空竹的基本玩法;2.学会基本的抖空竹技巧,能够自如地控制空竹;3.培养学生的体验感和手眼协调能力。

2.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空竹的基本持法和把握技巧。

教学难点:掌握空竹的平衡技术,能够进行抖空竹的基本动作。

3. 教学过程3.1 热身——游戏环节为了让孩子们尽快进入状态,先通过简单的热身活动来准备。

教师可以让学生跳绳、踢足球等活动,提高学生的体能。

3.2 呈现和讲解在教学前,出示几张抖空竹的图片,引入抖空竹的概念并介绍空竹基本结构。

学生们对空竹可能会有许多疑问,教师可以集中解答。

3.3 操作练习3.3.1 初接触让学生手持空竹,不停交换两个手做热身,眼睛注视下落的空竹,短暂将之捏在手中,逐渐熟悉空竹重量和手感。

3.3.2 基本动作1.垂直抛掷:右手持竹,左手运动,向上抛出空竹,接住后交给右手,右手接住后再次抛出,左手接住,如此交替操作,练习左右手的协调。

2.斜向抛掷:双手各持一端,将一个圆弧斜向抛出空竹,左右手同时做原地跳跃,眼睛注视空竹,左右手互换取回空竹。

3.侧向抖空竹:右手持空竹,向右侧甩出,将左脚向外迈大步,右臂向前伸,使空竹在腿间作一回旋。

接着右手伸向左手接过空竹,向右边甩出,练习时可以左右交替进行。

3.3.3 高难度练习让学生在练习基础动作的基础上,尝试以下高难度练习: 1. 双竹垂直抛掷。

2. 一竹向空中抛掷后另一竹加入转动后并持续抖动。

3.4 教学总结教师对本次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梳理,让学生回顾课上所学的内容。

让学生分享他们在学习抖空竹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

4. 教学评价在教学结束后,老师可以通过作业或者提问来巩固和检测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抖空竹的基本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兴趣和热情。

5. 教学材料空竹、图片、黑板、粉笔等。

6. 教学扩展对于学习空竹的学生,可以参加各类空竹比赛,丰富课外活动,进一步提高技能水平和参与度。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空竹的文化历史,增加文化知识。

武汉市小学体育课评优活动——“抖空竹”教案

武汉市小学体育课评优活动——“抖空竹”教案
双棍交交叉
空竹接起来
重点:两棍交叉方向正确
1、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展示上节课学过的空竹动作
2、教师表演挑花抛接动作,学生观摩
3、教师分解动作示范,学生跟随教师边唱儿歌边练习。
4、学生散点体验动作,教师巡视辅导
5、优生表演评价
6、学生做加大难度的动作练习
7、分多人小组练习挑花抛接的动作。
8、小组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武汉市小学体育课评优活动——“抖空竹”教案
水平二(四年级) 授课教师:江汉区惠康里小学陈蓉授课时间:2005年10月
学习目标
1、学习空竹“挑花抛接”技术动作,提高空竹控制能力,发展灵敏、平衡、柔韧素质及协调能力。
2、在游戏应用中培养学生遵循规则,团结合作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学习内容
1、抖空竹“挑花抛接”
2—3分钟
主要器材准备
空竹41套
标志物8个
放音设备一部
棍20付
场地设计
预计练习密度35%——40%
预计运动强度中
2、游戏“空竹接力”
内容重点与要求
实施过程及提示
练习时间
激发兴趣活跃情趣
1、趣味队列
要求:步伐整齐一致
1、对话式开课,教师情景引导
2、学习集体听音乐、看教师手势走成多种图形
3、教师评价
5——6分钟
掌握技能
合作探究1、抖空竹Fra bibliotek挑花抛接动作要求(儿歌):
两棍手中拿
右棍挑左线
左棍挑右线
双棍立起来
空竹轻轻抛
1——18分钟
拓展能力启发思维
2、游戏:空竹接力
要求:共同协作,遵循规则
1、教师讲解示范游戏方法及规则
2、分组熟悉游戏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课说课稿《抖空竹》
一、本课教材:1、左右绕线;2、游戏:抖空竹接力
二、教学创意:
本课教学以“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以团结协作、自主创编为主题,选用“一材多用”、“大容量、高密度、小强度”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多种激励的手段,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玩中学、学中玩。

抓住教材本身的民族传统因素和学生实际,积极创造机会,自然渗透德育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三、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选自《花式空竹二十四式》左右绕线。

主教材左右绕线是抖空竹要求学会的基本动作之一,它是学习较复杂技巧动作的基础,教学重难点是空竹转速与平衡、绕线顺序。

对学生进行抖空竹安全教育,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

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等素质。

因此,在课的练习安排上,必须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既面向全体学生,又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四、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运动基础较薄弱,侧重于感性。

学生对动作的模仿能力较强,且好奇、好学。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直观示范法,多用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采用多种激励的手段,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空竹运动,熟悉空竹运动历史,感受空竹运动的乐趣。

2、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使95%左右的学生初步学会左右绕线的基本方法,提高左右绕线完成率,发展学生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及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六、教学过程:
1、课的开始与准备:本部分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基本部分提供必要的心理与生理准备。

设计如下:
教学过程常规--→热身跑---→凤阳花鼓操→复习空竹基本功
运动负荷小中中小
运动时间1’30”1’3’2’
教学方法师生共习法、复习时采用口诀法
教学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直观性原则
教学目标引发动机、进入状态
2、基本部分:本部分是整堂课教学的主要环节,也是本课重点,要完成两个教学任务。

因此,要求学生情绪饱满,认真练习,讲求效益,并注重劳逸结合。

教学中注意层次、面向全体,发展个性,使学生乐学、善学、勤学。

主教材“左右绕线”是基础教学,其重点是“绕线顺序”。

通过讲解、示范、模仿、巩固方法,提高平衡、协调、灵敏性。

基本部分设计如下:
教学过程左右绕线游戏:抖空竹接力
左绕线右绕线1、抖空竹接力2、空竹拼图
步骤
运动时间18’10’
教法讲解示范法、口诀法、重复练习法、游戏比赛法
学法模仿练习法、循序渐进、观察法、实践法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
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玩中学、学中玩的快乐体育观念
3、结束部分:主要是放松机体、调节身心,教师进行讲解,小结:
教学过程放松舞蹈→小结讲评
运动量 1
运动负荷小
30”
运动时间1’05”
教法学法情境教学法、师生共舞
教学原则自然过渡
教学目标放松、调节
七、场地器材:
空竹40个;录音机1台;篮球场一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