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 16 课《三国鼎峙》教课方案课程内容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峙场面的形成。
教课目的认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峙场面形成的基本史实,提高复述重要历史事件的能力;剖析曹操赤壁之战失败的原由,提高阅读史料、剖析史料的能力。
阅读经典文学著作、历史人物作品、威望史册文籍、历史教课读本等资料,学习获得有效历史信息的方法。
认识文学作品和真切历史之间的差别。
认识到三国鼎峙场面的形成,结束了东汉末年的分裂盘据,实现了局部一致,创建了相对稳固的环境,切合人民盼望平定的要求,也为将来全国一致确立了基础。
教材剖析本课主要介绍了东汉末年到三国时代的历史,主要环绕以下三块内容睁开,即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峙。
三块内容之间因果相联。
官渡之战确立了曹操一致北方的基础。
赤壁之战为三国鼎峙场面的形成确立了基础。
而三国鼎峙场面的形成是东汉末年军阀盘据混战的必定结果,它的形成,实现了局部一致,为以后西晋的一致确立了基础。
学情剖析本课的讲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的抽象思想能力较弱,对历史人物的认识体现出单调和片面的特色。
因为三国故事人人皆知,有关三国的网络游戏也很流行,所以学生学习起来兴趣浓重。
本课教课比较简单创建历史情境、问题情境和轻松活跃的讲堂气氛。
重难点要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峙的形成。
难点赤壁之战的影响和三国鼎峙场面形成的历史作用。
教课资源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第一版社XX年 6 月版人民教育第一版社、中国地图第一版社:《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上册》中国地图第一版社XX年 6 月版[ 晋] 陈寿撰、 [ 南朝·宋 ] 裴松之注:《三国志》岳麓书社XX年2月第 2版[ 明] 罗贯中著、 [ 清 ] 毛宗岗责备:《三国演义》岳麓书社XX年6月第 1版沈伯俊:《沈伯俊说三国》中华书局XX年 3 月版黎东方:《细说三国》上海人民第一版社XX1 月版年贺准城:《解读三国话诸葛》苏州大学第一版社XX 年2月第 1版教课过程教课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组织活动,导入新课组织讲堂活动:阅读《三国演义》目录,补全缺失期息。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优秀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基本史实,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
通过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象所反映的本质的能力。
通过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
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观能动性也起着重要的历史作用。
学会从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的角度评价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赤壁之战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三、教学策略图示教学法。
采用图示法,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三国鼎立形势图》以外,用图片再归纳、概括三国鼎立的重大历史事件。
表格归纳法。
指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概括提炼出基本的知识要点,通过表格,整体把握全部或部分历史知识。
如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通过下表对这两次战役进行比较:识图教学法。
充分运用教材中的插图,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如运用“曹操赤脚迎许攸”图可看出曹操重视人才。
根据“曹操慌忙逃跑”图,结合苏轼《前赤壁赋》所描绘的情景,讲述双方交战的经过,体会战争的壮观场面。
运用“三国鼎立形势图”,一是了解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的概况;二是说出当今的地域省份;三是讲述三国地区经济发展的特色。
情景模拟法。
通过历史情景模拟,加深对历史现象及历史问题的理解和掌握。
如探究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击败袁绍的原因,可让四个学生分别扮演袁绍、袁绍的一个谋士、许攸、曹操,通过历史剧场:①学生先自我介绍;②老师作旁白,学生表演;③袁绍和谋士的对话;④曹操和许攸的对话;结合战争过程中两人的心理素质自然可得出结论: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亦人谋也。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收集东汉末年以及三国时期的典故及成语故事,课堂上补充给学生阅读,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及积极性;收集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的图片及资料,引导学生去比较分析这两次战役的概况及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说课稿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社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三国鼎立》是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的第一课。
主要介绍了我国封建社会从国家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
本课无论是在本单元还是在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都有着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的必然结果。
它结束了东汉末年的黑暗统治和大规模的军阀混战,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不仅为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也揭开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和江南开发的序幕。
因此,本课体现了知识的延续性,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重点、难点1、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及其历史作用。
(2)、能力目标:一是通过对曹操在两次战役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总结归纳能力、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人才意识;二是在区别历史真实人物和文艺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知道,评价历史人物是非功过的标准,主要是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
2、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的形成3、难点:曹操在两次战役一胜一败原因、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三、学情分析、理论指导和教、学法选择本课的学习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从整体上对教材的把握能力比较差。
因此,在初一的历史教学中,必须抓住教学重点,教学设计宜简单不宜复杂。
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为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我将引导学生运用三步思维学习模式进行学习。
三步思维学习模式是根据心理学和人们的认识规律,把每一课的学习内容,由浅及深,转化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层次问题的学习思维模式。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三国鼎立ppt课件

官渡之战
匈
奴
袁绍
袁绍
刘璋
曹操
刘表
袁术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三国鼎立ppt 课件
小结
时间 地点 交战双方
力量对比
特点 结果 影响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三国鼎立ppt 课件
官渡之战
公元200年 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
曹操和袁绍
袁绍 VS 曹操 10.5万 VS 3.3万
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兵力约5万
特点
以少胜多
战术 不习水战,连接船舰
水火齐攻
结果
曹军大溃,北撤
影响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三国鼎立ppt 课件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三国鼎立ppt 课件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三国鼎立ppt 课件
赤 壁
曹操惨败---无力南下
之
战 刘备---巩固与发展
孙权---巩固江南
6 袁绍兵败, 曹操取得胜利
为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三国鼎立ppt 课件
官渡之战
袁绍
十万人
曹
操
公元200年
迎
白马津
许
延津
攸
夜袭乌巢,
烧毁袁军
粮草
官渡
曹操
三四万人 许昌
以少胜多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三国鼎立ppt 课件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三国鼎立ppt 课件
合作探究:曹操为何能以少胜多?
——曹操《蒿里行》
经济凋敝,人口减少,百姓生活困苦。
结合材料,说说军阀割据对当时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材料一: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国人口达530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三国鼎立》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三国鼎立》教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三国鼎立》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案栏目。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三国鼎立》教案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认识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即怎样看待三国鼎立这一局面。
如何全面评价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具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由同学们所熟悉的《三国演义》小说、电视剧导入到历史上的三国: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过小说《三国演义》,电视剧有没有看过?你对里面那些人物印象最深刻?(诸葛亮、曹操。
) 教师讲述:《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它反映了东汉末年到三国的历史,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乱世出英雄,英雄造时势,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2、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走进1800年前的东汉、三国时代。
新课探究一、群雄逐鹿说战争(一)官渡之战分析官渡之战前东汉末年的社会背景,曹操力量的发展壮大,视频展示官渡之战的经过,说明战争的影响。
探讨官渡之战曹操胜利的原因。
1、官渡之战前的形势:东汉末年军阀割据《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结合曹操的《蒿里行》进行阐述。
东汉末年,宦官、外戚交替干政,皇室衰落,黄巾起义,军阀割据,战争不断,就如曹操的《蒿里行》所描述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民不聊生,饿殍遍野,老百姓渴望国家统一,天下太平。
2、官渡之战曹操的势力发展壮大起来之后,与黄河以北袁绍发生了冲突,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
公元200年,袁绍率10万大军南下,进攻曹操,曹操只有3、4万军队,敌强我弱,曹操该怎么打呢?他采纳了谁的策略?(1)让学生带着以上的问题观看视频《官渡之战》,请学生简单复述官渡之战的历史典故。
(2))出示一段文字材料,让学生归纳官渡之战的经过、结果和影响200年,袁绍率十万大军,进攻曹军,主力直逼曹军所在地官渡。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 (共29张PPT)

三、畅所欲言(闯三关)
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使人智 慧。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学习 三国历史后,你有什么感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得慢,而是你努力的不够多。 2、孤单一人的时间使自己变得优秀,给来的人一个惊喜,也给自己一个好的交代。 3、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4、心中没有过分的贪求,自然苦就少。口里不说多余的话,自然祸就少。腹内的食物能减少,自然病就少。思绪中没有过分欲,自然忧就少。大悲是无泪的,同样大悟无言。缘来尽量要惜,缘尽就放。人生本来就空,对人家笑笑,对自己笑笑,笑着看天下,看日出日落, 花谢花开,岂不自在,哪里来的尘埃! 5、心情就像衣服,脏了就拿去洗洗,晒晒,阳光自然就会蔓延开来。阳光那么好,何必自寻烦恼,过好每一个当下,一万个美丽的未来抵不过一个温暖的现在。 6、无论你正遭遇着什么,你都要从落魄中站起来重振旗鼓,要继续保持热忱,要继续保持微笑,就像从未受伤过一样。 7、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11、花开不是为了花落,而是为了开的更加灿烂。 12、随随便便浪费的时间,再也不能赢回来。 13、不管从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以后不要停止;不管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以后不要后悔。 14、当你决定坚持一件事情,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15、只有在开水里,茶叶才能展开生命浓郁的香气。 15、如果没有人为你遮风挡雨,那就学会自己披荆斩棘,面对一切,用倔强的骄傲,活出无人能及的精彩。 16、成功的秘诀在于永不改变既定的目标。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幸福不会遗漏任何人,迟早有一天它会找到你。 17、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你在希望中享受到的乐趣,比将来实际享受的乐趣要大得多。 18、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不与过多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也不要因为关系亲密便掏心掏肺,切莫交浅言深,应适可而止。 19、大家常说一句话,认真你就输了,可是不认真的话,这辈子你就废了,自己的人生都不认真面对的话,那谁要认真对待你。 20、没有收拾残局的能力,就别放纵善变的情绪。 16、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从未行动。有一天你总会明白,遗憾比失败更让你难以面对。 17、没有一件事情可以一下子把你打垮,也不会有一件事情可以让你一步登天,慢慢走,慢慢看,生命是一个慢慢累积的过程。 18、努力也许不等于成功,可是那段追逐梦想的努力,会让你找到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沉默努力充实安静的自己。 19、你相信梦想,梦想才会相信你。有一种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 20、生活不会按你想要的方式进行,它会给你一段时间,让你孤独、迷茫又沉默忧郁。但如果靠这段时间跟自己独处,多看一本书,去做可以做的事,放下过去的人,等你度过低潮,那些独处的时光必定能照亮你的路,也是这些不堪陪你成熟。所以,现在没那么糟,看似 生活对你的亏欠,其实都是祝愿。 10、放手如拔牙。牙被拔掉的那一刻,你会觉得解脱。但舌头总会不由自主地往那个空空的牙洞里舔,一天数次。不痛了不代表你能完全无视,留下的那个空缺永远都在,偶尔甚至会异常挂念。适应是需要时间的,但牙总是要拔,因为太痛,所以终归还是要放手,随它去。 11、这个世界其实很公平,你想要比别人强,你就必须去做别人不想做的事,你想要过更好的生活,你就必须去承受更多的困难,承受别人不能承受的压力。 12、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自古以来的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 13、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幸福。去发现你所拥有幸运,少抱怨上苍的不公,把握属于自己的幸福。你,我,我们大家都可以经历幸福的人生。 14、给自己一份坚强,擦干眼泪;给自己一份自信,不卑不亢;给自己一份洒脱,悠然前行。轻轻品,静静藏。为了看阳光,我来到这世上;为了与阳光同行,我笑对忧伤。 15、总不能流血就喊痛,怕黑就开灯,想念就联系,疲惫就放空,被孤立就讨好,脆弱就想家,不要被现在而蒙蔽双眼,终究是要长大,最漆黑的那段路终要自己走完。 16、在路上,我们生命得到了肯定,一路上,我们有失败也有成功,有泪水也有感动,有曲折也有坦途,有机遇也有梦想。一路走来,我们熟悉了陌生的世界,我们熟悉了陌生的面孔,遇人无数,匆匆又匆匆,有些成了我们忘不掉的背影,有些成了我们一生的风景。我笑, 便面如春花,定是能感动人的,任他是谁。 17、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与年龄无关。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千万不可放纵自己,给自己找懒散和拖延的借口,对自己严格一点儿,时间长了,努力便成为一种心理习惯,一种生活方式! 18、自己想要的东西,要么奋力直追,要么干脆放弃。别总是逢人就喋喋不休的表决心或者哀怨不断,做别人茶余饭后的笑点。 19、即使不能像依米花那样画上完美的感叹号,但我们可以歌咏最感人的诗篇;即使不能阻挡暴风雨的肆虐,但我们可以左右自己的心情;即使无法预料失败的打击,但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成功的一个个驿站。 20、能力配不上野心,是所有烦扰的根源。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你要想得到,就得学会付出和坚持。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决定生活的样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共25张PPT)

A
)
B、昆阳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
3、在下列人物中最先称帝的是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
)
D、曹丕
二、材料题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是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 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挟天子以令诸侯,采用谋士许攸的计策大败袁军。 又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力量,…… (1)材料中“他”指的是谁?大败袁军的战役名称是什么? 这场战役有何影响?
以诗明志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尤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影视学史--感知战争
火烧赤壁
图表归纳
赤壁之战
间
公元208年 曹操和孙刘联军
时
作战双方
结
特
果
点
曹操战败
以少胜多
影
响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欢迎走进历史课堂
读史明智
历史就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
以史为鉴
统编七年级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一篇章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看图学史
从图中可以得到 哪些历史信息? 面对如此局面曹操 采取哪些措施使自 己实力壮大: 1.政治上: (1)“挟天子以令诸 侯”(汉献帝:洛阳→许) (2)招揽各种人才 2.经济上: 实行屯田
——诸葛亮《隆中对》
小组合作展示
动脑经:曹操为什么能在官渡之战中 打败实力强大的袁绍? (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2)经济上:实行屯田 重视农业生产 (3)军事上:积极练兵 战术得当 (4)人才的使用上:曹操任人纳谏 而袁 绍不善用人。 (5)人心上:统一北方人心所向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17张PPT)

学习目标一: 1.掌握曹操势力日益壮大的原因.( 自学第一目第一自然段) 2.掌握官渡之战的时间.地点.交战 双方.结果.影响.(自学第一目第二 自然段)
曹操势力日益壮大
政治上
1.把汉献帝从都城洛阳接到 许,借皇帝的 名义号令天下。 2.招揽各种人才 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既பைடு நூலகம்解决了大批流民的生计,又筹 集了军粮。
200年曹袁战官渡,统一北方奠基础; 208年赤壁起战火,孙刘抗曹少胜多; 三国鼎立魏蜀吴, 洛阳成都建业都; 三国经济有发展, 230年卫温去台湾。
课堂练习
一. 选择题
1、230年,孙权派谁到达了夷洲 (A)
A.卫温
B.刘备
C.诸葛亮
D.曹操
(C)
2.造成三国鼎立关键的战役是 A.官渡之战 B.牧野之战
C.赤壁之战 D.长平之战
官渡之战的基本情况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地点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官渡 曹操胜利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结果
影响
赤 壁 之 战
时间 交战双方 地点 结果 作用 公元208年
孙刘联军和曹操
赤壁 孙刘联军胜利 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
学习目标三: 掌握三国的 的名称.建立时间建立 者.都城.(自学第三目第二自然段)
220年,曹丕自称 皇帝,国号魏,定 都洛阳。
(pī)
221年,刘备称帝, 国号汉,史称蜀汉, 定都成都。
222年,孙权称 王,国号吴,定 都建业。
魏 蜀 吴
假如你是魏蜀 吴三国的国务院 总理,能否介绍 本国的经济发展 状况?
曹操 20多万大军
曹操进军路线 刘备败退路线 孙权进军路线
赤 赤 壁 之 壁 战 之 前 的 战 形 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铠甲生虮(jǐ)虱,百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hāo] 里行》
一、官渡之战
1. 背景:
东汉末年,政局混乱,东汉王朝已形同虚设,各地出 现了盘踞一方的军阀。占据河南一带的曹操的势力逐 渐壮大起来。当时占据黄河以北的袁绍,兵多粮足, 实力强大。曹操和袁绍都想吞并对手,称雄北方。
袁绍
官
公元200年
十万人
渡
夜袭乌巢,烧 毁袁军粮草
之
乌巢
官渡
战
曹操
以少胜多
三四 万人
官渡之战
时间 地点 交战双方 结果 战争特点 影响
公元200年 官渡 袁绍和曹操 曹操胜利 以少胜多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曹操统一北方后天下形势
曹操 刘备
孙权
孙权(182—252),字仲谋。东汉末,继其父兄孙坚、 孙策据有江东六郡。他在张昭(zhāo )、周瑜等人的共 同支持下,团结旧部,延揽 (lǎn)人才。对江东的统治 日益稳固。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
戏剧舞台上的书里的曹操是一个 多谋善断、有眼光、有帝王之才的人物。
你心目中的曹操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东汉末年
材料: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国人口 达5300万,可东汉末年,只剩下760万。
概况:孙刘联军针对曹军不习水战、船舰连接在一起的弱 点,周瑜采纳部下黄盖的建议,向曹操诈降并用火攻。
曹 二十多万人
赤壁 大战 刘
五万人
孙、刘联军 孙
二、赤壁之战
背景: 1)208 年,曹操挥师南下,准 备进而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统一全 国。
2)曹军占领荆州后,刘备率军从樊城退往夏口。他 派诸葛亮联络孙权,共谋抗曹之计。孙权听从将军 周瑜和诸葛亮的意见,决定与刘备联合迎战曹军。
二、赤壁之战
交战双方及实力对比:曹军 PK孙刘联军 曹军:20余万人 孙刘联军:约 5万人
刘备( 161 —223 ),字玄德。汉朝远支皇族。东汉末年
起兵,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军的战争。在军阀混战中,曾 先后投奔公孙瓒 (zàn) 、陶谦、曹操、袁绍、刘表。
桃园三结义
三顾茅庐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207年,刘
备三顾茅庐,他向刘备提出占据荆(今湖南、湖北) 、益(今四川)两州,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统一全 国的建议,即有名的“隆中对”。
2. 曹操为壮大势力而采取的措施:
政治上: 挟天子以令诸侯;招贤纳士 经济上:屯田,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
3 交战双方: 曹操PK袁绍 4. 时间、地点:公元200年,官渡
袁绍 曹操
一、官渡之战
官 渡 之
官渡
战
曹操
三四 万人
袁绍
十万人
经过: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 破的战术,偷袭袁军的屯粮,烧掉 全部军粮,迅速歼灭袁军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