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 阅读附答案

合集下载

尼尔阿姆斯特朗美国宇航员登月第一人

尼尔阿姆斯特朗美国宇航员登月第一人

尼尔阿姆斯特朗美国宇航员登月第一人尼尔·阿姆斯特朗:美国宇航员登月第一人1969年7月20日,全球瞩目的时刻终于到来——尼尔·阿姆斯特朗成为了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类。

这一历史性时刻不仅为美国太空探索事业赢得了耀眼的光荣,更是人类探索宇宙的巅峰之作。

本文将回顾尼尔·阿姆斯特朗的事迹,探寻他个人的成就以及对太空探索和人类进步的巨大影响。

一、早年经历与航天事业尼尔·阿姆斯特朗于1930年8月5日出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的一个小镇。

他在家庭的熏陶下对航空和航天事业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年轻时他在美国海军航空队服役,并在朝鲜战争期间担任了战斗飞行员的职务。

这个经历为他未来作为一名宇航员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55年,阿姆斯特朗开始在美国宇航局(NASA)工作。

他参与了许多重要的宇航任务,包括飞船飞行模拟器的测试和航天飞机的研发。

在这个过程中,他展示出了杰出的技术能力和领导才华,逐渐成为了NASA中备受瞩目的人物。

二、阿波罗11号任务阿姆斯特朗的飞行生涯达到巅峰是在1969年,当时他被选中作为阿波罗11号任务的指令舱飞行员。

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有人登上月球的任务,对于阿姆斯特朗来说,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发射升空。

他和飞船上的船员一同启程,穿越宇宙的黑暗,前往目标星球。

四天后,飞船终于在月球附近着陆。

紧张而刺激的时刻开始了。

1969年7月20日,全球亿万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尼尔·阿姆斯特朗身上。

他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脚印永远留在了月球的表面。

他的名字也注定永远铭刻在人类太空探索的史册上。

三、影响与遗产尼尔·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这一壮举无可估量地影响了人们的想象力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热情。

他的登月行动不仅带给人类一份骄傲和自豪,更激励了世界各国进一步发展太空探索事业。

阿波罗11号任务的成功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新的里程碑。

初中语文《月亮上的足迹》课文原文及教案

初中语文《月亮上的足迹》课文原文及教案

初中语文《月亮上的足迹》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初中语文《月亮上的足迹》课文原文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

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38万公里,真是可望而不可即。

然而,1969年7月,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终于代表全人类拜访了月球,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这一年的7月16日,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火箭发射架上,“土星5号”火箭像巨人一样昂首挺立着,尖端直指蓝天,高达一百多米。

它将推动“阿波罗11号”飞船进入太空。

地面服务人员已经为它的三级燃料罐加满了燃料,第一级火箭加进了煤油,第二级和第三级加进了液氧液氢。

飞船指令长阿姆斯特朗、指令舱驾驶员科林斯和登月舱驾驶员奥尔德林在宇航中心的食堂里吃了早饭,穿上了宇航服。

一个伟大的时刻就要来到了,他们就要踏上探索月球的征程。

他们同前来送行的人们一一道别。

这将是人类进行的距离最为遥远的一次旅行。

他们健步来到发射架下,乘上电梯,来到指令舱前,进入狭小的指令舱。

地勤人员对火箭作了极为仔细的检查,情况一切正常。

指挥中心发出点火指令,计算机开始自动工作。

自动点火装置点燃了点火器,“土星5号”发出隆隆的声音,大地剧烈地震动起来,火箭缓缓上升,不断加速。

三位宇航员躺在舱内,观察着各种仪表的读数。

此时,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那是由于火箭的加速而引起的超重力。

发射后2分42秒,第一级火箭自动脱落,二三两级火箭继续上升。

达到182公里高度时,第二级火箭自动脱落,速度达到每秒68公里。

离地9分5秒,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飞船在预定的时间、预定的高度进入预定的轨道。

此刻,“阿波罗11号”飞船的高度为2650公里,速度为每秒767公里。

飞船进入预定的轨道后,先绕着地球飞行,以便检测飞船是否正常,能否向月球飞行。

根据飞行状况的测定,休斯敦地面指挥中心发出了向月球进军的指令。

于是,第三级火箭再次发动,使速度达到每秒105公里,进入登月轨道,向着月球奔去。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三年级下册 第22课 月球之谜 同步测试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三年级下册 第22课 月球之谜 同步测试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三年级下册第22课月球之谜同步测试一、拼一拼,写一写。

(共1题;共16分)1.(16分)拼一拼,写一写。

yèmùjiàng lín nǔlìhǎi zǎo xuán guàgūjìnián líng céng jīng yídàn二、比一比,组词语。

(共1题;共16分)2.(16分)比一比,组词语。

暮散澡项幕撒藻顶三、想一想,填一填。

(共1题;共18分)3.(18分)想一想,填一填。

的夜空的月光的景色的遐想的阳光的水藻的天空的月球的努力四、照样子写词语。

(共1题;共8分)4.(8分)照样子写词语。

黑沉沉静悄悄五、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共1题;共4分)5.(4分)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1分),呼作白玉盘。

(2)(1分)月来满地水,。

(3)(1分),月是故乡明。

(4)(1分),江静碧云天。

六、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

(共4题;共8分)6.(2分)读《月球之谜》,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

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

7.(2分)读《月球之谜》,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

人类已经登上过月球。

8.(2分)读《月球之谜》,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

月球表面全是水。

9.(2分)读《月球之谜》,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

研究结果表明,月球上不可能出现过火山活动。

七、快乐阅读。

(共1题;共17分)10.(17分)阅读枣树春天来了,杨树、柳树都发芽了,惟独枣树在懒懒地睡懒觉。

它一不出叶,二不开花,树干上爬满了密密的皱纹,像老人的脸;长满了小黑疙瘩的枝枝杈杈,静静地伸向天空。

它默默无闻,长得一点儿也不起眼。

一直到四月,不几天就抽出了几片叶,那淡黄色的叶子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真是新鲜可爱。

接着枣树开花了,六个尖尖的花瓣,像是金黄的六角小星星。

它能混在树叶中,散发出一阵阵清香,招来了许多蜜蜂。

尼尔阿姆斯特朗美国宇航员首次登月的成就者

尼尔阿姆斯特朗美国宇航员首次登月的成就者

尼尔阿姆斯特朗美国宇航员首次登月的成就者尼尔·阿姆斯特朗,美国宇航员首次登月的成就者1969年7月20日,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月球上,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即将到来。

尼尔·阿姆斯特朗,美国宇航员,将成为首位登上月球的人类。

这一壮举不仅是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人类勇气和智慧的结晶。

尼尔·阿姆斯特朗于1930年8月5日出生在俄亥俄州的维奇塔,从小就对航空与宇宙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他在年轻时就表现出了出色的领导才能和执着的探索精神。

在1962年,他成为了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宇航员,并参与了多次历史性的载人航天任务。

1969年,阿波罗11号任务将成为人类夺取月球的重要一步。

7月16日,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成功发射升空,开始了一段漫长而又关键的历程。

四天后,也就是7月20日,尼尔·阿姆斯特朗和他的舱友巴兹·奥尔德林来到了月球的表面。

他们成为了人类历史上首批步入月球的宇航员。

在登月的那一刻,阿姆斯特朗说出了那句经典台词:“这是个小步,却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他的话语深刻地传递出人类在探索未知时所面临的勇气和决心。

他们超越了自己,超越了时代的限制,开创了航天史上的新篇章。

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在月球表面进行了多项实验和勘测。

他们采集了一些月球表面的土壤和石块,将它们带回地球供科学家进行研究。

这些土壤样本的分析揭示了月球的成分和历史,为人类对宇宙起源和演化的理解提供了重要线索。

尼尔·阿姆斯特朗和他的舱友在月球上逗留了大约2个小时,他们全程都在严峻的环境中工作,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未知。

然而,他们的勇气和毅力战胜了一切,展现出了人类的智慧和勇敢。

成功登月后,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返回地球,成为了全球的英雄。

他们的壮举影响了整个世界,激发了人们对未知的渴望和对未来的希望。

他们将永远被铭记在人类历史的篇章中。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3.1 地球的卫星—月球练习卷(解析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3.1 地球的卫星—月球练习卷(解析版)

六年级下册3.1《地球的卫星—月球》同步练习题一、选择题1. 有关月球的说法,下列不正确的是()A. 月球是我们地球的卫星B. 只有晚上我们才能看到月亮C. 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不会有风【答案】B【解析】【详解】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

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相对于所环绕的行星,它是质量最大的卫星,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不会有风,AC观点正确,B观点错误,有时候白天我们也能看到月亮。

2. 关于环形山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多是圆形,大小不一B. 数量众多,深浅相同C. 分布没有规律【答案】B【解析】【详解】月球环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测中,公认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

月球地貌最大的特征就是分布着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月球环形山的形状大多是圆形,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

3.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

A. 卫星B. 恒星C. 流星D. 行星【答案】A【解析】【详解】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

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相对于所环绕的行星,它是质量最大的卫星。

4. 2019年1月,嫦娥四号探测器将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向地球的一面而着陆探测。

在月球背向地球的一面一定存在的是()。

A. 空气B. 生物体C. 环形山【答案】C【解析】【详解】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环形山大多是圆形的,其分布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

所以在月球背向地球的一面一定存在的是环形山,月球上不存在空气和水、生物体。

5. 月球有许多不同于地球的特征,以下不属于月球特征的有( )。

A. 有环形山B. 生活着许多的生物C. 没有水D. 没有生命【答案】B【解析】 【详解】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环形山大多是圆形,如此众多的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月球后遗留下来的痕迹,月球上没有水,没有生物。

谁是第一位登上月球的人?

谁是第一位登上月球的人?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成为了第一位登上月球的人。

这一历史性时刻不仅是太空探索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人类勇气、毅力和科学技术的集大成之作。

阿姆斯特朗的一小步成为了人类的一大步,引领着全球人民迈向了未知的星际边缘。

在1961年,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向国会承诺,在十年内将一名美国人送上月球并安全带回。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阿波罗11号任务应运而生。

这次任务的成功,不仅展现了美国在太空探索方面的领先地位,更给全世界带来了对未知领域的好奇与憧憬。

阿姆斯特朗的登月之旅并非一帆风顺。

他们在登陆时面临着许多未知的风险和挑战,但危机中的凝聚力和决心使得他们克服了诸多困难。

当鹰式登月舱成功着陆在月球表面时,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了欢呼和激动之中。

阿姆斯特朗的脚印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永恒的烙印,也标志着人类首次踏上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除了阿姆斯特朗本人的英勇之外,登月之旅背后无数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辛勤付出也是不可或缺的。

他们用智慧和汗水构筑了一座通往月球的桥梁,为阿姆斯特朗等宇航员提供了可靠的支持和保障。

正是因为他们默默的奉献和精湛的技艺,才让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阿姆斯特朗在登月之后曾说过:“这是一小步,却是浩瀚宇宙中的一大步。

”这句话不仅流传于世,更是对人类探索精神的最好诠释。

阿姆斯特朗不仅代表了美国,更代表了全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渴望和探索精神。

他的壮举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让我们相信,只要有勇气和毅力,人类就能突破任何困难,征服任何领域。

50年后的今天,阿姆斯特朗的足迹依然清晰可见,而人类的太空探索进程也在不断推进。

未来,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多的“第一次”,并期待更多的尼尔·阿姆斯特朗在人类历史的舞台上闪耀。

愿人类的太空梦想继续照亮前行的道路,让我们共同努力,开拓更加辽阔的宇宙领域。

登上月球的作文素材

登上月球的作文素材

登上月球的作文素材《月球之旅:人类的伟大征程》自古以来,人类对月球充满了无尽的遐想和探索欲望。

从古代的神话传说到现代的科学探索,月球一直是人类心中的神秘之地。

终于,在 20 世纪中叶,人类实现了登上月球的梦想,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里程碑。

1969 年 7 月 20 日,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乘坐阿波罗 11 号飞船成功登上月球。

当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表面的那一刻,他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这句话不仅代表了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的伟大成就,也象征着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勇敢探索和不断追求。

登上月球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需要克服无数的困难和挑战。

太空飞行需要强大的火箭技术,将宇航员和航天器送入太空轨道。

月球表面的环境极其恶劣,没有大气层的保护,温度极端,辐射强烈,这对航天器和宇航员的生命支持系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月球距离地球约 38 万公里,通信和导航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然而,人类凭借着智慧和勇气,成功地克服了这些困难。

在阿波罗计划中,美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了多次无人和载人飞行任务,为最终的登月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登月过程中,宇航员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实验和探测活动,收集了大量的月球岩石和土壤样本,为人类对月球的认识和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登上月球不仅是一项科学成就,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它展示了人类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激发了人们对科学和探索的热情。

同时,登月也促进了国际合作和人类的团结,各国共同努力,为实现人类的太空梦想而奋斗。

登月还为人类未来的太空探索和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为人类走向更广阔的宇宙奠定了基础。

如今,人类对月球的探索仍在继续。

各国纷纷制定了自己的月球探测计划,希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月球的地质结构、资源分布和演化历史。

未来,我们有望在月球上建立永久性的基地,开展更广泛的科学研究和资源开发活动。

月球将成为人类走向太空的重要跳板,为人类的未来发展带来无限的可能。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第22课_月球之谜》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第22课_月球之谜》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第22课月球之谜》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一、1. 看拼音写词语。

2. 我会读拼音,写词语3. 给下划线的字注音。

4. 拼一拼,写一写。

5. 比一比,组词语。

6.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7.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8. 照样子写词语。

例:静悄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黄金搭档: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10. 给下列句中画横线的词换个意思相近的词语。

①水藻在月球尘土里,长得________鲜嫩青绿。

________②这一连串实验结果是多么________啊!________。

11. 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把”字句。

①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撒细菌。

________。

②从月球上采回来的一块岩石。

________。

12. 我会填。

读了课文《月球之谜》,我知道月球是一个这样的世界:这里的天空________,表面却________。

月球上满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没有________,没有任何________。

月球是________。

13. 换成“被”字句(1)把细菌撒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

________(2)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土里。

________。

14. 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呼作白玉盘。

(2)月来满地水,________。

(3)________,月是故乡明。

(4)________,江静碧云天。

15. 你知道月亮在我国古代诗文中还有哪些美称吗?如:玉弓玉盘________。

16.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

(1)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

________(2)人类已经登上过月球。

________(3)月球表面全是水。

________(4)研究结果表明,月球上不可能出现过火山活动。

________。

17. 我能写:月亮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景象,写写你搜集到的描写月亮的诗句。

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阅读附答案课内阅读。

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十分奇异的景色: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càn chàn)烂的阳光。

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

月球是一片荒漠。

把细菌(jūn jǔn)撒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细菌一下子都死了,难道这些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再看看用植物做实验的结果□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土里□和在地球土壤(r ǎng yǎng)里生长没有明显不同□可是,水藻一旦放进月球尘土,就长得特别鲜嫩青绿。

1.用“\”画去加粗字不正确的读音。

2.在“□”内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你能根据选文中的最后一段提出一个关于月球的未解之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画去:chàn jǔn yǎng
2.:,。

3.为什么水藻一旦放进月球尘土,就长得特别鲜嫩青绿?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