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成本理论(Transaction Cost Theory)
第四章 交易成本理论的应用

◦ 1、Geyskens, I., Steenkamp, J.-B. E. M., & Kumar, N. 2006. Make, Buy, or Ally: A Transaction Cost Theory MetaAnalysi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9 (3): 519543. ◦ 2、Maekelburger, B., Schwens, C., & Kabst, R. 2012. Asset specificity and foreign market entry mode choice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43 (5): 458-476. ◦ 3-1、史宇鹏, 何兴强, 顾全林, & 邹光. 2011. 法律起源与 外资进入模式:来自中国的经验. 经济研究 (12): 59-71, 96. ◦ 3-2、李青原.2011.资产专用性与公司纵向并购财富效应: 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南开管理评论(6): 116127.
8
应用领域
Finance
◦ The role of governance structures in diversifying or reducing financial risk ◦ The choice of debt versus equity financing ◦…
9
课后作业
分为三组,第一、二组分别阅读论文1和2,第三 组负责论文3-1和3-2.
交易成本理论的应用
宋渊洋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2013年12月3日
4.交易成本理论

⊿T:内部生产产品所需的生产成本与从市场购买同样产品的生产成本 之差【考虑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所以大于0】 ;
⊿C= ⊿T + ⊿A
copyright ◎ 2019 by He Xiaogang
企业的边界
Case:
为有效做出产能和生产决策,铝土矿精炼商需要
能够预测铝土矿的价格,而特定地区铝土矿价格部分 取决于不可预测的因素,如发现新的矿藏;也取决于
- 交易是使法律、经济学、伦理学发生相互关系的基本单位。
- 交易有三种类型:买卖交易(平等的)、管理交易(上下级 之间的命令与服从关系),限额的交易(集体或集体的代表 与下属个人之间的关系)
- 不同的具体交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运行机制或制度。
copyright ◎ 2019 by He Xiaogang
copyright ◎ 2019 by He Xiaogang
交易(transaction)
1、康芒斯的观点(1934)
- 交易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
糟啦!阿拉听不懂 他的阿拉伯语。
- 交易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所有权的转移,是个人与个人 之间对物的所有权的让渡和取得,而不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 与交换(exchange)不同,交换是转移和接受物品的劳动 过程,而交易不是以实际物质为对象,而是人与人之间对自 然物的权利的让渡和取得关系,是依法转移法律上的控制;
copyright ◎ 2019 by He Xiaogang
交易成本
契约过程的交易费用 广义的交易成本:制度成本 —— 经济制度的运行成本,包括制度的订立成本 、运转与实施成本、监督与维护成本、变革成 本【阿罗,1969】 。 —— 交易成本是衡量和明确交易单位特征和实施 契约的成本,包括信息成本、谈判成本、界定 和控制产权成本、监督成本、制度结构变化成 本【张五常,2019】【人们在从事经济交换活 动时,最关心的就是商品和服务是否能够交易 以及确定要交换的是什么】
企业的本质-交易成本理论

1.交易成本理论来解释企业的本质?为什么有企业?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差别?哪些因素决定企业的规模范围?企业规模、组织结构、组织效率强调制度企业(契约)制度安排公司治理——契约。
资本、融资结构。
交易成本理论是关于产权交易的理论。
交易成本是企业替代市场的运行机制成本。
长期以来,西方传统经济学关于市场能够在“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自发作用下进行有效资源配置的观点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
这种理论使得人们“既不知道引导市场交易活动的成本,也不知道企业内部不同的组织形式对成本的影响如何。
”罗纳德·科斯在1937年的论文《公司的性质》中认为,“创建公司成为有利可图之事的主要原因似乎在于:存在着利用价格机制的成本”,即:发现价格的成本以及谈判和签订合同的成本。
公司存在的充分条件就是交易成本的差异,也就是在公司内部管理和管理的市场化两者之间寻找一个交易成本更低的方式。
当公司管理成本低于市场交易成本时,公司就应该产生;而当市场交易成本低于公司内部交易成本时,公司的内部交易就会弱化、消失,甚至会导致公司的灭亡。
通常根据科斯的观点认为,企业是取代市场,节约交易费用的一种有效形式,选择只存在于企业和市场二者之间。
交易成本是企业替代市场的运行机制成本。
1937 年,交易成本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罗纳德·科斯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相互替代的协调生产的手段,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它的运行也是有成本的。
在企业之外,价格变动决定生产,这是通过一系列市场交易来协调的。
由于运用市场机制也有成本是客观现实,在企业之内,市场交易被取消,企业家代替市场机制,企业家指挥生产。
企业组织作为市场的替代物,其运用市场机制的成本包括:(1)发现相对价格的费用;(2)交易的谈判和签约的费用;(3)不确定性原因引起的费用,即契约履行的费用;(4)企业内部组织交易的成本。
科斯关于企业内部组织运行同样存在交易成本的论述,对以后相关的企业管理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交易成本理论及应用

课程名称:西方经济学学生姓名:肖庆飞学号:班级:企管研2015时间: 2015 年 10月 20日指导教师:管仕平教授交易成本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应用一、交易成本理论的主要内容(一)交易成本理论的概述所谓交易成本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们自愿交往、彼此合作达成交易所支付的成本,也即人与人关系成本。
它与一般的生产成本(人与自然界关系成本)是对应概念。
从本质上说,有人类交往互换活动,就会有交易成本,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交易成本理论的根本论点在于对企业的本质加以解释。
由于经济体系中企业的专业分工与市场价格机制的运作,使用市场的价格机能的成本相对偏高,从而形成企业机制,企业是人类追求经济效率所形成的组织体。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提出交易成本是“通过价格机制组织生产的,最明显的成本,就是所有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市场上发生的每一笔交易的谈判和签约的费用”及利用价格机制存在的其他方面的成本。
科斯提出交易成本的概念,系统化的工作是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威廉森做的。
威廉森最先把新制度经济学定义为交易成本经济学。
他广泛考察和研究了资本主义的各种主要经济制度,包括市场组织、对市场的限制、工作组织、工会、现代公司(包括联合企业与跨国公司)、公司治理结构、垄断与反垄断和政府监管等等,并开创性地把交易成本的概念应用到对各种经济制度的比较和分析中,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分析体系。
(二)交易成本的分类交易成本种类内涵事前交易成本搜寻信息的成本欲交易者,寻找最适合的交易的对象,查询所能提供的服务与产品所需要支付的成本。
协商与决策的成本交易双方为达成交易所做之议价、协商、谈判并做出决策所产生的成本。
由于交易双方的不信任及有限理性,常需耗费大量协商与谈判成本。
契约成本当交易双方达成协议准备进行交易时,通常会订定契约,并对契约内容进行磋商所产生的成本即为契约成本。
事后成本监督成本交易双方订定契约之后,为了预防对方由于投机主义产生违背契约的行为,故在订定契约之后,会在执行过程中相互监督所产生的成本即为监督成本。
西方经济学ppt——交易成本理论.

内容
交易成本
:
• 为了探讨交易成本及企业内部组织形式对经济活动的影响,科 斯首次将交易成本概念引入到经济分析中来,他指出利用价格 机制是有成本的,这种成本就是交易成本。他十分强调交易成 本的重要性,认为它会影响到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如果不把 交易成本纳入到经济理论分析之中来,经济系统的运转、资源 的配置及企业的出现等许多问题就得不到令人信服的解释。 交易成本理论的提出为现代制度经济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 础,它同时也是现代企业理论和产权理论的理论基础。 Nhomakorabea内容
交易成本
:
• 西方传统经济学关于市场能够在“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自发 作用下进行有效资源配置的观点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按照 这种观点,企业和个人只需在均衡价格这个万能杠杆的作用下 就可以获得最大利润和最大效用,整个社会资源也就能实现最 优配置状态。对于传统理论这种简单的均衡命题,科斯有着完 全不同的看法,他指出传统理论忽视利用市场机制也需要付出 代价这一客观事实,并将企业视为完全由均衡价格和技术因素 决定的“生产函数”的分析思路是不现实的,这种理论使得人 们既不知道引导市场交易活动的成本,也不知道企业内部不同 的组织形式对成本的影响如何。
内容
有限理性:
理性,即为在特定的条件下当事人所做出的理智的行为决策。 威廉姆森将理性分为三个层次:强理性、弱理性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中 等理性。
A.强理性: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个最基本的行为假设是“经济人”假设,即每个人总是想方设法地付出最
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收益。这种假设不用考虑不同的制度安排对人产生的不同的激励问题,从而将生产者的 行为归结为特定生产函数和约束条件下的产出最大化,将消费者的行为归结为特定效用函数和约束条件下的 效用最大化。而生产和消费是分开的。以收益最大化为方向的“经济人”假设就是一个强理性的假设。人们 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而不考虑信息问题、风险问题、讨价还价问题和激励问题。
交易成本理论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桂冠终于戴到了奥列佛•威廉姆森(01 i Ver EatOrl WiIl iamson)的头顶上O作为制度经济学的第二代掌门人,交易成本理论的集大成者,这一切似乎有些晚。
如果从对制度经济学的贡献来看,威廉姆森的地位应该高于道格拉斯•诺斯和罗伯特•福格尔,而这二位早在1993 年已经因为将制度经济学应用于历史分析而获得了诺奖。
但该来的奖终归还是来了,这对于威廉姆森,应该是值得欣慰的。
而且,在现在这样一个公司治理混乱的世界,以诺奖表彰威廉姆森对公司治理理论作出的贡献,似乎有着一种特殊的意义。
威廉姆森详解“交易成本”威廉姆森教授一生著述甚丰,根据其主页上的自我介绍,目前已出版专著五部,发表论文数十篇,其研究涉及企业理论、兼并收购、公司融资、公司治理等各个方面。
不过, 虽然威廉姆森的理论体系十分博大,但其逻辑主线是十分清晰的:即应用“交易成本”来考察企业运行中的各种问题。
由于在威氏的理论体系中,“交易成本”占有十分显著的位置,因此其理论在圈内也被称为“交易成本经济学”。
“交易成本”的概念最早由罗纳德•科斯提出,并应用于经济分析。
说来有些传奇,科斯在1937年写下鸿文《企业的性质》、用“交易成本”观点考察企业的时候,不过是一个本科三年级的学生。
而正是这篇原本的学生习作,在几十年后(1991年)为科斯赢得了诺贝尔奖。
从这点上看,科斯的天才可见一斑。
不过在当时,“交易成本”概念并没有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造成这种现象部分是因为这个观点本身的超前性,但更多的是因为科斯对“交易成本”定义的模糊。
“交易成本”究竟是什么?是跑腿费、运输费、磨损费,抑或是讨价还价的成本?科斯没有精确定义。
而这种概念的模糊使得“交易成本”观念在应用的时候受到了很大的局限,其科学性也受到了质疑。
甚至有学者嘲笑“'交易成本'是个筐,什么都能装”。
威廉姆森是科斯的学生,他继承了老师的“交易成本” 概念,并把这个概念具体化了,从而使得它在分析中能够得到更好地操作。
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交易成本经济学起源于本世纪30年代。
从70年代中叶以来,它成为现代经济学发展中最为活跃的一个学派。
尤其是在年轻一代的经济学家中,从者甚众。
许多早期的经济学家、组织学家和法学家的思想都对交易成本的产生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如奈特的“道德危机”理论,康芒斯的制度理论、巴纳德的组织理论和芦埃的契约理论,但促成交易成本经济学产生的最为直接的理论渊源是科斯的经典论文——“企业的性质”(1937年)。
(一)交易成本概念的提出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企业被简化为一个生产函数,企业的职能仅仅是根据这个生产函数把投入品转换成产品或服务。
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对企业为什么会存在,由什么来决定企业的结构和规模边界等问题,都无法作出解释。
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科斯通过引入交易成本概念,正式提出并分析了这两个被新古典经济学所忽视的命题。
科斯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不同但又可以相互替代的交易制度。
市场的交易是由价格机制来协调的,而企业的存在将许多原属于市场的交易“内化”了。
在企业内部,行政命令取代了价格机制成为生产活动的协调机制。
例如,在劳动力市场上,工人根据雇主所出工资的高低来决定到哪里受雇,他们的行为受市场劳动力价格的协调。
而一个劳动力一旦被企业所“内化”,也就是说成为企业的雇员,他在企业中的行动就必须服从行政命令。
企业为什么会产生和存在呢?科斯认为,这是因为企业通过“内化”市场交易可以节省交易成本。
如果市场交易成本为零,雇主可以随时到劳动力市场“购买”所需劳力,而不必长期雇佣一个工人。
而事实上,雇主每天到市场上“购买”劳力,必须支付很高的成本,如时间、讨价还价的费用、以及因雇不到合适工人而可能给生产活动带来的损失,等等。
通过把这—市场交易过程内化到企业中,建立起长期稳定的雇佣关系,就可以节省交易成本。
因此,在科斯看来,交易成本的节省是企业产生、存在以及替代市场机制的唯一动力。
如果企业“内化”市场交易就能带来交易成本的节省,那么,企业规模就会无限扩张,直至完全取代市场,使整个经济成为一个大企业。
《交易成本理论》课件

交易成本概述
1 概念定义
明确交易成本的定义, 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 本。
2 成本分类
分类交易成本为搜索成 本、谈判成本、监督成 本和合规成本。
3 影响因素
探索影响交易成本的因 素,如交易规模、市场 竞争程度和交易复杂度。
市场和非市场交易成本
市场交易成本
分析市场交易成本的特点和类型,如交易手续费和信息不对称。
非市场交易成本
探讨非市场交易成本的特点和类型,如垂直整合和交易法律费用。
比较和影响
归纳市场和非市场交易成本的异同,并讨论其对交易决策的影响。
交易成本的测量
1 测量方法
介绍衡量交易成本的常用方法,如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
2 实分析
通过实例案例详细分析如何测量交易成本,包括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
交易成本理论的应用
企业规模与市场结构
探讨交易成本对企业规模和 市场竞争程度的影响以及相 关经济现象。
市场竞争和价格形成
分析交易成本对市场竞争行 为和价格形成机制的影响。
公共政策与法规实施
讨论如何应用交易成本理论 指导公共政策和法规的制定 和实施。
交易成本理论的批评与发展方向
1 批评合理性
评估交易成本理论的局限性和批评观点,如信息经济学的挑战。
2 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展望交易成本理论的发展方向,如数字化技术对交易成本的影响。
结论
1 主要内容和应用
2 研究价值及影响
总结交易成本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实际 应用领域。
讨论交易成本理论的研究价值以及对企业 管理和市场发展的重要影响。
《交易成本理论》课件
交易成本理论是研究交易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成本的理论。本课件将全面介绍 交易成本理论的概念、影响因素、测量方法、应用以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节导览:
壹、交易成本理论(Transaction Cost Theory)…………………………
一、交易成本理论概述
二、产生交易成本的原因
三、交易的三项特征
四、交易成本分析
壹、交易成本理论(Transaction Cost Theory)
一、交易成本理论概述
交易成本理论(Transaction Cost Theory)是用比较制度分析方法研究经济组织制度的理论。
它是英国经济学家罗纳德·哈里·科斯(R·H·Coase)1937年在其重要论文“论企业的性质”中提出来的。
它的基本思路是:围绕交易费用节约这一中心,把交易作为分析单位,找出区分不同交易的特征因素,然后分析什么样的交易应该用什么样的体制组织来协调。
科斯认为,交易成本是获得准确市场信息所需要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
也就是说,交易成本由信息搜寻成本、谈判成本、缔约成本、监督履约情况的成本、可能发生的处理违约行为的成本所构成。
科斯在尝试解释企业何以存在时为经济理论“发现”的就是这种反复发生的交易成本。
他的结论是,通过建立一种无限期的、半永久性的层级性关系,或者说通过将资源结合起来形成像企业那样的组织,可以减少在市场中转包某些投入的成本。
一种多少具有持久性的组织关系,如一个雇员与企业的关系,对企业来说,能节省每天去市场上招聘雇员的成本;对于雇员来说,能减少每天去市场应聘的成本和失业风险成本。
这种“持久性的组织关系”就是制度,包括契约,也包括政策等。
因此,依靠体制组织、契约以及其上的政策等制度,采纳和利用标准化的度量衡,能降低交易成本的水平。
交易成本理论中的制度在经济分析中的重要性,使许多经济学者重构了制度经济学,并把它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历史学派”和美国制度主义理论家的那种注重对制度作描述性分析的研究区分开来,冠之以“新制度经济学”(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但我们仍然习惯地称之为制度经济学或制度分析学派。
制度经济学研究经济生活与制度之间的双向关系,关心的是分析各种具有协调功能的规则和规则集等。
制度经济学家也普遍关
注公共政策与制度之间的互动关系。
公共政策意味着通过政治的和集体的手段系统地追求某些目标。
公共政策不仅由政府主体(议会、政治家、行政官员)来实施,它还由有组织集团的代表,像工会、行业协会、消费者和福利方面的院外集团、官僚和某些个人来实施。
这些集团的代表左右着集体行动。
集体行动涉及两个以上伙伴之间的协议,并往往涉及隐含于一共同体内千万人当中的协议。
这种“协议”就是规则,而制度被定义为由人制定的规则,那么“这种协议”就是制度。
它抑制着人际中可能出现的任意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它为一个共同体所共有并总是依靠某种惩罚而得以贯彻。
由此可知,公共政策也是一种制度。
同时,公共政策知识有助根据特定目标在现实世界中形成各种制度。
经济学家可以就如何才能在不同制度集的基础上更有效率地追求特定目标提出政策建议。
公共政策——在追求某些目标上对政治手段的系统应用——通常是在既定的制度约束中展开的,但它也可以靠努力改变制度的方式来实施。
制度变革既可以通过明确的直接方式来实现,也可以表现为公共政策行动的一种副效应。
交易成本理论对于公共政策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它告诉我们,政策或制度的产生源于交易成本的降低,能够协调组织行为,走向公正、秩序和安全,使我们从另一处角度去了解公共政策的特征性及其必要性。
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制度分析学派,对于公共政策的研究和分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过分强调“成本”或“制度”概念,往往也使公共政策的合理性和价值性受到怀疑。
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的根本论点在于对厂商的本质加以解释。
由于经济体系中厂商的专业分工与市场价格机能之运作,产生了专业分工的现象;但是使用市场的价格机能的成本相对偏高,而形成厂商机制,它是人类追求经济效率所形成的组织体(Coase, 1937)。
由于交易成本泛指所有为促成交易发生而形成的成本,因此很难进行明确的界定与列举,不同的交易往往就涉及不同种类的交易成本。
总体而言,简单的分类可将交易成本区分为以下几项(Williamson, 1975):
1. 搜寻成本:商品信息与交易对象信息的搜集。
2. 信息成本:取得交易对象信息与和交易对象进行信息交换所需的成本。
3. 议价成本:针对契约、价格、质量讨价还价的成本。
4. 决策成本:进行相关决策与签订契约所需的内部成本。
5. 监督交易进行的成本:监督交易对象是否依照契约内容进行交易的成本,例如追踪
产品、监督、验货等。
6. 违约成本:违约时所需付出的事后成本。
Williamson(1985)进一步将交易成本加以整理区分为事前与事后两大类。
1. 事前的交易成本:签约、谈判、保障契约等成本。
2. 事后的交易成本:
(1) 适应性成本─指签约双方对契约不能适应所导致的成本。
(2) 讨价还价的成本─指两方调整适应不良的谈判成本。
(3) 建构及营运的成本─为解决双方的纠纷与争执而必须设置的相关成本。
(4) 约束成本等─为取信于对方所需之成本。
Dahlman(1979)则将交易活动的内容加以类别化处理,认为交易成本包含:搜寻信息的成本、协商与决策成本、契约成本、监督成本、执行成本与转换成本,表1 说明了交易成本的型态及基本内涵。
简言之,所谓交易成本就是指“当交易行为发生时,所随同产生的信息搜寻、条件谈判与交易实施等的各项成本”。
表1 交易成本之种类及其内涵
二、产生交易成本的原因
交易成本发生的原因,来自于人性因素与交易环境因素交互影响下所产生的市场失灵现象,造成交易困难所致(Williamson, 1975)。
Williamson 指出六项交易成本了来源:
1. 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指交易进行参与的人,因为身心、智慧、情绪
等限制,在追求效益极大化时所产生的限制约束。
2. 投机主义(Opportunism):指参与交易进行的各方,为寻求自我利益而采取的欺诈
手法,同时增加彼此不信任与怀疑,因而导致交易过程监督成本的增加而降低经济效率。
3. 不确定性与复杂性(Uncertainty and Complexity):由于环境因素中充满不可预期
性和各种变化,交易双方均将未来的不确定性及复杂性纳入契约中,使得交易过程增加不少订定契约时的议价成本,并使交易困难度上升。
4. 少数交易(Small Numbers):某些交易过程过于专属性Proprietary),或因为异质
性(Idiosyncratic)信息与资源无法流通,使得交易对象减少及造成市场被少数人把持,使得市场运作失灵。
5. 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ic):因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自利行为产生的机
会主义,交易双方往往握有不同程度的信息,使得市场的先占者(First Mover)拥有较多的有利信息而获益,并形成少数交易。
6. 气氛(Atmosphere):指交易双方若互不信任,且又处于对立立场,无法赢造一个
令人满意的交易关系,将使得交易过程过于重视形式,徒增不必要的交易困难及成本。
而上述交易成本的发生原因,进一步追根究底可发现源自于交易本身的三项特征。
这三项特征形成三个构面影响交易成本的高低。
(Williamson, 1985)
三、交易的三项特征
1. 交易商品或资产的特殊性(Asset Specificity)─交易所投资的资产本身不具市场流
通性,或者契约一旦终止,投资于资产上的成本难以回收或转换使用用途,称之。
2. 交易不确定性(Uncertainty)─指交易过程中各种风险的发生机率。
由于人类有限
理性的限制使得面对未来的情况时,人们无法完全事先预测。
加上交易过程买卖双方常发生交易信息不对称的情形下。
交易双方因此透过契约来保障自身的利益。
因此,交易不确定性的升高会伴随着监督成本、议价成本的提升,使交易成本增加。
3. 交易的频率(Frequency of Transaction)─交易的频率越高,相对的管理成本与议
价成本也升高。
交易频率的升高使得企业会将该交易的经济活动的内部化以节省企业的交易成本。
四、交易成本分析
有限理性人性本恶(小恶、以自私自利的心为出发点、损人利己)
交易专属性→保证履约
环境不确定性→调适、决策成本交易成本
行为不确定性→绩效评估、管理
(合约→工作说明书→绩效评估)
所有管理与决策错误成本为何企业(Firm)的交易成本有时较低?都可视为交易成本
A. 就近观察、监视、管理
B. 长期雇佣合约、升迁、奖惩有助于降低
C. 社会化与信任(兼企业伦理)交易成本(降低人性本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