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2030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
2030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主要目标

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将迎来新的里程碑。
作为一项关乎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我国人工智能在2030年的发展目标备受瞩目。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主要目标。
一、加快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应用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目标之一是加快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通过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我国将致力于在核心技术领域取得更大突破,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全面发展。
加强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促进人工智能在医疗、交通、制造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有力支撑。
二、构建人工智能治理体系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另一重要目标是构建完善的人工智能治理体系。
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我国将加强人工智能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和伦理规范,加强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监管和管理,确保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
三、培育人工智能人才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育高素质、专业化的人工智能人才。
通过加强教育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机制,我国将大力提升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教育质量和水平,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人工智能领域,推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推动人工智能国际合作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另一目标是积极推动国际合作。
在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我国将主动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人工智能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促进人工智能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主要目标涉及技术研发与应用、治理体系构建、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四个方面。
期待2030年,我国的人工智能将更加成熟和完善,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更多实质性的利好。
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目标备受瞩目,期待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新的成就和突破!续写:五、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目标之一是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
2019届高三语文高频话题阅读试题精选(4)人工智能(含解析)

人工智能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人工智能发展历经波折,历史上经历过两次低谷。
传统人工智能受制于计算能力,并没能完成大规模的并行计算和并行处理,人工智能系统的能力较差。
2006年,Hinton教授提出“深度学习”神经网络使得人工智能性能获得突破性进展,进而促使人工智能产业又一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表1 人工智能发展历程其中,谷歌AlphaGo战胜李世石九段对业界产生的轰动效应最大。
AlphaGo是一款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研究开发的围棋人工智能程序。
这个程序利用“价值网络”去计算局面,用“策略网络”去选择下子。
2015年10月,阿尔法围棋以5:0完胜欧洲围棋冠军、职业二段选手樊麾。
为了测试阿尔法围棋的水平,谷歌于201 6年3月份向围棋世界冠军、韩国顶尖棋手李世石发起挑战,并以4:1的总比分获胜。
AlphaGo与传统围棋程序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利用深度学习方法进行训练,AlphaGo学习了3 000万步人类实战的围棋下法,学习完毕后,可以通过“左右互搏”,自己跟自己下棋,在下了几千盘棋局后,AlphaGo能从这些棋局中学习新的围棋策略,这个过程被Deep- Mind称为“强化学习”。
正是由于深度学习方法的引入,谷歌AlphaGo才能迅速达到顶尖围棋高手水平。
(选白《2016年“人工智能+”产业专题研究报告》) 材料二AI(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围棋决战,首局人脑落败。
AI普及是大势所趋,提升人类生活质量,却又威胁饭碗,人类实须筹谋应对,以免酿成社会经济问题。
AI技术日渐成熟,将会全面渗入生活,甚至成为企业的制胜关键,这正是多家信息企业如苹果、Google、微软、Amazon、Facebook,腾讯和百度纷纷投入大量资源开发AI的原因。
百度行政总裁李彦宏已表示,百度已不再是互联网公司,而是AI企业,可见AI潜力无穷,企业趋之若鹜。
AI的急速发展也引起忧虑,是否会替代更多的工种、扩大贫富差距、冲击社会稳定呢?过去是制造业职位、服务业职位由发达国家外移至发展中国家,AI引发的不止是职位迁移,而是取代,甚至是要求知识与智力的工种,如税务审计、法律、医疗、基金管理等。
新一代国家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出台

龙源期刊网
新一代国家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出台
作者:
来源:《中国报道》2017年第08期
2030年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近期,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部署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
《规划》明确指出: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成为改善民生的新途径;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人工智能成为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智能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科学技术部副部长李萌
《规划》定位为国家层面人工智能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是我国第一个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系统部署的战略规划,也是面向未来打造我国人工智能先发优势的指导性文件,这是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科学技术部创新发展司司长许倞
《规划》的核心不仅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进步,而且考虑到智能经济、智能社会、社会治理水平发展,希望通过加强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来加速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进程。
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司长秦勇
尽管人工智能已发展60多年,但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因此《规划》中设立“1+N”重大科技项目和系统布局的项目群,从基础理论到前沿技术,系统布局推动持续创新。
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科技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保障。
为推动我国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重大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以下是2030年的重大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简要介绍。
一、重大项目1. 人工智能:2030年人工智能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我国计划投资巨额资金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大规模研发,在高能耗应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进行突破。
2. 5G通信技术:在2030年,5G通信技术将在我国实现全面覆盖,成为物联网时代的基础设施。
为此,我国需要大规模投入资源加快5G技术研发,并推动标准化和产业化进程。
3. 生物医药:为了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我国计划加大投入在新药研发、医学影像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的研究和创新。
通过推进医学大数据的应用和个体化治疗,提高疾病预防与治疗水平。
4. 新能源技术:在2030年,我国计划实现清洁能源比重的大幅度提升,减少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
为此,我国将加大力度在新能源技术领域进行研发,并促进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 先进制造技术:在2030年,我国计划建设世界一流的制造业体系,提高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和能力。
为此,我国将加大投入在先进制造技术、机器人、自动化装备等领域的研发力度。
2. 智慧交通:为了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性、效率和便捷性,我国计划在2030年建设智慧交通系统。
这需要我国在自动驾驶技术、交通物流、智能交通信号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创新。
3.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在2030年,我国计划实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为此,我国将加大投入在环境污染治理、生态建设、气候变化适应等方面的研究和创新。
4. 数字经济和数据治理: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计划推动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为此,我国将加大投入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领域的研发。
明确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三步走战略目标

明确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三步走战略目标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对人工智能的研究不断深入,新一代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了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
为了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战略目标。
在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三步走战略目标被提出,旨在将中国建设成为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全球领导者。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一战略目标,以及每个步骤的具体内容。
第一步:到2020年基本实现人工智能理论与基础研究的突破第一步的目标是在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人工智能理论与基础研究的突破。
这意味着要加强对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推动人工智能理论的发展。
具体而言,需要加大对深度学习、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方向的研究力度,提高算法的准确度和效率。
此外,还需要加强人工智能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如人工智能与生物学、人工智能与心理学等领域的结合,以提高人工智能的智能化水平。
第二步:到2025年实现关键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的突破第二步的目标是在2025年之前实现关键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的突破。
这意味着要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各个领域,发挥其在医疗、教育、交通等方面的优势。
具体而言,需要加强对人工智能在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能交通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此外,还需要加强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融合,以提高人工智能的应用效果和智能化水平。
第三步:到2030年建立起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优势第三步的目标是在2030年之前建立起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优势。
这意味着要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核心技术的突破,建立起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技术体系。
具体而言,需要加强对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研究,如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决策等方向的研究。
同时,还需要加强人工智能的标准化工作,制定人工智能的安全、伦理、法律等相关标准,以确保人工智能的稳定、可靠和安全。
总结起来,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三步走战略目标为:到2020年基本实现人工智能理论与基础研究的突破,到2025年实现关键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的突破,到2030年建立起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优势。
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为落实《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启动实施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
根据重大项目实施方案的部署,科技部组织编制了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现予以正式发布。
本重大项目的总体目标是: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持续创新和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为主线,按照并跑、领跑两步走战略,围绕大数据智能、跨媒体智能、群体智能、混合增强智能、自主智能系统等五大方向持续攻关,从基础理论、支撑体系、关键技术、创新应用四个层面构筑知识群、技术群和产品群的生态环境,抢占人工智能技术制高点,妥善应对可能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使人工智能成为智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面向重大需求的关键共性技术、新型感知与智能芯片等3个技术方向启动16个研究任务,拟安排国拨经费概算8.7亿元。
各研究任务要求以项目为单元整体组织申报,项目须覆盖所申报指南方向二级标题(例如:1.1)下的所有研究内容并实现对应的研—1—究目标,申请者应根据指南描述,按照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原则,根据指南研究内容提出明确的任务目标和具体的考核指标。
每个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5个,所含参研单位总数不超过10家,实施周期为3—5年。
项目设1名项目负责人,项目中的每个课题设1名课题负责人。
项目鼓励充分发挥地方和市场作用,强化产学研用紧密结合,调动社会资源投入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
对于面向重大需求的关键共性技术方向的项目,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1:1;对于新型感知与智能芯片方向的项目,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2:1。
1.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聚焦人工智能重大科学前沿问题,以突破人工智能基础机理、模型和算法瓶颈为重点,重点布局可能引发人工智能范式变革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为人工智能持续发展与深度应用提供强大科学储备。
【未来展望】全球科技创新发展趋势2024-2030年深度剖析

全球科技创新发展的未来竞争格局
全球科技创新发展的未来合作趋势
• 全球科技创新发展的未来竞争趋势和潜在影响
• 全球科技创新发展的未来合作前景和潜在机会
• 全球科技创新发展的未来竞争格局和关键驱动因素
• 全球科技创新发展的未来合作模式和路径
• 全球科技创新发展的未来竞争策略和挑战
• 全球科技创新发展的未来合作政策和环境
• 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果
• 新能源技术的现状和趋势
新能源技术的关键技术
• 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技术原理和应用
• 新能源技术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突破
• 新能源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
新能源技术的产业应用
• 新能源技术在交通、建筑、工业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 新能源技术的产业生态和商业模式
• 新能源技术的未来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
⌛️
全球科技创新发展的主要领域
• 人工智能技术
• 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 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前景
• 生物技术
• 基因编辑、生物制药、生物信息学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 生物技术在农业、环保、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果
•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的现状和趋势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的关键技术
•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突破
•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案例
游戏领域
• 国际科技合作与竞争的影响和意义
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计划

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计划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创新已成为国家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提出了“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计划”。
一、计划背景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计划是以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和战略性、全局性的科技问题为目标,以国家长远发展需求为主导,统筹科技创新资源,瞄准未来科技前沿和技术创新方向,对国家科技创新做出战略性规划和部署的计划。
该计划立足于2030年,旨在建设科技强国,实现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二、计划目标1. 实现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2.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助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 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顶尖科技人才队伍。
4. 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形成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环境。
5. 为国家战略性发展需求提供科技支撑,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三、计划重点1. 前沿科学与技术领域着眼于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航天航空等前沿科学与技术领域,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声誉和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成果。
2. 关键共性技术重点攻克芯片制造、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与新材料、数字化制造等关键共性技术,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推动技术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
3. 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加强核能、新能源、环境保护、粮食安全、生态文明等领域的科技攻关,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安全保障提供科技支撑。
4. 人才培养与创新体系建设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构建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体系,吸引和集聚世界一流的科技创新人才。
5. 制度环境和政策支持优化科技创新制度环境,提高科技投入效益,构建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四、计划保障1. 资金保障国家将增加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的开展,鼓励企业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
2030—
科技创新2030
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编制专家名单
序号姓名工作单位职称职务1徐波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2管海兵上海交通大学教授3胡国平科大讯飞公司研究员4贺樑华东师范大学教授5黄铁军北京大学教授6吴飞浙江大学教授7吴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8吴文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9黄攀峰西北工业大学教授10赵彦杰中国电科集团电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11薛建儒西安交通大学教授12张涛清华大学教授13李硕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教授14尹首一清华大学副教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