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成功与失败的分析
迪斯尼的成与败对跨文化管理的启示

迪斯尼的成与败对跨文化管理的启示摘要:跨国企业面对的国外环境是复杂的,是不同于国内的,文化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一套在国内成功的经营模式很可能受国外文化的冲击而遭遇滑铁卢。
本文通过对迪斯尼公司在巴黎和东京的经营分析,跨文化管理的对比,论述文化冲突和文化适应所带来的不同影响,并提出跨文化管理的“三既三又”方针,给跨国公司海外经营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迪斯尼;文化冲突;文化差异;跨文化管理美国迪斯尼乐园的本土成功及日本东京的首战告捷,使美国将眼光投向全球,意欲在世界范围内复制美国迪斯尼的成功模式,销售美国文化。
但是,欧洲迪斯尼的初期滑铁卢却将文化异质性及冲突性的问题放大,阻挡了迪斯尼的全球之路。
这是一次沉痛的教训,更是一次重要的启示。
一、欧洲迪斯尼的惨痛教训继日本迪斯尼成功后,迪斯尼管理层选择浪漫的法国巴黎作为新的落脚点,其实也是做了很多方面思考的。
游乐园具有固定成本高,不可移动的特点,所以必须选择接待游客量大,交通便利的地方,才能持续的吸引顾客。
巴黎在这方面是满足要求的,因其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且以国际大都市的姿态吸引着海外游客。
同时,法国政府斥巨资兴建交通设施,英法海底隧道的即将竣工,极大地便利了巴黎、英国乃至其他各国游客前往巴黎迪斯尼旅游。
可是,管理层过于乐观的预期,死板的模式复制以及跨文化管理的失误都使得结果大跌眼镜。
谈判初期,美国管理者首尝苦果,法国政府的拖延,法国学者对“文化移植”的攻击,媒体的不利报道甚至农民的抵制,都使得项目屡屡受挫。
更为重要的是,营业业绩也远不如预期,比如游客人数比预期少10%;每名游客的人均花费比在日本少一半;迪斯尼的一些管理风格及服饰规范等甚至遭到法国工作人员抵制。
这些问题使欧洲迪士尼乐园每日亏损额高达100万美元,到1995年底,共亏25亿美元。
二、对比日本迪斯尼的成功之道看文化差异在欧洲迪斯尼的失利之后,反观日本的成功,不难发现两者的差别所在。
巴黎和日本的文化差异决定了对迪斯尼的接受程度的不同,美方在两国采取的不同的跨文化经营策略又使得最终结果大相径庭。
迪士尼跨国经营的成功与困境案例分析

迪士尼跨国经营的成功与困境案例分析其旗下的品牌包括:皮克斯动画工作室(PIXAR Animation Studio)、惊奇漫画公司(Marvel Entertainment Inc)、试金石电影公司(Touchstone Pictures)、米拉麦克斯(Mira max)电影公司、博伟影视公司(Duenna Vista Home Entertainment)、好莱坞电影公司(Hollywood Pictures)、ESPN体育,美国广播公司(ABC)。
本次案例分析笔者主要分析迪士尼企业的主题公园以及其电影。
迪士尼主题公园案例分析市场定位:品牌:迪士尼乐园,世界上最大的主题乐园,辨识度高产品:体验感强,魔幻,新颖,具有鲜明的企业文化特点目标人群:主要客户是3-18岁青少年人群以及中青年家长20-35岁的年轻男女,对迪士尼卡通人物具有情怀的人群,中老年客户人群比较少。
迪士尼主题公园产品的本土化迪士尼企业作为一家大型跨国公司,凭借其多元的业务以及过硬的实力享誉全球,迪士尼文化也是为大众所知。
迪士尼企业是值得研究品牌国际化策略的典型案例。
品牌国际化策略最重要的一步是“本土化”问题,如果能较好解决本土化,品牌的国际化策略也有成功性的标志。
笔者认为迪士尼主题公园这一产品采取的产品本土化策略是相当不错的,迪士尼乐园自1955年开园至今,在全球已有六家主题公园。
分析这六家主题公园的选址,可以发现这六家主体公园分别位于美国加州、美国奥兰多、日本东京、法国巴黎、中国香港以及中国上海囊括了包括美洲、欧洲及亚洲三块大陆,而针对不同的园区所处的文化背景,迪士尼乐园采取了相应的体验式营销策略。
根据不同地理位置的迪士尼主题公园,会有对应融入不同的当地本土特有的文化内涵,如洛杉矶迪士尼乐园中所设置的“美国大道”区域,东京迪士尼乐园中所设置的“世界市集”区域,上海迪士,尼乐园中所设置的“中国园林”区域。
迪士尼案例分析范文

迪士尼案例分析范文引言:迪士尼公司是一家全球知名的娱乐公司,拥有众多的电影、主题公园、度假村等业务。
迪士尼公司的成功并非偶然,它背后有着一系列明智的管理决策和战略。
本文将对迪士尼公司进行案例分析,探究其成功因素,并对其管理策略和未来发展进行讨论。
一、迪士尼公司的成功因素1.优秀的品牌价值:迪士尼是一个拥有多个知名品牌的公司,如米老鼠、唐老鸭、白雪公主等。
这些品牌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
2.创新的产品和内容:迪士尼公司一直致力于创造有创意的产品和内容,包括电影、动画片、游戏等。
迪士尼的产品通常能够吸引各个年龄段的观众,且质量上乘,深受大家的喜爱。
3.优质的客户体验:迪士尼公司非常注重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体验,无论是在其主题公园、度假村还是在购买迪士尼产品时,客户都能感受到迪士尼公司对于细节的关注和服务的用心。
4.强大的市场营销能力:迪士尼公司在市场营销方面非常出色,能够利用各种渠道和媒介将其产品推广给全球观众。
此外,迪士尼公司也非常擅长与其他品牌合作,通过跨界合作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
5.高度集中的公司文化:迪士尼公司有着独特而高度集中的公司文化,注重家庭和价值观,将这种文化融入到其产品和服务中。
迪士尼公司的员工也秉持着这种文化,为公司的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迪士尼公司的管理策略1.注重创新:迪士尼公司一直致力于创新,确保其产品和内容具有竞争力。
迪士尼不断地投入资源和精力来培养新的创意,同时也鼓励员工在工作中提出创新的想法和建议。
2.关注员工发展:迪士尼公司注重员工的职业发展和培训,为员工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迪士尼公司也鼓励员工在工作中展现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通过激励机制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投资于技术创新:迪士尼公司一直在技术创新方面投入大量资源,以提升客户的体验和产品的质量。
例如,迪士尼公司在推出主题公园时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如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给游客带来了更加逼真和互动的体验。
浅谈迪斯尼乐园的成功与失败

浅谈迪斯尼乐园的成功与失败一迪斯尼简介及发展历史1.1简介1.1.1个人简介1.1.2迪斯尼公司简介1.2迪斯尼乐园发展历史目前全世界有五个迪斯尼乐园二迪斯尼乐园的SWOT分析2.1内部环境分析2.1.1优点(S)2.1.1.1品牌品牌核心2.1.1.2迪士尼品牌价值2. 1.1.3优质的服务2.1.1.4细节管理2.1.1.5博采众长的文化营销策略2.1.2弱点(W)2.1.2.1财务状况2.1.2.2盈利能力2.2.2.3文化本土化差异2.2.2.4经营管理能力下降2.2外部环境分析2.2.1机会(O)2.2.1.1国家鼓励发展旅游业2.2.1.2经济复苏,旅游消费需求增加2.2.1.3科技发展,数字化手段广泛应用2.2.1.4人口更多,市场广阔2.2.2威胁(T)2.2.2.1国家优先发展国内旅游(迪斯尼发展限制)2.2.2.2文化冲突2.2.2.3人口结构老龄化,目标顾客减少2.2.2.4国内主题公园兴起,竞争激烈三成功与失败3.1(成功)东京迪斯尼乐园3.1.1经营理念3.1.2情感营销3.1.3细节追求3.2(失败)欧洲迪斯尼乐园3.2.1文化差异3.2.1.1 文化3.2.1.2 生活习惯3.2.1.3 乐园管理3.1.2.4定价方面四成功秘诀与建议4.1秘诀4.1.1以顾客为中心:顾客是上帝 4.1.2培育企业文化:创造快乐 4.1.3重视品牌:矢志不渝4.1.4注重品牌延伸:利润乘数4.2建议4.2.1 撇脂定价策略。
4.2.2 注重文化差异。
巴黎迪士尼失败浅析

梦想与现实—巴黎迪士尼失败浅析2011年,巴黎迪士尼乐园有1560万人次的游客,是埃菲尔铁塔游客的两倍,2011年巴黎迪士尼乐园的年营业收入占法国旅游局总收人的6.2%。
但巴黎迪士尼最新的财报显示,上半财年(自2011年3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再度报亏1.2亿欧元,而去年同期亏损为9950万欧元,累计负债已超过19亿欧元。
如果你是1992年巴黎迪士尼乐园开业时的投资者或者旁观者,你几乎没有可能想象到现在的这种结果。
当时迪士尼乐园在美国本土大获成功,而海外第一个分支东京迪士尼乐园更是获得了超出美国市场的成功。
以至于巴黎迪士尼乐园的管理层说出了一个著名的担心——担心生意太好了而无法招架。
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大约1700万欧洲人居住在离巴黎不到两小时汽车旅程的地方,还有3亿人用不到两小时就可以飞到巴黎。
当时的法国政府向迪士尼提供了大量的低成本土地和贷款,甚至还免费修建了连接巴黎到迪士尼乐园的公路和高速铁路。
结果是,20年时间内,巴黎迪士尼乐园仅在有限的几个年份中盈利,其他时间都在与亏损搏斗。
迪斯尼在巴黎不惜血本,以44亿美元的高投入企图从欧洲文化市场抱回一个大金娃娃,然而,梦境与现实毕竟有一段距离。
究竟是什么使得原本很完美的设想变得糟糕呢?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巴黎迪士尼。
我们说的巴黎迪士尼它的前身是欧洲迪士尼。
目前全球有5处迪斯尼乐园,分别是美国洛杉机迪斯尼乐园、美国奥兰多迪斯尼世界、日本东京迪斯尼乐园、巴黎迪斯尼乐园和中国香港迪斯尼乐园。
而欧洲的巴黎迪斯尼是迪斯尼公司在本土与日本经营成功的基础上才决定建造的。
1992年4月,欧洲迪斯尼在巴黎市郊马恩河谷镇开放,该公司决策者对其前景充满了信心。
然而在开业后的当年只有40%的法国游客来此参观;更让人惊讶的是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到欧洲旅行的日本人。
至1994年底,欧洲迪斯尼乐园共亏损20亿美元。
在经营的初次失败后,迪斯尼公司才决定将欧洲迪斯尼改巴黎迪斯尼。
法国迪士尼失败的原因_迪士尼发展的历程怎样

法国迪士尼失败的原因_迪士尼发展的历程怎样全球闻名遐迩的迪士尼,全称为The Walt Disney Company,取名自其创始人华特·迪士尼。
但是美国迪士尼公司建造的巴黎迪士尼,却以失败告终。
下面就由店铺告诉大家法国迪士尼失败的原因吧!法国迪士尼失败的原因为了欧洲人口味,迪士尼做出了许多努力和改变,不过他们做的好像还不够。
1992年乐园开放时,欧洲正处于经济衰退中(真不知道迪士尼怎么选的时间),去乐园的人的行为都倾向于节俭,所以想赚午餐和酒店费的迪士尼大概没赚到原本想赚的那么多。
另外的原因还包括入园费和迪士尼酒店都定价过高。
另外的文化错误还包括没供应酒,错误预测人数高峰期,不能供应充足的早餐,不能提供足够的司机休息室等(我第一次知道有这种东西)。
实际上游客人数不少,但是营业额和利润却没达到目标。
1993年亏损9亿多元,还要交很大一笔贷款利息,因为大部分投资是借款。
因此,在1994年,酒店降价,卖的纪念品种类也改了:卖珠宝改为卖T恤和蜡笔(汗……),较贵的餐馆改为自助式,非旺季的票价也下调了,等等。
可是欧洲人的消费行为和美国人似乎有很大不同,加上迪士尼公司没有跟欧洲的一些旅行社充分搞好关系,结果经营情况没有完全好转。
管理层还希望把迪士尼酒店卖出,但是由于入住率低和其他原因所以没人买。
这种无法有效带来利润的资产也加重了公司的负担。
后来,资金方面银行减轻了一些利息,乐园改了4次名(汗……),交通费用下降,另外迪士尼公司改善了园内设施,并开始开发乐园周边的土地,种种原因终于令1996年法国迪士尼开始盈利。
不过有法国评论员评论说公司的麻烦还没完,另外我看近年的新闻提到,法国迪士尼已经成为反面教材,可能是指营销方面。
迪士尼的经验教训迪士尼公司在考虑建法国乐园时态度比较自大,因为他们之前都是成功的,结果忽略了新环境可能存在的挑战。
法国人对自己的文化很看重,又不像日本人那样崇尚欧美。
借债过高很危险,因为利息太多。
迪士尼在欧洲失败的原因

迪⼠尼在欧洲失败的原因 迪⼠尼乐园的经营⼀直很成功。
但是迪⼠尼却在欧洲失败了。
那么,下⾯就由店铺来告诉⼤家迪⼠尼在欧洲失败的原因吧! 迪⼠尼在欧洲失败的原因⼀、⽂化差异 在不同地域、不同⽂化背景进⾏跨国经营的企业,由于思维模式和⾏为⽅式的不同,必定会⾯临着来⾃不同⽂化的摩擦和冲击。
⽂化差异的客观存在在很⼤程度上影响着跨国企业的经营策略。
(⼀)法国⼈排斥美国⽂化迪斯尼公司决⼼建造欧洲迪斯尼的同时忽略了法国⼈有排斥美国⽂化的倾向。
从历史上看法国⼈具有极强的民族⾃豪感,性格较为⾃我崇⾼,⾃尊⼼甚重,对于美国产品接受度不⾼。
他们认为欧洲迪斯尼是⼀种⽂化帝国主义,害怕美国⽂化从此对他们的⽂化产⽣过⼤的冲击甚⾄取⽽代之,从⼼理上产⽣了排斥,以致公园开业时法国的左派⽰威者们⽤鸡蛋、番茄酱和写有 ⽶⽼⿏回家去的标语来回敬远道⽽来的美国⼈。
⼀些知识阶层的⼈⼠甚⾄将刚刚诞⽣的⽶⽼⿏和⽶⽼⿏公司视为对欧洲⽂化的污染,他们称公园为可恶的美国⽂化。
主流新闻界对该公园也持反对态度,他们幸灾乐祸地描绘着迪斯尼的每⼀次失败。
(⼆)⼯作语⾔的选⽤最开始园内的⼯作语⾔是英语,⽽法国⼈⼀向认为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是上等⼈的语⾔,英语则是下等阶层的语⾔,因此在园中要求必须使⽤英语,不仅导致员⼯和游客之间的沟通困难,同时引起员⼯和游客的不满。
后来加⼊了法语。
(三)饮⾷设施的设置欧洲迪斯尼在饮⾷⽅⾯的收⼈⽐其他迪斯尼公园低得多,这主要是由于错误认为欧洲⼈⼀般不注重早餐;⽽且园内不提供酒类及酒精类饮料。
实际上,⼤部分欧洲⼈寻求⼀顿合理丰盛的早餐,园内较少的餐厅及昂贵的快餐⾷品限制了这部分的市场需求。
法国⼈有以酒佐餐的饮⾷习惯,酒在欧洲被认为是⽇常⽣活进餐的必需品,这项在公园内不准饮酒的规定,引起了欧洲⼈的不满。
(四)其它欧洲迪斯尼的游客受季节性影响,夏天⼩孩⼦放假时是⾼峰期,在没有假⽇时则是低峰期。
他们喜欢较长的假期,⽽且不愿意总是带孩⼦出去度假。
欧洲迪斯尼的成功与失败-邓宁折中理论分析

对迪斯尼的核心产品、价格、促销和广 告战略提出建议。
核心产品: 保证乐园的秩序,避免使得游客产生不愉快。保 证服务质量,使顾客宾至如归。在欧洲迪斯尼, 游行只在晚上举行,而且很短。而且,看到的迪 斯尼人物很少,让观众觉得很遗憾。这点应该改 进。比如增加游行的时间,还有迪斯尼人物也可 以适当增多。公司根据对相关信息的分析来把握 游客需求的动态变化,从而针对性地创新产品、 更新设施设备
还要穿得体的内衣,只允许穿透明的紧身丝袜。 公司同时规定员工每天上班时必须干净卫生。一 本培训录像带间接提出了要求雇员每天洗澡。而 法国劳工联盟抗议外表形象规定干涉“个人自 由”。
对于解决欧洲迪斯尼问题的建议
• 增设停车场,降低停车费,增设交通运输 设施、增加餐馆数量、降低食品价格,提 供酒类坎料等等。但这只是一种“治标不 治本”的办法,欧洲迪斯尼根本上对欧洲 人缺乏吸引力,为改变这一局面:
选址的失误
• 欧洲迪斯尼乐园距巴黎只有不到70英里, 而巴黎却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这样一来迪斯尼乐园就成了人们巴黎游的 其中一站而已。只有很少的游客需要或者 愿意在迪斯尼公园停留过夜。与美国相比, 法国的公共交通更为便利,因此游客很自 然地选择在公园进行一日游,省去一笔昂 贵的酒店住宿费用。
• 注重公共关系建设 欧洲迪斯尼乐园应该注重公共关系的建设, 取得法国政府的支持,这有利于欧洲迪斯 尼的未来发展;此外,还应该注重于与媒 体打好关系,可以为欧洲迪斯尼塑造良好 的形象提供帮助。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参 与各种公共活动,树立良好公众形象,逐 步改变欧洲人对美国文化先入为主的排斥 态度。
其他策略
迪斯尼在整个欧洲计划中犯了哪些 哪些错误呢?
一.好赶上了欧洲严重的经济衰退。
也正因如此,欧洲游客远比美国游客要节省得多。 很多人都自己带饭,不住迪士尼宾馆。例如,一 名来自法国南部名叫柯琳(Corine)的游客就是 典型的“不花钱”的代表,在她与丈夫以及3个孩 子在欧洲迪士尼乐园游玩了3天之后,她说:“那 就是个无底洞。每当我们游览一个地方时,总有 孩子闹着要买东西。”投资者的思考逻辑与推论 或许是对的,但他们的预期根本就无法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被誉为亚洲第一游乐园的东京迪斯尼乐园,依照美国迪斯尼乐园而修建,其面积为七百八十公顷。
1994年至1999年连续五年的游园人次比美国本土的迪斯尼乐园还要多。
从1983年4月15日开放以来已成为男女老少各享其乐的旅游胜地。
东京迪士尼乐园的成功经验:
一、一切都是动态的
东京迪斯尼乐园有五个主题乐园:维多利亚王朝时代式街景的世界市集、冒险和传奇的探险乐园、西部开拓时代的西部乐园、梦境和童话的梦幻乐园、未来、科学和宇宙的未来乐园。
这五大主题乐园中共有35 项精彩的表演,其共同特征是一切都是活动的,有声有色的。
奇怪、新颖、惊险、激烈的情景和人物,会使游客忘掉现实,进入另一个世界。
而使之成为可能的,是日本自己研制出来的“电子音响动作装置”。
在这种装置的驱动下,全园总数在2000个以上的人偶和动物个个惟妙惟肖,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使人如身临其境。
二、永远建不完的迪斯尼乐园
从开园到现在,东京迪斯尼乐园就实行了以不断添增新的游乐场所和器具及服务方式来吸引游客和让来过的游客重新再来的经营策略。
该乐园原建设投资为1500亿日元(约10亿美元)。
18年来,该乐园为建设超级音响设备和35个游乐场所又先后投资了1200亿日元。
据悉,今后五年内为建设新项目,该乐园再准备投资650亿日元。
这样,就可以使游客不断有新的乐趣和新的体验,从而使迪斯尼乐园不断保持巨大的魅力。
三、存在价值的情感式营销
“让游园的所有人都感到幸福”是东京迪斯尼乐园的基本经营理念。
这不仅针对游客,好包括游乐园的工作人员。
东京迪斯尼得以持之以恒的拥有数以亿万计的游客,关键在于其提供令人感动、难忘、快乐的服务。
东京迪斯尼乐园的巨大的成功使得迪斯尼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迈克·艾斯纳(Michael Eisner)决定在欧洲选址,再建一家新园。
法国由于地处欧洲中心,其他国家公民的入境手续简便,以及优厚的投资条件而最后中选。
然而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欧洲迪斯尼乐园的利润远远低于预期水平。
公园的游客数量并没有实现预计的1,100万人次,只是在大幅降低门票价格之后才勉强达到这个数字。
饭店入住率只有37%,与预期的76%相去甚远。
到1994年,公园的亏损额已经高达4亿美元。
那么,导致巴黎迪士尼乐园经营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呢?
欧洲巴黎迪士尼乐园经营失败的部分原因:
一、法国人强烈的民族文化意识
尽管公园会在经济上带来许多好处,但许多法国人担心,公园只不过与其他美国文化以其进一步取代法国文化。
迪斯尼公司低估了将巴黎和迪斯尼并只在一起所产生的负面效应。
迪斯尼公司管理者没有看到,米老鼠和巴黎塞纳河左岸地区的知识分子不能和谐相处,而法国很看重本国知识分子,人们把欧洲迪斯尼看作是文化上的诺贝尔利核灾难,这一点不仅引起法国知识分子,而且引起法国中产阶级许多人(迪斯尼公司想要吸引的顾客)的共鸣。
二、迪斯尼对欧洲人的文化习惯妄加猜测
国际投资和国内投资不同,因为各国的国情不同。
各国经济和法律体制的差异,影响在不同的国家中从事经营的收益、成本和风险,缺乏跨文化知识也同样要增加企业风险。
迪斯尼公司的一个重大错误是基于简单的特性描述就对欧洲人的文化习惯妄加猜测。
例如,迪斯尼以为欧洲人不吃早餐,所以盲目减低了早餐的供应规模;还有就是迪斯尼公司在以往的乐园内都不提供酒精饮料,但是法国人却有午餐饮酒的习惯。
迪斯尼公司的经理们也没有估计到欧洲人对度假及欧洲主题公园的不同态度,迪斯尼公司认为欧洲人会和美国人和日本人一样度假,他们会在主题公园呆上几天而感到高兴.但是欧洲中产阶级度假时只想远离周围的一切而到海岸或山区去,而欧洲迪斯尼缺乏这种吸引力。
三、正好赶上欧洲严重的经济衰退
四、法国气候寒冷,乐园建设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