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尔区
(完整word版)德国鲁尔区

鲁尔区的区位条件1.地理位置优越鲁尔工业区是德国,也是世界重要的工业区。
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的地区。
通常将鲁尔煤管区规划协会所管辖的地区,作为鲁尔区的地域界限,其面积4593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1.3%。
鲁尔区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自古就为东西欧往来的“圣路”地带,也是北欧通向中欧、南欧的捷径,地处欧洲的交通路口。
在近代资本主义发展中,又位于欧洲经济最发达的“金三角”内,西距共同体成员国法、荷、比、卢的工业区很近,北距共同体成员国丹麦以及瑞典南部工业区不远,东北、南面又邻近本国下萨克森的经济重心区汉诺威—沃尔夫斯堡—扎耳茨吉待三角工业区和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莱茵河下游以科隆—杜塞尔多夫为中心的工业区。
便于工业区间以及与欧洲共同体成员国间的贸易往来。
2.煤炭资源丰富鲁尔区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
煤炭地质储量为2190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3/4,其中经济可采储量约220亿吨,占全国90%。
鲁尔区的煤炭煤质好,煤种全,品位高,为优质硬煤田,露天煤矿丰富,可炼优质焦炭的肥煤占储量的3/5,煤炭所含的灰分(为3~18%)和硫分(为0.5%~1.5%)都低,发热量高,其中肥煤的发热量高达8600大卡/公斤。
3.距离铁矿近虽然铁矿资源比较匮乏,但距离法国东北部的铁矿较近,便于铁矿石的输入。
4.交通运输方便水运莱茵河纵贯全区南北,莱茵河口上的7000吨级海轮和8000吨的顶推船队,可直抵杜伊斯堡港。
从杜伊斯堡港到荷兰边界的莱茵河段,鲁尔区年均运输量达1亿吨,还可通过河口的鹿特丹港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
区内有沟通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和埃姆斯河的4条运河网,总长达425公里(包括通往埃姆斯河下游河段),鲁尔区有大小河港74个,这里的河道与港口均已标准化,可通行1350吨的欧洲标准货轮的航运。
同时,鲁尔区东部可利用多特蒙德—埃姆斯运河航运,经埃姆登港与海外运输联系。
所以,虽然鲁尔区地处内陆地区,但由于它有着方便的水运条件,特别是莱茵河通海航运,使得它与沿海地区样具有廉价运费条件。
鲁尔区

“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着黑烟,铸造厂也 不停排出红褐色的污水,还有飘浮在空气中的悬浮 粒子,使得户外一切东西都蒙上一层黑灰。洁白的 衣物穿出门去,不一会儿便成为灰色。红瓦白墙, 绿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沿岸化 学工厂林立的莱茵河,更有如一道被六万多种不同 化学药品调成的鸡尾酒。” ——德国作家Heinrich Boll在单一。 2、煤炭的能源地位 下降。 3、世界性的钢铁过 剩。 4、老工业区发展趋 于饱和状态。
园区重振
20世纪50年代鲁尔区某工厂内部
2010年拍摄的鲁尔区Duisburg Inner港 口。鲁尔区的环境现已修复一新
鲁尔博物馆
现状
经过上述调整和改造, 鲁尔区远不是一 个衰落的工业区, 而恰恰相反保持继续 发展的势头
德 国 鲁 尔 区
著名工业城市
主要工业部门
主导产业:煤矿和钢铁工业。
发展历史
19 世纪中叶开始发端,显 著特点一直是以采煤、钢 铁、化学、机械制造等重 工业为核心, 并是该国的能 源基地、钢铁基地和重型 机机械制造基地, 这三大部 门的产值曾一度占全区总 产值的60% 20 世纪50 年代后, 由于廉价石油的竞争, 百年不衰 的鲁尔工业区爆发了历时10 年之久的煤业危机, 继 而又发生了持久的钢铁危机, 矿区原有的以采煤、钢 铁、煤化工、重型机械为主的单一的重型工业经济 结构日益显露弊端, 全区的经济受到很大的打击, 鲁 尔区的声誉开始下降, 经济的中心地位减弱。面对着 衰落和发展两条道路的抉择, 鲁尔区选择了发展。发 展的核心就是开展区域全面整治和更新, 重点是改变 原有单一的经济结构, 使矿区经济朝着多样化综合化 发展, 以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需要
衰落
振兴
从20 世纪60 年代开始, 鲁尔区就上述 问题开展了全面的区域整治工作,开始 进行调整工业结构与布局,发展第三 产业和优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综合整 治。鲁尔区的变革经历了一个曲折而 漫长的过程,其转型大致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第二阶段 为70年代;第三阶段为80年代至今。
德国鲁尔区乡村棕地治理案例

德国鲁尔区乡村棕地治理案例咱来唠唠德国鲁尔区乡村棕地治理的事儿。
一、啥是棕地和鲁尔区的状况。
1. 棕地是个啥。
棕地啊,可不是那种长着棕色植物的地。
它就是那些以前被工业用过,然后就被废弃了,还可能被污染了的土地。
就像一个被用过又扔掉的旧玩具,满是伤痕和灰尘。
2. 鲁尔区的大麻烦。
鲁尔区以前可是德国工业的老大哥。
到处都是煤矿啊、钢铁厂啊这些大工业。
那时候是风光无限,烟囱呼呼冒烟,火车拉着煤和钢铁到处跑。
可是呢,时代变了,资源枯竭了,那些工厂一个个倒闭,就留下了大片大片的棕地。
这些棕地就像一道道难看的伤疤,破坏了乡村的风景,还污染着环境。
比如说那些矿渣堆在地上,雨水一淋,脏东西就到处流。
二、鲁尔区乡村棕地治理的办法。
1. 变身公园和休闲地。
他们想了个很妙的主意,把一些棕地变成公园。
就像把一个废旧的垃圾场改造成了漂亮的花园。
比如说埃姆舍公园,那可是棕地治理的明星项目。
他们把以前的矿坑啊、铁道啊这些工业遗迹保留一部分,再种上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
人们可以在公园里散步、骑自行车,以前那种乌烟瘴气的地方现在变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而且啊,那些保留的工业遗迹还能让人感受到鲁尔区的工业历史,就像一个露天的工业博物馆。
2. 艺术和创意的魔法。
鲁尔区的人还很有创意地把艺术融入到棕地治理中。
他们邀请艺术家在那些废弃的厂房和空地上创作。
有一些大的钢铁结构被艺术家改造成了奇特的雕塑。
你走在乡村里,突然看到一个巨大的钢铁人像或者是用废旧机器零件组成的艺术品,那感觉就像走进了一个超酷的艺术世界。
这不仅让棕地变得有趣,还吸引了很多游客来参观,给当地带来了收入呢。
3. 产业转型和棕地再利用。
除了搞艺术和建公园,他们还进行产业转型。
把一些棕地重新规划,用来发展新兴产业。
比如说那些交通便利的棕地,就被用来建科技园区或者创意产业园区。
以前的工人可能是挖煤炼钢的,现在变成了在干净明亮的办公室里搞科技研发或者做创意设计的。
而且啊,这些新产业对环境友好,没有了以前那种黑烟滚滚的景象。
鲁尔区的名词解释

鲁尔区的名词解释鲁尔区是指德国西北部的一个地区。
它位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是德国最大的都市区之一。
该地区得名于鲁尔河,该河流经此地并贯穿多个城市。
鲁尔区是德国的一个重要工业区,也是欧洲乃至全球范围内最大的工业区之一。
这个地区以其丰富的煤炭和铁矿石资源而闻名,自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鲁尔区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以煤炭和钢铁为核心的工业集群。
鲁尔区的形成和发展源于煤炭资源的发现和开采。
19世纪末,德国的煤炭需求急剧增加,并且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之一。
鲁尔区的煤炭储量丰富,这使其成为德国工业的重要支撑。
在鲁尔区的工业发展过程中,由于该区域内有多个城市,因此形成了一个不断扩大的城市群。
这个城市群由杜伊斯堡、埃森、多特蒙德、杜西尔多夫等城市组成,其中以杜伊斯堡和多特蒙德最为著名。
鲁尔区的工业除了以煤炭为主,还涵盖了钢铁、化工、机械制造、能源等多个领域。
这个地区的经济不仅是德国乃至欧洲的支柱产业,也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新兴产业的崛起,鲁尔区正在经历着产业结构的转型,以适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与其工业发展相伴随的是鲁尔区的城市化进程。
这个地区的城市发展成为了德国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典范之一。
鲁尔区的城市密度高,但它也注重绿地和环境保护,使居民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生活。
这里的城市规划强调了文化和艺术的融入,让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场所和活动。
除此之外,鲁尔区还因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而吸引着众多游客。
这里有许多博物馆、剧院、音乐厅等文化设施,如杜伊斯堡国际港口博物馆、杜邦石油博物馆,以及杜伊斯堡剧院等。
这些地方展示了鲁尔区的工业过去和现代艺术,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观光和娱乐选择。
总之,鲁尔区是一个拥有丰富工业和独特文化的地区。
它不仅是德国乃至欧洲的经济支柱,也是一个吸引游客的热门目的地。
鲁尔区的发展历程和经验对于其他地区的城市规划和工业发展都具有借鉴意义,特别是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
鲁尔区依靠其独特的资源和创新能力,将继续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
鲁尔区的开发与治理解析

鲁尔区的开发与治理解析鲁尔区,这可是个在地理课本里相当有分量的“角色”。
咱今天就来好好聊聊它的开发与治理。
我记得有一次去一个老工业区参观,那场景跟鲁尔区曾经的模样有点像。
到处是高大的烟囱,灰蒙蒙的天空,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味道。
这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鲁尔区当年的辉煌与困境。
鲁尔区的开发,那可是有一段相当精彩的历史。
在 19 世纪中叶,凭借着丰富的煤炭资源,鲁尔区就像开了挂一样,迅速崛起成为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
煤炭开采业那叫一个红火,挖出来的煤一车一车地往外运。
同时,钢铁、机械制造等行业也跟着蓬勃发展。
一时间,工厂林立,机器轰鸣,到处都是忙碌的工人。
这里的煤炭质量好,储量大,就像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再加上附近又有便利的水陆交通,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还有铁路,运输成本低,效率高。
所以,各种工厂都扎堆在这儿。
当时的鲁尔区,那可是德国工业的心脏。
工厂里日夜不停地生产着钢铁、煤炭、机械,运往全国各地,甚至出口到世界各地。
工人们虽然辛苦,但收入也不错,生活还算有滋有味。
然而,好景不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了。
过度依赖煤炭资源,开采技术又没有跟上,煤炭的质量和产量都开始下降。
而且,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鲁尔区的产品慢慢失去了优势。
环境问题更是让人头疼。
由于长期的煤炭开采和工业生产,空气变得污浊不堪,河流被污染得不成样子,到处都是黑乎乎的。
树木都长不好,鸟儿也不愿意在这儿安家。
我去的那个老工业区,河里的水都是黑色的,上面还漂浮着一层油花,看着就让人心疼。
面对这些问题,鲁尔区可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治理行动。
首先是调整产业结构。
不再单纯依靠煤炭和钢铁,而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比如电子、信息、环保等。
一些老旧的工厂被关闭或者改造,腾出的土地用来建设高新技术园区和商业区。
然后是优化环境。
加大对污染的治理力度,植树造林,净化河流。
经过多年的努力,空气渐渐清新了,河流也变清澈了,绿树成荫,花草遍地,又成了动物们的乐园。
鲁尔区

1.丰富的煤炭资源 兴起的区 3.充沛的水源 位优势 5.广阔的市场
主要工业 钢铁工业、煤炭工业、电力工业、 化学工业、机械工业 部门
1.生产结构单一 衰落的主 3.世界性钢铁过剩 要原因 5.环境污染严重
1.调整工业结构 整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施 3.发展第三产业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2.调整工业布局 4.完善交通,美化环境
二、鲁尔区的衰落
1.生产结构单一 丰富的煤炭资源的基 础上,形成的单一的生产 结构下,一旦一种或几种 产业衰落,将引起全区工 业衰落。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看图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德国鲁尔区煤炭工业衰退? 20世纪50年代,随着廉价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广泛使用, 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的消费比重逐渐下降
(1)区位优势
A. 煤、铁资源丰富 B. 水陆交通便利 C. 接近消费市场 D. 工业基础好,技术力 量强 A. 煤炭资源几乎枯竭 B. 环境污染严重 C. 产业结构单一 D. 水资源严重不足 A.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 三产业 B. 调整工业布局 C. 完善交通,美化环境 D.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
三、鲁尔区的新发展
思考:
如果你是鲁尔人 面对出现的这样的问 题,你会怎么办? (结合P61—62的思考 活动)
鲁尔区工业结构的变化
鲁尔区煤炭、钢铁工业的变化
煤炭基地(个) 160 120 80 40 0 炼钢高炉(个)
1950年
1999年 煤炭就业人数(个) 钢铁就业人数(个)
6 4 2 0
1950年
3.世界性钢铁过剩
德国 1940年 3180万t
日本 580万t
世界 1.4亿t
主要的工业地带德国鲁尔区

1、丰富的煤炭资源
鲁尔区煤炭储 量为2190亿吨, 占全国总储量 的3/4,其中 经济可开采量 约220亿吨, 占全国的90%。
2、离铁矿区较近
从海外进口瑞典、 俄罗斯等国的铁 矿石到荷兰鹿特 丹,再经过莱茵 河运到鲁尔区。
通过陆上交通就 近从法国洛林铁 矿区进口。
3、充沛的水源
区内有莱 茵河、鲁 尔河、利 珀河及4条 运河,提 供了充沛 的水源。
丰富的煤 炭资源
运入铁矿 煤炭工业 丰富的水源
钢铁工业 电力工业 化学工业
机械 工业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传统工业区衰退的根本 原因
三、鲁尔区的新发展
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多元化)
● 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 ● 鼓励和引进新兴产业 ● 重视发展第三产业
改
造 传
减少厂矿 企业数量
统
工
业
每个厂生产
规模扩大
2、 世界性钢铁过剩—— 钢铁工业的衰落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钢铁市场竞 争激烈(产钢国、钢出品国增多), 20世纪70年代后钢铁的市场需求量减 少,导致世界性钢铁过剩。
3、产业结构单一(衰退的内在原因)
鲁尔区的工业部门主要是采煤、钢铁、化学 和机械制造工业,其中以煤炭工业为基础,钢铁 工业为主导,工业部门以重工业为主,并高度集 中于少数工业部门,生产结构单一,某一工业部 门的衰落,将会引起全区生产的衰落。80年代, 鲁尔工业区出现了严重的发展危机。
4、便捷的水陆交通
内河交织成网,且与海洋相通,水运便利; 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网,高速公路四通八 达。
5、广阔的市场
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 尔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二、鲁尔区的衰落
1、廉价石油的竞争(煤炭工业衰 落的主要原因)
概括鲁尔区城市的等级规模和空间分布特征

鲁尔区城市的等级规模和空间分布特征1. 引言鲁尔区是德国最大的工业区,位于德国西部,处于人口、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地位。
鲁尔区有着独特的城市等级规模和空间分布特征,这是由于其工业化的历史背景、人口集聚效应以及规划与发展的因素所决定的。
2. 城市等级规模鲁尔区的城市等级规模可以分为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三个层次。
大城市包括杜塞尔多夫、杜伊斯堡和埃森,它们是鲁尔区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也是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
中等城市包括格莱森、门兴格拉德巴赫和奥伯豪森,它们在经济和文化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小城市则是指那些规模较小但历史悠久的城市,如博鲁姆和伦斯贝格。
大城市在城市等级规模上占据着主导地位。
它们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发达的经济体系。
大城市往往拥有较高的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率,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移民和外来人口。
这些大城市作为鲁尔区的门户,承担着重要的交通和物流枢纽的功能。
中等城市相对于大城市来说规模较小,但它们在经济和文化上的地位不可忽视。
中等城市通常是大城市的次级中心,拥有较为完善的城市功能,孕育了许多的产业和企业。
它们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极点,为周边地区提供了就业和服务的机会。
小城市则是鲁尔区城市等级规模中的基层单位。
它们规模较小,但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特色。
一些小城市因其独特的景观和文化遗产而成为了旅游景点,同时也为当地的居民提供了便利的生活环境。
3. 空间分布特征鲁尔区的城市空间分布特征显示出明显的中心辐射状结构。
大城市集中分布在鲁尔河流域的东部,其中杜塞尔多夫位于最东部,杜伊斯堡和埃森位于中部。
中等城市则分布在大城市之间或其周边地区,形成了密集的城市群。
除了中心辐射状结构,还存在着城市群的特点。
鲁尔区的城市空间分布紧密相连,相互之间形成了互补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城市之间的交通便利,促进了劳动力和资本的流动。
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经济的集约化和规模效应的实现,提高了地区经济的竞争力。
此外,鲁尔区的城市空间分布还呈现出分散化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丰富的煤炭资源 2、离铁矿区较近 资源富集 经济繁荣 实力强大
3、充沛的水源
4、便利的水陆交通
5、广阔的市场
1、生产结构单一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3、世界性钢铁过剩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煤炭衰 落开始 引起连 锁反映
1.调整产业结构
综 合 整 治
2.调整工业分布 3.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4.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5.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鲁尔大学
杜伊斯堡大学
整治前的发电厂—黑色鲁尔
整治后的发电厂—绿色鲁尔
整治后美丽的鲁尔区
整治后美丽的鲁尔区
整治后美丽的鲁尔区
整治后美丽的鲁尔区
整治后美丽的鲁尔区
整治后美丽的鲁尔区
整治后美丽的鲁尔区
整治后美丽的鲁尔区
三、鲁尔区的新发展
1、综合整治途径
2、整治结果:
鲁尔区成为经济结构协调、工业布
五大工业部门的联系
丰 富 的 煤 炭 资 源 运入铁矿石 钢铁工业 机械工业
煤炭工业
丰富的水源
电力工业
化学工业
思考:
鲁尔区铁矿资 源丰富吗?主要 来自哪里?
(2)、离铁矿区较近
从海外进口瑞 典、俄罗斯等国的 铁矿石到荷兰鹿特 丹,再经过莱茵河 运到鲁尔区。
通过陆上交通 就近从法国洛林铁 矿区进口。
利珀河
鲁尔河 莱茵河
(5)、广阔的市场
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德国鲁尔区位于欧洲经济最发达 的“金三角”内,西距共同体成 员国法、荷、比、卢的工业区很 近,北距共同体成员国丹麦以及 瑞典南部工业区不远,东北、南 面又邻近本国下萨克森的经济重 心区汉诺威—沃尔夫斯堡—扎耳 茨吉待三角工业区和北莱茵—威 斯特法伦州的莱茵河下游以科 隆—杜塞尔多夫为中心的工业区。 便于工业区间以及与欧洲共同体 成员国间的贸易往来。
为什么煤炭的能源地位会下降?
20世纪50年代,随着廉价的石油和天然 气的广泛使用,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 一方面,煤炭的消费比重逐渐下降; (图1);另一方面,新技术炼钢耗煤量也 逐渐降低,鲁尔区爆发了历时十年之久的煤 业危机。(表2)
2、世界性钢铁过剩——钢铁工业的衰落
zxxk
为什么世界性钢铁会过剩?
•2、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
越大? ⑴、 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增长快,民 用能源增多; ⑵、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对能 源需求量增多。 •3、我国能源利用引发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1)、①温室效应;②酸雨;③ 粉尘、煤烟的
污染。 (2)、逐步改变能源的消费结构,减少对煤的 利用,增加对清洁能源的利用。
为什么煤炭的能源地位会下降?
图 1:
图 1:
20世纪50年代,随着廉价的石油和天然 气的广泛使用,在世界能源消费构中, 煤炭的消费比重逐渐下降。
表 2:
年份 煤
铁矿石
1800年 4
2
1900年 2
1.8
1985年 0.75
1.3
二、煤炭与鲁尔区的衰落
1、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煤炭工 业衰落的主要原因)
一想,这种工业生产 浮粒子,使得戶外一切東西都蒙上一层黑灰。洁白
綠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遙不可及的梦想。而沿岸化 學工厂林立的萊因河,更有如一道被六万多种不同 化学药品調成的鸡尾酒。 ——德国作家Heinrich Boll 1958年形容魯尔区 阅读P60资料,进一步了解莱茵河的污染状况
会对当地的环境造成 的衣物穿出門去,不一會兒便成为灰色。紅瓦白墙, 什么样的影响?
社会经济结构 比较协调,工业 布局比较合理 步入良性循环, 经济再次繁荣
中国和德国最大的工业区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是: ①地理位置优势 ②煤炭资源丰富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水力资源丰富 ⑤城市人口密集,劳动力素质好 ⑥农业发达,著名的”鱼米之乡” ① ③ ⑤
1丰富煤炭,进口铁矿石 2充沛的水源 3便捷水陆交通,广阔市场 4工业历史悠久、技术力量强
2、世界性钢铁过剩——钢铁工业的衰落
为什么世界性钢铁会过剩?
1、竞争激烈(产钢国、钢出品国增多) 2、出现钢铁的替代产品
3、结构单一(衰退的内在原因)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传统工业区衰退的根本原因
5、环境污染严重,用地紧张,治污费用高
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著黑烟,铸造厂 也不停排出紅褐色的污水,还有飄浮在空气中的悬 鲁尔区的工业生产想
1丰富煤.铁资源 2海陆交通便利 3接近消费市场,工业 基础好,技术力量强
钢铁工业: 移铁就煤 沿莱茵河沿岸港口
三、鲁尔区的新发展
3、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严格控制工厂废气、废水等的排放, 并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回收装置和污染处理 系统。同时,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使 区内人均绿地面积超过130平方米。
三、鲁尔区的新发展
三、鲁尔区的新发展
4、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鲁尔区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网,铁路 货运量占德国铁路货运总量的40﹪。鲁尔区
知识回顾
关于莱茵河
莱茵河在欧洲是一条著名 的国际河流,它发源于瑞 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流 经德国鲁尔区注入北海, 全长1320千米,有运河与 多瑙河、塞纳河、罗纳河 等河流相通,形成航道交 织的水运网,具有重要的 航运价值。自古莱茵河就 是欧洲交通最繁忙的水上 通道,是德国的摇篮.
北 海
荷 兰
莱
茵 河
1.3%
600万
7%
(缺)
40%(曾经)
一、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
1、鲁尔区的概况: 2、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思考:
鲁尔区经济的繁荣与哪一 种矿产资源有关?
一、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 2、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1 )、丰富的煤炭资源
鲁尔区煤炭储量为2190亿吨,占全国总
储量的3/4,其中经济可开采量约220亿吨,
一、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
(19世纪上半叶—20世纪初)
二、煤炭与鲁尔区的衰落
(20世纪50年代以后)
三、鲁尔区的新发展
二、煤炭与鲁尔区的衰落
请同学们看教材P59页的正文,
总结归纳:
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二、煤炭与鲁尔区的衰落
1、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煤炭工 业衰落的主要原因)
二、煤炭与鲁尔区的衰落
1、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煤炭工 业衰落的主要原因)
(2)面临的问题 A. 东北区煤炭资源几乎枯竭; B. 水资源严重不足; C. 环境污染严重。
(3)采取的措施 A.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B.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C.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培养和引进人才; D. 进一步完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 E. 增加资金投入,促进设备更新。
鲁 尔 区 的 区 位 特 点
污染严重的莱茵河
污染源
污染物
对环境 的影响
污染严重的莱茵河
污染源 能源、化工、冶炼企业
污染物
对环境 的影响
污染严重的莱茵河
污染源 能源、化工、冶炼企业
污污染源 能源、化工、冶炼企业
污染物
对环境 的影响
工业废水
水质恶化,鱼类几乎完全 消失,生态环境遭破坏
(3)、便捷的水陆交通
国内: 内河交织成网,且与海洋相通,水运便利;
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网,高速公路四通八达。
国际:
鲁尔区的地理位 置十分优越。自 古就为东西欧往 来的“圣路”地带, 也是北欧通向中 欧、南欧的捷径, 地处欧洲的交通 路口。被称为“欧 洲的十字路口”
(4)、充沛的水源
温带海洋 性气候和 区内 有莱茵河、鲁 尔河、利珀河 及4条运河,提 供了充沛的水 源。
辽中南工业基地
(1)区位优势 A. 煤、铁资源丰富; B. 水陆交通便利; C. 以辽河为水源; D. 接近消费市场,工业基础 好,技术力量强。
(2)面临的问题 A. 东北区煤炭资源几乎枯竭; B. 水资源严重不足; C. 环境污染严重。
辽中南工业基地
(1)区位优势 A. 煤、铁资源丰富; B. 水陆交通便利; C. 以辽河为水源; D. 接近消费市场,工业基础 好,技术力量强。
占全国的90%。
思考:
德国依靠丰富的煤炭资源,发 展了哪些工业部门?
19世纪上半叶,鲁尔区开始大规模的煤炭开采和钢铁生产, 并逐渐发展成以采煤、电力、钢铁、化学和机械制造等为核心的 世界著名重工业区。经济结构以重工业为主,煤炭、钢铁是其主 导产业,是德国重要的能源基地、钢铁基地和重型机械制造基地。
莱 茵 河
瑞 士
美丽的莱茵河
一、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
1、鲁尔区的概况 : 2、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zxxk
(1)丰富的煤炭资源 (2)离铁矿区较近 (3)充沛的水源 (4)便利的水陆交通 (5)广阔的市场
3、鲁尔区的工业部门:
采煤、钢铁、电力、化学、机械制造
4、主要工业城市:
埃森、多特蒙德、杜伊斯堡(在图上圈记)
总结
优 越 的 区 位 条 件
1、丰富的煤炭资源 2、离铁矿区较近 3、便利的水陆交通 4、充沛的水源
5、广阔的市场
3、主要工业城市:
主要工业城市:埃森、多特蒙德、杜伊斯堡
P59
鲁尔区并没有铁矿,为什么钢铁工业发达? 鲁尔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便利的水陆 交通条件,从国外运进铁矿,发展“移铁就 煤型”工业。
煤炭,钢铁工业 生产规模扩大 生产效率提高 ②大力引进和发展新兴工业和服务业 化工,汽车,电子,机械制造, 通信技术,环境保护
多元化
旅游,咨询,传媒
三、鲁尔区的新发展
2、调整工业布局
比较分析20世纪50年代和20世 纪末鲁尔区工业布局的变化。 ①原来的工业布局,是以接近原料地为原则。 ②新布局 新企业 传统产业 采取平衡策略 核心地区的边缘地带 关、停、并、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