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全面版
合集下载
2-4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航空港——法兰克福
北海
波罗的海
易
汉堡
北 柏林
莱
河
茵 科隆 河
莱比锡
法兰克福
波恩
斯图加特
多瑙河
慕尼黑
国外的游客都是通过法兰克福而进入德国
主要是: 煤矿、钾盐和石油 矿产主要分布在: 中部山地 石油主要分布在: 北部平原地区
德国的矿产资源
汉堡
K
埃森
科隆
莱比锡
K
波恩 法兰克福
K
下图示意世界某传统工业基地煤产业发展历程(1957~2000年)。 据此完成1~2题。 2.该工业基地适宜采取的可持续发展
措施是( B )
A.强化煤炭的能源主导地位 B.吸引新兴产业迁入 C.缩小钢铁企业的规模 D.强化传统产业的基础地位
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80年代,进行了大规模经济结构调整。下图为 “鲁尔区产业结构示意图”(其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错误的是( B )
A.迁入和新建企业以技术精良的中小型为主 B.煤、铁企业规模普遍缩小 C.治理污染,美化环境 D.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Part three
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经济结构的多元化 和产业转型
经济结构的多元化 和产业转型
经济结构的多元化 和产业转型
改造传统工业
发展新兴产业
重视发展第三产业
依托科研机构和高校推进 产业转型
波鸿鲁尔大学,1962年成立
杜伊斯堡大学, 1655年建校, 2003年与埃森大学合并
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
是(B )
A.铁矿资源丰富 B.煤炭资源丰富 C.水资源充足 D.内河航运发达
11月3日,我国首个《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出台,《规划》明确 全国的资源型城市有262个。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北海
波罗的海
易
汉堡
北 柏林
莱
河
茵 科隆 河
莱比锡
法兰克福
波恩
斯图加特
多瑙河
慕尼黑
国外的游客都是通过法兰克福而进入德国
主要是: 煤矿、钾盐和石油 矿产主要分布在: 中部山地 石油主要分布在: 北部平原地区
德国的矿产资源
汉堡
K
埃森
科隆
莱比锡
K
波恩 法兰克福
K
下图示意世界某传统工业基地煤产业发展历程(1957~2000年)。 据此完成1~2题。 2.该工业基地适宜采取的可持续发展
措施是( B )
A.强化煤炭的能源主导地位 B.吸引新兴产业迁入 C.缩小钢铁企业的规模 D.强化传统产业的基础地位
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80年代,进行了大规模经济结构调整。下图为 “鲁尔区产业结构示意图”(其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错误的是( B )
A.迁入和新建企业以技术精良的中小型为主 B.煤、铁企业规模普遍缩小 C.治理污染,美化环境 D.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Part three
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经济结构的多元化 和产业转型
经济结构的多元化 和产业转型
经济结构的多元化 和产业转型
改造传统工业
发展新兴产业
重视发展第三产业
依托科研机构和高校推进 产业转型
波鸿鲁尔大学,1962年成立
杜伊斯堡大学, 1655年建校, 2003年与埃森大学合并
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
是(B )
A.铁矿资源丰富 B.煤炭资源丰富 C.水资源充足 D.内河航运发达
11月3日,我国首个《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出台,《规划》明确 全国的资源型城市有262个。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完整)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德国鲁尔区探索》优质课件精品PPT资料精品PPT资料

三、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
经济 持续发展
生态 持续发展
2.科研机构和高等教育的发 展为产业转型提供支撑
社会 持续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
莱茵河上的铁立发达的交通网络
社会 持续发展
2、离铁 矿区较近
来自(瑞典、巴 西)的铁矿
法国东北部洛林铁矿
3、水陆交通便利
4、 充足的水源
莱茵河
利珀河
鲁尔河
5.广阔的市场:
钢铁市场
6.丰富的劳动力
鲁尔区
项目
面积 人口
数量
4595km 2
570万
占全国 比例
1.3%
9%
活动2:根据鲁尔区的发展条件,
想一想鲁尔区可以发展哪些工业 部门?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张娟娟
❖ 课标要求: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 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 续发展的关系。
鲁尔区
1.位德国于鲁尔欧区形洲成于十19字世纪交中叶通, 的 中心,是联系北欧和南 它曾经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工业区之
一,被誉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
经是欧济其结主,构导西以产业重欧,工是业和德为国主东重,煤要欧炭的钢能的铁源枢纽。
产钢、出口钢越来越多,世界性钢铁过剩
衰落
由于技术的发展,替代品的出现
(根本原因)
新技术革 命的冲击
传统的工业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 求;工业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探究活动3:
假如你是德国总理,你会采取什么 整治措施?请针对衰落原因逐条提出。
三、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
1.经济结构的鲁尔多区元煤炭化、钢和铁产工业业的变转化型
三、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1952 1957 1962 1965 1970 1975 1978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1 2002年
德国、欧洲经济 发达
一、鲁尔区发展的背景
1、区位优势
(1)位置优越 (2)交通便利 (3)资源丰富 (4)市场广阔
欧洲十字路口
水陆交通发达 ( 莱茵河)
富煤近铁、水资源 德国、欧洲经济发达
(5)地势平坦(平原) (6)劳力丰富且素质高
辽中南工业区
(1)辽中南工业区有 哪些区位优势? 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接近市场。 (2)影响其区位选择的 主导因素是什么?比较辽 中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区 区位条件的异同。 主导因素:资源条件
鲁尔区产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以煤 炭工业和钢铁工业为基础,并高度集中 少数重工业部门;由于产业结构过于单 一,当某种工业部门(煤炭、钢铁)市场不 景气时,就会引起全区的经济衰落。
辽中南工业基地经历几十年的发展, 存在那些问题?
1、生产结构单一,设备老化,技术落后, 单位产品能耗大,生产效率较低; 2、当地能源资源虽然较丰富,但重工业生 产耗能大,能源资源相对紧张; 3、重工业生产耗费水资源,当地水资源紧 张; 4、耗能多,导致环境污染较严重; 5、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1、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新兴产业,实 现产业结构多元化
措施 做 法 改造 对煤炭、钢铁等传统工业实行集中化、 工业 合理化的改造和整顿
扶持 产业
调整 产业 结构
政府着力改造投资环境,鼓励新兴产 业迁入 在政府、社会各方面政策、资金、技 术等扶持下,产业结构(一、二、三 产业)得到调整、充实、提升。
造船工业
采掘工业
钢铁工业
机械制造
飞机制造
德国、欧洲经济 发达
一、鲁尔区发展的背景
1、区位优势
(1)位置优越 (2)交通便利 (3)资源丰富 (4)市场广阔
欧洲十字路口
水陆交通发达 ( 莱茵河)
富煤近铁、水资源 德国、欧洲经济发达
(5)地势平坦(平原) (6)劳力丰富且素质高
辽中南工业区
(1)辽中南工业区有 哪些区位优势? 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接近市场。 (2)影响其区位选择的 主导因素是什么?比较辽 中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区 区位条件的异同。 主导因素:资源条件
鲁尔区产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以煤 炭工业和钢铁工业为基础,并高度集中 少数重工业部门;由于产业结构过于单 一,当某种工业部门(煤炭、钢铁)市场不 景气时,就会引起全区的经济衰落。
辽中南工业基地经历几十年的发展, 存在那些问题?
1、生产结构单一,设备老化,技术落后, 单位产品能耗大,生产效率较低; 2、当地能源资源虽然较丰富,但重工业生 产耗能大,能源资源相对紧张; 3、重工业生产耗费水资源,当地水资源紧 张; 4、耗能多,导致环境污染较严重; 5、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1、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新兴产业,实 现产业结构多元化
措施 做 法 改造 对煤炭、钢铁等传统工业实行集中化、 工业 合理化的改造和整顿
扶持 产业
调整 产业 结构
政府着力改造投资环境,鼓励新兴产 业迁入 在政府、社会各方面政策、资金、技 术等扶持下,产业结构(一、二、三 产业)得到调整、充实、提升。
造船工业
采掘工业
钢铁工业
机械制造
飞机制造
高二地理必修三课件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降低物流成本
高效的交通运输和物流体系可以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提 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 发展。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鲁尔区的交通运输和物流体 系正在推动区域产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方向转型 升级,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05
德国鲁尔区的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业
发展
旅游资源类型及特色
01
工业遗产资源
鲁尔区作为德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拥有大量保存完好的工业遗产,如厂
房、矿井、工业设备等,这些工业遗产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02
自然景观资源
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地形多样,拥有美丽的河流、森林和湖泊等自然
景观,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户外休闲和娱乐活动。
03
文化旅游资源
化学工业
以煤炭为原料的化学工业在鲁尔区具有重要地位,生产合成橡胶、塑 料、化肥等多种化工产品。
产业结构演变过程
01
02
03
初期阶段
以煤炭开采和初级加工为 主,产业结构单一。
中期阶段
随着煤炭资源的深入开发 和钢铁、机械制造业的兴 起,产业结构逐渐多元化 。
当前阶段
在经历了工业化进程后, 鲁尔区正逐步向高科技产 业和服务业转型,但仍以 重工业为主导。
地理位置与范围
位于德国西部,北莱 茵-威斯特法伦州境 内
是欧洲最大的工业区 之一,也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界重要 的工业区域之一
涵盖鲁尔河及其支流 流域,面积约4500 平方公里
自然环境特征
01
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 南高北低
02
气候属于温带海洋性气 候,四季分明,降水充 沛
03
高效的交通运输和物流体系可以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提 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 发展。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鲁尔区的交通运输和物流体 系正在推动区域产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方向转型 升级,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05
德国鲁尔区的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业
发展
旅游资源类型及特色
01
工业遗产资源
鲁尔区作为德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拥有大量保存完好的工业遗产,如厂
房、矿井、工业设备等,这些工业遗产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02
自然景观资源
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地形多样,拥有美丽的河流、森林和湖泊等自然
景观,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户外休闲和娱乐活动。
03
文化旅游资源
化学工业
以煤炭为原料的化学工业在鲁尔区具有重要地位,生产合成橡胶、塑 料、化肥等多种化工产品。
产业结构演变过程
01
02
03
初期阶段
以煤炭开采和初级加工为 主,产业结构单一。
中期阶段
随着煤炭资源的深入开发 和钢铁、机械制造业的兴 起,产业结构逐渐多元化 。
当前阶段
在经历了工业化进程后, 鲁尔区正逐步向高科技产 业和服务业转型,但仍以 重工业为主导。
地理位置与范围
位于德国西部,北莱 茵-威斯特法伦州境 内
是欧洲最大的工业区 之一,也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界重要 的工业区域之一
涵盖鲁尔河及其支流 流域,面积约4500 平方公里
自然环境特征
01
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 南高北低
02
气候属于温带海洋性气 候,四季分明,降水充 沛
03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模块三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城市规划理念
注重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强调城市功能分区和空 间布局。
城市建设实践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更新和改造,提高城市环 境质量。
城市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城市问题
包括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 、社会治安等问题。
成因分析
主要由于城市化进程中的规划不合理 、资源短缺、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
推进绿色转型
鼓励发展绿色产业和绿色技术,推动经济 向绿色转型。
03
城市化进程与问题
城市化发展阶段特征
初期阶段
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规模扩大 ,但城市化水平较低。
加速阶段
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聚的速度加快 ,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
成熟阶段
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增长速 度放缓,甚至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城市规划与建设实践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治理环境污染
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改善环境质 量。
实例
鲁尔区通过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广节能环 保技术等措施,逐步实现了环境保护与可 持续发展的目标。
发展循环经济
鼓励企业实行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降低 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
加强国际合作
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和交流,共同应对 全球环境问题。
范围
包括多特蒙德、埃森、杜伊斯堡 等城市,以及周边县市
自然资源条件
01
02
03
煤炭资源丰富
鲁尔区煤炭地质储量大, 品质优良,开采条件好
水资源充足
河流众多,水量充沛,为 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 了便利
土地资源丰富
地形平坦,土地肥沃,适 宜农业发展和城市建设
历史发展背景
早期工业发展
19世纪中期开始,鲁尔区凭借丰富的煤炭资源和水运条件,工业迅速发展
(完整)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德国鲁尔区探索》教学课件精品PPT资料精品PPT资料

自然因素:原料、燃料、水源、 地理位置、形、环境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 、交通 、劳动力、科技
二、德国鲁尔区的区位条件-“兴” 结合教材图2-4-3,2-4-4确定鲁
尔区的地理位置。
【讨论话题1】:用工业的区位理论 ,结合材料1-4,分析19世纪中叶鲁 尔区工业辉煌的原因
材料1:鲁尔区的一些相关数据
运入铁矿石
丰富的煤炭资源
煤炭工业
钢铁工业 电力工业
机械工业
丰富的水源
化学工业
材料2: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
材料3: 课本P60图2-4-6鲁尔区煤层深度的变化 (该图为我们提供了什么信息?) 材料4: 1937年, 和西欧的钢铁产量占全球3/4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钢铁市场竞 争激烈(产钢国、钢出口国增多),20 世纪70年代后钢铁的市场需求量下降( 受经济危机冲击和钢替代品广泛应用) ,导致世界性钢铁过剩。
总结: 1、产业结构单一(主要原因) 2、煤炭危机 3、钢铁危机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四、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兴” 【讨论话题3】:结合课本P60-P62,充分利用课 文提供的文字和图表来说明鲁尔区采取的振兴措 施,更要说明这些措施与经济衰退原因的联系。 材料4:
创立于1972年的埃森大学首家尝试把职业教育 、学术专门教育和科研一体化的大学,它的专业 设置广泛,既有面向实际的专科科目,也有侧重 学术化的大学科目。 2001年埃森大学(UniEssen)又与另一著名的杜伊斯堡大学合并,杜伊 斯堡大学是一间具有四个传统专业(法学、哲学 、医学和神学)的大学,两所大学合并后有30, 000余名注册大学生(包括2000多名国外留学生) ,其规模、专业更是居全州之首。
莱茵河上的铁矿运输
生态 持续发展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 、交通 、劳动力、科技
二、德国鲁尔区的区位条件-“兴” 结合教材图2-4-3,2-4-4确定鲁
尔区的地理位置。
【讨论话题1】:用工业的区位理论 ,结合材料1-4,分析19世纪中叶鲁 尔区工业辉煌的原因
材料1:鲁尔区的一些相关数据
运入铁矿石
丰富的煤炭资源
煤炭工业
钢铁工业 电力工业
机械工业
丰富的水源
化学工业
材料2: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
材料3: 课本P60图2-4-6鲁尔区煤层深度的变化 (该图为我们提供了什么信息?) 材料4: 1937年, 和西欧的钢铁产量占全球3/4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钢铁市场竞 争激烈(产钢国、钢出口国增多),20 世纪70年代后钢铁的市场需求量下降( 受经济危机冲击和钢替代品广泛应用) ,导致世界性钢铁过剩。
总结: 1、产业结构单一(主要原因) 2、煤炭危机 3、钢铁危机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四、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兴” 【讨论话题3】:结合课本P60-P62,充分利用课 文提供的文字和图表来说明鲁尔区采取的振兴措 施,更要说明这些措施与经济衰退原因的联系。 材料4:
创立于1972年的埃森大学首家尝试把职业教育 、学术专门教育和科研一体化的大学,它的专业 设置广泛,既有面向实际的专科科目,也有侧重 学术化的大学科目。 2001年埃森大学(UniEssen)又与另一著名的杜伊斯堡大学合并,杜伊 斯堡大学是一间具有四个传统专业(法学、哲学 、医学和神学)的大学,两所大学合并后有30, 000余名注册大学生(包括2000多名国外留学生) ,其规模、专业更是居全州之首。
莱茵河上的铁矿运输
生态 持续发展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PPT课件

鲁尔区煤层深度变化
煤炭开挖深度增加使煤炭成本增加,失去了竞争优势
钢铁危机
生产、出口钢铁的国 家增多,供应增加
经济危机、钢铁替代 品出现(如合金、塑 料)需求减少
衰退原因
产业结构 单一
煤炭危机
衰退
钢铁危机
新技术革 命的冲击
环境污染、 用地紧张
复兴
视频中鲁尔区有哪 些改造?
改造后鲁尔区可以 发展什么产业?
10°E
地理位置
德国 德国在欧洲的位置
50°
02
03
辉煌
衰退
复兴
辉煌
德国工业的心脏
鲁尔区面积 =1.3%德国面积 =北京两个六环
鲁尔区工业产值 =40%德国工业产值
中国四大工业基地工业产值 =40%中国工业产值
工业区位
试从自然和 社会经济两 方面分析鲁 尔区的工业 区位优势?
新闻时事 从共和国长子沦落到中国经济的心病
2016年辽宁省 GDP增长-2.5% 位列全国倒数第 一。并预测未来7 年辽宁经济将下 降 50% , 成 为 中 国最贫穷的省。
原因:资源枯竭
如果你是辽宁省的书记,面对辽宁许多 地区的资源枯竭问题,你有什么对策?
第二章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清华附中奥森校区 ——伊国栋
煤炭丰富 靠近铁矿石 水源丰富 水陆交通便利 市场广阔
如果你是企业家,根据鲁尔区的资源状 况和区位优势,你会去鲁尔区投资哪些 工业部门?
鲁尔区早期的工业
靠近铁矿石
钢铁工业
丰富的煤炭 丰富的水源
煤炭工业 化学工业
机械工业 电力工业
产业结构单一
甲
乙
甲乙两个生态系统只有图中这些生物,哪 个生态系统更稳定?为什么?
中图版地理必修三第4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课件(共28张PPT)

2、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⑴资源优势 煤田储量_大___,开采条件_好_____; 离法国东北部的__铁__矿___较近; 河流众多,水源丰富。 ⑵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 ___十__字__路__口__。 ⑶水陆交通便利:有四通八达的____铁__路__和公路网, ___莱__茵__河__、__鲁__尔__河__、__利__珀__河__ 等 天 然 河 流 和 人 工 运 河联成水运网。 ⑷__市__场__广阔:德国及西欧经济发达。
传统工业区:
⑴形成条件:丰富的煤、铁或便利的水运或铁路运输 ⑵部门特征: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
传统工业部门为主 ⑶规模特征:以大型工业企业为轴心 ⑷分布特征:以高度集中为标志 ⑸典型案例:德国鲁尔区、英国的中部工业区、
美国的东北部工业区、 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
俄罗斯的欧洲中部及北部工业区 中国的辽中南、京津唐 ⑹地位:对各国和世界工业的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 大部分是本国发展新型工业的重要支撑点。
【学习目标】 1.了解鲁尔区的概况及区内矿产资源与工业发展的 关系。 2.理解并掌握鲁尔工业区兴起的主要区位条件。 3、通过对鲁尔区工业区位分析,形成对传统工业 区区位分析的思维方法及模式。
【重难点】 鲁尔区的区位条件及其分析
一、德国鲁尔区的概况
欧洲: 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德国: 中西部
➢位置优越 ➢煤炭丰富 ➢临近铁矿 ➢水源充沛 ➢交通便捷 ➢市场广阔
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生产结构单一 (根本原因)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世界性钢铁过剩
直接原因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用地紧张、污染严重
对比两图,说明煤炭、 钢铁工业及工业部门 的变化? 煤炭、钢铁企业减少; 工业部门增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西欧发达的农业为它提供了广 阔市场
D.鲁尔区的传统工业在20世纪 90年代以后开始衰落
鲁尔区传统工业衰落的原因分析
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着黑烟,铸造
厂也不停鲁排尔出区紅的褐色工的业污生水产,还有飄浮在空气 中的悬浮想粒一子想,,使得这戶种外工一业切生東西都蒙上一层 黑灰。洁产白会的对衣当物穿地出的門环去境,造不一會兒便成为 灰色。紅成瓦什白么墙样,綠的草影如响茵?的家园,更是遙不
热电厂产生大量的热污染。
化工厂和炼钢厂排放污水污染河流。
传统工业衰落的主要原因
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和钢铁工业是全区经济的基础
煤炭开采深度加大,人工成本过高,进口原煤便宜
煤炭的能源
衰 地位下降
石油、核能带来能源结构变化,对煤的需求减少
落
的
原
煤炭成本上升影响钢铁工业
因
钢铁工业
产钢、出口钢越来越多,世界性钢铁过剩
衰落
由于技术的发展,钢铁产量下要
求;同时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课堂练习
3.煤炭在能源中地位下降的原因有Bc A.能源消耗越来越少 B.石油、天然气广泛使用 C.煤炭价格不断上升 D.煤炭储量接近枯竭
4. 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区衰 落明显的工业部门是( A )
思考2:根据鲁尔区的发展条件, 想一想鲁尔区可以发展哪些工业
部门? 钢铁工业
思考2:根据鲁尔区的发展条件,
想一想鲁尔区可以发展哪些工业
1、工业部门:在部煤炭门炼资焦?源基础上,发展炼
焦、电力、钢铁、煤化工、机械制造、建
材
丰富的煤 炭资源
煤化工
2、经济结构:重化工电业力主
机械制造
3、主导产业:煤炭和钢铁工业
可及的梦想。而沿岸化學工厂林立的萊因河, 更有如一道被六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調成的鸡 尾酒。
——德国作家Heinrich Boll 1958年形容魯尔
思考3:根据以上分析,说一说是哪 些原因导致了鲁尔区逐步走向衰落?
一、环境恶化:
矿山遍野,煤渣、矿渣堆积成山,占用大 量土地。
工厂烟囱林立,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废气。
威尔士模式:威尔士是以煤炭生产为主的资源地去,伴 随着采掘成本的逐步上升,该地区经济出现了困难,后转型 成为高新技术和旅游产业很发达的地区。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分组研究:德国地理位置 鲁尔区辉煌的区位分析 鲁尔区传统工业衰退的原因分析 集体分析:
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
1.位于欧洲十字交通的 中心,是联系北欧和南 欧,西欧和东欧的枢纽。
1.法国(洛林铁矿)到 鲁尔区
2.瑞典、俄罗斯通过鹿 特丹港口到鲁尔区
3.据图所示,分析 鲁尔区的交通运输 条件
4.从图中指出,区 域内铁矿的运输方 向。
思考1:根据前面的分析,说一说 鲁尔区的发展有哪些有利的条件?
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便利的水陆交通 丰富的煤炭资源 广阔的市场 充沛的水源 离铁矿区较近
鲁尔区煤层的埋藏深度大多小于 1000米,易于开采。从鲁尔区往北, 煤层的埋藏深度越来越大,开挖难度
也越来越大。
便利的水上交通:有莱 茵河、利珀河、鲁尔河 及4条人工运河。
发达的陆上交通:密集 的铁路、公路网络。
1.法国(洛林铁矿)到 鲁尔区
2.瑞典、俄罗斯通过鹿 特丹港口到鲁尔区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描述鲁尔区 的大致位置。
2.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 发达,消费能力强,市 场广阔
德读 国“ 的欧 地洲 理政 位区 置图
” 分 析
鲁尔区是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被称为”德国 工业的心脏”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与利 珀河之间的地区。区内煤矿丰富,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煤炭、 机械、化工等工业。鲁尔区的工业是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物 质基础,战后又在原联邦德国经济恢复和经济起飞中发挥了重大
2鲁.图尔示区区位域于范德围国内西 有部哪,些处重于要莱的茵自河然, 资利源伯?河和鲁尔河之 间 3煤.据炭图、所铁示矿,(分法析国 鲁洛尔林区铁的矿交)通、运水输资 条源 件
4.从图中指出,区 域内铁矿的运输方 向。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描述鲁尔区 的大致位置。
2.图示区域范围内 有哪些重要的自然 资源?
新课标中图版课件系列
《高中地理》
必修3
阅读:中国50座资源枯竭城市另谋出路
50座城市面临着共同的问题:资源枯竭。 它 们接受着同样的考验:向何处去? 15.6万职工下 岗在中国几十座资源枯竭型城市中,阜新的问题 似乎最为严重。100多年前,阜新挖出了第一锹煤, 50年前,阜新建成了新中国的煤电基地,而今天, 阜新的地底下已被挖空,煤炭资源几近枯竭。这 是一个悲伤的故事,辽宁省省长薄熙来也为此落 泪。虽然阜新78万人不愿意接受,但却不得不面 对。事实上,“阜新问题”也是中国众多资源枯 竭型城市共同面临的危机。
发达国家资源枯竭地区转型的成功案例
日本九州模式:最初是以煤炭产业为主的地区转型为日 本新的重要高新技术产业区。
德国鲁尔模式:德国鲁尔以煤炭、钢铁为传统的工业基 地衰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为有效的是大力发 展职业教育和在职培训,为产业转型提供了充沛的高素质劳 动力。
休斯顿模式:休斯顿石油开采出现下滑时,有关政府部 门按产业链延伸和拓展,布点宇航中心,带动了1300多家高 新技术企业发展使休斯顿城市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的作用。但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了衰退的现象。
鲁尔区
项目 面积 人口 工业产值
数量
占全 国比
例
4595k 570 m2 万
1.3% 9%
(缺)
40%(曾 经)
一、鲁尔区辉煌的区位分析
丰富的煤炭资源 鲁尔煤田
鲁尔区的煤炭特点: 埋藏较浅,储量大, 品种多,煤质好
鲁尔区煤炭 地质储量为2190 亿吨,占全国总 储量的3/4,其中 经济可开采量约 220亿吨,占全 国的90%。
4、造是基德地运矿国入石重铁 要的能源钢建、铁材钢工工业铁业 、重型机械制
课堂练习
1.关于德国鲁尔区工业区位条件 的错误叙述是( A) A. 优 质铁矿 B. 丰富的煤炭 C. 充 足的水源 D. 便捷的交通
2.关于鲁尔区的正确叙述是( B ) A.被称为“法国工业的心脏” B.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 路口”
D.鲁尔区的传统工业在20世纪 90年代以后开始衰落
鲁尔区传统工业衰落的原因分析
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着黑烟,铸造
厂也不停鲁排尔出区紅的褐色工的业污生水产,还有飄浮在空气 中的悬浮想粒一子想,,使得这戶种外工一业切生東西都蒙上一层 黑灰。洁产白会的对衣当物穿地出的門环去境,造不一會兒便成为 灰色。紅成瓦什白么墙样,綠的草影如响茵?的家园,更是遙不
热电厂产生大量的热污染。
化工厂和炼钢厂排放污水污染河流。
传统工业衰落的主要原因
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和钢铁工业是全区经济的基础
煤炭开采深度加大,人工成本过高,进口原煤便宜
煤炭的能源
衰 地位下降
石油、核能带来能源结构变化,对煤的需求减少
落
的
原
煤炭成本上升影响钢铁工业
因
钢铁工业
产钢、出口钢越来越多,世界性钢铁过剩
衰落
由于技术的发展,钢铁产量下要
求;同时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课堂练习
3.煤炭在能源中地位下降的原因有Bc A.能源消耗越来越少 B.石油、天然气广泛使用 C.煤炭价格不断上升 D.煤炭储量接近枯竭
4. 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区衰 落明显的工业部门是( A )
思考2:根据鲁尔区的发展条件, 想一想鲁尔区可以发展哪些工业
部门? 钢铁工业
思考2:根据鲁尔区的发展条件,
想一想鲁尔区可以发展哪些工业
1、工业部门:在部煤炭门炼资焦?源基础上,发展炼
焦、电力、钢铁、煤化工、机械制造、建
材
丰富的煤 炭资源
煤化工
2、经济结构:重化工电业力主
机械制造
3、主导产业:煤炭和钢铁工业
可及的梦想。而沿岸化學工厂林立的萊因河, 更有如一道被六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調成的鸡 尾酒。
——德国作家Heinrich Boll 1958年形容魯尔
思考3:根据以上分析,说一说是哪 些原因导致了鲁尔区逐步走向衰落?
一、环境恶化:
矿山遍野,煤渣、矿渣堆积成山,占用大 量土地。
工厂烟囱林立,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废气。
威尔士模式:威尔士是以煤炭生产为主的资源地去,伴 随着采掘成本的逐步上升,该地区经济出现了困难,后转型 成为高新技术和旅游产业很发达的地区。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分组研究:德国地理位置 鲁尔区辉煌的区位分析 鲁尔区传统工业衰退的原因分析 集体分析:
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
1.位于欧洲十字交通的 中心,是联系北欧和南 欧,西欧和东欧的枢纽。
1.法国(洛林铁矿)到 鲁尔区
2.瑞典、俄罗斯通过鹿 特丹港口到鲁尔区
3.据图所示,分析 鲁尔区的交通运输 条件
4.从图中指出,区 域内铁矿的运输方 向。
思考1:根据前面的分析,说一说 鲁尔区的发展有哪些有利的条件?
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便利的水陆交通 丰富的煤炭资源 广阔的市场 充沛的水源 离铁矿区较近
鲁尔区煤层的埋藏深度大多小于 1000米,易于开采。从鲁尔区往北, 煤层的埋藏深度越来越大,开挖难度
也越来越大。
便利的水上交通:有莱 茵河、利珀河、鲁尔河 及4条人工运河。
发达的陆上交通:密集 的铁路、公路网络。
1.法国(洛林铁矿)到 鲁尔区
2.瑞典、俄罗斯通过鹿 特丹港口到鲁尔区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描述鲁尔区 的大致位置。
2.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 发达,消费能力强,市 场广阔
德读 国“ 的欧 地洲 理政 位区 置图
” 分 析
鲁尔区是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被称为”德国 工业的心脏”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与利 珀河之间的地区。区内煤矿丰富,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煤炭、 机械、化工等工业。鲁尔区的工业是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物 质基础,战后又在原联邦德国经济恢复和经济起飞中发挥了重大
2鲁.图尔示区区位域于范德围国内西 有部哪,些处重于要莱的茵自河然, 资利源伯?河和鲁尔河之 间 3煤.据炭图、所铁示矿,(分法析国 鲁洛尔林区铁的矿交)通、运水输资 条源 件
4.从图中指出,区 域内铁矿的运输方 向。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描述鲁尔区 的大致位置。
2.图示区域范围内 有哪些重要的自然 资源?
新课标中图版课件系列
《高中地理》
必修3
阅读:中国50座资源枯竭城市另谋出路
50座城市面临着共同的问题:资源枯竭。 它 们接受着同样的考验:向何处去? 15.6万职工下 岗在中国几十座资源枯竭型城市中,阜新的问题 似乎最为严重。100多年前,阜新挖出了第一锹煤, 50年前,阜新建成了新中国的煤电基地,而今天, 阜新的地底下已被挖空,煤炭资源几近枯竭。这 是一个悲伤的故事,辽宁省省长薄熙来也为此落 泪。虽然阜新78万人不愿意接受,但却不得不面 对。事实上,“阜新问题”也是中国众多资源枯 竭型城市共同面临的危机。
发达国家资源枯竭地区转型的成功案例
日本九州模式:最初是以煤炭产业为主的地区转型为日 本新的重要高新技术产业区。
德国鲁尔模式:德国鲁尔以煤炭、钢铁为传统的工业基 地衰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为有效的是大力发 展职业教育和在职培训,为产业转型提供了充沛的高素质劳 动力。
休斯顿模式:休斯顿石油开采出现下滑时,有关政府部 门按产业链延伸和拓展,布点宇航中心,带动了1300多家高 新技术企业发展使休斯顿城市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的作用。但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了衰退的现象。
鲁尔区
项目 面积 人口 工业产值
数量
占全 国比
例
4595k 570 m2 万
1.3% 9%
(缺)
40%(曾 经)
一、鲁尔区辉煌的区位分析
丰富的煤炭资源 鲁尔煤田
鲁尔区的煤炭特点: 埋藏较浅,储量大, 品种多,煤质好
鲁尔区煤炭 地质储量为2190 亿吨,占全国总 储量的3/4,其中 经济可开采量约 220亿吨,占全 国的90%。
4、造是基德地运矿国入石重铁 要的能源钢建、铁材钢工工业铁业 、重型机械制
课堂练习
1.关于德国鲁尔区工业区位条件 的错误叙述是( A) A. 优 质铁矿 B. 丰富的煤炭 C. 充 足的水源 D. 便捷的交通
2.关于鲁尔区的正确叙述是( B ) A.被称为“法国工业的心脏” B.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 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