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知识点仿真模拟题专练10
高中化学模拟测试卷及答案

高中化学模拟测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以下哪个物质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
A. 水银
B. 铁
C. 锌
D. 氧气
答案:D
2. 以下哪个元素的电子排布结构为2, 8, 7?
A. 氘
B. 铝
C. 磷
D. 银
答案:C
3. 以下哪个物质在常温常压下是液体?
A. 氮气
B. 甲烷
C. 溴气
D. 铝
答案:C
4. 化学平衡指的是?
A. 反应物完全消失
B. 反应速率为零
C.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D.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始终相等
答案:C
5. 酸性溶液的pH值范围是?
A. 0-7
B. 7-14
C. 1-6
D. 8-14
答案:A
二、简答题
1. 请简要解释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区别。
离子键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电荷相互吸引而形成的化学键,通常发生在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之间。
共价键是由共享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通常是两个非金属元素之间的键。
2. 请简述酸和碱的特点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酸具有酸味,能溶解金属,具有酸性pH值,而碱具有碱味,
具有碱性pH值。
酸和碱可以反应生成盐和水,这种反应称为中和
反应。
酸和碱在化学反应中可以作为催化剂,促进反应的进行。
3. 请简述化学平衡是如何达到及如何改变平衡位置的。
化学平衡是在闭合系统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的状态。
当增加或减少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系统会通过反向反
应作用来重新达到平衡。
改变温度和压力也会影响平衡位置的移动。
高考化学实验模拟试题

高考化学实验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哪种实验操作会导致溅射危险?
A.在搅拌样品时使用过大的转速
B.将试管倒立加热
C.滴加有机溶剂时使用胶头滴管
D.加固液体试剂时使用均分玻璃棒
2.下列哪种操作是不安全的?
A.使用草酸加枸橼酸进行中和滴定
B.使用点燃的实验用酒精灯进行实验
C.将酸性废液倒入废液收容瓶
D.在实验室中吃东西
3.下列哪种操作不可能发生反应?
A.加入NaOH固体到HCl溶液中
B.将NaCl溶液与AgNO3溶液混合
C.向饱和氨水中通入氢气
D.将CuCl2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
二、填空题
4.一个体积为10.0mL的硝酸银AgNO3溶液,其浓度为0.10mol/L,其中含有多少摩尔的硝酸银?
5.当浓度为0.50mol/L的硫酸铜CuSO4溶液与体积为50.0mL的氧
化铁水H2O2混合反应时产生了多少升的氧气?
三、简答题
6.请简要描述如何进行氯离子的检测实验,并说明实验中各种试剂
的用量和操作步骤。
7.用二硫化碳CS2制备硫醇RSR实验时,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四、计算题
8.已知浓度分别为0.20mol/L的NaOH和0.10mol/L的HCl,如果要
将500mL的NaOH全量滴加到HCl溶液中,则HCl溶液的pH值是多少?
9.如果有100mL浓度为0.15mol/L的氢氧化铵NH4OH,试问是否
还需要多少加入NH4OH才能使其浓度降为0.10mol/L?
高考化学实验模拟试题到此结束。
祝你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考化学仿真模拟试题

高考化学仿真模拟试题
1. 下面是一份高考化学仿真模拟试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试题涵盖了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测试,希望考生认真答题,检验自己的学业水平。
选择题:
1. 下列元素中,哪一种元素的电子排布为1s2 2s2 2p6 3s2 3p6 4s1?
A. 钠
B. 铝
C. 铜
D. 铁
2. 下列物质中,哪一种物质具有最强的还原性?
A. NaCl
B. HCl
C. MgCl2
D. Na2O
3. 化合物CaCO3中,钙元素的电负性是多少?
A. 0.9
B. 1.0
C. 1.5
D. 1.8
4. 在化学反应中,起催化作用的物质叫做:
A. 电解质
B. 催化剂
C. 氧化剂
D. 电子供体
填空题:
5. NaOH与HCl反应生成的盐类是_____________。
6. 在电解CuSO4溶液时,阴极反应得到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
7. 在化学式NH3中,氮元素的氧化态为________________。
计算题:
8. 有一质量为0.2mol的FeCl3溶液,其中铁离子的浓度为0.5mol/L,求FeCl3的溶液的体积。
9. 氧在一定条件下与氢反应生成水,若氧气的体积为40mL,求生
成的水的体积。
10. 按照化学电负性规律,判断下列元素之间的键性质,Li-O、Cl-Cl、Na-Br哪对元素间的键最为离子化?
请考生认真完成试题并检查答案,高考化学仿真模拟试题就此结束。
祝愿各位考生取得优异的成绩!。
化学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化学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氢气D. 铁2. 元素周期表中,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元素是:A. 氢B. 氧C. 氦D. 氖3.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B. 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钠C. 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氢氧化氢D. 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B.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C.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D.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5.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关系是:A. 氧化剂被还原,还原剂被氧化B. 氧化剂被氧化,还原剂被还原C. 氧化剂和还原剂同时被氧化D. 氧化剂和还原剂同时被还原6.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B.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氧气C.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二氧化碳D.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氢气7.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区别在于:A. 离子化合物由离子键构成,共价化合物由共价键构成B. 离子化合物由共价键构成,共价化合物由离子键构成C.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都由离子键构成D.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都由共价键构成8.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A. 铜B. 锌C. 铁D. 银9. 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酸性溶液pH值大于7B. 中性溶液pH值等于7C. 碱性溶液pH值小于7D. 所有溶液的pH值都大于710. 根据化学平衡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B. 化学平衡是静态平衡C. 化学平衡状态下正逆反应速率相等D. 化学平衡状态下正逆反应速率不等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30分)1.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遵循______原则。
2. 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相同的______电子层数。
广东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化学仿真模拟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化学仿真模拟试题全卷共8页,20题。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Li7 C 12 O 16 K 39 Co 59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
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顼是符合题目要求。
)1.岭南文化源远流长,对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下列地方文化涉及的材料主要成分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2.二十大报告提出科技创新是赢得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必然选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天和号”推进器上的氮化硼陶瓷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B.量子通信材料螺旋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互为同素异形体C.“天宫”空间站中太空机械臂的主要成分为铝合金,其强度大于纯铝D.中国研制的微纳米光刻机,其材料之—四甲基氢氧化铵[(CH3)4NOH]可溶于水3.广东作为工业强省,是国内较早发展工业旅游的地区。
下列说法正确的的是A.罗浮山豆腐花现代全自动制作工艺——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石膏可发生变性B.东莞稻作智造之旅——水稻中的核酸可以水解为核苷和磷酸C.茂名油城之旅——石油的分馏、石油裂化均为物理变化D.广州药醉之旅——中医之米酒酿制过程涉及淀粉和葡萄糖的水解4.化学改善人类的生活,创造美好的世界。
下列生产生活情境中的化学原理正确的是选项生产生活情境化学原理A用洁厕灵(主要含浓盐酸)清洗马桶含氯化合物具有杀菌消毒功能B用铝槽运输浓硝酸浓硝酸与Al不反应C用FeCl3溶液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Fe比Cu金属性强D用聚乳酸塑料替代传统塑料以减少白色污染聚乳酸具有生物可降解性O82-+2I-2SO42-+I2,向溶液中5.水溶液中,过二硫酸盐与碘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加入含Fe3+的溶液,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向反应后的溶液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变蓝,再适当升温,蓝色变浅B.Fe3+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加入Fe3+后反应体系更快达到平衡C.反应①的速率比反应②的速率快D.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 S2O82-2Fe3++2SO42-6.百服宁口服液为解热镇痛药,其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有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H8NO2A.分子式为CB.碳原子杂化轨道类型只有sp2杂化C.1 mol该有机物最多与2 mol NaOH反应D.能发生氧化、还原、水解、消去反应7.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高三化学模拟套题(含答案).docx

周三合卷统练化学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C-12 O-16Na-237.下列说法都正确的是①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②四川灾区重建使用了大量钢材,钢材是合金③“钡餐”中使用的硫酸钡是弱电解质④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位置⑤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有氯气和二氧化氯,两者都含有极性键⑥水陆两用公共汽车中,用于密封的橡胶材料是高分子化合物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⑥C.①②⑤⑥D.③④⑤⑥8.设 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3 g 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失电子数为O. 5NA22+AB. 1 L 2 mol / L 的 MgCl溶液中含 Mg 数为 2NC. 1L 浓度为 1 mol · L 一 123A3 2-的 Na CO溶液中含有N个 COD.室温下, 8 g 甲烷含有共价键数为2N A9.在溶液中加入中量 Na2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2+--+-、 Cl -2-4、Ba、 Cl、 NO3、 AlO2、SO 4+2+--+-2-2-、Mg、 NO3、 HCO3、Cl、 CO3、 SO310.已知下列实验事实:①Cr O 固体既能溶于KOH溶液得到 KCrO 溶液,又能溶于硫酸得到Cr (SO )溶液232243②向 KCrO2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再酸化,可得K2Cr2O7溶液③将 K2Cr2O7溶液滴加到淀粉和KI 的混合溶液中,溶液变蓝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化合物KCrO2中铬元素为+ 3 价B.实验①证明Cr2O3是两性氧化物C.实验②证明H2 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实验③证明氧化性:2->I 2 Cr2O71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石灰水反应HCO 3— +Ca2+ +OH— == CaCO3↓ +H2OB.氯化铵与氢氧化钠两种浓溶液混合加热NH++ OH—4HO+NH↑23C.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2 Al+60H 一 =2 A10 2一 +3H2↑D. FeCl 2溶液中通入Cl 2: Fe2++C12=Fe3++2C1 一12.根据元素周期律,由下列事实进行归纳推测,推测不合理的是()事实推测A12Mg与水反应缓慢, 20Ca与水反应较快56Ba(ⅡA族)与水反应会更快BSi 是半导体材料,同族的Ge也是半导体ⅣA族的元素单质都是半导体材料材料C HCl 在 1 500 ℃时分解, HI 在 230 ℃时HBr 的分解温度在二者之间分解D Si 与 H2高温时反应, S 与 H2加热能反应P 与 H2在高温时能反应13.工业上用铝土矿( 主要成分为Al 2O3,含 Fe2O3杂质 ) 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试剂 X 可以是 NaOH溶液,也可以是盐酸B.反应①过滤后所得沉淀为Fe(OH)3C.图中所有转化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反应②中一定会发生反应:NaAlO2+ CO2+ 2H2O===Al(OH)3↓+ NaHCO326.( 15 分) X、 Y、Z、 W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Ⅰ. 若 Z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 2 倍(1)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
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西乡中学高三高考仿真模拟卷化学试题含解析

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西乡中学高三高考仿真模拟卷化学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 向FeBr2溶液中通入适量Cl2,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Cl2氧化性强于Br2B 常温下,等体积pH=3的HA和HB两种酸分别加水稀释,溶液导电能力如图HA酸性比HB弱C 向溶有SO2的BaCl2溶液中通入气体X,出现白色沉淀X具有氧化性D 取久置的Na2O2粉末,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盐酸,产生无色气体气体为氧气A.A B.B C.C D.D2、常温下,HNO2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4.6×10-4(已知46.=2.14),向20 mL 0.01 mol·L-1HNO2溶液中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测得混合液的pH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X=20B.a点溶液中c(H+)=2.14×10-3 mol·L-1C.a、b、c、d四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D.b点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HNO2)>c(Na+)>c(2NO-)3、Bodensteins 研究反应H 2(g)+I 2(g)2HI(g) △H <0 ,温度为T 时,在两个体积均为1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测得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分数w (HI)与反应时间t 的关系如下表: 容器编号 起始物质t/min 0 20 40 60 80 100 Ⅰ 0.5mol I 2、0.5mol H 2 w (HI)/% 0 50 68 76 80 80 Ⅱx mol HIw (HI)/%1009184818080研究发现上述反应中:v 正=k a •w (H 2)•w (I 2),v 逆=k b •w 2(HI),其中k a 、k b 为常数。
最新高中高三10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答案解析)

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精品】高三10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因水解而显酸性的是A.NaHSO3B.HClO C.NH4Cl D.NaHCO3 2.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煤的干馏B.粮食酿酒C.电解质导电过程D.石油的分馏3.下列关于常见物质的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可以用来置换TiCl4中的TiB.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用来漂白织物C.碳酸钡可用于肠胃X射线造影检查D.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并沉降,因而可以净水4.下列转化必须要通过加氧化剂才能发生的是(不考虑电解)A.NaHCO3→Na2CO3 B.KMnO4→O2C.Kl→I2D.Fe2O3→Fe 5.下列表示正确的是A.硫离子结构示意图B.甘氨酸的结构简式:H2NCH2COOH C.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D.NH4I的电子式:6.有关硫及其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A.有浓硫酸参与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B.硫在足量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SO3C.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了漂白性D.二氧化硫可用于抑制酒类中细菌生长,可在葡萄酒中微量添加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水应保存在棕色广口瓶中并置于阴凉处B.用玻璃棒蘸醋酸溶液点在用水润湿的pH试纸上,测定该溶液pHC.焰色反应时,先用稀盐酸洗涤铂丝并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无色,然后再进行实验D.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先用蒸馏水洗涤,再用待装溶液润洗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3517Cl 、3717Cl 为不同的核素,化学性质也不同B .乙醇和乙醚互为同分异构体C .CH 3CH(CH 3)2的名称叫2-甲基丙烷,也可以叫做异丁烷D .CH 2=CH 2和CH 2=CH-CH=CH 2具有相同的官能团,互为同系物9.如表所示的五种元素中,W 、X 、Y 、Z 为短周期元素,这四种元素的原子原子序数之和为4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六 氧化还原反应类选择题解题方法策略考试方向氧化还原反应理论为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在考查形式上只有部分省市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更多以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应用、方程式的书写在大题中考查。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考查形式多样,如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电子得失守恒的计算等。
这些题型中均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应用在高考属于较高的能力层次,这类试题必须有很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典题例析【例题1】(2014大纲卷)已知:将Cl 2通人适量KOH 溶液,产物中可能有KC1、KClO 、KC1O 3,且()()c Cl c ClO --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
当n(KOH)=amol 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若某温度下,反应后()()c Cl c ClO --=11,则溶液中()()c Cl c ClO --=1/2 B .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等于1/2amolC .改变温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e 的范围:1/2amol ≤ne ≤5/6amolD .改变温度,产物中KC1O 3的最大理论产量为1/7amol【答案】D【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名师点晴】守恒法解题的思维流程(1)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相应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
(2)找准一个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数。
(注意化学式中粒子的个数)。
(3)根据题中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得失电子守恒列出等式。
即n(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n(还原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
【例题2】【2015海南化学】己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2R(OH)3 + 3C1O-+ 4OH-=2RO4n-+3Cl-+5H2O。
则RO4n-中R的化合价是()A.+3 B.+4 C. +5 D.+6【答案】D【解析】根据离子反应中反应前后电荷守恒,可得3+4=2n+3,解得n=2,根据化合价规则判断RO42-中R的化合价为+6,选D。
【考点定位】考查离子反应、化合价规则。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类型的离子反应,解答此题可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利用得失电子数目相同进行作答,也可利用离子反应的电荷守恒结合化合价规则进行作答,考查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电子得失守恒在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及计算中均有很重要的应用,在解题过程中首先分别找出发生氧化和发生还原的元素,然后分别标出化合价升高或降低的数目,最后列式计算。
在解决这类问题过程中有时写出方程式反而制造了麻烦。
解题方法与策略氧化还原反应类试题在解题中抓住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化合价的升降和电子的转移,进行分析,根据“失—升—氧—还,得—降—还—氧”,分析相关对应的物质,然后根据电子得失守恒进行相关配平和计算,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解决问题。
在解题过程中需要储备的知识有: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有:守恒律、强弱律、价态律、转化律、难易律,下面就各种规律及其作用做个介绍:(1)守恒律:化合价有升必有降,电子有得必有失。
对于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高总数与降低总数相等,失电子总数与得电子总数相等。
作用: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
(2)强弱律: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反应,生成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
作用:在适宜条件下,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制备氧化性较弱的物质,或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制备还原性较弱的物质。
亦可用于比较物质间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
(3)价态律: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呈现一种性质。
物质若含有多种元素,其性质是这些元素性质的综合体现。
作用:判断元素或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有无。
(4)转化律:氧化还原反应中,以元素相邻价态间的转化最易;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若发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只靠近而不交叉;同种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作用:分析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及推测变化产物。
(5)难易律——越易失电子的物质,失电子后就越难得电子,越易得电子的物质,得电子后就越难失去电子;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优先与还原性强的还原剂发生反应。
同理,一种还原剂遇多种氧化剂时,氧化性最强的氧化剂优先发生反应。
作用:判断物质的稳定性及反应顺序。
这类试题解题的基本方法为:氧化还原反应类试题在高考中能力要求高,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备考要加强原理的分析,注重规律的应用,不断的总结归纳,从而真正掌握。
1.许多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能与Na2O2反应,产物很有规律,如:Na2O2+SO2=Na2SO4或Na2O2+2SO3=2Na2SO4+O2。
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肯定不正确...的()A.2Na2O2+2Mn2O7=4NaMnO4+O2↑B.2Na2O2+2N2O3=4NaNO2+O2C.2Na2O2+2N2O5=4NaNO3+O2↑D.Na2O2+2NO2=2NaNO3+O2【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目所给两个反应可知,Na2O2与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反应生成样和O2,与低价元素化合物反应,生成高价态化合物,不生成O2,NO2中N元素不是最高价,所以Na2O2与NO2反应生成NaNO3,不生成O2,故答案为D。
考点: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分析与应用。
2.亚硝酸钠(有毒性,市场上很易与食盐混淆)是一种常见的工业用盐,广泛用于物质合成、金属表面处理等,物理性质与NaCl极为相似。
相关化学性质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NaNO2稳定性大于NH4 NO2B.NaNO2与N2 H4反应中,NaNO2是氧化剂C.可用KI-淀粉试纸和食醋鉴别NaNO2和NaClD.分解NaN3盐每产生1 mol N2转移6 mol e一D【答案】3.【2015北京卷】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Ⅰ种气体有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 B.Ⅱ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C.对比Ⅰ、Ⅱ中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D.针对Ⅲ中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被氧化【答案】C【考点定位】考查Fe与硝酸的反应,涉及氮氧化物的性质、浓硝酸的强氧化性、原电池工作原理等【名师点晴】利用铁与稀硝酸、浓硝酸的反应考查有关实验现象及解释,原电池理论等,学生应明确铁在稀硝酸中反应生成NO,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现象,并能根据反应实质判断浓稀硝酸的氧化性强弱,同时还要知道原电池的构成条件以及原电池工作原理。
4.三氟化氮(NF3)是微电子工业中优良的等离子刻蚀气体,它在潮湿的环境中能发生反应:3NF3+5H2O=2NO+HNO3+9 HF,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NF3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B.HF是还原产物C.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D.NF3在潮湿的空气中泄漏会产生红棕色气体【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在该反应中NF3中的N元素的化合价部分升高,部分降低,所以NF3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错误;B.HF是生成物,由于在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为发生变化,因此不是还原产物,错误;C.在该反应中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错误;D.NF3在潮湿的空气中泄漏先形成NO,NO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NO2,因此会产生红棕色气体,正确。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知识。
5.已知非金属单质在碱性条件下易发生岐化反应,而其生成物在酸性条件下能够发生归中反应。
现将aKOH、bH2O、cKCl、dKClO、eCl2、fKClO3可组成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c、d、f之比可能为16:1:3B.一定有a=2e,b=eC.若n(KClO):n(KClO3)==1:1,则a、b、c、d、e、f依次为8,4,6,1,4,1D.若将该方程式拆开写成两个“半反应”,其中一定有Cl2-2e- = 2Cl-【答案】D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6.强热硫酸亚铁固体可反应:FeSO4△FexOy+ SO2↑ + O2↑ +SO3↑(未配平),则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A、若所得气体中SO2与O2的体积比为2:1,则FexOy为氧化亚铁B、若所得FexOy为氧化铁,则气体中SO2与O2的体积比大于2:1C、若所得FexOy为Fe3O4,则气体中SO2与O2的体积比为3:2D、生成的混合气通入BaCl2溶液中,产生的沉淀为BaSO4【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若二氧化硫和氧气的比例为2:1,则硫元素化合价降低4价,氧元素化合价升高4价,则铁元素化合价不变,是氧化亚铁,正确,不选A;B、若是氧化铁,说明铁的化合价升高,根据电子守恒分析,二氧化硫和氧气的比例应该大于2:1,正确,不选B;C、若为四氧化三铁,铁的化合价升高,则二氧化硫和氧气的比例大于2:1,错误,选C;D、生成气体中有三氧化硫,通入氯化钡中生成硫酸钡沉淀,正确,不选D 。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7.已知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过氧化钠时发生反应:4Fe 2+ +4Na 2O 2 +6H 2O=4Fe(OH)3↓+O 2↑+8Na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Na 2O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O 2是还原产物B .若Fe 2+失去4mol 电子,生成氧气的体积约为22.4LC .4 mol Na 2O 2在反应中共得到6N A 个电子D .反应过程中可以看到白色沉淀先转化为灰绿色后转化为红褐色【答案】C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8.【2015江苏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式为C 2H 6O 的有机化合物性质相同B .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碳按a 、b 两种途径完全转化,途径a 比途径b 放出更多热能途径a :C 2H O−−−→高温CO+H 22O −−−→燃烧CO 2+H 2O 途径b :C 2O −−−→燃烧CO 2 C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等于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D.通过化学变化可以直接将水转变为汽油【答案】C【解析】A、C2H6O可以是CH3CH2OH,也可以是CH3OCH3,化学性质不同,故A错误;B、根据盖斯定律,反应热只跟始态和终态有关,跟反应过程无关,始态和终态不变,反应热不变,等质量C生成CO2,放出热量相同,故B错误;C、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目守恒,故C正确;D、违背了化学变化的元素守恒,故D错误。
【考点定位】考查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性质、盖斯定律、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化学反应规律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