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福州大学837西方经济学大纲
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837经济学综合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承载梦想,启航未来
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参考书目
经济与管理学院
初试专业课:837经济学综合
参考书目: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另参见:《西方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
1版,西方经济学编写组;
逄锦聚等主编:《政治经济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9版;
福州大学经济学硕大多数专业初试专业课都是837经济学综合,里面包含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内容。
福州大学这两年的复试线都是在国家线的基础上再另行设定,根据生源的情况不同,有的专业的复试线要比国家线高出20多分,有的专业是高出国家线几分而已。
总体而言,福州大学经济学硕的复试差额比不大,几乎没有超过1:1.2。
西方经济学复习提纲

《微观经济学》复习提纲第一章引论[学习目的]主要是要初步形成对西方经济学的基本认识,了解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学习重难点]了解什么事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以及学习该学科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相关的基本概念[学习目的] 主要是弄清在在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假设上得基础上,掌握作为西方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核心的均衡价格的内涵和形成过程。
[学习重难点]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个基本假设条件,掌握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循环流动图,掌握与需求曲线、供给曲线相关的概念和图形,熟念分析均衡价格的形成与变动机制。
掌握弹性的一般含义和各种类型以及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掌握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的关系,能够运用供求曲线分析各种经济现象,如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农产品的支持价格等。
掌握蛛网模型。
第三章效用论[学习目的] 主要是为了解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在各种可供选择的消费品之间进行最有效的配置,以获得自己最大的满足或效用。
[学习重难点] 一是边际效用与总效用的区别与联系;二是无差异曲线与实现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三是收入消费曲线和价格消费曲线的含义及其演变形式;四是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含义及其区别,能够分析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注意以下名词解释:(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2)无差异曲线(3)边际替代率第四章生产论[学习目的] 一是要了解生产者如何把有限的生产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之间进行最有效的配置,以求得最大的产出和利润,这是从实物形态上分析的生产要素最佳组合理论;[学习重难点] 一是在了解一般生产函数的基础上,着重了解有一个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二是掌握总产量、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三是实现生产者均衡的资源最优生产要素组合;了解规模报酬。
三是了解各种成本曲线及其相互关系;四是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或必要条件。
注意下列名词解释:(1)生产函数(2)边际技术替代率(3)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4)扩展线第五章成本论[学习目的]掌握厂商生产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

《西方经济学》课程考试大纲发布时间:被阅览数:次一、参考教材《西方经济学》,缪代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年第版。
二、考核范围与要求本大纲按照识记、领会和应用三个不同的层次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教学内容并具备运用经济学基础知识的基本技能。
识记:了解相关概念的含义,并能正确识别和表述;是较低的要求。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基本方法,掌握相关概念、事实、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的要求。
应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运用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基本方法分析和解释相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是学习西方经济学更高的要求。
第一章:经济学导论、识记:经济学的定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流量与存量、领会:稀缺性、选择、产权、完全信息、机会成本、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应用:经济人假设与中国经济制度转换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识记:需求、需求变动与需求量变动、供给、供给变动与供给量变动、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市场供给、限制价格、弹性定义、需求的价格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领会:供求定理、均衡价格的形成及条件,需求与供给的影响因素、应用:描绘供给和需求曲线、计算价格弹性和交叉弹性、运用本章所学供求原理分析政府干预市场的效果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识记: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商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消费者均衡、领会: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的形成及条件、需求规律的成因、应用:描绘消费者剩余曲线,运用消费者行为与需求定理的关系分析消费者的选择行为;消费者均衡的计算第四章:生产理论、识记:固定投入、变动投入、技术系数、等成本线、等产量曲线、领会:生产函数、一种变动投入要素的生产函数、二种变动投入要素的生产函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最优投入组合、扩张路线、规模报酬、应用:运用最优投入组合、规模报酬原理分析厂商行为第五章:成本理论、识记:显成本、隐成本、短期成本、长期成本、收益、利润、学习效应、停止营业点、领会:短期产量与短期成本的关系、影响长期平均成本的因素、机会成本、社会成本、交易成本、范围经济、应用:基于成本和收益概念计算总成本和边际成本,计算利润以及利润最大化的产出第六章:厂商均衡、识记:完全竞争及条件、完全垄断及条件、垄断竞争、寡头、领会:完全竞争条件下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完全垄断下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垄断竞争条件下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应用:运用完全竞争和垄断理论计算其短期和长期均衡位置、价格歧视政策的运用第七章:生产要素收入理论、识记:生产要素边际产量价值、生产要素边际收益产量、租、寻租行为、资本市场、投资风险、领会:资本市场与利率的决定、应用:风险分析与投资决策第八章: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识记:效用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曲线、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领会:帕累托最优、平等与效率的关系、应用:收入分配目标与收入分配政策第九章:市场失灵与政府调节、识记:市场失灵、非对称信息、外部性、公共产品、领会:市场失灵的原因、市场失灵产生的问题、产权理论与科斯定理、应用:政府在解决市场失灵中的作用及相应的解决方法第十章:国民收入核算、识记: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的定义和衡量、领会:(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收入流量循环模型、应用:运用收入、支出、或者生产指标计算国民收入第十一章:古典宏观经济理论。
西方经济学(本)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本)教学大纲西方经济学(本)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本大纲制定的依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是广播电视大学开办二十年后又一新的办学形式,是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要和探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深入发展服务的。
本课程是专科为起点的本科教育的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各专业本科的基础理论课。
培养目标是: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从事经济管理理论研究和实务的人才。
二、本课程的任务西方经济学(本)是一门基础理论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员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决策思路,为学习其他专业课打下经济理论基础。
三、教学对象具有国家承认的大专以上文凭的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成人学员。
四、教学要求教学过程中,有关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进行。
了解:要求学员对有关内容知道是什么,对其中关系到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创立、人物、事件要把握;能够正确加以表述;掌握:要求学员对有关内容能够理解为什么,把握决策思路;重点掌握:要求学员对有关内容能够深入理解并正准确地应用。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衔接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专)、经济数学基础后续课程:金融、会计、管理等专业的专业课。
六、教学环节1.音像课:这是广播电视大学传授教学内容的重要媒体,是学员获取知识的重要载体。
本课程采取录象教学媒体,它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文字教材为基础,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典型案例,以重点讲授或专题形式讲述本课程的重点、难点、疑点以及学习思路和方法,帮助学员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2.面授辅导:这是广播电视大学学员接触教师、解决疑难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弥补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缺少双向交流的有效途径。
面授辅导应以教学大纲为指南,结合录象讲座,通过讲解、讨论、座谈、答疑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辅导教师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熟练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原理,了解和熟悉远程教育规律,研究成人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西方经济学提纲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西方经济学概论第一节稀缺性与经济学第二节经济与经济体制第三节经济学的思想渊源和研究方法本章的重点1、稀缺性与经济学的关系;2、机会成本的含义与举例;3、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与协调;4、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关系;5、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含义;6、生产可能性边界与机会成本;7、比较优势与交换;8、交换的条件:产权与货币。
第一节稀缺性与经济(一)到底什么是稀缺性?稀缺性是指欲望总是超过了能够用于满足欲望的资源。
举例:金钱的稀缺、时间的稀缺、资源的稀缺。
如何理解?——稀缺性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稀缺性是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冲突。
因此,稀缺性具有绝对性、相对性和冲突性。
稀缺性引起“经济活动”(Economic Activity ),即克服稀缺性的活动。
(二)稀缺性与经济学的含义1、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活动——克服稀缺性的活动。
2、广义理解:经济现象→ 经济思想→经济理论(Economic Theory )→经济模型(Economic Model )→经济政策。
3、狭义理解:经济理论(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的四个过程)。
4、经济学的性质——解决稀缺性的问题,因此西方经济学又称“稀缺经济学”。
5、关于经济学的若干定义(见下两页)。
(三)稀缺性、选择与机会成本1、选择(Option/Choice )及其必然性2、选择的一般原则3、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1、选择及其必然性2、选择的一般原则选择的一般原则是“最优化”(Optimizing)又称“经济化”(Economizing);衡量最优化的标准是“机会成本”所谓“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就是作出一项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
(而教材P4较狭义)3、机会成本如何理解机会成本?(1)机会成本不同于实际成本,它不是在作出某项选择时实际支付的费用或损失,而是一种观念/比较上的成本或损失。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引言西方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作为全球经济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意义不可忽视。
本文将介绍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大纲,旨在为学习和教授西方经济学提供一种指导框架。
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介绍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并围绕着市场经济、货币经济、供求关系等核心概念展开教学。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深入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基本原理,从而为日后的经济研究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 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3. 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4. 熟悉货币经济的基本概念和政策调控;5. 理解供求关系和价格形成的基本原理;6. 提高经济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经济学的定义和分类- 西方经济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2. 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 市场经济的定义和特征- 供求关系和价格决定机制- 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3. 货币经济的基本概念和政策调控- 货币的定义和功能- 货币供应和需求- 货币政策和货币市场4. 供求关系和价格形成的基本原理- 供求关系的定义和要素- 价格弹性和消费者行为- 价格形成和市场机制5. 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理论分析- 经济增长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的类型和阶段- 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模型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例演示等。
教师将重点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例和案例分析,启发学生的经济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以期末综合考核为主,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期末考试等。
其中,期末考试将占总成绩的一定比例,鼓励学生全程参与课堂学习和讨论。
六、参考书目1. Samuelson, P. A., & Nordhaus, W. D. (2010). Economics. New York, NY: McGraw Hill.2. Mankiw, N. G. (2015).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Boston, MA: Cengage Learning.3. Krugman, P., & Wells, R. (2014). Macroeconomics. New York, NY: Worth Publishers.结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为日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提供基础。
《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

《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和要求《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考试目的在于测试学生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工具和方法的掌握程度,了解其是否具有初步应用这些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有关问题的能力,考试内容涉及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各个方面。
本考试注重测试考生对西方经济学基本概念的认识,并要求能熟悉经济理论及其运用,部分考题须进行计算工作。
二、考试内容导言1.重点掌握:(1)经济学的定义,稀缺性,选择的含义,以及这两个概念与经济学的关系;(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3)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区别。
2.一般了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一般工具。
微观经济学部分(一)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理论本章是全书的重点章之一,介绍价格的形成极其对经济的调节。
1.重点掌握:(1)需求,需求表,需求曲线的含义与需求定理;(2)需求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3)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4)供给,供给表,供给曲线的含义与供给定理;(5)供给变动与供给量的变动;(6)影响供给变动的因素;(7)均衡价格的含义;(8)供求定理。
2.一般了解:(1)需求曲线的特殊形状;(2)供给曲线的特殊形状;(3)需求和供给变化对均衡的影响;(二)弹性理论1.重点掌握:(1)需求弹性的含义与弹性系数的计算;(2)需求富有弹性与缺乏弹性的含义;(3)需求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2.一般了解: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供给弹性。
(三)消费者行为理论1.重点掌握:(1)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的含义;(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3)消费者均衡的公式及图示;(4)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5)边际替代率;(6)预算线的含义;(7)消费者剩余。
2.一般了解:(1)收入消费曲线与恩格尔系数;(2)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四)生产理论1.重点掌握:(1)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2)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含义;(3)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单一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是如何确定的;(4)等产量线的含义和特征;(5)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6)等成本线的含义;(7)两种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公式与图形。
西方经济学复习考试大纲

西方经济学复习考试大纲《西方经济学》复习考试大纲考试课程:西方经济学周三学时,一学期课程,包括微观宏观两部分使用教材:《经济学教程》张连城著经济日报出版社微观经济学部分第一章需求与供给的一般原理复习要求:需求曲线、供给曲线,分析并说明引起需求和供给变动的因素,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均衡价格、均衡数量的形成与变动。
基本了解需求法则、供给法则、价格机制的形成。
第二章消费理论复习要求:效用的基本概念、序数效用理论的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预算线的定义与特点、边际替代率的定义与递减规律、恩格尔曲线。
第四章生产论复习要求: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边际报酬(收益)递减规律、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等产量线、边际技术替代率)、等成本线、最优生产要素组合(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出最大化与既定产量下的成本最小化)、规模收益第四章成本收益与利润最大化的均衡复习要求:机会成本、显成本、隐成本、规模经济、利润、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的概念、短期长期成本曲线的图形、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第五章市场理论复习要求: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特征、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与短期供第十三章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复习要求: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含义、财政政策基本工具、自动稳定器、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挤出效应第十四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复习要求:总需求函数与总需求曲线、总供给曲线第十五章通货膨胀与失业复习要求:掌握失业的含义与分类、奥肯定律通货膨胀的定义、成因、后果与对策、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第十六章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复习要求:经济增长的含义、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书目(须与专业目录一致)(包括作者、书目、出版社、出版时间、版次):
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另参见: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8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1月1日。
说明:1、考试基本内容:一般包括基础理论、实际知识、综合分析和论证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有些课程还应有基本运算和实验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2、难易程度:根据大学本科的教学大纲和本学科、专业的基本要求,一般应使大学本科毕业生中优秀学生在规定的三个小时内答完全部考题,略有一些时间进行检查和思考。排序从易到难。
福州大学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课程(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名称:经济学综合
招生学院和专业:管理学院
基本内容: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评价目标
西方经济学考试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应用西方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方法分析现实中经济现象,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与考卷结构
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五、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与市场失灵分析
六、宏观经济学概述与国民收入核算
七、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包括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分析等。
八、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九、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十、失业与通货膨胀
十一、国际经济学消费,投资和货币需求等。
十三、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第二部分考查知识范围
一、经济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概念
二、供给与需求的基本原理、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等
三、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分析与产品市场
包括效用论与消费者行为分析、生产成本论与生产者行为分析、产品市场分析(完全竞争市场分析和不完全竞争市场)。
四、要素市场分析
包括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