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法学院《国际商法》(双语)教学大纲(殷楠)

合集下载

国际商法教学大纲

国际商法教学大纲

《国际商法》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2020401H207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分:2课时:36开课学期:4适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中英合作)一、课程简介《国际商法》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必修课程,本课程介绍国际商法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从事国际商事活动法律实务的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国际商法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国际商事活动的法律规定,培养学生熟练运用国际商法理论知识处理有关国际商事活动及国际商事活动中发生的问题或纠纷的能力。

先修课程是《国际贸易概论》和《国际贸易实务》,后续课程有《国际商务战略》、《国际经济合作》、《国际结算》等。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掌握从国际商事交易的主体到国际商事交易行为,再到国际运输及其保险、支付及其国际商事仲裁的完整的国际商事交易过程,并针对这一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能够分析和解决。

教学过程中,除了理论指导,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参与互动,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规则与案例相结合,通俗易懂、学以致用,以适应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和国际化”高级专门人才的迫切需要。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实现以下目标:了解国际商法中两大法系的概念和特征;理解合伙企业法,公司法,外商投资企业法,商事合同法,国际货物买卖法,产品责任法,代理法,国际海上、铁路、航空货物运输法,海上保险法,票据法,国际商事仲裁等国际商法的内容;掌握包含国际商事交易的主体、国际商事交易行为、国际运输、国际运输保险及支付、国际商事仲裁在内的国际商事交易过程,并针对这一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能够分析和解决。

三、教学内容(一)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国际商法的概念和渊源;大陆法系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普通法系的概念和特征;当代中国的法律制度。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国际商法的概念和历史发展,理解和掌握两个主要法律体系的概念及其特征,认识当代中国法律的制度。

国际商法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商法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商法》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8110103课程名称:国际商法课程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Law课程所属单位(院(系)、教研室):经贸管理学院课程面向专业:市场营销、国际贸易课程类型:选修课先修课程:法学基础、经济法学分:1.5总学时:32 (其中理论学时:32 实验学时:0 )二、课程性质与目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集团化,经济发展知识化,国际商务电子化的特点,使得国际商法在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通过学习,要求掌握国际商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有关的法律问题。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一)国际商法导论1、教学内容:(1)国际商法概论大纲(2)西方两大法系2、教学要求:了解和掌握国际商法的基本概念、调整对象及其渊源、两大法系的特点。

3、教学重点和难点:国际商法的基本概念、调整对象及其渊源、两大法系的特点。

(二)合同法1、教学内容:(1)合同法概述(2)合同的成立(3)合同的履行(4)合同的消灭2、教学要求:了解和掌握:合同成立的必要条件,合同履行的基本原则与违约的形式,违约的法律后果与补救办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大陆法与英美法对要约与承诺的不同法律规定。

(三)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法1、教学内容:(1)概述(2)国际贸易术语(3)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成立(4)卖方与买方的义务(5)违约补救办法(6)货物所有权与风险的转移2、教学要求: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术语中三个最常用的贸易术语的基本内容,买卖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对违反货物买卖合同的补救办法,货物所有权与风险是如何转移的,中国外贸实践中有关实盘与虚盘的规定。

3、教学重点和难点:国际贸易术语中三个最常用的贸易术语的基本内容,卖方的权利担保义务,中国外贸实践中有关实盘与虚盘的规定。

(四)产品责任法1、教学内容:(1)概述(2)美国的产品责任法(3)中国的产品责任法(4)其他国家的产品责任法(5)关于产品责任法律适用的国际公约2、教学要求:了解和掌握:产品责任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美国产品责任法的三个理论,中国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

国际商法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商法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商法》课程教学大纲执笔人:张颖颖审核人:许玲编撰日期:2008年2月一、课程概述(前言)国际商法是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法律事务专业的职业技术选修课,属于 A 类(纯理论)课程, 4 学分,计划学时72 学时。

国际商法是调整跨越国界的商事关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它所调整的商事关系不仅包括国家之间、国际组识之间的商事关系,而且还包括不同国家的公司、企业、个人之间的商事关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我国的涉外经济和国际贸易活动必将更加活跃,并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国际商事方面的法律和法规。

国际商法课程是在专业基础课和其他专业课之后开出的一门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员掌握基本商事法律、法规,并利用好这一工具,更好地从事对外经济与贸易活动,保护我国的经济利益,维护我国的正当权益。

二、教学内容描述第一章国际商法导论[ 教学目标与要求]1、掌握国际商法的基本含义2、掌握国际商法的渊源3、了解国际商法的历史沿革4、熟悉国际商法的基本原则[ 重点名词]1、国际商法 2 、大陆法系 3 、英美法系[ 重点问题]1、国际商法的渊源。

2、资本主义国家两大法系的区别。

3、国际商法的原则第二章国际商事组织法[ 教学目标与要求]1、掌握公司的基本法律制度:公司概念、特征、类型;公司的设立、合并、分立、解散和清算;公司资本;公司治理结构。

2、了解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的相关法律制度。

[ 重点名词]1、公司 2 、公司法 3 、公司合并 4 、公司解散 5 、无限公司6、有限责任公司7 、两合公司8 、股份有限公司[ 重点问题]1、简述公司的特征和种类。

2、简述公司的成立条件以及两种成立方式的程序。

3、三种公司资本制度的概念以及资本三原则。

4、公司债券和股票的区别。

5、简述公司治理结构。

6、简述公司合并的种类和后果。

7、简述公司解散与清算程序。

《国际商法》教学大纲

《国际商法》教学大纲

一、编写说明《国际商法》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高级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法律课程,《国际商法》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有关国际商事法律的基本知识,增强法律观念,为毕业后从事对外经济贸易工作,签订课外经济合同和外处理课外经济争议打下法律基础。

《国际商法》课程共包括七章:第一章导论,第二章合同法,第三章买卖法,第四章产品责任法,第五章代理法,第六章商事组织法,第五章票据法。

其中合同法是本课程的重点。

因为在课外经济活动中,合同是基本的法律文件,订好合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至于“导论”一章,则是为以前没有系统学习过法学概论和法制史课程的国际经贸专业的学生特设的,以使学生从中学到一些与国际商法关系密切的法制史基础知识。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案例讨论或模拟裁庭或模拟法律。

其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法律基本原理基础上,懂得如何将所学的法律原理用来解决实际商务纠纷。

本课程的先行课是《国际贸易》、《国际贸易与实务》、《国际金融》等,学生应在修完上国际经贸易的课程的基础上,才进入本课程的学习。

本课程授课时数为54学时。

(每周3课时,18周)本教学大纲由国际贸易学贾海基教授担任主编,经贸学院国际贸易系进行审稿讨论。

希望今后在使用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并根据形势的发展,在适当时候对教学大纲的内容做必要的调整和修改。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教学目的和要求]明确资产阶段法律的阶级本质:了解资本主义国家法律的主要结构,特点及历史发展;掌握资本主义国家大陆法系与英美法学的主要区别。

[教学重点]阐明英美法和大陆法的渊源及其特点。

[教学内容]第一节国际商法的概念及渊源一、国际商法的概念国际商法是调整国际商事交易的商事组织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二、国际商法的渊源国际商法有两个渊源:一是国际条约;二是国际贸易惯例。

第二节资本主义国家两个主要法律体系的形成及其特点.一、大陆法系1.大陆法的地区分布状况大陆法系的国家主要包括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等欧洲国家,整个拉丁美洲,非洲的一部分,日本,土耳其等亚洲国家,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和加拿大的魁北克省等地区。

《国际商法》教学大纲

《国际商法》教学大纲

《国际商法》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国际商法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课程学分:_____学分课程总学时:_____学时授课对象:_____专业学生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际商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法律体系,掌握国际商事交易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及解决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国际商法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国际商务活动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国际商法的渊源、发展历程和主要法律体系。

(2)掌握国际商事主体法、合同法、国际货物买卖法、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法、国际产品责任法、国际知识产权法、国际商事仲裁法等核心内容。

2、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国际商法的基本原理和规则,分析国际商事交易中的法律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具备起草和审查国际商事合同的能力,防范法律风险。

(3)能够参与国际商事仲裁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增强遵守国际商法的自觉性。

(2)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的商务环境。

三、课程内容(一)国际商法概述1、国际商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和范围2、国际商法的渊源3、国际商法与相邻法律部门的关系4、国际商法的历史发展(二)国际商事主体法1、商事组织的基本形式(1)个人独资企业(2)合伙企业(3)公司2、各国商事组织法的比较3、国际商事代理(三)合同法1、合同的概念、特征和分类2、合同的成立(1)要约与承诺(2)对价与约因3、合同的效力(1)合同的有效要件(2)合同的无效与可撤销4、合同的履行(1)履行的原则和规则(2)违约及其救济方法5、合同的变更、转让和终止(四)国际货物买卖法1、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概念和特征2、《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1)公约的适用范围(2)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3)违约及救济措施3、国际货物买卖中的风险转移(五)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法1、国际货物运输法(1)海上货物运输法(2)铁路货物运输法(3)航空货物运输法(4)国际货物多式联运法2、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法(1)保险合同的订立与履行(2)保险险别(3)保险责任的起讫(六)国际产品责任法1、产品责任的概念和特征2、各国产品责任法的比较3、产品责任的国际统一立法(七)国际知识产权法1、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1)专利法(2)商标法(3)著作权法2、国际技术转让法(八)国际商事仲裁法1、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和特点2、国际商事仲裁机构3、国际商事仲裁协议4、国际商事仲裁程序5、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系统讲解,使学生掌握国际商法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体系。

《国际商法》教学大纲

《国际商法》教学大纲

《国际商法》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国际商法总学时:42学分:3开设专业:开课教研室:开课系: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2.课程任务:本课程介绍国际商法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从事国际商事活动法律实务的操作能力。

本课程与其他相关专业课程具有密切的联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国际商法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国际商事活动的法律规定,培养学生熟练运用国际商法理论、知识处理有关国际商事活动及国际商事活动中发生的问题和纠纷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国际商法概述第二节西方两大法系概述※第二章国际商事组织法第一节商事组织法概述第二节个人独资企业※第三节合伙企业法律制度※第四节公司法※实验:模拟公司设立流程第三章商事代理法第一节代理法概述第二节代理权的产生与代理关系的终止※第三节无权代理与特殊代理※第四节代理的内部与外部法律关系※第五节中国的外贸代理制度实验:外贸代理权的申请与取得第四章国际商事合同法第一节合同法概述第二节合同的成立与生效※第三节合同的履行※第四节合同的变更、转让和终止※第五节合同的违约责任与救济※实验一:合同条款的制定实验二:模拟合同纠纷当事人进行辩论第五章产品责任法第一节产品责任法概述第二节美国的产品责任法※第三节关于产品责任的国际公约中国的产品责任法※实验:产品责任的确认第六章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法第一节知识产权法概述第二节专利法第三节商标法第四节著作权法第五节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实验一:模拟专利侵权各方当事人辩论实验二:模拟商标侵权各方当事人辩论实验三:到法院旁听相关法律纠纷庭审第七章票据法第一节票据概述第二节票据关系、票据行为与票据权利※第三节汇票、本票和支票第四节国际支付方式实验一:模拟票据纠纷当事人辩论实验二:到法院旁听相关法律纠纷庭审第八章国际商事争议的解决第一节国际商事争议第二节国际商事仲裁※第三节国际商事诉讼※实验:模拟国际仲裁程序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本课程以讲授国际商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制度为核心内容,强调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结合,在把握理论知识的系统性的同时,着重课堂教学中采用了精讲、案例、讨论、观摩、辩论等多种教学形式,将课程教学延伸到实践环节之中。

《国际商法》教学大纲

《国际商法》教学大纲

《国际商法》教学大纲第一部分:教学要求一、授课对象:经济类专业的本科、专科学生二、先修后续课程:本课程涉及国际商事交易的很多方面,知识范围广泛。

一方面,国际商法作为法律体系的一部分,它包含着法的一般特征和原理,尤其是它与民法、经济法的一些基本原理十分相似,因此,要求学生在学完《法学概论》、《经济法》后方可修此课。

另一方面,《国际商法》是对国际商事交易的规范,因此要求学生应在修完《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货物运输》、《国际结算》、《保险》等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学习。

三、学时学分的分配(1)学分:3学分(2)学时分配:教学内容教学时数第一章导论 3第二章国际商事组织法 3第三章合同法10第四章国际货物买卖法 6第五章产品责任法 6第六章代理法 4第七章票据法10第八章国际上海上、铁路、航空货物运输法10第九章海上保险法 2第十章国际电子商业法自学第十一章国际商事争端的解决自学总计54第二部分:教学内容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是通过《国际商法》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培养,让学生初步掌握有关国际商事法律的基本知识,增强法律观念,为毕业后从事对外经济贸易工作,签订各种国际商事合同打下法律基础。

基本要求如下:本课程适用于经济类各专业的学生。

要求学生在系统学习本课程的基础上,掌握国际商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重视理论实际;结合国际经贸实务进行学习,以增强感性认识,同时提高学生将来在国际商事交往中,站在法律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思路上要求学生:首先,应全面系统地学习各章节的内容,记忆应当掌握的基本概念、名词,深入理解基本理论,弄清其内涵。

其次,采取综合与比较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注意各章之间的联系,区分相近概念和相似问题。

再次,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重点,有目的的地深入学习重点章节,并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二、讲授内容★掌握,▲理解。

第一章导论教学要求:了解资本主义国家法律的主要结构、特点历史发展;掌握资本主义国家两大法系的主要区别。

《国际商法》教学大纲(两篇)

《国际商法》教学大纲(两篇)

引言概述:国际商法是指涉及跨国商业交易、合同法律关系、国际商事纠纷解决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和实践。

本文将对《国际商法》课程进行教学大纲的制定,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国际商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实践,培养学生在国际商务领域的法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正文内容:一、国际商法的基本概念与发展1.国际商法的定义与范畴a.国际商法的定义与内涵b.国际商法的适用范围与对象2.国际商法的历史与发展a.国际商法的起源与演变b.国际商法与国际经济的关系二、国际商法的主要原则和规则1.国际商法的主要原则a.自由自治原则b.诚实信用原则c.平等待遇原则2.国际商法的主要规则a.合同的形成与效力规则b.合同的履行与违约规则c.法律制裁与争议解决规则三、国际商事合同的要素和特点1.国际商事合同的要素a.合同的当事人及其主体资格要求b.合同的客体与内容要求c.合同的形式与效力要求2.国际商事合同的特点a.合同的国际性与跨境性特点b.合同的灵活性与多样性特点c.合同的风险与监管特点四、国际商事争议解决机制与实践1.国际商事争议解决机制a.仲裁制度与实践b.诉讼制度与实践c.调解与争议解决规则2.国际商事争议解决实践案例分析a.仲裁案例分析b.诉讼案例分析c.调解案例分析五、国际商法的发展与前景展望1.国际商法的发展趋势a.国际商法与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b.国际商法与国际投资的发展趋势2.国际商法的前景展望a.国际商法应对全球化挑战的策略b.国际商法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结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国际商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实践,培养国际商务领域的法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本课程还将使学生对国际商法发展趋势与前景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并为他们未来从事跨国商务和法律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国际商法教学大纲引言:国际商法作为商业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指在国际商业交易中适用的法律原则和规则。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商务合作愈发频繁,对于了解和应用国际商法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商法》(双语)教学大纲(International Business Law)编制单位:法学院编写人:殷楠审核人:路广编制时间:2010年9月课程说明一、课程概述(一)课程介绍国际商法是为适应教育部进行双语教学的要求而对法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国际商法课程的任务主要是培养适应对外经济交往需要,既懂国内法、又懂国际公约、国际商业惯例和外国语的涉外型专业法律人才。

(二)教学目标明确该课程的性质、地位及其研究对象,了解课程的基本体系和基本内容,掌握课程的主要知识点,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以提高在英语环境下应用法律的能力,并最终脱离汉语的干扰,能独立使用英语来思考和解决国际经济交往中出现的法律问题(三)课程性质国际商法是法学专业本科阶段的专业选修课。

(四)适用对象国际商法是为法学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开设的。

学生应在修完民法、商法、合同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的基础上,才进入本课程的学习。

(五)预修课程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

二、课时分配(一)课时分配说明本课程的总学时为32学时。

(二)课时分配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Business Law【本章教学目标和要求】:使学生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国际商法的渊源、历史发展、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介绍、国际商法与我国法的关系。

由于熟悉本章是学好国际商法的前提,要求学生掌握有关国际商法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英语词汇,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章重点、难点】国际法律渊源的种类,国际商事组织及不同法系之间的比较I. What i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Law?【教学内容】A. Background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LawB. Concept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LawC.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LawII. Sources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Law【教学内容】A. National LawB. International Treaties and ConventionsC. International Model LawD. International Trade Customs and UsagesIII.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教学内容】A. Organizations Affiliated with the United Nations1.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2. International Bank of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B. Othe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1. GATT and WTO2. The Organization for European Economic Cooperation3. 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IV. Comparison of Municipal Legal Systems【教学内容】A. The Roman-Germanic Civil Law SystemB. The Anglo-American Common Law SystemVI. International Business Law and China【教学内容】A. China’s Legal HistoryB. Background of China’s involved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LawChapter Two Forms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本章教学目标和要求】:使学生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最基础的国际贸易理论、进出口、国家对国际贸易的管理及国际许可证协议等内容。

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是能够深刻理解国际商法的前提。

同时,希望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关于国际贸易进出口、国际贸易管理及国际许可证协议的基本词汇,并能够简单翻译。

【本章重点、难点】国际贸易的几个重要理论、国家政府对国际贸易的管制I. Some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ies【教学内容】A. SpecializationB. Absolute AdvantageC. Comparative AdvantageD. Opportunity CostII. Exporting【教学内容】A. Direct ExportingB. Indirect ExportingIII. Government Controls over Trade【教学内容】A. TariffsB. Non-tariff Barriers to TradeC. Export RestrictionsIV. International Licensing Agreement【教学内容】A. Technology TransferB. International FranchisingChapter Three Legal System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本章教学目标和要求】:使学生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国际商法体系中最重要的法律和国际贸易惯例。

本章是本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要求学生必须将其作为重点来学习。

【本章重点、难点】《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及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Contracts for the International Saleof Goods (CISG)【教学内容】A.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LawB. The Drafting of the CISGC. Applicability of the CISG1. Applicability2. Sale and Issues ExcludedD. Interpreting of the CISG1. The Convention2. General Principles3. Rules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4. Statement and Conduct of the PartiesCase 3—1 Raffles v. Wichelhaus and AnotherII. UNIDROIT Principles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ontracts (PICC)【教学内容】A. Origin and Preparation of the UNIDROIT PICC1. Background2. Preparation for the UNIDROIT PICCB. Structure and Scope of the UNIDROIT PICC1. Structure2. Scope of ApplicationC. General Principles of the UNIDROIT PICC1. Freedom of Contract2. Openness to Usages3. Favor Contractus4. Observance of Good Faith and Fair Dealing in International TradeD. The purposes of the UNIDROIT PICC1. A Model of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Legislators2. A Means of Interpreting and Supplementing Existing International Instruments3. A Guide for Drafting Contracts4. The UNIDROIT PICC as Rules Governing the ContractE. Comparison of the UNIDROIT PICC and CISG1. Some Shortcomings of CISG2. UNIDROIT PICC as a Means of Interpreting and Supplement CISGIII. International Rule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rade Terms【教学内容】A. Concept and Role of Trade TermsB. Contents of Incoterms 20001. E Terms2. F Terms3. C Terms4. D TermsC. FOB (free on hoard) (port of shipment)1. Obligations of the Seller and the Buyer2. Some Important IssuesD. CIF (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 (port of destination)1. Obligations of the Seller and the Buyer2. Some Important IssuesE. Modification of Trade TermsCase 3—2 Kumar Corporation v. Nopal Lines, Ltd.Chapter Four Contract Law for the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 【本章教学目标和要求】:使学生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包括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定义、合同的形式、合同的有效及构成。

其中介绍了英美法系合同法、大陆法系合同法及我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本章是本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要求学生必须将其作为重点来学习。

【本章重点、难点】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成立、效力及构成I. Definition and Form of Contract【教学内容】A. Definition of ContractB. Form of ContractII. Validity and Formation of International Sale of Contracts【教学内容】A. Invitation OfferB. The Offer1. Requirements of Offer2. The Binding of an Offer3. Lapse of Offer4. Revocation of offerC. The Acceptance1. Requirements of Acceptance2. Time of AcceptanceD. Battle of the Forms1. The Battle of the Forms under the Common Law2. The Battle of the Forms under the CISGCase 4—1 Filanto v. Chilewich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E. Consideration in Common Law1. Definition2. General Rules on Consideration3. Exceptions to the Consideration Requirement4. Reform on ConsiderationCase 4—2 Hamer v. SidwayCase 4—3 Fiege v. BoehmIII. Misrepresentation【教学内容】A. Fraudulent MisrepresentationB. Innocent MisrepresentationC. Negligent (innocent) MisrepresentationIV. Mistakes【教学内容】A. Common Law1. Common Mistake2. Mutual Mistake3. Unilateral MistakeB. Civil LawC. The UNIDROIT PICCD. China Contract LawV. Fraud【教学内容】A. Common LawCase 4—4 Stambovsky v. AckleyB. Civil LawC. The UNIDROIT PICCD. China Contract LawVI. Duress【教学内容】A. Common Law1. Duress to a Person2. Duress to Goods3. Economic DuressB. Civil LawC. The UNIDROIT PICCD. China Contract LawVII. Undue Influence and Unconscionable (unjust) Conduct【教学内容】A. Common Law1. The Defendant Occupied a Legally Recognized Position of Authority of Influence2. The Defendant did not occupy a Legally Recognized Position of Authority of InfluenceCase 4—5 Commercial Bank of Australia Ltd. v. AmadioB. Civil LawC. The UNIDROIT PICCD. China Contract LawChapter Five Contract Law for the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continued)【本章教学目标和要求】:使学生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违约补救、损失赔偿、买卖双方各自的义务、风险转移及免责事由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