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国际法教学大纲

国际法教学大纲

一、说明(一)课程性质法学专业的必修课,专业基础课程。

(二)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对国际法的基本问题和各个分支有比较全面、准确的学习和理解,掌握其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认清国际法有别于国内法的学科特点。

要求理论联系实际,了解中国政府在国际法上的立场及实践,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从事国际法的研究和实践打下良好基础。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系统地论述现代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和制度,分析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主要内容包括国际法导论,国际法上的国家、居民及领土法律制度、国际海洋法、空间法、国际环境法、国际组织法、国际人权法、国际条约法、国家责任、国际争端解决机制、武装冲突法。

(四)教学时数周学时4,共72学时(五)教学方式课堂讲授、案例教学、专题讨论、实践调查、学生自学等。

第一章导论教学要点:熟练掌握国际法的概念、渊源、编纂、基本原则及国际法的效力根据,可以准确区分国际法与国内法,了解国际法的发展。

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国际法的概念一、国际法的定义二、国际法的主体三、国际法的特点第二节国际法的渊源、编纂一、国际法渊源的概念二、条约、习惯、一般法律原则、判例和学说、国际组织的决议三、私人和官方的编纂、国际法委员会的编纂第三节国际法的发展一、古代国际法二、中世纪欧洲国际法及其特征三、近代欧洲国际法及其特征四、现代国际法及当代国际法的趋向第四节国际法的效力根据问题一、关于国际法的效力根据问题存在的理论分歧二、主要的传统和现代学派。

第五节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一、不同的学说二、主要国家的实践三、中国的实践考核要求:领会并识记国际法的概念、渊源、编纂、基本原则及国际法的效力根据,领会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国际法的发展。

第二章国际法基本原则(4学时)教学要点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国际法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现代国际法上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一、国际法基本原则概说国际法基本原则是指在调整国际法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的许多原则和规则中,那些被国际社会公认、适用于国际法一切领域的、构成现代国际法基础而具有强行法性质的国际法原则。

《国际法》教学大纲

《国际法》教学大纲

《国际法》教学大纲第一章导论第一章导论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国际法的基本概念和定义,认清国际法作为一门法律科学的产生和特点,明确国际法的渊源,掌握国际法与国内法的不同特点和彼此关系。

重点问题:国际法的性质及特点;国际法渊源的种类与特点;国际法编纂与国际法治;国际法主体的性质及特点;国际法与国内法的联系和冲突。

第一节国际法的性质一、国际法的名称国际法名称的由来二、国际法的定义(一)国际法的定义(二)国际法的基本特征1、国际社会是国际法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2、国际法所调整的对象是国际关系。

3、国际法是对国际社会的所有成员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各种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

三、国际法的性质1、国际法的法律性。

2、国际法的国际性。

3、国际法的国际性还应考虑的内容考核目标以及具体要求识记:国际法的定义;国际法的基本特征;国际法的性质。

领会:国际法的来源与发展情况。

第二节国际法的渊源一、概述应该注意两种理论界通行的解释。

实践中见之于《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第1款的规定。

二、国际条约:主要渊源三、国际习惯:主要渊源应当注意,国际习惯规则的形成须具备两个要件:(1)物质要件,即指各国重复的类似行为。

(2)心理要件,即法律确信。

四、一般法律原则:补充渊源五、国际组织的决定和决议六、国际司法判例:辅助资料在国际法上,司法判例主要是指国际法院的判决。

七、公法学家的学说依国际法院规约的规定,此类学说须是各国权威最高之公法学家学说。

考核目标以及具体要求识记:国际法的渊源与《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国际习惯的构成。

领会:一般法律原则、国际组织的决议和决定等其他国际法渊源的地位。

第三节国际法的编篡一、概述二、联合国与国际法的编纂1、国际法委员会的编纂工作2、联合国其他机构的编纂工作考核目标以及具体要求领会:国际法编纂的重大意义;联合国在国际法编纂过程中的作用。

第四节国际法的主体一、概念作为国际法的主体,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征:1、国际法主体是国际法律关系的独立参加者。

国际法教学大纲

国际法教学大纲

国际法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1、课程中文名称:国际法2、课程英文名称:Public International Law二、学时总学时:36学时三、考核方式考查四、适用专业法律专业/经济管理专业五、课程简介国家的存在和相互交往,产生了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

国际社会的维系和国家之间的正常交往需要有规则,因此产生了国际法。

在《国际法》这门课程中,主要讲解国际法的概念、特征及渊源,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国际法主体与国家责任;国际法上的承认与继承;国家领土;海洋法;空气空间法和外层空间法;国际环境法;国际法上的居民;国际人权;国际条约;外交与领事关系;国际组织;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战争与武装冲突等国际法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国际法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提高运用国际法知识和理论分析和解决国际法实践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学习和掌握其他相关国际或涉外法学课程打下基础。

六、本门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本课程为法律专业和经济管理专业的基础课。

本课程是学生学习其他国际或涉外法律的前置课程。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掌握国际法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熟悉国际法的主要实践,了解当前国际法的新发展和出现的热点问题,能够用所学国际法知识和理论分析和解决国际法问题。

七、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导论内容:1.国际法的概念(1)国际法的名称(2)国际法的性质(3)国际法的特征2.国际法的渊源(1)国际法渊源的含义(2)国际法的主要渊源——条约和习惯(3)国际法的其他渊源3.国际法的基本原则(1)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特征(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1)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理论(2)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实践(3)中国处理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实践5.国际法简史(1)国际法的产生及演变(2)现代国际法的发展趋势要求:掌握国际法的概念,抓住国际法的特征,了解国际法的渊源,特别是条约和国际习惯,理解国际法基本原则,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本原则的基本内容,掌握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各种理论和实践作法,了解国际法发展简史迹。

国际法教学大纲

国际法教学大纲

国际法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说明一、课程性质国际法是一门具有悠久发展历史、主要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原则和规则,涉及国家间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和科学交往的各个领域的法律专门学科。

国际法学是面向21世纪高等学校法学专业课程之一,是为培养复合型和应用型专门法律人材,满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需要而设置的。

本课程属于文理基础课、法政类基础教育课程。

学生应在学习基本的法律课程后学习本课程,本课程也是进一步学习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法等课程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国际法作为法学专业的14门主干课程之一,同时也是法学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它在实现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讲授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国际法是国家进行国际交往的行为规范,是国家必须遵守的法律原则和规则。

国家只有严格遵守国际法,才能与别国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促进本国与别国的交流与合作,以利于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的建设与发展,更好地保护本国和本国人民在外国的合法权益。

在此基础上学习和掌握国际法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并在以后的工作中能运用它们维护我国的权益,服务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三、本课程的教学任务(1)通过系统讲授涉外民商事法律冲突的产生及法律冲突的各种途径,完善学生知识体系。

(2)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

(3)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涉外实际纠纷的能力四、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国际法学是面向21世纪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教材全书共18章,系统论述现代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和制度,分析一些重要理论问题,包括新出现的问题。

第一章导论着重论述国际法的概念、发展、主体、渊源、效力根据、与国内法的关系和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第二、三、四章主要讨论国际法上的国家、居民及领土法律制度。

第五、六、七、八章分别介绍、论述国际海洋法、航空法、外层空间法和国际环境法。

第九章论述联合国和区域组织。

第十章全面论述外交和领事豁免及国际组织豁免。

第十一章介绍和阐述国际经济法律制度。

国际法教学大纲

国际法教学大纲

国际法教学大纲大纲内容如下:一、引言国际法教学的重要性和目的二、课程概述A. 国际法的定义和特点1. 国际法的概念2. 国际法的来源3. 国际法的特点B. 国际法的发展历程1. 远古时期的国际法2. 中世纪到近代国际法的发展3. 当代国际法的演变和重要发展阶段三、国际法的主要原则A. 主权平等原则1. 主权的概念2. 平等原则的含义与适用范围B. 领土完整原则1. 领土完整原则的定义与起源2. 领土完整原则的法律效力3. 领土完整原则的限制与争议C.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1.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意义和优势2. 主要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方式3. 国际法中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相关的法律规定四、国际法中的主要主体A. 国家1. 国家的定义与法律特征2. 国家的权利与义务3. 国家行为之间的法律关系B. 国际组织1. 国际组织的概念与种类2. 国际组织的功能与作用C. 个人与非国家主体1. 个人在国际法中的地位与权利2. 非国家主体的地位与法律关系五、国际经济法与国际人权法A. 国际经济法1. 国际经济法的概念与发展2. 国际经济法中的主要原则和机制3. 国际经济法的案例分析B. 国际人权法1. 国际人权法的概念与特点2. 国际人权法的主要权利与义务3. 国际人权法的实施与监督机制六、国际刑事法与国际环境法A. 国际刑事法1. 国际刑事法的定义与发展2. 国际刑事法中的主要罪行和刑责3. 国际刑事法的应用与司法机构B. 国际环境法1. 国际环境法的概念与发展2. 国际环境法中的主要原则和机制3. 国际环境法的实践与挑战七、国际人道法与国际人道援助A. 国际人道法1. 国际人道法的定义与发展2. 国际人道法中的主要原则和规定3. 国际人道法的实施与监督机制B. 国际人道援助1. 国际人道援助的概念与特点2. 国际人道援助的主要机构和机制3. 国际人道援助的挑战与应对策略八、国际法的实践与发展A. 国际法的实践1. 国际法在国际关系中的应用2. 国际法的执行与争端解决B. 国际法的发展趋势1. 全球化与国际法的关系2. 新兴领域与国际法的挑战九、结语国际法教学的意义和未来发展趋势。

国际法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法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法》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国际法 International Law二、课程编号:04028030三、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四、学时与学分:51学时,3学分五、考核方式:考试六、先修课程:法理、宪法、民法七、适用专业:法学八、课程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国际法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2.使学生具有理解国际法问题的基本能力;3.使学生掌握进一步研究国际法的基本理论知识。

九、说明:国际法是高等院校法学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着重阐述国际法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使学生掌握和运用国际法,为我国对外政治交往和对外交流服务。

本大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运用正确的科学方法论,力图安排国际法的结构体系,准确、全面地概括国际法学的基本内容,期望能较好地体现以下几个特点:1.反映国际法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容;2.结构科学、内容新颖,尽可能反映国际法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最新立法;3.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司法实践相结合;4.尽可能总结、概括近代以来国际法的成就、不足和问题。

国际法,或称国际公法,是主要调整主权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

国际法学的主要内容分为总论和分论两大部分。

总论部分涉及国际法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原则与制度,分为六章,即:国际法的概念和性质,国际法的渊源和编纂,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国际法的主体,国际法上的国家,国际法律责任;分论部分是关于各专门领域的相对独立的国际法分支,计有七章,包括:国际法上的空间划分,国际法上的居民,国际组织法,外交和领事关系法,条约法,国际争端法,战争法。

十、基本教学内容:第一章国际法的性质与基础[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理解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

[本章重点与难点问题] 概念与特征、效力根据、法律渊源、与国内法的关系。

第一节国际法的概念一、国际法的名称和定义学者对国际法有不同定义。

一般认为国际法是指在国际交往中形成的,主要调整国家间关系的有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的总体。

《国际法》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法》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法》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国际法课程代码:_____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分:_____总学时:_____授课对象:_____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了解国际法的基本概念、原则、规则和制度,掌握国际法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国际法分析和解决国际法律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国际法律素养和综合素质。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国际法的历史发展、渊源和编纂。

(2)掌握国际法的主体、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责任等基本概念和理论。

(3)熟悉国际法上的领土、海洋法、空间法、国际环境法等领域的规则和制度。

(4)理解国际法上的个人、外交和领事关系法、条约法、国际组织法等方面的内容。

2、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国际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国际法律问题。

(2)具备运用国际法规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能够撰写简单的国际法律文书和案例分析报告。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增强学生对国际事务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2)提高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三、课程内容(一)国际法的性质、渊源和编纂1、国际法的性质和特征2、国际法的渊源(1)国际条约(2)国际习惯(3)一般法律原则3、国际法的编纂(二)国际法的主体1、国家(1)国家的构成要素(2)国家的类型(3)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4)国家的承认和继承2、国际组织(1)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2)国际组织的机构和职能(3)国际组织的决议(三)国家的领土1、领土的构成(1)领陆(2)领水(3)领空(4)底土2、领土的取得和变更(1)传统的领土取得方式(2)现代领土变更的方式3、领土主权的限制(1)一般限制(2)特殊限制(四)海洋法1、内水(1)内水的概念和法律地位(2)港口制度2、领海和毗连区(1)领海的宽度和法律地位(2)领海的无害通过制度(3)毗连区的概念和法律制度3、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1)专属经济区的概念和法律制度(2)大陆架的概念和法律制度4、公海(1)公海的自由(2)公海上的管辖权5、国际海底区域(五)空间法1、空气空间法(1)领空主权(2)国际民用航空制度2、外层空间法(1)外层空间的法律地位(2)外层空间活动的原则和制度(六)国际环境法1、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2、国际环境法的主要领域(1)大气环境保护(2)海洋环境保护(3)淡水资源保护(4)生物多样性保护3、国际环境责任(七)国际法上的个人1、国籍(1)国籍的取得和丧失(2)国籍的冲突和解决2、外国人的法律地位(1)外国人入境、居留和出境的管理(2)外国人的待遇3、庇护和引渡(八)外交和领事关系法1、外交关系法(1)外交机关(2)外交特权与豁免2、领事关系法(1)领事机关(2)领事特权与豁免(九)条约法1、条约的缔结(1)缔约能力和缔约权(2)缔约程序2、条约的效力(1)条约的生效(2)条约的适用(3)条约的解释3、条约的修订、终止和暂停施行(十)国际组织法1、国际组织的法律人格2、国际组织的成员资格3、国际组织的机构和职能4、国际组织的决议(十一)国际争端的解决1、国际争端的概念和种类2、国际争端的解决方法(1)和平解决方法(2)强制解决方法3、国际争端的法律解决程序(1)国际法院(2)国际仲裁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系统讲解国际法的基本概念、原则、规则和制度,使学生掌握国际法的基本知识体系。

国际法教学大纲

国际法教学大纲

国际法教学大纲第一章导论1.1 国际法的定义和概念1.2 国际法的特点和功能1.3 国际法的发展历程1.4 国际法的分类第二章主权与国际法2.1 主权的概念和特征2.2 主权与国际法的关系2.3 国家主权的限制2.4 国际法对主权的保护第三章国际法的形成和适用3.1 国际法的形成渠道3.1.1 国际惯例法3.1.2 国际条约法3.2 国际法的适用原则3.2.1 国内法优先原则3.2.2 国际法优先原则3.2.3 平等主义原则第四章国际法的主体4.1 国家的地位和权利4.2 国际组织4.3 非国家主体第五章国际法的责任5.1 国际法的违约责任5.2 国际法的非法行为责任5.3 个人的国际法责任5.4 国际法责任的实施第六章国际法的争端解决6.1 谈判和协商解决争端6.2 仲裁解决争端6.3 国际司法解决争端6.4 国际法解决争端的现状和前景第七章国际人权法7.2 国际人权法的主要内容7.3 国际人权机构和程序7.4 国际刑事法和国际人道法第八章国际经济法8.1 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理8.2 国际贸易法8.3 国际投资法8.4 国际知识产权法第九章国际环境法9.1 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历程9.2 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9.3 国际环境法的主要内容9.4 国际环境保护机构和程序第十章国际人道法10.1 国际人道法的发展历程10.2 国际人道法的基本原则10.4 国际人道援助机构和程序结语通过学习本教学大纲,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国际法的基本概念、形成渠道和适用原则,并熟悉国际法的主体、责任和争端解决机制。

此外,学生还将对国际人权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和国际人道法有所了解。

通过系统学习和深入研究,学生将提高对国际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国际事务的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udents with a basic knowledge of principles and rules of international law and the
ability to apply those principles and rules to current international issues.The course is
are supplemented by the reference books listed below.In addition to the required reading materials and reference materials, students are also given new study materials whenever they are available. The course will discusssuch international law issues as sources and evidences of international law, international & municipal law, the principles of international law, the law of treaties, state in international law,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individual in international law,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y, and pacific settlement of international disputes. The course encourages students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class discussions and will give credit to those students who are outstanding in class discussions. There will be one quiz in the middle of the semester and one open-­‐book exam at the end of the semester.The final grade will b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a student’s class participation and the result of the quiz as well as the open-­‐book exam.
32
*学分(Credits) 2
课程性质 (Course Type)
授课对象 (Audience)
授课语言 (Language of Instruction)
*开课院系 (School) 先修课程 (Prerequisite) 授课教师 (Instructor)
听课、课堂
课堂讨论 阅读参考材料
讨论
第七讲国家
回答问题、
复习、讲授、 预习英文材料、
3
Hale Waihona Puke 听课、课堂课堂讨论 阅读参考材料
讨论
第八讲个人
复习、讲授、 预习英文材料、 回 答 问 题 、 3
课堂讨论 阅读参考材料 听 课 、 课 堂
回 答 问 题 、 复习上一章
复习、讲授、 预习英文材料、
3
听 课 、 课 堂 内容,考察
课堂讨论 阅读参考材料
讨论
课堂表现
(成绩构成)
(成绩构成)平时成绩 40 分:课堂复习:10 分;课堂小测验,20 分;课堂发言:
10 分;期末考试:60 分。
University Press, 2012 4. Malcolm N. Shaw, International Law, 7th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4
*教材或参考资料 (Textbooks & Other
Materials)
其它(More) 备注(Notes)
讨 论 、 期 中 课堂表现,
随堂测验
测验结果
第九讲国际 组织
回 答 问 题 、 复习上一章
复习、讲授、 预习英文材料、
国际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Course Information)
课程代码 (Course Code)
*课程名称 (Course Name)
LA229
*学时(Credit Hours)
(中文)国际法
(英文)International Law
课程教学大纲(course syllabus)
*学习目标(Learning Outcomes)
*教学内容、进度安 排及要求
(Class Schedule &Requirements)
1. 通过课堂学习使学生掌握国际法的基本知识、原则和规则;
3
听 课 、 课 堂 内容,考察
课堂讨论 阅读参考材料
讨论
课堂表现
第十讲国际 法律责任
回 答 问 题 、 复习上一章
复习、讲授、 预习英文材料、
3
听 课 、 课 堂 内容,考察
课堂讨论 阅读参考材料
讨论
课堂表现
第十一讲国 际争端的解 决
assignmentfor about 20 pages (standard A4 size). Studentsare required to read the
assignment before each class and prepare for class discussions. These reading materials
taught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The reading materials are selected and edited by the
instructor from well-­‐known English-­‐language textbooks. Each chapter has an
讨论积极发
法漫谈

第二讲概论
讲授、课堂 预习英文材料、 听 课 、 课 堂
3
讨论
阅读参考材料 讨论
第三讲渊源 和证据
回答问题、
复习、讲授、 预习英文材料、
3
听课、课堂
课堂讨论 阅读参考材料
讨论
第四讲国际 法与国内法 的关系
料外,本课程还鼓励有兴趣的学生阅读中英文参考材料,开阔国际视野。
本课程选用自编英文教材,材料多选自国外著名国际法教材,并加以适当改编和增
补。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基本内容:概论,国际法的渊源与证据,国际法与国内法
的关系,国际法原则,条约法,国际法上的国家、国际组织、个人,国际法律责任,
和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考查方式
考察课堂表 现
考察课堂表 现
复习上一章 内容,考察
课堂表现 复习上一章 内容,考察
课堂表现 复习上一章 内容,考察
课堂表现 复习上一章 内容,考察
课堂表现 复习上一章 内容,考察
课堂表现 复习上一章 内容,考察
*考核方式 (Grading)
回答问题、
复习、讲授、 预习英文材料、
3
听课、课堂
课堂讨论 阅读参考材料
讨论
第五讲国际 法原则
回答问题、
复习、讲授、 预习英文材料、
3
听课、课堂
课堂讨论 阅读参考材料
讨论
第六讲条约
回答问题、
复习、讲授、 预习英文材料、
3
本课程是面向法学本科专业学生开设的 14 门基础课程之一。本课程目标是使法科学
生掌握国际法的基本知识,并学习初步应用相关原则和规则分析国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用双语开课,学生需要阅读大量英文材料(考虑到学生实际英文程度的差异,
每章大约 20 页 A4 纸的阅读量),故将提高法科学生的法律英语能力。除基本阅读材
本课程要求学生预习上课内容。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表达能力和思
考问题的习惯。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前认真准备,凡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
表现将记入平时成绩。本课程考核除平时成绩外,期末用英文进行开卷考试。
(英文 300-­‐500 字)
International Law course is one of 14 basic law courses for law students. It aimed to equip
2. 学习运用国际法知识分析热点国际问题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法律英文能力;
4. 开阔国际视野。
教学内容 学时 教学方式 作业及要求 基本要求
第一讲课程
听课、课堂
简 介 和 国 际 3 讲授
无作业
*课程简介 (Description)
*课程简介 (Description)
法学本科专业课 法学本科专业学生
双语(中文/英文)
法学院
法学基础课
课程网址
徐小冰
(Course Webpage)
(中文 300-­‐500 字,含课程性质、主要教学内容、课程教学目标等)
1. 自编教材 2. 梁西主编,国际法,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1 年第三版(曾令良修订主编) 3. James Crawford, Brownlie’s Principles of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 8th Ed., Oxfor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