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语文高考模拟命题作文案例:材料作文“清平乐.会昌”写作指导及优秀习作点评
江西省会昌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命题:王容生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号háo 号.叫号.丧号.哭号.啕大哭B.强qiáng 强.制强.迫强.化强.词夺理C.帖tiè字帖.碑帖.画帖.俯首帖.耳D.累lěi 累.计连累.累.赘危如累.卵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编辑橘子洲心心相映杀人可恕,情理难容B.寒暄吊角楼谈笑风生千里逢迎,高朋满座C.殆惰亲合力归根结蒂月明星稀,乌鹊南飞D.朔漠打哆嗦融会贯通仰之弥高,钻之弥坚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已经成为过去.十年,从历史的角度看,不过,然而对亲历21世纪的我们而言,已经是相当长的一段是吉光片羽....时间了.B.道德水平的滑坡日益制约着中国的发展,频频发生的各类安全事件让我们看到了社会道德的缺失;不过,能在这时发现问题,亡羊补...牢.,尚未太晚。
C.面对即将喷薄而出的中国3G市场,各通信设备厂商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使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招数,期待在未来中国3G设备市场取得一席之地和更大的市场份额。
D.“天价烟”局长周久耕下台,应该负责的是“人肉搜索”吗?我们的政治生命,显然是荒唐用禁止“人肉搜索”祭奠周久耕寿终正寝....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凤凰网针对李双江之子打人事件的调查结果很耐人寻味,在90多万投票网民中,97.4%的网民认为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父母溺爱,管教无方,导致其生性骄纵,目中无人。
B.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在判断交易是否威胁国家安全时,主要考虑国防及保持竞争优势、防止外来垄断等因素。
美国对通信、航空、航运、水电、土地、不动产等方面的外来投资也有严格限制,以防公共服务和公共利益被外资控制.C.大量中国企业选择在海外市场融资发生在全球金融一体化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这一群体受到追捧既反映了海外投资者分享中国经济成长的意愿,也反映了中国企业家和劳动力希望借助国际融资开拓国内市场.D.宗教商业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之一,面对发展和传承兼顾的压力,少林寺不得不在避世和入世间寻求平衡点。
江西省会昌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会员独享】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会昌中学第一次月考高三年级语文试题2012-2-27考试用时:150分满分分值150分本试题共两卷七大题21小题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脊椎./椎.心泣血鲜.活/数见不鲜.攒.钱/人头攒.动曲.直/曲.肱而枕B.门槛./槛.菊愁烟补给./家给.户足间.谍/间.不容发露.风/公开露.面C.裙裾./生活拮据.孺.慕/懦.弱无能赡.养/瞻.前顾后痉.挛/不胫.而走D.沉疴./百舸.争流抉.择/联袂.而往徜徉./庠.序之教纰.漏/蚍.蜉撼树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沸反盈天自鸣得意畏葸不前浅尝则止B.安之若素义愤填膺旁稽博采繁芜丝杂C.英雄气慨撒手人寰残羹冷灸风和日丽D.衣服褴缕苌弘化碧万恶不赦羽扇纶巾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9月27日上海地铁10号线两辆地铁列车相撞,这一事件又一次给我们的铁路运输敲响了安全警钟,目前摆在铁路部门的当务之急....是如何确保旅客安全。
B.他在座谈会上一再号召部下多读书,多学一些过去不知道的事情,但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几乎毫无作用。
C.为了应付高考,老师是越教越细,学生越学越碎,其结果是肢解了一篇篇美文,长此以往,学生自然目无全牛....,见一斑而不见全豹。
D.针对街头信笔涂鸦....的问题,市政府管理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以期从根本上彻底解决这个痼疾。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铁道部决定2010年春运期间在广州、成都两地试行实名制购票,是因为春运时票贩子倒票、炒票的行为猖獗,给广大旅客购票带来了许多麻烦。
B.气候恶化从多方面直接显示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失衡,也告诉人们如果不采取措施,工业化就会导致人类难以逆转的绝境。
C.电影《喜洋洋与灰太郎之虎虎生威》自1月29日上映以来,创下了接近亿元票房,再次刷新了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纪录,成为第一部突破亿元票房的国产动漫电影。
江西省会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

江西省会昌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共150分(请将所选答案写在本大题后的答题卡相应的题号内)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砧.板/毡.房剽.悍/漂.泊折.本/折.服B.撷.取/劫.难狙.击/阻.挡显露./露.怯C.跳跃./ 耀.目粗犷./旷.达飞涨./涨.潮D.安谧. /细腻.磋.商/嗟.叹匀称./称.心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分量枉费抹稀泥欢渡良宵B.遣责契机迷彩服奴颜婢膝C.恻隐蛰伏顶梁柱不近情理D.赌博暴烈打磕睡春风骀荡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过去的两年,所迫,欧洲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显著增长。
学位、在国外生活的经历以及职业经验如今已经不再是高学历者直通职场的“免费车票”。
②上海市最近召开了“有关地铁安全的听证会”,关于“便携式自行车带上地铁”出现激烈争论,议题搁置。
有利于求大同,存小异,也有利于稳定发展。
③风闻央视名主持人王小丫的一幅涂鸦之作,竟然卖出了4800万的天价,不少人先是吃惊得掉了眼珠,______感到非常有趣:王小丫的一幅画真得值4800万吗?A.时势疑义既而 B.时势异议继而C.时事异议既而 D.时事疑义继而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世博会,将世界的目光集聚到了上海,所有人都为这次盛会欢欣鼓舞,跃跃欲试....。
海归也不例外,他们积极地融入其中,为世博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B.俗话说得好:知错就改不算错,犯而不校....错中错。
我是你的朋友,你做错了事可以对我说,让藏在心灵深处的心事,也出来晒晒太阳!C.银河人才网高级职业顾问李汶娟指出:大学生开始职业生涯规划时要瞻前顾后....,要从个人兴趣、个人特质及专业特点出发,并不是证书多了就业之路就宽了。
D.电暖器、饮水机等这些半大不小....的物件有的商场不给送货,许多顾客表示,谁送货就买谁的。
江西省会昌中学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

会昌中学2010—2011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语文试题一、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①剑阁峥嵘而崔嵬,。
(李白《蜀道难》)②,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③,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④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⑤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
(韩愈《师说》)⑥梧桐更兼细雨,。
(李清照《声声慢》)⑦,是谓过也!(《论语·卫灵公》)⑧,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⑨自古皆有死,。
(《论语·颜渊》)⑩,不舍昼夜!(《论语·子罕》)(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2—6题。
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
吴县人,童髻入学,才气奔放,与所善张灵纵酒放怀。
诸生或笑之,慨然曰:“闭户经年,取解元如反掌耳。
”弘治戊午,举乡试第一。
主考洗马梁储还朝,携其文示詹事程敏政,相与叹赏,遂招寅往还门下。
储奉使,寅乞敏政文以饯。
已未会试,敏政为考官。
同舍生徐经,以币交敏政家人,为给事华昶所参,语连寅,俱下狱,掠问无状,竟坐乞文事,论发浙藩为吏。
不就,放浪远游祝融、匡庐、天台、武夷,观海于东南,浮洞庭彭蠡,归筑室桃花坞,与客日饮其中。
尝缘故去其妻,自伤放废,无所建立,譬诸梧枝旅霜,苟延何为?复感激曰:“丈夫虽不成名,要当慷慨,何乃效楚囚。
”因图其石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作《伥伥》诗,读者悲之。
宁王朱宸濠慕其名而厚币聘之,寅察其有异志,佯狂以归。
其学务穷研造化,寻究律历(历法),求扬马、元虚、邵氏音声之理而赞订之,旁及风乌、五遁、太乙,出入天人之间。
其应景诗文,不甚措意,谓后世知我不在是。
奇气时发,或寄于画,下笔则追唐宋名匠;厌苦征求,亦不尽其所至。
晚乃皈心佛门,自号“六如”,年五十四卒。
(节选自《明史拟稿》)[注]楚囚:本指被俘的楚国人,后用以借指处境窘迫的人。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与所善.张灵纵酒放怀善:交好B.为给事华昶所参.参:弹劾C.竟坐.乞文事坐:因……犯罪D.不就.,放浪远游祝融匡庐天台武夷就:就绪,指官员任职期满。
2011年高考(江西卷)优秀及满分作文

2011年高考(江西卷)优秀及满分作文2011年高考(江西卷)优秀及满分作文2011年高考江西卷作文题: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50分)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灾患),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惭愧)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尽心下》)孟子认为君子有三乐,其实这也应当成为我们今天崇尚的人生之乐。
请选择三乐中一乐作文。
要求: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2、题目自拟;3、不少于7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无愧天地,快乐之枕每一个不曾快乐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现代人都在寻找快乐,寻觅幸福,寻求属于自己的一片安静的天地,怎样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幸福呢?我以为能做到仰不愧天,俯不愧地,中不愧己,坦坦荡荡,清清明明,快乐就会如源头活水一样,源源不断,自心里汩汩而出。
无愧天地人,就是拥有了快乐之枕。
康德说,人世间有两样东西让我敬畏,一是头顶无比深邃的星空,一是人间道德法则。
心灵上有所敬畏,头上放有三尺神明,为人做事就会有所忌惮,不超越做人的底线,不越过欲望的雷池,不践踏人性的尊严,君子勇于慎独严己,才会获得恒久的大安详,觅得人生的大安静,获得人生的大快乐。
东汉名臣杨震,有人夜半送礼,杨震严词予以拒绝,来人说,这件事没有任何人知道。
杨震厉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曰不知?杨震,仰不愧天,俯不愧地,中不愧己,这就是他一生行事的准则,做人的高标,快乐安详的枕头。
抵御诱惑,不趋炎热,守住灵魂,砥砺品格;有坚持,有担当,有勇气;以良心为人生之塔,以良心为处世之基,始终坚持人间正气,保持一生清白,恪守心灵的底线,所以在宦官专权吏治混乱的东汉,杨震犹如一脉清流,而他四知之金玉良言更是掷地有声,永著史册,警戒后人。
当年路易十五说,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从某种意义上讲,当一个人像路易十五那样思考的时候,他惟一的可能就是成为暴民,现实有人也正如此,他会心安理得地把三聚氰胺混杂在牛奶中卖出,而不屑一顾一个个大头婴儿痛苦的面容,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绝育黄瓜、爆炸西瓜频频发生,这些人,鼠目寸光,只要眼前!竭泽而渔,忘乎所以!良知泯灭,肆意的践踏的正是人性的底线!等待的必将是法律的之剑,快乐也自然消遁隐形!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江西省会昌中学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

会昌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题2010年10月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卷第四、五大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尤其是对一个民族的特点和历史走向产生过明显影响的有形文化或“雅文化”,是一种有机的活体,有她或她们的历史生命和灵魂。
说一个这种意义上的文化还存在不存在,主要看她是否还活在某个民族或社团的现实生活中。
具体的标志就是要看:(1)这个文化是否还有严格意义上的传人;(2)她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社会结构是否还存在;(3)她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否还能影响人们在生活中作出的重大选择;(4)她的独特语言是否还活在人们表达关键思想和深刻感情的话语和艺术形式之中。
简言之,看一个文化是不是活着,就要看她的基本精神是否还能打动现实的人群,与实际生活和历史进程相呼应。
当然,任何活文化都会发展、变化,但那是一个自然演变的过程,新旧形态之间有血脉相通、“基因”相连。
如果出现了文化的断裂,也就是人们的生存方式、思想方式和精神取向的强行改变,被另一种异己文化顶替而不是与之交融,就不能再说这是一个原来文化的新形态了。
以儒家文化为例我们来探讨一下中国传统文化。
首先,现在已经基本上没有以团体的方式、以自己全部的生命活动来自觉地继承儒家的道统或文化精髓的传人了。
也就是说,真正的懦者团体,即以传承儒家的文化范式为自己生命的终极追求的团体,现在已经基本上消失了。
其次,儒家文化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是一种以家庭为根、以农业为本、半天然半教化的团粒结构。
现在这个结构日益衰退,几近消亡。
第三,儒家文化、同时包括道家与佛家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已基本上不能影响现代中国人在人生中面临的重大选择。
最后,儒家乃至传统文化中的独特语言是否还活在人们表达关键思想和深刻情感的话语和艺术形式之中呢?情况似乎是:尽管还有残存,但已岌岌可危。
高考语文 模拟命题作文案例 材料作文“清平乐.会昌”写作指导及优秀习作点评

文题毛泽东《清平乐·会昌》中这样写道——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许多人对上片“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这几句词情有独钟,那么你读了这几句词有些什么体会与感悟呢?请任选一个角度,将你的理解与感悟写成一篇作文,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这是毛泽东在1934年写的一首词,当然此词是有一定的时代背景的,这几句词应该这样理解:“东方欲晓”,通俗地说,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就在前面。
“莫道君行早”,发现了真理,但是不要以先行者自居,改变危难的责任重,革命的道路还很漫长。
“踏遍青山人未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奋斗,永不言败,永不服老。
“风景这边独好”,这样的人生是真正美好的人生。
上面是对这几句词的理解,但既然作为作文材料,就不会在背景方面给学生增加难度,因此,材料中还有“有人对……情有独钟”这样一句,就告诉学生,要理解这几句词,并不一定非得知道写作背景,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从中挖掘可写方面去写。
这些可写方面,就应该是这几句词中所蕴含的普遍的道理。
那么,这里边可以挖掘到些什么呢?“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光明在前,希望在前,我们自然要动身前行,虽然“君行早”,但别忘记了俗语中“莫道君行早”后面还有“更有早行人”一句,所以,可以写“要有危机意识”,不能认为自己行动早就能占得先机,因为完全可能还有比你更早行动的;就算你是行动最早的,但也未必就能胜利,有许多人行动虽然早,但在优势之下却盲目自满,常以老大自居,这样只有固步自封,最终丧失领先优势。
“踏遍青山人未老”——“踏遍青山”,可以看作是大量涉猎富有生命力的东西,“人未老”可以体现一种精神世界的勃勃生机。
可以写,只要我们能做到积极乐观,经常能发现并汲取生活中的美,经常进行精神上的新陈代谢、吐故纳新,我们的内心就会永葆青春。
“风景这边独好”——首先当然可以写“风景”,除了“风景”,还可以想想,为什么经常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而毛泽东偏偏说“风景这边独好”?所以就可以写,“只有懂得欣赏,才能在熟悉的地方发现风景”,同时,还可以思考:为什么说风景这边“独”好呢?同样的风景让不同的人看,为什么就不一样呢?又可以写“个性的魅力”,正是独特的眼光才在不同的眼中形成独异的风景。
会昌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及讲评

难度很大的确定性判断,各种门类的专业系统程序自身设计超乎寻常 的复杂,然而这种复杂性可能会将更多、更大的不确定性带入这个人 类世界,可能会导致更大范围、更大程度的混乱无序,甚至会导致更 为迅速、更为彻底的瓦解和崩溃。可以说,技术风险的存在,既体现 了人类智慧的高度和理性的力量,同时也暴露了理性的弱点和限度。 另外,在控制和治理技术风险方面,又往往会陷入风险循环论的 怪圈。用技术手段和方法采化解风险、危险,建立灾难的风险预警与 控制机制,又必然会导致另一种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那就是这 种风险预警与控制机制可能会产生新的进一步扩展的风险,可能会导 致更大范围和更大程度上的危机和无序。这种多元复杂背后的风险循 环和风险辐射问题不容忽视。 技术风险的问题与技术政策密切相关,而技术政策的最终形成是 多方知识博弈的结果。传统技术政策注重促进技术,而较少关注对技 术后果的控制。对于现代科技的技术风险控制,是公共干预技术发展 的主要领域之一。针对技术变迁对人的安全、健康、环境、工作和更 新的社套模式的影响,相应的应对系统显得迟钝而滞后,以至于很少 能提供真正对技术改革的机会。在这种情境中,工具理性垄断着关于 风险的解释与判断标准,专家们控制着社会的技术选择,掌握着关于 科技风险的社会判断和政策制定,而作为外行的普通公众则因为知情 不充分而被剥夺了参与评论的机会。
B
【解析】先说明概念,再分析原因,再阐述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 作用。按照逻辑顺序排列。 是
相对于特殊信任,众多学者更为强调普遍信任或社会信 任对社会和经济生活的重要作用。 。基于同样 的理由,本文要研究的对象为“普遍信任”。 ①从而在日益分化的现代社会实现更为广泛的合作 ②而普遍信任能够帮助人们走出熟悉的关系圈 ③人际关系更为松散,经济全球化更是意味着交易范 围、对象、方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④有利于大众之间相互认可和接受 ⑤从“熟人”型传统社会到“匿名”型现代社会,社 会和经济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⑥一般来说,前者仅仅局限于特殊的客体,且往往指 向特定的目标、背景和时间,而后者的客体通常泛指一般 社会大众 A.⑥⑤③②①④ B.②④①⑥⑤③ C.⑤③⑥②④① D.⑥⑤③②④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题
毛泽东《清平乐·会昌》中这样写道——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许多人对上片“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这几句词情有独钟,那么你读了这几句词有些什么体会与感悟呢?
请任选一个角度,将你的理解与感悟写成一篇作文,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这是毛泽东在1934年写的一首词,当然此词是有一定的时代背景的,这几句词应该这样理解:
“东方欲晓”,通俗地说,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就在前面。
“莫道君行早”,发现了真理,但是不要以先行者自居,改变危难的责任重,革命的道路还很漫长。
“踏遍青山人未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奋斗,永不言败,永不服老。
“风景这边独好”,这样的人生是真正美好的人生。
上面是对这几句词的理解,但既然作为作文材料,就不会在背景方面给学生增加难度,因此,材料中还有“有人对……情有独钟”这样一句,就告诉学生,要理解这几句词,并不一定非得知道写作背景,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从中挖掘可写方面去写。
这些可写方面,就应该是这几句词中所蕴含的普遍的道理。
那么,这里边可以挖掘到些什么呢?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光明在前,希望在前,我们自然要动身前行,虽然“君行早”,但别忘记了俗语中“莫道君行早”后面还有“更有早行人”一句,所以,可以写“要有危机意识”,不能认为自己行动早就能占得先机,因为完全可能还有比你更早行动的;就算你是行动最早的,但也未必就能胜利,有许多人行动虽然早,但在优势之下却盲目自满,常以老大自居,这样只有固步自封,最终丧失领先优势。
“踏遍青山人未老”——“踏遍青山”,可以看作是大量涉猎富有生命力的东西,“人未老”可以体现一种精神世界的勃勃生机。
可以写,只要我们能做到积极乐观,经常能发现并汲取生活中的美,经常进行精神上的新陈代谢、吐故纳新,我们的内心就会永葆青春。
“风景这边独好”——首先当然可以写“风景”,除了“风景”,还可以想想,为什么经常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而毛泽东偏偏说“风景这边独好”?所以就可以写,“只有懂得欣赏,才能在熟悉的地方发现风景”,同时,还可以思考:为什么说风景这边“独”好呢?同样的风景让不同的人看,为什么就不一样呢?又可以写“个性的魅力”,正是独特的眼光才在不同的眼中形成独异的风景。
这些方面的内容都可以写,如果能把挖掘到的这些方面结合起来写会更好,但要注意,不要为结合而结合,要找出它们内在的联系来,才容易让全文做到浑然一体。
素材链接
1.WPS、Winamp、超级解霸,10年前曾经分别是每台电脑中文处理、音频播放、视频播放软件的不二之选,当时它们在各自的领域的成就已不是简单用“辉
煌”所能形容得了的,先行者的身份确实让它们占尽优势,但由于种种原因,曾经辉煌的它们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到今天,还有多少人会把它们作为装机时的必备软件呢?
2.文革中,一位老音乐家被下放到农村铡了七年的草,平反后,人们发现他并没有憔悴衰老。
他笑道:“怎么会老呢?每天铡草我都是按四四拍铡的。
”
3.同样的落花,林黛玉眼中是“花谢花飞花漫天,红消香断有谁怜”,龚自珍则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同样的梅花,陆游看到的是“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毛泽东看到的则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例文
人生三景
□河北唐山一中刘翠亭
觅风景,上青山,人随青山老,风景何处好?
人方年少,如初涉山水。
爱山脚郁郁葱葱,爱满目春意正浓。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少年寻景,为景而寻。
看不穿浓阴背后的故事,猜不透长堤之下的纠葛。
一方景,一方情。
少年涉世未深,便觉得这世上可称为风景之物就是可以入画之物。
或是秀水,或是险峰,或是奇石,或是异草——这是不同之景。
或是淡云,或是落叶,或是池塘,或是杂花——这是大同之景。
年少之时,总是在用自己小小的心探寻着偌大的世界,不时为残花落叶伤心,偶尔为嫩枝新芽惊喜。
心被外物牵动,单纯地为风景动情。
这是一种感动,也是一份平静。
少年茕茕而立,抬望眼,观美景,景为景,人为人,景非因人成,人却随景异。
人至中年,如上山腰。
不说饱经风霜,也算历经世事。
这时可谓“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中年寻景,为情而寻。
目睹过几分悲欢离合,亲历过几次人间聚散。
一方情,一方景。
情所至处,俯仰之间皆可成景。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这是中年的喜悦,如酒般醇厚,有醉意却不张狂。
是谁无事种芭蕉,朝也萧萧,晚也萧萧——这是中年人的惆怅,如风乍起,吹皱的一池春水。
这景,也许不能入画,却可入心。
悲伤时,夕阳无限好也隐藏着只是近黄昏的悲凉。
喜悦时,满天乌云也预示着即将出现的万里晴空。
中年独倚栏杆,怅寥廓,数风景,景带情,景含情,情变景亦变,情景同时生。
暮年登峰顶,饱尝世态炎凉。
看过山脚的繁花,听过山腰的冷雨,到了山顶,只有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也许只有这样才能“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吧。
暮年寻景,为心而寻。
只要一壶浊酒,一方山色,便可畅叙幽情,如同造访久未谋面的老友。
一方景,一颗心。
只有经过岁月的濯洗才能如此吧,看景是景,又非景。
与山对饮,与云同歌,眼中之景化作了另一个自己,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只要心动,便处处是风景,永远不孤独。
即使览尽人间春色,也能发现每片叶子的不同。
暮年举杯邀明月,却回头,念风景,景非景,景从心中生,心动景方成。
青山之上,风景常新,踏遍青山心不老,风景这边独好。
评点
本文作为一篇优秀范文,其出色之处总体来看有以下三方面:
一、文章立意高远。
本文从材料中“风景这边独好”一句而引入,将人生的
少年、中年、老年三个阶段分别与“风景”的三个阶段对应起来,分别是为“景”、“情”、“心”去寻,这样文章的寓意就深刻了。
二、文章语言极富韵味。
读罢全文,可以感受到作文在语言方面的苦心孤诣之处,或长句,或短句,或整句,或散句,相间出现,各种修辞手法夹杂使用,读来令人朗朗上口,余味无穷。
三、文章结构严谨。
文章的开头与结尾一问一答,构成了天然的照应,同时由于文章是按少年、中年、老年三段来写的,这样,正文的三部分又顺理成章地构成了递进式排比,显得非常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