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群文阅读《走进童话世界》教学设计(含选文)
课外阅读教案:《走进童话世界》

课外阅读教案:《走进童话世界》第一章:童话世界概览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童话故事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使学生认识到童话故事是一种文学体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寓意。
引导学生对童话故事产生兴趣,激发阅读欲望。
1.2 教学内容童话故事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童话故事的特点和分类。
童话故事的价值和影响。
1.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童话故事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
讨论童话故事的特点和分类。
1.4 作业布置学生选择一部童话故事进行阅读,并简要介绍故事内容。
第二章:童话故事阅读技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童话故事的阅读技巧。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理解故事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童话故事的阅读技巧。
如何理解童话故事中的寓意。
如何分析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
2.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童话故事的阅读技巧。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理解故事中的寓意。
学生分享自己阅读童话故事的体验。
2.4 作业布置学生选择一部童话故事进行阅读,并尝试运用所学的阅读技巧进行分析。
第三章:经典童话故事解析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分析经典童话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培养学生深入思考和解读故事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经典童话故事的选择和解析。
故事主题和寓意的探讨。
故事中的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
3.3 教学活动教师介绍经典童话故事的选择标准。
学生分组讨论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学生进行故事解析的分享和讨论。
3.4 作业布置第四章:创意写作:编写自己的童话故事4.1 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4.2 教学内容创意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童话故事的基本结构和要素。
学生自己的童话故事创作。
4.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创意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学生讨论童话故事的基本结构和要素。
学生进行自己的童话故事创作。
4.4 作业布置学生完成自己的童话故事创作,并互相分享和评价。
第五章:童话故事表演与展示5.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走进童话世界教学设计

走进童话世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其阅读能力;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其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水平;4.让学生通过走进童话世界,感受美好与善良,塑造正确价值观。
教学准备:1.童话故事集合或绘本;2.视听设备(电视、电脑、投影仪等);3.材料准备(纸、铅笔、颜料、剪刀、胶水等);4.学生总结整理出的童话故事。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创设一个童话世界的氛围,如放置一些与童话相关的装饰品,播放一段童话故事的背景音乐等;2.老师与学生们一起欣赏一段精选的童话片段(如《白雪公主》的开头部分),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
二、阅读童话故事(20分钟)1.学生自选童话故事,阅读故事内容;2.老师选择一段比较精彩的童话故事进行朗读,让学生们再次感受童话的魅力;3.学生们交流分享阅读心得和对童话故事的理解,激发学生们的思考。
三、创作童话故事角色(30分钟)1.老师给学生们分发纸、铅笔、颜料、剪刀等材料,让学生们根据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创作一个角色;2.学生们合作讨论,确定角色的形象和特点;3.学生们动手制作他们所创作的角色,可以是纸片剪贴、画画等形式。
四、角色串演(20分钟)1.学生们将自己所创作的童话角色带到课堂上进行串演,展示自己的作品;2.学生们在串演中扮演自己所创作的角色,展示角色的形象和特点;3.学生们可以通过阅读故事的方式,讲述自己所创作的角色所经历的故事,或编写小剧本进行表演。
五、总结讨论(10分钟)1.学生们结合自己的角色创作,总结整理出一份童话故事,要求故事逻辑连贯,语言生动;2.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自己所创作的童话故事,并进行讨论和修改;3.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并演讲自己的童话故事。
六、拓展活动(20分钟)1.学生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分角色分组进行小组朗读演绎;2.学生们可以利用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形式,制作自己的童话故事影片或广播剧;3.学生们可以绘制童话故事的插图或设计童话故事的封面。
小学四年级语文群文阅读《走进童话世界》教学设计(含选文)

小学群文阅读教学设计附选文:学会分享一个商人从遥远的地方引进了一种十分名贵的花卉,许多人向他要种子,他却一粒也舍不得给。
他计划繁育三年,等拥有上万株后,就开始出售。
可是到了第三年,这些花却完全没有了原来的那种雍容和华贵。
商人便去请教一位植物学家。
植物学家问他:“你家花圃的隔壁是什么?”商人说:“是别人的花圃。
”植物学家又问他:“他们种的也是这种花吗?”商人摇摇头说:“不,他们种的都是普通花卉。
”植物学家沉思了半晌,说:“因为你的花被风传授了邻居的花粉,所以一年不如一年了。
”商人问植物学家该怎么办。
植物学家说:“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让你的邻居们也都种上这种花。
”虽然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但商人还是听从植物学家的话,把花种分给了邻居。
第二年春暖花开时,商人和邻居的花圃几乎成了这种名贵之花的海洋,花也恢复了原来的雍容华贵。
商人终于明白:只有学会分享,才能获得更多的美丽与快乐!孤独的熊猫咪咪在一座高高的山上,长满了密密的竹子。
这里住着熊猫的家。
家里有熊猫爸爸、熊猫妈妈和他们的小宝宝——咪咪。
因为只有咪咪这么一个孩子,爸爸妈妈把他看做是掌上明珠,对他百般宠爱。
咪咪要什么,就给他什么,恨不得把天上的星星也摘下来给他。
从早到晚,爸爸妈妈都围着他转,听他使唤,咪咪简直成了家里的小霸王。
一个晴朗的日子,黑熊妈妈带着小黑熊来到熊猫家做客。
熊猫妈妈十分热情地接待了他们,还拿出一串黄澄澄的香蕉请小黑熊吃,咪咪猛地从妈妈手里夺下香蕉:“这是我的!”他把香蕉全抱在怀里,一根接一根地剥着吃,嘴里还故意发出“叭叭”的声响。
爸爸又拿出花皮球给小黑熊玩,咪咪扔下香蕉,又抢过皮球:“不给!不给!”“咪咪,不许这么没礼貌!”妈妈生气了。
看着爸爸妈妈今天没依着他,咪咪放声大哭,遍地乱滚,无论对他说多少好话他都不肯起来。
真扫兴!黑熊妈妈只好带着小黑熊回家了。
咪咪这般无礼,谁也不愿再到他家做客了。
可是,咪咪偏偏爱热闹,家里太寂寞了,他就跑出去找小伙伴玩。
走进童话世界教学设计

走进童话世界291班王庆一、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中能指导学生“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并且能“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走进童话世界》是通过对童话故事的阅读,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学会积累,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同时,引导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展示再现童话,加深理解,并培养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能力。
二、活动对象本班学生能大量阅读课外书,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自我表现的欲望较强烈。
老师导入第三单元教学的一开始,学生就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并希望把自己所认识的童话跟伙伴们一起分享。
老师便趁此机会与学生明确了要开展一次“走进童话世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学生们听到老师的提议脸上都显露出愉悦的笑脸,并希望通过本次活动锻炼自己的综合性学习的能力。
三、活动目标1、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了解童话的内容,感悟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感受童话的魅力。
2、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尽情体验童话的乐趣,提高阅读积累能力,培养听、说、读、写、演的能力。
3、通过展示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不断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四、时间安排:(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启动课。
利用学生一开始学习童话单元的浓厚兴趣,为学生推荐优秀童话,引导学生课外广泛阅读,并加深对童话特征的了解;鼓励学生发挥想象,抓住童话的特征学习自己编写简单的童话。
第二阶段: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为说童话、演童话、写童话、优秀童话推荐手抄报做好准备。
第三阶段:汇报交流、活动成果展示。
五、活动准备技能准备:1.教会学生如何准确、声情并茂地把童话故事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2.教会学生编写童话要大胆想象。
3.辅导学生如何制作以“优秀童话推荐”为题的手抄报或电脑手抄报。
《走进童话》教学设计

童趣. 童话. 童心———四年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进童话世界》设计及反思一、设计前提:基于本册第三单元以中外童话故事为主题的一组教学内容,向课外拓展,进行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中外童话是一座巨大的知识文学宝库,为了引导学生由走进文本——到感受文本——体验文本——走出文本——感受快乐——感受生活,走进社会大语文天地,我设计了本次语文综合性活动。
二、设计理念:本课设计的指导思想就是抓一条主线,以学生发展为主线。
以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渠道获取资料的能力。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在设计中力求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了解童话的内容,感悟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感受童话的魅力。
2、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尽情体验童话的乐趣,提高阅读积累能力,培养听、说、读、写、演的能力。
3、通过展示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不断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活动形式:通过以下步骤完成以“童话”为关键词的多种交流活动:第一,以小组为单位提出研究话题,如“什么是童话?有哪些表现形式?”“童话和寓言有什么不同?”“有哪些著名的中外童话作家,他们的代表作有哪些?”“推荐我们爱读的童话故事”“童话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如何创编自己的童话?”“自编自演自己的童话,让大家来评一评。
”;第二,确定研究方式。
走进童话世界教案

走进童话世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童话故事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通过阅读童话故事,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友情等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童话故事的基本特点2. 童话故事中的角色塑造3. 童话故事的情节安排4. 童话故事的寓意和启示5. 优秀童话故事选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童话故事的基本特点、角色塑造、情节安排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童话故事,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寓意和启示。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童话故事中的主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4. 阅读法: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童话故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教学准备1. 童话故事文本:选定一批适合学生阅读的优秀童话故事。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童话故事文本、图片等。
3. 教学卡片:用于引导学生关注童话故事中的关键信息。
五、教学进程1. 第一课时:童话故事的基本特点(1)导入:引导学生谈论对童话故事的了解和印象。
(2)讲解:介绍童话故事的基本特点,如夸张、想象、寓意等。
(3)案例分析:分析一组童话故事,让学生感受童话故事的魅力。
2. 第二课时:童话故事中的角色塑造(1)导入: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童话故事中的角色。
(2)讲解:分析童话故事中角色的特点,如善良、勇敢、聪明等。
(3)案例分析:分析一组童话故事,让学生了解角色塑造的重要性。
3. 第三课时:童话故事的情节安排(1)导入:引导学生谈论童话故事中的情节。
(2)讲解:介绍童话故事情节的安排技巧,如悬念、转折等。
(3)案例分析:分析一组童话故事,让学生体会情节安排的魅力。
4. 第四课时:童话故事的寓意和启示(1)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童话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
(2)讲解:讲解童话故事中的寓意和启示,如关爱他人、珍惜友情等。
(3)案例分析:分析一组童话故事,让学生感受寓意和启示的力量。
5. 第五课时:优秀童话故事选读(1)导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进行阅读。
走进童话世界的教案

走进童话世界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童话故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阅读兴趣。
3. 引导学生学会从童话故事中汲取道德教育和人生智慧。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安徒生童话》简介教学重点:了解安徒生童话的特点及其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
2. 第二课:《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重点:分析故事情节,理解主人公的悲惨命运及故事背后的社会意义。
3. 第三课:《丑小鸭》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不是每一个生命都能得到赞美,但每一个生命都有成长的权利”的道理。
4. 第四课:《海的女儿》教学重点:理解小人鱼为了爱情付出巨大牺牲的精神内涵。
5. 第五课:《白雪公主》教学重点: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认识善与恶的斗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童话故事背景、作者生平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故事中的道德教育意义进行分组讨论。
4.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表演童话故事,增强课堂互动性。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安徒生童话选集。
2. 课件:童话故事相关图片、视频等。
3. 道具:用于学生表演童话故事的道具。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课堂回答、讨论和表演等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课后童话故事阅读心得体会。
3. 综合素质:学生在童话故事中汲取的道德教育和人生智慧。
六、教学计划:1. 第六课:《灰姑娘》教学重点:理解灰姑娘的善良和勇敢,以及善有善报的主题。
2. 第七课:《小红帽》教学重点:分析小红帽和狼的角色,引导学生辨别是非,提高警惕性。
3. 第八课:《睡美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睡美人的故事寓意,珍惜生命中的美好时光。
4. 第九课:《青蛙王子》教学重点:通过青蛙王子故事,教育学生诚实守信,勇于承担责任。
5. 第十课:《彼得潘》教学重点:分析彼得潘这个角色,引导学生认识成长与担当的重要性。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童话故事背景、作者生平等。
小学语文《走进童话世界》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走进童话世界》授课方案1、让学生在阅读目录和简介中大概认识童话书的内容,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优异的阅读习惯。
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孩子领悟到读书的快乐,阅读的乐趣。
2、在读故事中,目染耳濡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3、在小组议论中还进行团结互帮、交流合作的思想质量教育。
结构流程图:揭露专题--呼叫旧知、指导文本--小结方法、激励读书--拓展延伸授课目的:1、经过阅读,指导学生学会读懂童话,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2、掌握读懂童话人物和道理,从而学会基本的读书方法。
、激发情味,授课过程:一、揭露专题1.课件展现:童话故事图片2.你们知道这些图片吗 ?图片上的主人公有怎样的故事呢 ?( 学生讲自己知道的童话故事 ) 你是经过什么路子知道他们的?(真是见多识广,知道这么多的故事,真了不起。
这些都是美丽的童话人物,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世界,去认识他们吧!)板书课题:走进童话世界二、呼叫旧知、指导文本。
1、说起童话,有一个人就不得不提,那就是童话大师安徒生。
他一世写的好多的童话故事人们把它整理成了一本书叫《安徒生童话全集》出示他的童话书图片(课件)。
让我们来初步认识一下他和他的童话吧!(指导学生观察图书封面、阅读简介和目录指导。
出示《安徒生童话全集》图书目录。
指导读书方法:阅读性的泛读法对大部分简单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用阅读法,即任意翻翻,大概认识其主要内容,或经过看标题、目录、内容纲领、前言等,以求在有限时间内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从简介和目录上你知道了点什么?2、安徒生是世界童话大王,他的童话故事多半是经典很值得一看,1)下面我们就读读《买火柴的小女孩》吧!请同学们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把这篇童话快速读一遍。
出示问题:童话中一共出现了几个人物?(读书方法:限量速读法,在阅读前确定阅读的数量,限准时间读完。
)2)请同学们再读一遍抓住展现这些人物形象的段落、句子、词语多读几遍,用笔划一划,也能够在旁边写下你对这个人物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主题回顾
孩子们,从第三组课文中,你分别感受到了什么?
《巨人的花园》分享快乐;《幸福是什么》;劳动创造;
《去年的树》;朋友真情;《小木偶的故事》体验生活;
(2)风越刮越大, 还夹杂着雪花。 一个男孩戴着一只棉手套在雪 地里艰难的行走着。当他看见松鼠一家躲在一只棉手套里时,他怎么 做的?(引导学生探究,小男孩美好的心灵)
(3)读写结合,当小男孩看到松鼠们在棉套里温暖快乐的生活 时,小男孩心里暖暖的,它想对松鼠说些什么?松鼠爸爸又想对小男 孩说什么?先小组里说一说,再写下来。(学生以 “敬爱的松鼠爸爸⋯⋯”开头进行写作,过程中进行点评和指导)
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 ”策略为指导,以知识树为线,实现教学 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 法上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附选文:
学会分享
一个商人从遥远的地方引进了一种十分名贵的花卉, 许多人向他要种子, 他 却一粒也舍不得给。他计划繁育三年,等拥有上万株后,就开始出售。可是到了 第三年,这些花却完全没有了原来的那种雍容和华贵。 商人便去请教一位植物学 家。植物学家问他:“你家花圃的隔壁是什么?”商人说: “是别人的花圃。”植 物学家又问他:“他们种的也是这种花吗?”商人摇摇头说: “不,他们种的都是 普通花卉。”
从这里你感受到什么?(小熊猫一定很娇气)
②从此,没有谁再理咪咪了 ⋯⋯
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遭奚落,没人瞧得起。)
③赏析故事的第六自然段。
从这里你又感受到什么?(谦让、分享、礼貌才是交到好朋友的 灵丹妙药)
3.《两只棉手套》
(1)冬天的西北风刮个没完,松鼠妈妈要生小娃娃了,松鼠爸 爸很着急⋯⋯”
他着急什么呢?(补白)
小学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姓名
教学年级 四年级
联系电话
工作单位
邮箱
议题
“走进童话故事”群文阅读
选文篇目 及来源
1.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三单元课文《巨人的花园》 《幸福是什么》《去年的树》《小木偶的故事》。
2.小学语文课文同步阅读与拓展 《学会分享》《孤独的熊猫咪咪》
《两只棉手套》《神奇的硬币》《小鸟的家》以及《友谊的颜色》。
三、阅读概览
1.在《小学语文课文同步阅读与拓展》中,也选编了六篇以童话 为主题的文章,我们重点阅读了其中的四篇(出示课件)。前几天已 经布置大家进行了认真的阅读,并完成了课后的练习。现在请大家和 同桌相互检查一下,看看你们的答案是不是一样的。
2.这几篇童话里你最喜欢哪一篇,说说主要内容?(生交流,师 引导)。
反方:不是,因为商人明白了,只有学会分享,才能获得美丽与 快乐。
结语:分享是一座天平,你给予他人多少,他人便回报你多少。
(3)联系生活: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这样自私的人,你该怎 么做?这个童话给了你什么启示?
2.《孤独的熊猫咪咪》
(1)学生分享 “精彩片段 ”
预设:①在一座高高的山上,长满了密密的竹子。这里住着熊猫的家。家里有熊猫爸爸、熊猫妈妈和他们的小宝宝——咪咪。因为只 有咪咪这么一个孩子, 所以全家都视它为掌上明珠, 对它百依百顺⋯
教学目标
1.在童话描写的美好情景中熏陶情感,发展思维。
2.分享孩子同Βιβλιοθήκη 阅读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为学生有效同步 阅读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
1.在童话描写的美好情景中熏陶情感,发展思维。
2.分享孩子同步阅读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为学生有效同步 阅读奠定基础。
教学步骤
一、导入谈话
1.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组图片(本组课文中的插 图)看看你们能不能一看就说出这篇文章的题目?你发现这些故事的 共同特点了吗?(童话)真棒!这节课,我们就要继续走进童话,一 起感受童话。
商人终于明白:只有学会分享,才能获得更多的美丽与快乐!
孤独的熊猫咪咪
在一座高高的山上,长满了密密的竹子。这里住着熊猫的家。家里有熊猫爸 爸、熊猫妈妈和他们的小宝宝 —— 咪咪。
因为只有咪咪这么一个孩子, 爸爸妈妈把他看做是掌上明珠, 对他百般宠爱 咪咪要什么,就给他什么,恨不得把天上的星星也摘下来给他。从早到晚,爸爸 妈妈都围着他转,听他使唤,咪咪简直成了家里的小霸王。
植物学家沉思了半晌,说: “因为你的花被风传授了邻居的花粉,所以一年 不如一年了。”商人问植物学家该怎么办。植物学家说: “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让 你的邻居们也都种上这种花。 ”
虽然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 但商人还是听从植物学家的话, 把花种分给了 邻居。第二年春暖花开时, 商人和邻居的花圃几乎成了这种名贵之花的海洋, 花 也恢复了原来的雍容华贵。
四、片断分享、精彩赏析
孩子们,读了这四篇童话,老师相信肯定有一些地方打动了你们 的心,能谈一谈或者讲一讲,然后告诉大家为什么吗?(提个小小的 要求,在汇报之前,请你先说,说是哪篇文章的什么地方。)
1.《学会分享》
(1)师质疑:商人的花真的是因为有魔力而变雍容华贵?
(2)生自由辩论:
正方:是的,童话的魅力就在于魔力驱使下一切都会变得美好。 (片断体会)
五、主题拓展
1.大家再看看这棵童话之树,此刻,他已经是枝繁叶茂,生机盎 然了。
2.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走进了一个充满幻想,多姿 多彩的世界,我们和童话中的主人公一同体验神奇、分享快乐,感受
幸福、分担烦恼,我们感受到这是一个真善美的精神家园,它让我们 的梦想成真!这就是童话,这就是童话的独特魅力!孩子们,今天我 们读的童话仅仅是沧海一粟,浩瀚的大海就在前面不远处,正向你们 招手呢!孩子们,赶快行动起来吧!
板书设计:
童话
拟人化描写
人教实验版小学语文第三组教材专题是 “中外童话 ”,围绕这一专 题,教材选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四篇童话,安排了读童话、编 童话、讲童话、演童话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习。同步教材也安排了 六篇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童话,这样的整体安排,使整组教材的体 系更加系统和完善 。让孩子们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 ,了解童话的内容, 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进一步感受童话的魅力,在童 话的世界里尽情地徜徉、幻想⋯⋯从而更喜欢童话这种文学体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