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文物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故宫物品点查报告》(瓷胎画珐琅类摘录)

《故宫物品点查报告》(瓷胎画珐琅类摘录)
一对
现藏台北
393
磁胎洋彩青地金花鱼游春水瓶
(带匣破原东107号乾隆年制)
一对
......
......
......
......
398
磁胎洋彩玲珑玉壶春式套瓶 (带匣破乾隆年制)
一件
399 木箱 1
磁胎画珐琅黄地白里菊花四寸碟
(带匣原东43号乾隆年制)
一对
399 木箱 2
磁胎洋彩玉环蒜头瓶 (带匣东89号乾隆年制)
一对
340
磁胎画珐琅白地紫云龙大碗 (乾隆款)
一对
341至343
磁胎洋彩红地团花山水汤碗 (乾隆款)
三对
344
磁胎画珐琅山水人物茶盅 (乾隆款)
一对
345
磁胎画珐琅锦上添花大碗 (乾隆款)
一对
346
磁胎画珐琅茶盅 (乾隆款)
一件
347
磁胎洋彩红地团花山水膳碗 (乾隆款)
一对
348
磁胎洋彩蓝地团花山水膳碗 (乾隆款)
224
磁胎画珐琅眉寿长春白地宫碗 (雍正年制)
一对
225
磁胎画珐琅五伦图白地大碗 (雍正年制)
一对
226
磁胎画珐琅芝仙祝寿白地宫碗 (雍正年制)
一对
227
磁胎画珐琅节双喜白地宫碗 (雍正年制)
一对
现藏台北
228
磁胎画珐琅芝白梅花红地宫碗 (雍正年制)
一对
229
磁胎画珐琅绿竹长春白地宫碗 (雍正年制)
一对
259
磁胎画珐琅五彩西番花黄地大碗
(康熙年制堆料款)
一对
260
宜兴胎画珐琅盖碗 (康熙年制)
262
磁胎画珐琅五色西番花红地茶碗

故宫文物鉴定工作总结报告

故宫文物鉴定工作总结报告

故宫文物鉴定工作总结报告故宫文物鉴定工作总结报告尊敬的领导:我所在的故宫文物鉴定工作组,自今年年初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对故宫博物院所藏文物的鉴定工作。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我将对工作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一、工作内容1. 开展文物鉴定与考证工作。

根据博物馆的历史资料和专家的意见,对所藏的文物进行鉴定和考证,确保其真实性和价值。

2. 进行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

针对损坏的文物,进行保护与修复研究,使其能够长期保存,并展示其完整和美观。

3. 组织文物展览与推广活动。

根据研究成果,策划并组织相关的文物展览和推广活动,使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故宫博物院的文物。

二、工作成果1. 完成了对故宫博物院所藏文物的鉴定和考证工作,并形成了详实的鉴定报告。

通过对文物的鉴定和考证,我们对故宫博物院的文物进行了全面的了解,为后续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了依据。

2. 参与了多个文物修复项目,使大量损坏的文物得到了修复和保护。

通过我们的工作,许多文物恢复了原貌,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

3. 策划并组织了多个文物展览和推广活动,吸引了大量观众。

我们精心展示了故宫博物院的精品文物,让观众更加了解和欣赏故宫的魅力。

三、存在的问题1. 鉴定工作需要更多专家的参与和支持,以提高鉴定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2. 文物修复工作需要更多先进的修复设备和技术,以更好地保护和修复文物。

3. 文物展览和推广活动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和专业人员的支持,以提高展览的质量和影响力。

四、改进措施1. 加强与其他博物馆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多方共享资源和调动专家。

2. 引进更先进的文物修复设备和技术,提高文物修复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 加强对文物展览和推广活动的策划和组织,提高其吸引力和影响力。

五、对未来工作的展望1. 继续加强文物鉴定工作,确保博物院所藏文物的真实性和价值。

2. 提高文物修复工作的水平,保护和修复更多的文物。

3. 不断推进文物展览和推广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故宫的文物。

故宫物品点查报告

故宫物品点查报告

故宫物品点查报告故宫,这座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的宫殿建筑群,拥有着无数珍贵的文物和物品。

为了更好地保护、管理和研究这些宝贵的遗产,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而细致的物品点查工作。

以下是本次点查的详细报告。

一、点查背景与目的故宫作为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历经数百年的风雨,积累了大量的文物和物品。

这些文物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然而,由于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以及管理的需要,定期对故宫内的物品进行点查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本次点查的主要目的是:1、全面掌握故宫内物品的数量、种类、保存状况等基本信息,建立准确、完整的物品档案。

2、发现可能存在的损坏、丢失或需要修复的物品,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3、对物品的陈列和存放进行合理规划,提高故宫的展示效果和保护水平。

二、点查范围与对象本次点查涵盖了故宫内的各个宫殿、库房、展厅以及附属建筑。

点查对象包括但不限于:1、各类文物,如书画、陶瓷、青铜器、玉器、金银器等。

2、宫廷生活用品,如家具、服饰、器具等。

3、建筑构件和装饰物品,如门窗、栏杆、雕刻等。

三、点查方法与流程为了确保点查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和流程:1、制定详细的点查计划,明确点查的区域、人员分工和时间安排。

2、组织专业的点查团队,包括文物专家、保护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

3、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数字化摄影、三维扫描等,对物品进行记录和测量。

4、对每件物品进行编号、登记,详细记录其名称、年代、材质、尺寸、来源、保存状况等信息。

5、按照不同的类别和保存状况,对物品进行分类整理和存放。

四、点查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完成了对故宫内物品的点查工作,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物品数量共点查文物_____件,其中一级文物_____件,二级文物_____件,三级文物_____件。

宫廷生活用品_____件,建筑构件和装饰物品_____件。

2、物品种类书画类:包括_____等著名作品。

北京故宫博物院考察报告

北京故宫博物院考察报告

北京故宫博物院考报 告
故宫简介
中国故宫原名是叫紫禁城,占地72万多平方 米,有楼8000余间,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 文物藏品180余万件。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 宫,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了。 明成祖朱棣决定迁都北京,永乐4年(1406年) 始建,永乐18年基本建成,在500年历史中有 24位皇帝曾居住于此。其中,明朝有14位皇 帝,而清朝有10位皇帝。经明、清两代多次 重修和扩建,故宫仍然保持了原来的布局。 。
10、上驷院建筑群(已不 存,原址有山石) 11、南北十三排建筑群 12、御茶膳房 13、内阁大堂建筑群 14、文华殿建筑群(包括 文华门、文华殿、后殿、 东西配殿、文渊阁、东 西碑亭) 15、传心殿建筑群 16、灯库、銮驾库等 17、箭亭 18、东华门、东北角楼、 东南角楼
藏品展览
寄语
故宫作为与法国罗浮宫、俄罗斯冬宫相媲美 的世界三大皇宫博物馆,其建筑规模之大, 其藏品之丰富,其价值之高,是无法用语言 描绘的,希望大家在为之骄傲的同时,要做 好对其保护工作。
6、宁寿宫建筑群 中路:九龙壁、皇极门、宁寿门、皇极殿、宁寿 宫、养性门、养性殿、乐寿堂、颐和轩、景祺阁 西路:衍祺门、古华轩、矩亭、抑斋、遂初堂、 旭辉庭、碧螺亭、云光楼、三友轩、符望阁、倦 勤斋、珍妃井等 东路:畅音阁、扮戏楼、阅是楼、庆寿堂、寻沿 书屋、景福宫、佛日楼、梵华楼等 7、茶缎库建筑群 8、天穹宝殿建筑群 9、南三所建筑群(包括影壁、三座门、宫门四 座、正殿三座、后寝殿三座、后罩房三座、东西 配殿十余座等)
住、游玩之所。内廷东部的宁寿宫是当年乾隆 皇帝退位后养老而修建。内廷西部有慈宁宫、 寿安宫等。此外还有重华宫,北五所等建筑。
主要建筑和建筑群
中路建筑 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乾清门、乾清宫(两侧有弘德殿、昭仁殿)、 交泰殿、坤宁宫(两侧有东暖殿、西暖殿)、 坤宁门、、御花园建筑群(包括天一门、钦 安殿、千秋亭、万春亭、降雪轩、养性斋、 御景亭、延晖阁、四神祠、井亭、摛藻堂 等)、神武门

文物情况汇报

文物情况汇报

文物情况汇报
根据最近对文物情况的调查和汇总,我将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所掌握的情况。

首先,我们对文物的数量进行了统计。

目前,我们馆藏的文物总数为约1000件,其中包括陶瓷、青铜器、玉器、书画等各类文物。

这些文物大部分保存完好,但也有部分文物存在一定程度的损坏,需要进行修复和保护。

其次,我们对文物的分类和特点进行了分析。

在陶瓷类文物中,我们收藏了大量的唐宋明清各个时期的瓷器,其中以青花瓷、粉彩瓷为主。

在青铜器方面,我们收藏了一些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其中包括鼎、壶、盘等器物。

在玉器方面,我们收藏了一些战国时期的玉器,包括玉璧、玉琮等。

此外,我们还有一些书画作品,其中包括了不少名家的真迹和临摹作品。

再者,我们对文物的保存状况进行了检查。

在检查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文物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表面有裂纹、颜色褪色、部分部件缺失等。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保护,以免文物受到进一步的损坏。

最后,我们对文物的展示和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

目前,我们的文物展览主要分为常设展和临时展览两种形式。

常设展主要展示我们馆藏的精品文物,临时展览则根据不同的主题和时段进行策划。

此外,我们还定期举办文物讲座、文物鉴定活动等,以便更好地向公众传播文物知识和文化价值。

总的来说,我们的文物情况总体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文物的保护工作,提升文物展示和利用的水平,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我们的文物收藏。

希望大家能够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关注我们的文物工作,共同为文物保护和传承贡献力量。

故宫已提交文物受损事故调查报告

故宫已提交文物受损事故调查报告

故宫已提交文物受损事故调查报告第一篇:故宫已提交文物受损事故调查报告目前故宫博物院已将事故的调查报告提交给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上午追访文化部:故宫昨日已提交报告文化部相关部门今天上午证实,昨日,已收到故宫博物院的事故调查报告,但具体内容暂时不便透露,故宫已提交文物受损事故调查报告。

事故发生在7月初,但工作人员表示,不确定当时是否收到事故通知,“以故宫方面的说法为准”。

此前,记者从故宫博物院获悉,由于处理程序问题,事发后,故宫博物院并没有第一时间向文化部汇报。

国家文物局已介入将给官方回应今天上午,国家文物局表示,近期将就故宫文物受损一事给出官方回应。

有关人士称,目前国家文物局有关业务部门已经介入故宫哥窑瓷器受损一事,并已经向故宫博物院了解了相关情况。

不过,国家文物局是在故宫文物受损后第一时间获悉还是最近两天才知道,国家文物局新闻办的工作人员并未给出明确答复。

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国家文物局将在近期就故宫哥窑瓷器受损一事给出官方回应,调查报告《故宫已提交文物受损事故调查报告》。

“现在这份回应的内容还不能透露,快的话也要下午才有可能出来,但具体的时间还不确定。

”该工作人员说。

●律师说法未及时上报故宫要承担责任北京天依律师事务所的张生贵律师介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应根据文物的级别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上报,故宫这次没能及时上报将要承担至少两方面的责任:即过失致文物损坏的责任和隐瞒不报的责任。

具体追究可能会涉及行政责任、民事赔偿责任,如果事情比较严重,可能还要承担相关刑事责任。

●法规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四十八条规定:馆藏一级文物损毁的,应当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核查处理。

《国家文物局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管理办法》规定,国有文物事业单位应当在知道突发事件发生后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以上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如发生一级文物丢失或者损坏等情形,县级以上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接到报告2小时内,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同时向国家文物局报告。

故宫博物院考察报告

故宫博物院考察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故宫博物院考察报告篇一:故宫博物院考察报告故宫博物院考察报告张舒翔10月20日上午我们一家人来到故宫博物院进行考察。

故宫,坐落在北京的中心,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建筑群,举世闻名。

故宫博物院的简介:这座建立于1925年10月的博物院是在明朝和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文物收藏主要来源于宫中收藏。

宫城称为紫禁城,周围有护城河环绕。

城墙四面辟门:南面正门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分别为东华门和西华门,门上都设重檐门楼,造型华美,我们就是从南面的午门进入,于北门神武门出来。

整组宫殿建筑布局与形制均严格按照封建礼制和阴阳五行学说设计与营造,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从午门进入后,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太和门,然后依次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三座宫殿是紫禁城前半部的中心,东西辅以文华、武英二殿,统称为“外朝”,是明清两代皇帝办理政务、举行朝会及其他重要庆典的场所。

其中太和殿重檐庑殿,是现存中国古代建筑中最高大的建筑,是封建皇权的象征,皇帝登基、万寿、大婚、册立皇后等均在这里举行。

中和殿为攒尖顶,是大朝前的预备室,供休息之用。

保和殿为重檐歇山式,殿内沿袭宋元减柱造法式,空间开阔,在清代时宴请王公、举行殿试等的地方。

文华殿在明代是太子读书、举行经筵学典礼和召见学士的地方。

英武殿原召见大臣议事之处,但实际应用很少。

三大殿建于八九米高的汉白玉石台基上,一律红墙黄璃瓦,色调鲜丽。

不同的屋顶使建筑体型主次分明,富于变化。

穿过保和殿后的乾清门,就是内廷,包括一乾清宫为中心的中路和左右侧大片妃嫔所居的院落式寝宫。

其中乾清宫是皇帝正寝,坤宁宫是皇后所居,明朝嘉靖时,两宫之间又建了一座小殿“交泰殿”,于是成了外三殿与内三殿的布局。

左、右为东、西六宫,后来是御花园,分别为皇帝、皇后、妃嫔们的寝宫和活动场所。

在此以外,东有皇极殿、宁寿宫、养性殿、乐寿堂等建筑,习惯上称为外东路,为准备皇帝退位后生活所建。

文物巡查调研报告

文物巡查调研报告

文物巡查调研报告文物巡查调研报告一、引言文物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重要历史符号和文化遗产。

为了保护和传承文物,我们进行了文物巡查调研。

本次调研主要目的是了解文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文物保护的措施和方法。

二、调研方法1. 实地考察:我们选取了几个历史古迹和重要文物保护单位,实地考察了这些地方的文物状况以及保护措施。

2. 采访调查:我们与文物保护工作人员进行了面对面的采访,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和对文物保护的看法。

三、调研结果1. 文物现状:经过实地考察,我们发现大部分文物都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古迹和博物馆内文物的状况良好,展示效果较好。

但也发现部分文物存在一些问题,如腐蚀、缺失、损坏等,需要加强保护措施。

2. 保护措施:根据采访调查的结果,我们了解到目前文物保护工作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固定、保温、防潮等,以确保文物的安全性和保存状况。

同时,也有多个专业机构参与文物保护,并利用先进科技手段进行文物保护修复。

3. 存在问题: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是文物保护资源紧缺,不同地区文物保护水平差距较大,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其次是文物保护意识不高,个别游客不遵守参观规定,容易对文物造成损害;最后是文物保护法律法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强化,以提升文物保护措施的力度和效果。

四、建议和措施1. 增加投入:加大对文物保护的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源配置,提高文物保护的能力和水平。

2. 宣传教育:加强对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教育,提高文物保护的参与度和责任感。

3. 完善法规:修订和完善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强化文物保护的法律效应,提高文物保护的力度和效果。

4. 国际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文物保护合作,学习先进的文物保护经验和技术,推动我国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

五、结论通过文物巡查调研,我们了解了我国文物保护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文物保护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做好文物保护,才能保护好我们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遗憾的是,法门寺佛门 魂宝自亮相后,代表越 窑最高成就的秘色瓷并 没有得到应有的礼遇, 特别二口银棱碗,其泛 黄的釉色,让行家里手 皱眉摇头沮丧无比。
青花瓷
•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 瓷器,英文名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它是 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 原料,在陶瓷坯体上 描绘纹饰,再罩上一 层透明釉,经高温还 原焰一次烧成。钴料 烧成后呈蓝色,具有 着色力强、发色鲜艳、 烧成率高、呈色稳定 的特点。
玉器
• 此幅围棋分碧玉、白 玉两色,每色各185粒 棋子。附紫檀玉顶盒 两个,盒盖顶为白玉钮, 钮中饰金属花形蕊。
围棋是中国最古老的 棋戏之一。
优质白玉,其颜色呈脂白色,可稍泛淡青色、乳黄
色,质地细腻滋润,油脂性好,可有少量石花等杂 质。最上等的白玉产自新疆的和田。
明、清两代,取如意之名,表示吉祥如意, 幸福来临,是供玩赏的吉利器物。 “如意”一词出于印度梵语“阿娜律”。 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 不能至,搔之可如意。
故宫文物
组员:王夏吟 张文彦 姚昂 尉晓媛 尧志辉
• 经过组员们多天的讨论, 以及4月9日去故宫参观 后的结论,我们组决定 将作品的主题放在故宫 文物上,并且以时间为 线索,做出故宫内在观故宫后同 学们的感想、大家讨论 的结果。
秘色瓷
• 古代名窑进贡朝廷的 一种特制瓷器精品。 简称“秘瓷”。
图片展示
感想
• 此次故宫之行,收获甚多!踏进午门的一 刻便感受到了这座承载了两代王朝兴衰的 皇宫所渗透出的庄严与神圣。这些不仅仅 因为它汇聚了无限的王者之气,更在于它 严谨而完美的具有等级的布局。
• 跨过太和门,雄壮宏伟的太和殿跃然于我 们的眼前。那高大幽红的宫墙,折射着金 光的琉璃瓦,已把这座大殿烘托至极。使 我们深深的感受到皇权与君命不可侵犯的 威仪。
作品设计走向
• 在对故宫进行了实地考察之后,我们对故宫有了 更新的认识。
• 它不仅仅只是一个宫殿,不仅仅只是一个博物馆。 它俨然已经变成了一个文化展示的平台。
• 在经过前期的讨论和九号的考察后,我们将作品 的设计方向放到了传统图案上。借由这些传统图 案的形状来展示文物的“精神”。
• 我们 发现如:太极,八卦,钱币。。。的形状可 以与我们的主题十分巧妙的结合在一起。
• 保和殿的陈设与乾清宫中高悬的“正大光 明”匾仿佛把我们带入了那个悠久而传奇 的朝代。这种时间的烙印定格在我们每个 人心中;那段凝固的历史隽永在我们伟大 祖国的生命坐标上。每一个花纹,每一个 图案都使我们依稀看到当年工匠们建造这 座傲然于世的宫殿时的用心与他们所倾注 的将近毕生的精力。
• 最使我们震撼的还是那些无价之宝。来到 玉器馆,珐琅馆无一不让我们惊讶与钦佩, 也为那时人们所拥有的非凡智慧和工艺理 念而感到赞叹!
• 那种美丽与华贵,那种造型的设计与材料 的运用使我们后人自愧不如,也让我们为 有这样的祖先感到自豪。
• 我们会把这种感触反映在我们创作的作品 中。看着不同年代的玉器,佛像和各种生 活用品,我们发现不论是哪个年代,那种 剔透的材质,华丽而简约的风格,精心的 雕琢以及功能性极强的特点都成为了故宫 文物藏品的共同之处。我们会以这些文物 为主题,以时间为脉络作为构成作品的主 要元素。把文物之精华,时代发展之变迁 努力表现出来。
珐琅
• 金属胎珐琅器可分为“掐 丝珐琅”(俗称景泰蓝) 和“画珐琅”(洋瓷)。
• 珐琅工艺的纹饰精致而变 化多样,既有传统的花卉、 动物、瑞兽,亦有以古代 著名书法家作品为蓝本的 制作(如唐代的《明皇试 马图》),在晚清时期更 出现了西洋景物和人物的 描绘,题材之丰叫人目不 暇给。
•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皇 家御用珐琅器约六千余件, 历史传承关系清楚。
• 据文献记载,相传五 代时吴越国王钱缪命 令烧造瓷器专供钱氏 宫廷所用,并入贡中 原朝廷,庶民不得使 用,故称越窑瓷为 “秘色瓷”。
• 。“秘色”一名最早 见于唐代诗人陆龟蒙 的《秘色越器》诗中, 诗云:
• “九秋风露越窑开, 夺得千峰翠色来。好 向中宵盛沆瀣,共嵇 中散斗遗杯”。
• 已见天日的地宫14件秘色瓷是 唐代懿宗皇帝奉献绘佛祖的珍 贵物品,其中的八棱长颈瓶和 二件银棱碗显然是具有典型意 味的秘色瓷,而且堪当标准器。
谢谢观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