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安徽省合肥市二模:合肥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附详细答案
安徽省合肥市2019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题(物理部分)

合肥市2019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题(物理部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子与质子结合成氘核时吸收能量B.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入射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若仅减弱该光的强度,则仍可能发生光电效应D.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增加15.如图甲所示,置于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在竖直拉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其动能E与距地面高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不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0~h0过程中,F大小始终为mgB.在0~h0和h0~2h0过程中,F做功之比为2︰1C.在0~2h0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不断增加D.在2h0~3.5h0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不断减少16.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上的A、B两物块,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以共同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可能为0B.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可能为0C.若撤去F,A与B一定会相对滑动D.若撤去F,A与B间摩擦力逐渐减小17.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ABC位于方向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其中电场方向平行于三角形所在平面。
已知∠A=30°,AB边长为a,D是AC的中点,CE垂直于BD且交于O点。
一带电粒子由B点射入,恰能沿直线BD通过三角形区域。
若A、B、C三点的电势分别为0、ϕ、2ϕ,已知ϕ>0,粒子重力不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粒子一定带正电B .磁场方向垂直三角形所在平面向外C .E 点电势为ϕ32D .电场强度大小为aϕ 18.某兴趣小组制作了一个简易的“转动装置”,如图甲所示,在干电池的负极吸上一块圆柱形强磁铁,然后将一金属导线折成顶端有一支点、底端开口的导线框,并使导线框的支点与电源正极、底端与磁铁均良好接触但不固定,图乙是该装置的示意图。
安徽省合肥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

中 1h( 实验组 ) ,另一组仍置于室温环境中作为对照组。期间连续观察发现实验初期,实验组动物全身颤栗。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实验组动物的皮肤血管收缩,骨骼肌颤栗
B. 实验组动物的产热量小于对照组的产热量
C. 实验组动物耗氧量上升,有机物氧化分解加快
D. 参与调节的内分泌腺包括肾上腺、甲状腺等
【答案】 B 【解析】
D. 据分析可知,参与调节的内分泌腺包括肾上腺、甲状腺等,
D 正确。
6.下图表示某长期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性动物利用的过程
的能量 )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图中的字母表示所含
A. 植物积累的能量为 c+e+g+h+i
B. 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为 d+g
C. b 中的物质和能量都被微生物利用
(3) 研究发现,癌细胞大量消耗葡萄糖却不能高效产能,其原因是癌细胞选择性地抑制线粒体膜上丙酮酸载
体 (MPC)或使其部分缺失,据此推断癌细胞所需能量主要来自细胞呼吸第
___________阶段;正常细胞因分
裂过程中造成 DNA损伤,导致细胞停止分裂,走向分化、衰老、凋亡。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能无限增
a/12 不能代表的
是该叶片的呼吸速率, A 错误;
B. 据分析可知,该叶片的光合速率可表示为( b- a) /12, B 错误;
C. 由于实验前叶片的干重未知,故无法得知该叶片净光合速率,
C 错误;
D. 据分析可知, ( b- a) /12 所代表的是该叶片真正光合速率, D 正确。 3.人群中甲病 (A/a 基因控制 ) 和乙病 (B/b 基因控制 ) 均为单基因遗传病,其中有一种病为伴性遗传病。已知 人群中每 100 人中有一个甲病患者,下面的系谱图中Ⅱ3 无甲病致病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安徽省合肥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题(图片版)

(1 分)
由玻意耳定律,p1 V1= p2 V2
(2 分)
代入数据解得 H=15cm
(1 分)
故 p2= p0+H=90 cmHg
(1 分)
(ii)设温度升至 T2 时,管中水银柱高为 5cm,气体体积为 V3=50S,
气体压强为 p3= p0+h=80 cmHg
(1 分)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1V1 T1
得 C < 60o ,故光线在 AB 面上发生全反射
(1 分)
由 i3 分别是该光线在 AB 面上的入射角和反射角。
故 ∠APQ = 90o − i3 = 30o
(1 分)
即反射光线平行于 BC,根据对称性可知光线经 AC 面反射,最终又在 BC 面上 M 点出射, 且 M 点与 O 点关于 D 点对称
故光束从玻璃砖中射出位置 M 与 O 点的距离为 a
(1 分)
(ii)在 ΔOBP 中,
∠BPO
=
θ
=
30o
,则 OP
=
OB
=
a 2
由几何知识知
PQ
=
2PAsin 60o
=
2(BA −
BP) sin 60o
=
a 2
则根据对称性可知光束在玻璃砖中的光程为
3a 2
又
n
=
c v
则光束在玻璃砖中的时间为
t
=
(2 分) (3 分)
高三理科综合试题答案 第 5 页(共 6 页)
36.(15 分) (1)羟基、酯基 (2)保护酚羟基
(2 分) (1 分)
还原 15
(1 分) (2 分)
37.(除标注外,其余各空 2 分)
2019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选择题1. 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古代利用明矶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B. Ba 2+ 对人体无毒,故BaSO 4在医学上可用作钡餐C. 侯氏制碱法工业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D. “煤改气”、“煤改电”等工程有利于减少雾霾2. 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0gH 2 18 O 与D 2 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N AB. 50mL18mol • L -1浓硫酸与足量铜供热,转移电子数为0.9N AC. 0.1molCl 2 通入含0.1molFeBr 2 溶液中,被氧化的溴离子数为0.2N AD. 标准状况下,2.24LNO和足量O 2反应生成物中含有NO 2分子数为0.1N A3.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 AB. BC. CD. DA. X 的分子式为C 16 H 11 O 4B. X分子中有3种不同的官能团C. X 分子中3个六元环可能处于同一平面D. 即能发生酯化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5. 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最大的短周期元素,W的原子半径最小,W Y同主族,X、Z同主族,且X、Z的原子序数之和是W Y原子序数之和的2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由W和X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含有非极性共价键B. 由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只能为Y 2 ZX 2 或Y 2 ZX 4C. 由W X、Y、Z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可能呈强酸性D. W、X、Y、Z四种元素两两之间形成二元化合物6. 铝电池性能优越,Al-Ag 2 O 2 电池用于电解尿素[CO(NH 2 ) 2 ]的碱性溶液制备氢气(隔膜H仅阻止气体通过,a、b均为惰性电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g 电极是正极,反应后该电极区溶液pH减小B. 原电池的总反应为:2AI+3Ag 2 O 2 +2NaOH=2NaAIO 2 +3Ag 2 O+H 2 OC. a 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CO(NH 2 ) 2 +8OH --6e - =CO 3 2- +N 2 T +6H 2 OD. 每消耗2.7g铝,理论上a、b两极共产生气体3.36L(标准状况)7. 部分弱酸的电离常数如下表:p8. 弱酸HCOOH HCN H 2 S 电离平衡常数(25 °C ) K a = 1.8 X41K a = 4.9 X 10-10 K a1 = 1.3 XI 0 -7K a2 = 7.1 X 10 -15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等体积、等浓度的HCOON和NaCN两溶液中所含阴离子数目相等B. HCOO - 、CN -、HS -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C. NaHS 溶液中加入适量KOH后: c(Na + )=c(H 2 S)+c(HS - )+C(S 2-)D. 恰好中和等体积、等pH的HCOO和HCN消耗NaOH的量前者小于后者、实验题9. 镁是一种性质活泼的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1) 甲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Mg能否在CO 2气体中燃烧,将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后迅速插入盛有CO2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到镁条剧烈燃烧,瓶内壁出现黑色固体颗粒等现象。
精品解析:安徽省合肥市2019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物理试题(解析版)

合肥市2019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题(物理部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中子与质子结合成氘核时吸收能量B.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 入射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若仅减弱该光的强度,则仍可能发生光电效应D. 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增加【答案】D【解析】【详解】A、中子与质子结合成氘核时有质量亏损,释放能量,故A错误;B、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得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B错误;C、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若仅减弱该光的强度,只影响单位时间内发出光电子的数目,光的频率不变,则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故C错误;D、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后,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电势能减少,动能增加,故D正确。
2.如图甲所示,置于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在竖直拉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其动能E 与距地面高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不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0~h0过程中,F大小始终为mgB. 在0~h0和h0~2h0过程中,F做功之比为2︰1C. 在0~2h0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不断增加D. 在2h0~3.5h0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不断减少【答案】C【解析】【详解】A、0~h0过程中,图像为一段直线,故由动能定理得:,故,A 错误;B、由A可知,F在0~h0过程中,做功为,在h0~2h0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可知,,解得,因此在0~h0和h0~2h0过程中,F做功之比为3︰2,故B 错误;C、通过A、B可知,在在0~2h0过程中,F一直做正功,故物体的机械能不断增加;D、在2h0~3.5h0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则,故F做功为0,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故D错误。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 含答案

试卷类型:A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含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2页,共300分。
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选其它答案标号。
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C-12;N-14;O-16;Na-23;S-32;Cl-35.5;Fe-56;Ti-48;Cu-6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成熟红细胞代谢过程中可产生CO2B.衰老细胞核内可进行DNA复制C.B细胞可分泌免疫活性物质D.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2.胰腺细胞中某种酶能催化肽键形成,该酶经蛋白酶处理后活性不受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酶在细胞核中形成B.该酶的活性不受酸碱影响C.该酶在核糖体中发挥作用D.该酶的单体是核糖核苷酸3.科研小组将分离得到的某动物细胞膜放在特制的槽中央,左侧加入5%葡萄糖溶液,右侧加入蒸馏水。
一段时间后,从右侧取少量溶液用斐林试剂检测呈蓝色。
将动物细胞的细胞质基质加到左侧后,发现右侧用斐林试剂检测呈砖红色。
下列有关实验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质基质提供了运输葡萄糖的载体B.用斐林试剂检测时需要水浴加热C.水分子在膜两侧双向移动D.葡萄糖跨膜运输需要能量4.一对染色体正常的夫妇生了下个性染色体粤成为XXY的孩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可能是A.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未分离B.母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未分离C.父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D.母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5.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较高剂量的胰高血糖素后,家兔体内不会发生的变化是A.胰岛A细胞分泌量减少B.胰岛B细胞分泌量增多C.肝脏、肌肉中糖原的分解加快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6.图1为某池塘生态系统中4种生物的食物网,图2为不同体长D种群的食性相对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C和D之间和种间关系是竞争和捕食B.若体长为6.5cm的D种群增重1kg,至少需要消耗第一营养级生物10kgC.若池塘中投放大量体长小于2.8cm的D种群,一定时间内A、B数量会增加D.池塘中的植物能实现水体净化,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7.东汉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对汞的描述“……得火则飞,不见埃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
2019-2020年安徽省合肥市二模:合肥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前沿附答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2019-2020年备考安徽省合肥市2019届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14. 2017年4月22日,中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成功,组合体在轨正常运行。
关于在空间实验室内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置于液体中的物体,仍将受浮力作用B.不能用弹簧秤测力的大小C.天平和水银气压计仍然能够正常使用D.泥水不会发生沉淀现象15.如图所示,倾角为037θ=的传送带以速度12/v m s =顺时针匀速转动。
将一小物块以28/v m s =的速度从传送带的底端滑上传送带。
已知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0.5μ=,传送带足够长,取002sin370.6,cos370.8,10/g m 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物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恒为210/m sB. 小物块向上运动的时间为0.6sC. 小物块向上滑行的最远距离为4mD. 小物块最终将随传送带一起向上匀速运动16. 图甲、乙、丙中除导体棒ab 可动外,其余部分均固定不动。
甲图中的电容器C 原来不带电,所有导体棒、导轨电阻均可忽略,导体棒和导轨间的摩擦也不计,导体棒ab 的质量为m 。
图中装置均在水平面内,且都处于方向垂直水平面(即纸面)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 ,导轨足够长,间距为L 。
今给导体棒ab 一个向右的初速度0v ,则( )A.三种情况下,导体棒ab 最终静止B.三种情况下,导体棒ab 最终都做匀速运动C.图甲、丙中ab 棒最终都向右做匀速运动D.图乙中,流过电阻R 的总电荷量为0mv BL17.如图所示,在圆形区域内,存在着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ab 是圆的一条直径。
一带电粒子从a 点射入磁场,速度大小为0v ,方向与ab 成30°时,恰好从b 点飞出磁场,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 。
现将粒子的速度大小减小为02v ,方向不变,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不计带电粒子的重力)( )A. 3tB.2tC. 32tD. 2t18. 我国利用“墨子号”量子通信卫星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高速星地量子通信,初步构成量子通信网格。
安徽省合肥市2019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物理试卷_解析版_

合肥市2019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题(物理部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中子与质子结合成氘核时吸收能量B.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 入射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若仅减弱该光的强度,则仍可能发生光电效应D. 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增加【答案】D【解析】【详解】A、中子与质子结合成氘核时有质量亏损,释放能量,故A错误;B、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得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B错误;C、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若仅减弱该光的强度,只影响单位时间内发出光电子的数目,光的频率不变,则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故C错误;D、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后,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电势能减少,动能增加,故D正确。
2.如图甲所示,置于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在竖直拉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其动能E与距地面高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不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0~h0过程中,F大小始终为mgB. 在0~h0和h0~2h0过程中,F做功之比为2︰1C. 在0~2h0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不断增加D. 在2h0~3.5h0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不断减少【答案】C【解析】【详解】A、0~h0过程中,图像为一段直线,故由动能定理得:,故,A错误;B、由A可知,F在0~h0过程中,做功为,在h0~2h0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可知,,解得,因此在0~h0和h0~2h0过程中,F做功之比为3︰2,故B错误;C、通过A、B可知,在在0~2h0过程中,F一直做正功,故物体的机械能不断增加;D、在2h0~3.5h0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则,故F做功为0,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故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见微知著,闻弦歌而知雅意
2019-2020届备考
安徽省合肥市2019届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
物理试题
14. 2017年4月22日,中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成功,组合体在轨正常运行。
关于在空间实验室内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置于液体中的物体,仍将受浮力作用
B.不能用弹簧秤测力的大小
C.天平和水银气压计仍然能够正常使用
D.泥水不会发生沉淀现象
15.如图所示,倾角为037θ=的传送带以速度12/v m s =顺时针匀速转动。
将一小物块以28/v m s =的速度从传送带的底端滑上传送带。
已知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0.5μ=,传送带足够长,取002sin370.6,cos370.8,10/g m 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物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恒为210/m s
B. 小物块向上运动的时间为0.6s
C. 小物块向上滑行的最远距离为4m
D. 小物块最终将随传送带一起向上匀速运动
16. 图甲、乙、丙中除导体棒ab 可动外,其余部分均固定不动。
甲图中的电容器C 原来不带电,所有导体棒、导轨电阻均可忽略,导体棒和导轨间的摩擦也不计,导体棒ab 的质量为m 。
图中装置均在水平面内,且都处于方向垂直水平面(即纸面)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 ,导轨足够长,间距为L 。
今给导体棒ab 一个向右的初速度0v ,则( )
A.三种情况下,导体棒ab 最终静止
B.三种情况下,导体棒ab 最终都做匀速运动
C.图甲、丙中ab 棒最终都向右做匀速运动
D.图乙中,流过电阻R 的总电荷量为0mv BL
17.如图所示,在圆形区域内,存在着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ab 是圆的一条直径。
一带电粒子从a 点射入磁场,速度大小为0v ,方向与ab 成
30°时,恰好从b 点飞出磁场,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 。
现将粒子的速度大小减小为02
v ,方向不变,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不计带电粒子的重力)( )
A. 3t
B.2t
C. 32t
D. 2t 18. 我国利用“墨子号”量子通信卫星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高速星地量子通信,初步构成量子通信网格。
关于量子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量子论是普朗克首先提出的,光量子理论则是爱因斯坦首先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