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机检修工艺流程

合集下载

采煤机维修工艺

采煤机维修工艺

采煤机检修工艺:第一部分:机械部分1、拆卸工艺:(一)通用零件的拆卸工艺:(1)套的拆卸:Ⅰ、制作一个内径稍大于被拆套外径的帽和外径稍小于被拆套外径的盖。

Ⅱ、通过拧动螺帽,就可以将套拆出。

Ⅲ、如果发现拧螺帽的力过大时,可用手锤敲击螺杆,以振动套。

(2)销的拆卸:Ⅰ、箱体对口的稳销,上下两侧都有空间,可用手锤敲击顶杆,从下端向上打出销子。

Ⅱ、螺栓拆销:当销子一侧无空间,而销内有螺纹时,可用螺栓加垫拧入销端螺纹,通过不断拧动螺栓,就可拆出销子。

Ⅲ、冲击拉卸器拆销:有螺纹的销也可用一端有螺纹的“冲击拉卸器”拧入销端螺纹。

通过冲击锤的反复敲击,拆出销子。

(3)齿轮的拆卸:拉钩拆卸齿轮大齿轮在轮毂上都有圆孔,拆卸时,可将拉钩穿过齿轮,用丝杆顶压轴头,将齿轮拆出,轮毂上无孔的小齿轮,可用拉钩直接拉齿轮的轮齿,拉钩还可拆卸轴承和其它配合较紧的零件。

(4)轴承拆卸:使用油压拆卸轴承采煤机有些紧配合零件,如采煤机行星轮架双列调心滚子轴承,在行星轮架与驱动轴端部,都有加工拆卸孔,把拆卸孔与手压泵相连,高压油就可使轴承内座圈处于浮动状态,这时只需稍加用力,即可将轴承拆下。

(二)采煤机其他各大部件拆卸:(1)截割部拆卸工艺截一轴拆卸:内齿轮→端盖→轴承杯→轴园弧齿轮→轴承Ⅰ、拆卸压板固定螺丝卸下压板,拆卸内齿轮;Ⅱ、拆卸端盖螺丝卸下端盖,拆卸轴承杯;Ⅲ、拆卸轴头压板螺丝卸下小盖,拆卸轴园弧齿轮;Ⅳ、垫紫铜棒用手锤拆卸轴承,为了保证拆卸过程不操作轴承,力要均匀加在内外座圈上;Ⅴ、将拆卸下的零件一一作好标记,将其放入洗油池内清洗干净。

截二轴拆卸:润滑泵→小齿轮→园弧锥齿轮→二轴→轴承Ⅰ、拆卸润滑泵;Ⅱ、用扳手拧下轴承盖上螺丝,取下轴承盖,拆卸齿轮箱;Ⅲ、用卡簧钳子取下二轴挡圈,卸下小齿轮,拧下螺母卸下距离套;Ⅳ、依次取下大圆弧锥齿轮、离合内齿轮及二轴;Ⅴ、拆卸轴承;Ⅵ、将拆卸下的零件一一作好标记,将其放入洗油池内清洗干净。

采煤机检修工艺

采煤机检修工艺

采煤机大修工艺一、采煤机检修工艺作业流程设备入厂→预检验收→外部清洗→解体分类→零部件清洗鉴定→零部件分类修理、修复→部件组装→部件试验→总装→试运转、调整→喷漆防腐→验收出厂。

二、采煤机检修标准(一)机壳和机械零件1.机壳不得有裂纹和变形,允许补焊修复,但应采取防止变形和消除应力的措施;2.各轴孔不允许有影响配合要求的伤痕,配合尺寸符合设计要求;3.磨损严重的轴孔,在不影响强度的条件下,允许采用刷镀、喷漆、镶套等措施修复。

4.机壳镗孔修复后,其轴孔尺寸精度、粗糙度、中心距、各孔的形位公差,均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

5.机壳上的螺纹孔、定位孔、定位台修复后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

6.轴承无明显磨损痕迹,游隙符合要求。

7.齿轮类零件应保证齿面光滑、磨损均匀,轮齿无失效情况,内孔表面光滑,内花键完整无压溃、缺损等缺陷.8.传动轴应保证不得有裂纹、严重锈蚀和损伤;与轴承配合的轴径不允许有影响配合的伤痕,尺寸精度和形位公差符合设计要求;外花键完整,无压溃、缺损等缺陷。

9.紧固件无明显塑性变形。

(二)液压件1.柱塞泵和马达1)柱塞与其配合的孔应符合下列要求:配合间隙应符合技术文件要求;拆装时应对号,不得呼唤。

换件时应进行选配成对研磨;圆度、圆柱度不得大于设计公差的2/3;柱塞表面不得有划伤、麻点,表面粗糙度Ra≤0。

1μm;柱塞孔的内表面不得有轴向划痕,表面粗糙度Ra≤0.2μm.2)柱塞与连杆应转动灵活,其轴向窜量不得大于0.15mm。

3)连杆球头与球窝应符合下列要求:连杆球头表面不得有划伤,麻点,表面粗糙度Ra≤0.1μm;球窝表面不得有划痕,表面粗糙度Ra≤0。

2μm;球头与球窝的接触面积与配合间隙应符合生产厂家技术文件要求,修磨或更换零件必须成对研磨。

4)转子与配油盘(盖)的配合面不得有划痕,修磨量不得大于表面硬化层厚度的50%,研磨必须成对进行。

5)径向柱塞泵、马达的曲轨表面不得有划伤、剥落现象,表面粗糙度Ra≤0.4μm。

采煤机井下检修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三篇)

采煤机井下检修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三篇)

采煤机井下检修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采煤机井下检修工作是在井下矿井生产停顿期间进行的,是保障安全、维修设备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井下检修工作的安全进行,制定了以下的操作规程。

一、检修前准备工作1. 检查工具设备:检查所需使用的工具设备是否齐全,是否存在损坏和松动的情况。

2. 采购所需物资:根据检修任务的需要,预先采购所需的备件和维修材料。

3. 安全防护措施:确定检修区域,并进行合理的安全措施,如设置警示标志、防护栏杆等,确保人员安全。

4. 通风安排:规划好检修现场的通风工作,保证工作环境中的空气流通,防止有毒气体积累。

二、作业前安全交底1. 安全教育:组织检修人员集体学习安全操作规程,并向每位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2. 工作任务交底:明确工作任务的要求,并进行相关工作技能培训,确保人员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知识。

3. 防范风险:针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进行防范,并告知人员如何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三、作业安全操作流程1. 确定工作范围:根据检修任务的需要,确定具体的工作范围和工作区域。

2. 检查电气设备:检查采煤机及其配套电气设备的电源、线路、仪表等,确保其正常工作。

3. 确定停电范围:停电前,明确停电范围,并按照要求设置挡板等设施,防止电源误操作。

4. 关闭电源:确认无人工作后,将采煤机的电源关闭,并进行标识。

5. 排放液压系统压力:降低液压系统的压力到安全范围,将液压油排放干净,按要求关闭系统。

6. 隔离机械运动部件:对采煤机的动力传动部分进行隔离处理,避免误操作造成伤害。

7. 拆卸零部件:根据维修需要,逐步拆卸采煤机的各个零部件,注意安全操作和润滑维护。

8. 维修设备:对采煤机的零部件进行维修和更换,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9. 清理现场:工作完成后,将检修现场进行清理,在井下不留任何杂物和工具。

四、作业中的安全控制1. 定期巡检:安排专人定期巡检检修现场,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2. 联络通信:保持与井上的通信畅通,及时向上级报告工作进展和遇到的问题。

煤矿井下730采煤机检修流程

煤矿井下730采煤机检修流程

煤矿井下730采煤机检修流程一、前言煤矿井下730采煤机是煤矿生产中的重要设备,对煤矿的生产效率和安全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煤矿井下730采煤机的正常运转和安全稳定生产,需要定期进行检修与维护。

本文将针对煤矿井下730采煤机检修流程进行详细介绍,以期能够为煤矿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二、检修前准备工作1、组织检修人员在进行煤矿井下730采煤机检修之前,首先需要组织检修人员进行检修工作。

检修人员应当具有相关的检修经验和技术,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和考核方能上岗。

2、准备检修设备和工具进行煤矿井下730采煤机检修时,需要准备相关的检修设备和工具。

主要包括检修用的工具、测量仪器、切割设备、起重设备等。

这些设备和工具的准备工作需要提前进行,确保在检修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的应用。

3、检修计划的制定在进行煤矿井下730采煤机检修前,需要进行详细的检修计划制定工作。

检修计划应包括检修的时间安排、检修工程的内容和范围、检修的具体步骤和程序等。

检修计划制定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对于检修工作的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引起检修人员的高度重视。

三、煤矿井下730采煤机检修的具体流程1、检查和清理工作区域在进行煤矿井下730采煤机检修前,首先需要对检修工作区域进行检查和清理。

清理工作区域可以将检修工作流程中的障碍物和危险因素清除,减少检修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对检修工作区域进行检查和清理工作是检修工作进行的必要前提,应得到检修人员的高度重视。

2、断开电源和气源在进行煤矿井下730采煤机检修前,需要将其电源和气源断开。

断开电源和气源可以有效的保障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安全。

对电源和气源的断开工作必须由专门的人员进行,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可靠性。

3、拆解和检查煤矿采煤机的部件进行煤矿井下730采煤机检修时,需要将其各个部件进行拆解和检查。

对采煤机的部件进行检查是保证其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的重要环节,对于检修人员来说,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采煤机井下检修工操作规程(3篇)

采煤机井下检修工操作规程(3篇)

采煤机井下检修工操作规程一、检修前的准备工作1. 检查个人工具和装备是否齐全,并确保其正常运转;2. 确认检修区域已停电,并在进入工作区域前迅速通知其他工作人员;3.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安全鞋、防护手套和防尘口罩等。

二、检修设备的操作流程1. 确认设备处于停机状态,并拉下电源开关;2. 检查设备的周围环境是否安全,并清除可能存在的障碍物;3. 迅速排除设备上可能存在的故障,并进行必要的修复;4. 在开启设备前,检查各个活动部件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并确保其连接牢固;5. 根据操作手册的指导,准确调整设备的参数和配置;6. 检查各个传感器和监控装置是否正常工作,并确保监控系统的可靠性。

三、检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检修人员需与其他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确保工作进展顺利;2. 在检修期间,如果发现设备存在明显的故障或隐患,应立即停止操作,并上报相关部门;3. 不得随意更改设备的工作参数,以免引起设备运行异常;4. 注意个人安全,严禁在操作设备时穿戴松散的衣物或携带易燃物品;5. 在检修中,如需使用动力工具或电气设备,应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并遵守相关操作规程;6. 检修结束后,清理工作区域,并进行设备的定期保养和维护。

四、检修后的工作及记录1. 检修完成后,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并确保其正常工作;2. 做好检修记录,包括检修的时间、地点、设备问题和解决方法等;3. 如果发现设备存在重大问题或需要更换部件,应及时上报设备管理部门;4. 在上报问题后,做好与设备管理部门的沟通,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5. 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操作技能和维修水平。

五、总结本操作规程旨在确保采煤机井下检修工的操作规范和安全,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

检修工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操作技能,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执行工作,并时刻关注自身安全和设备的运行情况。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障采煤机井下的生产安全和高效运转。

采煤机检修工艺流程

采煤机检修工艺流程

采煤机检修工艺流程我公司目前所检修的采煤机主要是以液压系统为主的采煤机,如MG375型、MG200型,它们的主要部件组成为:液压牵引箱、电动机、左右截割部、摇臂、滚筒、行走机构、底托架、电缆连接机构、机身连接机构、电缆拖拽装置、喷雾和冷却系统、护盖等组成。

现以MG375-W1型采煤机为例讲解其主要检修工艺:一、MG375-W1型采煤机的主要技术特征:1、适用煤层:采高范围:1.5~3.1m煤层倾角:≤35°煤层硬度:硬或中硬2、总体:机面高度:1150㎜摇臂摆动中心距:5070㎜滚筒中心距:8432m截深:630m3、电动机:型号:YBCS-375a功率:375KW电压:1100V4、牵引:型式:齿轮销轨式无链牵引牵引力:450KN牵引速度:0~5m/min5、截割:摇臂长度:1681㎜摇臂摆角:-17~+50°6、操纵方式:中部手控(开停机、停输送机、调速)两端电控(停机、停输送机、调速、调高)两端手控(调高)7、主电缆:电缆拖动方式:自动拖缆主电缆规格:UCPQ3*95+4*10+1*25标称外径:62~668、冷却和喷雾:冷却:电机、液压传动臂、固定箱、摇臂分别冷却喷雾:内外喷雾供水压力:6.3Mpa供水流量:250 l/min9、机器重量:34t二、MG375-W1型采煤机上井之后,其检修的主要内容为:宁夏鑫瑞特电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采煤机检修文件XRT/PD-411、对采煤机的液压牵引箱、左右截割部、摇臂滚筒、行走机构、底托架等上井冲洗、分解、清洗、检查、修理或更换。

2、对油缸分解、清洗、检查、修理,对镀层有锈蚀、划痕或碰伤超过标准的应重新电镀,更换全部密封件并做打压试验。

3、各种阀类全部分解、清洗,更换损坏的零部件,更换全部密封。

按规定做打压试验,逐条检查各高压胶管,更换全部密封件,更换不合格的高压胶管。

4、对电机部分,我单位一律对外修理。

5、做好检修记录。

根据采煤机维修的工艺流程图,设计出MG375-W1采煤机的检修工序:液压牵引箱左右截割部摇臂采煤机上井交接外部清洗滚筒分解检查鉴定行走机构底托架液压系统分解清洗检查合格不合格修理更换部件组装部件试验总组装整体试验验收入库第一道工序:液压牵引部的检修工艺液压牵引部的主要元件包括:通轴、变速齿轮、油泵、阀组、伺服机构、3管路、粗精过滤器、冷却器、油标、压力表等。

采煤机检修工操作规程

采煤机检修工操作规程
安全防护
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确保检修过程中的安全。
工具设备使用与维护知识
工具使用
熟练掌握各种检修工具的使用方法,如扳手、螺 丝刀、万用表等。
设备维护
了解采煤机各部件的维护周期和保养方法,定期 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
故障处理
熟悉采煤机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能够快速准确 地判断并处理故障。
02
采煤机结构与工作原 理
传动系统
采煤机采用电机驱动,通过减速器将 电机的高速旋转转换为截割部和牵引 部所需的低速大扭矩输出。传动系统 还包括联轴器、齿轮等传动元件。
液压系统与电气控制系统
液压系统
用于控制采煤机的调高、制动等动作,包括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等元件 。液压系统具有传动平稳、无级调速等优点。
电气控制系统
用于控制采煤机的启动、停止、调速等功能,实现自动化和远程控制。电气控 制系统包括电控箱、操作台、传感器等部件,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等特点 。
采煤机检修工操作 规程
汇报人: 2024-01-19
目录
• 采煤机检修工基本要求与职责 • 采煤机结构与工作原理 • 采煤机日常检查与维护保养 • 采煤机大修理流程及注意事项 • 安全操作规程与事故应急处理 • 培训提高与考核评价机制建立
01
采煤机检修工基本要 求与职责
岗位职责与技能要求
岗位职责
负责采煤机的日常检修、维护和 保养工作,确保采煤机正常运行 ,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技能要求
熟悉采煤机结构、性能和工作原 理,具备机械、电气和液压等方 面的基本知识,能够独立完成采 煤机的检修和调试工作。
安全意识培养
安全第一
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 全。

采煤机井下检修工操作规程

采煤机井下检修工操作规程

采煤机井下检修工操作规程一、工作范围及目的1、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采煤机井下检修工,包括采煤机、转载机等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紧急维修。

2、目的:为确保井下采煤设备的正常运转,保证生产安全,规范检修工作,提高检修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检修前的准备和检查1、检修前应进行安全交底,了解维修设备的具体情况,掌握维修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

2、检查维修设备是否处于停电、停车状态,必要时应切断动力源并停机。

3、检查维修工具、测量仪表是否准备齐全,确保无隐患。

三、检修工作步骤1、拆卸设备:根据设备所在位置,拆除设备外壳或密封件,将需要检修或更换的部件取下来,包括各种连接管、阀门、电缆等。

2、检查设备:将拆下来的设备部件进行检查、清洗、维修或更换,发现损坏、磨损、老化部件及时更换,确保设备运行的可靠和安全。

3、检测性能:进行设备部件的性能测试,包括电气测试、液压试验、机械测量等,确保更换部件的正确性和设备的可靠性。

4、组装设备:将检修、更换完毕的部件组装起来,并进行调整、校正,使其符合运行要求。

组装前,应将设备内部清理干净,确保无异物。

5、检查联接:将所拆下的连接件重新安装,并进行紧固和调整,确保连接紧密、不漏油、不漏电。

四、检修后的测试和拆除1、测试设备:在设备组装完毕后,对设备进行性能测试,包括动态测试、静态测试等,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参数稳定。

2、试运行设备:选定适当的时机,进行设备的试运行,观察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设备稳定、无异常状况。

3、拆除设备:试运行完毕后,对设备进行拆除,将拆卸下来的部件重新组装安装,并进行联接测试。

五、相关注意事项1、在工作中要认真遵守规定、注意安全,严禁带电状态检修设备。

2、在检修设备其间,应注意保养好相关工具、仪表等,不得放置散乱而随意,设备外皮上禁止涂写任何标记。

3、在检修进程中,由于各种情况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整个工作的进度和安全,因此要及时进行沟通和交流,并尽量预想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煤机检修工艺流程我公司目前所检修的采煤机主要是以液压系统为主的采煤机,如MG375型、MG200型,它们的主要部件组成为:液压牵引箱、电动机、左右截割部、摇臂、滚筒、行走机构、底托架、电缆连接机构、机身连接机构、电缆拖拽装置、喷雾和冷却系统、护盖等组成。

现以MG375-W1型采煤机为例讲解其主要检修工艺:一、MG375-W1型采煤机的主要技术特征:1、适用煤层:采高范围:1.5~3.1m煤层倾角:≤35°煤层硬度:硬或中硬2、总体:机面高度:1150㎜摇臂摆动中心距:5070㎜滚筒中心距:8432m截深:630m3、电动机:型号:YBCS-375a功率:375KW电压:1100V4、牵引:型式:齿轮销轨式无链牵引牵引力:450KN牵引速度:0~5m/min5、截割:摇臂长度:1681㎜摇臂摆角:-17~+50°6、操纵方式:中部手控(开停机、停输送机、调速)两端电控(停机、停输送机、调速、调高)两端手控(调高)7、主电缆:电缆拖动方式:自动拖缆主电缆规格:UCPQ3*95+4*10+1*25标称外径:62~668、冷却和喷雾:冷却:电机、液压传动臂、固定箱、摇臂分别冷却喷雾:内外喷雾供水压力:6.3Mpa供水流量:250 l/min9、机器重量:34t二、MG375-W1型采煤机上井之后,其检修的主要内容为:1、对采煤机的液压牵引箱、左右截割部、摇臂滚筒、行走机构、底托架等上井冲洗、分解、清洗、检查、修理或更换。

2、对油缸分解、清洗、检查、修理,对镀层有锈蚀、划痕或碰伤超过标准的应重新电镀,更换全部密封件并做打压试验。

3、各种阀类全部分解、清洗,更换损坏的零部件,更换全部密封。

按规定做打压试验,逐条检查各高压胶管,更换全部密封件,更换不合格的高压胶管。

4、对电机部分,我单位一律对外修理。

5、做好检修记录。

根据采煤机维修的工艺流程图,设计出MG375-W1采煤机的检修工序:液压牵引箱左右截割部摇臂采煤机上井交接外部清洗滚筒分解检查鉴定行走机构底托架液压系统分解清洗检查合格不合格修理更换部件组装部件试验总组装整体试验验收入库第一道工序:液压牵引部的检修工艺液压牵引部的主要元件包括:通轴、变速齿轮、油泵、阀组、伺服机构、管路、粗精过滤器、冷却器、油标、压力表等。

检修前,必须将以上各元件拆散,分类码放,在清洗的过程中,要求用120#汽油,而且在清洗的过程中只能用泡沫。

第一部分:齿轮箱的检修一、齿轮箱的主要备件:序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1 齿轮M=5、Z=34 1个2 轴承212/313 各1盘3 通轴M=5、Z=474 轴承32128 1盘5 主泵轮1000936 1盘二、质量检修标准:1、齿轮的质量检修标准(1)齿轮不得断齿,齿面不得有裂纹和剥落现象。

(2)齿面的点蚀情况达到下列之一时,必须更换。

①点蚀区高度为齿面高的100%。

②点蚀区的高度为齿高的30%,长度为齿长的40%。

③点蚀区高度为齿高的70%,长度为齿长的10%。

(3)齿面不得有严重胶合(即胶合达到齿高的1/3,齿长的1/2)。

(4)齿面的磨损不得超过下列规定:①硬齿面齿轮,齿面磨损不得大于表面硬化层的70%。

②软齿面齿轮,齿面磨损不得大于厚齿厚的10%。

③干式齿轮齿面磨损量不大于原齿厚的15%。

(5)圆柱齿轮副啮合时,齿表中心线应对准,偏差不得大于1㎜,圆锥齿轮副啮合时,端面偏差不得大于1.5㎜。

(6)圆柱齿轮副装配时,其中心距极限偏差,最小侧隙应符合技术文件要求。

(7)齿轮副侧隙的检查,用压铅丝法检查齿轮的侧隙时,在齿面沿齿两端平行放置两条铅丝,铅丝直径约为该齿轮规定侧隙的4倍,圆锥齿轮、弧锥齿轮不超过侧隙的3倍,转动齿轮挤压后,测量铅丝最薄处厚度,即为新测的侧隙。

(8)齿轮装完后,用人力盘动检查,转动应灵活,平稳并无异响。

2、轴承的质量检修标准:主要针对的是滚动轴承,轴承不允许有裂纹、伤痕、锈斑、剥落、点蚀和变色,保持架应完整无变形,转动灵活,无异响,轴承内圈与轴颈,轴承外圈与轴承座的配合应符合技术文件要求。

滚动轴承径向最大磨损间隙应符合文件要求,装配轴承时不得冲麻面或加垫,轴颈的表面粗糙度不得大于0.8,轴承座孔的表面粗糙度不得大于1.8,轴承应紧贴左轴间隔套上,不得有间隙,轴承装配后应按规定加注适量的润滑脂或润滑油,用于转动时轴承应能轻快灵活转动,运行时无异响和异常振动。

三、检修过程:1、针对齿轮的检修标准,对各齿轮进行仔细检查。

不得有断齿,齿面不得有裂纹和剥落等现象,齿面出现早期点蚀,根据标准确定是否可继续使用。

2、根据轴承的完好标准,对各轴承进行检查。

轴承不得有裂纹、伤痕、锈斑、剥落、点蚀和变色,保持架应完整无变形,转动灵活无异响,磨损量是否在磨损范围之内,否则轴承必须更新。

3、检查通轴,将通轴各部件全部拆开,用汽油清洗干净。

(1)检查内花键磨损情况,其接触点数应不少于2/3,键齿厚的磨损量不超过厚齿厚的5%,或发现花键有裂纹需更换。

(2)根据点蚀质量检修标准,检查齿轮磨损情况,若达不到要求必须更换。

(3)检查齿轮平键是否磨损及变形,若出现这些情况必须更换。

(4)检查泵轴与轴承的配合(配合盈量为0.002~0.030),轴承的径向最大磨损间隙为0.15,如果超差更换。

(5)检查所有的油封,若磨损过大,变形严重必须更换,更换所有的O型圈。

四、组装主要过程:1、首先将壳上的左右两端油封装好。

2、将齿轮(M=5、Z=47)装在右内花键齿轮上,上好挡圈,内花键齿轮杯装在通轴上,用压板和4条M10螺钉压紧组成一体。

3、将通轴从壳的右端穿入,将右端内齿轮用油封盖通过M12螺钉压紧固定。

4、组装左端轴承(32128)外套,上好油封压盖。

5、左内齿轮装好密封套和轴承(32128)内套。

6、将左内齿轮装入通轴,用压盖通过4条M10螺钉固定,通轴全部组装完毕。

第二部分:液压元件的检修牵引部液压元件主要包括:主油泵、阀组、调速机构、粗精过滤器、辅助泵、调高泵、冷却器、管路。

一、主要备件:序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1 冷却器 1 板翅式2 调速机构1套3 操纵机构1套推动油缸、伺服阀、失压控制阀、杠杆系统4 粗/精过滤器各1个5 斜轴泵125EVB1 1个6 齿轮泵CBK1020/8B3F 1个7 阀组1套2个单向阀、1个溢流阀、1个棱形阀、1个高压安全阀二、检修过程:1、在液压元件的检修过程中,各液压元件有一个通用部分:缸体与柱塞的配合间隙为0.02~0.03㎜,如果柱塞与缸体接触表面有轻微的划痕,可用100#水磨砂纸修磨,轴间划痕太深应更换新件。

2、各泵的基本特性:序号名称理论排量额定压力工作压力1 主油泵1~125 l/min 25Mpa 17 MPa2 辅助泵19.9 ml/r 20Mpa3 MPa3 调高泵8.1 ml/r 25MPa 20 MPa3、阀组检修:检修阀组前将阀组全部解体、清洗,检查阀组的各配合表面是否有毛刺、划伤、锈斑和点蚀等现象,若有这些现象,要进行相应处理,阀杆和阀孔的配合要动作自如,配合间隙不能超差(0.01~0.03㎜),磨损后间隙的增大不得超过原设计要求的1/3,不能有漏损。

仔细检查阀锥、阀座配合是否严密,不得有漏损,否则更换。

4、调速机构的检修:调速机构由推动油缸、伺服阀、失压控制阀及杠杆系统等组成,将调速机构全部解体清洗,在清洗时必须将其内部存有的回油清洗干净。

推动油缸油塞为间隙密封,必须保证活塞与缸背之间间隙配合。

伺服阀、线芯与线孔的配合必须符合技术要求,如果超差必须更换伺服阀。

失压控制阀必须灵活、可靠,线芯必须动作灵活自如,其圆柱度不得超过0.003~0.005㎜。

5、粗、精过滤器的检修:清洗粗、精过滤器,过滤器内套转动灵活,并且密封性要好,保证更换滤芯时不漏油,否则更换新过滤器。

6、冷却器的检修:清洗冷却器,保证水、油路畅通无阻,而且为了保证冷却器的质量,必须对其进行打压试验,试验压力要达到4Mpa。

7、管路:清洗管路内外,然后用压力风进行吹通。

三、组装液压系统:组装主油泵——主管路——辅助泵——阀组——粗过滤器——精过滤器——低压油管——高压、低压、背压表管——调速机构——压力表——冷却器第三部分:试验牵引部牵引部组装完毕后,进行加油,准备牵引部试车,油量在油箱的80%,然后用手压泵对系统进行充油,当伺服阀溢流孔出油为好,接电空运转,以最大牵引速度正反向空运转各30分钟,要求操作灵活,运转平稳,无异常响声或强烈震动,各部分温升正常,所有油管接头和各结合面密封处无渗漏现象,测定的空载最大牵引速度符合设计要求。

使油温不得超过100℃,应无异常噪音和撞击声,管路无漏损,响声正常,牵引手把灵活,待试验结束后,检查齿面接触情况,应无点蚀、剥落或胶合等现象。

牵引部试验完毕后,放油清洗油池,更换新油。

第二道工序:截割机构的检修工艺第一部分:截割机构的传动系统:齿轮联轴节驱动伞齿轮离齿轮圆柱齿轮将动力穿入摇臂(摇臂动力的穿入的圆柱有三种,不同的齿轮比为25/44、27/42、29/40,通过选用改变减速比改变滚筒的转速)截四轴传动论行星减速器与滚筒联接套联接方榫传至滚筒第二部分:传动系统检修过程(1)齿轮联轴节:内花键无变形渐开线齿轮无明显斑痕就可以用(标准同上),装配时,在内矩形花键及外花键齿轮都涂上黄油。

(2)伞齿轮(截一轴)装配时可整组一次装入机壳,小伞齿轮和轴是分体结构,截一轴用一套23126轴承和推力轴承7522装入轴承杯中,轴承杯中用油封将油池内的油封住防止外溢,23126轴承一定要保证供油,一旦缺油此轴承就会损坏,如果轴承间隙过大,或有轻度损坏都应更换新轴承,装配轴承时不得有歪斜和卡住现象,严禁有铜屑铁沫进入轴承,装配后轴承应运转灵活无噪音,端盖与轴承间隙0.05~0.1㎜。

(3)大伞齿轮和二轴之间矩形花键相联接,由两个轴承253613及53622支承在机壳上,在轴的右端是一个离合器齿轮,轴的左端装有一齿轮,经二轴轴承盖里的齿轮,驱动润滑泵,依靠调整垫来调整二轴承的轴向间隙在0.25~1.15之间,大小伞齿轮齿侧间隙和接触斑点的获得,主要依靠调整垫片厚度,必要时对弧锥齿轮的垫进行配磨,以获得最佳的装配效果,接触斑点大小的要求沿齿高和齿长均不少于50%,齿侧间隙保持0.17~0.35㎜范围内,齿轮箱与轴承53613的平面应保持0.05~0.1㎜间隙。

(4)在二轴与三轴之间设计有齿轮离合器轴的左端为离合齿轮,大齿轮从固定箱的大孔装入,然后中间插入轴,大齿轮定位靠交位环定心,由两个轴承42218及42130通过轴承杯支承在壳体上。

(5)截四轴由轴承3722及2222支承在摇臂壳体上,轴的左端通过矩形花键由齿轮相联,轴齿轮与四轴由花键套联结并将动力传入摇臂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