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基本平面图形》(基础)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精品试题鲁教版(五四)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基本平面图形章节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

精品试题鲁教版(五四)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基本平面图形章节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基本平面图形章节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 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点O 在直线AB 上,OD 平分COB ∠,3AOE EOC ∠=∠,50EOD ∠=︒,则BOD ∠=( )A .10°B .20°C .30°D .40°2、经过刨平的木板上的两个点,能弹出一条笔直的墨线,而且只能弹出一条墨线,这一实际问题应用的数学知识是( )A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C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D .直线有两个端点3、如图所示,由A 到B 有①、②、③三条路线,最短的路线选①的理由是( )A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 .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C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D .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4、如图,∠AOB ,以OA 为边作∠AOC ,使∠BOC =12∠AOB ,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A .AOC BOC ∠=∠B .AOC AOB ∠<∠ C .AOC BOC ∠=∠或2AOC BOC ∠=∠D .AOC BOC ∠=∠或3AOC BOC ∠=∠5、将一副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不同方式摆放,则图中∠α与∠β相等的是( )A .B .C .D .6、如图,已知C 为线段AB 上一点,M 、N 分别为AB 、CB 的中点,若AC =8cm ,则MC +NB 的长为( )A .3cmB .4cmC .5cmD .6cm7、如图,点A ,B 在线段EF 上,点M ,N 分别是线段EA ,BF 的中点,EA :AB :BF =1:2:3,若MN =8cm ,则线段EF 的长为( )cmA .10B .11C .12D .138、如图,C 为线段AB 上一点,点D 为BC 的中点,且30cm AB =,4AC CD =.则AC 的长为( )cm .A .18B .18.5C .20D .20.59、如图,线段8AB =,延长AB 到点C ,使2BC AB =,若点M 是线段AC 的中点,则线段BM 的长为( )A .3B .4C .5D .1210、已知,点C 为线段AB 的中点,点D 在直线AB 上,并且满足2AD BD =,若6CD =cm ,则线段AB 的长为( )A .4cmB .36cmC .4cm 或36cmD .4cm 或2cm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若一个角度数是115°6′,则这个角的补角是___________.2、过某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的所有对角线,将这个多边形分成6个三角形,这个多边形是___边形.3、一个角比它的补角的3倍多40°,则这个角的度数为______.4、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 、B 、C 所表示的数分别为a 、b 、c ,C 为线段AB 的中点,且4AB =,如果原点在线段AC 上,那么22b c -+-=______.AB=,点C是线段AB上一点,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则MN的长5、如图,线段13cm为__________cm.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如图,已知平面内有四个点A,B,C,D.根据下列语句按要求画图.(1)连接AB;(2)作射线AD,并在线段AD的延长线上用圆规截取DE=AB;(3)作直线BC与射线AD交于点F.观察图形发现,线段AF+BF>AB,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2、如图,已知线段AB(1)请按下列要求作图:①延长线段AB到C,使BC AB=;②延长线段BA到D,使AD AC=;(2)在(1)条件下,请直接回答线段BD与线段AC之间的数量关系;(3)在(1)条件下,如果AB=2cm,请求出线段BD和CD的长度.3、已知O是直线MN上一点,∠MOA=40°,∠AOB=90°,∠COD与∠AOB都在直线MN的上方,且射线OC在射线OD的左侧.(1)如图1,射线OC 在∠AOB 的内部,如果∠COD =90°,那么图中与∠AOC 相等的角是 ,其依据是: .(2)如图2,用直尺和圆规作∠AOB 的平分线OP ,如果∠COD =60°,且OC 平分∠AOP ,那么∠DON = °;(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出作法和结论)(3)如果∠COD =60°,设∠AOC =m °(0<m <80,且m ≠30),用含m 的式子表示∠BOD 的度数.(直接写出结论)4、如图1,在数轴上点A 表示数a ,点B 表示数b ,O 为原点,AB 表示点A 和点B 之间的距离,且a ,b 满足()2520a b a +++=.(1)若T 为线段AB 上靠近点B 的三等分点,求线段OT 的长度;(2)如图2,若Q 为线段AB 上一点,C 、D 两点分别从Q 、B 出发以54个单位/s ,52个单位/s 的速度沿直线BA 向左运动(C 在线段AQ 上,D 在线段BQ 上),运动的时间为t s .若C 、D 运动到任意时刻时,总有2QD AC =,请求出AQ 的长;(3)如图3,E 、F 为线段OB 上的两点,且满足2BF EF =,4OE =,动点M 从A 点、动点N 从F 点同时出发,分别以3个单位/s ,1个单位/s 的速度沿直线AB 向右运动,是否存在某个时刻使得EM BN AE +=成立?若存在,求此时MN 的长度;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5、点O 是直线AB 上的一点,CO DO ⊥,OE 平分BOC ∠.(1)如图,若50AOC ∠=︒,求DOE ∠的度数.(2)如图,若13COE DOB∠=∠,求AOC∠的度数.-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解析】【分析】设∠BOD=x,分别表示出∠COD,∠COE,根据∠EOD=50°得出方程,解之即可.【详解】解:设∠BOD=x,∵OD平分∠COB,∴∠BOD=∠COD=x,∴∠AOC=180°-2x,∵∠AOE=3∠EOC,∴∠EOC=14∠AOC=18024x︒-=902x︒-,∵∠EOD=50°,∴90502xx︒-+=︒,解得:x=10,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意义,通过图形表示出各个角,是正确计算的前提.2、A【解析】【分析】根据直线公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来解答即可.【详解】解:经过刨平的木板上的两个点,能弹出一条笔直的墨线,而且只能弹出一条墨线,此操作的依据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直线的性质,掌握直线的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是解题的关键.3、C【解析】【分析】根据线段的性质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最短的路线选①的理由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段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4、D【解析】【分析】分OC在∠AOB内部和OC在∠AOB外部两种情况讨论,画出图形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当OC在∠AOB内部时,∵∠BOC=12∠AOB,即∠AOB=2∠BOC,∴∠AOC=∠BOC;当OC在∠AOB外部时,∵∠BOC=12∠AOB,即∠AOB=2∠BOC,∴∠AOC=3∠BOC;综上,∠AOC=∠BOC或∠AOC=3∠BOC;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定义,数形结合解题是关键.5、C【解析】【分析】A、由图形可得两角互余,不合题意;B、由图形得出两角的关系,即可做出判断;C、根据图形可得出两角都为45°的邻补角,可得出两角相等;D、由图形得出两角的关系,即可做出判断.【详解】解:A、由图形得:α+β=90°,不合题意;B、由图形得:β+γ=90°,α+γ=60°,可得β﹣α=30°,不合题意;C、由图形可得:α=β=180°﹣45°=135°,符合题意;D、由图形得:α+45°=90°,β+30°=90°,可得α=45°,β=60°,不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角的余角相等,三角尺中角度的计算,掌握三角尺中各角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6、B【解析】【分析】设MC =xcm ,则AM =(8﹣x )cm ,根据M 、N 分别为AB 、CB 的中点,得到BM =(8﹣x )cm ,NB =(4﹣x )cm ,再求解MC +NB 即可.【详解】解:设MC =xcm ,则AM =AC ﹣MC =(8﹣x )cm ,∵M 为AB 的中点,∴AM =BM ,即BM =(8﹣x )cm ,∵N 为CB 的中点,∴CN =NB ,∴NB ()()()118422MB MC x x x cm =-=--=-, ∴MC +NB =x +(4﹣x )=4(cm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两点间的距离的计算,掌握线段中点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7、C【解析】【分析】由于EA:AB:BF=1:2:3,可以设EA=x,AB=2x,BF=3x,而M、N分别为EA、BF的中点,那么线段MN可以用x表示,而MN=8cm,由此即可得到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线段EF的长度.【详解】解:∵EA:AB:BF=1:2:3,可以设EA=x,AB=2x,BF=3x,而M、N分别为EA、BF的中点,∴MA=12EA=12x,NB=12BF32x,∴MN=MA+AB+BN=12x+2x+32x=4x,∵MN=16cm,∴4x=8,∴x=2,∴EF=EA+AB+BF=6x=12,∴EF的长为12cm,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利用线段中点的性质转化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在不同的情况下灵活选用它的不同表示方法,有利于解题的简洁性.同时,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点.8、C【解析】【分析】根据线段中点的性质,可用CD表示BC,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关于CD的方程,根据解方程,可得CD的长,AC的长.【详解】解:由点D 为BC 的中点,得BC =2CD =2BD ,由线段的和差,得AB =AC +BC ,即4CD +2CD =30,解得CD =5,AC =4CD =4×5=20cm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利用了线段中点的性质,线段的和差.9、B【解析】【分析】先求出24AC =,再根据中点求出12AM =,即可求出BM 的长.【详解】解:∵8AB =,∴216BC AB ==,16824AC BC AB =+=+=,∵点M 是线段AC 的中点, ∴1122AM AC ==,4BM AM AB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中点有关的计算,解题关键是准确识图,理清题目中线段的关系.10、C【解析】【分析】分点D在点B的右侧时和点D在点B的左侧时两种情况画出图形求解.【详解】解:当点D在点B的右侧时,∵2AD BD=,∴AB=BD,∵点C为线段AB的中点,∴BC=1122AB BD=,∵6CD=,∴162BD BD+=,∴BD=4,∴AB=4cm;当点D在点B的左侧时,∵2AD BD=,∴AD =23AB , ∵点C 为线段AB 的中点,∴AC =BC =12AB , ∵6CD =, ∴23AB -12AB =6, ∴AB =36cm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的和差,以及线段中点的计算,分两种情况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64°54'【解析】【分析】根据补角的定义(若两个角之和为180︒,则这两个角互为补角)进行求解即可得.【详解】解:180********''︒-︒=︒,故答案为:6454'︒.【点睛】题目主要考查补角的定义,理解补角的定义是解题关键.2、八【解析】【分析】根据n 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可引出(n -3)条对角线,可组成(n -2)个三角形,依此可得n 的值,即得出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得,n -2=6,解得:n =8,故答案为:八.【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对角线,解题的关键是熟知一个n 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可将n 边形分割成(n -2)个三角形.3、145︒##145度【解析】【分析】设这个角的补角的度数为x ,则这个角的度数为180x ︒- ,根据“一个角比它的补角的3倍多40°,”列出方程,即可求解.【详解】解:设这个角的补角的度数为x ,则这个角的度数为180x ︒- ,根据题意得:180340x x ︒--=︒ ,解得:35x =︒ ,∴这个角的度数为180145x ︒-=︒.故答案为:14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补角的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利用方程思想解答是解题的关键.4、2【解析】【分析】根据中点的定义可知2AC BC ==,再由原点在线段AC 上,可判断22b c ≥≤,,再化简绝对值即可.【详解】解:∵C 为线段AB 的中点,且4AB =,∴2AC BC ==,即2b c -=,∵原点在线段AC 上,∴22b c ≥≤,,22222b c b c b c -+-=-+-=-=;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的中点和化简绝对值,解题关键是根据中点的定义和数轴确定22b c ≥≤,. 5、6.5【解析】【分析】根据中点的性质得出MN =12AB 即可.【详解】∵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MC =12AC ;CN =12BC ,∴MN =MC +CN=1 2AC+12BC=12 AB=113 2=6.5cm故答案为6.5.【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中点的定义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应用中点的性质进行计算.三、解答题1、 (1)见解析(2)见解析(3)见解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作线段AB即可;(2)作射线AD,并在线段AD的延长线上用圆规截取DE=AB;(3)作直线BC与射线AD交于点F,进而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即可求解(1)如图所示,作线段AB,AB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作射线AD ,并在线段AD 的延长线上用圆规截取DE =AB ,射线AD ,线段DE 即为所求;(3)如图所示,作直线BC 与射线AD 交于点F ,直线BC 即为所求;线段AF +BF >AB ,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答案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睛】本题考查了画射线、线段、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掌握线段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 (1)①画图见解析;②画图见解析(2)BD =1.5AC ;(3)6BD =cm ,8CD =cm【解析】【分析】(1)①先延长,AB 再作BC AB =即可;②先延长,BA 再作AD AC =即可;(2)先证明2,3,AC AB BD AB 从而可得答案;(3)由,2,BD AD AB CD AD 结合2,AD AB = 从而可得答案. (1)解:如图所示,BC 、AD 即为所求;(2)解:,AB BC =2,AC AB ∴=,AD AC2,AD AB3,BD AD AB AB 131.5.2BD AC AC (3)解:∵AB =2cm ,∴AC =2AB =4cm ,∴AD =4cm ,∴BD =4+2=6cm ,∴CD =2AD =8cm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线段的和差运算,熟练的利用作图得到的已知信息求解未知信息是解本题的关键.3、 (1)BOD ∠,等角的余角相等(2)图见解析,57.5︒(3)70m ︒-︒或30m ︒-︒【解析】【分析】(1)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解决问题即可.(2)根据DON BON DOB ∠=∠+∠,求出BON ∠,DOB ∠即可.(3)分两种情形:当030m <<时,根据BOD AOM AOB AOC COD ∠=∠+∠-∠-∠求解,如图32-中,当3080m <<时,根据BOD AOC COD AOB ∠=∠+∠-∠,求解即可.(1)解:如图1中,90AOB COD ∠=∠=︒,90AOC COB COB BOD ∴∠+∠=∠+∠=︒,AOC BOD ∴∠=∠(等角的余角相等),故答案为:等角的余角相等.(2)解:如图2中,如图,射线OP 即为所求.40AOM ∠=︒,90AOB ∠=︒,180409050NOB ∴∠=︒-︒-︒=︒, OP 平分AOB ∠,190452AOP ∴∠=⨯︒=︒, OC 平分AOP ∠,122.52AOC AOP ∴∠=∠=︒, 9022.5607.5BOD ∴∠=︒-︒-︒=︒,57.5DON BON DOB ∴∠=∠+∠=︒.(3)解:如图31-中,当030m <<时,40906070BOD AOM AOB AOC COD m m ∠=∠+∠-∠-∠=︒+︒-︒-︒=︒-︒.如图32-中,当3080m <<时,609030BOD AOC COD AOB m m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m 的值为70m ︒-︒或30m ︒-︒.【点睛】本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4、 (1)5(2)5(3)存在,9或0【解析】【分析】(1)根据绝对值的非负性及偶次方的非负性求出a =-5,b =10,得到AB =10-(-5)=15,由T 为线段AB 上靠近点B 的三等分点,得到BT =5,根据OT=OB-BT 求出结果;(2)由运动速度得到BD =2QC ,由C 、D 运动到任意时刻时,总有2QD AC =,得到BQ =2AQ ,即可求出AQ ;(3)先求出BF=4,EF =2,AE =9.当03m ≤≤时,得到9-3m +4-m =9,当34m <≤时,得到3m-9+4-m =9;当m >4时,得到3m-9+m-4=9,解方程即可.(1) 解:∵()2520a b a +++=,∴a +5=0,b +2a =0,∴a =-5,b =10,∴点A 表示数-5,点B 表示数10,∴AB =10-(-5)=15,∵T 为线段AB 上靠近点B 的三等分点,∴BT =5,∴OT=OB-BT =5;(2)解:∵C 、D 两点分别从Q 、B 出发以54个单位/s ,52个单位/s 的速度沿直线BA 向左运动(C 在线段AQ 上,D 在线段BQ 上),∴BD =2QC ,∵C 、D 运动到任意时刻时,总有2QD AC =,∴BQ =2AQ ,∵BQ +AQ =15,∴AQ =5;(3)解:∵2BF EF =,4OE =,∴BF=4,EF =2,AE =9,设点M 运动ms ,当03m ≤≤时,如图,∵EM=9-3m ,BN =4-m ,EM BN AE +=,∴9-3m +4-m =9,解得m =1,∴MN =9-3m +2+m =9;当34m <≤时,如图,∵EM=3m-9,BN =4-m ,EM BN AE +=,∴3m-9+4-m =9,解得m =7(舍去);当m >4时,如图,∵EM=3m-9,BN =m-4,EM BN AE +=,∴3m-9+m-4=9,解得m =112; ∴MN =15-3m +m-4=0;综上,存在,此时MN 的长度为9或0.【点睛】此题考查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绝对值的非负性及偶次方的非负性,数轴上动点问题,一元一次方程,正确掌握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是解题的关键.5、(1)DOE ∠=25°;(2)144AOC ∠=︒【解析】【分析】(1)结合题意,根据平角的性质,得BOC ∠,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EOC ∠;根据余角的性质计算,即可得到答案;(2)设︒=∠x COE ,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得BOE COE x ∠=∠=︒,结合90DOC ∠=︒,通过列一元一次方程并求解,得∠BOE ;再通过角度和差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1)∵AOB ∠是一个平角∴180********AOC BOC ∠=︒-︒=︒=︒-∠ ∴111306522EOC BOC ∠=∠=⨯︒=︒∵CO DO ⊥∴90DCC ∠=︒∴906525DOE DOC EOC ∠=∠=∠=︒-︒=︒;(2)设︒=∠x COE ,则3DOB x ∠=︒∵OE 平分BOC ∠∴BOE COE x ∠=∠=︒∵CO DO ⊥∴90DOC ∠=︒∴390x x x ︒+︒+︒=︒∴18x =∴18BOE COE ∠=∠=︒∴1801818144AOC AOB BOE COE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角平分线、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角平分线、余角、角度和差运算、一元一次方程的性质.。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四边形的认识》 单元测试卷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四边形的认识》 单元测试卷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四边形的认识》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共27 分)1.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______)个直角,长方形的(______)边相等,平行四边形有(______)个锐角、(______)个钝角。

【答案】(1). 4(2). 对(3). 2(4). 2【解析】【详解】由题意分析得: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直角,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有2个锐角、2个钝角。

2.日常生活用的物品中,(______)的表面是长方形,(______)的表面是正方形。

【答案】(1). 书(2). 魔方【解析】【分析】我们知道的长方形有:门、书、黑板、电视、钞票等表面;正方形有:魔方、豆腐、开关、方凳等表面。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日常生活用的物品中,书的表面是长方形,魔方的表面是正方形。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平面图形的认识,要熟练掌握。

3.用木条钉成一个长方形,捏住对角一拉,就会变成一个(______)。

【答案】平行四边形【解析】4.学校大门口的自动伸缩门应用了平行四边形(________)的这一特点。

【答案】容易变形【解析】【分析】平行四边形具有易变形性,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运用了平行四边形的易变形性。

据此解答。

【详解】学校大门口的自动伸缩门应用了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这一特点。

除此之外,升降机、可伸缩的衣架等都运用了此特性。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属于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

5.如图中正方形被挡住的角是________角。

【答案】直【解析】【分析】正方形是有一组邻边相等且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四个角都是90°,是直角。

所以图中正方形被挡住的角一定是直角。

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如图中正方形被挡住的角是直角。

【点睛】此题考查了正方形的特征,要熟练掌握。

6.用同样的小棒摆一个正方形,至少用(______)根小棒;摆一个长方形,至少用(______)根小棒。

【答案】(1). 4(2). 6【解析】【分析】正方形:由4条边围成,且4条边都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完整)基本平面图形测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基本平面图形测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基本平面图形》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1如图1,以0为端点的射线有()条. A 3B 4C 、5D 62、下列各直线的表示法中,正确的是()A 、直线AB 、直线ABC 、直线abD 、直线Ab3、一个钝角与一个锐角的差是().6、同一平面内互不重合的三条直线的交点的个数是().A 、可能是0个,1个,2个B 可能是0个,2个,3个C 可能是0个,1个,2个或3个 是1个可3个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连接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的距离;③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④若 则点B 是线段AC 的中点.A 1个B 2个C 3个D 4个8钟表上12时15分钟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A 90°B 82.5 °C 、67.5 °D 60°9、按下列线段长度,可以确定点 A 、B 、C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是()A AB=8cm BC=19cm AC=27cmB 、AB=10cm BC=9cm AC=18cm CC AB=11cm BC=21cm AC=10cmD AB=30cm BC=12cm AC=18cm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① 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A 、锐角B 钝角C 直角D 不能确定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角的边越长,角越大B 在/ ABC —边的延长线上取一点D C / B=Z ABC # DBC 上都不对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角是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B 、一条射线就是一个周角C 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D 如果线段AB=BC 那么B 叫做线段AB 的中点D 可能 AB=BC②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③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④如果直线a// b,a// c,则b // c.图5A、1个B、2个C、3个D、4个11、下图中表示/ ABC的图是()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①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②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③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④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是平行就是相交A、1个B、2个C、3个D、4个13、/1和/2为锐角,则/ 1+/2满足().A 0°<Z 1+Z 2v 90°B 0°<Z 1+Z 2v 180° C、/ 1+Z 2v 90° D 90°<Z 1+Z 2v 180°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三种方法表示图4的角:.16、将一张正方形的纸片,按图5所示对折两次,相邻两条折痕(虚线)间的夹角为______________ 度.17、如图6,OB OC是/AOD的任意两条射线,OM平分/ AOB ON平分/ COD若/ MON=,/ BOC节,则表示/ AOD勺代数式是/ AOD= ________ .=Z DOB+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31分)19、如图8, M是线段AC的中点,N是线段BC的中点.(6分)(1)如果AC=8cm BC=6cm求MN的长.(2)如果AM=5cm CN=2cm求线段AB的长.1I- i I IA MC N B820、如图,污水处理厂要把处理过的水引入排水沟PQ,应如何铺设排水管道,才能用料最省?试画出铺设管道的路线,并说明理由.21、如图,直线AB、CD EF都经过点O,且AB丄CD,/ COE=35,求/ DOF / BOF的度数.图5222、如图12,已知点C为AB上一点,AO 12cm, CB= — AC, D E分别为AC AB的中点求DE的长。

鲁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章基本平面图形》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鲁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章基本平面图形》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鲁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章基本平面图形》单元测试卷(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如图,建筑工人砌墙时,经常用细绳在墙的两端之间拉一条参照线,使砌的每一层砖在一条直线上,这样做蕴含的数学原理是()A.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D.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2.小亮正确完成了以下两道作图题:①“延长线段AB到C,使BC=AB“;②“反向延长线段DE到F,使点D是线段EF的一个三等分点”.针对小亮的作图,小莹说:“点B是线段AC中点”.小轩说:“DE=2D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莹、小轩都对B.小莹不对,小轩对C.小莹、小轩都不对D.小莹对,小轩不对3.如图,从点B看点A的方向是()A.南偏东43°B.南偏东47°C.北偏西43°D.北偏西47°4.如图,∠AOC和∠BOD都是直角,∠BOC=60°,则∠AOD=()A.30°B.60°C.90°D.120°5.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的度数为3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为()A.12B.10C.8D.66.观察图形,下列有四种说法:①经过一点可以作无数条直线;②射线AC和射线AD是同一条射线;③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有3个交点;④AB<AC+BC.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1B.2C.3D.47.如图,已知线段AB=10cm,M是AB中点,点N在AB上,NB=2cm,那么线段MN的长为()A.5cm B.4cm C.3cm D.2cm8.如图,∠1=25°,∠AOB=90°,点C,O,D在同一条直线上,则∠2的度数为()A.115°B.120°C.125°D.105°9.如图所示,将三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的一个顶点重合放置,则α、β、γ三个角的数量关系为()A.α+β+γ=90°B.α+β﹣γ=90°C.α﹣β+γ=90°D.α+2β﹣γ=90°10.永祚寺双塔,又名凌霄双塔,是山西省太原市现存的古建筑中最高的建筑,十三层均为正八边形楼阁式空心砖塔,如图1所示.如图2所示的正八边形是双塔其中一层的平面示意图,则其每个内角的度数为()A.80°B.100°C.120°D.135°二.填空题(共5小题)11.如图,经过刨平的木板上的两个点,能弹出一条笔直的墨线,此操作的依据是.12.如图,点C、D、E在线段AB上,若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是线段AC的中点,CE=2BE,AB =12,则DE=.13.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摆放,∠2=25°20',则∠1=.14.把一副三角尺按如图所示那样拼在一起,则图中∠ABC=.15.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它的外角和的13倍,则这个多边形是.三.解答题(共5小题)16.综合与实践:【基础巩固】(1)如图1,点E,B,F都在线段AC上,,F是BC的中点,则图中共有线段条.【深入探究】(2)在(1)的条件下,若,试探究EF与A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拓展提高】(3)如图2,在(2)的基础上,G是AE的中点,若AC=20cm,求GF的长.17.如图,线段AB=24.C是线段AB的中点,D是线段BC的中点.(1)求线段AD的长;(2)在线段AD上有一点E,满足,求AE的长.18.如图,射线OB表示的方向是北偏东76°,射线OC表示的方向是北偏西46°,射线OA在射线OB 和射线OC之间,且∠AOB=32°.求∠AOC的度数.19.将直角∠AOB和直角∠COD如图1放置.(1)与∠AOC相等的角是,依据是;(2)如图2,射线OE是∠BOD的三等分线(靠近边OB).若∠AOC=63°,求∠COE的度数.20.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外角和的3倍少180°,求(1)这个多边形的边数;(2)该多边形共有多少条对角线.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如图,建筑工人砌墙时,经常用细绳在墙的两端之间拉一条参照线,使砌的每一层砖在一条直线上,这样做蕴含的数学原理是()A.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D.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分析】由直线公理可直接得出答案.【解答】解:建筑工人砌墙时,经常用细绳在墙的两端之间拉一条参照线,使砌的每一层砖在一条直线上这种做法用几何知识解释应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考查了直线的性质,要想确定一条直线,至少要知道两点.2.小亮正确完成了以下两道作图题:①“延长线段AB到C,使BC=AB“;②“反向延长线段DE到F,使点D是线段EF的一个三等分点”.针对小亮的作图,小莹说:“点B是线段AC中点”.小轩说:“DE=2D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莹、小轩都对B.小莹不对,小轩对C.小莹、小轩都不对D.小莹对,小轩不对【分析】根据叙述画出相应的图形,根据图形得出结论即可.【解答】解:①“延长线段AB到C,使BC=AB“,如图①所示,此时点B是AC的中点;②“反向延长线段DE到F,使点D是线段EF的一个三等分点”如图所示,有两种情况,有DE=2DF或DE=DF 因此小莹说得对,小轩说得不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两点间的距离,理解线段中点的定义以及线段三等分点的定义是正确判断的关键.3.如图,从点B看点A的方向是()A.南偏东43°B.南偏东47°C.北偏西43°D.北偏西47°【分析】以B为观测中心判断A的方向即可.【解答】解:从点B看点A的方向是南偏东43°.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方向角的表示,方向角的概念为以坐标轴方向为标准方向形成的角,解题关键是以观测者为中心进行判断.4.如图,∠AOC和∠BOD都是直角,∠BOC=60°,则∠AOD=()A.30°B.60°C.90°D.120°【分析】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解答.【解答】解:∵∠AOC是直角∴∠AOD+∠DOC=90°∵∠BOD是直角∴∠BOC+∠DOC=90°∴∠AOD=∠BOC=6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角的计算、余角的概念,掌握交的和差计算、余角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5.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的度数为3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为()A.12B.10C.8D.6【分析】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相等,且一个外角的度数为30°,由此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360÷30=12则正多边形的边数为12.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已知正多边形的外角求正多边形的边数是一个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问题.6.观察图形,下列有四种说法:①经过一点可以作无数条直线;②射线AC和射线AD是同一条射线;③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有3个交点;④AB<AC+BC.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1B.2C.3D.4【分析】根据经过一点可以作无数条直线对①进行判断;根据射线的表示方法对②进行判断;根据过3点的直线的条数对③进行判断;通过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对④进行判断.【解答】解:①经过一点可以作无数条直线,此说法正确;②射线AC和射线AD是同一条射线,都是以A为端点,同一方向的射线,此说法正确;③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时,可能有1个交点,也可能有三个交点,故题意说法错误;④AB<AC+BC,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此说法正确;所以共有3个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直线、射线、线段,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他们的定义、表示方法及特性.7.如图,已知线段AB=10cm,M是AB中点,点N在AB上,NB=2cm,那么线段MN的长为()A.5cm B.4cm C.3cm D.2cm【分析】根据M是AB中点,先求出BM的长度,则MN=BM﹣BN.【解答】解:∵AB=10cm,M是AB中点∴BM=AB=5cm又∵NB=2cm∴MN=BM﹣BN=5﹣2=3cm.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线段的长短比较,根据点M是AB中点先求出BM的长度是解本题的关键.8.如图,∠1=25°,∠AOB=90°,点C,O,D在同一条直线上,则∠2的度数为()A.115°B.120°C.125°D.105°【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即可求出∠BOC,然后根据平角的定义即可求出∠2.【解答】解:∵∠1=25°,∠AOB=90°∴∠BOC=∠AOB﹣∠1=65°∵点C,O,D在同一条直线上∴∠2=180°﹣∠BOC=115°.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角的和与差,掌握各角的关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9.如图所示,将三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的一个顶点重合放置,则α、β、γ三个角的数量关系为()A.α+β+γ=90°B.α+β﹣γ=90°C.α﹣β+γ=90°D.α+2β﹣γ=90°【分析】根据β=∠BOD﹣∠BOC,利用正方形的角都是直角,即可求得∠BOD和∠EOF的度数从而求解.【解答】解:如图:∵∠DOE=90°﹣α∴∠BOD=90°﹣∠DOE=α∵∠BOC=90°﹣γ又∵β=∠BOD﹣∠BOC∴β=α﹣(90°﹣γ)=α﹣90°+γ∴α﹣β+γ=90°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角度的计算,正确应用角的和差进行推算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0.永祚寺双塔,又名凌霄双塔,是山西省太原市现存的古建筑中最高的建筑,十三层均为正八边形楼阁式空心砖塔,如图1所示.如图2所示的正八边形是双塔其中一层的平面示意图,则其每个内角的度数为()A.80°B.100°C.120°D.135°【分析】首先利用外角和360°求得外角的度数,然后根据互补求得每个内角的度数即可.【解答】解:∵多边形外角和为360°∴正八边形每个外角为360°÷8=45°∴正八边形每个内角的度数为180°﹣45°=135°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多边形的外角和.二.填空题(共5小题)11.如图,经过刨平的木板上的两个点,能弹出一条笔直的墨线,此操作的依据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分析】根据公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来解答即可.【解答】解:经过刨平的木板上的两个点,能弹出一条笔直的墨线,此操作的依据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答案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直线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此类题目有利于培养学生生活联系实际的能力.12.如图,点C、D、E在线段AB上,若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是线段AC的中点,CE=2BE,AB =12,则DE=7.【分析】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以及图形中线段之间的和差关系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点C是线段AB的中点,AB=12∴AC=BC=AB=6∵点D是线段AC的中点∴AD=CD=AC=3∵CE=2BE,BC=6∴CE=BC=4∴DE=DC+CE=7.故答案为:7.【点评】本题考查两点间的距离,掌握线段中点的定义以及图形中线段之间的和差关系是正确解答的关键.13.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摆放,∠2=25°20',则∠1=64°40′.【分析】根据题意可得:∠ABC=90°,然后利用平角定义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答】解:如图:由题意得:∠ABC=90°∵∠2=25°20'∴∠1=180°﹣∠2﹣∠ABC=179°60′﹣25°20′﹣90°=64°40′故答案为:64°40′.【点评】本题考查了度分秒的换算,熟练掌握度分秒的进制是解题的关键.14.把一副三角尺按如图所示那样拼在一起,则图中∠ABC=75°.【分析】根据一副三角尺的度数特点,结合图形,即可求出∠ABC的大小.【解答】解:由题意,可知∠ABC=∠ABD+∠DBC=45°+30°=75°.故答案为75°.【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一副三角板的认识程度.一副三角板由两个三角尺构成,其中一个三角尺的度数为30°,60°,90°,另一个三角尺的度数为45°,45°,90°.15.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它的外角和的13倍,则这个多边形是28.【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和外角和列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设这个多边形为n边形,由题意得(n﹣2)×180°=360°×13解得n=28故答案为:28.【点评】本题考查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的计算方法以及外角和是360°是正确解答的关键.三.解答题(共5小题)16.综合与实践:【基础巩固】(1)如图1,点E,B,F都在线段AC上,,F是BC的中点,则图中共有线段10条.【深入探究】(2)在(1)的条件下,若,试探究EF与A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拓展提高】(3)如图2,在(2)的基础上,G是AE的中点,若AC=20cm,求GF的长.【分析】(1)图中的线段有AE、BE、BF、FC、AB、EF、BC、AF、EC、AC这10条,据此回答即可;(2)设BF=x,先列方程求得求得AC=5BF=5x,EF=BE+BF=2x+x=3x,可得答案;(3)设BF=x,先列方程求得x=4cm,再求得GF的长即可.【解答】解:(1)图中的线段有AE、BE、BF、FC、AB、EF、BC、AF、EC、AC这10条故答案为:10;(2)设BF=x∵∴AC=5BF=5x∵F是BC的中点∴BC=2FC=2BF=2x∴AB=AC﹣BC=5x﹣2x=3x∵∴∴EF=BE+BF=2x+x=3x∴5EF=3AC(3)设BF=x∵AC=20cm∴由(2)得AC=5x=20cm,EF=3x=12cm∴x=4cm∴AE=x=4cm∵G是AE的中点∴∴GF=GE+EF=2+12=14(cm).【点评】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掌握线段中点的定义,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是关键.17.如图,线段AB=24.C是线段AB的中点,D是线段BC的中点.(1)求线段AD的长;(2)在线段AD上有一点E,满足,求AE的长.【分析】(1)根据线段的中点先算出AC,CD的长,再根据线段的和差即可求解;(2)根据题意可算出CE的长,分类讨论,当点E在AC之间时;当点E在CD之间时;由此即可求解.【解答】解:(1)∵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是线段BC的中点∴∴AD=AC+CD=12+6=18∴线段AD的长为18;(2)∵AC=BC=12∴当点E在AC之间时,AE=AC﹣CE=12﹣2=10;当点E在CD之间时,AE=AC+CE=12+2=14;综上所述,AE的长为10或1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线段的和差运算,掌握中点的运算是解题的关键.18.如图,射线OB表示的方向是北偏东76°,射线OC表示的方向是北偏西46°,射线OA在射线OB和射线OC之间,且∠AOB=32°.求∠AOC的度数.【分析】根据方向角的定义得到∠BON=76°,∠CON=46°,结合图形中角的和差关系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由题意可得:∠BON=76°,∠CON=46°∴∠BOC=∠BON+∠CON=122°∵∠AOB=32°∴∠AOC=∠BOC﹣∠AOB=90°.【点评】本题考查方向角,理解方向角的定义以及角的和差关系是正确解答的前提.19.将直角∠AOB和直角∠COD如图1放置.(1)与∠AOC相等的角是∠BOD,依据是这两个角有相同的余角;(2)如图2,射线OE是∠BOD的三等分线(靠近边OB).若∠AOC=63°,求∠COE的度数.【分析】(1)∠AOC=∠BOD,因为这两个角有相同的余角;(2)易得∠BOD=∠AOC=63°,根据OE是∠BOD的三等分线,可得到∠BOE=∠BOD=21°,因为∠COE=∠BOC+∠BOE,而∠BOC=∠AOB﹣∠AOC,则∠COE可求.【解答】解:(1)∵∠AOC+∠BOC=90°,∠BOD+∠BOC=90°∴∠AOC=∠BOD故答案为:∠BOD,这两个角有相同的余角;(2)易得∠BOD=∠AOC=63°∵射线OE是∠BOD的三等分线(靠近边OB)∴∠BOE=∠BOD=21°;∵∠BOC=∠AOB﹣∠AOC=27°∴∠COE=∠BOC+∠BOE=48°.【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角的计算,关键在于理解图中角的大小关系.20.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外角和的3倍少180°,求(1)这个多边形的边数;(2)该多边形共有多少条对角线.【分析】(1)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均为360°,然后依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列方程求解即可;(2)多边形的对角线公式为:.【解答】解:(1)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根据题意得:180°×(n﹣2)=360°×3﹣180°解得:n=7;(2)==14.答:(1)该多边形为七边形;(2)七边形共有14条对角线.【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多边形的对角线,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七年级数学《基本平面图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基本平面图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五章《基本平面图形》单元测试题(后附答案)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题号一二171819202122附加总分分数一、选择题1.如图1,l是一条笔直的公路,在公路的两侧各有一个村庄A,B,两个村庄准备集资修建一个公交车站,经过协商,要求车站到两个村庄的路程和最短,小聪帮助设计了公交车站修建点M,则小聪设计的理由是()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两点确定一条线段C.经过三点也可以确定一条直线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图1 图22.下列表示方法正确的是()3.在下列四个图形中,能用∠1,∠AOB,∠O三种方法表示同一个角的图形是( )4.下图所示的图形中,其中两条线能相交的是( )5.下列图形中,是正六边形的是( )OBABOOABDCOCAACBEABDC1111AA BDC····BA BDC···CA BDC··DA BDC··A BC D6.已知线段AB=5cm ,在直线AB 上画线段AC=3cm ,则线段BC 的长为( ) A .8cm B .2 cm C . 2 cm 或8 cm D .不能确定7.已知点M 是∠AOB 内一点,作射线OM ,则下列不能说明OM 是∠AOB 的平分线的是( ) A.∠AOM=∠BOM B.∠AOB=2∠AOM C.∠BOM =21∠AOB D.∠AOM+∠BOM=∠AOB 8. 如图,圆的四条半径分别是OA ,OB ,OC ,OD ,其中点O ,A ,B 在同一条直线上,∠AOD =90°,∠AOC =3∠BOC ,那么圆被四条半径分成的四个扇形的面积的比是( )A. 1∶2∶2∶3B. 3∶2∶2∶3C. 4∶2∶2∶3D. 1∶2∶2∶1 9.现在的时间是9点30分,时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 ) A.100° B.105° C.110° D.120°10. 如图,在数轴上有A ,B ,C ,D 四个整数点(即各点均表示整数),且2AB=BC=3CD ,若A ,D 两点表示的数的分别为﹣5和6,点E 为BD 的中点,那么点E 表示的整数是( ) A.﹣1 B.0 C.1 D.2二、填空题11.把一根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要钉2颗钉子,这是根据 . 12.点O 是线段AB 的中点,OA=2cm,则AB=_______cm .13如图4所示,把一块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一条直线l 上,若∠1=20º,则∠2的度数为 .图414.如图5,点A ,O ,B 在一条直线上,且∠BOC =130°,OD 平分∠AOC ,则图中∠BOD= 度.15.从六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出 条对角线,可将六边形分为 个三角形,六边形共有_____条对角线.16.我市某校某班有5名代课老师,过新年时,若每两人都互相握一次手,则共需要握 次手.三、解答题17. (每小题4分,共8分)计算:(1)将24.29°化为度、分、秒; (2)将36°40′30″化为度.18. (8分)如图6,把一个圆分成三个扇形,求出这三个扇形的圆心角度数.图619. (8分) 如图9,已知线段AB,请用尺规按下列要求作图:(1)延长线段AB到C,使BC=AB;延长线段BA到D,使AD=AC.(2)若AB=2cm,则AC=cm,BD=cm,CD=cm.图920. (8分) .如右图,∠BAD=90°,射线AC平分∠BAE.(1)当∠CAD=40°时,∠BAC=_______°.(2)当∠DAE=46°时,求∠CAD的度数.理由如下:由∠BAD=90°与∠DAE=46°,可得∠BAE =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射线AC平分∠BAE,可得∠CAE =∠BAC =______________= _______°.所以∠CAD =_____________=_______°.21. (9分) 如图11,点P 是线段AB 上的一点,点M ,N 分别是线段AP ,PB 的中点. (1)如图①,若点P 是线段AB 的中点,且MP =4cm ,求线段AB 的长; (2)如图②,若点P 是线段AB 上的任一点,且AB =12cm ,求线段MN 的长.① ② 图1122. (11分)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为8,B 是数轴上的一点,AB=12,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6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t >0)秒.(1)写出数轴上点B 表示的数 ,点P 表示的数 (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2)若M 为AP 的中点,N 为PB 的中点.点P 在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 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 的长.附加题1.(6分) 如图1,在锐角∠AOB 内部,画1条射线,可得3个锐角;画2条不同射线,可得6个锐角;画3条不同射线,可得10个锐角;…照此规律,画10条不同射线,可得 个锐角.图12. (14分) 小知识:如图,我们称两臂长度相等(即CB CA =)的圆规为等臂圆规. 当等臂圆规的两脚摆放在一条直线上时,若张角︒=∠x ACB ,则底角︒-=∠=∠)290(xCBA CAB .请运用上述知识解决问题:如图,n 个相同规格的等臂圆规的两脚依次摆放在同一条直线上,其张角度数变化如下:112160AC A ∠=︒,22380A C A ∠=︒, 33440A C A ∠=︒,44520A C A ∠=︒,…(1)①由题意可得∠A 1A 2C 1= º;②若2A M 平分321A A C ∠,则22C MA ∠= º; (2)n n n C A A 1+∠= º(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n ≥1);(3)当3≥n 时,设11n n n A A C --∠的度数为a ,11n n n A A C +-∠的平分线N A n 与n n A C 构成的角的度数为β,那么α与β之间的等量关系是 ,请说明理由. (提示:可以借助下面的局部示意图)参考答案一、1.C2.D3.A4.C5.B6.C 提示:如图1所示,当点C 在线段AB 上时,BC=AB -AC=5-3=2(cm );如图2所示,当点C 在线段AB 外时,BC=AB+AC=5+3=8(cm ).图1 图2 7.D8.B 提示:9点30分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3×30°+12×30°=105°. 9. A 10. D二、11.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121. 4 13. 70° 14. 3 4 915. 155° 提示:∠BOD=∠BOC+∠COD=∠BOC+12∠AOC=∠BOC+12(180°-∠BOC )=130°+12(180°-130°)=155°.16. 10三、17. 解:(1) 24.29°=24°+0.29⨯60′=24°+17.4′= 24°+17′+0.4⨯60″=24°+17′+24″= 24°17′24″(2) 36°40′30″=36°+40′+30″=36°+40′+601⨯30′=36°+40.5′=36°+601⨯40.5°=36°+0.675°=36.675°. 18.解:因为一个周角为360°,所以分成三个扇形的圆心角分别是:360°×25%=90°,360°×30%=108°,360°×45%=162°. 19.(1)如图4所示:图4 (2)4 6 8 20.(1)50 (2)理由如下:由∠BAD=90°与 ∠DAE=46°,可得∠BAE =_90°+46°(或∠BAD+∠DAE )=136°. 由射线AC 平分∠BAE ,可得 ∠CAE =∠BAC =136°÷2(或∠BAE ÷2)=68°. 所以 ∠CAD =90°-68°(∠BAD -∠CAE )= 22 °.21.解:(1)因为M 是线段AP 的中点,MP=4 cm ,所以AP=2MP=2×4=8(cm ).ACB CAB又因为点P 是线段AB 的中点,所以AB=2AP=2×8=16(cm ). (2)因为点M 是线段AP 的中点,点N 是线段PB 的中点,所以MP=AP ,PN=PB. 所以MN=MP+PN=AP+PB=(AP+PB )=AB.因为AB =12 cm ,所以MN=6 cm. 22. (1)﹣4 8﹣6t(2)①如图1,点P 在AB 中间,因为AM=PM ,BN=PN ,所以MN=AB=6;图1②如图2,点P 在B 点左侧,PM=PA=(PB+AB ),PN=PB ,所以MN=PM ﹣PN=PA ﹣PB=AB=6. 综上所述,MN 在点P 运动过程中长度无变化.图2 1. 662. 解:(1)①10 ②35 (2)(90-1802n ) (3)α-β=45° 理由:不妨设∠C n -1=k.根据题意可知2n kC ∠=.由小知识可知11n n n A A C --∠=902kα=︒-.所以11n n n A A C +-∠=180α︒-=902k︒+.由小知识可知1n n n A A C +∠= 904k︒-.因为 N A n 平分11n n n A A C +-∠,所以 1∠=1211n n n A A C +-∠=454k ︒+.因为1n n n A A C +∠=1n n C A N ∠+∠,所以 904k ︒-=454kβ︒++.所以 902k︒-=45β︒+.所以α=45β︒+. 所以45αβ-=︒.212121212121。

第5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测试题)【基础卷】-数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含解析)

第5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测试题)【基础卷】-数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含解析)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测试题【基础卷】一.选择题(共8小题)1.过直线外的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这样的平行线可以画()A.1条B.2条C.无数条2.如图,有一块三角形的草地,面积是300平方米,现在要在A点到对面修一条小路,这条小路至少长()米。

A.12.5 B.25 C.6.253.已知直线a和b互相平行,a和c互相垂直,下列表示正确的是()A.a⊥b B.a∥c C.b⊥c4.小区用户间,电信、移动网络架线,会出现下面三种情况,不是相交关系的是()A.B.C.5.如图,把一个长7cm,宽6cm的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图中画出的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可能是()cm。

A.5 B.6 C.76.如图中,梯形的高是()厘米。

A.5 B.3 C.27.直角梯形有()条高.A.1 B.2 C.无数8.在图中有()组互相平行的线段。

A.0 B.1 C.2 D.3二.填空题(共10小题)9.在内,不相交的两条线叫做平行线.10.过直线外一点,可以画条已知直线的垂线.11.找出下列各图中的底和高.以为底,AE是高.以CD为底,是高.12.如图,三角形尺的两条直角边互相,直尺相对的两条边互相。

13.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能画条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能画条已知直线的垂线.14.数学书的封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两条对边互相。

15.一个平行四边形相邻两边的和是26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

16.如图所示,宽不变,长减小到12米,减小后的面积是平方米。

17.从梯形的上底上的一点向下底作一条垂线,这点到垂足之间的距离是梯形的,梯形有条高.18.平行四边形有组对边平行,梯形有组对边平行。

A、一B、二C、三三.判断题(共5小题)19.梯形的两腰都相等。

20.长方形和正方形都具有不稳定性。

21.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对边相等,对角不相等。

22.从直线外一点向直线上画一些线段,其中垂直的线段最短.23.两条平行线之间的线段最短。

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基本平面图形单元测试题

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基本平面图形单元测试题

鲁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基本平面图形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已知如图,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点O不在直线AC上B. 射线AB与射线BC是指同一条射线C. 图中共有5条线段D. 直线AB与直线CA是指同一条直线2.如图,经过刨平的木板上的两个点,能弹出一条笔直的墨线,而且只能弹出一条墨线,这一实际问题应用的数学知识是()A.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 垂线段最短D. 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3.已知线段AB=10cm,点C在直线AB上,且AC=2cm,则线段BC的长为()A. 12cmB. 8 cmC. 12 cm或8 cmD. 以上均不对4.如图,点A、B、C顺次在直线上,点M是线段AC的中点,点N是线段BC的中点,已知AB=16cm,MN=()A. 6cmB. 8cmC. 9cmD. 10cm5.如图,C,D是线段AB上两点,M,N分别是线段AD,BC的中点,下列结论: ①若AD=BM,则AB=3BD; ②若AC=BD,则AM=BN; ③AC−BD=2(MC−DN); ④2MN=AB−CD.其中正确的结论是()A. ① ② ③B. ③ ④C. ① ② ④D. ① ② ③ ④6.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1)连接两点之间的线段叫两点间的距离;(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若AB=2CB,则点C是AB的中点;(4)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有关.A. 1个B. 2个C. 3个D. 4个7.下列四个图形中,能用∠1,∠AOB,∠O三种方法表示同一个角的是()A. B.C. D.8.如图所示,射线OB,OC将∠AOD分成三部分,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A. 如果∠AOB=∠COD,那么∠AOC=∠BODB. 如果∠AOB>∠COD,那么∠AOC>∠BODC. 如果∠AOB<∠COD,那么∠AOC<∠BODD. 如果∠AOB=∠BOC,那么∠AOC=∠BOD9.如图,若∠BOD=2∠AOB,OC是∠AOD的平分线,则①∠BOC=13∠AOB ;②∠DOC=2∠BOC;③∠COB=12∠AOB;④∠COD=3∠BOC.正确的是()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10.如图,∠AOC=90°,OC平分∠DOB,且∠DOC=22°36′,∠BOA度数是()A. 67°64′B. 57°64′C. 67°24′D. 68°24′11.从八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画出m条对角线,它们将八边形分成n个三角形,则m,n的值分别为()A. 6,5B. 5,6C. 6,6D. 5,512.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对角线条数正好等于它的边数的2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A. 6B. 7C. 8D. 10二、填空题13.小刚同学要在墙上钉牢一根木条至少需要______ 根铁钉,其数学道理是______ .第1页,共9页14.已知点A、B、C在同一直线上,AB=12cm,BC=13AC.若点P为AB的中点,点Q为BC的中点,则PQ=______ cm.15.如图,两根木条的长度分别为6cm和10cm,在它们的中点处各打一个小孔M、N(小孔大小忽略不计).将这两根木条的一端重合并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则两小孔间的距离MN=______cm.16.如图,OC为∠AOB内部的一条射线,若∠AOB=100°,∠1=26°48′,则∠2=______.17.如图,∠AOB=150°,∠COD=40°,OE平分∠AOC,则2∠BOE−∠BOD= ______ °.18.过某多边形的一个顶点的所有对角线将这个多边形分成6个三角形,这个多边形是______ 边形.三、解答题19.计算:(1)48°39′+67°31′−21°17′×5;(2)90°−51°37′11″.20.如图,O为直线AB上一点,∠AOC=50°,OD平分∠AOC,∠DOE=90°.(1)请你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小于平角的角;(2)求出∠BOD的度数;(3)请通过计算说明OE是否平分∠BOC.21.已知:如图,OC是∠AOB的角平分线.(1)当∠AOB=60°时,求∠AOC的度数;(2)在(1)的条件下,过点O作OE⊥OC,求∠AOE的度数;(3)当∠AOB=α时,过点O作OE⊥OC,直接写出∠AOE的度数.(用含α的式子表示)22.(1)如图(1)所示是四边形,小明作出它对角线为2条,算法为4×(4−3)2=2.(2)如图(2)是五边形,小明作出它的对角线有5条,算法为5×(5−3)2=5.(3)如图(3)是六边形,可以作出它的对角线有______ 条,算法为______ .(4)猜想边数为n的多边形对角线条数的算法及条数.23.如图,线段AB=20,BC=15,点M是AC的中点.(1)求线段AM的长度;(2)在CB上取一点N,使得CN:NB=2:3.求MN的长.第3页,共9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直线、射线、线段,以及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关键是掌握三线的表示方法.根据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以及线段的概念分别判断各选项即可.【解答】解:A.点O不在直线AC上,故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射线AB与射线BC,端点不同,不是指同一条射线,故B错误,符合题意;C.图中有线段AB、AC、BC、OB、OC,共5条,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直线AB与直线CA是指同一条直线,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2.【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直线的性质,解题关键是zw掌握直线的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解题时,由题意“经过刨平的木板上的两个点,能且只能弹出一条笔直的墨线”可知这一实际问题应用的数学知识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解答】解:由题意“经过刨平的木板上的两个点,能且只能弹出一条笔直的墨线”可知这一实际问题应用的数学知识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选A.3.【答案】C【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的含义和求法,要熟练掌握,注意分两种情况讨论.根据题意,分两种情况讨论:(1)点C在A、B中间时;(2)点C在点A的左边时;求出线段BC的长为多少即可.【解答】解:(1)点C在A、B中间时,BC=AB−AC=10−2=8(cm).(2)点C在点A的左边时,BC=AB+AC=10+2=12(cm).∴线段BC的长为12cm或8cm.故选:C.4.【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段的中点、线段的和差等知识点,注意理解线段的中点的概念,利用线段中点的定义转化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根据点M是线段AC的中点,点N是线段BC的中点,得出MC=12AC,NC=12BC,利用MN=MC−NC=12AB,继而可得出答案.【解答】解:∵点M是线段AC的中点,点N是线段BC的中点,∴MC=12AC,NC=12BC,∴MN=MC−NC=12AC−12BC=12(AC−BC)=12AB,∵AB=16cm,∴MN=8cm.故选B.5.【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的求法,解题时利用了线段的和差,线段中点的性质,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出各个线段间的关系.根据中点的概念与线段之间的和差关系判断即可.【解答】解: ①若AD=BM,则AM=BD.由M是AD的中点,得AM=MD,则AM=MD=BD,故AB=3BD; ②若AC=BD,则AD=BC.由M,N分别是AD,BC的中点,可得AM=12AD,BN=12BC,故A M=BN; ③因为AC=AM+MC=DM+MC,BD=BN+DN=CN+DN,所以AC−BD=DM−CN+MC−DN.又因为DM−CN=MC−DN,故AC−BD=2(MC−DN); ④因为MN=MD+CN−CD=12AD+12BC−CD=12(AD+BC)−CD=12(AB+CD)−CD=12(AB−CD),故2MN=AB−CD.故选D.6.【答案】A【解析】解:(1)连接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因此(1)不符合题意;(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正确的,因此(2)符合题意;(3)若AB=2CB,当点C在AB上时,点C是AB的中点,当点C在AB的延长线上时,点C就不是AB的中点,因此(3)不符合题意;(4)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无关,只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因此(4)不符合题意;因此正确的是(2),故选:A.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线段性质,线段中点以及角的大小逐项进行判断即可.本题考查两点间的距离,线段性质,线段中点以及角的大小等知识,理解各个概念的内涵是正确判断的前提.7.【答案】C 【解析】解:能用∠1、∠AOB、∠O三种方法表示同一个角的图形是C选项中的图,A,B,D选项中的图都不能同时用∠1、∠AOB、∠O三种方法表示同一个角,故选:C.根据角的三种表示方法,可得正确答案.本题考查了角的概念,熟记角的表示方法是解题关键.在顶点处只有一个角的情况,才可用顶点处的一个字母来记这个角.8.【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角的大小比较,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各角的关系式.利用图中角与角的关系,即可判断各选项.【解答】解:A、如果∠AOB=∠COD,那么∠AOC=∠BOD,本选项正确;B、如果∠AOB>∠COD,那么∠AOC>∠BOD,本选项正确;C、如果∠AOB<∠COD,那么∠AOC<∠BOD,本选项正确;D、如果∠AOB=∠BOC,那么∠AOC和∠BOD不一定相等,本选项错误.故选D.9.【答案】B【解析】解:设∠AOB=α,∵∠BOD=2∠AOB,OC是∠AOD的平分线,∴∠BOD=2α,∠AOC=∠COD=32α,∴∠COB=∠AOC−∠AOB=12∠AOB,故③正确,①错误;∴∠COD=3∠BOC,故④正确,②错误.故选B.设∠AOB=α,由∠BOD=2∠AOB,OC是∠AOD的平分线,可得∠BOD=2α,∠AOC=∠COD=32α,故能判断出选项中各角大小关系.本题主要考查角的比较与运算这一知识点,比较简单.第5页,共9页10.【答案】C【解析】解:∵OC平分∠DOB,∴∠DOC=∠BOC=22°36′.∵∠AOC=∠AOB+∠BOC=90°,∴∠AOB=∠AOC−∠BOC=90°−22°36′=67°24′.故选:C.先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DOC的度数,再利用角的和差及互余关系求出∠BOA度数.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两角互余等知识点,掌握角的和差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1.【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多边形的对角线及分割成三角形个数的问题,解答此类题目可以直接记忆:一个n边形一个顶点出发,可以连的对角线的条数是n−3,分成的三角形数是n−2.根据从一个n边形一个顶点出发,可以连的对角线的条数是n−3,分成的三角形数是n−2解答即可.【解答】解:对角线的数量m=8−3=5条;分成的三角形的数量为n=8−2=6个.故选:B.12.【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与多边形的边数之间的关系.n边形的对角线有12n⋅(n−3)条,根据对角线条数是它边数的2倍列方程即可求得多边形的边数.【解答】解: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n⋅根据题意得:12n⋅(n−3)=2n,解得:n=7.则多边形的边数是7.故选B.13.【答案】2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解析】解:根据直线的公理;故应填2,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根据直线的确定方法,易得答案.本题考查直线的确定:两点确定一条直线.14.【答案】4.5或9【解析】解:(1)点C在线段AB上,如图1:∵AB=AC+BC,BC=13AC,∴AB=3BC+BC=4BC又∵AB=12cm,∴BC=3cm,∵点P是线段AB的中点,点Q是线段BC的中点,∴PB=12AB=6cm,QB=12CB=1.5cm,∴PQ=BP−BQ=6−1.5=4.5cm;(2)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如:∵AB=AC−BC,BC=13AC,∴AB=3BC−BC=2BC又∵AB=12cm,∴BC=6cm,∵点P是线段AB的中点,点Q是线段BC的中点,∴PB=12AB=6cm,QB=12CB=3cm,∴PQ=BP+BQ=6+3=9cm;故答案为:4.5或9.分类讨论点C在AB上,点C在AB的延长线上,根据线段的中点的性质,可得BP、BQ的长,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答案.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线段中点的性质,线段的和差,分类讨论是解题关键.15.【答案】8或2【解析】解:有两种情形:(1)当A、C(或B、D)重合,且剩余两端点在重合点同侧时,MN=CN−AM=12CD−12AB=5−3=2(厘米);(2)当B、C(或A、C)重合,且剩余两端点在重合点两侧时,MN=CN+BM=12CD+12AB=5+3=8(厘米);故两根木条的小圆孔之间的距离MN是2cm或8cm,故答案为:2或8.本题没有给出图形,在画图时,应考虑到A、B、M、N四点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多种可能,再根据题意正确地画出图形解题.此题考查两点之间的距离问题,在未画图类问题中,正确画图很重要,本题渗透了分类讨论的思想,体现了思维的严密性,在今后解决类似的问题时,要防止漏解.16.【答案】73°12′【解析】解:∵∠AOB=100°,∠1=26°48′,∴∠2=100°−26°48′=73°12′.故答案为:73°12′根据角的计算解答即可.此题考查角的计算,关键是根据度分秒的计算解答.17.【答案】110 【解析】解:设∠EOD=x°,∠BOC=y°,则∠EOC=∠EOD+∠COD=x°+40°.∵OE平分∠AOC,∴∠AOE=∠EOC=x°+40°.∵∠AOB=150°,∴∠AOE+∠COE+∠BOC=150°.即2(x°+40°)+y°=150°.∴2x°+y°=70°.∵2∠BOE−∠BOD=2(x°+40°+y°)−(y°+40°)=2x°+80°+2y°−y°−40°=2x°+y°+40°,∴2∠BOE−∠BOD=70°+40°=110°.故答案为110.设∠EOD=x°,∠BOC=y°,用x,y表示2∠BOE−∠BOD,利用已知条件得出x,y的关系式,然后整体代入可得结论.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的应用以及角的计算,本题的关键在于借助中间量,利用整体代入进行计算.18.【答案】八【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多边形对角线,n边形过一个顶点的所有对角线公式是(n−2)条.根据n边形对角线公式,可得答案.【解答】解:设多边形是n边形,由对角线公式,得n−2=6.解得n=8,故答案为八.19.【答案】解:(1)原式=48°39′+67°31′−106°25′=9°45′;(2)原式=89°59′60″−51°37′11″=38°22′49″.【解析】(1)首先计算乘法,然后计算加减即可;(2)首先把90°化为89°59′60″,然后再利用度减度、分减分、秒减秒进行计算即可.第7页,共9页此题主要考查了度分秒的换算,关键是掌握1°=60′,1′=60″.20.【答案】解:(1)题图中小于平角的角有∠AOD,∠AOC,∠AOE,∠DOC,∠DOE,∠DOB,∠COE,∠COB,∠EOB,共9个;(2)∵∠AOC=50°,OD平分∠AOC,∴∠AOD=12∠AOC=25∘,∴∠BOD=180°−∠AOD=155°;(3)∵∠DOE=90°,∠DOC=12∠AOC=25∘,∴∠COE=∠DOE−∠DOC=90°−25°=65°.又∵∠BOE=∠BOD−∠DOE=155°−90°=65°,∴∠COE=∠BOE,即OE平分∠BOC.【解析】本题考查了有关角的概念,角的平分线,角的计算.正确的理解角的定义,角的平分线的定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数角的方法(" id="MathJax-Element-3441-Frame" role="presentation" style="box-sizing: content-box; -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margin: 0 px; padding: 5 px 2px; display: inline-block; ; word-wrap: normal; white-space: nowrap; float: none; direction: ltr; max-width: none; max-height: none; min-width: 0 px; min-height: 0 px; border: 0 px; position: relative;" tabindex="0">((从一边数,再按一个方向数)" id="MathJax-Element-3442-Frame"role="presentation" style="box-sizing: content-bo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margin: 0 px; padding: 5 px 2px; display: inline-block; ; word-wrap: normal; white-space: nowrap; float: none; direction: ltr; max-width: none; max-height: none; min-width: 0 px;min-height: 0 px; border: 0 px; position: relative;" tabindex="0">)),这样才能做到不重不漏;(2)先求出∠AOD的度数,因为∠AOB是平角,∠BOD=∠AOB−∠AOD;(3)分别求出∠COE和∠EOB的度数即可.21.【答案】解:(1)∵OC是∠AOB的平分线(已知),∴∠AOC=12∠AOB,∵∠AOB=60°,∴∠AOC=30°.(2)∵OE⊥OC,∴∠EOC=90°,如图1,∠AOE=∠COE+∠COA=90°+30°=120°.如图2,∠AOE=∠COE−∠COA=90°−30°=60°.(3)∠AOE=90°+12α或∠AOE=90°−12α.【解析】(1)直接由角平分线的意义得出答案即可;(2)分两种情况:OE在OC的上面,OE在OC的下面,利用角的和与差求得答案即可;(3)类比(2)中的答案得出结论即可.此题考查了角的计算,以及角平分线定义,分类考虑,类比推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2.【答案】9;6×(6−3)2第9页,共9页【解析】解:(3)六边形,可以作出它的对角线有9条,算法:6×(6−3)2=9;故答案为:9;6×(6−3)2=9;(4)n 的多边形对角线条数的算法及条数n(n−3)2.根据(1)(2)所给算法计算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对角线,关键是掌握对角线的计算方法. 23.【答案】解:(1)线段AB =20,BC =15, ∴AC =AB -BC =20-15=5. 又∵点M 是AC 的中点.∴AM =12AC =12×5=52,即线段AM 的长度是52.(2)∵BC =15,CN :NB =2:3, ∴CN =25BC =25×15=6.又∵点M 是AC 的中点,AC =5, ∴MC =12AC =52,∴MN =MC +NC =172,即MN 的长度是172.【解析】【试题解析】(1)根据题意知AM =12AC ,AC =AB -BC ;(2)根据已知条件求得CN =6,然后根据图示知MN =MC +NC .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利用了线段的和差,线段中点的性质.。

(精心整理)基本平面图形单元测试题

(精心整理)基本平面图形单元测试题

基本平面图形单元测试题(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班级 _ 姓名_ _____ 学号 成绩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该小题后的括号内。

1. 下面表示ABC ∠的图是 ( )A(A) (B) (C) (D) 2. 已知平面上B C A 、、三点,过每两点画一条直线,那么直线的条数一共有( ) (A) 3条 (B) 1条 (C) 1条和3条 (D) 0条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任何线段都能度量它们的长度(B) 因为线段有长度,所以它们之间能比较大小(C) 利用圆规配合刻度尺可以进行线段的度量,也能比较它们的大小 (D) 两条直线也能进行度量和比较大小4. 在右图的跳远比赛中,由点E 跳到点F 的跳远成绩应该是( ) (A )线段EF (B )垂线段MF(C )垂线段MF 的长度 (D )线段EF 的长度5、如图,已知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A 平分COE ∠,︒=∠100EOC ,则BOD ∠的度数是( )A.︒20B.︒40C. ︒50D. ︒806. 右图C 、D 是线段AB 上的两点, E 是AC 的中点,F 是BD 的中点,若EF =m,CD =n ,则AB =( )(A) m -n (B) 2m -n (C) m +n (D) 2m +n7. 如果两个不相等的角的和为180 ,则这两个角可能是( ) (A) 两个锐角 (B) 两个钝角 (C) 一个锐角,一个钝角 (D) 以上答案都不对MED F D CE B A ACAB BA AEDOC B8. 如果线段AB=5cm,BC=4cm,那么A、C两点的距离是()小明家超市123(A) 1cm (B) 9cm (C) 1cm 或9cm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9. 如右下图,从小明家到超市有3条路,其中第2条路最近,因为( ) (A) 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B) 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C)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D) 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10. 在海上,灯塔位于一艘船的北偏东40 方向,那么这艘船位于这个灯塔的( ) (A) 南偏西50 方向 (B) 南偏西40 方向 (C) 北偏东50 方向 (D) 北偏东40 方向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二、填空(每小题3分,共24分)11. '_____'_____'____33.6︒=︒,︒=︒___________''42'2098;12.圆心角为60度的扇形,所对应扇形的面积占整个圆面积的________%13.一个圆被分成四个扇形,若各个扇形的面积之比为4:2:1;3,则最小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_14. 观察时钟的表面,在中午1:00的时候,它的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 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初一数学第五章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手电筒射出去的光线, 给我们的形象是( )
A.直线
B.射线
C.线段
D.折线
2、下面四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大于90°的角是钝角 B.任何一个角都可以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
C. 平角是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角
D.平角就是一条直线
3、图中给出的直线、射线、线段,根据各自的性质,能相交的是( )
4、如图,A,B 在直线l 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线段AB 和线段BA 是同一条线段 B.直线AB 和直线BA 是同一条直线
C.射线AB 和射线BA 是同一条射线 D.图中以点A 为端点的射线有两条。

5、一个边长为2的正方形,过一个顶点的对角线有3条,则这个多边形的周长是 ( )
A.6
B.8
C.10
D.12
6、由点B 看点A 是北偏西58°,则由点A 看点B 是()
A.南偏东58°
B.南偏东32°
C.北偏西32°
D.北偏西58°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圆的周长都相等
B.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
C.顶点在圆上的角叫做圆心角
D.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两个端点的两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8、如果线段AB=4cm,C 是AB 的中点,延长CB 到D ,使CD=4cm ,E 是AD 的中点,则AE 得长度为( )A. 3cm B.3.5cm C.4 cm D. 4.5 cm
9、钟表在5时30分,它的时针和分针所成的锐角是()
A 90°
B 70°C.30°D.15°
10、已知∠AOB=3∠BOC,若∠BOC=30°,则∠AOC 等于( )
A.120°
B.120°或60°
C.30°
D.30°或90°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1、平面上有A 、B 、C 三点,过其中的每两点画直线,最多可以画_____条直线, 最少可以画_______条直线.
12、要在教室里摆齐一组桌子,可先确定___张桌子,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
C A D
B
13、已知线段AB=5cm,在线段AB 上截取BC=2cm,则AC=________.
14、钟表上2时15分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 。

15、如图,是一副三角板重叠而成的图形,则
∠AOD+∠BOC=_____________.
三、画图题
16、如图,平面上有三点A 、B 、C.
(1)按下列要求画出图形:(3分)
①.画直线AB ;②.画射线AC ;③连接BC
(2)写出图中有哪几条线段.(3分) (3)指出图中有几条射线,并写出其中能用字母表示的射线(不再添加字母)(3分)
17、(5分)如图,在公路l 的两旁有两个工厂A 、B ,要在公路上搭建一个货场让A 、B 两厂使用,要使货场到A 、B 两厂的距离之和最小,问货场应建在什么位置?为什么?
四、解答题
18(4分)、已知线段AB=12cm ,在直线AB 上有一点C ,且BC=4cm ,M 是线段AC 的中点,求线
段AM 的长.
19(8分)、如图,︒=∠︒=∠=∠42,90COD BOC AOD ,求AOB AOC ∠∠,的度数。

A B C A
B
第20题图
B C D E 20、(6分)如图,OA 丄OB ,OC 丄OD ,OE 为∠BOD 的平分线,∠BOE=17°18′,求∠AOC 的度数
21.(6分)已知扇形AOB 的圆心角为240° ,其面积为8cm ² .求扇形AOB 所在的圆的面积。

22、(8分)(分)如图已知点C 为AB 上一点,AC =12cm, CB =
32AC ,D 、E 分别为AC 、AB 的中点求DE 的长。

23(9分)(1) 从一个五边形的同一顶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这个五边形分成_______个三角形.若是一个六边形,可以分割成_______个三角形.n 边形可以分割成______个三角形.
(2)若将n 边形内部任意取一点P ,将P 与各顶点连接起来,则可将多边形分割成多少个三角形?
(3)若点P 取载多边形的一条边上(不是顶点)
,在将P 与n 边形各顶点连接起来,则可将多边形分割成多少个三角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