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第1课时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自然资源,能够根据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准确认识和区分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并联系实际说出两种资源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2.能够正确认识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提升资源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资源观,自觉养成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惯,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知道什么是自然资源,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2.联系实际说出两种资源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3.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特点,正确认识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

二)教学难点树立正确的资源观,自觉养成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惯,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策略根据课标要求,在充分调研和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以启发式讲授为主要方法,引导学生调用已有知识,充分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自主研究的能力。

在教学环节中,教师运用大量的生活实例辅助教学,引导学生研究生活中的地理,研究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养成良好的节约、保护自然资源的惯。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地理用具五、讲授过程导入新课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身边有哪些用品与自然资源有关?学生答案预设:从教室中的物品入手,列举出课桌、书本、窗帘、黑板等。

教师:到底什么是自然资源呢,我们进入本节内容的研究。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接引入第一个教学主题。

】讲授新课──什么是自然资源?教师:请同学们看这四幅图片,分别为我们所熟悉的公交车、教学楼、食物和课本,你能详细说一说每种物品都与哪些自然资源相关吗?学生答案预设:汽车车身─钢材─铁矿石、煤炭资源等,教学楼外墙瓷砖─黏土─土地资源等,食物─小麦─阳光、水分、土地等自然资源,课本─木材─森林资源等。

学生还会有很多内容的补充,言之有理即可。

八年级地理上册3.1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3.1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知识点梳理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第3.1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以下是本节课需要重点梳理的知识点:
1.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水、气候、生物、矿产等资源。
2.自然资源的分类: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包括气候、水、土地、生物等,非可再生资源包括矿产等。
-时间变化:自然资源的状况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如季节变化、气候变化等。
-可持续性:自然资源的利用应当考虑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性,以满足人类长期发展的需要。
4.自然资源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保障人类生存、支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5.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人类应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防止资源过度开发和污染,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课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知识点。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2.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数量性、质量性、空间分布、时间变化和可持续性。
3.自然资源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保障人类生存、支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等。
教学反思与总结
首先,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发现自己在教学方法上做了一些尝试,但仍有不足之处。我采用了讲授法和实践活动法,结合了自主学习法和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参与和互动。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方面仍有待提高,部分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表现不够积极,需要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指出问题:在批改作业过程中,教师应指出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
-给出建议:针对学生作业中的问题,教师应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指导学生如何改正并提高作业质量。
-鼓励进步:对于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定期反馈:教师可以定期与学生进行作业反馈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遇到的困难,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答案:我国矿产资源总量丰富,种类繁多,但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矿产资源的基本特征对我国工业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重工业;东部地区矿产资源相对较少,制约了工业发展。
例题四:
题目:请说明我国生物资源的基本特征,并分析其对我国农业和生态保护的影响。
答案:我国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生物资源的基本特征对我国农业和生态保护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物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地理
3.授课时间:2课时
4.教学时数:2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内容,强调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示范课教学设计【人教地理八年级上册】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示范课教学设计【人教地理八年级上册】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什么是自然资源,并能够根据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区分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2.能正确认识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认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认识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认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策略本节教材主要讲述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从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分类及特点、我国的自然资源概况等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课时分配上为1个课时。

在教学策略上,以“生活中的日常用品与自然资源的关系”作为导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地理,引入正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正文部分首先讲解自然资源的概念以及判断依据,并通过练习题来巩固自然资源的判断方法。

接着通过图文资料和案例来区分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接下来通过呈现数据,从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两个方面分析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树立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意识。

四、教学流程1.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是()A.钢铁B.两极冰川C.小麦D.森林2.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①太阳能②天然气③核能④风能⑤地热能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3.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基本国情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是世界上的资源大国,许多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居世界首位B.我国自然资源数量大,但种类少C.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D.就自然资源总量来说,我国是世界上的“资源大国”;就人均资源占有量来说,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均资源小国”4.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A.森林B.河流C.煤炭D.阳光5.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A.垃圾分类回收B.生活用水做到一水多用C.大量使用一次性消费品D.日常不用或少用贺卡答案:D;D;D;C;C六、课程小结七、板书设计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一、自然资源1.概念: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2.两个判断条件:①自然性:它是自然界存在,还是人类创造的?②有用性:现阶段,它能否被人类利用,造福于人类?3.分类:可再生资源保护、培育非可再生资源珍惜、节约二、中国的自然资源1.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2.保障自然资源供给的途径:扩大重要资源的进口渠道开发新材料、新能源加强资源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培养节约意识改进技术,提高利用率八、课后作业围绕“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从我做起”,收集相关资料,设计一期手抄报。

八年级地理上册(3.1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3.1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建与板书设计
附:
一、课前检测题:
1、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包括哪些基本的种类?
2、我国的陆地面积、矿产储量、耕地面积、河流年径流量、森林面积各居世界第几位?人均占有量占世
界平均水平的几分之几?
二、课堂检测题:
1、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源开发利用的速度可以超过它的再生速度
B.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要合理开发,节约利用,提高利用效率
C.铁矿、天然气、铀矿、阳光全部是非可再生资源
D.森林、水、天然气、铁矿全部是可再生资源
2、关于资源资源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科学的进步不会影响资源开发的X围 B.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是无限的
C.自然资源的质量在各个地区是有差异的 D.自然资源的状况是不变的
3、我国人均耕地占有量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约()
A.1/2
B.1/3
C.1/4
D.1/5
4、读下表,分析回答:我国人均资源与世界比较
(1)我国自然资源方面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怎样对待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的问题?
(3)我们在报刊上经常读到有关我国自然资源存在危机的文章,这与我们“资源大国”似乎有矛盾,你对此有何认识?
三、作业设置:作业本p11,,G、H选作选做题。

八年级地理上册《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上册《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多的地理学习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有初步的认识。但在深入理解和掌握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分布规律以及合理利用与保护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困难。此外,学生对自然资源的忧患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有待加强。
在此基础上,本章节教学应关注以下几点:
1.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以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对自然资源的关注度。
-自然资源的概念:指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和能量。
-自然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分布特点:自然资源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我国自然资源的重要性:介绍我国自然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案例分析、图表展示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3.培养学生具备全球视野,关注我国及全球自然资源的现状和问题,为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4.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关爱地球家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4.培养学生对自然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利用案例分析、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通过实地考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年级地理上册《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分布特点,掌握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基本状况。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教案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教案

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自然资源,能够根据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准确认识和区分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并联系实际说出两种资源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2.能够正确认识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提升资源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资源观,自觉养成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习惯,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知道什么是自然资源,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2.联系实际说出两种资源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3.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特点,正确认识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

(二)教学难点树立正确的资源观,自觉养成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习惯,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策略根据课标要求,在充分调研和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以启发式讲授为主要方法,引导学生调用已有知识,充分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环节中,教师运用大量的生活实例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养成良好的节约、保护自然资源的习惯。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地理用具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身边有哪些用品与自然资源有关?学生答案预设:从教室中的物品入手,列举出课桌、书本、窗帘、黑板等。

教师:到底什么是自然资源呢,我们进入本节内容的学习。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接引入第一个教学主题。

】讲授新课──什么是自然资源?教师:请同学们看这四幅图片,分别为我们所熟悉的公交车、教学楼、食物和课本,你能详细说一说每种物品都与哪些自然资源相关吗?学生答案预设:汽车车身─钢材─铁矿石、煤炭资源等,教学楼外墙瓷砖─黏土─土地资源等,食物─小麦─阳光、水分、土地等自然资源,课本─木材─森林资源等。

学生还会有很多内容的补充,言之有理即可。

教师:我们通过这四个例子不难看出,生活中的物品的原材料和能量是来自于自然界的,是我们所需的自然资源。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新版)新人教版(1)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新版)新人教版(1)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教学目标1.态度目标:使学生能掌握自然资源的概念,并学会判断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并通过了解我国资源的国情,懂得节约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自身养成节约和保护资源的行为习惯,并能实施具体行动督促他人节约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

2.能力目标:使学生能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利用不尽合理的国情,能够经过讨论后制定本组、本班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具体措施。

3.知识目标:使学生能说出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多,人均少,利用不尽合理。

教学重点(1)学会判断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并能说出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明白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与人均占有量之间的辨证关系(2)使学生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并能够付诸行动。

教学难点1.使学生能够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多,人均少,利用不尽合理的国情特点。

2.使学生明白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类活动及其相互作用的辨证关系。

探究点1.“总量大、人均少”不仅是我国自然资源最主要的特点,而且也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我们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对优势可以以此自豪但不能盲目乐观,对劣势应积极关注而不能丧失信心。

2.我国自然资源虽然种类很多,各自也有不同的特点,但“总量大、人均少”都是它们共同具备的。

这个观点的确立为学习各种具体的自然资源均有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讲解法、图表法、比较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教具自制图表(我国自然资源国情基本特征示意表)、小黑板(环境意识测试题、课堂练习题)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讲解]前几章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它们是我国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家知道,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离不开自然环境,也离不开自然资源。

那么我国的自然资源状况如何呢?我们又怎样利用它们为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服务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第1课时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知识与技能
1.举例分析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
2.学会分析我国自然资源应如何合理利用.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树立保护资源、节约资源的理念,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节约资源.
重点
学会举例说明我国自然资源的分类及利用.
难点
学会分析自然资源的分类及利用.
一、导入新课
教师:在课前同学们已经进行了家庭小调查,现在谁能够告诉老师:你家现在的耕地比以前多了还是少了?
刚才很多同学说到自己家耕地减少了,乱占耕地的现象很严重,比如城市中公路、铁路的修建,工厂的建设等.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是自然界给予我们的物质,这是一种自然资源,那么什么是自然资源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
二、讲授新课
教师:首先,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什么是自然资源.
学生: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必须利用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物质和能量,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称为自然资源.
教师:你能举出一些实例来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吗?
学生:农业生产需要的土地、阳光、水;冶炼钢铁需要的铁矿;开动汽车需要的汽油、天然气等.这些土地、阳光、水、铁矿、石油等都是自然资源.
讨论交流:请观察你周围的环境,教室里哪些事物与自然资源有关?它们是用什么自然资源做成的?
学生众说纷纭,各抒己见,只要说得合理就鼓励.
学生:教室里用的桌凳是用木材做的,用的铅笔是木材做的,铅笔芯是矿产中提炼的,作业本的纸张是木材做的等.
教师:自然资源分几类?读图3.1“可循环使用的土地资源”,图3.2“用一点就少一点的煤炭资源”,请举例说明你身边的自然资源分别属于哪一类.
学生: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土地、阳光、森林、水和水能等,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称为可再生资源.煤炭、石油、铁矿等,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能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称为非可再生资源.
教师:请列表比较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教师指导填写下表:
教师:我国自然资源很丰富,那么自然资源用得完吗?
学生:由于我国人口众多,需求量越来越大,自然资源中的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并注意保护和培育,可以循环利用.但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我们应当珍惜和节约使用.
教师:我国在资源利用方面还存在着很多利用不尽合理的问题,如有些资源利用不当或管理不善,还有一些资源遭到了破坏和浪费,这样就更加重了我国资源形势的严峻性.
提问:你身边有哪些对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的现象?
学生独立思考、抢答,教师指正.
学生:水龙头忘关、乱扔废纸、损坏桌凳等,都属于浪费自然资源.
教师:我们应该用什么实际行动节约和保护资源呢,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可根据学生的讨论,倡议成立“小小环保队”,检查校内水龙头,回收废旧电池,将垃圾分类回收等,也可带领学生确定环保队队员、标志和活动时间等.
学生自主完成活动,认识和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教师巡视指正,适当地评价并给予鼓励.
教师:区分下列自然资源中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非可再生资源,并说出理由.
温泉树木草地潮汐能藏羚羊
风能海鱼核能天然气花岗岩
可再生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可再生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可再生资源有温泉、树木、草地、潮汐能、藏羚羊、风能、海鱼.理由是这些自然资源有的可以再生,有的可以循环使用.非可再生资源有核能、天然气、花岗岩,理由是这些自然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不能循环使用.
教师: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学生: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首先,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总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内进行的,自然资源在一定的地区、一定时间内都只有一定的数量;其次,在一定的条件下,人们利用资源的能力、范围和种类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像本题所列举的实例,水虽然是可再生资源,但由于污染,短时间内无法治理,使人们生活
受到极大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才要求我们对各种自然资源都要合理利用和保护.否则,无论是非可再生资源,还是可再生资源,都会面临枯竭的危险.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分析讨论,大家可以得出我国自然资源中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可以循环使用,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这就要求我们珍惜和节约使用.通过讨论,我们确定了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去节约和保护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