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带机维护保养培训课件

皮带机维护保养培训课件
皮带机维护保养培训课件

维护保养

1、设备定期检查

(1)用户应建立健全定期检查保养制度,检查周期:除日常检修外,小修应每月一次,大修为每半年或一年一次(可根据现场条件

及实际情况缩短时间或延长时间)

2、小修主要检修

(1)输送机磨损量检查,损伤修补;

(2)减速机减速机初始运行400小时候,必须首次换油(补油定期检查/更换一年一次);

(3)液力耦合器新机运转500小时换油(按液力耦合器说明书进行)耦合器正常运转温度不超过80°冬季耦合器停用时要把冷却器水放出,以免冻坏冷却器,启动时要慢速启动直到全速;

(4)滚筒轴承润滑油的更换,

(5)对磨损严重的清扫器刮板、托辊橡胶圈进行更换;

(6)检查拉紧行程和安全保护装置,对失灵者需更换;

3、大修主要检修

(1)减速器按使用说明书规定进行检查,拆洗和更换严重磨损的零件;

(2)滚筒胶面磨损量检查,严重磨损应重新包胶;

(3)各类轴承座,轴承进行检查清洗,有损伤则修理更换;

(4)检查各类机架变形情况,焊缝有无裂纹,根据情况进行整形修复;

(5)对电器控制,安全保护装置全面检测,更换元器件及失灵的保护装置。

4、润滑

对机械设备各种传动部位进行定期润滑是日常保养的重要内容,下表列举了各润滑部位所用的润滑油名称、牌号、润滑补油周期、换油周期等,供参考。

皮带机硫化要点及注意事项培训讲义

钢丝皮带硫化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胶带硫化胶接的基本知识 (1)钢丝绳芯胶带结构 图2:钢丝绳芯胶带结构图 2、钢丝绳芯胶带硫化胶接材料的种类和用途 (1)、贴于上、下覆盖部,并作为边胶使用; (2)、芯胶:贴于上、下接缝处; (3)、充填胶:充填于钢丝绳各间隙处; (4)、胶浆:涂刷于整个加工面; (5)、溶剂:擦拭加工部和充填胶; 3、硫化胶接原理 钢丝绳胶带接头依靠钢丝绳以橡胶的粘着力来实现。此粘着力以抽出力表示,就是将埋入橡胶中的单位长度钢丝绳抽出来所需要的力。抽出力下钢丝绳埋入橡胶中的长度成正比,埋入长度愈大,抽出钢丝所需的力愈大。当埋入长度增至一定值后,抽出力就超过钢丝绳本身的破断强度,此时钢丝绳不能抽出而被拉断。

4、胶带胶接硫化条件 胶带胶接的硫化条件,是指硫化温度、硫化时间和硫化压力。一般统称胶带硫化胶接三要素。有时将升温方式,在硫化胶接中也要认真加以控制。 (1)硫化温度 胶带硫化胶接时的硫化温度,是生胶料在一定要求条件下,硫化反应的最佳温度,是橡胶硫化工艺中最主要的控制条件之一。由于现场作业,作业环境和条件不好,胶料的硫化体系又不易掌握,目前国内外大多数都控制在145±5℃。 (2)硫化压力 硫化压力也是胶带硫化胶接的一个重要条件。因为压力在硫化过程中可起到如下作用: ①提高芯层与胶料密实性和粘着性,排出接头内部的气体,消除气泡; ②促进胶料的流动,并迅速填充芯层的粘合面; ③提高胶带接头粘合面的附着强度和胶带的耐屈扰性能。 硫化力大小,要根据胶料的性能(主要是可塑性),产品结构、工艺条件而定。胶料流动小,硫化压力应大些;反之,压力要小些。胶带较厚,胶布层多(芯层),结构复杂,钢丝绳为芯层的,则应需要较大的硫化压力。硫化压力对硫化速度的影响很小,一般可不考虑。现场硫化胶接时,对帆布、尼龙芯层胶带,硫化压力为0.8-1.2MPa;对于钢丝绳芯胶带,硫化压力为1.5-1.8MPa。胶带较薄,应选用下限,胶带较厚应选用上限。 (3)硫化时间

设备维护保养培训

设备维护保养 1.设备维护保养的目的:为了确保设备长期在最佳状态运行,延长设备的寿命。提高设备作业率,保证生产顺行。 2.设备维护保养的内容:保持设备清洁、整齐、润滑良好、安全顺行,包括及时紧固松动的紧固件,调整活动部分的间隙等。实践证明,设 备的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维护保养的好坏。 维护保养分为:日常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三级保养。 日常保养 .日常保养,又称例行保养。其主要内容是: a清理、清洁,保证设 备见本色。 b 润滑,按照设备的润滑标准进行润滑。c点检,对设备 进行巡查,确保设备各零部件完好。d修理,会处理小的设备隐患。 一级保养 .其主要内容是:普遍的进行拧紧、清洁、润滑、紧固,还要进行部分调整。 二级保养.其主要内容是:内部清洁、润滑、局部解体检查和调整。 三级保养 .其主要内容是:对设备主体部位进行解体检查,必要时对达到磨损限度的零件进行更换。此外,还要对主要零部件的磨损情况测量、记录。3设备维护保养的十字方针:调整紧固清洁润滑防腐 岗位操作人员的基本要求:三好四懂四会 三好:管好、用好、修好 ?管好:管好设备,指管好自己操作的设备,工器具和附件要按定制 管理的要求存放,保持防护装置和管线的完整和可靠。 ?用好:用好设备,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执行维护保养制度,正确 合理使用设备,不带病运行,不超负荷使用。 ?修好:修好设备,按期完成一级保养,配合维修人员做好二级保养,设备大修时要参与,熟悉设备结构性能,掌握一般修理技术。 四懂:懂结构、懂原理、董性能、懂用途 四会:会使用、会检查、会保养、会排除故障。 会使用:熟悉设备结构,掌握设备的技术性能和操作方法,并熟悉加 工工艺,不超负荷使用设备。 会检查:熟悉设备的注意事项、基本知识、检查标准和项目;正确使用仪器测量设备是否正常。 会保养:熟悉设备的油眼,油孔、油杯位置,知道操作设备润滑的油质、油量、换油周期;按规定做好润滑和冷却。

设备保养和维护培训知识试题

设备保养和维护培训知识 一、填空 1、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精心维修,是设备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P50 2、设备维护是指在两次修理间对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技术状态 变化进行经常的检查、调整和处理,它是一项积极的预防工作。P55 3、设备的维护一般包括日常维护、定期维护、定期检查和精度 检查。P56 4、设备的定期维护以操作工为主,由维修工人进行辅导,按计划进 行的定期维护工作,是设备管理部门以计划形式下达执行的,其目的是减小设备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消除事故隐患,保证生产任务的完成。P57 5、日常维护是设备维护的基础工作,必须做到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问答题 1、设备日常维护的要点是什么?P56 答:1)操作者接班前要对设备进行感官检查、加油、确认正常后,方能使用设备。对规定日常检查项目,检查后应在日常检查表上做出记录,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在设备运行中应严格按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注意运转时发出的异常,如温升、振动、噪声、压力、泄露以及限位、安全装置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操作者自己不能处理的,应立即通知维修工人检查,并由维修工做好故障检修记录。 3)操作者在下班前用15min左右的时间,清扫擦拭设备,整理工作现场并将设备状况记录在交接班上。 4)周末或节假日前对设备进行彻底的清扫、擦拭和润滑。 2、定期维护的基本内容是什么?P57 答:1)拆卸指定的部件、箱盖及防护罩等,彻底清洗、擦拭设备内外。 2)检查、调整各部件配合的间隙,紧固松动的部位,更换个别易损件。 3)疏通油路、增添油量,清洗滤油器、油毡、油线、油标,更换冷却液和清洗冷却油箱。 4)清洗导轨及滑动面,清除毛刺及划伤。 5)清扫、检查、调整电器线路及装置(由维修电工负责)。 3、设备修理的一般方式有哪些?P61 答:1)故障修理:2)定期修理;3)检后修理:4)状态监测修理。 三、结合刹车片400T液压机在出现问题后,你怎样去处理故障(不要单纯的去从某个方面去处理)?

(完整版)设备维护培训教材

设备使用和维护保养培训 河北津西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H型钢一厂

一、正确合理地使用设备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操作工人必须做到“三好”(即:管好、用好、维护保养好)、“五不要”(即:不要开着机器离开工作岗位,必须离开时应该停机并切断电源;不要违反操作规程,不冷野蛮操作和违章操作;不要超负荷、超范围使用设备;不要带“病”运转,发现故障隐患应及时停机检查,直到查明原因、排除病患后方能继续使用;不要乱放工件、材料、工具等,严禁敲打设备各部分,使设备经常保持“整齐、清洁、润滑、安全”的四项要求。)二、设备使用规程 (一)使用的基本标准 1、按本单位产品生产的工艺特点和实际需要配备设备,设备配套成龙,布局合理协调。 2、依据设备的性能、承荷能力和技术特性,安排设备的生产任务。 3、挑选、配备合理的操作者。 4、制订并执行设备使用和维护保养的制度,保证操作者按设备的有关技术资料使用和维护设备。 5、具有保证设备充分发挥效能的客观环境,包括必要的防护措施和防潮、防腐、防尘、防震措施等。 6、建立和执行使用设备的各项责任制度。使用期设备的管理,就是依据这些基本标冷,对设备的全过程计划、组织、教育、监督和一系列的措施,达到减少磨损、保持精度、延长寿命,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技术状态,获得最佳经济效果。 7、设备投产之前,必须编制审定设备操作和维护的以下有关文件,如操作规程、维护规程、保养细则、润滑卡片和定检卡片。 8、新工人在独立使用设备前,必在经过技术教育,其中包括对设备的结构性能、安全操作规程、维护保养知识等方面的技术知识教育和操作技术训练。

9、操作工人要经常地、有计划地进行技术教育。应该分三级进行,企业教育由教育科负责,设备科和安技科配合,车间教育由车间主任负责,车间机械员,安全配合员,工段(小组)教育由工段长(小组长)负责,班组设备员配合。 10、实行定人定机制(包机制)。主要生产设备的操作工人,由车间提出名单,一般设备经设备科同意并备案。精、在、稀设备经设备审查,主管设备副厂长批准后执行,部管、局管设备定人定机名单报主管局备案。 11、对于多机床操作的单位,亦应保证每一台设备都有专人负责维护保养。对于多人操作的设备应指定机台长,对该设备的维护保养负责。定人定机制还要求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 12、主要生产设备的操作工人,包括学徒工、实习生均需经考试合格,取得设备操作证以后,方可独立使用设备,操作证不准涂改、撕毁、转借,须妥善保存。 13、认真执行设备交接班制度。详细填写交接班记录,要记载本班设备使用中发现的问题,必要时须进行试运转。 14、操作工人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合理使用设备,做到三好(即:管好、用好、维护保养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达到四项要求(即:整齐、清洁、润滑、安全),遵守五项纪律(即:凭操作证使用设备、做到四项要求、遵守交接班制度、管好工具附件、发现故障立即停机检查)。 15、开展设备点检工作,操作工应做好日常点检,维修工应进行巡回检查,及时防止和排除故障隐患,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16、保证设备合理润滑,做到润滑五定(即:定点、定质、定量、定人、定期)。设备加油山操作工负责,换油由润滑工人负责,并做好记录。 17、设备发生事故应及时报告,认真组织分析,并详细填写事故报告单,做到对设备事故、故障三不放过(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与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以防重复委生类似事故。

皮带机培训资料

皮带输送机培训资料 一、带式输送机的工作原理 带式输送机是以运输带作为牵引和承载部件的连续运输机械。运输带绕经驱动滚筒和各种改向滚筒,由拉紧装置给以适当的张紧力,工作时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通过滚筒与运输带之间的摩擦力和张紧力,使运输带运行。物料被连续地送到运输带上,并随着输送带一起运动,从而实现对物料的输送。 二、主要部件结构原理 带式输送机主要部件包括驱动装置、滚筒组、垂直拉紧装置、托辊组、清扫器、运输带、 安全保护装置等。 驱动装置主要由电机、液力耦合器、减速器、联轴器等组成。其布置形式如图所示。 1.电机减速机都属于标准件,结构及原理不做过多描述。 机尾滚筒 拉紧装置 机尾改向滚筒

2.驱动滚筒:驱动滚筒是传递动力的主要部件,运输带借助其与滚筒间的摩擦力运行。它由筒体、轴和轴承等组成,驱动滚筒为菱形沟槽铸胶面。 3.机头改向滚筒:主要是通过增加运输带在驱动滚筒上的包角,来增加驱动滚筒和皮带的摩擦力。 4.机尾改向滚筒:主要是通过增加运输带在机尾滚筒上的包角,来增加机尾滚筒和皮带的摩擦力。 5.垂直拉紧装置:主要由上下改向滚筒和配重滚筒组成,作用是通过配重拉紧配重滚筒,使整条皮带处于拉紧状态。 6.托辊组件:托辊组是支撑运输带和其上面物料的部件,分为槽型前倾托辊组,槽型托辊组,缓冲托辊组,V行前倾下托辊组和V行下托辊组。各托辊组具有重量轻、运行阻力小、密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其中缓冲托辊具有缓冲物料,减小物料对输送带冲击的作用。 7.清扫器:清扫装置包括头部清扫器和回程用的空段清扫器。清扫器的作用是,使粘结在皮带上的煤在固定的地方脱落。 头部清扫器:头部清扫器用来清扫粘着在运输带工作面上的物料,防止运输带上的粘煤污染环境和引起皮带跑偏。 空段清扫器:空段清扫器用来清扫粘着在运输带非工作面上的附着物,防止物料进入尾部滚筒与运输带之间。 8.皮带秤:电子皮带称使用非常广泛。由承重装置、称重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和称重显示器组成。称重时,承重装置将皮带上物料的重力传递到称重传感器上,称重传感器即输出正比于物料重力的电压(mV)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后送模/数转换器变成数字量A,送到运算器;物料速度输入速度传感器后,速度传感器即输出脉冲数B,也送到运算器;运算器对A、B 进行运算后,即得到这一测量周期的物料量。对每一测量周期进行累计,即可得到皮带上连续通过的物料总量。 9.犁式卸料器有单侧卸料和双侧卸料两种。按操作方式又可分为手动犁式卸料器和气动犁式卸料器。图5-15为双侧卸料的犁式卸料器。

设备维护保养培训考试答案

设备维护保养培训考试答案 单位:姓名: 一、填空: 1.正确操作设备,可以保持设备的良好技术状态,防止发生非正常磨损和避免突发性故障,延长使用寿命,提高使用效率。 2.精心维护设备起着对设备的“保健”作用,可改善其技术状态,延缓劣化进程,消灭隐患于萌芽状态,从而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 3.设备管理的目的是取得最佳的设备投资效果。 4.设备的日常维护是由操作工进行,严格执行班前、班后各15 分钟,周末2—4小时的例行保养和月末8小时的保养制度,并认真填写设备台时卡。 5.操作工人要进行技术知识和使用维护知识的考试,合格者获操作证后方可独立操作设备。 6.模切机在运转时,操作工和作业员不得随意离开工作岗位。 7.模切机高速、双座普通也必须认真执行设备例保、月保、周保的一级保养制度,并认真写《设备维护保养运行记录》和设备三检卡。 9.模切大小产品时,应降低速度,严禁用开关作为停止手段。 10.模切机工作完毕后,将机台到从前至后进行清洁,在将电源切断。二.判断题: 1.操作使用设备应实行定人定机制度确保操作设备和落实日常维护工作。(√)2.新工人入厂即可操作设备。(×)3.月末进行一次设备维护,平时不需要进行。(×)4.设备的“三好”要求是:a、管好设备b、用好设备c、修好设备(√)

5.操作人员认真执行设备操作维护规程,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减少故障,防止事故发生。(√)三.问答题: 1、设备操作者的“五项纪律”是什么? 答:1. 实行定人定机制,凭操作证使用设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经常保持设备整洁,按规定加油,保证合理润滑。 3.遵守交接班制度。 4.管好工具、附件,不得丢失。 5.发现异常立即停车检查,自己不能处理的问题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检查处理。 2、设备维护的“四项要求”是什么? 答;1. 整齐:工具、工件、附件放置整齐,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线路管道安全完整。 2.清洁:设备内外清洁,无油垢,无碰伤,无渗漏。 3.润滑:按时加油、换油,油具齐全并符合要求,毛毡,油线,油表清洁,油路畅通。 4.安全:实行定人定机制度,熟悉设备结构,遵守操作规程,合理使用,精心维护,监测异状,不出事故。 3、润滑“五定”与“三过滤”是什么? 答:“五定”的内容是:定点、定质、定量定期、定人。 “三过滤”的内容是:入库过滤、发放过滤、加油过滤。 4、班组设备管理有什么意义? 答:1)可使设备管理更利于专群结合,调动广大操作工人参加设备维护的积极性,使设备管理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可使班组的设备更好地运行,保证生产任务的顺利进行。 3)可以使操作者了解设备管理的目的及重要性,保证企业设备管理任务及目标的实现。

设备维护保养基础知识培训

设备维护保养基础知识 一、设备维护保养的概念及意义 1.设备维护保养的概念 设备维护保养的目的是为了延长机器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机器设备故障率,保障生产的高效性、安全性,和生产产品的品质。 设备使用的前提和基础是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设备维护保养包含的范围较广,包括:为防止设备劣化,维持设备性能而进行的清扫、检查、润滑、紧固以及调整等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为测定设备劣化程度或性能降低程度而进行的必要检查;为修复劣化,恢复设备性能而进行的修理活动。 2.设备维护保养的意义 设备维护保养的意义在于,设备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机械部件的磨损,间隙增大,配合改变,直接影响到设备原有的平衡,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使用效益均会有相当程度的降低,甚至会导致机械设备丧失其固有的基本性能,无法正常运行。因此,设备就要进行大修或更换新设备,这样无疑增加了企业成本,影响了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为此必须建立科学的、有效的设备管理机制,加大设备日常管理力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科学合理的制定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 为保证机械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随时可以投入运行,减少故障停机日,提高机械完好率、利用率,减少机械磨损,延长机械使用寿命,降低机械运行和维修成本,确保;机械保养必须贯彻“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原则,做到定期保养、强制进行,正确处理使用、保养和修理的关系,不允许“只用不养,只修不养”。 二、设备维护保养的常识 1、设备故障: 所谓设备故障,一般是指设备失去或降低其规定功能的事件或现象,表现为设备的某些零件失去原有的精度或性能,使设备不能正常运行、技术性能降低,致使设备中断生产或效率降低而影响生产。 故障是冰山的顶峰,就是说故障是设备暴露出的问题,但大量的问题是隐蔽的、潜在的,尚未形成功能的隐患故障,就像冰山藏在水中的部分。设备故障是问题的外在表现,需要仔细分析,挖掘形成故障的内在因素。 2、设备维护保养: 设备操作人员通过“调整、紧固、清洁、润滑和防腐”等一般方法对设备进行护理,以维持和保护设备的性能和技术状况,称为设备的维护保养。 3、设备维护保养十字方针:调整、紧固、清洁、润滑、防腐。 4、设备操作人员基本要求: 三好:管好、用好、修好

设备维修保养制度与安全管理培训教

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及安全经管培训 主讲内容: 第一部分: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第二部分:特种设备的安全经管 第三部分: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规定 第一部分: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为了保证设备安全运行,设备维修采用预防性维修和计划性维修。根据公司的设备种类分为:供电供水供汽能源设备、屠宰分割加工设备、制冷空调通风设备、高低温肉制品、罐头加工设备;根据设备运行使用情况、设备磨损规律和故障规律,制定设备的维修保养和维修方法。 设备保养的分级和作业内容是根据实际使用中技术情况的变化;设备的结构;使用的条件;环境条件等确定。是根据零件磨损规律,老化规律,把程度相近的工程集中起来,在达到正常磨损,老化,将达到使用期前进行保养,保持设备整洁,发现和消除故障隐患,防止设备早期损坏,达到设备维持正常运行的目的。 设备维护保养工作,依据工作量大小和难易程度,分为日常保养,一、二、三级保养和定期检修。 1、日常保养

操作工人每班必须进行的设备保养工作,其内容包括:清扫、加油、调整、更换个别零件、检查润滑、异音、漏油、安全以及损伤等情况。日常保养配合日常点检和巡检进行,是一种不单独占据工时的设备保养方式。 2、设备的维修保养 设备的维修保养是合理使用设备的重要环节,必须用强制性的保养制度取代那些随坏随修,以修代保,进行频繁的大拆大卸的做法。 设备的维修保养就是在以预防为主的思想指导下,把设备保养作业工程按其周期长短分别组织在一起,分级定期执行,设备的定期保养分为:一级保养,二级保养,三级保养,定期保养。 ○1一级保养(每周) 定期检查为主,辅以维护性检修的一种间接预防性维修形式。其主要工作内容是:检查、清扫、调整自动线传动机构、输送带的零部件;检查油泵、疏通油路,检查油箱油质、油量;清除各活动面毛刺;检查、调节各指示仪表与安全防护装置;发现故障隐患和异常,要予以排除,并排除泄漏现象等。 设备经一级保养后要求达到:外观清洁、明亮;油路畅通、油窗明净亮;操作灵活,运转正常;电气安全保护、指示仪表齐全、可靠。保养人员应将保养的主要内容、保养过程中发现和排除的隐患、异常、试运转结果、生产零部件精度、运行性能等,以及存在的问题做好记录。一级保养以操作工为主,专业维修人员(机修钳工、制冷维修工、电工)配合并指导。 ○2二级保养(每月) 是以维持设备的技术状况为主的检修形式、二级保养的工作量介于修理和小修理的部分工作,又要完成中修理的一部分,主要针对设备易损零部件的磨损与损坏进行修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