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易错题难题
平面镜成像作图题及平面镜和光的反射(难题)

1.如图所示,AO是入射光线,MN为平面镜,在图1中正确画出反射光线。
2. 如图所示,物体AB上的B点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在B'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3. 小明用平面镜将一束太阳光反射到竖井中,如图所示。
请在图上作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镜面与水平面夹角的度数。
4. 有一光源S在平面镜前,经平面镜的两束反射光如图所示,请你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确定光源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5.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6.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 , 在图中画出物体 AB 在平面镜 MN 中所成的像A'B'7. 请作出三角形的像8.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在平面镜前的物体9.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10. 如图所示,发光点S置于平面镜MN前,想一想人要看到S的像,必须满足什么条件?你能画出人可以看到S在平面镜里成的像的范围吗11. 物体AB放在平面镜前,画出能看到AB像的范围.12. 如图所示,MN为平面镜(镜面向下且足够大),放置于地面上方并与地面平行。
P为不透光的长方形物体,S为点光源。
试画图作出P右侧能被S照亮的范围。
13. 如图所示,AB表示一水平的平面镜,P1P2是水平放置的米尺(有刻度的一面朝着平面镜),MN是屏,三者互相平行。
屏MN上E、F之间是透光的。
某人眼睛紧贴米尺上S点处的小孔(其位置见图),可以通过平面镜看到米尺的一部分刻度。
试在本题的图上用三角板作图求出可看到的部位,并在P1P2上把这部分用斜线标出。
14. 画出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图中P点的光路图.15.如图所示,小明通过一平面镜看到了桌子下面的小球.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未标出光的传播方向.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光的传插方向,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平面镜.16.图中S为发光点,从它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分别与虚线a、b重合,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在图中画出平面镜,并找出S在平面镜里的像S′17.小宇同学家的阁楼上有一个小型物理实验室,如图3所示.但他每天做光学实验时感到很麻烦,因为需要跑到有天窗的一间才能做实验.你能否帮他将阳光引到实验室,并使阳光垂直射到实验台上?请画出一条光线的光路图,画好法线,用箭头标出光线的方向.18.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制作的昆虫观察箱.请你画出她通过平面镜观察昆虫下部的光路图(可取昆虫下部的任何一点作图)19. 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在距地面的上方放一与地面平行的平面镜MN,在圆柱体左侧地面上有一点光源S,地面上圆柱体右侧的AB部分没被光线照到,已知SB=8R,则AB的长度为___________。
鲁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3《平面镜成像》精选试题

平面镜成像精选试题1.(2021·巴中中考)巴中市回风大桥已建成通车,假设桥上的路灯距桥下水面的距离为40m,桥下水深2m,那么路灯在水中所成的像距水面的距离为( )D.84m【解析】选A。
此题考察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假设桥上的路灯距桥下水面的距离为40m,根据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所以路灯在水中所成的像距水面的距离为40m。
应选A。
2.如下图,在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D.棋子移近平面镜时,像会远离平面镜【解析】选C。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A、B错;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并且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所以棋子与它的像关于镜面对称,C正确;棋子移近平面镜时,像会靠近平面镜,D错。
3.(2021·贵港中考)小珍站在竖立的平面镜前,看到自己灿烂的“笑脸〞,小刚拿一块与平面镜一样大小的不透明的硬纸板平行放置在平面镜之后,在平面镜前刚好看不到硬纸板,现在( )A.小珍看不到自己的“笑脸〞B.小珍一样看到自己灿烂的“笑脸〞C.小珍看到的“笑脸〞变模糊了D.小刚在硬纸板上看到了小珍的“笑脸〞【解析】选B。
此题考察了平面镜成像的原因和特点。
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不是实际光线形成的,镜面前方是没有实际光线的,成的是虚像。
在镜面后放置硬纸板是不影响成像的,故在镜后放一硬纸板并不阻碍光的反射,同时也不会阻碍成像,所以小珍一样看到自己灿烂的“笑脸〞。
4.(2021·自贡中考)平静湖面的上空,一只鸟正冲向水面捕食,它在湖水中的像是(选填“虚〞或“实〞)像,鸟在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像的大小(选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
【解析】此题主要考察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解和掌握。
一只鸟正冲向水面捕食,水面上出现的鸟的倒影就是鸟在水面上成的虚像,在鸟向下俯冲靠近水面的过程中,鸟与水面的距离变小,但鸟在水中所成的像始终不改变,与鸟的大小相等。
2023~2024学年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4.2 平面镜成像》易错题集二

2023~2024学年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4.2 平面镜成像》易错题集二考试总分:111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 (选择题)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6分 )1. 小明站在平面镜前处,当他朝平面镜靠近时,他在平面镜中的像( )A.变大了B.远离平面镜C.距平面镜D.距小明2. 某同学看到河对岸钟楼上的钟在水中的倒影如图所示,则当时的实际时刻为( )A.点分B.点分C.点分D.点分二、 多选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3分 )3. (3分) 科技小组的同学制作了“无尽头灯廊”,如图所示。
将“无尽头灯廊”的两个平面镜的镜面相对而立且平行,给放置在两镜面之间的灯通电后,从侧面可以看到镜中出现了一串“灯”。
对以上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3m 1m 1m4m720910340420LEDB.镜中“灯”是灯的虚像C.镜中“灯”的大小不相同D.镜中“灯”的大小都相同卷II (非选择题)三、 填空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12分 )4.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取完全相同的蜡烛和高为。
如图所示,在竖直的玻璃板前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烛焰高。
(1)最好选用________玻璃板(选填“茶色”或“无色透明”)进行实验;(2)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__。
(3)实验刚开始时如果无论怎样移动蜡烛,都无法与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________。
(4)在利用蜡烛确定出蜡烛成像的位置后,移去蜡烛,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的像。
则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5. 小红站在学校正已台的平面镜前的地方,她以的速度靠近平面镜,运动她的像到小红的距离为________;小红在走近镜子的过程中,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由于天气原因光线较暗,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小明应将光源照向________(选填“衣领”或“平面镜”)。
【精选】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光现象实验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光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小勇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_____。
(2)为探究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时,小勇做了如下操作:他先点燃蜡烛A并将其放在玻璃板前,再拿一只外形与蜡烛A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移动,当移动到A像的位置时,观察到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表明_____。
(3)在实验中,小勇将蜡烛A向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了3cm,再次将蜡烛B移到蜡烛A 像的位置,经测量,蜡烛A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化了_____cm,同时观察像的大小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确定像的位置像和物大小相等6不变【解析】【分析】(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根据成像的特点分析实验操作的要求;(2)另外一支相同的蜡烛与竖立在玻璃板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能完全重合,可知蜡烛和他成的像大小相等。
(3)平面镜成像,像物到镜面距离相等,像大小跟物体的大小相等。
【详解】(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可知蜡烛和他成的像大小相等,物体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同时还可以确定像的位置。
(3)他将蜡烛A向玻璃板远离3cm,蜡烛A的像也向玻璃板远离3cm;因此,再将蜡烛B 移到A像的位置,通过测量,发现蜡烛A与它在玻璃板中像的距离变化了6cm;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等大,此过程像的大小不变。
答案:(1). 确定像的位置 (2). 像和物大小相等 (3). 6 (4). 不变2.小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棋子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棋子A 的像.(1)此时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棋子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图甲).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2)解决上面的问题后,棋子B与棋子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________(3)图乙是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下一步应该怎样利用和处理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答案】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分别测量对应点到镜面的距离,分析得出结论: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的距离相等.【解析】【分析】(1)实验时玻璃板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2)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体与像的大小关系.(3)从实验的目的:探究,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角度分析即可.【详解】(1)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即垂直于桌面,如果不竖直,所成的像不在桌面上,所以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就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2)实验时用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体与像的大小关系.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3)本实验是探究、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所以他们下一步应该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像距和物距是否相等;通过归纳处理即可得出如下结论: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宁宁对有关光学实验进行了回顾和思考:(1)如图甲所示把一个小平面镜竖直立在白纸上,在白纸上画出一条垂直于镜面的法线ON,用激光笔沿着白纸表面让光斜射到平面镜上,观察反射光.①让光沿着白纸的表面照射,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②让光沿AO方向照射在平面镜的O点,a图能观察到反射光OB,而b图却看不到反射光OB,这说明________.(2)如图乙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①宁宁将用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确定________,取两只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为了能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②实验过程中,如果在平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________.③排除了上述情况的干扰后,他继续进行实验,在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④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⑤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40cm处,现以5cm/s的水平速度向玻璃板匀速靠近,则经过2s后蜡烛A与像的距离为________ cm,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若将玻璃板放置成与水平面成45°角,将会观察到蜡烛A运动的方向与像运动的方向互相________.【答案】显示出光的路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三者不在同一平面内像的位置大小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等效替代法不能 60 不变垂直【解析】【分析】(1)①白色物体能够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②在光的反射中,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三线在同一平面上,是通过光屏展现在眼前的;(2)①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确定像的位置是关键,像的位置用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来确定,实验中既能看到物体A的像,又能看到蜡烛B,要采用透明的玻璃板,研究物像的大小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把蜡烛A像的大小用蜡烛B来代替;②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时,像会偏上或偏下,使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蜡烛的像不能完全重合;③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等效替代法是物理中常用的探索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④虚像光屏接收不到,实像光屏能接收到;⑤利用svt=计算出2s蜡烛A移动的距离,求出其距离平面镜的距离,利用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计算经过2s后蜡烛A与像的距离;由平面镜成像特点知像、物连线与镜面垂直,且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作图解答.【详解】(1)①为了更好的观察到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实验中采用了白色硬纸板,光线在白色纸板上的轨迹就容易观察到了,也方便观察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②让光沿AO方向照射在平面镜的O点,a图能观察到反射光OB,而b图却看不到反射光OB,这说明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内;(2)①为了确定像的位置,让蜡烛A的像和蜡烛B重合,既能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实验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选用大小相同的两个蜡烛,是为了用蜡烛B 代替蜡烛A的像,来比较物、像的大小;②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像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时,像会偏上或偏下,所以如果无论怎样移动蜡烛都无法与像重合,则原因是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③在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④光屏能接收到实像,但接收不到虚像,因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移去蜡烛B,在蜡烛B的原来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⑤根据svt=可得2s蜡烛A移动的距离5cm/s2s10cms vt==⨯=,蜡烛A此时距离平面镜的距离为40cm−10cm=30cm,则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为30cm,所以,经过2s后蜡烛A与像的距离为30cm+30cm=60cm;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像等大,故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像的大小不变;若将玻璃板放置成与水平面成45°角,由平面镜成像特点知像、物连线与镜面垂直,且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当蜡烛A沿桌面由A位置运动到B位置时,分别作出蜡烛在两个位置所成的像,将会观察到蜡烛运动的方向与像运动的方向互相垂直,如图所示:4.如图所示,小明同学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准备如下器材:各种粗细相同长度不同的烛若干5mm 厚和2mm 厚的两块玻璃板、白纸、火柴等。
查补易混易错点02平面镜成像(原卷版)

查补易混易错02 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光现象重要知识点,在光现象中占据重要位置。
平面镜成像与光的反射密不可分,两节内容在本章地位相同。
通过对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讲解,要求考生熟悉平面镜成像规律和平面镜应用,知道平面镜成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实例,能够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等。
中考五星高频考点,难度中等,在全国各地中考试卷中多次以填空题和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分指在1~3分。
易错01平面镜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成像规律:(1)像与物大小相等;(2)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3)像与物的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具体总结就是十个字: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技巧:(1)像的大小变化看物体的大小变化情况;(2)像与物左右位置颠倒,倒影则是上下颠倒;(3)以地面为参照物,像和物移动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4)物和像所在的直线垂直时,平面镜在夹角的角平分线上。
易错02球面镜:(1)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常用作汽车观后镜来扩大视野;(2)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常用作太阳灶、探照灯等。
注意区分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一、单选题1.(2022·湖南株洲)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如图甲所示,则视力表上如图乙所示的字母在平面镜中的像正确的是()A.B.C.D.2.(2022·广西柳州)如图,物体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为S'。
若在镜后放置一块透明玻璃AB,则像S 将()A.变亮B.变暗C.不变D.偏离原位置3.(2022·湖南益阳)如图所示,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人靠近平面镜时,他的像变大B.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增大时,他与像的距离变小C.平面镜垂直纸面向里移动,他的像位置不变D.平面镜的上端向人倾斜,他的像位置不变4.(2023·北京延庆一模)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着平面镜和直立的铅笔,平面镜中呈现铅笔的虚像。
八年级光现象实验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光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在此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2)此实验最好在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观察到的效果会更好些.(3)移开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像.【答案】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大小较暗虚【解析】(1)为了确定像的位置,让蜡烛A的像和蜡烛B重合,既能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实验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选用大小相同的两个蜡烛,是为了用蜡烛B代替蜡烛A,来比较物像的大小. (2)因蜡烛是点燃的,所以适合在较黑暗的环境下才可看清蜡烛的像. (3)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光屏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所以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点睛: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确定像的位置是关键.像的位置用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来确定.实验中既能看到物体A的像,又能看到蜡烛B,要采用透明的玻璃板;研究物像的大小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把蜡烛A的大小用蜡烛B来代替;当实验环境光线较暗时,实验现象会更加明显.2.如图所示,小明同学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准备如下器材:各种粗细相同长度不同的烛若干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白纸、火柴等。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好处是______,应选择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如图甲所示,小明把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把其他各支蜡烛依次放在玻璃板后面适当位置,当蜡烛B故在后面时,从玻璃板前面看蜡烛B好像也被点燃了一样。
此时,后面的蜡烛B与蜡烛A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3)实验中若移开蜡烛B,用白纸做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白纸,看不到蜡烛A 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第二章光学之平面镜易错题整理(包含答案)

七下易错题整理:光的反射平面镜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的判断正确的是()A.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时地上暗处是水B.迎着月光走时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水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时,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D.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时,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2.如图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最好在明亮的环境中进行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D.玻璃板应选择较厚且涂有水银反光面的镜子3.某人手持边长为 6cm的正方形平面镜测量身后一棵树的高度。
测量时保持镜面与地面垂直,镜子与眼睛的距离始终保持为 0.4m。
在某位置时,他在镜中恰好能够看到整棵树的像;然后他向前走了 6.0m,发现用这个镜子长度的 5/6就能看到整棵树的像。
这棵树的高度约为()A. 4.0m B. 4.5m C. 5.0m D.5.5m4.有一位同学在湖边拍了一张照片。
因为湖水平静,岸上景物与湖中倒影在照片上十分相似。
下列几种方法中,哪一种不能用来正确区分真实景物与它在湖中的倒影()A.倒影比真实景物暗一些B.倒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略差一些C.倒影中人物排列左右位置与拍照时的真实位置正好相反D.景物与倒影对称于水面5.下列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凿壁借光B. 渔民叉鱼C.水中倒影D. 雨后彩虹6.把微小放大以利于观察,这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如右图是一种显示微小形变的装置. A为激光笔, B、 C是平面镜, P为台面,未放重物时,激光束反射在屏上的光斑为点 D,当把重物 M放在台面 P上时,台面将发生微小形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 B上的入射角变小,光斑向 D点的左侧移动B.平面镜 B上的入射角变小,光斑向 D点的右侧移动C.平面镜 B上的入射角变大,光斑向 D点的左侧移动D.平面镜 B上的入射角变大,光斑向 D点的右侧移动7.如右上图漆黑的夜晚,用手电筒照在前方的小道上或平静的水面上,我们能够看清路面的状况,但却看不到水面上的光斑。
4.3 平面镜成像(原卷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高频易错题汇编

4.3 平面镜成像高频易错题集一.选择题(共10小题)1.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的大小决定于()A.物体离平面镜的远近B.平面镜本身的大小C.物体本身的大小D.观察者的位置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看到镜后的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B.选择与物等大的另一物体的目的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大小,采用“等效替代”的研究方法C.将白纸放在像的位置,透过玻璃看到白纸上有像,由此说明白纸能接收平面镜所成的像D.平板玻璃放置时应与桌面垂直3.小明同学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是()A.12:01B.10:21C.10:51D.21:104.高度为160厘米的人站在离平面镜150厘米处,他要在竖直墙上的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站立时的全身像,平面镜的长度至少应该是()A.160厘米B.150厘米C.80厘米D.任意长度5.平面镜M沿水平方向以大小不变的速度v移向点光源S,运动中镜面始终保持与运动方向垂直(如图所示),则S在镜中的像S′移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A.以速度v水平向左移动B.以速度v水平向右移动C.以速度2v水平向左移动D.以速度2v水平向右移动6.如图是某一时刻从平面镜里看到的一块运行准确的手表的像,由表针的位置可知现在的时刻是()A.10:24B.7:10C.4:50D.7:207.如图所示,相邻两室,一明一暗,在两屋之间的墙壁上有一平面镜M,且∠AOC=∠BOC,甲、乙两人分别站在A、B两点,向平面镜张望,则()A.甲能看到乙,乙看不到甲B.甲乙互相都可以看到对方C.甲看不到乙,乙看不到甲D.甲看不到乙,乙能看到甲8.如图所示为平面镜所成的一块手表的像,则手表所指的时间是()A.4:45B.5:45C.7:15D.3:359.牙医检查病人牙齿时,常把一面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下,然后再伸入病人口腔,可以检查牙齿的背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把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烧,主要目的是消毒B.提高镜面温度,防止口中的水蒸气液化C.此小镜子利用了光镜面反射传播的D.通过小镜子看到的是牙齿背面的虚像10.平面镜对光线既不会聚也不发散,那么凹面镜对光线有什么作用呢?小明开动脑筋,想到了所有可能情况:会聚、发散、既不会聚也不发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红色三角形中有几何关系就是绿的那一段比蓝的那一段为3:2ﻫ绿色为(H-h) 蓝色长为(H-h)*(2/3)ﻫ镜子离地就用H-蓝色的长度
m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专题:应用题;几何法.
分析:画出试题所创设的情景,根据几何关系可以确定答案.
解答:解:设P点是人的眼睛,根据题意做出示意图如下图所示:ﻫ ﻫ人身高AB=1.7m,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对称性,做出人在镜面中的像A′B′,人能看到自己的脚,一定有光线经平面镜反射进入人眼,如图所示.ﻫ眼睛到脚的距离PB=1.62m,因此QQ′正好是三角形ABB′的中位线,则QQ′=PB/2=0.81m,即镜子的底边离地面的高度不应超过0.81m.
解:(1)因脚尖上发出的光线经镜子进入眼睛里,阿刚看到自己脚的像,实际上是脚反射的实际光线进入人眼,脚反射的实际光线通过平面镜反射到人眼睛里,即为脚的像发出的光线经镜子进入到人眼睛里;
如图所示,
(2)如上图可知,像上任何一点“发”出的光线都能经镜子进入眼睛,ﻫ这些光线和镜子平面交叠区域就是镜子的最小范围;A处便是像的光线与镜子的交ﻫ点,又根据几何知识,此时A点恰好是身高的一半,所以平面镜的高度为1.8/2=0.9m,故答案为:0.9m.
点评:该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的规律,需要自己根据题意画出光路图,试题难度较大,做题时一定尝试自己去画图.
4.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早起之后面对穿衣镜整理一番衣容是许多人的生活习惯.如图所示,身高1.8m的阿刚直立在水平地面上,前面的竖直墙上镶嵌的一块平面镜刚好能照出他的全身像,忽略他眼睛与头顶间的距离,图中已画出他审视自己头顶的像的光路.
故答案为:15.
点评:由平面镜成像特点确定了像的位置后,正确找出边界光线是解题的关键;灵活运用反射定律.利用光的可逆性画出反射光线.画反射光线只需在找到边界光线与镜面交点后.连接像点或物点至交点.延长即可,其反射角必等于入射角,解答此题还要求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学科综合能力.
2.身高1.60米的同学,要想在平面镜里看到自己的脚,这面镜子的底边离地面的高度不应超过0.800.80m.(眼睛到头顶的距离忽略不计)
一人身高180厘米,眼到头顶10厘米,要想在平面镜中看见自己的头和脚,镜子至少高度是多少?镜子最少离地面多高?
平面镜成像易错题难题
———————————————————————————————— 作者:
———————————————————————————————— 日期:
ﻩ
2017.1209lanzhou
平面镜成像易错题
1.(2012•随州)一人正对竖直平面镜站立,人的脸宽为20cm,两眼的距离为10cm,欲使自己无论闭上左眼还是右眼,都能用另一只眼睛从镜中看到自己的整个脸,则镜子的宽度至少为1515cm.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专题:声与光.分析:画出试题所创设的情景,根据几何关系可以确定答案.
解答:解:设A点是人的眼睛,(忽略眼睛到头顶的距离),根据题意做出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人身高AB=1.60m,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对称性,做出人在镜面中的像A′B′,人能看到自己的脚,一定有光线经平面镜反射进入人眼,如图所示.
眼睛到脚的距离AB=1.60m,因此QQ′正好是三角形ABB′的中位线,则QQ′=1.60/2=0.80m,即镜子的底边离地面的高度不应超过0.80m.
点评:该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的规律,需要自己根据题意画出光路图,试题难度较大,做题时一定尝试自己去画图.
3.小峰身高1.70m,眼睛距头顶8cm,直立在水平地面上照镜子.如果他想从竖直挂在墙上的平面镜里看到自己的脚,这面镜子的底边离地面的高度不应超过0.810.81
(1)画出脚的光路图.
(2)推算阿刚的穿衣镜最少有多长.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应用题;作图题.
分析:(1)脚尖上发出的光线经镜子进入眼睛里,而当看到自己脚的像时,实际上是脚反射的实际光线进入人眼里,又因为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从平面镜看到的脚的像实际上是脚反射的光线通过平面镜反射到人的眼睛里的.(2)平面镜与人平行,人的像与平面镜平行,由于平面镜遵守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关于平面镜对称”,则人成的像的头、脚及此人的眼睛组成一个三角形,平面镜的最小长度正是这个三角形“以人的像为底边的中位线”三角形的中位线等于底边的一半.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专题:应用题;图析法.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先作出身体的像,再根据光路可逆,分别把人的两只眼睛与身体像的边界相连,镜子的有效范围刚好是两只眼睛和身体像组成的梯形的中位线.
解答:解:如图所示,人的脸宽为AB等20cm,两眼为C、D,CD=10cm,
如果用左眼看完整的像需用PR之间的平面镜,如果用右眼看完整的像需用QS之间的平面镜,所以无论闭上左眼或右眼都能看到完整的像需用PS之间的平面镜因PS=是梯形CDB′A′的中位线,则PS=1/2(A′B′+CD).ﻫ因AB=A′B′=20cm.CD=10cm,所以PS=1/2×(20cm+10cm)=1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