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应用题复习》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分数应用题的整理和复习》教案

《分数应用题的整理和复习》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分数应用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在复杂问题中,如何找出关键信息,进行有效分析。
举例解释:
-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如何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提取出来,将其转化为分数乘除法运算。例如:在“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数,求另一个数”的问题中,学生需要确定哪个数是要求的,哪个数是已知的,以及如何列出运算式。
-对于运算步骤和方法,学生可能难以熟练掌握,如:在解决一个数乘以一个分数的问题时,容易忘记乘以分子还是分母。
3.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会合作与交流,提高数学交流素养。
4.培养学生通过对分数应用题的整理和复习,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数学思维,提升逻辑推理素养。
5.培养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学规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步骤与方法。
(2)理解并掌握分数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分数应用题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分数应用题总复习教案

分数应用题总复习教案

检测单1、小明每天看12页故事书,看了5天,还剩下全书的4/5,这本故事书共有多少页?

● 2、工人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1/2 ,第二天修了63米,还剩下全长的1/6,求全长?


● 3、某校新建一幢教学楼,实际投资了144万元,比计划节约了1/13,计划投资是实际投资的百分之几?



● 4、修一条水渠,第一天修了150米,比第二天少修25米,两天修的正好占这条水渠的5/6,这条水渠的全长是多少米?

● 5、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6,第二天修了全长的1/3,还剩下360米没有修,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检测单1、小明每天看12页故事书,看了5天,还剩下全书的4/5,这本故事书共有多少页?

● 2、工人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1/2 ,第二天修了63米,还剩下全长的1/6,求全长?


● 3、某校新建一幢教学楼,实际投资了144万元,比计划节约了1/13,计划投资是实际投资的百分之几?


● 4、修一条水渠,第一天修了150米,比第二天少修25米,两天修的正好占这条水渠的5/6,这条水渠的全长是多少米?

● 5、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6,第二天修了全长的1/3,还剩下360米没有修,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六年级数学《分数应用题练习》教案

六年级数学《分数应用题练习》教案

六年级数学《分数应用题练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分数应用题的基本类型和解题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分数应用题的基本类型和解题方法。

难点:灵活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分数应用题。

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那么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分数应用题。

2.基本概念回顾我们来回顾一下分数的基本概念。

请大家回忆一下,分数由哪两部分组成?对,分子和分母。

分子表示什么?分母表示什么?很好,分子表示的是部分的数量,分母表示的是整体被分成了几份。

3.应用题类型分析(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3)已知两个数的和(或差),求这两个数的几分之几。

(4)已知两个数的几分之几相等,求这两个数。

4.例题讲解与练习下面,我们通过几个例题来具体讲解一下这些类型的解题方法。

例1:某班有40名学生,其中男生占全班的3/5,请问男生有多少人?分析:这是一个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我们可以用全班人数乘以男生所占的分数来求解。

解:40×3/5=24(人)例2:某班有男生和女生共50人,其中女生占全班的2/5,请问男生有多少人?分析:这是一个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

我们可以用全班人数减去女生人数,再用全班人数除以剩余的分数来求解。

解:50×(12/5)=50×3/5=30(人)例3:甲乙两班共有80名学生,甲班占两班的3/5,乙班占两班的2/5,请问甲班有多少人?分析:这是一个已知两个数的和(或差),求这两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

我们可以先求出两班人数的差,再用差除以两班人数之和来求解。

解:(80×3/5)(80×2/5)=24(人)5.课堂练习下面,请大家来做几道练习题,巩固一下我们刚刚学到的知识。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复习|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复习|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复习|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1. 分数应用题2. 百分数应用题3. 分数与百分数的相互转化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次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的解答方法,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分数和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2. 学具:笔记本、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有一个水果店,苹果每千克3元,香蕉每千克2元。

小明买了2.5千克的苹果和1.25千克的香蕉,请计算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2. 例题讲解:分数应用题和百分数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1)分数应用题:已知一个水果篮子里有12个苹果,香蕉是苹果的3倍,求香蕉有多少个?香蕉有36个。

(2)百分数应用题:已知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男生占60%,求男生有多少人?解答:设男生有x人,根据题意可得:x = 40 × 60% = 24。

所以男生有24人。

(1)一个图书馆里有60本书,其中小说占30%,求小说有多少本?(2)一个班级有45名学生,其中女生占55%,求女生有多少人?(1)小说有:60 × 30% = 18本。

(2)女生有:45 × 55% = 24.75人。

由于人数不能为小数,所以女生有25人。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如下:1. 实践情景引入:水果店购物问题2. 例题讲解:分数应用题:12个苹果,香蕉是苹果的3倍百分数应用题:40名学生,男生占60%3. 随堂练习:小说问题:60本书,小说占30%女生问题:45名学生,女生占55%七、作业设计1. 分数应用题:一个篮子里有15个橘子,香蕉是橘子的2倍,求香蕉有多少个?香蕉有30个。

2. 百分数应用题:一个公司有100名员工,其中管理人员占40%,求管理人员有多少人?解答:设管理人员有x人,根据题意可得:x = 100 × 40% = 40。

《分数乘法应用题复习课》&说课稿

《分数乘法应用题复习课》&说课稿

《分数乘法应用题复习课》&说课稿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分数乘法应用题复习课》说课材料一、设计理念:在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基础上,努力营造一个充满“磁性”的课堂环境。

着眼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作好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分数乘法的应用题,分数乘法单元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应用题。

拟引导学生在提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解答方法。

是在初中第一个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问题,能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是后面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基础。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学习大众的、现实的、有价值的数学理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让学生由具体的问题引入现实情境。

将解决现实问题与学习分数乘法的知识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计算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2.学情分析:根据初三一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和求知欲都非常强,并且在小学的基础上初一学生有一定的分析力,归纳力和根据他们的特点,联系生活实际中结合问题结合本节课适合学生的学习材料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真正理解这节课,我选用学生身边的例子如班级男生与女生的个数差异,让学生在课堂上多交流,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组织学生参与“归纳,总结”的活动,最后得出公式,这符合新课程理念下的“要把学生学习知识当作认识事物的过程来进行教学”的观点,也符合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的原则。

同时,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让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这符合新课程理念下的直观性与可接受性原则。

虽然他们求知欲特强,但是部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差,将有四分之一的学生数学成绩不及格,接受新知识较慢,所以尽量把教材细节处理得慢一些,多让这样的学生动起来,多给他们机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兴趣入手,调动积极性,补救知识欠缺。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除法应用题复习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除法应用题复习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除法应用题复习一、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解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 提高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定义和类型。

2. 解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步骤:理解题意、找出单位“1”、列式计算、检验答案。

3. 常见的分数除法应用题举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

2. 难点:找出单位“1”和正确列式计算。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分数除法应用题,引导学生找出单位“1”和解决问题。

2.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相互交流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练习,及时反馈,及时纠正错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应用,引出分数除法应用题。

2. 讲解概念:讲解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定义和类型。

3. 解题步骤:讲解解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步骤,重点讲解如何找出单位“1”和正确列式计算。

4. 案例分析:分析常见的分数除法应用题,引导学生找出单位“1”和解决问题。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解题方法,互相学习。

6.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练习,教师及时反馈,及时纠正错误。

7. 总结提升:总结解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技巧和方法。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理解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交流能力和解题思路的清晰度。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练习的正确率。

教师也应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技巧。

八、教学拓展:1. 结合实际生活情境,设计更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分数应用题复习》教案8篇

《分数应用题复习》教案8篇

《分数应用题复习》教案8篇《分数应用题复习》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把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有关知识系统化。

2、使学生牢固掌握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3、通过运用知识解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综合运用知识解答有关应用题教学准备课件,作业纸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谈学校的体育达标情况。

出示;体育达标率为99.7%从这个条件,你能知道什么?你还想到了什么?揭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二、教学新课(一)求分率1、出示学校体育达标情况:优秀650人,良好400人,合格250人。

2、根据这些条件,你可以提出那些不同的有关分数、百分数的问题?3、同桌合作,讨论完成。

4、反馈(1)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例如:优秀率?650(650+400+250)=50%(2)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百)分之几?例如:优秀比良好人数多几分之几?(650-400)400=5/8(二)求单位1或求分率所对应的量1、把问题当成条件,根据条件编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优秀650人,良好400人,合格250人,总人数1300人,优秀率50%,优秀比良好人数多5/8。

2、小组合作完成3、反馈,并解答,想想有没有另外方法可以解答。

①在体育达标中,我校1300人,优秀率为50%,优秀人数是多少人?130050%=650(人)(说说你的揭题思路)②在体育达标中,我校优秀率为50%,优秀人数为650人,全校有多少人?65050%=1300(人)③在体育达标中,我校优秀人数650人,比良好人数多5/8,良好人数有多少人?650(1+5/8)=400(人)(说说你的解题思路)④在体育达标中,我校良好人数400人,优秀人数比良好人数多5/8,优秀人数多少人?400(1+5/8)=650人4、观察这些应用题,找找相同点与不同点①有共同的数量关系单位1分率=分率对应的量②单位1已知或未知5、你认为在解这类应用题是要注意什么?6、师小结:找准单位1的量,根据已知与未知判断方法。

分数应用题复习教案

分数应用题复习教案

分百应用题(复习课)内容:复习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目的:1、通过复习三种类型的分白应用题,使学生明确这三类应用题的联系与区别,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熟练掌握解题思路,准确找出量率之间的对应关系。

2、提高学生分析,判断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

教学过程:一、谈话出课题今天我们上一节分百应用题的复习课(本文:分百应用题)二、新授1、某果园有梨树50棵,桃树30棵,桃树是梨树的几分之几?要求:每位同学大声读题,并说应该怎样做?30 ÷50 = 3/5问: (1)你怎么想的?桃的棵树÷梨的棵树。

(2)根据这两个条件,你很能提别的问题吗?你怎么求?梨是桃的几分之几?梨的棵树÷桃的棵树。

桃比梨少几分之几?少的棵树÷梨的棵树。

梨比桃多几分之几?多的棵树÷桃的棵树。

梨是桃与梨的和的几分之几?梨的棵树÷和。

(学生说几分之几的问题,师引导)再看一题,大声读题2、某果园,梨树50棵,比桃多20棵,梨比桃多百分之几?问:(1)说出怎么列式计算:(2)你还能提出其它问题,说出问题,列算式,抢答。

桃比梨少百分之几?梨是桃的百分之几?桃是梨的百分之几?3小结:刚才我们复习的题都属于哪一类型的应用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其中包括多百分之几或少百分之几)(指板书)都用什么方法做?(除法)这些题既然都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题目,除的时候,用谁除以谁呢?(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举例:如果甲是乙的几分之几,用甲÷乙乙是甲的几分之几?乙÷甲甲比乙多百分之几?多÷乙乙比甲少百分之几?少÷甲(三)第二类1、继续看刚才求出桃是梨的3/5问:(1)桃是梨的3/5 是什么意思?边说边画横线,梨是单位1,桃是梨的3/5(2)知道梨树50棵,怎么求桃?(3)一共多少棵呢?(4)桃比梨少多少棵?2、看刚才求出梨比桃多66.7%(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桃是单位1,梨比桃多66.7%(2)知道桃30棵,求梨比桃多多少棵?(3)求梨多少棵3、小结:这些题目都是什么类型的应用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用什么方法计算?(用乘法计算)都用乘法,乘以的这个数怎么不一样?(画率)(问题不一样)也就是说,求谁就用单位1的数它占单位1 的几/几或几%,这是单位1已知的情况,我们继续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应用题复习》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分数应用题复习》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分数应用题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2、经历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掌握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三、教学难点: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例题:
某村今年植树2019棵,_________,去年植树多少棵?(设去年植树x棵)
2、连线:
1.去年植树是今年的3/5 (1-1/4) ⅹ=2019或2019(1-1/4)
2.今年植树是去年的3/5 2019(1+1/4)
3.今年比去年少1/4 20193/5
4.去年比今年少1/4 3/5 ⅹ=2019或2019 3/5
5.去年比今年多1/4 (1+1/4) ⅹ=2019或2019(1+1/4)
6.今年比去年多1/4 2019 (1-1/4)
(二)、解法分类,归纳总结。

1、小组交流:
A:解决分数应用题的步骤。

B:把这六题进行分类,并说说分类的依据。

2、小组汇报:
A:解决分数应用题的步骤。

a:画出分率句,找出单位1。

b:写出数量关系式。

c:列出方程再解方程。

B:把这六题进行分类,并说说分类的依据。

a:当单位1是已知的的量时如果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b:如果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c:当单位1是未知的量时用除法或用方程计算。

(三)、练习
1、说出单位1的量,写出数量关系。

(1)行驶了全程的3/4。

(2)一本书,看了2/5。

(3)今年比去年增产1/4。

(4)本月用水量比上月节约3/11。

(5)铁丝比铜丝短1/3。

(6)科技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4/5。

2 、根据问题写算式,根据算式提问题,不计算。

一批水果900吨,第一周运了它的2/9,第二周运了它的1/4。

⑴第一周运了多少吨?(算式)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⑵两周共运多少吨?(算式)
⑶900(1-2/9-1/4)(问题:)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
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⑷900(2/9-1/4)(问题:)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⑸再运多少吨就正好运了这批水果的一半?(算式:)(四)、全课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