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答案: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能促使果实脱落。

答案: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DNA 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A 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配对原则。

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步骤如下:

取5组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分别置于不同的光照强度下;

每组选取3片叶子,分别在早上、中午和晚上测量其光合速率;

分析测量数据,得出结论。

下列哪一种生物的繁殖方式是出芽生殖?()

A.牛痘病毒

B.禽流感病毒

C.青霉素

D.青霉素菌

答案:A.牛痘病毒

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转录是指以DNA为模板合成RNA 的过程,翻译是指以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而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不属于基因表达。

激活剂通常会增强酶的活性,而不是影响酶的活性。相反,抑制剂会降低酶的活性。温度、pH值和抑制剂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请简述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并指出其中两个主要组成部分。

答案: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其中两个主要组成部分是细胞膜和细胞核。细胞膜是细胞的外部结构,负责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核是细胞的内部结构,负责储存和管理遗传信息。

请描述有氧呼吸的过程,并指出其中三个关键步骤。

答案:有氧呼吸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糖酵解,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第二阶段是柠檬酸循环,将丙酮酸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第三阶段是氧化磷酸化,将前两个阶段的中间产物还原成能量。其中三个关键步骤分别是糖酵解、柠檬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图表:全国不同地区每10万人中癌症患者的数量(单位:人)

答案:根据图表,可以得出以下不同地区每10万人中癌症患者的数量存在差异,其中东部地区癌症患者数量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城市地区癌症患者数量普遍高于农村地区。女性患癌症的比例普遍高于男性。

【解析】根据题意,设甲、乙、丙三个班,每班有30个学生,则每个班的前3名学生是甲、乙、丙三个班各自的前3名,又由排列组合的知识可得共有

=6种不同的排法,进而可得甲、乙、丙三个班的前3名学生不同的排法共有

【解析】根据题意,设甲、乙、丙三个班,每班有30个学生,则每个班的前3名学生是甲、乙、丙三个班各自的前3名,又由排列组合的知识可得共有

=6种不同的排法,进而可得甲、乙、丙三个班的前3名学生不同的排法共有

【解析】根据题意,设甲、乙、丙三个班,每班有30个学生,则每个班的前3名学生是甲、乙、丙三个班各自的前3名,又由排列组合的知识可得共有

=6种不同的排法,进而可得甲、乙、丙三个班的前3名学生不同的排法共有

【解析】根据题意,设甲、乙、丙三个班,每班有30个学生,则每个班的前3名学生是甲、乙、丙三个班各自的前3名,又由排列组合的知识可得共有

=6种不同的排法,进而可得甲、乙、丙三个班的前3名学生不同的排法共有

【分析】本题考查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及互斥事件概率的加法公式. 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问题,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本题考查了函数的零点问题,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本题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解:由题意可得:${\begin{matrix} a_{1}a_{5} = {a_{3}}^{2} = 4 \

,解得{\begin{matrix} a_{1} = 1 \

或{\begin{matrix} a_{1} = - 1 \

本题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2

故选:A.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书写是否工整、规范,卷面是否整洁。扣分点:字迹潦草;涂改较多。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运用能力。扣分点:错别字、错音;形近字和近义词辨析不当;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表述不完整或不连贯。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扣分点:概念理解不当;内容要点把握不准;结合语境理解词义不恰当;语言表述不准确。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扣分点:文题不相关;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具体;选材不当;语言不通顺,条理不清楚;字数不足。以上是八年级语文试卷模板的大致内容,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准备考试。当然,由于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具体的题型和分值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备考时,大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

性的复习和练习。

设集合M={x|x=k/2+1/4,k∈Z},N={x|x=k/4+1/2,k∈Z},则()若复数 z满足 z=i(2-z),则 z=()

A. -1+2i

B. -1-2i

C. 1+2i

D. 1-2i

下列函数中,与函数y=x+1/x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的是()

A. y=x-1/x

B. y=x+1/x

C. y=x+2/x

D. y=2x-1/x

下图是函数y=x的图象和两条直线y=kx+b(k≠0)的图象,给出以下四个命题:①命题”k>0,b>0”是命题“直线l1,l2与y轴交点关于原点对称”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②命题“k<0,b>0”是命题“直线l1,l2与y轴交点关于原点对称”的必要不充分条件;③命题“k<0,b<0”是命题“直线l1,l2与y轴交点关于原点对称”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④命题“k>0,b<0”是命题“直线l1,l2与y轴交点关于原点对称”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前n项和为Sn,若Sn+1,Sn,Sn+2成等差数列,则q为。

在极坐标系中,设A为曲线ρ=4cosθ上的一动点,B为曲线ρ=4sin θ上的一动点,则线段AB中点的轨迹方程为。

在三棱锥P-ABC中,PA=PB=PC=3,则该三棱锥的体积的最大值为。5给定数列1,(1+2),(1+2+2²),…,(1+2+2²+…+2n-1),则数列的通项公式a(n) =。

已知函数f(x)=|x-a|,当a=0时,求f(x)的最小值。证明:当n为正整数时,

求圆心在直线y=x上且与直线L相切于点(4,-3)的圆的方程。证明:在单位圆上存在不同的三个点A、B、C,使得向量OA、OB、OC两两垂直。

在数列{an}中,a1=3,a2=7,且a(n+1)=an+a(n+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a(n)。证明:对于任意正整数n,总有a(n)≤4a(n+1)。

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熟记不等式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1+i)(1−i)

故选A.

北京市高考生物试题是每年高考考试中的重要部分,其内容涉及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方方面面,包括细胞结构与功能、遗传与进化、生态学等。对于学生们来说,掌握这些知识不仅有助于提高科学素养,而且对于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都有很大帮助。本文将对2023年北京高考生物试题进行解析,并给出答案。

2023年北京高考生物试题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增加了对实验操作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试题共分为四部分,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其中选择题共30道,每道题2分,共60分;非选择题共5道,每道题10分左右,共50分。整张试卷总分110分。

选择题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细胞结构与功能、遗传与进化、生态学等。其中,细胞结构和功能部分主要考查细胞器的功能、物质运输和能量供应等;遗传与进化部分主要考查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等遗传学原理,以及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等;生态学部分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种群和群落的关系等。

非选择题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实际应用能力。其中,一道题考查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和实验数据分析等;另一道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

括对生物学现象的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等。

由于篇幅原因,本文仅提供试题答案,解析请参考相关教材和资料。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北京高考生物试题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因此学生们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尤其是细胞结构与功能、遗传与进化、生态学等重点部分。

加强实验操作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北京高考生物试题注重实验操作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因此学生们在备考过程中要加强实验操作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包括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多做真题和模拟题。做真题和模拟题是备考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做题可以更好地了解考试形式和难度,同时也可以检验自己的备考效果,及时查漏补缺。

本题为高考全国2卷数学理科试题,旨在考察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内容包括代数、几何、概率与统计等多个方面,涵盖的知识点较为全面。以下为试题的具体内容:

(1)代数部分:包括函数、数列、不等式、方程等知识点,考察学生

的运算求解能力。

(2)几何部分:包括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知识点,考察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概率与统计部分:包括概率、统计等知识点,考察学生的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能力。

(1)题目设计有层次感,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题目具有实际应用背景,注重数学与生活的。

(3)题目考察的形式多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等,能够全面考察学生的数学能力。

(1)已知函数f(x) = x2 + 2x + 1,则f(x + 1) = ( )

A. x2 + 2x + 2

B. x2 + 4x + 3

C. x2 + 4x + 5

D. x2 + 2x + 3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函数解析式的求解,根据函数解析式的定义即可求解.

+2(x+1)+1= x^{2} + 4x + 4$,故选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四则运算,根据复数的运算法则即可求解.

= - 2i + \frac{2(1 + i)}{(1 - i)(1 + i)}

=−2i+i−1= - i - 1= (\begin{matrix} \overset{- 1}{- i}

\\end{matrix}),故答案为

−1−i.

全国高考乙卷生物试题在题型设计上,延续了历年的风格,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部分主要考察的是基础知识点,而非选择题部分则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从试题涉及的知识点来看,考察内容覆盖了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包括细胞结构与功能、遗传学原理、生物化学、生态学等。同时,试题也考察了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今年的生物试题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知识点融合:试题将多个知识点融合在一起考察,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整合能力。

实验设计:实验设计一直是生物高考的重点和难点,今年的试题也不例外。学生需要具备较好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

实际应用:试题注重考察学生将生物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这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生活观察能力和实践经验。

针对今年的生物试题,以下是解题思路的建议:

仔细审题:审题是解题的关键,要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目所给的条件和要求。

回顾知识点:解题时,要迅速回顾相关知识点,找出解题所需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分析问题:分析问题时要注重逻辑推理,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一步步推导出结论。

答题规范:答题时要规范,条理清晰,避免出现错别字或表述不清的情况。

总体来说,今年的全国高考乙卷生物试题延续了历年的风格,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和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注重知识的整合和运用,提高自己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同时也要实际生活中的生物学应用。

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高考被视为最重要的一项考试之一,它决定着学生未来的学习方向和职业发展。其中,地理科目在高考中占据着重

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更是对他们未来学习和工作的铺垫。本文将探讨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的重要性及其对学生地理学习的深远影响。

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是教育部为全国考生统一制定的地理科目考试试卷。它考察的是学生的地理知识、技能和思维能力,目的是通过考试选拔出具备地理学科潜力的优秀学生。该试卷具有以下特点:全面性: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涵盖了地理学科的各个领域,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等,能够全面地考察学生的地理知识储备和综合素质。

公平性:由于该试卷是全国统一的,因此能够保证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无论学生来自哪个地区,只要具备相应的地理知识和能力,都可以在考试中展现自己的实力。

引导性: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对于高中地理教学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考试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和题型会直接影响到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对学生地理学习具有深远的影响。它能够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通过参加考试,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

地理知识掌握情况,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而提高学习动力。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地理思维能力。考试中涉及到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思维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可以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通过考试,学生可以了解到地理学科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为将来选择专业和职业提供参考。

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是选拔优秀地理人才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高中地理教学和学生地理学习都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学生可以全面展示自己的地理知识和能力,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进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该试卷还可以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的作用,不断完善考试内容和形式,为选拔出更多优秀的地理人才做出贡献。

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答案: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能促使果实脱落。 答案: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DNA 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A 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配对原则。 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步骤如下: 取5组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分别置于不同的光照强度下; 每组选取3片叶子,分别在早上、中午和晚上测量其光合速率; 分析测量数据,得出结论。 下列哪一种生物的繁殖方式是出芽生殖?() A.牛痘病毒 B.禽流感病毒 C.青霉素 D.青霉素菌 答案:A.牛痘病毒

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转录是指以DNA为模板合成RNA 的过程,翻译是指以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而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不属于基因表达。 激活剂通常会增强酶的活性,而不是影响酶的活性。相反,抑制剂会降低酶的活性。温度、pH值和抑制剂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请简述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并指出其中两个主要组成部分。 答案: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其中两个主要组成部分是细胞膜和细胞核。细胞膜是细胞的外部结构,负责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核是细胞的内部结构,负责储存和管理遗传信息。 请描述有氧呼吸的过程,并指出其中三个关键步骤。 答案:有氧呼吸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糖酵解,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第二阶段是柠檬酸循环,将丙酮酸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第三阶段是氧化磷酸化,将前两个阶段的中间产物还原成能量。其中三个关键步骤分别是糖酵解、柠檬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图表:全国不同地区每10万人中癌症患者的数量(单位:人)

全国高考生物试题全国卷全套真题答案

全国高考生物试题全国卷全套真题答案 1.细胞凋亡是一种细胞死亡类型。以下哪种关于人体中细胞凋亡的说法是正确的? A。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凋亡 B。小肠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C。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D。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坏死 2.体外实验方法可以合成多肽链。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如果想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需要哪些材料组合? ①同位素标记的XXX ②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 ③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 ④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 ⑤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3.将一株质量为20g的黄瓜幼苗栽种在光照等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株达到40g,其增加的质量来自于哪些因素? A。水、矿质元素和空气 B。光、矿质元素和水 C。水、矿质元素和土壤 D。光、矿质元素和空气 4.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 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以下哪种相关陈述是错误的? A。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 B。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 C。神经系统可以直接调节,也可以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 调节心脏活动 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

5.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以下哪种陈述是错误的? A。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 B。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C。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 6.某实验小组用细菌甲(异养生物)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下种群增长的特点,设计了三个实验组,每组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菌甲后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定时更新培养基,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别为3h、10h、23h,得到a、b、c三条种群增长曲线,如图所示。以下哪种陈述是错误的? A。细菌甲能够将培养基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B。培养基更换频率的不同,可以用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 C。在培养到23h之前,a组培养基中的营养和空间条件都是充裕的

高考全国生物试题及答案

高考全国生物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植物细胞核的结构特点有 A. 显明的细胞核膜和细胞核仁 B. 质壁分离的线粒体可见 C. 只存在细胞核,没有细胞质 D. 有细胞核膜,但常无细胞核仁 2. 染色体是指 A. 细胞分裂过程中呈线状的细胞器 B. 发达的细胞核 C. 细胞质内的颗粒 D. 细胞质内的有色体 3. 以下关于有丝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核质内有线状结构,这是染色体由细不显见变成有形的染色体前的结构体 B. 细胞核和细胞质产生相应的变化;发生一次细胞分裂,细胞数目不变

C. 其中包括纺锤体形成、核膜破裂、着丝粒出现以及染色体在纺锤体上运动等四个时期 D. 染色体由有形逐渐变为不显见的结构体,这是有形染色体由有形变为不显着的结构的过程 4. 以下关于减数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一次细胞分裂过后产生两个互不相等的温子细胞 B. 配子中含有一套染色体,具有基因的一套组合 C. 在减数分裂中细胞核的数目减半,并配备一个或多个作用的多为同源的染色体 D. 经减数分裂所产生的配子其细胞数量为半数 5. 以下关于DNA的说法正确的是 A. DNA的编码过程是利用RNA作为中间体的,反映了三个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B. DNA的双链螺旋结构含有脱氧核糖、磷酸核酸、碱基组成 C. DNA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位点是DNA编码的孔径 D. DNA不仅承担信息传递的功能,还承担了细胞分裂和遗传变异的功能 二、非选择题

1. 某班级开展了研究种子的实验,请你根据实验流程及结果数据, 回答问题。 实验流程: 步骤一:将干燥的种子分成两组,每组10颗。 步骤二:A组的种子在悬水法下发芽,B组的种子在土培法下发芽。 步骤三:观察记录每组种子的发芽时间和发芽数目。 实验结果: A组种子的平均发芽时间为5天,总发芽数目为8颗。 B组种子的平均发芽时间为7天,总发芽数目为6颗。 问题: (1)根据实验结果,A组种子在哪种条件下发芽?B组种子呢? (2)为什么要进行这个实验?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3)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为什么? 2.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请你简要叙述植物 光合作用的过程。 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光能的吸收和利用、光合光反应和暗 反应三个步骤。首先,植物通过叶绿素吸收太阳光的能量,这个过程 发生在叶绿体中的叶绿体膜上。叶绿素能吸收波长范围在400~700nm 之间的光,因此植物通常呈现绿色。

2020年全国卷Ⅰ理综生物高考试题及答案

2020年全国卷Ⅰ理综生物高考试题及答 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理科综合生物能力测试(生物部分) 本部分共有6道选择题,每道题有4个选项,只有1个选项正确。每题6分,共36分。 1.新冠肺炎疫情提醒人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惯,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以下哪个叙述是错误的? A。戴口罩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B。病毒能够在餐具上增殖,用食盐溶液浸泡餐具可以阻止病毒增殖。 C。高温可以破坏病原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煮沸处理餐具可以杀死病原体。 D。生活中接触的物体表面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勤洗手可以降低感染风险。

2.种子贮藏中需要控制呼吸作用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如果作物种子呼吸作用所利用的物质是淀粉分解产生的葡萄糖,以下哪个叙述是错误的? A。如果产生的CO2与乙醇的分子数相等,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 B。如果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O2的分子数与释放CO2的相等。 C。如果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且产物是乳酸,则无O2吸收也无CO2释放。 D。如果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则吸收O2的分子数比释放CO2的多。 3.某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材料进行了与甲状腺相关的实验,以下哪个叙述是错误的? A。切除小鼠垂体,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产热减少。

B。给切除垂体的幼年小鼠注射垂体提取液后,其耗氧量 会增加。 C。给成年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后,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会增强。 D。给切除垂体的小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代 谢可恢复正常。 4.为了达到实验目的,需要选用合适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以下哪个实验目的与实验材料的对应是不合理的? A。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 B。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蝗虫的精巢细胞。 C。观察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哺乳动物的红细胞。 D。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人口腔上皮细胞。 5.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截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多只长翅 果蝇进行单对交配(每个瓶中有1只雌果蝇和1只雄果蝇),子代果蝇中长翅∶截翅=3∶1.以下哪个结论不能被推出?

全国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全国卷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真题类型:202X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考前须知: 1.本卷子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局部。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真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真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真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卷〔选择题共126分〕 本卷共21小题,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题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以下与细胞相关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 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 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 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2. 离子泵是一张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 C.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 参加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3. 假设除酶外全部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以下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A.参加酶→参加底物→参加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 参加底物→参加酶→计时→参加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 参加缓冲液→参加底物→参加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 参加底物→计时→参加酶→参加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4.以下与神经细胞有关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 A. 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C. 突触后膜上受蛋白体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 神经细胞高兴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 5.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累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依据这一思想和 生态学知识,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 假设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 “退耕还林、还草〞是提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 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6. 理论上,以下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B.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C. 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D.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本卷包含必考题和选考题两局部。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真题考生都 必须做答。第33~40题为选考题,考生依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9.〔10分〕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用α、β和γ表示ATP或dATP〔d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α~ Pβ~ Pγ或dA-Pα~ Pβ~ P γ〕。答复以下问题; 〔1〕某种酶可以催化AT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上,同时产生ADP.假设要用该酶把32P标记到DNA末端上,那么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ATP的__________〔填“α〞“β〞或γ〞〕位上。 〔2〕假设用带有32P标记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则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__________〔填“α〞“β〞或γ〞〕位上。

2021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新课标3卷)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局部〕试题 全国卷3 一、选择题 1.以下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 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和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 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 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 2.以下与细胞相关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B.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响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C.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具有自养才能并快速增殖的细胞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完毕生命的过程 3.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响〔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响中ATP的合成 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 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 D.叶片在640~660 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 4.假设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那么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机体血浆浸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程度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浸透压恢复到注射前程度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程度 D.机体血浆浸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程度 5.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假设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以下做法合理的是 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展标记后再计数 B.进展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Ⅰ)-含答案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Ⅰ) 1.新冠肺炎疫情警示人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下列相关 叙述错误的是() A. 戴口罩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B. 病毒能够在餐具上增殖,用食盐溶液浸泡餐具可以阻止病毒增殖 C. 高温可破坏病原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煮沸处理餐具可杀死病原体 D. 生活中接触的物体表面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勤洗手可降低感染风险 2.种子贮藏中需要控制呼吸作用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若作物种子呼吸作用所利用的 物质是淀粉分解产生的葡萄糖,下列关于种子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若产生的CO2与乙醇的分子数相等,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 B. 若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O2的分子数与释放CO2的相等 C. 若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且产物是乳酸,则无O2吸收也无CO2释放 D. 若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则吸收O2的分子数比释放CO2的多 3.某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材料进行了与甲状腺相关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切除小鼠垂体,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产热减少 B. 给切除垂体的幼年小鼠注射垂体提取液后,其耗氧量会增加 C. 给成年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后,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强 D. 给切除垂体的小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代谢可恢复正常 4.为达到实验目的,需要选用合适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下列实验目的与实验材料的 对应,不合理的是() A. A B. B C. C D. D 5.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截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多只长翅果蝇进行单对交配(每个瓶 中有1只雌果蝇和1只雄果蝇),子代果蝇中长翅∶截翅=3∶1。据此无法判断的是()

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每题后含答案解析

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 1.葡萄糖是人体所需的一种单糖。下列关于人体内葡萄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葡萄糖是人体血浆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含量受激素的调节 B. 葡萄糖是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能经自由扩散通过细胞膜 C. 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肝细胞可被氧化分解或转化为肝糖原 D. 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人体脂肪组织细胞可转变为甘油三酯 【答案】B 【解析】解:A、葡萄糖属于能源物质,可存在于内环境如血浆中,其含量受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的调节,A正确; B、葡萄糖是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被称为“生命的燃料”,葡萄糖进出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不包括自由扩散,B错误; C、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肝细胞可作为有氧呼吸的底物被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也可转化为肝糖原储存起来,C正确; D、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脂肪组织细胞可转变为甘油三酯,也是血糖浓度降低的途径之一,D正确。 故选:B。 1、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 2、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进入其它细胞的方式通常是主动运输。 本题以葡萄糖为核心,综合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内环境的组成,血糖调节等知识,要求考生明确相关知识点,并能结合题意分析作答。 2.我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并在实践中应用。生产和生活中常采取的一些措施如下。 ①低温储存,即果实、蔬菜等收获后在低温条件下存放 ②春化处理,即对某些作物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进行适度低温处理 ③风干储藏,即小麦、玉米等种子收获后经适当风干处理后储藏 ④光周期处理,即在作物生长的某一时期控制每天光照和黑暗的相对时长 ⑤合理密植,即栽种作物时做到密度适当,行距、株距合理 ⑥间作种植,即同一生长期内,在同一块土地上隔行种植两种高矮不同的作物 关于这些措施,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 措施②④分别反映了低温和昼夜长短与作物开花的关系 B. 措施③⑤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有机物的消耗 C. 措施②⑤⑥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 D. 措施①③④的主要目的是降低作物或种子的呼吸作用强度

2022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

2022 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Ⅰ〕 一、选择题〔每题6 分〕 1.〔6 分〕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DNA 与ATP 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一个tRNA 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 上 2.〔6 分〕以下关于植物生长素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3.〔6 分〕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 溶液〔生理盐水〕20mL 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4.〔6 分〕以下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5.〔6 分〕人或动物PrP 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PrP c 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 sc〔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 sc 可以诱导更多的PrP c 转变为PrP sc,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断,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第 1 页〔共19 页〕

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ⅰ)(含解析版)

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Ⅰ)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分)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高血糖素溶液 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 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2.(6分)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3.(6分)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硝化细菌能以NH3,作为氮源和能源物质 B.某些细菌可以利用光能因定CO2合成有机物 C.生长因子是某些细菌生长过程中需要额外补弃的营养物质 D.含伊红和美蓝试剂的培养基不能用来签别牛奶中的大肠杆菌 4.(6分)已知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在一线性DNA分子上有3个酶切位点,如图中箭头所指,如果该线性DNA分子在3个酶切位点上都被该酶切断,则会产生a、b、c、d四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现在多个上述线性DNA分子,若在每个DNA分子上至少有1个酶切位点被该酶切断,则从理论上讲,经该酶切后,这些线性DNA分子最多能产生长度不同的DNA片段种类数是() A.3B.4C.9D.12 5.(6分)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电刺激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 B.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均需酶处理 C.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抗原免疫小鼠的B淋巴细胞融合可制备单克隆抗体 D.某种植物甲乙两品种的体细胞杂种与甲乙两品种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二.非选择题 6.(14分)图中A、B曲线分别表示在适宜的条件下,一定时间内某一必需矿质元素从大麦

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甲卷)含答案解析

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甲卷) 1.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都需要经过细胞膜。下列有关人体内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乙醇是有机物,不能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跨膜进入细胞 B. 血浆中的K+进入红细胞时需要载体蛋白并消耗ATP C. 抗体在浆细胞内合成时消耗能量,其分泌过程不耗能 D. 葡萄糖可通过主动运输但不能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 2.植物激素是一类由植物体产生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植物幼嫩的芽中色氨酸可以转变成生长素 B. 生长素可以从产生部位运输到其他部位发挥作用 C. 生长素和乙烯可通过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D. 植物体内生长素可以作为催化剂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过程 3.中枢神经系统对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B. 中枢神经系统的脑和脊髓中含有大量的神经元 C. 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通常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调控 D. 人体脊髓完整而脑部受到损伤时,不能完成膝跳反射 4.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是高中学生常做的实验。某同学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材料进行实验,探究蔗糖溶液,清水处理外表皮后,外表皮细胞原生质体和液泡的体积及细胞液浓度的变化。图中所提到的原生质体是指植物细胞不包括细胞壁的部分。下列示意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 A. B. C. D. 5.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可以沿着食物链传递,食物链中的每个环节即为一个营养级。下列关于营养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同种动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可能属于不同营养级 B. 作为生产者的绿色植物所固定的能量来源于太阳 C. 作为次级消费者的肉食性动物属于食物链的第二营养级 D. 能量从食物链第一营养级向第二营养级只能单向流动 6.水稻的某病害是由某种真菌(有多个不同菌株)感染引起的。水稻中与该病害抗性有关的基因有3个(A1、A2、a);基因A1控制全抗性状(抗所有菌株),基因A2控制抗性性状(抗部分菌株),基因a控制易感性状(不抗任何菌株),且A1对A2为显性,A1对a为显性、A2对a为显性。现将不同表现型的水稻植株进行杂交,子代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全抗植株与抗性植株杂交,子代可能出现全抗:抗性=3:1 B. 抗性植株与易感植株杂交,子代可能出现抗性:易感=1:1 C. 全抗植株与易感植株杂交,子代可能出现全抗:抗性=1:1 D. 全抗植株与抗性植株杂交,子代可能出现全抗:抗性:易感=2:1:1 7.某同学将从菠菜叶中分离到的叶绿体悬浮于缓冲液中,给该叶绿体悬浮液照光后糖产生。回答下列问题。(1)叶片是分离制备叶绿体的常用材料,若要将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与线粒体等其他细胞器分离,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答出1种即可)。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分布______ 上,其中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______ (填“蓝紫光”“红光”或“绿光”)。 (2)将叶绿体的内膜和外膜破坏后,加入缓冲液形成悬浮液,发现黑暗条件下悬浮液中不能产生糖,原因是______ 。 (3)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时,叶绿体中会产生淀粉。请设计实验证明叶绿体中有淀粉存在,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______ 。 8.某研究小组以某种哺乳动物(动物甲)为对象研究水盐平衡调节,发现动物达到一定程度时,尿量明显减少并出现主动饮水行为;而大量饮用清水后,尿量增加。回答下列问题。 (1)哺乳动物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位于______ 。 (2)动物甲大量失水后,其单位体积细胞外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会______ ,信息被机体内的某种感受器感受后,动物甲便会产生一种感觉即______ ,进而主动饮水。 (3)请从水盐平衡调节的角度分析,动物甲大量饮水后尿量增加的原因是______ 。 9.某旅游城市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后,城市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水体鱼明显增多,甚至曾经消失的一些水鸟(如水鸟甲)又重新出现。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水鸟甲的种群密度通常使用标志重捕法,原因是______ 。 (2)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角度来看,水体中的鱼,水鸟属于______ 。 (3)若要了解该城市某个季节水鸟甲种群的环境容纳量,请围绕除食物外的调查内容有______ (答出3点即可)。 10.乙烯是植物果实成熟所需的激素,阻断乙烯的合成可使果实不能正常成熟,这一特点可以用于解决果实不耐储存的问题,以达到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现有某种植物的3个纯合子(甲、乙、丙),其中甲和乙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ⅱ)(含答案)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Ⅱ)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分)新冠病毒(SARS﹣CoV﹣2)和肺炎双球菌均可引发肺炎,但二者的结构不同,新冠病毒是一种含有单链RNA的病毒。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被动运输 B.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均可利用自身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 C.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二者遗传物质所含有的核苷酸是相同的 D.新冠病毒或肺炎双球菌的某些蛋白质可作为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 2.(6分)当人体的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时,可引起自身免疫病。下列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 A.艾滋病B.类风湿性关节炎 C.动物毛屑接触性鼻炎D.抗维生素D佝偻病 3.(6分)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观察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时,可以用健那绿染液进行染色 B.探究人体红细胞因失水而发生的形态变化时,可用肉眼直接观察 C.观察细胞中RNA和DNA的分布时,可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染色 D.用细胞融合的方法探究细胞膜流动性时,可用荧光染料标记膜蛋白 4.(6分)关于高等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二倍体植物的配子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B.每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 C.每个染色体组中都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D.每个染色体组中各染色体DNA的碱基序列不同 5.(6分)取某植物的成熟叶片,用打孔器获取叶圆片,等分成两份,分别放入浓度(单位为g/mL)相同的甲糖溶液和乙糖溶液中,得到甲、乙两个实验组(甲糖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乙糖的2倍)。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检测甲、乙两组的溶液浓度,发现甲组中甲糖溶液浓度升高。在此期间叶细胞和溶液之间没有溶质交换。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组叶细胞吸收了甲糖溶液中的水使甲糖溶液浓度升高

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含解析版)

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分)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B.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 C.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 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具有流动性 2.(6分)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 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C.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 3.(6分)若要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RNA和脂肪,下列四组材料中应选择的一组是() A.水稻胚乳和花生子叶B.天竺葵叶和水稻胚乳 C.紫色洋葱和花生子叶D.天竺葵叶和紫色洋葱 4.(6分)水中氧含量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生活在寒温带湖泊中的某动物,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其生活的水温有关.如图中能正确表示一定温度范围内该动物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随水温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甲B.乙C.丙D.丁 5.(6分)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S的Na+溶液,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A.静息电位值减小B.静息电位值增大

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 6.(6分)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 A.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B.花色基因的DNA序列 C.细胞的DNA含量D.细胞的RNA含量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 必须作答.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7.(9分)将同种大鼠分为A、B两组,A组大鼠除去淋巴细胞后,产生抗体的能力丧失:从B组大鼠中获得淋巴细胞并转移到A组大鼠后,发现A组大鼠能够重新获得产生抗体的能力。请回答: (1)上述实验可以说明是免疫反应所需的细胞。 (2)为了证明接受了淋巴细胞的A组大鼠重新获得了产生抗体的能力,需要给A组大鼠注射,然后检测相应的抗体。 (3)动物体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称为。在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和编码抗体的基因这四种物质中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是。在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和红细胞这三类细胞中不属于免疫细胞的。 8.(9分)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将茎段自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处后,浸没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茎段的半边茎会向切面侧弯曲生长形成弯曲角度(a)如图甲,与生长浓度的关系如图乙。请回答:(1)从图乙可知,在两个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茎段半边茎生长产生的弯曲角度可以相同,请根据生长素作用的特性,解释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原因是。 (2)将切割后的茎段浸没在一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测得其半边茎的弯曲角度a1从图乙中可查到与a1应的两个生长素浓度,即低浓度(A)和高浓度(B)。为进一步确定待测溶液中生长素的真实浓度,有人将待测溶液稀释至原浓度的80%,另取切割后的茎浸没在其中,一段时间后测量半边茎的弯曲角度将得到a2请预测a2a1比较的可能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2022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乙卷)(含答案解析)

2022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乙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 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哺乳动物细胞分裂的两种形式。某动物的基因型是Aa,若该动物的某细胞在四分体时期一条染色单体上的A和另一条染色单体上的a发生了互换,则通常情况下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A和a进入不同细胞的时期是 () A.有丝分裂的后期B.有丝分裂的末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D.减数第二次分裂 2.某同学将一株生长正常的小麦置于密闭容器中,在适宜且恒定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培养,发现容器内CO2含量初期逐渐降低,之后保持相对稳定。关于这一实验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初期光合速率逐渐升高,之后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B.初期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均降低,之后呼吸速率保持稳定 C.初期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之后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 D.初期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之后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3.运动神经元与骨骼肌之间的兴奋传递过度会引起肌肉痉挛,严重时会危及生命。下列治疗方法中合理的是() A.通过药物加快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中 B.通过药物阻止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 C.通过药物抑制突触间隙中可降解神经递质的酶的活性 D.通过药物增加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特异性受体的数量 4.某种酶P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可催化底物转化为相应的产物。为探究该酶不同组分催化反应所需的条件。某同学进行了下列5组实验(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酶P必须在高浓度Mg2+条件下才具有催化活性 B.蛋白质组分的催化活性随Mg2+浓度升高而升高 C.在高浓度Mg2+条件下RNA组分具有催化活性 D.在高浓度Mg2+条件下蛋白质组分具有催化活性 5.分层现象是群落研究的重要内容。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 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提高了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 ① 森林植物从上到下可分为不同层次,最上层为灌木层 ① 垂直方向上森林中植物分层现象与对光的利用有关 ① 森林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与食物有关 ① 森林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① 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形成是由动物种类决定的 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 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 6.依据鸡的某些遗传性状可以在早期区分雌雄,提高养鸡场的经济效益。已知鸡的羽毛性状芦花和非芦花受1对等位基因控制。芦花鸡和非芦花鸡进行杂交,正交子代中芦花鸡和非芦花鸡数目相同,反交子代均为芦花鸡。下列分析及推断错误的是 () A.正交亲本中雌鸡为芦花鸡,雄鸡为非芦花鸡 B.正交子代和反交子代中的芦花雄鸡均为杂合体 C.反交子代芦花鸡相互交配,所产雌鸡均为芦花鸡 D.仅根据羽毛性状芦花和非芦花即可区分正交子代性别 二、综合题 NO-的形式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一定时7.农业生产中,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素可以 3 NO-的速率与O2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间内作物甲和作物乙的根细胞吸收 3 题。

2021全国高考生物试题(全国卷1、2、3全套真题答案)

2021全国高考生物试题〔I、II、III卷〕及答案 I卷 1. 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以下关于人体中细胞凋亡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B. 小肠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C. 去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D. 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坏死 2. 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假设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 ①同位素标记的tRNA ②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③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 ④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⑤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③⑤ 3. 将一株质量为20g的黄瓜幼苗栽种在光照等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株到达40g,其增加的质量来自于〔〕 A. 水、矿质元素和空气 B. 光、矿质元素和水 C. 水、矿质元素和土壤 D. 光、矿质元素和空气 4.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以下相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 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 B. 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 C. 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 D. 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进步、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 5. 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 窄叶性状只能出如今雄株中,不可能出如今雌株中 B. 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 C. 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 D. 假设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那么亲本雌株是纯合子 6. 某实验小组用细菌甲〔异养生物〕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下种群增长的特点,设计了三个实验组,每组接种一样数量的细菌甲后进展培养,培养过程中定时更新培养基,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别为3h、10h、23h,得到a、b、c三条种群增长曲线,如下图。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