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编辑试题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2020年10月全国报纸(新闻)编辑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10月全国报纸(新闻)编辑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纸(新闻)编辑试题课程代码:0065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995年,《华西都市报》在客观报道四川孩子被拐卖到河南的消息以后,又发起援救行动,从报道方式来看,这属于()A.集中式报道B.组合式报道C.读者参与式报道D.报纸介入式报道2.新闻报道策划过程中,产生报道选题的前提是()A.了解新闻背景B.收集专家意见C.调查读者需求D.发现新闻线索3.新闻稿件在反映某一变动时,对变动发生的时间缺少清楚的交代,会使人感到缺少()A.寓意B.涵义C.意义D.新意4.在新闻稿件中把某一变动同与其相类似的变动进行比较,称为()A.正向比较B.反向比较C.纵向比较D.横向比较5.在压缩稿件时,对稿件中过载或非重要的内容进行删削,使之主题鲜明、信息精炼,这是()A.删段B.删意C.删句D.删字6.稿件内容很重要,涉及方面较多,篇幅也长,又不便全文刊载,对此可进行()A.综合B.改写C.分篇D.校正7.新闻标题与通讯标题的最大区别在于:()A.说理是否准确B.是否有情感的抒发C.是否有含蓄的提示D.是否标出新闻事实8.新闻标题《本市商业服务急需解决什么问题?(引题)抓好“黑白绿”搞好“细小杂”(主题)》的缺点是:()A.评价事实不准确B.运用文字不准确C.主题、引题配置不当D.标题的态度不鲜明9.在报纸版面中自成格局,由若干具有共同性的稿件所组成的集合形式是()A.专页B.专版1C.专栏D.专稿10.标题两端或右端有非整栏文字,这种横题形式叫()A.串文题B.眉心题C.对角题D.文包题11.标题只有一部分盖住正文,另一部分盖住其他稿件,这种横题形式叫()A.串文题B.眉心题C.旗式题D.文包题12.我国对开报纸版面普遍采用()A.六栏制B.七栏制C.八栏制D.九栏制13.报纸稿件的正文在版面中越过一栏进入另一栏叫做()A.逆转B.跳栏C.并题D.通栏14.被认为是中国新闻史上最早的副刊是()A.《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副刊B.上海《字体沪报》的附张《消闲报》C.北京《晨报》的《晨报副镌》D.《京报》副刊15.最早发表中国第一篇现代小说——鲁迅的《狂人日记》的副刊是()A.《京报》B.《民国日报》C.《晨报》D.《新华日报》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新闻编辑期末重点测试题与答案

新闻编辑期末重点测试题与答案

新闻编辑期末重点测试题与答案1.以下哪些是新闻编辑选稿操作的步骤?()A.分析新闻价值B.淘汰不满足媒介容量大小的稿件C.淘汰与媒体定位及编辑方针不符的稿件D.淘汰具有负面社会影响、导向不正确的稿件答案:A、C、D2.以下哪些是版面设计中常用的手段?()A.线条B.图片C.字体D.色彩答案:A、B、D3.以下哪些是新闻标题的功能?()A.划分与组织新闻内容B.揭示新闻内容C.吸引读者阅读D.美化版面并表现风格答案:A、B、C4.以下哪些是照片专栏的类型?()A.独立编发的新闻照片B.配合文字稿件的照片C.照片专栏D.照片专版答案:A、C5.以下哪些属于非可预见性报道策划?()A.地震B.台风C.水灾D.年度人物评选E.交通事故F.恐怖袭击答案:A、B、C、E、F三、判断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新闻编辑选稿的第一步是分析社会效果。

()答案:错2.新闻标题必须具备划分与组织新闻内容、揭示新闻内容、吸引读者阅读三种功能。

()答案:对3.照片专版是一种位置相对固定、有专门名称的以照片为主、标题和文字说明为辅的专栏。

()答案:错4.非周期性报道策划包括年度人物评选等可预见的事件。

()答案:错5.新闻编辑部内部的第一次分工中,就有了专门负责与读者、作者和通讯员联系的“通联”。

()答案:错6.新闻标题能对新闻稿件中最重要的新闻事实进行简要的提示,是新闻标题必须具备的一种功能,体现了新闻标题功能中的揭示新闻内容。

()答案:对7.在版面设计中,色彩和图片都是重要的手段,但线条和空白不具备版面分配的重要作用。

()答案:错8.独立编发的新闻照片和配合文字稿件的照片都属于照片专栏的类型。

()答案:错9.可预见性报道策划包括地震、台风、水灾等自然灾害以及交通事故、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的报道策划。

()答案:错10.引题是通过交代事件的背景与经过来引出主题的。

()答案:错四、填空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

新闻编辑期末重点测试题与答案

新闻编辑期末重点测试题与答案

新闻编辑期末测试题与答案总计: 5 大题,49 小题,共100 分答题时间:120一、单选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分析是新闻编辑分析与选择稿件的第一步。

A.新闻价值B.社会效果C.媒介适宜性D.媒介容量2.在所有稿件中,根据新闻价值分析挑选出真正意义上的新闻稿件。

这是选稿操作的第一步,目的是()。

A.淘汰那些不具有新闻价值的稿件,因为这类稿件往往在所有稿件中占有不小的比例。

由于它们根本不是新闻,所以不需再做进一步的考虑B.淘汰那些具有负面社会影响、导向不正确的稿件C.淘汰那些不满足媒介容量大小的稿件D.淘汰那些与媒体定位及编辑方针不符的稿件3.在报纸编辑部内部的第()次分工中,有了专门负责与读者、作者和通讯员联系的“通联”,负责接受各方面的新闻线索和来稿。

A.1B.2C.3D.44.()是版面分配的重要手段。

A.线条B.图片C.色彩D.空白5.()则接近线的属性,更具流程感、指向感。

A.“点”B.“色彩”C.“面”D.“箭头”6.()又称刊头,报纸专版专刊上标出名称、期数等内容的部分。

A.题头B.栏头C.版头D.报花7.引题:“车辚辚马萧萧凯歌贯云霄”。

主题:“最可爱的人回来了”。

这个引题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引出主题的?()A.交代事件的背景与经过B.交代事件的目的C.描写新闻场景与气氛D.说明主要新闻事实的性状8.新闻标题能对新闻稿件中最重要的新闻事实进行简要的提示,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新闻说的是什么,这是新闻标题必须具备的一种功能。

这体现了新闻标题功能中的()A.划分与组织新闻内容B.揭示新闻内容C.吸引读者阅读D.美化版面并表现风格9.()有两种:一种是在报纸版面上位置相对固定、有专门名称的一种以照片为主、标题和文字说明为辅的专栏,以连续的、有规律的方式出现。

另一种是临时根据报道需要组织的专栏,也是以照片为主,标题与文字说明为辅。

A.独立编发的新闻照片B.配合文字稿件的照片C.照片专栏D.照片专版10.()是指无法事前预知的突发事件的报道策划,如地震、台风、水灾等自然灾害以及交通事故、恐怖袭击等。

2020年10月全国自考报纸(新闻)编辑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10月全国自考报纸(新闻)编辑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纸(新闻)编辑试题课程代码:0065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编辑方针首先要规定()A.报纸的目标读者B.传播的内容C.报纸的水准D.报纸的风格特色2.产生报道选题的前提是()A.确定报道主题B.联系相关作者C.确定报道效果目标D.发现新闻线索3.在稿件选择过程中,编辑对稿件进行取舍的基础是()A.读者来稿B.记者采访C.修改稿件D.稿件分析4.稿件分析的首要目的是()A.判断稿件是否适用B.判断稿件价值的大小C.发现稿件的潜能D.确定稿件如何利用5.在读者未知的东西中选择出欲知、应知的部分,这是稿件分析的一个()A.疑点B.难点C.观点D.重点6.在法院对案件进行判决前,报纸就对案件擅自作出评判,这被称为()A.报纸诽谤B.报纸诉讼C.报纸审判D.报纸攻击7.新闻标题最基本的功能是()A.揭示新闻内容B.评价新闻内容C.吸引读者阅读新闻D.组织和美化版面8.新闻标题和通讯标题最大的区别是()A.是否评价新闻事实B.是否标出新闻事实C.是否运用修辞手法D.是否运用多行题9.将内容有联系的稿件放在一个标题之下来发表的组织形式是()1A.同题集中B.专栏C.专页D.集纳10.我国报纸的版面编排突破“书本式”是在()A.19世纪五六十年代B.19世纪七八十年代C.19世纪八九十年代D.20世纪初11.表示各个版的强势,即吸引读者注意程度的序列被称为()A.栏B.栏序C.区序D.版序12.设计版面的第一步是()A.计算篇幅B.构思轮廓C.确立编排思想D.分析稿件13.集中突出一个主题的版面被称为()A.重点式版面B.集中式版面C.综合式版面D.强化式版面14.报纸专、副刊中以观察社会、探索人生为主要内容的专刊是()A.新闻性专刊B.学术性专刊C.服务性专刊D.社会性专刊15.专、副刊要有时代感意味着()A.要大力配合当前各部门工作进行宣传B.要反映时代的主旋律C.要每时每刻都积极宣传时代口号D.要避免刊登“冷门”题材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新闻编辑第十章新闻稿件的修改重点测试题与答案

新闻编辑第十章新闻稿件的修改重点测试题与答案

新闻编辑第十章新闻稿件的修改测试题与答案总计: 5 大题,42 小题,共100 分答题时间:120一、单选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大多用于连续性报道,指在后续的稿件中对前面已发表的报道内容做简要复述。

A.增补资料B.回叙C.增补新闻事实D.加按语2.()就是直接删除稿件中有差错的部分。

A.替代B.删节C.回叙D.加按语3.有一篇新闻稿《京东有个长寿村》中有这样一段:“78岁的李旺不但能往返几十里去蓟县买他爱抽的旱烟叶,而且可以赶30多只羊上山。

他的91岁母亲李王氏,至今仍能做针线活……”这篇新闻稿存在的问题是()。

A.新闻内容违反常识或不合情理B.稿件的前后内容自相矛盾C.消息来源不可靠D.作者不具备采写稿件的条件4.采用()改稿,对所用的资料有以下三点要求:一是要有权威性。

二是最新发布的。

三是直接的,而非转抄来的。

A.分析法B.核对法C.询问法D.调查法5.2000年7月,上海一家报纸的一条证券新闻中,出现了将台湾称为“全球最大电子产品出口国”这样的政治错误,这提示新闻编辑在对新闻稿件中出现的立场观点方面的问题进行修正时应注意()。

A.对新闻稿件中涉及敏感的政治和政策问题的文字表述要特别注意审查,严格把关B.对新闻稿件中的新闻事实与观点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分析,修正因事实与观点不一致导致的差错C.对新闻稿件的选材和角度进行分析,修正因选材与角度不当导致的新闻立场观点方面的偏差D.对于新闻稿件中涉及案件和法律方面的内容,要特别慎重地把握分寸,注意防止“报纸审判”6.()是对原稿重新写作,是改稿中难度最大、操作最复杂的一种修改方法。

A.校正B.压缩C.增补D.改写7.()即对新闻稿件中应该交代而没有交代的有关人物、事件、地点的历史、背景和知识进行资料性的补充。

A.增补资料B.回叙C.增补新闻事实D.加按语8.()的主要类型有:增补资料、回叙、增补新闻事实。

A.校正B.压缩C.增补D.改写9.()的具体操作方式有三种:替代、删节、加按语。

最新10月全国自考报纸(新闻)编辑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10月全国自考报纸(新闻)编辑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自学考试报纸(新闻)编辑试题课程代码:0065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规定了报纸的读者对象、报道内容、报纸水准和风格特色的是( )A.总编辑B.编辑主任C.编辑方针D.编辑策划2.我国报纸告别“铅与火”的历史,走入“光和电”的时代指的是( )A.普遍采用电子出版系统B.以现代化事业为主要报道内容C.报纸在互联网上开设“电子版”D.采用了新型彩色印刷设备3.报道策划的核心阶段是( )A.发现新闻线索阶段B.方案设计阶段C.收集反馈阶段D.调整报道思路阶段4.1987年我国大兴安岭火灾,《中国青年报》相继发表《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红色的警告》三篇长通讯,报道火灾的前因后果及其教训。

从报道方式上说,这种报道属于( )A.系列式报道B.连续式报道C.组合式报道D.集中式报道5.报纸编辑借助工具书或有关资料,查对稿件所写的事实是否真实,这种方法被称为( )A.分析法B.核对法C.判断法D.调查法6.有些新闻稿件写的是早已发生并已结束的变动,要报道这种变动,不仅须有较重大的意义,而且必须具有( )A.社会效益B.市场效应C.新闻根据D.事实依据17.对稿件材料重新认识,从最有利于表现事物特征的角度来改写稿件,这种改写方法是( )A.改变主题B.改变角度C.改变题材D.改变结构8.《六月艳阳,北京“考”得火热》——这一标题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B.比拟C.拈连D.双关9.提出“造题之难难于做诗”的是我国第一部新闻学著作的作者( )A.邹韬奋B.徐宝璜C.邵飘萍D.黄远生10.对版的内容进行配置,不仅要着眼于每一篇稿件,确保每一篇稿件的质量,而且要着眼于( )A.要闻B.栏目C.稿群D.区序11.以全部或除广告之外的大部分篇幅刊登一组具有共同性稿件的版,被称为( )A.同题集中B.集纳C.专栏D.专页12.任何一份报纸都是由多个版面构成的,按先后顺序给这些版排出的次序叫( )A.报序B.版位C.版次D.区序13.横排报纸报头旁边的版面被称为( )A.报名位置B.报眼C.报眉D.版面标志14.版面设计的第一步,就是( )A.确立编排思想B.确立头条地位C.确立图片位置D.确立专栏配置15.两个标题特别是两个大标题连接在一起的现象,被称为( )A.通线B.并题C.辟栏D.通栏2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报纸编辑自考题模拟8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报纸编辑自考题模拟8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报纸编辑自考题模拟8(总分100, 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1956年以前,我国主要报纸的版面编排都是______SSS_SINGLE_SELA 竖排方式B 横排方式C 书本式D 单页式分值: 1答案:A[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版面的发展历史。

[解析] 1956年以前,我国主要报纸的版面编排都是竖排方式,题文基本是竖排,从上到下分栏,从右向左走文,1956年,国家决定报纸书刊实行文字横排。

2.版面特有的表现手段是______SSS_SINGLE_SELA 版面空间B 版面语言C 版面布局D 编排手段分值: 1答案:B[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版面特有的表现手段。

[解析] 版面语言是版面特有的表现手段。

ACD三项是版面的三个组成部分。

3.强势的作用在于______SSS_SINGLE_SELA 不同的强势可以表现稿件的相同重要性B 不同的强势可以表现稿件的不同重要性C 突出要闻版的重要性D 吸引读者阅读分值: 1答案:B[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强势的作用。

[解析] 强势作为报纸编辑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版面具有的吸引读者注意的特性。

强势的作用在于不同的强势可以表现稿件的不同重要性。

文字稿的强势主要是由什么决定的______SSS_SINGLE_SELA 稿件空间面积B 稿件重要性C 正文所占面积D 标题面积分值: 1答案:D[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文字稿强势的决定因素。

[解析] 文字稿,特别是新闻,表现其强势的面积,主要不是指正文所占的面积,而是指标题所占的面积。

5.在人大、政协开会期间代表、委员的发言或同时介绍若干先进人物事迹等特定情况下,稿件布局结构方式一般采用______SSS_SINGLE_SELA 规则对称式B 对角对称式C 上下对称式D 齐列式分值: 1答案:D[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稿件布局结构方式的使用。

[解析] 齐列式即全版稿件都采取排列的方式,在标题、图片、线条、装饰等的运用上,都采取相同或相似的形式,整个布局结构整齐统一。

自考报纸编辑试题及答案

自考报纸编辑试题及答案

自考报纸编辑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报纸编辑的主要职责是()。

A. 采访新闻B. 撰写新闻稿件C. 审核新闻稿件D. 排版设计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报纸编辑的日常工作内容?()A. 校对稿件B. 采访新闻C. 选择新闻D. 修改稿件答案:B3. 报纸编辑在审核稿件时,主要关注()。

A. 新闻的时效性B. 新闻的准确性C. 新闻的可读性D. 所有选项答案:D4. 报纸的版面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是()。

A. 美观大方B. 信息突出C. 布局合理D. 所有选项答案:D5. 以下哪个不是报纸编辑需要具备的素质?()A. 敏锐的新闻嗅觉B. 良好的文字功底C. 出色的采访技巧D. 优秀的摄影技术答案:D6. 报纸编辑在处理新闻稿件时,应首先考虑的是()。

A. 稿件的篇幅B. 稿件的来源C. 稿件的重要性D. 稿件的时效性答案:C7. 在报纸编辑工作中,对新闻稿件进行修改的主要目的是()。

A. 增加新闻的趣味性B. 提高新闻的准确性C. 增强新闻的可读性D. 所有选项答案:D8. 报纸编辑在排版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A. 新闻的类型B. 新闻的重要性C. 读者的阅读习惯D. 所有选项答案:D9. 报纸编辑在处理新闻稿件时,应避免的错误是()。

A. 忽略新闻的时效性B. 忽略新闻的准确性C. 忽略新闻的可读性D. 所有选项答案:D10. 报纸编辑在审核新闻稿件时,不需要关注的内容是()。

A. 稿件的标题是否吸引人B. 稿件的图片是否清晰C. 稿件的排版是否合理D. 稿件的字数是否符合要求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报纸编辑在审核新闻稿件时,应确保新闻的______和______。

答案:准确性、时效性2. 报纸编辑在版面设计时,应确保信息的______和______。

答案:突出、合理3. 报纸编辑在选择新闻稿件时,应优先考虑______和______。

答案:重要性、可读性4. 报纸编辑在修改稿件时,应关注______和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纸编辑试题及参考答案自考频道更新:2008-6-28 编辑:小叶阅读: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9分)1、要闻版2、专栏3、编后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1、编辑方针是__________在编辑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编辑工作的___________;离开了编辑方针,编辑工作就会迷失方向。

2、编辑人员对稿件一般只能加___,不能加___。

3、报纸选编稿件的标准,主要取决于:一是这家报纸的__________ ,二是这家报纸每个时期的_______________ 。

4、制作好标题要通过“三关”,第一“关”是_______ ,第二“关”是___________第三“关”是____________ 。

5、就报纸的开张而言,《人民日报》是_________开报纸,《新民晚报》是_______开报纸。

6、学习和学好新闻业务,有一条共同规律,那就是:万变不离“ _________ ”“________ ”就是它们的“宗”。

三、问答(每小题5分,共18分)1、报纸编辑工作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编辑人员为什么要做组织稿件的工作?3、编辑人员为什么要十分重视选稿这个环节?四、辩析题(每小题4分,共8分。

指出下列两段文字内有无问题,并说明理由)1、南汇县祝桥乡凌路村三组八十岁的顾秀珍老太,日前在求神拜佛时,不慎引火燃身,惨死在火焰中。

那天晚上,顾老太感到身体不舒服,萌生了求神的念头。

她趁小辈们熟睡之际,独自一人在客堂内烧草纸。

她边烧边磕头,嘴里念念有词,要求菩萨保佑平安。

不料,火舌燃着她的围裙,未来得及呼救,火已烧着全身。

第二天清晨,小辈起身后,发现顾老太已烧成焦黑一团。

2、常州最近破获一起大案,罪犯蒋正国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公共财物总计价值130多万元。

今天,常州市人民检察院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五、分析与制作标题(每小题6分,共16分)(一)指出下列标题有无问题,并说明理由。

巴西一名演员梦里中弹身亡据新华社电巴西里约热内卢一位演员26日睡觉时,被从外面飞来的子弹射中而死亡。

57岁的奥尔德·雷卡萨26日清晨正在里约市科帕卡巴纳闹区的寓所睡觉。

这时,从窗外飞进来一颗子弹击中他的胸部。

这位演员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

子弹是附近的毒品走私集团之间枪战时射入卡萨雷房间的。

卡萨雷是里约市有名望的演员之一,曾参加过61部影片的拍摄。

(二)给下列消息制标题,如用引题,副题,则需注明哪是主题。

1、由市残疾人联合会主办的盲童文化班,已经市委教委批准试办。

办学规模暂定一个班,今年春季招收10至15岁盲童10至15名。

这是我市第一个盲童文化班。

盲童教育属于义务教育一个组成部分,是造福于民的好事。

盲童文化班的创办,将缓解我市盲童入学难的问题,促进我市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

(《温州日报》)2、三明市三元区2100多个个体商店日前开始向顾客发放售后商品信誉卡,以接受消费者对所购商品进行质量、价格等方面的监督。

针对当前市场上假伪劣商品泛滥以及某些个体商店经营作风差的状况,该区消费者保护委员会要求个体商店凡出售10元以上商品,均需主动随附一张商品信誉卡,当场填写品种、购买日期、质量标准、数量、价格等,并加盖印章。

10元以下商品如顾客需要也应随附商品信誉卡。

消费者如在使用商品后发现质量等方面问题,可凭卡前往售货店依法交涉,亦可向消费者委员会投诉。

这一制度已实施一周,2100多个个体摊店共发售后商品信誉卡2.35万张,消费者普遍反映良好。

(《人民日报》)六、改稿题(共16分,将下列消息压缩在250~270字之间,不需作标题)本报讯中央美术学院的张秉尧同志,从去年8月24日离开北京,只身骑自行车,背着画夹,经天津、河北,来到渤海湾黄河入海口,然后溯河而上,越过八省八十四个市,行程万余里,于今年4月22日登上海拨四千多米的源头。

他沿河采风,画了一千多幅速写,写了近二十万字的日记、游记,还拍了几千张珍贵的照片。

为什么选择黄河?张秉尧同志说:“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摇篮,我要在黄河流域的土地上寻找艺术的根”。

“这次黄河之行,对人生的探索更重于对艺术的探索”。

他领略了上下五千年民族的兴衰和忧乐、中华民族的过去和现在,使他具体地感受到我们的祖先曾经象一个巨人站立在当时世界的文化峰巅,也增添了他对艺术探求的勇气。

张秉尧同志是古往今来第一个登上黄河源头的画家。

新近,他登上巴颜喀拉山脉雅拉泽尔山下的玛曲曲果。

河尽天低,天色蓝得透明,云彩好像从山后边飘起,泉水如同珍珠一样,从河底涌出,欢乐和痛苦,在这一刹那全部涌上心头。

张秉尧同志骑车带着六七十斤重的行李翻山越岭,一路上困难重重,但是沿途各族人民更多的是给他以温暖和激励。

在兰州,肖华同志接见他,还赠诗一首,以壮行色:“君有远鸿志,踏车万里行。

挥手辞燕山,黄河入画中,莫道尺幅小,却揽山河春。

金城一杯酒,送君向昆仑”。

张秉尧同志年近五十,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十年动乱剥夺了他的大好时光。

他渴望有朝一日在人生的跑道上作最后的冲刺。

他十五岁那年,告别母亲,从山西过河,参加了解放兰州的战役,这次重走当年的路,亲眼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的巨大变化。

七、配编后题(给下列新闻配一篇280-300字的编后,要有题目,题占6分,文占12分,共18分)周副部长顶风罢宴合肥春节前传颂着国家建设部副部长周干峙扯破脸皮顶吃喝风的事。

许多群众说:“都象周部长这样,吃喝风何愁刹不住?!”周副部长是来安徽慰问城建系统职工的。

1月25日中午,周干峙刚抵达合肥。

接待部门便准备好午餐。

周副部长进入餐厅一瞧,雪白的台布上一桌丰盛的高档宴席已经摆好,立即沉下脸来:“谁要你们这样搞的?这要花多少钱?安徽遭了大灾,我们是来慰问的,吃这样宴席老百姓不骂娘”?接待人员边赔笑脸边说:“今天几位领导都来陪了,部长给个面子吧!”不料副部长更为动怒。

他说:“给了这个面子,我们在老百姓面前就没有面子。

你们不撤宴席我就走”。

边说边转身要走。

接待人员一看部长“动真格的”了,只好赶忙将宴席撤去换成“四菜一汤”。

部长罢宴的消息在合肥不胫而走。

1月26日上午周副部长来到全国公交唯一的抗洪抢险先进集体--合肥公交公司慰问职工和检查工作。

中午公司就在二场的职工食堂为部长一行准备了每份1.5元的份饭。

周副部长一看非常高兴,他和大伙边吃边说:“好,就吃份饭好!共产党的干部一定要抵制住吃喝风!”据随行人员说:周副部长在来合肥的火车上,曾多次谢绝去餐车就餐的邀请,只吃自己带的干粮--面包和鸡蛋。

附:报纸编辑答案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9分)1、要闻版:报纸若干版中最重要的一个版面,用以刊登重要的新闻、文章或评论。

一般报纸的要闻版就是第一版。

2、专栏:报刊上专门刊登某一种内容的版面,一般都有固定的名称或位置。

有相对的独立性,单独进行稿件组合。

3、编后:编辑人员撰写的一种小型评论文章。

它依附于新闻稿件包括读者来信等)就其中某一点或某一个问题发表意见、看法和感想。

二、填空(每空1分,共13分)1、办报方针灵魂2、工料3、编辑方针宣传报导要求4、看得出标得出跳得出5、对四6、新闻新闻三、问答(每小题6分,共18分)1、报纸编辑工作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编辑工作是报纸组织宣传的“总串联”的工作。

一张报纸的出版,需要编辑部各工种,各环节多方面的配合,如需要采访、通联、美术、校对、电讯、资料等各部门的努力协作。

但是,把这些工种,这些环节有机地串通起来,联合起来使报纸的出版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贯彻始终地进行,这要靠编辑工作。

二、编辑工作是报纸组织宣传的“总合成”的工作。

一张报纸的出版,渗透着整个社会的劳动,缺哪个方面都是不行的。

但是,把这些力量积聚起来,把很多人的劳动汇总起来,充分体现这种社会劳动的成果,最终编出报纸来,实现和完成组织宣传任务,这要靠编辑工作。

三、编辑工作是报纸组织宣传的“总把关”的工作。

一张报纸的出版,还要靠各方面严格把关,防止各种差错见报,以保持宣传和传播的质量。

为了这个目的,固然各方面都要把关,但是编辑工作在此有特殊重要意义和作用。

2、首先是因为稿件是报纸组织宣传的基础。

来到编辑部的各种稿件,其中固然不会符合宣传报道计划要求的质量稿件,但是,由于作者并未参加宣传报道计划的制订工作,也并不了解或并不十分了解报纸编辑部的意图,这类稿件数量和质量,都有一定的限制。

本报记者采写的稿件,不可能把全部任务都“包办代替”了。

这样,就需要报纸编辑部通过组稿来弥补这个不足,可以说,组稿是编辑人员主动出击,有计划的出击,它有助于加强宣传报道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是提高宣传报导的质量、顺利完成宣传报道任务的一个重要保证。

其次是因为无产阶级的报纸要靠全党来办,要靠全体人民来办。

组稿就是贯彻这条基本路线的一个重要措施。

它有助于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为提高宣传报道的效果,共同办好报纸而努力。

第三是因为报纸编辑部人员,他们工作和活动的大本营在编辑部,他们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者而不是创造者。

他们要完成反映现实生活的光荣职责,就要努力不断地加强与社会,与实际的接触和了解。

组稿就为他们加强自身的锻炼,提供了最好的机会和条件。

3、因为稿件是报纸组织宣传的基础。

这种选择得正确、恰当、报纸把好方向,办出特色,提高质量才有可靠的保证。

诚然排稿、标题、组版这些基本环节对于保证报纸质量也是重要的,也不能忽视,但是他们毕竟都是受到选定的稿件的制约。

如果稿件选择不当,这些环节处理得再好也无济于事,甚至还会帮倒忙。

所以,编辑人员必须十分重视选稿这个环节。

四、辨析(每小题4分,共8分)1、有问题。

文中说到老太是“独自一人”,小辈又在“熟睡”那么是谁看见她“边烧边磕头”,火石是烧着她的围裙而不是别的什么,又是谁听见她“嘴里念念有词”?谁知道她“未来得及呼救”?对于这些问题,如果有人回答,那他为什么见死不救?如果没有人能回答,那就是作者的虚构。

2、有问题。

在法院审判之前,不能称蒋正国为罪犯。

五、制作标题(每小题6分,共18分)(一)有问题。

新闻中没有提到演员中弹时在做梦,实际上也无法验证此事,标题根据事实不准确。

另外说“梦里中弹身亡”,也不能会使人误解为此人没死,只是梦中出现死状,或者说只是做了一个中弹身亡的梦。

(二)1、我市试办第一个盲童文化班2、三明市多个体商店向顾客发放售后商品信誉卡接受消费者监督(主)评分标准:根据事实准确,标出新闻,给4分;简练、生动加1~2分。

标题不正确最多给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