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随身灸)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艾灸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

-5
-5
-5
-5
-5
-10
-5
-5
-5
-5
-5
注
意
事
项
1、艾条上火后不可悬空过久,以免接触皮肤时温度过高。
2、 艾灸后1小时内不能用冷水洗手或洗澡4小时后洗澡。
3、 饭前饭后一小时不宜温灸。心跳过快禁止艾灸;过饥、过饱、酒醉禁灸;孕妇禁灸。
4、 艾灸先阳经后阴经,先中焦再下焦,最后上焦。
5
少一点
操
作
步
骤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姓名、调理部位。
2、向被调理者或家属解释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取得配合。
3、协助调理者大小便,松开衣着,安置合适体位。
4、再次核对并确定穴位,铺上治疗巾或大毛巾,注意保暖。
5、手持艾条,将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穴位,距皮肤2-5cm处熏灸,以患者感温热而无灼痛为度,随时掸去艾灰,灸至局部皮肤微微潮红为度。
6、观察皮肤颜色,及时询问灸感,讲解好转反应,及注意事项。
7、未使用完的艾条灭灸罐里闷灭,清洁局部皮肤。
8、协助被调理者整理床单及物品。
9、整理用物。洗手。
10、记录治疗部位、时间、反应情况、疗效,签名。
5
5
5
10
20
10
5
5
5
5
未核对
未解释
未安置
未核对
未保暖
方法不正确
未观察反应
未清洁
体位不合适
未洗手
艾灸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
房间姓名得分
项目
内容
分值
扣分标准
扣分
目的
通过艾条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效应传递到经络系统,调动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10Biblioteka 少一点-5用物
随身灸的用法随身灸有什么禁忌

随身灸的用法随身灸有什么禁忌1、将艾条插入灸盒内固定支架点燃。
2、将灸盒盖上并旋转锁定,然后调节出风口,以控制温度的高低。
3、将灸盒置入保温袋中,用松紧带固定在患处。
4、经常清除保温袋及灸盒内的灰烬,以保持清洁。
5、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睡眠时禁用。
中韩艾灸器使用方法艾灸器=艾灸罐+部位固定架例如,眼部艾灸器组成:2个艾灸罐+眼部固定架组成;艾灸罐是有三个部分组成,底座+罐身+上盖。
操作方法:首先我们将艾灸罐扯开,将固定架固定在底座上,然后拧上罐身,点燃艾柱,之后放入艾灸罐中,盖上上盖,将整体固定在所需穴位,即可完成艾灸。
施灸时,认真操作,孕妇施灸遵医嘱。
1、温灸时先灸上方,再灸下方;先灸左方,再灸右方2、温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3、温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4、饭后一小时内不宜温灸。
温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不可喝冷水、过饥、过饱、酒醉禁灸;孕妇禁用;身体发炎部位禁灸。
施灸时,认真操作,孕妇施灸遵医嘱。
1、温灸时先灸上方,再灸下方;先灸左方,再灸右方2、温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3、温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4、饭后一小时内不宜温灸。
竹制四孔灸盒使用说明:1、顶管:适用于粗细不同的艾条不要随意旋动。
2、盒架:是灸架的主体,既便于清除灰烬又利于通风燃烧。
3、防护网:位于底部,是为了防止艾火脱落烫伤皮肤所设的隔离层。
4、底袢:用以勾住橡皮带,将艾灸架固定在灸处用。
位于架子底部两侧。
5、橡皮带:套住底袢,固定支架用。
随身灸有什么禁忌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艾条温和灸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艾条温和灸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一、操作目的正确进行艾条治疗,以达到调整经络脏腑功能,防治疾病的目的。
二、物品准备治疗车(洗手液)、治疗盘、治疗卡、艾条、打火机(灭火筒)、剪刀、弯盘、纱布、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三、操作流程报告(我是××科护士××,我操作项目是中医艾条温和灸技术,现物品准备完毕,是否开始,请指示?是!),→洗手(六步洗手法)戴口罩→取治疗本核对治疗单,确定需灸疗的部位(穴位)、方法及时间。
,→检查艾条的质量、核对医嘱,检查物品的有效期→推车入病房(您今天感觉好些了吗?)→取治疗单查对床头卡→走到患者床前(您是*床**吗?现在我要遵医嘱为您进行中医艾条灸了,它的作用是调整经络脏腑功能,防治疾病。
治疗时间大约需要15分钟,您需要去厕所吗?请您配合一下)→关闭门窗,调节室温,必要时屏风遮挡→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手持艾条,点燃一端(口述:现在为您进行施灸,请您不要紧张。
)→记录时间(报告时间)→将艾条燃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约2-3cm高进行熏灸(口述:您感觉怎么样?,如感觉灼痛或温度过高请及时告诉我。
)如病人诉有痛感,及时调整距离,防止烧伤→每一处灸5-7分钟为宜,至皮肤稍起红晕为度,施灸过程中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将艾条燃烧部位用剪刀剪下置于弯盘内废弃,熄灭艾火(口述:*床**,灸疗已完成,您现在感觉好些了么?)→为患者清洁局部皮肤,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酌情开窗痛风→拿治疗单再次查对床头卡并行签字(扫码)→向患者行操作后交待(口述:*床**,您还有什么需要么?)→报告操作完毕→整理用物,洗手。
四、应知应会1、艾灸的定义、作用、常用材料?答:灸,烧灼的意思,灸法又称“艾灸”,是指采用某些燃烧材料(艾绒或其他药物)制成的灸柱或灸条,点燃后熏熨体表的一定部位,以调整经络脏腑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灸用的材料施灸的原料很多,但以艾叶为主,其气味芳香,辛温味苦,容易燃烧,火力温和。
中医艾灸(艾条、艾柱)法评分标准

提问
专家就操作环节要点进行提问
5
总分
100
协助患者选取合适体位,充分暴露施灸部位并注意防寒
10
手法
1.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正确艾灸方法,定位准确合理
10
2.根据病证选择施灸部位、方法(艾条灸/艾柱灸考察其一即可)艾条灸:点燃艾条对准穴位。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根据病情更换手法(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①温和灸:艾火对准施灸部位的腧穴或患处,距离皮肤约2-5cm进行熏烤,以患者局部皮肤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出现红晕为度。一般施灸10-15分钟。②雀啄灸:对准施灸部位的皮肤,像鸟雀啄食般,一上一下施灸。一般每处施灸5分钟左右。③回旋灸:施灸时艾火悬于施灸部位上方,与施灸部位皮肤保持一定的距离,并向左右或上下方向反复移动或旋转施灸。一般施灸20—30分钟。艾柱灸:①直接灸(常用无疤痕灸):先在施灸部位涂以少量凡士林,放置艾炷后点燃,艾炷燃至2/5左右患者感到灼痛时,即用镊子取走余下的艾炷,放于弯盘中,更换新炷再灸,一般连续灸5—7壮。②间接灸(常用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施灸部位涂凡士林,根据病情,放上准备好的鲜姜片或蒜片或附子饼,上置艾柱炷,点燃施灸。当患者感到灼痛时移动姜片或垫高,艾炷燃尽则更换新炷,一般灸5—7壮。达到灸处皮肤红晕,不起泡为度。
30
3.随时询问患者对灸法治疗的反应,及时调整或停止操作
10
后期处理
1.艾灸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着衣
5
2.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做好记录
5
评价(15分)
评估效果
1.患者体位合适、安全舒适,皮肤无烫伤,衣物无烧损,症状改善
2
2.所选穴位与灸法符合病情,部位准确,操作熟练。艾灸时间合理
随身灸的使用方法

随身灸的使用方法
随身灸是一种方便携带的灸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灸治疗。
以下是随身灸的使用方法:
1. 准备:将随身灸取出,确认其完整无损。
检查灸条底部是否有灰尘或杂物,清理干净。
2. 点燃:将灸条底部点燃,火苗高度约为2-3厘米。
同时用手指轻轻吹气,帮助点燃。
3. 维持距离:将灸条保持与皮肤适当的距离,通常为2-3厘米,避免烫伤皮肤。
4. 灸穴选择:根据具体需要,选择适合的灸穴。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关元等,也可咨询专业人士寻找适合的穴位。
5. 灸治疗:将灸头对准灸穴,轻轻按压并旋转,使其周围的皮肤产生温热感。
每个穴位治疗时间为5-20分钟,根据个人感受和需要进行调整。
6. 灭火:治疗完成后,将灸头轻轻放在不易引起烟尘或火灾的地方熄灭,可以放在防火容器中。
切记不可用水泼灭,以免滋生细菌。
7. 清洁保养:使用后,可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刷轻轻清除灸头上的灰尘和残留物。
然后将随身灸放入干燥通风的地方储存,避免潮湿。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随身灸前最好先了解灸疗的基本知识,避免误伤或不当使用引发其他问题。
若有特殊疾病或疑虑,最好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
艾灸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2
4
2
9.安置病人,协助衣着,安置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
10.进行健康教育。
11.整理用物,终末处理。
12.洗手记录。
2
4
8
10
5
10
3
2
3
8
3
2
提问
(10分)
评价
(10分)
1.病人和家属能理解操作目的,积极配合。
2.关心病人,注意保暖,维护病人隐私。
3.病人安全,无灼痛或烧伤。
4.病人感觉温热、舒适,症状缓解。
艾灸(艾条灸)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考核日期:考核组成员:
姓名
流程
考核评分标准
分值
评估
(10分)
1.核对医嘱及患者,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相关病情、既往病史、发病部位、有无妊娠、治疗部位皮肤的情况等。
2.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告知患者操作的目的和配合要点,取得合作。
3.病室温度、环境是否适宜,是否需要遮挡病人。
4
3
3
准备
(10分)
1.护士:衣帽整洁,态度和蔼,洗手、戴口罩。清洁纱布,必要时备屏风、毛毯。
3.患者:了解目的,排尿,体位舒适,做好准备。
2
5
3
操
作
流
程
(60分)
1.备齐用物至床边,核对、解释。
2.协助患者取适当体位,充分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必要时遮挡。
3.定穴:根据病证选择腧穴或施灸部位。
4.施灸:点燃艾条一端,距离皮肤2~3cm进行熏烤,根据病情选择温和灸、雀啄灸或回旋灸。
5.随时弹去艾灰,以病人感到温热、局部皮肤稍起红晕为度。
6.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及病情变化,随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随身灸法操作评分标准

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归还原处;艾条处理符合要求,洗手,记录,签名
5
评价
施灸部位准确、操作熟练、皮肤情况、患者感觉、目标达到的程度5来自记录记录、签名
2
技能熟练
操作熟练,轻巧;运用灸法正确
5
理论提问
回答全面、正确
10
合计
100
注:若有烧伤皮肤,烧坏衣被均为不合格。
4
操作流程
定穴
核对姓名、诊断;明确腧穴部位及数量
7
施灸
取2-3cm的艾条一端插入灸盒后点燃,旋紧灸盒盖后将灸盒装入专门的保护袋内
5
再次核对穴位,将灸盒固定于施灸处
7
灸至局部皮肤稍起红晕,施灸时间合理
5
观察
观察局部皮肤及病情,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5
灸毕
灸后艾条彻底熄灭,清洁局部皮肤
3
操作后
整理
协助衣着、安排体位
随身灸法操作评分标准
科室考核者得分
项目
要求
分值
扣分
得分
素质要求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5
服装、鞋帽整洁
5
操作前准备
护士
遵照医嘱要求,对患者评估正确,告知全面
10
洗手,戴口罩
2
物品
治疗盘,灸盒,火柴,弯盘,小口瓶,纱布必要时备浴巾,屏风。
6
患者
核对姓名,诊断
3
解释耐心、细致
3
体位舒适合理,暴露施灸部位,保暖
中医艾灸疗法操作评分标准

操作技巧未能达到要求,严重影响操作的进行,无法完成操作任务
2.安全操作评分
评分等级
描述
安全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注重安全细节,能够有效预防和处理安全事故
注意不足
在操作中存在部分安全细节处理不到位,注意不够全面
安全隐患
在操作中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操作不符合安全规范,容易引发事故
危险操作
操作过程中频繁出现违反安全规范的行为,严重危及操作人员的安全
操作中出现严重失误,无法正确使用仪器设备
以上为中医艾灸疗法操作评分标准,通过此标准对医生的操作技巧、安全操作及仪器设备操作进行评估,并给予相应的评分等级。评估结果可作为医生技术能力以及操作质量的参考依据。
中医艾灸疗法操作评分标准
1.操作技巧评分
评分等级
描述
优秀
表现出卓越的操作技巧,流畅自如,节奏掌握恰当,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
良好
表现出较高水平的操作技巧,整体流畅,能够顺利完成各项操作任务
一般
表现出一般的操作技巧,操作过程中稍有困难,但能够完成基本的操作要求
较差
表现出较低水平的操作技巧,操作过程中出现明显困难,造成操作不顺利
3.仪器设备操作评分
评分等级
描述
熟练操作
熟练运用仪器设备进行操作,熟悉各项操作要领,并能够熟练解决操作中的小问题
基本操作
能够完成基本的仪器设备操作,并能够应对一些常见问题
操作困难
在操作中遇到困难,不够熟悉仪器设备操作流程,需要他人帮助
操作错误
在操作中频繁出现错误,无法熟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再次核对并确认穴位,铺上治疗巾或大毛巾,注意保暖。
6、使用随身灸时,准确穴位,隔热垫与随身灸同时放置。
7、观察皮肤及病情变化,询问有无不适,防止烫伤、烧伤。
8、协助患者整理床单位,安置舒适体位。
9、整理用物、洗手.
10、记录治疗部位、时间、反映情况、疗效,签名。
5
少一点
-1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1、接医生医嘱,评估患者施灸部位皮肤情况,如Branden评分小于12分,禁止随身灸。
2、备齐用物(随身灸准备工作在治疗室完成,要求:艾条完全点燃,灸盒出气孔边孔打开一半,顶部打开两格,以控制温度),携至床边。核对姓名。治疗(保健)部位。
3、向患者或家属解释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取得配合。
5
5
5
5
未评估准备不全Fra bibliotek未核对未解释
未安置
未保暖
方法不正确
未观察反应
体位不舒适
未洗手
未记录
少一点
-5
-3
-2
-5
-5
-5
-5
-5
-5
-5
-5
-1
随身灸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考生姓名:科室:主考老师:考核日期:
项目
内容
分值
扣分标准
扣分
目的
通过艾条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效反应传递到经络系统,调动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10
少一点
-5
用物准备
治疗盘、艾条、火柴、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灸盒、隔热垫)
5
少一样
-1
素质要求
仪表大方,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1、艾条上火后,悬空要大,以免接触皮肤时温度过高。
2、艾灸后半个小时内不能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3、饭后一小时内不宜温灸。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止艾灸,过饥、过饱、醉酒严禁灸,孕妇禁灸,身体发炎部位禁灸。
4、艾灸时先灸左边,在灸右边。
5、灸盒灸操作要点同徒手灸,操作者不能离开患者。
5
5
5
5
10
2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