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法的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
艾灸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

-5
-5
-5
-5
-5
-10
-5
-5
-5
-5
-5
注
意
事
项
1、艾条上火后不可悬空过久,以免接触皮肤时温度过高。
2、 艾灸后1小时内不能用冷水洗手或洗澡4小时后洗澡。
3、 饭前饭后一小时不宜温灸。心跳过快禁止艾灸;过饥、过饱、酒醉禁灸;孕妇禁灸。
4、 艾灸先阳经后阴经,先中焦再下焦,最后上焦。
5
少一点
操
作
步
骤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姓名、调理部位。
2、向被调理者或家属解释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取得配合。
3、协助调理者大小便,松开衣着,安置合适体位。
4、再次核对并确定穴位,铺上治疗巾或大毛巾,注意保暖。
5、手持艾条,将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穴位,距皮肤2-5cm处熏灸,以患者感温热而无灼痛为度,随时掸去艾灰,灸至局部皮肤微微潮红为度。
6、观察皮肤颜色,及时询问灸感,讲解好转反应,及注意事项。
7、未使用完的艾条灭灸罐里闷灭,清洁局部皮肤。
8、协助被调理者整理床单及物品。
9、整理用物。洗手。
10、记录治疗部位、时间、反应情况、疗效,签名。
5
5
5
10
20
10
5
5
5
5
未核对
未解释
未安置
未核对
未保暖
方法不正确
未观察反应
未清洁
体位不合适
未洗手
艾灸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
房间姓名得分
项目
内容
分值
扣分标准
扣分
目的
通过艾条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效应传递到经络系统,调动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10Biblioteka 少一点-5用物
艾灸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艾灸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燃烧艾草产生的热量和药效来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艾灸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对于艾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艾灸操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准备工作:准备好艾灸器具、艾草、点火工具等。
确保操作环境安全,通风良好。
2. 点燃艾草:将艾草点燃,等待片刻让燃烧的艾草产生热量和药效。
3. 穴位选择: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艾灸。
通常选择经络穴位或特定的病灶部位。
4. 艾灸操作:将燃烧的艾草放置在选定的穴位上,保持适当的距离和时间,让热量和药效渗透到穴位内。
5. 调节温度:根据患者的反应和感受,适时调节艾灸的温度和时间,避免烫伤或过度刺激。
6. 结束操作:艾灸结束后,及时清理残留的艾草,让患者休息片刻,避免过度疲劳。
评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操作技术:评估艾灸师的操作技术是否熟练,是否能准确选择穴位和控制温度。
2. 安全措施:评估操作过程中是否有安全隐患,是否及时处理燃烧事故或其他意外情况。
3. 患者反应:评估患者在艾灸过程中的反应和感受,是否出现不适或疼痛等情况。
4. 治疗效果:评估艾灸后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症状缓解情况,是否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5. 服务态度:评估艾灸师的服务态度和沟通能力,是否能够有效地与患者交流和沟通。
艾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疗法,但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确保艾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只有通过科学规范的操作和评估,艾灸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疗效,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艾条温和灸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艾条温和灸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一、操作目的正确进行艾条治疗,以达到调整经络脏腑功能,防治疾病的目的。
二、物品准备治疗车(洗手液)、治疗盘、治疗卡、艾条、打火机(灭火筒)、剪刀、弯盘、纱布、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三、操作流程报告(我是××科护士××,我操作项目是中医艾条温和灸技术,现物品准备完毕,是否开始,请指示?是!),→洗手(六步洗手法)戴口罩→取治疗本核对治疗单,确定需灸疗的部位(穴位)、方法及时间。
,→检查艾条的质量、核对医嘱,检查物品的有效期→推车入病房(您今天感觉好些了吗?)→取治疗单查对床头卡→走到患者床前(您是*床**吗?现在我要遵医嘱为您进行中医艾条灸了,它的作用是调整经络脏腑功能,防治疾病。
治疗时间大约需要15分钟,您需要去厕所吗?请您配合一下)→关闭门窗,调节室温,必要时屏风遮挡→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手持艾条,点燃一端(口述:现在为您进行施灸,请您不要紧张。
)→记录时间(报告时间)→将艾条燃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约2-3cm高进行熏灸(口述:您感觉怎么样?,如感觉灼痛或温度过高请及时告诉我。
)如病人诉有痛感,及时调整距离,防止烧伤→每一处灸5-7分钟为宜,至皮肤稍起红晕为度,施灸过程中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将艾条燃烧部位用剪刀剪下置于弯盘内废弃,熄灭艾火(口述:*床**,灸疗已完成,您现在感觉好些了么?)→为患者清洁局部皮肤,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酌情开窗痛风→拿治疗单再次查对床头卡并行签字(扫码)→向患者行操作后交待(口述:*床**,您还有什么需要么?)→报告操作完毕→整理用物,洗手。
四、应知应会1、艾灸的定义、作用、常用材料?答:灸,烧灼的意思,灸法又称“艾灸”,是指采用某些燃烧材料(艾绒或其他药物)制成的灸柱或灸条,点燃后熏熨体表的一定部位,以调整经络脏腑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灸用的材料施灸的原料很多,但以艾叶为主,其气味芳香,辛温味苦,容易燃烧,火力温和。
艾盒灸法评分标准

技能熟练
操作熟练,轻巧;运用灸法正确。
5
15
理论提问
回答全面、正确。
10
合计
100
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 年月日
艾盒灸法操作流程图
艾盒灸法操作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
项目
要求
应得分
扣分
得分
说明
素质要求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5
10
服装、鞋帽整齐。
5
操
作
前
准
备
护士
遵照医嘱要求,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
5
25
洗手,戴口罩。
2
物品
治疗盘,艾灸盒,艾条,打火机,95%酒精棉球,弯盘,小口瓶,必要时备医用纱布,屏风。
6
患者
核对姓名、诊断、年龄,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对热敏感度、有无哮喘史、艾条施灸部位的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介绍并解释,取得患者理解与配合。
6
体位舒适合理,暴露盒灸部位,保暖。
6
操
作
流
程
定位
再次核对;明确腧穴部位和盒灸部位。
5
35
施灸
点燃3~5段艾卷段后插入灸盒内的铁钉上,盖好盖子,要留有一定缝隙或将侧孔打开,对准穴位或施灸部位即可,年老体弱反应迟钝及对热敏感者,局部垫一块医用纱布。
15
灸至局部皮肤略微潮红、患者感到温热为宜,施灸时间15~30min。
5
观察
观察局部皮肤及病情,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5
灸毕
灸后艾条彻底熄灭,清洁局部皮肤。
5操作ຫໍສະໝຸດ 后整理整理床单位,合理安排体位
3
15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
中医艾灸(艾条、艾柱)法评分标准

提问
专家就操作环节要点进行提问
5
总分
100
协助患者选取合适体位,充分暴露施灸部位并注意防寒
10
手法
1.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正确艾灸方法,定位准确合理
10
2.根据病证选择施灸部位、方法(艾条灸/艾柱灸考察其一即可)艾条灸:点燃艾条对准穴位。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根据病情更换手法(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①温和灸:艾火对准施灸部位的腧穴或患处,距离皮肤约2-5cm进行熏烤,以患者局部皮肤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出现红晕为度。一般施灸10-15分钟。②雀啄灸:对准施灸部位的皮肤,像鸟雀啄食般,一上一下施灸。一般每处施灸5分钟左右。③回旋灸:施灸时艾火悬于施灸部位上方,与施灸部位皮肤保持一定的距离,并向左右或上下方向反复移动或旋转施灸。一般施灸20—30分钟。艾柱灸:①直接灸(常用无疤痕灸):先在施灸部位涂以少量凡士林,放置艾炷后点燃,艾炷燃至2/5左右患者感到灼痛时,即用镊子取走余下的艾炷,放于弯盘中,更换新炷再灸,一般连续灸5—7壮。②间接灸(常用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施灸部位涂凡士林,根据病情,放上准备好的鲜姜片或蒜片或附子饼,上置艾柱炷,点燃施灸。当患者感到灼痛时移动姜片或垫高,艾炷燃尽则更换新炷,一般灸5—7壮。达到灸处皮肤红晕,不起泡为度。
30
3.随时询问患者对灸法治疗的反应,及时调整或停止操作
10
后期处理
1.艾灸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着衣
5
2.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做好记录
5
评价(15分)
评估效果
1.患者体位合适、安全舒适,皮肤无烫伤,衣物无烧损,症状改善
2
2.所选穴位与灸法符合病情,部位准确,操作熟练。艾灸时间合理
艾灸法的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

艾条灸用纯净的艾绒(或加入中药卷成圆柱形的艾卷,点燃后在穴位表面熏烤的一种技术操作. 1.评估1.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1.2患者的体质及艾条施灸处的皮肤情况。
1.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1.4心理状况 2、目标2.1..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虚寒性病症的临床症状.2.2通过运用温通经络、调和气、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等法,以达到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的. 3、禁忌症3.1凡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
3.2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4.告知4.1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等情况. 4.2艾绒点燃后可出现较淡的中药燃烧气味.4.3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 4.4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疱.5.物品准备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 6.操作程序6.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6.2取合理体位,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6.3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6.4遵医嘱在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调整距离,防止烫伤。
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不适.6.5施灸中应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灼伤皮肤. 6.6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条插入小口瓶,熄灭艾火。
6.7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酌情开窗通风. 6.8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7.护理及注意事项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
如灸后出现小水泡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
如水泡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疱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艾条灸操作流程图← →←→ → ← →注:1. 艾条灸方法常用者有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三种。
2.若有艾灸火脱落烧伤皮肤,烧坏衣被均为不合格。
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以下无正文。
艾条灸法操作评分标准

15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艾条处理符合要求。
5
评价
施灸部位准确、操作熟练、皮肤情况、患者感觉、目标达到的程度。
5
记录
按要求记录及签名。
2
技能熟练
操作熟练,轻巧;运用灸法正确。
515Biblioteka 理论提问回答全面、正确。
10
合计
100
注:1. 艾条灸方法常用者有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三种。2.若有艾灸火脱落烧伤皮肤,烧坏衣被均为不合格。
专家签名:检查时间:年月日
艾条灸法操作评分标准
医院名称科室姓名
项目
要求
应得分
扣分
得分
说明
素质要求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5
10
服装、鞋帽整齐。
5
操作前准备
护士
遵照医嘱要求,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
5
25
洗手,戴口罩。
2
物品
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屏风。
6
患者
核对姓名、诊断、介绍并解释,患者理解与配合。
6
体位舒适合理,暴露施灸部位,保暖。
6
操作流程
定位
再次核对;明确腧穴部位及施灸方法。
5
35
施灸
点燃艾条,灸法正确。
10
艾条与皮肤距离符合要求。
2
及时除掉艾灰。
5
艾条灸至局部皮肤稍起红晕,施灸时间合理。
5
观察
观察局部皮肤及病情,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5
灸毕
灸后艾条彻底熄灭,清洁局部皮肤。
3
操作后
整理
整理床单位,合理安排体位
艾条灸法操作评分标准

艾条灸法操作评分标准一、目的:1、遵医嘱进行治疗,解除或缓解各种虚寒性病症,如胃脘痛,泄泻,风寒痹痛,疮疡久溃不敛,月经不调等的临床症状。
2、预防疾病,保健健身。
二、操作方法及评分标准项目要求应得分扣分得分说明素质要求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510服装、鞋帽整齐。
5操作前准备护士遵照医嘱要求,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
525洗手,戴口罩。
2物品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屏风。
6患者核对姓名、诊断、介绍并解释,患者理解与配合。
6体位舒适合理,暴露施灸部位,保暖。
6操作流程定位再次核对;明确腧穴部位及施灸方法。
535施灸点燃艾条,灸法正确。
10艾条与皮肤距离符合要求。
2及时除掉艾灰。
5艾条灸至局部皮肤稍起红晕,施灸时间合理。
5观察观察局部皮肤及病情,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5灸毕灸后艾条彻底熄灭,清洁局部皮肤。
3操作后整理整理床单位,合理安排体位 315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艾条处理符合要求。
5评价施灸部位准确、操作熟练、皮肤情况、患者感觉、目标达到的程度。
5记录按要求记录及签名。
2技能熟练操作熟练,轻巧;运用灸法正确。
515理论提问回答全面、正确。
10合计100注:1. 艾条灸方法常用者有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三种。
2.若有艾灸火脱落烧伤皮肤,烧坏衣被均为不合格。
三、指导内容1、告知病人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等情况。
2、艾绒点燃后可出现较淡的中药燃烧气味。
3、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
4、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疱四、注意事项:1、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
2、采用艾柱灸时,针柄上的艾绒团必须捻紧,防止艾绒脱落烫伤皮肤或烧坏衣物。
3、施灸后,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
如灸后出现小水泡,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
如水泡较大,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泡内液体,覆盖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特艾灸操作流程
用纯净的艾绒(或加入中药卷成圆柱形的艾卷,点燃后在穴位表面熏烤的一种技术操作.
1. 评估
1.1 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1.2 患者的体质及艾条施灸处的皮肤情况。
1.3 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1.4 心理状况
2、目标
2.1.. 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虚寒性病症的临床症状.
2.2 通过运用温通经络、调和气、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等法,以达到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的.
3、禁忌症
3.1 凡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
3.2 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4. 告知
4.1 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等情况.
4.2 艾绒点燃后可出现较淡的中药燃烧气味.
4.3 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
4.4 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疱.
5. 物品准备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
6. 操作程序
6.1 备齐用物, 携至床旁,做好解释, 核对医嘱。
6.2 取合理体位, 暴露施灸部位, 注意保暖.
6.3 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
6.4 遵医嘱在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调整距离,防止烫伤。
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不适.
6.5 施灸中应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灼伤皮肤.
6.6 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条插入小口瓶,熄灭艾火。
6.7 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酌情开窗通风.
6.8 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7. 护理及注意事项
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
如灸后出现小水泡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
如水泡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疱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评估物品准备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
核对姓名、诊断、解释,合理体位,松解衣着,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患者准备
手持艾条,将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穴
位,使患者感到温热但无灼痛为度。
随
时弹去艾灰,灸至局部皮肤红晕
遵医嘱核确定施灸部位及施
灸方法
艾条灸操作流程图
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艾条施灸部位的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等
起针后用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再用皮肤消毒液
消毒,防止感染
根据医嘱,详细记录艾条灸法治疗后的客观情
况,并签名
艾条灸法操作评分标准
注:艾条灸方法常用者有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三种。
.若有艾灸火脱落烧伤皮肤,烧坏衣被均
为不合格。
考核者签名: __________ 考核时间:年—月—日。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