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条灸法操作流程
艾炷灸技术操作规程

艾炷灸技术操作规程一、用物准备治疗盘、艾炷、火柴、凡士林、棉签、镊子、弯盘、酌情备浴巾、屏风等。
间接灸时,备姜片、蒜片或附子饼等。
二、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病人配合。
2、协助取合适体位,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
3、根据情况实施相应的灸法。
(1)直接灸(常用无瘢痕灸)先在施灸部位涂以少量凡士林,放臵艾炷后点燃,艾炷燃剩至2/5左右,患者感到灼痛时,即用镊子取走余下的艾炷,放于弯盘中,更换新炷再灸,一般连续灸5~7壮。
(2)间接灸(常用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和隔附子饼灸)施灸部位涂凡士林,根据病情,放上鲜姜片或蒜片或附子饼1片(事先将鲜姜或独头蒜切成约0.6cm 厚的薄片,中心处用针穿刺数孔;附子饼是附子研末以黄酒调和而成,厚约0.6~0.9cm,中心处用粗针穿刺数孔),上臵艾炷,点燃施灸。
当艾炷燃尽或患者感到灼痛时,则更换新炷再灸,一般灸3~7壮。
达到灸处皮肤红晕,不起泡为度。
4、艾炷燃烧时,应认真观察,防止艾灰脱落,以免灼伤皮肤或烧坏衣物等。
5、施灸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
整理床单元,安臵舒适体位,酌情通风。
6、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三、注意事项1、凡实证、热证、阴虚发热以及面部大血管附近,孕妇胸腹部和腰骶部,均不宜施灸。
2、艾绒团必须捻紧,防止艾灰脱落烫伤皮肤或烧坏衣物。
3、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
如灸后出现小水泡,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
如水泡较大,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泡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4、熄灭后的艾炷,应装入小口瓶内,以防复燃,发生火灾。
中医护理基础操作——艾条灸法

中医基础护理操作——艾条灸法
概念:艾条灸法是用纯净的艾绒(或加入中药)卷成圆柱形的艾卷,点燃后在穴位或者病变部位上,进行熏烤的一种技术操作。
适应证:适用于全身各系统顽固病症而又适于灸法者,如咳喘、瘰疬、肺结核、慢性肠胃炎、骨髓炎、关节病等。
物品准备:艾条、打火机、酒精灯、弯盘、灭火小口瓶。
操作:1、解释,取穴位。
2、点燃艾条,手持艾条,将点燃的一端对准穴位,在距离
皮肤2—5厘米处,进行熏灸,可采用不同的施灸方法,
如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等。
3、施灸过程中,询问患者感觉,以患者感温热而无灼热感
为度,随时弹去艾灰,灸至局部皮肤红晕,每处灸5—-
15分钟,灸毕,将艾条放入小口瓶内熄灭。
注意事项:
1、施灸前应对患者说明施灸要求,消除恐惧心理。
2、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症施灸,取穴位要准,灸穴勿过
多,施灸过程中,防止艾灰脱落灼伤皮肤或烧坏衣物。
3、对于昏迷,反应迟钝或局部感觉消失的患者,应注意勿
灸过量,避免灼伤皮肤。
4、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
5、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昌江县中医院护理部
2009年8月3日。
艾条灸法操作

项目:艾条灸法操作
一、实训项目:艾条灸法的技术操作
二、实训目的:
1.掌握遵医嘱选择穴位,了解解除或缓解各种虚寒性病症的临床症状。
2.熟知通过运用温通经络、调和气、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等法,以达到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的。
三、实训地点:护理学院实训中心
四、实训内容:
(一)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 取合理体位,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
3.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
4.遵医嘱在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调整距离,防止烧伤。
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不适。
5.施灸中应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灼伤皮肤。
6.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条插入小口瓶,熄灭艾火。
7.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酌情开窗通风。
8.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二)护理及注意事项
1.采用艾柱灸时,针柄上的艾绒团必须捻紧,防止艾灰脱落灼伤皮肤或烧毁
衣物。
2.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
如灸后出现小水疱时,无
需处理,可自行吸收。
如水疱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疱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附:评分标准
艾条灸法操作。
艾条灸的操作流程

艾条灸操作流程一、目的1. 能演示艾条灸的操作流程2. 能阐述艾条灸的适应范围和注意事项二、用物准备治疗巾,弯盘,打火机,艾条灸,纱布,棉签,灭火筒三、操作流程1. 核对医嘱:2. 进病房患者评估,床尾核对床号姓名,床头与患者解释说明,取得配合(评估检查患者局部皮肤情况,局部皮肤正常,可以进行操作,)3. 环境评估:环境宽敞明亮干净,光线充足,温湿度适宜,适合操作(回用物准备室)4. 工作人员自身准备,衣帽鞋修剪指甲洗手(七步洗手法洗一遍)戴口罩5. 用物准备及评估6. 推车进病房,治疗车摆放便于操作位置7. 再次床尾核对床号姓名,床旁交待说明8. 适时关闭门窗,遮挡床幔9. 取穴(根据患者病情按医嘱要求取穴)10. 将一次性治疗巾垫在旁边11.将弯盘置于治疗巾上12.取艾条,点燃13. 将治疗巾打开,露出局部位置,14. 一手食指和中指展开,其他手指并拢放于腧穴上,另一手持点燃的艾条在腧穴上施灸15. 温和灸,距离施灸部位皮肤2-3cm,每处灸5-7分钟;16.雀啄灸,距离腧穴皮肤3-5cm,上下移动,每处灸10分钟17. 回旋灸,距离施灸部位皮肤2-3cm,来回旋转,每处灸20分钟左右在艾灸过程中要及时刮去艾灰,以防烫伤18.时间到,将艾条灭掉,撤掉弯盘和治疗巾,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19. 拉开床幔,开窗通风20. 操作后核对21.交待注意事项22.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四、注意事项1. 注意施灸的顺序。
2.艾灸过程中及时刮去艾灰,以免烫伤皮肤和点燃被褥。
3.施灸后,若出现局部水泡,大者用消毒针挑破,涂甲紫,无菌纱布包敷,小者任其自然吸收。
艾条灸法规范及操作流程优秀文档

艾条灸法规范及操作流程优秀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艾条灸法规范及操作流程用纯净的艾绒(或加入中药)卷成圆柱形的艾卷,点燃后在穴位表面熏烤的一种技术操作。
一、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患者体质及艾条施灸处的皮肤情况。
2、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二、目标1、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虚寒性病证的临床症状。
2、通过运用温通经络、调和气、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等法,以达到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的。
三、禁忌证1、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2、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四、告知1、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等情况,艾绒点燃后可出现较淡的中药燃烧气味。
2、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
3、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疱。
五、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取合理体位,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
2、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
3、施灸方式:(1)温和灸: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1.5—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
(2)雀啄灸:手持艾条将点燃一端对准施灸穴位,上下移动,如雀啄食。
4、遵医嘱在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调整距离,防止烧伤。
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不适,施灸中应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灼伤皮肤。
5、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条插入小口瓶,熄灭艾火。
6、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酌情开窗通风。
7、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六、护理及注意事项1、采用艾柱灸时,针柄上的艾绒团必须捻紧,防止艾灰脱落灼伤皮肤或烧毁衣物.2、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
如灸后出现小水疱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
如水疱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疱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七、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见附页)艾条灸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注:1. 艾条灸方法常用者有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三种。
艾条灸常见的操作方法

艾条灸常见的操作方法
艾条灸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可以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和气血运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作用。
下面是艾条灸常见的操作方法:
1. 准备艾条和火源:选择质量好、燃烧稳定的艾条,并准备好火源,可以是炭火、电炉或艾灸盒。
2. 清洁和准备:洗净双手,并选择一个安静、通风和温暖的场所进行艾灸。
在艾灸前,可以先用温水洗净艾灸部位,或用热敷或热水泡脚来促进血液循环。
3. 规划艾灸穴位:根据需要治疗的疾病或症状,选择相应的艾灸穴位。
常用的艾灸穴位有足三里、气海、关元等。
4. 点燃艾条:将艾条点燃后,等待燃烧一定时间,使艾条表面生成一层均匀的灰烬。
5. 艾灸部位:将点燃的艾条靠近皮肤的适当距离,避免直接接触皮肤,然后缓慢移动艾条,经过艾灸部位,持续一段时间,直到艾灸部位产生红斑或温热感。
6. 控制时间与温度:控制艾灸的时间和温度,避免灼伤皮肤。
一般来说,每个穴位的艾灸时间为10-15分钟左右。
7. 调整次数和频率:根据个人的体质和需要,可以每天进行一次或每隔一天进行一次艾灸。
8. 注意事项:艾灸时注意保持艾条的稳定和燃烧,避免烟尘或火星飞溅。
避免艾灸过频或过久,以免对皮肤造成损伤。
在艾灸后,应保持温暖,避免受凉。
请注意,在进行艾条灸前最好咨询专业的中医师或按摩师的建议。
艾条灸流程指导书

艾条灸流程指导书
注意事项:
1、禁忌症:凡属实热症,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腰
骶部不宜施灸。
按医嘱执行。
2、采用艾柱灸时,针柄上的艾绒团必须埝紧,防止艾灰脱落烫伤皮肤或烧坏
衣物。
3、艾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及时调整距离,防止烧伤,及时
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烧伤皮肤或烧坏衣物。
4、注意保暖,施灸时距施灸穴位勿太近,观察病情变化,重视病人主诉。
5、施灸完后,立即将艾条插小瓶口,熄灭艾火,以防复燃,发生火灾。
6、使用艾灸盒前,先检查隔网是否太低,有无破损。
艾灸时,腰注意盒与皮
肤的距离,大约2~3cm,以病人感到温热为宜,盒盖勿全部盖严,使用艾灸盒过程中,腰经常巡视,防止烫伤。
艾灸的技术操作方法步骤

艾灸的技术操作方法步骤
艾灸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常用于消除疲劳、缓解肌肉疼痛和增强免疫力。
下面是艾灸的技术操作方法步骤:
1. 准备工作:选择好质量的艾绒或艾叶,并根据需要将其制成适当的长度和形状,也可以使用已经包装好的艾条。
2. 点燃艾香:用火机或打火机点燃艾香,然后将其吹灭,使其产生烟雾和香气。
3. 准备患者:让患者脱去上衣,并垫上干净的毛巾或纸巾,以免灰尘污染皮肤。
4. 按摩患者:先用温水或热毛巾按摩患者的相应部位,使其放松。
5. 开始艾灸:将点燃的艾香或艾条放在距离皮肤几厘米处,然后缓慢移动,以避免皮肤烫伤。
6. 控制时间和温度:根据需要和患者的耐受能力,控制每个穴位的艾灸时间和灸痕的温度。
一般情况下,每个穴位的艾灸时间约为10-20分钟。
7. 按摩局部:在艾灸结束后,用温水或热毛巾按摩局部,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身体排出代谢产物。
8. 清洁和消毒:将使用过的艾灸工具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
请注意:艾灸应该在安全、清洁的环境下进行,避免使用过多的艾绒或艾叶,以免皮肤烫伤。
如果有皮肤敏感或疾病的患者,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艾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条灸法操作流程
胃痛
护士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服装、鞋帽整齐,符合要求。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1号选手,我参加的项目是艾条灸,病症是胃痛,物品准备完毕,请求开始。
——开始
——核对医嘱、执行单。
走至病床尾,核对床尾卡。
——你好,请问您叫什么名字?
——王丽
——王老师,您好,我是你的责任护士,由于你胃痛,医生下医嘱要为你进行艾条灸。
请问您做过艾条灸吗?
——没做过
——那我给您介绍一下,艾条灸是我国的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就是用艾绒做成的艾条,点燃后在身体相应的穴位或患处的上方进行熏烤,通过温热刺激经络传导的作用以达到治疗疾病、缓解症状的目的。
通过艾灸可缓解您的胃部疼痛,在操作的过程中施灸局部皮肤会有温热的感觉,皮肤会稍有发红;点燃的艾条后由于个人的耐受程度不一样,有可能会有皮肤灼痛或形成水疱;请不要紧张,点燃的艾条与皮肤是间隔一定距离的,操作中会根据皮肤的感觉随时调整施灸的距离,避免疼痛或水疱;若形成水疱可通过消毒处理后可自行吸收的。
通过我刚才的介绍,请问您能接受这项治疗吗?
——能
——请问您有发热吗?
——没有
——过度疲劳、月经期不适宜做艾条灸,请问您适合做吗?
——适合
——您看由我来为您做这项治疗可以吗?
——可以
——因为进行艾条灸的部位在腹部和手,我可以看一下局部皮肤情况吗?
——好的
——整个操作过程大约需要20分钟左右,请问你需要去洗手间吗?
——不需要
——请您稍等,我回去准备一下用物。
周围环境温度、湿度适宜,光线充足,有通风条件,符合操作要求。
核对用物,洗手,戴口罩。
推治疗车至病床尾,核对床尾卡,核对腕带信息。
——您好,王老师,请问你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
——那我们现在开始好吗?
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
屏风遮挡。
——王老师,我现在要为您选取穴位。
(口述定位,用同身寸选取)
中脘: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或脐于胸剑联合连线的中点处。
天枢:在肚脐旁开2寸处。
(肚脐)
关元:仰卧,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
合谷:在第1.2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的中点处
足三里:牡鼻穴下3寸,腔骨前嵴外1横指处
选合谷穴施灸
手下垫巾,点燃艾条,弯盘放身旁
——王老师,我现在开始为你施灸了,请保持上臂不要动,防止烫伤。
——好的
口述并操做温和灸:距离皮肤2~3厘米处,灸5~7分钟
及时弹掉艾灰
——请问有温热感吗?
——有
——如果有灼痛或不舒服请告诉我好吗?
——好的
口述并操做雀啄灸:距离皮肤2~5厘米,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的施灸,给施灸部位变量的刺激,灸10分钟
及时弹掉艾灰
——王老师,你现在感觉怎麽样?皮肤有无灼痛感?
——挺好,没有
口述并操做回旋灸:距离皮肤3厘米,与皮肤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固定,而是向左右方向或反复旋转的移动地施灸,灸20~30分钟
及时弹掉艾灰
灸至皮肤稍起红晕,观察皮肤发红,无水疱。
将艾条放入小口瓶内彻底熄灭
用纱布清洁皮肤
——王老师艾条灸已经做完了,请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要多喝较平常多的温开水,针对你的胃痛,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食宜清淡、易消化、合理规律进食,注意局部保暖,休息避免劳累,祛除引起胃痛的常见原因,预防胃痛发作。
发作时可以指压内关、足三里以减轻疼痛。
——王老师,你这样躺着舒服吗?
——舒服
整理床单位。
整理用物。
——王老师,通过我刚才为你做的艾条灸,你现在感觉怎么样?胃痛好些了吗?
——好多了
——那好,这是床头呼叫器,放在你的枕边,如果还有什么需要请你随时呼叫我,我也会随时来看你的,谢谢你的配合,祝你早日康复!
——好,谢谢
回治疗室,六步洗手法正确洗手。
按要求记录、评价、执行单签名。
腰痛
操作流程同上
选穴:
肾腧: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腰阳关: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大肠腧: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环跳:侧卧屈股,在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界处
委中: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注意事项:
王老师艾条灸已经做完了,请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要多喝较平常多的温开水。
针对你的腰痛,请您要注意多休息,避免劳累,不要做弯腰有用力的动作。
避寒湿、宜保暖特别是在冬春寒湿季节,尤其需要做好腰部的保暖。
尽量避免淋雨受寒,夜卧当风等。
避免久卧潮湿之地,在寒湿季节,可适当使用电热褥祛寒保暖。
经常活动腰部,可使腰肌舒展,促进局部肌肉的血液循环。
若久坐、久站工作时,一定时间要适当活动一下腰部,使腰肌得以解除紧张,有缓解疼痛的作用。
祛除引起腰痛的常见原因,加强腰背部的保护。
肩周炎
操作流程同上
选穴:
肩贞:在腋后皱壁直上1寸
臂臑:在曲池穴与肩髃穴的连线上,曲池穴上7寸,当三角肌的下端。
曲池:屈肘,在肘横纹桡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肩髃:在肩峰前下方,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上臂平举时,当肩端前缘的凹陷中
肩髎:在肩峰后下方,上臂外展时,当肩髃后寸许的凹陷中
注意事项:
王老师艾条灸已经做完了,请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要多喝较平常多的温开水。
避免患侧肢体提重物,注意肩部的保暖,不要受凉;加强体育锻炼,平时可以做手指爬墙运动或梳头动作等;祛除引起肩周痛的常见原因,加强肩部的保护。
落枕
操作流程同上
选穴:
落枕穴:在手背侧,当第二、第三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约0.5寸处
肩井:在大椎穴与锁骨肩峰连线的中点
曲池:屈肘,在肘横纹桡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风池: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凹陷中
天宗:肩胛冈下窝的中央凹陷中。
注意事项:
王老师艾条灸已经做完了,请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要多喝较平常多的温开水。
请您注意颈部的保暖,避免受凉、吹风和淋雨;睡觉时不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枕头不宜过高,高度以平卧时头部与身体平直为佳。
要注意饮食平衡,多食含维生素、钙丰富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奶制品及豆制品等。
平时颈部活动动作宜缓慢,不要着急。
膝关节痛
操作流程同上
选穴:
梁丘: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的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2寸的凹陷中
血海:在髌骨内上缘上2寸,当股四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取穴。
阴陵泉:胫骨内侧髁下缘,胫骨后缘与腓肠肌之间的凹陷中
足三里:牡鼻穴下3寸,腔骨前嵴外1横指处
鹤顶:在髌骨上缘正中的凹陷中
注意事项:
王老师艾条灸已经做完了,请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要多喝较平常多的温开水。
针对你的膝关节痛,请您注意多休息,不要长时间站立及提重物,不要用力按压膝关节;避免下蹲,膝关节在120度时称重最大,避免上下楼梯,或登波度过陡的山,以保护膝关节。
注意膝关节部的保暖,防止受凉;疼痛时尽量休息,在不负重的情况下作无痛范围内关节活动;可佩戴护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