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县羊绒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完b
河北省清河县羊绒产业发展研究

河北省清河县羊绒产业发展研究一、引言羊绒是中国传统的高档纺织原料之一,而河北省清河县作为著名的羊绒产区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羊绒生产历史。
本文旨在研究河北省清河县羊绒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以促进清河县羊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产业概况2.1 产区概述清河县地处河北省西北部,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区。
该地区存在着辽阔的草原和丰富的水源,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清河县羊绒产区主要分布在县内南部和西部的山区,山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造就了优质的羊绒产出。
2.2 产业链条清河县羊绒产业链条较为完整,包括养殖、收购、初加工、深加工等环节。
养殖环节是羊绒产业的基础环节,清河县以草食饲养为主,同时注重草原的生态保护,以保证羊绒的品质。
收购环节是连接养殖和加工环节的重要环节,由专业的羊绒收购商负责。
初加工环节主要是将羊绒进行剪毛、清洗等处理,使其达到加工的要求。
深加工环节则是将初加工的羊绒进行纺织、染色等工艺,生产成具有附加值的羊绒制品。
2.3 产业规模清河县羊绒产业规模较大,羊绒养殖户众多,初加工和深加工企业也较为集中。
目前,清河县羊绒产业年产值达到数亿元人民币,具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
三、存在问题3.1 供需不平衡由于市场需求的波动和非标准养殖等原因,清河县羊绒供需存在不平衡的情况。
有时候供应过剩,导致产业链条中的初加工和深加工环节面临停产和库存积压的困境;有时候市场需求旺盛,却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限制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3.2 产品附加值低目前,清河县羊绒产业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初加工环节,较少进行深加工。
这导致产品的附加值不高,难以与其他优质羊绒产品竞争。
同时,由于加工技术和设备水平的限制,清河县羊绒深加工产能有待提升。
3.3 品牌建设不足清河县羊绒产业的品牌知名度不高,缺乏核心竞争力。
在营销和推广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导致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较低。
浅议清河羊绒制品企业出口现状及对策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毕业论文作者:李智春系(部):经济系专业班级:国贸G061 学号 2006171138 题目:浅议清河羊绒制品企业出口现状及对策指导者:(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评阅者:(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2009 年 01月 01日内容摘要:本文章分析了河北省清河县羊绒服饰制品企业的出口现状及特点,根据清河县实际境况,虽然在市场上有一定的发展速度,但是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以及随着价格人工成本不断上涨,产品价格却难以上涨,出口价格下降,企业利润在压缩.清河县羊绒服饰制品在国外市场上竞争力不断趋弱并引发一系列的问题,针对问题的出现分析其原因以及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Abstract: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Qinghe County,Hebei Province, cashmere clothing produc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atus quo,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Qinghe County, although the market for a certain period of growth, bu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as well as the rising price of labor costs, prices It is hard to rising export prices fell, corporate profits in the compression. Qinghe County, cashmere clothing products in domestic and overseas markets continued weakening of the competitiveness and lead to a series of problems for the emergence of the issue, as well as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put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关键字:羊绒服饰制品国际市场发展力度外贸依存度Keywords:cashmere clothing products ;international market development efforts;dependence on foreign trade1 河北省清河县羊绒服饰制品出口发展现状河北省清河县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纤维集散地,被称为“羊绒之都”,业界素有“世界羊绒看中国、中国羊绒看清河”之说. 最初是1994年英国道森集团老板考察清河羊绒市场后提出的。
清河羊绒转型:更精、更强、更美

清河羊绒转型:更精、更强、更美马亮【期刊名称】《中国纤检》【年(卷),期】2014(000)011【总页数】3页(P36-38)【作者】马亮【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5月初夏,以“品质羊绒,色彩清河”为主题的第二十一届中国清河国际羊绒及绒毛制品交易会在清河县羊绒制品市场开幕。
此次交易会交易额突破了3.7亿元。
相比去年有所增长。
在交易会上记者发现,转型升级中的清河羊绒已实现了三个喜人的变化。
精,由量及质清河羊绒迄今已发展了30余年,在原料领域占有全国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
然而曾经的清河羊绒一味追求数量,在品质方面有所弱势。
为了使羊绒实现“软黄金”的最大价值,清河县委县政府在提升清河羊绒的质量上下足了功夫。
清河县委书记冀东书表示,为了提升清河羊绒质量,政府主要做了两方面努力。
首先是原料领域,通过积极引导,使清河羊绒企业采用新型分梳设备,结合清河独特的加工工艺,使梳出的无毛绒各项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
其次是制成品领域,清河羊绒目前已经普及了低温染色、抗起球后整理技术和抗静电技术,使清河羊绒产品进一步向高端化迈进。
不仅如此,为了把好产品质量关,清河还相继引进了“国家羊绒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等机构入驻,为企业提供严格的质量检测。
据了解,“国家羊绒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是2012年清河县与中国纤维检验局合作设立的。
这一中心的运营大幅提高了清河的羊绒检测能力,也改变了一直以来清河羊绒质量参差不齐的局面。
记者看到,检验中心在此次交易会上也设置了自己的展位,为前来参展观展的客商提供咨询和检验服务。
在质量提升以后,清河羊绒产品受到了国际大牌的青睐,据冀东书介绍,如今爱马仕、路易威登、香奈儿等多家国际奢侈品企业都与清河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强,转型升级除了在质量上大幅提升之外,今年的清河羊绒在深加工转型方面也表现得可圈可点。
随着羊绒产业链条的完善和深化,目前清河羊绒产业全面实现了由初加工向深加工的转型升级。
冀东书说:“2013年清河羊绒深加工产品的销售收入占整个羊绒产业的60%。
邢台清河县羊绒产业调研

清河县羊绒产业调研报告调研时间:2012年4月26日调研目标:清河县王官庄及小屯(庄)汽车配件产业清河县在当地羊绒加工厂的带动下形成了以羊绒粗加工、羊绒原料销售、羊绒成衣销售等产品为主的羊绒产业,并辅以淘宝电子商务业务。
该产业集中于清河县的羊绒产业园、羊绒制品市场和周边村庄(代加工)鄂尔庄、黄金庄羊绒代工产业现状的调研一、村庄概况:1、清河县鄂尓村共有1300人,300户人家,80% 的户生产羊绒,以粗加工梳绒为主。
此村庄涉及到拆迁,政府给每个人35—40平方的住房外加每人一分地的补偿,用于厂房建设继续进行羊绒加工。
2、黄金庄大多是经营电子商务,即每家一台电脑一根网线进行淘宝业务。
部分经营户只做产品代销不生产,另一部分企业生产销售一体。
二、羊绒产业概况:1、羊绒生产均为作坊式家庭自营,每户有1—3台梳绒机,每台二手梳绒机器的价钱在3万元左右。
用工人数1—3个人,每人看管一台机器。
工人部分来自外地,多数为本地雇工。
2、羊绒加工的厂房长4—6米,跨度5米,必须有空地,空地用来洗绒和晒绒。
总体来说对生产场地的要求不高,一般民房即可满足。
三、总结:两个村庄没有大的生产厂家,基本都是小作坊,私人加工,对标准厂房基本无需求。
鄂尓村涉及拆迁,土地补偿可满足今后的生产需求。
对清河现有濮院羊绒市场调研报告清河现有濮院羊绒市场一座,总占地989亩,现有已建成的三百余栋独院小楼,租售形式并存,但多数为私人企业自购使用。
独栋独院的租金为每年1万左右,该市场已入驻二百余家羊绒经营商户。
一、主要产业:1、羊绒粗加工,原料来自内蒙古,粗加工后销往全国。
2、羊绒产品展示及销售,有实体销售和电子商务(淘宝网店)两种形式。
3、部分羊绒成品销售,羊绒衫、羊绒大衣等。
二、产业概况:1、羊绒行业季节性强:入冬后为行业旺季,开春后进去淡季(备货期)。
目前市场内开门营业的店面不足50%,营业中的店面无客流量。
2、今年羊绒市场整体形势不乐观,羊绒原材料价格下降10万元/吨(去年60余万/吨,今年50余万/吨),导致去年备货的企业无法在今年羊绒产品下降的市场趋势下有效盈利。
清河羊绒调研报告

清河羊绒调研报告清河羊绒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清河羊绒的产地、生产工艺、产品特点以及市场需求情况,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二、调研方法1. 实地走访:我们以清河羊绒产地为中心,实地走访了羊绒生产基地和相关企业,了解羊绒的生产过程和市场情况。
2. 问卷调查:我们编制了问卷,在当地进行了市场调查,了解消费者对羊绒产品的需求和购买动机。
三、调研结果1. 产地情况:清河是中国羊绒的重要产地之一,拥有广阔的草原和丰富的高质量毛绒资源。
适宜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为羊绒的生产提供了优越的环境。
2. 生产工艺:清河羊绒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羊饲养、剪毛、精选、清洗、精梳等过程。
其中,精梳是羊绒生产的关键步骤,通过将羊绒与杂质分离,提高了羊绒的品质和纤维长度。
3. 产品特点:清河羊绒以其柔软、保暖、舒适等特点备受消费者喜爱。
由于其纤维细长、柔软度高,清河羊绒产品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并且舒适度极高,对皮肤刺激性小。
4. 市场需求: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消费者对于高质量、舒适度好的羊绒产品有较高的需求。
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羊绒产品成为人们保暖的首选。
四、结论与建议1. 清河羊绒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力。
其独特的产品特点和高质量的生产工艺使其在竞争激烈的羊绒市场中具备竞争优势。
2. 加强品牌塑造。
清河羊绒可以通过加强品牌形象和宣传推广,提高其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消费者关注和选择。
3. 开拓新的市场渠道。
除了传统的销售渠道,可以通过电商平台、线上线下结合等多元化的方式进行销售,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4. 提高生产工艺水平。
清河羊绒的生产工艺是其产品质量的关键,可以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5. 严控产品质量。
清河羊绒的产品质量是保持消费者信任和市场竞争力的基础,应加强监管,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五、调研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入了解了清河羊绒的产地、生产工艺、产品特点以及市场需求情况。
清河羊绒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力,但同时也面临着竞争加剧和产品质量等方面的挑战。
清河县羊绒产业集群发展与对策分析

清河县羊绒产业集群发展与对策分析清河县羊绒产业集群发展与对策分析一、引言羊绒作为高端纺织品的代表,因其舒适、柔软、保暖等特性而备受消费者欢迎,尤其在寒冷的冬季更是成为时尚界的热门单品。
清河县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地理和文化优势,积极发展羊绒产业,打造羊绒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了该地区的重要支柱产业,也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本文将对清河县羊绒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二、羊绒产业集群发展现状清河县的羊绒产业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以羊绒原料采集、初加工、深加工和销售四大环节为主体的完整产业链,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
目前,全县共有羊绒加工企业38家,年羊绒加工能力达到1000吨以上,形成了清河羊绒品牌,并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三、存在的问题1.质量不稳定,品牌影响不大目前市场上羊绒制品质量良莠不齐,很多用户对清河羊绒品牌不熟悉,影响了品牌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2.缺乏资金支持和技术创新能力清河县的部分羊绒企业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在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3.企业之间缺乏合作和交流清河县羊绒产业集群所形成的企业之间缺乏合作和交流,企业之间信息不畅通,产业链协同效应有待提高。
四、对策1.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建设加强对羊绒原材料的筛选和检验,加强对羊绒产品的生产工艺管控,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同时,要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品牌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
2.加大资金支持和技术创新鼓励有关部门和企业加大对清河羊绒产业的资金支持和技术创新力度,加快研制关键技术和产品,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促进产业链的协调发展加强产业链的沟通和交流,推动企业之间的合作和伙伴关系建设,增强集群效应,提高整个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共赢。
五、案例分析1. 楚邑企业集团楚邑企业集团是清河县规模较大的羊绒深加工企业,主要从事羊绒纺织和服装生产。
清河县羊绒产业集群发展与对策分析

清河县羊绒产业集群发展与对策分析引言羊绒产业是清河县的重要特色产业之一。
随着国内外市场对羊绒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清河县羊绒产业集群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
然而,羊绒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对清河县羊绒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清河县羊绒产业集群的现状分析A. 产业规模清河县羊绒产业集群目前的规模相对较小。
羊绒企业数量有限,产业链条不够完善。
目前,产业集群中的羊绒企业主要以初级加工为主,缺乏中高级产品的生产能力。
B. 技术创新能力清河县羊绒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弱。
企业在科研投入、技术研发等方面存在欠缺,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较低。
相比于国内外同行业竞争对手,清河县羊绒产业集群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明显差距。
C. 市场开拓能力羊绒产品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但清河县羊绒产业集群的市场开拓能力相对较弱。
企业缺乏市场营销的有效手段,产品销售面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
二、清河县羊绒产业集群发展对策分析A. 提升产业规模清河县羊绒产业集群应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建立健全产业联盟机制,发挥各个环节的协同效应。
同时,鼓励企业进行规模化发展,提高生产能力。
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羊绒企业,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
B. 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清河县羊绒产业集群应加大科技投入,引进高端人才,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羊绒产品的新材料研发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C. 拓宽市场渠道清河县羊绒产业集群应积极参加国内外展览会、贸易洽谈会等活动,拓宽企业的市场渠道,增加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额。
同时,加强品牌建设,提升羊绒产品的品质和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D. 增加产品附加值清河县羊绒产业集群应重视中高端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供更多款式、样式和功能的羊绒产品,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E. 政府扶持政策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支持清河县羊绒产业集群的发展。
研究河北省清河县羊绒产业发展

研究河北省清河县羊绒产业发展摘要:笔者通过对河北清河县的羊绒产业调查研究和参考相关政策文献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本地区在羊绒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从总体上把握羊绒市场的发展特点,从而对清河县羊绒产业发展战略选择和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清河羊绒产业;发展;研究清河羊绒产业起步于1978年,经过30年的发展,清河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羊绒产业集聚地,产业规模达到150亿元,被誉为“中国纺织名城”,“世界羊绒之都”。
目前,清河县拥有羊绒生产专业乡镇6个,专业村160多个,羊绒产业推点企业1万多个,从业人员10万人。
全县拥有梳绒机17 000多台,年加工经销各类无毛绒2万多t,其中山羊绒4 000多t,占全国总量的65%。
在初加工发展的同时,羊绒深加工得到长足发展,全县拥有粗纺纱生产线43条,精纺、半精纺纱锭3万锭,年可纺纱3 600t,成为全国最大的羊绒纺纱中心;拥有横机17 000多台,电脑横机150台,年可加工各种羊绒制品3 000多万件。
2005年,全县加工各类无毛绒24 000 t,纺纱3 800 t(其中外加工1 200 t),织衫900万件,创产值130亿元,上缴税金3亿元,均占全县产值、财政收入的60%以上。
1 清河羊绒加工业发展的特点1.1 原料和产品远进远出、两头在外清河县羊绒加工户所用的原绒全部购自内蒙、新疆、甘肃、宁夏、西藏等地,购进的渠道和方式,有的加工厂家直接到牧民手中收购,也有的牧民把原绒运往清河卖给梳绒企业,还有的企业大户专门从事原绒购销。
自1985年至今,县城各大旅馆均住有内蒙、甘肃等外地来清河销售原绒的客商。
开始时牧民背着几十公斤、上百公斤原绒来清河出售,近些年来牧民成吨成车的原绒从遥远的牧区源源不断地运往清河。
1.2 生产经营区域化、规模化精梳羊绒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收益大,便于家庭生产加工。
一台梳绒机的年可获利2~3万元。
这一行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加工户由少到多,迅速发展,形成大面积、区域化生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清河县羊绒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学 部 经济学部 学科门类 经济学 专 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 号 2006484021 姓 名 安靖瑶 指导教师 王延杰2010年5月30日河北大学工商学院装订线清河县羊绒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清河县是世界羊绒的重要产区,也是羊绒制品的重要加工区之一。
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清河县羊绒产业已经成为河北省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清河县也成为全国最大的羊绒原料加工集散地和全国主要的羊绒纺织基地。
清河县羊绒产业已经具有较规模的羊绒产业体系,也在国际羊绒市场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左右市场价格的得力杠杆,但是清河县目前还是羊绒产区和羊绒加工基地,并非羊绒品牌中心和效益中心,由此可以看出清河县羊绒产业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
在此背景下,本文先介绍了清河县羊绒产业的发展现状,之后对清河县羊绒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从而寻找清河县羊绒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对策。
最后,本文阐述了清河县羊绒产业发展中的竞争战略和营销对策。
关键词:清河县羊绒产业自主品牌Qinghe Cashmere Industry Problems And SolutionsAbstractQinghe County, is the main produce area of cashmere resources and one of the important produce center in the world. With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30 years of development, cashmere industry has become 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d industry of Hebei Province, Qinghe County has become the largest cashmere processing and distribution center of raw materials and the nation's leading cashmere textile base. Qinghe cashmere industry, is rather the size of the cashmere industry system, the international wool market also occupy a pivotal position, the effective market price is about leverage, Though Qinghe County is the main produce area of cashmere resources and one of the important produce center, but it's not the brand and benefit.So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Qinghe cashmere industry . In this background, the paper begins the ABC of Qinghe cashmere industry, follow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shmere industry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problems analyzed in detail.Accordingly,it found out the proper developing ways of Qinghe cashmere industry .Finally, it expounds the marketing strategies and tactics about Qinghe cashmere industry.Key words:Qinghe County , cashmere industry , own brand目录引言 (1)1 清河羊绒业的发展现状 (2)1.1以分梳为主的羊绒初加工占主要地位 (2)1.2羊绒深加工取得升级和发展 (2)1.3羊绒产业管理体系不断健全完善 (3)2 清河羊绒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2.1清河羊绒自主品牌的缺失 (4)2.2产业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不高,产业链不完善 (4)2.3集群规模基本形成,内部存在无序竞争 (4)2.4.相关要素供给不足,社会服务弱 (4)3 清河羊绒产业发展问题的原因 (6)3.1资源有限性与分梳能力的扩张矛盾 (6)3.2周期性风险 (6)3.3产品销售上受制于人 (6)4 加快清河县羊绒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7)4.1规范羊绒产业秩序 (7)4.2努力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 (7)4.3采取更加积极的营销策略 (8)结论 (9)致谢 (10)参考文献 (11)附录 (12)引言羊绒在国际上被成为“软黄金”,“纤维之王”,“钻石纤维”。
羊绒产业自1978年被引入清河后,随改革开放发展30多年,向深加工推进也有20余年,产业年产值达到110多亿元,是清河县的第一支柱产业。
清河羊绒产量占中国羊绒产量的6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的40%左右,因此清河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羊绒原料加工集散地和全国主要的羊绒纺织基地,并享有“世界羊绒看中国,中国羊绒看清河”的美誉,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中国羊绒之都”、“中国羊绒纺织名城”等称号。
所以对清河县的羊绒产业进行分析,寻找可行性对策,不仅可以为清河羊绒制品企业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营销战略,也对清河羊绒产业健康稳定和谐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还可为外地企业了解清河羊绒产业提供参考。
1清河县羊绒业的发展现状1.1以羊绒分梳为主的初加工在国内外市场占重要地位到目前为止,清河已经拥有梳绒机近2万台,年产各类无毛绒20000多吨,其中山羊绒5000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0%以上;年出口创汇率到8000多万美元①。
一是专业化的生产格局。
清河县形成了大中户梳山羊绒,小户梳短绒,绵羊绒、牛绒、驼绒的分梳格局,又进一步形成了以杨二庄为中心的山羊绒,以柳林为中心的绵羊绒等严格的绒毛分梳村。
这种严格的绒毛分梳格局使清河人将精品绒做到世界闻名。
意大利的“哥伦布”,英国的道森、苹果等品牌就是选用的清河精品羊绒。
二是独特的梳绒设备。
清河的梳绒设备是由“181梳棉机”②创造改造而成,清河人称之为“盖板梳绒机”,它与进口和国产的专用梳绒机相比有两大优势:其一是出绒率高,清河梳绒机比专用的梳绒机出绒率高2%以上。
其二是不截绒,清河梳绒机梳出的绒长达40mm,而专用梳绒机一般长度为36mm,最长不过38mm,这“一低一短”每吨差几万块,以至于不少外地梳绒企业到清河收购成品羊绒。
三是专业的人才队伍,经过30年的市场摸索锤炼和几次羊绒价格大幅波动,造就了一批靠手摸靠眼看就能判断出原绒产地,品质高低和出绒率多少而且市场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到现在全县行业从业人员达到10余万,占全县总人数的35%。
四是规模化的专业市场,全县形成了5个羊绒交易专业市场,有成品绒贸易市场,原料市场,毛渣市场,梳绒机配件和维修市场.1.2 羊绒深加工取得发展和升级清河羊绒行业由精梳向纺纱、织布、织衫的深加工延伸,促进行业进一步发展。
如今清河的羊绒深加工已经初具整体规模,纵向看,目前清河拥有规模企业已经达到300多家,新上羊绒纺织生产线20条,总量达到55条,新上半精纺2.5万锭,年纺羊绒纱能力达到了6000多吨,成为中国较大的羊绒纺纱基地,新上电脑横机350台,总量达到500台,加之原有的手摇横机,全县生产各类羊绒制品的能力达到了3600万件。
据统计2008年全县完成纺纱2950吨,织衫3500万件,织布200万米,较上一年度稳中有升③。
清河国际羊绒科技园区的建设将深加工企业聚集在一起,给生产销售以及产品的提级升档搭建了“大平台”。
它不仅吸引了一大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力①数据摘自牛洪奎,产业集群清河县羊绒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2009②转自清河县委、县政府,清河县羊绒产业发展情况介绍,2005③数据摘自牛洪奎,产业集群清河县羊绒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2009强,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入驻,而且还吸引了国外企业的注资,如意大利的哥伦布公司,意大利的哥伦布公司与清河农民企业家冯子宏共同投资5.6亿元,建起了年纺羊绒纱1000吨,织羊绒衫250万件的国内第二大羊绒深加工企业,企业全部投产后,年可创销售收入25亿元,实现利润税4亿元。
不只是意大利的哥伦布公司,还有马克·波罗公司、韩国的昭奈商社、香港的励精、“金利来”,以及美法国、日本等国的投资商④。
中国清河·濮院羊绒制品市场于2008年年9月建成并投入运营后,带来了强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不仅吸引了很多其他省市的商户和企业入驻而且在国内十大知名品牌中,已有鄂尔多斯、鹿王、恒源祥、珍贝、兆君、皮皮狗等品牌入驻。
市场启动运营后,不但吸引了周边地区的广大游客来“清河羊绒市场一日游”,还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批发商。
1.3羊绒产业管理体系不断健全完善一是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成立了羊绒产业发展局、县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和经济信息中心等机构,成立了“清河羊绒行业同业公会”,对规范行业秩序,促进产业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作用。
二是建立完善的服务制度。
通过我们积极争取,先后在清河设立了“河北省入境检验检疫局清河办事处”、“石家庄海关代办处”、“外运代理处”、“外汇管理局驻清河办事处”,“省纤维检验局羊绒及绒毛制品监督检测中心”等服务机构。
而且还创立了以羊绒为主题的专题展览会,举办了国际羊绒及绒率毛制品博览会,给各界人士了解清河羊绒的平台,也给各地客商投资提供了市场和信息。
④转自邢台日报,20082 清河县羊绒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1清河羊绒自主品牌的缺失清河羊绒制品大多以贴牌生产的身份进入国内外市场,实际上清河是国内外企业的原料和加工车间,自主品牌的缺失使清河羊绒企业的竞争力和利润大打折扣。
金融危机使羊绒企业受到严重冲击,在一定程度上是长期品牌缺失酿成的“苦果”。
从而导致清河羊绒在市场终端销售上受制于人,形成“有市无场”的状态,使市场成为制约清河羊绒产业发展的瓶颈。
并且这一问题随着羊绒深加工规模的扩大而日益显现。
2.2产业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不高,产业链不完善在羊绒资源有限的制约下,生产能力已经严重过剩的分梳加工很难有再大的发展空间;清河羊绒产业的深加工刚初具规模,产品档次不高,差异化不足,缺乏独特性,在产业的各个环节上专业化分工不明确,上下游链条不完善;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虽说已有初级阶段的科技创新如填补国家空白的“粗纺高支羊绒纱”,但是仍需更进一步的开发,如混纺制品(如羊绒与大豆蛋白纤维的混纺),纳米三防(防油防水防污),防辐射功能,机洗功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