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监测--油液分析的未来之路

合集下载

油液分析技术在船用柴油机维修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油液分析技术在船用柴油机维修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油液分析技术在船用柴油机维修的应用及发展前景摘要:船用柴油机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一直是国内外船舶机电专家研究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就油液分析技术在船用柴油机上的应用及发展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油液分析技术;柴油机;维修;应用0 引言船用柴油机的结构极其复杂,并在高温高速的恶劣环境下工作,容易发生机械故障。

众所周知,船用柴油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直接影响到航行安全;因此,船用柴油机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一直是国内外船舶机电专家研究的重点之一。

目前,国内外针对船用柴油机的故障监测与诊断技术主要有油液分析技术、振动与噪声监测技术和无损监测技术,其中油液分析技术是船用柴油机最为有效的监测手段,本文将就油液分析技术在船用柴油机上的应用及发展做一些探讨。

1 油液分析技术的特点及主要分析方法总结油液分析技术是通过监测设备所用的润滑油或液压油,判断油液的性能变化和所携带的颗粒数量、大小和形状,获取设备摩擦副的润滑状况和故障先兆信息,为设备维修提供依据,从而预防设备重大事故发生。

具体来说,目前国际上通常将油液分析技术分为理化指标分析法和磨损微粒分析法。

理化指标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在润滑油或液压油理化性能(如粘度、水分、闪点、总酸值和总碱值等)变化和其衰败而引起的故障的方法;磨损微粒分析法是主要是分析在用润滑油或液压油所含磨损微粒的大小、形状和数量,从而判断监测对象的磨损状态、磨损程度、磨损类型和磨损零件。

一般情况下,在润滑油的理化指标方面,润滑油粘度若过大,会增加摩擦阻力;若粘度过小,会降低油膜的支撑能力,油膜建立不起来,导致润滑状态恶化,加剧磨损,只有在粘度正常时才能保证摩擦副在良好的润滑状态下工作。

当其中含水时会发生乳化和破坏油膜,从而降低润滑效果而增加磨损,同时还可能加速机件的腐蚀和润滑油变质劣化。

,润滑油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氧化而逐渐变质,其表现为酸值增大,酸度值大的润滑油容易造成机件的腐蚀。

就磨损微粒分析方法而言,根据其工作原理和监测手段的不同,主要分为光谱分析法、铁谱分析法、磁塞检查法和颗粒计数法等。

润滑油监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润滑油监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前, 某些 发 达 国家 已 经 建 立 由润 滑 油 理 化 性 能 分
要来 源是机 械磨损 和污染 , 过对 油 中微粒 监测 分 通
析可 以得到 如下 信息 : 1 ( )磨 损 微粒 总量 通 过 它
可 以判 断磨损 处 于什 么 阶段 ; 2 ( )微 粒 尺 寸 可 以 判断磨 损 的严 重 程度 ; 3 ( )化 学成 份 可 以判 断磨 损部件 、 故障 的位置 ;4 ( )微 粒形态 可 以判断 磨损
析, 光谱分 析 , 滑 油监 测 专 家 系统 等 组 成 的润 滑 润
油分 析综合 监测 系统 , 通过 对在用 润 滑油理 化性 能
的测 试和分 析 , 以检查所使 用润 滑 油牌号 是否 正 用
类 型 , 劳磨损 或粘 着磨损 等 。 是疲
2 润 滑油监测 技术
目前 , 滑 油 监测 技 术 主要有 光 谱分 析 、 润 红外 光谱分析 、 铁谱分 析 、 颗粒 计数 和理化指 标分析 。
2 1 光谱 分析 .
确; 监测所 用的润滑 油性 能是否 已经下 降而 需要 更
换; 并对一些 简单 的故 障做 出判 断 , 而 达到 监 测 从 润 滑系统工 作状况 的 目的。
光谱分 析技 术 主要 对 润 滑油 中金 属元 素 进 行 分 析 。光谱 分析 主要有原 子吸 收光谱 技术 、 原子 发
1 8
合 成 润 滑 材 料 S N H TCL B IA T Y T E I U R C N S
21 0 1年 3 8卷 第 3期
D :0 3 6 / .s . 6 2- 3 4 2 1 . 3 0 6 OI 1 . 9 9 j i n 1 7 4 6 . 0 1 0 . 0 s

在用润滑油油液监测分析技术现状和展望

在用润滑油油液监测分析技术现状和展望
第 3期
李茂华 , 等: 在用润滑油油液监测分析技术 现状 和展望
・5 5・
在 用 润 滑 油 油 液 监 测 分 析 技 术 现 状 和 展 望
李茂华 , 杨 博 , 李小飞 , 刘敬 东
( 1新疆产 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 新疆 乌鲁 木齐 8 3 0 0 1 1 ; 8 3 0 0 1 1 )
油液监测技术 白诞生以来到现在虽然只经历了
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广泛应用在油液检测技术见表
1 。
收稿 日期 : 2 0 1 4— 0 2—1 8 作者简介 : 李茂华 ( 1 9 7 8 一) , 工 程师 , 应用 化学 博士研究生 , , 主要从事润滑油产 品的研 发 、 检测 、 润滑油油液监测工作。
1 油液 监测 技 术研 究 的 内容
目前 , 较为广泛和有效 的油液监测技 术手段主要有 润滑 剂理化指标 分析和磨 损微粒 分析 两种 。前者 通过监测 由于 添加剂损耗 和基 础油 衰变导致 的油 品理化 性能指标变 化程
企业取得 巨大的经济 和社会效 益。 油液监测技术是对工业设 备润滑油样 品进行 取样后 , 利

…… ~ 。 ’ …~…

法分析磨粒 的大小 、 形貌, 从 而 无 法 定 性 分
缺 点 : 对 金 属 磨 粒 : 、 溶 解 态 离 子 不 敏 感 。 无
不 同原 子 的 电 子 运 动 状 态 发 生 变 化 时 发 射 原 子 光谱 技 术
或吸收的有特定 频率 的 电磁 频谱 一特 征频 率 。通过检测与该 特征 频率 一致 的光 子及 其数量 , 可计算 出该元素的含量 J 。 当光路照射到样 品 时, 光路 被阻 隔 , 光 电接

2024年油状况监测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油状况监测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油状况监测市场环境分析1. 引言油状况监测是一种关键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和评估机械设备中的油液状态。

在工业领域,油液的状况对设备的运行和寿命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油状况监测市场逐渐崛起,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油状况监测市场的环境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主要参与者、市场动态以及发展趋势。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油状况监测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2. 市场规模据市场研究公司统计,油状况监测市场从2019年到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预计将达到12%。

这一增长主要受到工业自动化的推动以及油液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的影响。

在全球范围内,油状况监测市场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

这些地区的工业发展较为成熟,对设备的安全和效率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对油状况监测技术的需求也更高。

3. 主要参与者油状况监测市场的参与者主要包括设备制造商、油液分析公司和解决方案提供商。

设备制造商在设备中集成油状况监测技术,为用户提供集成化的解决方案。

这些制造商通常与油液分析公司合作,对油液进行实验室分析,以提供准确的油液状态评估。

油液分析公司则提供实验室测试服务,通过检测油液中的各种指标来评估其状况。

这些公司通常具备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专业的分析人员,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油液分析报告。

解决方案提供商则专注于油状况监测技术的研发和销售。

他们利用传感器、数据分析和云平台等技术,提供实时的油状况监测解决方案,帮助用户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进行维修。

4. 市场动态油状况监测市场近年来呈现出一些明显的市场动态。

首先是市场竞争加剧。

随着市场潜力的逐渐被挖掘,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这个领域,竞争愈发激烈。

为了在市场中脱颖而出,企业需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

其次是技术创新的不断推动。

随着传感器和数据分析技术的不断进步,油状况监测技术也在不断革新。

新的传感器能够提供更多的参数,而数据分析算法能够更准确地评估油液的状态。

油液分析技术在船用柴油机维修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油液分析技术在船用柴油机维修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油液分析技术在船用柴油机维修的应用及发展前景摘要:船舶是航海运输中的重要交通工具,而船舶中较为常用的设备是柴油机,但由于航海中往往会遭遇到各种恶劣的大自然环境影响,导致柴油机很容易发生各种故障。

因此对船用柴油机进行维修时,使用油液分析技术,能够更好地实现对船用柴油机的状态进行监测与故障的分析,以此确保船舶的正常行驶。

基于此,本文就油液分析技术在船用柴油机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分析,从而有助于更进一步地推动我国航海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油液分析技术;柴油机维修;应用引言:船用柴油机的结构非常复杂,再加上航海中的环境又比较恶劣,因此很容易导致船用柴油机发生机械性故障。

为了确保船用柴油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油液分析技术应运而生,借助油液分析技术,能够有效实现对船用柴油机状态的监测和故障分析,以此达到最快实现对船用柴油机故障问题的解决,从而提高航海目的。

一、油液分析技术概述油液分析技术通常被应用于监测船用柴油机的工作装填、故障诊断、实效性分析、预测故障等问题,以此提高柴油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通常情况下,油液分析技术主要可以分为两大内容,第一种是油液中存在磨损颗粒的数量、大小以及形状等多个方面因素及变化情况的研究,第二种是分析油液劣质以及变质的程度,如氧化、硫化等污染,从而达到对油液或者水稀释程度的分析。

由此可见,油液分析技术手段通常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分别是油液理化指标和污染度检测、油液铁谱分析、油液光谱分析等类型。

而对油液分析技术中采用油液设备和仪器类型中,常用的设备类型为油液理化性能分析仪器以及铁谱仪,常用的这些设备如粘度器、铁谱分析仪等。

二、油液分析技术特点和主要分析方法(一)特点油液分析技术主要是对监测设备中所使用到的润滑油、液压油等进行判断,并对监测油性能以及所携带的颗粒数量、大小等因素进行分析,以此得到设备摩擦润滑状况的信息数据。

通过借助这些信息数据,可以为设备维修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支撑,防止设备因为长时间使用或者在恶劣环境下使用而发生重大事故灾害。

油气井液面测试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油气井液面测试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油气井液面测试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摘要:本文首先将油气井液面测试仪的组成、主要工作原理、国内外发展现状、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做了简单的介绍,结合产品及现有技术和资源优势等特点,对今后开展液面测试技术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简要阐述。

关键字:液面测试、工作原理、发展现状1 引言井下液面深度是判断油气井是否正常生产和制定科学油气开发方案的重要依据。

目前普遍采用压力梯度法和回声法进行液面深度测试,前者测试成本高,实时性差,而后者以其测试便捷,成本低、数据实时性高等优点成为国内外油气井液面测试领域的研究热点。

因此,研究开发先进的油气井液面测试技术,为油气开采提供技术装备支持,对推动油气开采以高质量、数字化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油气井液面测试仪概述2.1 油气井液面测试仪分类2.1.1 按压力等级分1.10MPa以下,常规油井测试,井数最多,分布在国内各大油田;2.(10~35)MPa,主要用于天然气井、页岩气井、储气库井和少量的高压油井测试;3.35MPa以上,用于超高压气井液面监测。

2.1.2 按使用方式分1.移动式测试,主要用于测试油气井单次液面深度,属于常规测试;2.短时间连续自动监测,一般测试时间在7天以内,主要用于监测油井液面恢复趋势;3.永置式测试,替代人工测试,长期自动监测。

2.2 液面测试仪组成液面测试仪分为井口装置、记录仪和计算机软件三部分,如图1所示。

其中井口装置由发声机构和压电式换能器组成,主要实现声波的发生和接收;记录仪主要由电源、采集控制电路和显示器组成,主要实现数据的采集、存储和曲线显示等功能;计算机软件,主要实现曲线的展示和计算等功能。

一个性能优良的液面测试仪要有灵活、方便的操作方式,并且安全可靠。

图1 液面测试仪系统组成3国内外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3.1 国外发展现状国外油气井液面测试技术起步早,产品研究与整体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比如,美国Keystone Development D-6B2型双频道回声仪,该产品可以说是国内产品设计的启蒙,采用双频道记录,由“A”笔和“B”笔分别记录液面油管接箍反射波,该设计方案沿用到至今。

2024年油状况监测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油状况监测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油状况监测市场前景分析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对于油品的质量和状况监测的需求日益迫切。

油品的质量和状况对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能源供应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油状况监测市场正逐渐成为一个具有巨大潜力和发展前景的领域。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全球油状况监测市场的规模在过去几年中呈增长趋势,并有望继续扩大。

这主要得益于两方面原因:一是全球油品消耗量的增加,二是对油品质量监管力度的加强。

据预测,未来几年内,全球油状况监测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超过10%,市场规模有望达到数十亿元人民币。

市场主要分为传感器设备、监测系统及服务等多个领域,其中传感器设备市场规模占据主导地位。

市场驱动因素1. 能源需求的增加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能源需求不断增加,而油品作为重要能源供应来源之一,其质量和状况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保证油品的质量和状况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2. 环境保护压力的增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保护环境已成全球共识。

监测油品的质量和状况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政府和企业对于环境保护压力的增加,也促使市场对于油状况监测的需求增加。

3. 法规标准的提高各国针对油品质量和状况的监管要求越来越严格。

通过实施更高的法规标准,监管部门可以确保油品的质量和状况达到规定的标准,促使行业内的企业进行监测和改进,推动油状况监测市场的发展。

市场竞争与发展趋势油状况监测市场竞争激烈,已经涌现出多家知名企业和品牌。

这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市场拓展等方式来提高市场份额。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竞争企业集中在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等。

这些企业在传感器技术、监测系统和数据分析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

未来,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加和油品质量监管要求的提高,油状况监测市场依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要求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等方面持续投入和进步。

油状况监测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三到五年发展趋势报告

油状况监测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三到五年发展趋势报告

油状况监测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三到五年发展趋势报告Titl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Market Situ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of the Oil Condition Monitoring IndustryAbstract:The oil condition monitoring industry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ensuring the efficient and reliable operation of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This article aim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market situ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of the oil condition monitoring industry over the next three to five years.1. Introduction:The oil condition monitoring industry encompasses various techniques and technologies used to assess the quality and health of lubricating oils in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It helps in identifying potential issues, such as contamination, wear, and degradation, allowing for timely maintenance and preventing costly breakdowns.2. Current Market Situation:Currently, the oil condition monitoring industry is experiencing steady growth due to several factors. Firstly,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predictive maintenance strategies in industries such as manufacturing, transportation, and power generation has boosted the adoption of oil condition monitoring systems. Furthermore, the growing emphasis on equipment reliability, efficiency,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has further fueled the market's growth.3. Market Segmentation:The oil condition monitoring market can be segmented based on product type, technology, end-user industry, and geography. Product types include on-site testing kits, handheld devices, and online monitoring systems. Technologies used in oil condition monitoring include spectrometry, viscosity measurement, and infrared analysis. The end-user industries primarily include manufacturing, oil and gas, transportation, and power generation.4.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a.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The oil conditionmonitoring industry is expected to witness significant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over the next three to five years. These advancements will include the integr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and machine learning (ML) algorithms into monitoring systems, allowing for more accurate and predictive maintenance insights.b. Shift towards Remote Monitoring: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and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ies, there will be a shift towards remote monitoring of oil conditions. This trend will enable real-time data collection, analysis, and reporting, reducing the need for manual intervention and enhancing operational efficiency.c. Increased Adoption of Wireless Sensor Technology: The adoption of wireless sensor technology will continue to grow in the oil condition monitoring industry. Wireless sensors offer benefits such as easy installation, cost-effectiveness, and flexibility in monitoring multiple parameters simultaneously.d. Focus on Sustainability: As environmental concernsbecome more prominent, the oil condition monitoring industry will focus on promoting sustainability. This includes the development of eco-friendly lubricants, implementation of energy-efficient monitoring systems, and adherence to regulatory standards.5. Conclusion:The oil condition monitoring industry is poised for significant growth over the next three to five years.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the shift towards remote monitoring, increased adoption of wireless sensor technology, and a focus on sustainability will be the key drivers of this growth. It is essential for companies in this industry to stay updated with the latest trends and invest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o remain competitive in the market.摘要:油状况监测行业在确保机械设备的高效可靠运行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线监测—油液分析的未来之路陈闽杰曾安李秋秋贺石中(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设备状态检测研究所,广东广州,510701)摘要:研究了油液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方向。

通过对基于实验室检测的油液分析技术目前在各个行业领域的应用状况与国内外在线传感器发展情况的分析,说明在线监测将以其时效性与便于维护性而成为未来油液监测的主流。

另一方面,分析了在线监测目前仍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监测系统的构建模型,讨论了在线油液监测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实时监测,油液分析,视情维护,专家系统Online Monitoring - the road ahead of Oil AnalysisCHEN Min-jie, ZENG An, LI Qiu-qiu, HE Shi-zhong(GMERI Equipment Condition Detect institute Guangzhou 510701, China)Abstract: The trend and direction of oil analysis is discuss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the application of lab based oil analysis technology in commercial and military area and the online sensor development to indicate that the online monitoring will be the mainstream by its real time and easy to service characteristics. On the other hand, analyze the deficiency of online monitoring, put forward a construction model of monitoring system and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of online oil monitoring in future.Key words: real time monitoring; oil analysis; condition based maintenance; expert system1. 前言油液状态监测的首要目的是对油品劣化、污染和机械磨损的早期发现与预警。

首先,机械磨损的早期发现是设备视情维修的基础,可以在设备发生严重磨损与失效之前安排检修,减少设备损坏;其次,根据设备状态合理安排检修时间,减少故障停机与定期检修对生产的影响;再次,提高了设备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提高了生产率。

此外,对油品的劣化与污染的早期发现与预警,是从根源上切断作者简介:陈闽杰,(1983-),男,硕士学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设备润滑故障诊断与状态检测技术研究。

设备异常磨损的诱因。

基于实验室检测的油液分析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中,同时也逐步显露出其存在不足的一面。

而在线式检测以其时效性与便于维护性备受人们关注。

随着传感器技术与人工智能的日渐成熟,实时油液监测系统的开发也提上了日程。

本文讨论了离线式油液监测在工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在线式油液分析如何用自身的优势来解决这些问题。

另一方面,通过对在线传感器发展现状的分析,说明了在线监测下一步的应用场合。

2. 离线式油液监测的现状离线油液分析即实验室分析,它主要基于石油产品质量评定方法、光谱元素分析与铁谱技术,从设备润滑系统或液压系统中取出一小瓶样品,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并依靠专家经验对设备的油质状态、污染状态与磨损状态进行评价并给出指导建议,全部结果输入计算机系统,以方便查阅并形成历史趋势。

离线监测是目前油液分析的主要形式,在为汽车、港口、石化、冶金、制气、化工、石油开采、运输、水泥、电力等行业的大型压力机、大型减速箱、气体压缩机、高精度伺服液压系统、大型燃气透平机、大型水轮机组等关键设备的润滑磨损状态分析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离线监测也存在一些固有的问题。

2.1 技术上的问题1.检测消耗时间太长。

目前油液分析实验室采用的是石油产品质量评定的标准方法与检测实验室的管理体系,需要时间长,一般完成一个样品的检测全过程需要二到五天时间。

检测结果精确,但事实上在状态监测中更注重的是趋势而不是数据的精度。

2.部分检测仪器价格昂贵,体积庞大,不适合在企业一级推广使用。

3.分析铁谱对人员素质的依赖较大,不适合大面积推广以及检测流程的提速。

2.2 应用中的问题1.取样不一定有代表性。

有些大型润滑系统的用油量可到几十立方,而离线监测的取样量一般只有几百毫升。

典型磨损颗粒被稀释而不一定能够被及时发现。

2.送检周期太长。

一般从取样到送至最近的专业油液实验室,到得到分析报告,需要几天甚至几个星期时间。

3.应用地域有限制。

有些交通不便的企业或取样不便的设备很难开展定期的离线监测。

如远洋船舶与风电齿轮箱。

3. 在线监测的特点与应用对大部分被监测系统来讲,离线分析是完全能够满足需要而不存在上述的种种问题。

但是对于部分关键设备,如连续生产线上的设备、不能轻易停机的设备和无法开展定期油液监测的大型设备来说,在线监测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3.1 在线监测的优势1.实时监测。

完成一次在线监测一般只需要几分钟到几十分钟的时间。

结果自动进入数据库。

2.无需取样。

直接对回油管或齿轮箱中的油液进行分析,避免了取样不具代表性和二次污染等问题。

也同时解决了难取样系统的困扰,以及取样的人工成本。

3.2 在线监测当前存在的不足1.前期投入成本高昂。

包括传感器的成本与监测软件系统的成本使得在线监测的大范围应用存在很大困难。

2.技术稳定性有待验证。

作为一项新生技术,有些传感器没有经历过工业现场的长期考验。

3.3 在线监测的应用1.轧钢线、冲压线等连续生产线上的大型设备,为了不影响整条生产线的停顿,必须保持关键设备的正常运转。

2.透平机组,包括水电厂大型水轮机、火电厂蒸汽轮机等,一旦发生故障停机,损失巨大,并且影响电网稳定。

3.风电场风机齿轮箱。

数量众多,取样难度大,并且油样寄送也不方便。

4.远洋船舶上大型柴油机与液压系统。

远洋航行时无法送油样至岸基实验室,船载检测设备能力有限。

4. 在线传感器的发展现状与离线监测技术一样,在线监测传感器也可以相应地分为三大类:油品品质、元素分析与油中颗粒。

油品品质包括各种直接或间接测量油品的添加剂消耗,氧化,热分解或其他理化性质,同时也包括在离线监测中被归为污染范畴的油中水含量,因为在在线监测中油中水含量会导致油品本身品质的变化。

元素分析用于分析油中的污染元素、磨损金属元素与添加剂元素的含量。

油中颗粒包括对油中金属与非金属颗粒的尺寸、数量的测量和可能的来源的判断。

4.1 油品品质传感器目前对油品品质的测量较为成熟的方法包括油品粘度、介电常数和水饱和度的测量。

其中介电常数与水饱和度有多家成熟的商业化产品,包括kittiwake油品品质传感器、Kavlico油品品质传感器、Lubrigard介电传感器、kittiwake公司的FG-K16946-KW相对湿度变送器和芬兰V AISALA公司的MMT330相对温湿度变送器等等。

我国先波公司的FWS-2型在线液体粘度传感器也在工业实践中取得不错的应用效果。

另外基于红外光谱原理的传感器也正在开发中,这种传感器能够测量油品的氧化、添加剂消耗、燃油稀释及含水量等指标,以Foster-Miller的油品状态监测器为代表。

4.2 元素分析传感器与实验室元素分析仪器主要基于ICP-AES不同,在线元素分析主要基于X射线荧光光谱法。

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品是美国Advance Technology Materials Research 的XFS与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的XRF。

但由于价格昂贵等原因,目前实现工业应用还有较大困难。

4.3 油中颗粒传感器对油中颗粒的检测,既有单纯对油中颗粒进行颗粒计数的,如HIAC、Hydac、Pall、PAMAS等公司的相关产品;也有专门针对油中磨损金属颗粒进行检测,以判断设备磨损量的,如kittiwake、Eaton、MACOM、GasTOPS、Manor等公司的相关产品。

还有一种将颗粒计数与磨损分析相结合的产品,以LaserNet Fines为代表。

它采用在4微米到大于100微米的范围按照颗粒大小和特征进行排列的激光图像处理技术来分析颗粒。

尽管有些油液监测技术工作者对其结果的可靠性表示质疑,但是商业应用上,它无疑是成功的。

西安交通大学以谢友柏院士为首的研究团队开发的在线铁谱仪既能够分析油中的大小磨损颗粒含量,也能够获取磨粒的实时图像,具有其它产品不具备的独特优势。

5. 在线监测系统的构建与发展方向5.1 在线检测系统的构建对于不同的润滑系统,所需要监测的指标也不相同。

如柴油机润滑系统不需要监测污染度指标,风机齿轮箱的监测重点在于磨损状态分析。

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监测对象及监测重点来选择相应的传感器。

图1为某一透平机系统采用的监测系统框图。

图1 透平机组监测系统框图1.控制器软件功能实现对各个传感器的数据采集接收,并通过以太网或GPRS送往控制室的上位计算机;负责对所采集信号的补偿和校准,以及数据采集参数的设定。

2.上位机软件功能接收从集成传感器传来的采样数据,并可以包含实时显示、数据存储、趋势分析、超限报警、智能诊断和维护建议等功能。

5.2 在线监测系统的发展方向1.智能诊断对于实时监测系统来说,利用利用专家知识库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一定程度的智能诊断是必须的。

它能够有效减少对专业人员的依赖,方便设备运维人员及时采取措施。

更进一步的话,可以实现诊断专家知识库的自学习,在监测的过程中,根据所监测的数据结果来修正之前的判断依据,使专家系统诊断更加全面可靠。

2.远程诊断专家系统并不能完全代替油液监测技术专家。

在发生企业无法单独解决的润滑故障问题时,可通过远程诊断系统将被监测设备的数据发送至远程故障诊断中心,由润滑故障诊断专家进行会诊。

3.多手段融合作为三大监测手段中的振动监测与参数监测早已经实现了在线方式并获得了广泛的运用。

在油液监测实现在线化后,能够使三大手段的融合在同一套监控软件中,实现全面监测与综合故障诊断,进一步提高设备的运行可靠性。

4.远程监测形成一个覆盖多行业、多服务对象的专家网络中心,由位于各个企业的在线式检测系统向诊断专家中心实时传输监测数据,并融合离线式检测数据和设备的运行状态参数,由故障诊断专家出具诊断建议,指导协助工矿企业的设备主管及时安排设备的设备维护。

实现由多参数监测(粘度、水分、磨损、污染度、油温)——多检测点监控(单一企业的多个受控机组)——多手段融合(离线、在线、设备参数)——多行业专家网络中心组成的层级网络专家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