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doc
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考试总分:120 分)一、默写(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16分)1.(16分)古诗文默写。
(1).《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洪大凶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句(写景句):__________,__________。
(3).毕业多年后,当你再回母校,发现已物是人非,也许会像崔颢一样在诗中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感慨。
(4).正因为白居易有一双发现美、发现春天的眼睛,所以他会在西湖美景中不能自己,乃至流连忘返:“__________,__________。
”(5).陶渊明《饮酒》中用问答形式表明内心清静就能远离喧嚣之意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6).山水花鸟,常常成为文人墨客情感的寄托,心意的象征。
国都沦陷之时,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抒发悲痛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人善用诗词抒发壮志难酬的感慨,杜牧身临赤壁,用“__________,__________”提出了一个与历史事实相反的假设,含蓄地表现出胸怀大志却不被重用的不平之气。
(8).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那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填空题(本题共计2小题,总分7分)2.(4分)成语填空。
金榜( )名言简意( ) 悬梁刺( ) 心有余( )3.(3分)人们常常用对联来怀念先贤,歌颂他们的美德。
请写出下列对联所赞美的人物。
(1).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 )(2).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 )(3).铜板铁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 )三、语言表达(本题共计2小题,总分5分)4.(2分)请根据下面的材料,补写对联。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一.知识积累(16分)散文犹如文字的宝石,是心灵的花朵,是从灵魂的泉眼中涌出的汩.汩清泉。
在朱自清笔下,父亲为“我”买橘子时爬上爬下,看到.那臃肿的背景、蹒.跚动作,这时“我”才觉察到,父亲悄悄变老了:在茅盾笔下,白杨精神以高尚、正义为魂魄,以伟岸、峻拔为外形,以粗犷豁达,不折不挠.的为风骨,它是西北大地生机的象征:在汪曾祺笔下,昆明的雨季明亮,丰满、浓绿,字里行间流露出作家内心深厚的昆明情结,就是这种的情结,让汪老在年近时,还几度千里迢.迢来到昆明,寻觅自己青年时代留下的足迹.1.上面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汩.汩(gǔ)蹒.跚(pán)不折不挠.(náo)千里迢.迢(tiáo)B.汩.汩(gū)蹒.跚(mán)不折不挠.(ráo)千里迢.迢(zhāo)C.汩.汩(gǔ)蹒.跚(mán)不折不挠.(náo)千里迢.迢(zhāo)D.汩.汩(gū)蹒.跚(pán)不折不挠.(ráo)千里迢.迢(tiáo)2.上面语段横线处填写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气概篷勃魂牵梦萦古希B.气概蓬勃魂牵梦萦古稀C.气慨蓬勃魂牵梦莹古希D.气慨篷勃魂牵梦莹古稀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秋日里,来趵突泉欣赏菊花的游人络绎不绝,公园外的车辆摩肩接踵....。
B.面对浩如烟海....的商品,我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C.小明在图书馆翻找了半天终于发现了心仪已久的小说,可谓妙手偶得....。
D.在航天强国的道路上,中国航天人殚精竭虑....,勇攀高峰,逐渐将梦想化作现实。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劳动课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快乐,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B.纵观古今,每一个实现梦想的人,都会经历追梦、筑梦、圆梦三个阶段。
C.长期吃外卖快餐的人容易生病,是因为油盐聂入过度以及饮食结构不合理造成的。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共12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凌.空(líng)浩瀚.(hàn)屏息敛.声(lǎn)B.绯.红(fēi)佃.农(diàn)藏污纳垢.(gòu)C.燥.热(zào)婆娑.(suō)触.目伤怀(chù)D.卑.微(bēi)格调.(diào)惟妙惟肖.(xiào)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阶砌旁边栽着几丛书带草,墙上曼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B.远远望去,在一座雄伟峻俏的山里,游击队员们正穿过树林。
C.据后代文人考定,《清明上河图》可能作于政和至宣和年间。
D.它们那些略带蓝色荧光的美丽轮廓,也许正闪耀在黑暗之中。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他是一个和颜悦色....继承了父母的家业,在他的....的人,总能非常友好地对待身边人。
他在三十岁时白手起家领导下,他的公司变成了国际型的大公司。
做事一丝不苟....的他总能轻松应对工作中的挑战,当然,在成功的路上,他也遇见了许多困难,但他那不折不挠....的精神品质始终支撑着他向前走,寻找着更多的可能性。
A.和颜悦色B.白手起家C.一丝不苟D.不折不挠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学校开展和筹划了一场趣味运动会,让同学们在这个冬天感受到了运动的快乐。
B.经过了激烈的比赛,中国代表队在成都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中获得了冠军。
C.考生在考试前如果吃得太饱,可能会延长消化时间,降低做题效率和考试状态。
D.学校此次的表彰对象,主要是面向参与过班级自主管理并且表现突出的学生们。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5.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问题。
(12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初二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初二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哪个数是无理数?A. 2.5B. πC. 0.333...D. √42. 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20°,那么这个角的度数是多少?A. 60°B. 30°C. 90°D. 120°3. 以下哪个选项表示的是一次函数?A. y = 2x + 3B. y = x^2 + 1C. y = 1/xD. y = √x4.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8,那么第三边的长度是多少?A. 3B. 5C. 8D. 105. 一个数的平方根是它本身的数有几个?A. 0个C. 2个D. 3个6. 已知一个圆的半径为3,那么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A. 9πB. 18πC. 27πD. 36π7.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这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A. 正数B. 负数C. 非负数D. 非正数8.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5,那么这个数是多少?A. 5B. -5C. 0D. 109. 以下哪个选项是不等式?A. 2x + 3 = 7B. 2x + 3 > 7C. 2x + 3 < 7D. 2x + 3 ≤ 710. 一个数的立方根是它本身,这个数是以下哪个?A. 0B. 1D. 8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一个角的余角是45°,那么这个角的度数是________。
12. 一个数的平方是25,那么这个数是________或________。
13.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的度数之和是________。
14.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那么这个数是________或________。
15. 一个数的立方是-8,那么这个数是________。
16. 一个数的倒数是1/3,那么这个数是________。
17.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40°,那么顶角的度数是________。
18. 一个圆的周长是2πr,那么这个圆的半径是________。
初二上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初二上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地球是平的B. 地球是圆的C. 地球是三角形D. 地球是正方形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的传统节日?A. 春节B. 圣诞节C. 端午节D. 中秋节答案:B3.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数学表达式?A. 2 + 3 = 5B. 3 × 4 = 12C. 6 ÷ 2 = 3D. 8 - 4 = 10答案:C4.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物理现象?A.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D. 光不能在空气中传播答案:B5.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化学元素符号?A. 金 - AuB. 银 - AgC. 铜 - CuD. 铁 - Fe答案:A6.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历史事件?A. 秦始皇统一六国B. 秦始皇统一八国C. 秦始皇统一九州D. 秦始皇统一十国答案:A7.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地理现象?A.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B.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C.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D.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答案:B8.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生物分类?A. 人类属于植物界B. 人类属于动物界C. 人类属于真菌界D. 人类属于细菌界答案:B9.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英语语法?A. I am go to school.B. I go to school.C. I am going to school.D. I go to the school.答案:C10.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计算机术语?A.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生物病毒B.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恶意软件C.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良性软件D.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操作系统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________小时。
答案:242. 中国的首都是________。
答案:北京3. 圆的面积公式是________。
湖北省十堰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考试卷(解析版)(初二)期末考试.doc

湖北省十堰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考试卷(解析版)(初二)期末考试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 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 题 xx 题 xx 题 总分 得分一、xx 题(每空xx 分,共xx 分)【题文】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A. 3,4,8B. 3,4,7C. 5,6,10D. 5,6,11 【答案】C【解析】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可得选项A 因为3+4<8,不能组成三角形;选项B 因为3+4<8,不能组成三角形;选项C 因为5+6>10,能组成三角形; 选项D 因为5+6=11,不能组成三角形,故选C.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题文】下列几何图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角B. 等边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D. 直角三角形 【答案】D【解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可知选项A 、B 、C 都是轴对称图形,选项D 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较为简单,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题文】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A. 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部B.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C. 三角形不一定具有稳定性D.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可能在三角形的内部或外部 【答案】B【解析】选项A ,三角形的三条高不一定在三角形内部,选项A 错误;选项B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正确;选项C ,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选项C 错误;选项D ,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在在三角形的内部,选项D 错误,故选B.【题文】如图,AD 和BC 相交于O 点,OA=OC ,用“SAS”证明△AOB≌△COD 还需( )A. AB=CDB. OB=ODC. ∠A=∠CD. ∠AOB=∠COD 【答案】B评卷人得分【解析】分析:选项A,添加AB=DC,不能根据SAS证两三角形全等;选项B,根据条件OB=OD,∠AOB=∠DOC 和OA=OC,能根据SAS证两三角形全等;选项C,根据条件∠A=∠C,,OA=OC,∠AOB=∠DOC,根据ASA 能证两三角形全等;选项D,添加条件∠AOB=∠COD不能证两三角形全等,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SAS,ASA,AAS,SSS,熟知这些评定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题文】下列各式运算正确的是()A. B.C. D.【答案】C【解析】选项A,不是同类项,不能够合并,错误;选项B,,选项错误;选项C,,正确;选项D,,选项错误,故选C.【题文】若分式有意义,则x满足的条件是()A. B. C. D.【答案】D【解析】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为0可得x-3≠0,即x≠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属于基础题.【题文】下列因式分解结果正确的是()A. B.C. D.【答案】C【解析】选项A,结果不是整式的积的形式,因而不是因式分解,故选项错误;选项B,,故选项错误;选项C,属于因式分解的形式,正确;选项D,,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因式分解的定义,因式分解就是把多项式变形成整式的积的形式,因式分解是整式的变形,是一个恒等变形.【题文】如图,△ABC中,BD,CD分别平分∠ABC,∠ACB,过点D作EF∥BC交AB,AC于点E,F,当∠A 的位置及大小变化时,线段EF和BE+CF的大小关系为()A. EF>BE+CFB. EF=BE+CFC. EF<BE+CFD. 不能确定【答案】B【解析】由BD平分∠ABC得,∠EBD=∠DBC,再由 EF∥BC,可得∠EDB=∠DBC,即可得∠EBD=∠EDB,所以ED=BE;同理可得,DF=FC,所以EF=ED+DF=BE+FC,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角平分线定义的应用,关键是推出ED=BE 和DF=FC.【题文】若,则的值为()A. 4B. 3C. 1D. 0【答案】C【解析】把a+b=1代入得,=(a-b)(a+b)+2b=a-b+2b=a+b=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和整体代入,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题文】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DF分别是△ABD和△ACD的高,连接EF交AD于G.下列结论:①AD垂直平分EF;②EF垂直平分AD;③AD平分∠EDF;④当∠BAC为60°时,AG=3DG,其中不正确的结论的个数为()A. 1B. 2C. 3D. 4【答案】A【解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可得DE=DF,利用HL定理可证得Rt△ADE≌Rt△ADF,即可得∠ADE=∠ADF ,所以AD平分∠EDF,③正确;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可得AD垂直平分EF,①正确,②错误;由∠BAC=60°可得∠EAD=30°,根据在直角三角形中,30°的锐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可得2DG=DE,2DE=AD,所以AD=4DG,即可得AG=3DG,所以④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属于中等难度的题目,正确判定Rt△ADE≌Rt△ADF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题文】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她的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已知显微镜下的某种疟原虫平均长度为0.0000015米,该长度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____米.【答案】1.5×10-6【解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所以0.0000015=1.5×10﹣6.点睛: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题文】如图,在△ABC中,∠BAC=40°,∠B=75°,AD是△ABC的角平分线,则∠ADC=__________.【答案】95°【解析】已知AD平分∠CAB,∠BAC=40°,可得∠DAB=∠BAC=20°,再由∠B=75°,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ADC=∠DAB+∠B =20°+75°=95°.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定义的应用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属于基础题.【题文】如图,在△ABC中,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E=3cm,△ABD的周长为13cm,则△ABC的周长为______________.【答案】19cm【解析】由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可得DA=DC,CE=AE=3cm,所以AC=6cm,又因△ABD的周长为13cm,可得AB+BD+AD=13cm,即AB+BD+DC=13cm,所以AB+BC+AC=13+6=19cm,即可得△ABC的周长为19cm.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利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得到相应线段相等,属于基础题.【题文】若,,则代数式的值是______________.【答案】-1【解析】=,把,代入得,原式=-1.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综合运用及整体代入思想,正确进行因式分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题文】将等边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如果∠1=40°,∠2=50°,那么∠ 3的度数等于______________.【答案】12°【解析】等边三角形的内角的度数是60°,正方形的内角度数是90°,正五边形的内角的度数是108°,则∠3=360°-60°-90°-108°-∠1-∠2=1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多边形的内角,熟知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各内角的度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题文】如图,∠BAC的平分线与BC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D,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AB=11,AC=5,则BE=______________.【答案】3【解析】如图,连接CD,BD,已知AD是∠BAC的平分线,DE⊥AB,DF⊥AC,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DF=DE ,∠F=∠DEB=90°,∠ADF=∠ADE,即可得AE=AF,又因DG是BC的垂直平分线,所以CD=BD,在Rt△CDF 和Rt△BDE中,CD=BD,DF=DE,利用HL定理可判定Rt△CDF≌Rt△BDE,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E=CF ,所以AB=AE+BE=AF+BE=AC+CF+BE=AC+2BE,又因AB=11,AC=5,所以BE=3.点睛:此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此题难度适中,正确作出辅助线,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题文】计算:(1);(2).【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1)利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法则计算后合并同类项即可;(2)先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计算中括号里面的式子,合并同类项后再利用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计算即可.试题解析:(1)解:原式=(2)解:原式=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掌握整式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题文】因式分解:(1);(2).【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1)先提公因式a后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2)先提公因式后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即可.试题解析:(1)解:原式=(2)解:原式=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因式分解,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题文】解分式方程:.【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最简公分母2(x+3),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解整式方程后检验即可.试题解析:方程两边同乘以得:解这个整式方程得:检验:当时,∴是原方程的解点睛:注意解分式方程一定要验根.【题文】先化简,再求值:,其中.【答案】,3【解析】试题分析:先根据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把原式进行化简,再把x的值代入进行计算即可.试题解析:原式=当时,原式点睛:分式混合运算要注意先去括号;分子、分母能因式分解的先因式分解;除法要统一为乘法运算,熟知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题文】如图,点E,F在BC上,AB=DC,∠A=∠D,∠B=∠C.求证:BE=FC.【答案】证明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利用ASA证明△ABF≌△DC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F=CE,再由BF-EF=CE-EF,即可得BE=CF.试题解析:在△ABF与△DCE中,∴△ABF≌△DCE(ASA)∴BF=CE∴BF-EF=CE-EF,∴BE=CF点睛: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中考中比较常见的知识点,一般难度不大,需熟练掌握.【题文】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2,4), B(3,1),C(-2,-1).(1)求△ABC的面积;(2)在图中作出△ABC关于x轴的对称图形△A1B1C1,并写出点A1,B1,C1的坐标.【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1)利用△ABC所在矩形的面积减去3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即可;(2)根据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的特征直接写出点A1,B1,C1的坐标即可.试题解析:(1)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变换,根据题意正确找到点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题文】某施工队要铺设一条长为1500米的管道,为了减少施工对交通造成的影响,施工队实际的工作效率比原计划提高了20%,结果比原计划提前2天完成任务.求施工队原计划每天铺设管道多少米?【答案】125【解析】试题分析:设施工队原计划每天铺设管道x米,根据本题的等量关系“原计划用时=实际用时+2”,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试题解析:设施工队原计划每天铺设管道x米根据题意列方程得:解这个方程得:经检验: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答:施工队原计划每天铺设管道125米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正确审题,找对等量关系列方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题文】如图1,△ABC和△ADE都是等边三角形.(1)求证:BD=CE;(2)如图2,若BD的中点为P,CE的中点为Q,请判断△APQ的形状,并说明理由.【答案】(1)证明见解析(2)△APQ是等边三角形【解析】试题分析:(1)已知△ABC和△ADE都是等边三角形,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AC,AD=AE ,∠BAC =∠DAE=60°.再证得∠BAD =∠CAE,根据SAS定理即可证明△ABD≌△AC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BD=CE;(2)△APQ是等边三角形,根据已知易证△ABP≌△ACQ,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P=AQ ,∠BAP=∠CAQ ,再由∠BAP+∠CAP =∠CAQ+∠CAP可得∠PAQ=∠BAC=60°,即可判定△APQ是等边三角形.(1)证明:∵△ABC和△ADE都是等边三角形,∴AB=AC,AD=AE,∠BAC =∠DAE=60°.∴∠BAC-∠DAC =∠DAE-∠DAC,即∠BAD =∠CAE.在△ABD与△ACE中,∴△ABD≌△ACE(SAS)∴BD=CE(2)解:△APQ是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P是BD中点,Q是CE中点,BD=CE,∴BP=CQ .∵△ABD≌△ACE∴∠ABP=∠ACQ .在△ABP与△ACQ中∵∴△ABP≌△ACQ(SAS),∴AP=AQ,∠BAP=∠CAQ ,∴∠BAP+∠CAP =∠CAQ+∠CAP,∴∠PAQ=∠BAC=60°∴△APQ是等边三角形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稍微有点难度,属于中档题.【题文】已知:点A(4,0),点B是y轴正半轴上一点,如图1,以AB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C.(1)当点B坐标为(0,1)时,求点C的坐标;(2)如图2,以OB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OBD,点D在第一象限,连接CD交y轴于点E.在点B运动的过程中,BE的长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BE的长;若变化,请说明理由.【答案】(1)C(-1,-3)(2)在B点运动过程中,BE长保持不变,值为2【解析】试题分析:(1)过C作CM⊥y轴于M,根据已知条件易证△BCM≌△ABO (AAS)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M=BO=1,BM=AO=4,所以OM=3,即可得C(-1,-3);(2)在B点运动过程中,BE长保持不变,值为2,过C作CM⊥y轴于M,由(1)可知:△BCM≌△ABO,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M=BO, BM=OA=4;在判定△BCM≌△ABO (AAS) ,即可得BE=EM,从而求得BE的长.试题解析:(1)解:过C作CM⊥y轴于M.∵ CM⊥y轴,∴∠BMC=∠AOB=90°,∴∠ABO+∠BAO=90°∵∠ABC=90°,∴∠CBM+∠ABO=90°,∴∠CBM=∠BAO在△BCM与△ABO中∵∴△BCM≌△ABO (AAS) ,∴CM=BO=1,BM=AO=4,∴OM=3,∴C(-1,-3)(2)在B点运动过程中,BE长保持不变,值为2,理由如下:过C作CM⊥y轴于M,由(1)可知:△BCM≌△ABO,∴CM=BO,BM=OA=4.∵△BDO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O=BD, ∠DBO=90°,∴CM=BD, ∠DBE=∠CME=90°,在△DBE与△CME中,∵∴△DBE≌△CME(AAS)∴BE=EM∴BE=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题目的综合性比较强,难度中等.。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题》附答案解析

故答案为4.
[点睛]本题考查了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能根据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展开是解此题的关键.
14.已知4y2+my+1是完全平方式,则常数m的值是______.
[答案]4或-4
[解析]
[详解]∵4y2-my+1是完全平方式,
∴-m=±4,即m=±4.
故答案为4或-4.
15.如图,∠AOB=60°,OC平分∠AOB,如果射线OA上的点E满足△OCE是等腰三角形,那么∠OEC的度数为________
5.如图,AB//DE,AC//DF,AC=DF,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DEF的是
A.AB=DEB.∠B=∠EC.EF=BCD.EF//BC
6.已知 ,则分式 的值为()
A.1B.5C. D.
7.一个多边形 每一个外角都等于36 ,则该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A 1080°B. 900°C. 1440°D. 720°
(1)求原计划每天铺设路面的长度;
(2)若市政部门原来每天支付工人工资为600元,提高工效后每天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增长了30%,现市政部门为完成整个工程准备了25 000元的流动资金.请问,所准备的流动资金是否够支付工人工资?并说明理由.
23.阅读理解:
(x-1)(x+1)=x2-1,
(x-1)(x2+x+1)=x3-1,
③∵∠1=∠B=30°,∴AD=BD.∴点D在AB的中垂线上.故③正确.
④∵如图,在直角△ACD中,∠2=30°,∴CD= AD.
∴BC=CD+BD= AD+AD= AD,S△DAC= AC•CD= AC•AD.
∴S△ABC= AC•BC= AC•A D= AC•AD.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活动一.草木有情】(30分)1.王同学为活动拟写了一条宣传标语,请你用正楷或行楷临摹它草木且作无声诗草木且作无声诗2.同学们玩起了“飞花令”游戏,规则约定每人背诵的诗句必须包含“花”字请你填补下面空白.小明:唐代诗人杜牧在《山行》中写道“①”.小林:我想到宋代女词人②在《如梦令》中的“兴尽晚回舟,③" 一句.小刚:宋朝词人晏殊的《浣溪沙》中有“④”是带“花”字的小童:杜甫《春望》一诗的颈联“⑤,恨别鸟惊心”也是带“花”字的小明:小童,这句诗不是颈联,应该是⑥联.小童:哦,是我搞错了.3.下面是小林同学写的一则关于树的片段,请你参与修改家门口这棵高大的梧桐树从从容容地经受了风雨的岁月,它高大起来,繁盛起来你看,这树一傲然挺立在寒风之中,没有丝毫倦dai®.它的qi6②枝旁yi③斜出,抵挡住严霜的侵袭.在喧xiao®的人世间,这样一棵好树,让人佩服. (1)根据读音和语境,填补其中的汉字.①②③④(2)片段开头画线句是病句,请结合所学的句子成分和主干的知识,向小王分析错误并修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3)小童同学说,片段结尾画线句,如改成反问句,可以增强表达效果请你先试着改一改,再比较分析反问句的表达效果好在哪里.反问句:分析:4.小青同学想要策划一场“人间草木”的知识大赛,她在网上搜索了一些资料请你参与她的活动.(1)辨析下面几种说法,有错一项是()A.《愚公移山》一文中,智叟嘲笑愚公”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毛”指草木B.《白杨礼赞》是我国著名现代文学C.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用两D.《寂静的春天》是一本外国诗集,(2)小青搜集到一则咏菊古诗,下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菊的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菊的象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二•人间有味】(40分)小青同学还与大家分享了两则与茶文化相关的文章,请你一起来品读.任务一:品读《兰雪茶》兰雪茶【明】张岱日铸①者,越王铸剑地也.茶味棱棱②,有金石之气.……(余)遂募歙③人入日铸.A拘法、掐法、挪法、撒法、扇法、炒法、培法、藏法,一如松衰.他泉渝⑤之,香气不出用杂入茉莉再三较量用敞口瓷瓯淡放之候其冷;C以旋滚汤冲泻之.色如竹箨⑥方解,绿粉初匀;又如山窗初曙,透纸黎光.口取清妃白⑦.倾向素瓷,真如百茎素兰同雪涛并泻也.……余戏呼之“兰雪”.四五年后,“兰雪茶”一哄如市焉.越⑧之好事者不食松萝,止食兰雪.(选自《陶庵梦忆》,有删节)【注】①日铸,即日铸岭,位于浙江②棱棱,形容茶叶味道浓厚、清朗.③歙,安徽歙县.④松萝,当时的安徽名茶.⑤瀹yuB,煮.⑥箨tub,竹笋上一片一片的皮.⑦清妃白,一种细瓷、色浅、形曲的杯子⑧越,指浙江一带.5.阅读选文,用“/”标出下面句子停顿,标三处杂入茉莉再三较量用敞口瓷瓯淡放之候其冷6.有同学不理解文中“以旋滚汤冲泻之”中“旋”的意思,查阅了《古汉语字典》,下面四个义项中,符合语境的是().A转动 B.返回 C.随即 D.屡次7.下面是小黄在摘抄时,脱漏了的文字.它应该放在文中处.(在文中A、B、C、D中选择正确的位置.)煮禊泉,投以小罐,则香太浓郁.8.同学们特别喜欢文中“色如竹箨方解,绿粉初匀;又如山窗初曙,透纸黎光”这几句话,请你一起来赏析.任务二:品读《寻常茶话》寻常茶话汪曾祺我的家乡有“喝早茶”的习惯,或者叫做“上茶馆”.上茶馆其实是吃点心,包子、蒸饺、烧麦、千层糕……茶自然是要喝的.在点心未端来之前,先上一碗干丝.我们那里原先没有煮干丝,只有烫干丝干丝在一个敞口的碗里堆成塔状,临吃,堂倌把装在一个茶杯里的佐料一酱油、醋、麻油浇入喝热茶,吃干丝,一■绝!抗日战争时期,我在昆明住了七年,几乎天天泡茶馆.“泡茶馆”是西南联大学生特有的说法.本地人叫做“坐茶馆”,“坐”,本有消磨时间的意思,“泡”则更胜一筹这是从北京带过去的一个字,“泡” 者,长时间地沉溺其中也,与“穷泡”、“泡蘑菇”的“泡”是同一语源联大学生在茶馆里往往一泡就是半天.干什么的都有,聊天、看书、写文章.有一位研究生,可称泡茶馆的冠军.此人姓陆,是一怪人.他曾经徒步旅行了半个中国,读书甚多,而无所着述,不爱说话他简直是“长”在茶馆里.上午、下午、晚上,要一杯茶,独自坐着看书.他连漱洗用具都放在一家茶馆里,一起来就到茶馆里洗脸刷牙.听说他后来流落在四川,穷困潦倒而死,悲夫!老北京早起都要喝茶,得把茶喝“通” 了,这一天才舒服无论贫富,皆如此.一九四八年我在午门历史博物馆工作.馆里有几位看守员,岁数都很大了.他们上班后,都是先把带来的窝头片在炉盘上烤上,然后轮流用水汆坐水沏茶.茶喝足了,才到午门城楼的展览室里去坐着.他们喝的都是花茶.北京人爱喝花茶,以为只有花茶才算是茶.我不太喜欢花茶,但好的花茶例外,比如老舍先生家的花茶老舍先生一天离不开茶.他到莫斯科开会,苏联人知道中国人爱喝茶,倒是特意给他预备了一个热水壶可是,他刚沏了一杯茶,还没喝上几口,一转脸,服务员就给倒了.老舍先生很愤慨地说:“他不知道中国人喝茶是一天喝到晚的!” 一天喝茶喝到晚,也许只有中国人如此.外国人喝茶都是论“顿”的,难怪那位服务员看到多半杯茶放在那里,以为老先生已经喝完了,不要了.龚定庵以为碧螺春天下第一.我曾在苏州东山白的“雕花楼”喝过一次新采的碧螺春.“雕花楼”原是一个华侨富商的住宅,楼是进口的硬木造的,到处都雕了花,八仙过海、福禄寿三星、龙、凤、牡丹…… 真是集恶俗之大成.但碧螺春真是好.不过茶是泡在大碗里的,我觉得这有点煞风景.后来问陆文夫,文夫说碧螺春就是讲究用大碗喝的.茶极细,器极粗,亦怪!我还在湖南桃源喝过一次擂茶.茶叶、老姜、芝麻、米,加盐放在一个擂钵里,用硬木的擂棒“擂”成细末,用开水冲开,便是擂茶.茶可入馔,制为食品.杭州有龙井虾仁,裘盛戎曾用龙井茶包饺子,可谓别出心裁日本有茶粥.茶粥是啥样的呢?我曾用粗茶叶煎汁,加大米熬粥,自以为这便是“茶粥”了.有一阵子,我每天早起喝我所发明的茶粥,自以为很好喝.四川的樟茶鸭子乃以柏树枝、樟树叶及茶叶为熏料,吃起来有茶香而无茶味曾吃过一块龙井茶心的巧克力,这简直是恶作剧!用上海人的话说:巧克力与龙井茶实在完全“弗搭界”.(选自《记忆中的星光:光明日报65年文艺作品选萃》,2014年6月版,有删改)9.同学们发现,作者围绕着“茶”,将记忆中与之相关的人、事娓娓道来请你按照提示依次概括家乡“喝早茶”的习惯一一——老北京人早起都要喝茶——______________ :——“我”在湖南桃源喝擂茶——:__________10.赏读中,同学们发现有些词语有特定的语境义,请你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语境义(1)老北京早起都要喝茶,得把茶喝“通” 了,这一天才舒服..(2)不过茶是泡在大碗里的,我觉得这有点煞风景.・・・(3)用上海人的话说:巧克力与龙井茶实在完全“弗搭界”.• • •11.关于选文第②节结尾处画线句,有同学提出质疑,认为它与该节内容无关,可以删去对此,你如果同意,请补充理由;你如果不同意,请阐述理由.12.有同学把选文与《昆明的雨》进行比较阅读,发现它们在语言上都充分体现了汪曾祺散文的语言风格——“平淡有味”.请你从文中摘抄一处,加以品味.摘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品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三•昆虫有灵】(10分)草木有情,昆虫有灵,小曦同学也跟大家分享了他找到几则材料,请你一起来研读探究【材料一】【材料二】假使它估量到外面有雨或风暴——纤弱的幼虫脱皮的时候,这是一件顶重要的事情——它就小心谨慎地溜到温暖严紧的隧道底下.如果气候看来很温暖,它就用爪击碎天花板,爬到地面上来它臃肿的身体里面有一种汁液,可以用力抵御穴里的尘土它掘土的时候,将汁液喷洒在泥土上,使泥土成为泥浆,于是墙壁就更加柔软.幼虫再用它肥重的身体压上去,使烂泥挤进干土的罅隙.所以,它在地面上出现的时候,身上常有许多潮湿的泥点.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常常在邻近的地方徘徊,寻求适当的地点棵小矮树,一丛百里香,一片野草叶,或者一根灌木枝——脱掉身上的皮找到就爬上去,用前爪紧紧地把握住,丝毫不动.于是它外层的皮开始由背上裂开,里面露出淡绿色的蝉体头先出来,接着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与折着的翅膀.这时候,除掉尾部,全体都出来了.接着,它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这个动作使尾端从壳中脱出.总的过程大概要半点钟.这个刚得到自由的蝉,短期内还不十分强壮.在它的柔弱的身体还没有精力和漂亮的颜色以前,必须好好地沐浴阳光和空气.只用前爪挂在已脱下的壳上,摇摆在微风中,依然很脆弱,依然是绿色的.直到变成棕色,才同平常的蝉一样强壮了.假定它在早晨九点钟占据了树枝,大概要到十二点半才扔下它的皮飞去. 空壳挂在树枝上,有时可达一两个月之久.(节选自《昆虫记》,中华书局2018年6月版)13.研读中,有同学发现,【材料二】描写蝉的成长变化对应的是【材料一】蝉一生中的“” (用图片中的文字填空)阶段,请你结合材料二给这一阶段下个定义:.(不超过20个字)14.同学们还发现【材料二】和【材料三】在说明内容上有明显不同,请用简要的语言分别概括15.阅读三则材料,同学们已经感受到法布尔的《昆虫记》无愧于“昆虫的史诗”的美誉请你结合三则材料写一段发言稿表达你的读后感受.(80字左右)【活动四•人间草木](30分)16.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八(1)班的语文老师组织大家向学校文学社“人间草木”专刊投稿.该刊下设“草木有情”和“昆虫有灵”两个栏目,请你从植物或动物的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1)任选一个角度,可记叙、可抒情、可说明(2)自拟标题,文体自选(诗歌除外),600字左右. (3)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答案与解析【活动一.草木有情】(30分)1.王同学为活动拟写了一条宣传标语,请你用正楷或行楷临摹它草木且作无声诗草木且作无声诗【答案】草木且作无声诗草木且作无声诗【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书写.作此题时一定要注意严格按照题目的要求,照样书写,不添加、不遗漏,规范格式,标点符号占一格,工整、规范、美观地书写每一个字符.2.同学们玩起了“飞花令”游戏,规则约定每人背诵的诗句必须包含“花”字请你填补下面空白.小明:唐代诗人杜牧在《山行》中写道“①”.小林:我想到宋代女词人②在《如梦令》中的“兴尽晚回舟,③" 一句.小刚:宋朝词人晏殊的《浣溪沙》中有“④”是带“花”字的小童:杜甫《春望》一诗的颈联“⑤,恨别鸟惊心”也是带“花”字的小明:小童,这句诗不是颈联,应该是⑥联.小童:哦,是我搞错了.【答案】(1).霜叶红于二月花⑵.李清照(3).误入藕花深处⑷.无可奈何花落去(5).感时花溅泪(6).颔【解析】【详解】注意“藕花”“溅泪”“颔”等易错字,律诗的第二联应该是颔联3.下面是小林同学写的一则关于树的片段,请你参与修改家门口这棵高大的梧桐树从从容容地经受了风雨的岁月,它高大起来,繁盛起来你看,这树一傲然挺立在寒风之中,没有丝毫倦d%①.它的q迨②枝旁yi③斜出,抵挡住严霜的侵袭.在喧xiao®的人世间,这样一棵好树,让人佩服. (1)根据读音和语境,填补其中的汉字.①②③④(2)片段开头画线句是病句,请结合所学的句子成分和主干的知识,向小王分析错误并修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3)小童同学说,片段结尾画线句,如改成反问句,可以增强表达效果请你先试着改一改,再比较分析反问句的表达效果好在哪里.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答案】(1). (1)怠⑵.虬⑶.逸⑷.嚣⑸.(2)这一句的主干是“梧桐树经受岁月”,谓语中心语“经受”和宾语中心语“岁月”搭配不当;(6).应把“风雨的岁月”改成“岁月的风雨”.另改成“风雨的洗礼”也可. (7). (3)有这样一棵好树,怎能不让人佩服呢?(8).改句是反问句,无疑而问,语气强烈,能表达对梧桐树的强烈的赞美语气容易引起读者的(思考)情感共鸣【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汉字的书写,注意“虬”和“札”、“嚣”和“器”的辨析(2)本题考查语病的辨析和修改,这里属于搭配不当,可使用缩句的方法,先缩句,再分析原句的“梧桐树”是主语,“经受”是谓语,“岁月”是宾语,不能与“经受”搭配把“风雨的岁月”改成“岁月的风雨”.(3)本题考查句型转换和对句子的理解.可以改成“这样一颗好树,难道不让人佩服吗?”反问句能加强语气,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这里强烈地表达了对梧桐树的赞美和敬佩之情4.小青同学想要策划一场“人间草木”的知识大赛,她在网上搜索了一些资料请你参与她的活动.(1)辨析下面几种说法,有错的一项是()A.《愚公移山》一文中,智叟嘲笑愚公”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毛”指草木B.《白杨礼赞》是我国著名现代文学家茅盾的作品,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C.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用两个“一何”,对松柏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D.《寂静的春天》是一本外国诗集,其作者是英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2)小青搜集到一则咏菊的古诗,请理解诗中菊形象及其象征意义寒菊(宋)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菊的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菊的象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1) D (2). (2)形象:菊花盛开在秋天,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从不与百花为伍,宁可在枝头凋谢枯萎而死,也不曾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3).象征意义:象征着品行高洁、坚贞自守的君子形象(意近即可).【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积累.D.《寂静的春天》是一本激起了全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书,作者是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选项错误. 故选D.(2)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解答时,需读懂诗歌,分析作答.诗意:你在秋天盛开,从不与百花为丛.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边,你的情操意趣并未衰穷.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本诗塑造了一个高洁坚贞、真淳自得、不愿屈服的菊花形象,这首诗题咏的对象是画上的菊,诗歌的重点是托物言志,不在于发挥画理,因此具有咏物诗的特征.全诗写菊花之形貌,得菊花之神理,又能超乎其上,在充分表现菊花自然属性的同时,也写了郑思肖的爱国情操,既表现出菊花的自然美,菊画的绘画美,又表现了画家兼诗人的人格美.菊花的形象象征了宁可为坚持气节而死去,不愿屈服于蒙元统治集团,具有崇高民族气节的君子形象.【活动二•人间有味】(40分)小青同学还与大家分享了两则与茶文化相关的文章,请你一起来品读.任务一:品读《兰雪茶》兰雪茶【明】张岱日铸①者,越王铸剑地也.茶味棱棱②,有金石之气.……(余)遂募歙③人入日铸.A拘法、掐法、挪法、撒法、扇法、炒法、培法、藏法,一如松衰.他泉渝⑤之,香气不出用杂入茉莉再三较量用敞口瓷瓯淡放之候其冷;C以旋滚汤冲泻之,色如竹箨⑥方解,绿粉初匀:又如山窗初曙,透纸黎光.口取清妃白⑦,倾向素瓷,真如百茎素兰同雪涛并泻也.……余戏呼之“兰雪”.四五年后,“兰雪茶”一哄如市焉.越⑧之好事者不食松萝,止食兰雪.(选自《陶庵梦忆》,有删节)【注】①日铸,即日铸岭,位于浙江②棱棱,形容茶叶味道浓厚、清朗.③歙,安徽歙县.④松萝,当时的安徽名茶.⑤瀹yuB,煮.⑥箨tub,竹笋上一片一片的皮.⑦清妃白,一种细瓷、色浅、形曲的杯子⑧越,指浙江一带.5.阅读选文,用“/”标出下面句子停顿,标三处杂入茉莉再三较量用敞口瓷瓯淡放之候其冷6.有同学不理解文中“以旋滚汤冲泻之”中“旋”的意思,查阅了《古汉语字典》,下面四个义项中,符合语境的是().A.转动B.返回C.随即D.屡次7.下面是小黄在摘抄时,脱漏了的文字.它应该放在文中处.(在文中A、B、C、D中选择正确的位置.)煮禊泉,投以小罐,则香太浓郁.8.同学们特别喜欢文中“色如竹箨方解,绿粉初匀;又如山窗初曙,透纸黎光”这几句话,请你一起来赏析.【答案】5.杂入茉莉/再三较量/用敞口瓷瓯淡放之/候其冷 6. C7. B 8.作者用了两个精妙的比喻,首先把茶色比作刚剥开的竹笋,呈极其均匀的淡绿色,再把茶色比作面山小窗的窗纸,刚刚透出黎明曙色.这几句话描写兰雪茶刚冲泡后的茶色;形象写出兰雪茶色彩的青绿、清亮的特点,给人以视觉上的独特审美.(其中特点必须答完整)【解析】【5题详解】本体考察句子的断句.做此类题时,最基本的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断句方法:读通文段,弄懂大意断句总则:牢记一个前提领会大意.要通读文段,领会基本意思,再根据句子成分进行停顿划分.句意为:后来掺入茉莉花,反复配比,冲淡后放入敞口的瓷瓯中,等待冷却故停顿为:杂入茉莉/再三较量/用敞口瓷瓯淡放之/候其冷.【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结合语境,句意为:随即用滚开的水猛冲.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解答时,先要了解句意.句子的意思是用禊泉水煮,装在小罐中,香气又过于浓郁可知这句话讲的是冲泡的方法,“香太浓郁”与“香气不出”形成前后的对比,所以应该放在句子“他泉渝之,香气不出”之后.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此句应用两个比喻,把“茶汤色泽”比作“刚剥开的竹笋”,写出了茶汤色彩青绿的特点,又比作“面山轩窗的窗纸,刚刚透出黎明曙色”,突出了茶汤清亮透明的特点语言优美,给人视觉上的美感.【点睛】译文:日铸岭,越王铸剑地方.这里的茶茶味浓厚、清朗,似乎有金石般的气息.……于是我便招募安徽歙县人来到日铸制茶.为法、掐法、挪法、撒法、扇法、炒法、焙法、藏法,全部遵照松萝茶制作工艺.制成后,用其它泉水冲泡,香气出不来,掺入茉莉花,反复配比,冲淡后放入敞口的瓷瓯中,等待冷却;随即用滚开的水猛冲,这时只见茶汤色泽如同刚剥开的竹笋,呈极其均匀的淡绿色;又如面山轩窗的窗纸,刚刚透出黎明曙色取来清妃白素瓷杯,将茶倾倒进去,犹如一枝枝立在水中的素兰与雪涛一同倾泻而下.……我开玩笑般地把新茶叫做“兰雪”.四五年后,“兰雪茶”在市场上得到消费者哄抬浙江很多喜欢制造事端的消费者不再喝松萝茶,只喝兰雪.任务二:品读《寻常茶话》寻常茶话汪曾祺我的家乡有“喝早茶”的习惯,或者叫做“上茶馆”.上茶馆其实是吃点心,包子、蒸饺、烧麦、千层糕……茶自然是要喝的.在点心未端来之前,先上一碗干丝.我们那里原先没有煮干丝,只有烫干丝干丝在一个敞口的碗里堆成塔状,临吃,堂倌把装在一个茶杯里的佐料一酱油、醋、麻油浇入喝热茶,吃干丝,一■绝!抗日战争时期,我在昆明住了七年,几乎天天泡茶馆.“泡茶馆”是西南联大学生特有的说法.本地人叫做“坐茶馆”,“坐”,本有消磨时间的意思,“泡”则更胜一筹这是从北京带过去的一个字,“泡” 者,长时间地沉溺其中也,与“穷泡”、“泡蘑菇”的“泡”是同一语源联大学生在茶馆里往往一泡就是半天.干什么的都有,聊天、看书、写文章.有一位研究生,可称泡茶馆的冠军.此人姓陆,是一怪人.他曾经徒步旅行了半个中国,读书甚多,而无所着述,不爱说话他简直是“长”在茶馆里.上午、下午、晚上,要一杯茶,独自坐着看书.他连漱洗用具都放在一家茶馆里,一起来就到茶馆里洗脸刷牙.听说他后来流落在四川,穷困潦倒而死,悲夫.!老北京早起都要喝茶,得把茶喝“通” 了,这一天才舒服无论贫富,皆如此.一九四八年我在午门历史博物馆工作.馆里有几位看守员,岁数都很大了.他们上班后,都是先把带来的窝头片在炉盘上烤上,然后轮流用水汆坐水沏茶.茶喝足了,才到午门城楼的展览室里去坐着.他们喝的都是花茶.北京人爱喝花茶,以为只有花茶才算是茶.我不太喜欢花茶,但好的花茶例外,比如老舍先生家的花茶老舍先生一天离不开茶.他到莫斯科开会,苏联人知道中国人爱喝茶,倒是特意给他预备了一个热水壶可是,他刚沏了一杯茶,还没喝上几口,一转脸,服务员就给倒了.老舍先生很愤慨地说:“他不知道中国人喝茶是一天喝到晚的!” 一天喝茶喝到晚,也许只有中国人如此.外国人喝茶都是论“顿”的,难怪那位服务员看到多半杯茶放在那里,以为老先生已经喝完了,不要了.龚定庵以为碧螺春天下第一.我曾在苏州东山白的“雕花楼”喝过一次新采的碧螺春.“雕花楼”原是一个华侨富商的住宅,楼是进口的硬木造的,到处都雕了花,八仙过海、福禄寿三星、龙、凤、牡丹…… 真是集恶俗之大成.但碧螺春真是好.不过茶是泡在大碗里的,我觉得这有点煞风景.后来问陆文夫,文夫说碧螺春就是讲究用大碗喝的.茶极细,器极粗,亦怪!我还在湖南桃源喝过一次擂茶.茶叶、老姜、芝麻、米,加盐放在一个擂钵里,用硬木的擂棒“擂”成细末,用开水冲开,便是擂茶.茶可入馔,制为食品.杭州有龙井虾仁,裘盛戎曾用龙井茶包饺子,可谓别出心裁日本有茶粥.茶粥是啥样的呢?我曾用粗茶叶煎汁,加大米熬粥,自以为这便是“茶粥”了.有一阵子,我每天早起喝我所发明的茶粥,自以为很好喝.四川的樟茶鸭子乃以柏树枝、樟树叶及茶叶为熏料,吃起来有茶香而无茶味曾吃过一块龙井茶心的巧克力,这简直是恶作剧!用上海人的话说:巧克力与龙井茶实在完全“弗搭界”.(选自《记忆中的星光:光明日报65年文艺作品选萃》,2014年6月版,有删改)9.同学们发现,作者围绕着“茶”,将记忆中与之相关的人、事娓娓道来请你按照提示依次概括家乡“喝早茶”的习惯一一——老北京人早起都要喝茶——______________ :——“我”在湖南桃源喝擂茶——:___________10.赏读中,同学们发现有些词语有特定的语境义,请你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语境义(1)老北京早起都要喝茶,得把茶喝“通” 了,这一天才舒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数学试卷
成绩_______
一、选择答案:(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二次根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B. 7(X8 C. V4 D. V5
( )2、二次根式VI日有意义的条件是
A. x>3
B. x>-3
C.xN一3
D. x》3
()3、正方形面积为36,则对角线的长为
A. 6
B. 6A/2
C. 9
D. 9^2
()4、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夹角为60度,对角线长为15,则矩形的较短边长为
A. 12
B. 10
C. 7.5
D. 5
()5、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①若三条线段的比为1: 1: V2,则它们组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② 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④有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⑤一条直线与矩形的一•组对边相交,必分矩形为两个直角梯形。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6、下列条件中能判断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A)对角线互相垂直(B)对角线相等(C)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D) 对角线
互相平分
( )7、如图,在QABCD 中,已知AD = 5cm, AB = 3cm, AE 平分ZBAD交BC边于点E,则EC等于/
(A)lcm (B)2cm (C)3cm (D)4cm /\ /
B E c ( )8、如图,菱形ABCD中,E、F分别是人8、AC
的中点,若EF=3,则菱形ABCD的周长是
()
9、如图,在矩形ABCD中,AB=8,
A. 12
B. 16
BC=4,将矩形沿AC折叠,点。
落在点处,则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A. 6
B. 8
C. 10
D. 12
()10、如图,正方形ABCD中,AE=AB,直线DE交
BC于点F,则ZBEF=
C. 20
D.
二、填空:(每题5分,共20分)
11、O ABCD中一条对角线分NA为35。
和45。
,则匕B=度。
12、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为8cm和6cm,那么这个菱形的周长是—cm,面积是cm2.
13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在zXABC中,点D为AB的中点, 则线段CD的长为;
14如图,AD是AABC的角平分线,DE〃AC交AB于E, DF〃AB交AC -Fo 且AD 交EF 于0,则ZA0F=度.
三、解答题:(共50分)
15:计算:
(5
分)2k V8+2V3-(V27-V2)
(5分)22.卜得
,证明你的结论.
16、(10分)如图,已知DABCD AE 平分NBA 。
,平分匕BC 。
, 分别交BC 、AO 于我、F.求证:AF=EC
证明:
17 (10)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四条边上的中点分别为E 、F 、G 、H, 顺次连接EF 、FG 、GH 、HE,得到四边形EFGH (即四边形ABCD 的中点四 边形)・
(1)四边形EFGII 的形状是—
证明:
(2 )当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满足
什么条件时,四边形EFGH是矩形;请证明
18(10分)、如图,已知一块四边形的草地ABCD,其中ZA=60° , ZB = ZD=90° , AB=20m.CD=10m .求这块草地的面积。
: 19 (10分)春秋旅行社为吸引市民组团去天水湾风景区旅游,推出了如图1
i对话中收费标准.
I
I
!某单位组织员工去天水湾风景区旅游,共支付给春秋旅行社旅游费用27000元.清 :问该单位这次共有多少员工去天水湾风景区旅游?
如果人数不超过25 A,人均旅游
费用为1000元.
(
3分)
选择答案:(每题3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B B A B B
D
C
A
二、
填空: (每题2分, 共20分)
11、
100 12、24 13、12 14、24
15、V5
16、 V26 17、90
18、2
]9、 V13
20、
-=(〃 + Di
4
〃 + 2 V 〃 + 2
三、解答题:(共50分)
(3 分)21、V8 + 2V3-(V27-V2)
2V2 + 2V3-3V3 + V2
= 3^2-73
(6 分)23、证明:由 ZABE^ZCDF,得 BE 二DF 。
DABCD ...A D = B C ・・・A F = E C
(5分)24、(1)平行四边形
22.
F
证明:连结BD
・.・E、H分别是AB、AD中点
印〃BD, E^-BD
2
同理FG〃BD, FG^-BD 2
EH〃FG, EF=EG
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2)互相垂直。
(3)菱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