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秋)RFIC习题
秋考试无线射频技术及应用复习题

一、知识题1、自动识别技术是应用一定的识别装置,通过被识别物品和识别装置之间的接近活动,自动地获取被识别物品的相关信息,常见的自动识别技术有语音识别技术、图像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条码识别技术(至少列出四种)。
2、RFID的英文缩写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3、RFID系统通常由电子标签、读写器和计算机通信网络三部分组成。
4、在RFID系统工作的信道中存在有三种事件模型:①以能量提供为基础的事件模型②以时序方式提供数据交换的事件模型③以数据交换为目的的事件模型5、时序指的是读写器和电子标签的工作次序。
通常,电子标签有两种时序:TTF(Target Talk First),RTF(Reader Talk First)。
6、读写器和电子标签通过各自的天线构建了二者之间的非接触信息传输通道。
根据观测点与天线之间的距离由近及远可以将天线周围的场划分为三个区域:非辐射场区、辐射近场区、辐射远场区。
7、读写器和电子标签之间的数据交换方式也可以划分为两种,分别是负载调制、反向散射调制。
8、按照射频识别系统的基本工作方式来划分,可以将射频识别系统分为全双工、半双工、时序系统。
9、按照读写器和电子标签之间的作用距离可以将射频识别系统划分为三类:密耦合系统、远耦合系统、远距离系统。
10、典型的读写器终端一般由天线、射频模块、逻辑控制模块三部分构成。
11、控制系统和应用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主要通过读写器的接口来完成。
一般读写器的I/O接口形式主要有:USB、WLAN、以太网接口、RS-232串行接口、RS-485串行接口。
12、从功能上来说,电子标签一般由天线、调制器、编码发生器、时钟、存储电路组成。
13、读写器之所以非常重要,这是由它的功能所决定的,它的主要功能有:与电子标签通信、标签供能、多标签识别、移动目标识别。
14、根据电子标签工作时所需的能量来源,可以将电子标签分为有源/无源/半有源标签。
2015年(秋)RFIC习题_参考答案

d avg
假设 R s 完全由趋肤效应所引起。
9
东南大学《射频集成电路设计基础》课程
习题参考答案 Z. Q. LI
解:
第五章
5.1 试比较本章介绍的几种接收机结构的优缺点。 答:见教材。 5.2 比较超外差接收机、 零中频接收机和低中频接收机在解决镜像抑制问题时所采用方法的 异同。 答:见教材。 5.11 某一超外差接收机射频部分各模块间相互匹配,它们的增益、噪声、输出三阶互调点 如下图所示,求: (1) (2) (3) 系统总的增益。 系统总的噪声系数。 计算级联后,各模块输入端的 IIP3,各模块输出端的 OIP3。
o
(d) Zin jZo cot d j 300 cot120 j100 3
o
1
东南大学《射频集成电路设计基础》课程
习题参考答案 Z. Q. LI
2.5 求出下图所示各电路的输入端反射系数 Γin 及输入阻抗 Zin 。
解:
Γ IN = Z IN Z 0 Z IN Z 0
东南大学《射频集成电路设计基础》课程
习题参考答案 Z. Q. LI
(1)系统总增益:Gtotal =-5+10-2-5-2+20+4-6+50=64dB (2)系统总噪声系数:使用 FRIIS 公式计算(注意公式中的变量均为非 dB 值)。
Ftotal F1 F 1 F2 1 F3 1 nn1 GA1 GA1GA2 i 1 GAi
混频器1 双工滤波器 混频器2 I中频滤 波器
LNA
镜频滤 波器
中放
II中频滤 波器
中放
Gain NF OIP3
L=5
10 2
电子工程与射频技术设计考核试卷

B.免许可频段
C.只能用于军事通信
D.专门为电视广播设计
5.以下哪种滤波器主要用于射频信号的选择?()
A.低通滤波器
B.带通滤波器
C.高通滤波器
D.带阻滤波器
6.电子设备中,以下哪个元件用于信号的放大?()
A.电容
B.电感
C.二极管
D.晶体管
7.射频识别系统中,以下哪种技术常用于天线设计?()
14.以下哪个过程是射频集成电路设计中的关键步骤?()
A.制造
B.测试
C.设计
D.包装
15.以下哪种效应可能导致射频器件性能下降?()
A.热效应
B.光电效应
C.磁电效应
D.电致效应
16.电子工程中,以下哪个参数描述了电路的时间响应特性?()
A.频率响应
B.相位响应
C.幅度响应
D.时间常数
17.射频系统中,以下哪个设备用于产生射频信号?()
8.电磁干扰(EMI)可以通过增加电路的屏蔽来完全消除。()
9.射频功率放大器的效率与输出功率成正比。()
10.在所有的通信系统中,信号的传输速率都可以无限制地增加。()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请简述电子工程中射频信号的特点及其在通信中的应用。
2.描述射频放大器设计中的主要考虑因素,并解释如何实现阻抗匹配。
19. D
20. ABCD
三、填空题
1. 3 kHz到300 GHz
2. bit/s或bps
3. ASK或FSK或PSK
4. 0.8 GHz、2.4 GHz、5.8 GHz
5. 3 × 10^8 m/s
6. 20 dB
2012秋季CaTICs网络赛赛题汇总(2D)

第七届CaTICs网络赛赛题汇编(2D)(2012-12-08)L01参照下图绘制图形,注意其中的共线、相切、对称等几何关系,图中绿色短线长度均为T。
请问图形上色区域(共4块)的面积总和为多少?(请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答案区间为4000~40000)参照下图绘制图形,注意其中的对称、相切等几何关系。
请问图中上色区域面积是多少?(请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答案区间为300~3000)参照下图绘制图形,注意其中未标注间隙宽度均为T,同色圆弧半径均为F。
请问图形上色区域(共三块)的总面积是多少?(输入答案时请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答案参考区间为2000~20000)参照下图绘制图形,注意图中的相切、阵列、等距等几何关系。
请问图形中上色区域的面积是多少?参照下图绘制图形,注意其中的对称、等宽、相切、共线等几何关系。
图中同色短线长度相等,同色圆弧等半径。
请问:1、笔(灰色区域)的面积是多少?(40%)2、文件夹(绿色区域,共五块)的面积是多少?(60%)(输入答案时请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答案区间为100~3000)参照下图绘制轮廓,注意其中未注宽度均为T,未注圆角均为R(T/2)。
请问图中上色区域的面积是多少?(请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答案区间为500~5000)参照下图绘制图形,注意其中的对称、同心、等距等几何关系。
两条红色短线的长度均为T。
提示:区域二上侧两个圆弧中心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45度。
两圆弧交点位于中心线上。
请问:1、区域一的面积是多少?(50%)2、区域二的面积是多少?(50%)(输入答案时请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答案区间为1000~9999)参照下图绘制图形,注意其中的同心、对称、阵列、相切等几何关系,图中两条绿色短线长度相等。
请问图形上色区域的总面积是多少?(输入答案时请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答案区间为1000~9999)参照下图绘制图形,注意其中的共线、对称等几何关系,图中的同色短线等长。
请问图中区域1面积是多少?请问图中区域2面积是多少?请问图中区域3面积是多少?参照下图绘制图形,注意其中的对称、共线、相切、等距等几何关系,图中同色短线的长度相同,分别为T、G和1。
暖通工程师2012年[专业基础]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暖通工程师2012年[专业基础]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279bc9c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7a.png)
暖通工程师2012年[专业基础]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状态参数是描述系统工质状态的宏观物理量,下列参数组中全部是状态参数的是()。
A.p,v,T,pu2,pgzB.Q,W,T,v,pC.T,H,U,S,pD.z,p,v,T,H答案:C答案解析:用来描述系统平衡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系统的状态参数。
热力学中涉及如下六大基本状态参数:温度(T)、压力(P)、质量体积(V)、热力学能(U)、焓(H)、熵(S)。
其中,温度(T)、压力(P)、比体积(v),与热力系的质量无关,称为强度状态参数;热力学能(U)、焓(H)、熵(S)与热力系的质量成正比,且可相加,称为广延状态参数。
A项,pu2、pgz不为状态参数;B项,功(W)和热量(Q)都为过程参数;D项,参数z在热力学中可用以指代重力场中的高度、压缩因子等多个物理量,此处指代不明。
2.对于热泵循环,输入功W,可以在高温环境放出热量Q1,在低温环境得到热量Q2,下列关系中不可能存在的是()。
A.Q2=WB.Q1>W>Q2C.Q1>Q2>WD.Q2>Q1>W答案:D答案解析: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热泵循环向高温环境放出的热量Q1等于输入的功W和在低温环境得到的热量Q2之和,即Q1=W+Q2。
由于输入功W>0,故不可能存在Q2>Q1。
3.多股流体绝热混合,计算流体出口参数时,下列哪个过程应考虑流速的影响?()A.超音速流动B.不可压缩低速流动C.各股流体速度不大,温度不同D.流动过程可简化为可逆过程答案:A答案解析:对于稳定绝热流动,流入控制体的能量等于流出控制体的能量;流体的能量包含内部储能和外部储能,其中外部储能为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之和;当流体流速不大、位置变化不大时,相对于内部储能来说,可忽略外部储能,但当流体流速很大时,不能忽略动能;流体的混合,是典型的不可逆过程,任何时候都不能简化为可逆过程。
2012年9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网络工程师真题与详解

2012年9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笔试试卷网络工程师(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下列各题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下列属于无线技术的是A)RPR B)Ad hoc C)EPON D)SDH解析:选B弹性分组环(Resilient Packet Ring,RPR)是一种用于直接在光纤上高效传输IP分组的传输技术,它的工作基础是Cisco公司提出的动态分组传输(Dynamic Packet Transport,DPT)技术。
因此RPR是一种有线传输技术。
无线接入技术主要有: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WLAN)接入、802.16标准的无线城域网(WMAN)接入,以及正在发展的Ad hoc接入技术。
无源光纤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 ,PON)是一种光接入技术。
那么X+PON就是基于X的无源光网络(X+PON)技术,因此EPON就是以太无源光网络(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温馨提示:无源的意思是没有外加电源,纯介质,并不是无线的意思。
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光端机容量较大,一般是16E1到4032E1。
SDH是一种将复接、线路传输及交换功能融为一体、并由统一网管系统操作的综合信息传送网络,是美国贝尔通信技术研究所提出来的同步光网络(SONET)。
(2)传输速率最高为54Mbps的WLAN标准是A)802.11 B)802.11a C)802.11b D)802.11n解析:选B1997年形成了第1个无线局域网的标准802.11,以后又出现了两个扩展版本。
802.11定义了使用红外、跳频扩频与直序扩频技术,数据传输速率为1Mbps或2Mbps的无线局域网标准。
2012年测试技术试题答案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试题(2011~2012学年度)⒈ 由几个频率不同的正弦信号合成的周期信号,其周期为( B )。
(A ) 各信号周期的最大公约数; (B ) 各信号周期的最小公倍数; (C ) 各信号周期的和; (D ) 各信号周期的平均值。
⒉ 在傅立叶变换的常用性质中,若时域中的时间尺度扩展,则在频域中的频谱会产生( C )。
(A ) 频带变宽,幅值增高; (B ) 频带变窄,幅值降低; (C ) 频带变窄,幅值增高; (D ) 频带变宽,幅值降低。
⒊ 测试装置的频响函数)(ωj H 是装置动态特性的( C )描述。
(A ) 幅值域; (B ) 频率域; (C ) 复频域; (D ) 相位域。
⒋ 线性度表示标定曲线( B )的程度。
(A ) 接近真值; (B ) 偏离其拟合直线; (C ) 加载和卸载时不重合; (D ) 在多次测量时的重复⒌ 面积变化型电容传感器的灵敏度( D )。
(A ) 正比于两块极板之间的线速度; (B ) 正比于两块极板之间的线位移;(C ) 正比于两块极板之间的间隙; (D ) 等于常数。
⒍ 若信号中的最高频率为Hz 1000,在以下频率中,满足采样定理的最低频率为( C )。
(A ) Hz 1100; (B ) Hz 1900; (C ) Hz 2100; (D ) Hz 2560。
⒎ 满足不失真测试条件的测试系统,其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为( C )。
(A ) 0)(,)(00==ωϕωt A j H ; (B ) 000)(,)(t t A j H ωωϕω-==;(C )00)(,)(t A j H ωωϕω-== (D ) 0)(,)(0==ωϕωA j H 。
⒏ 惯性式加速度计的测振频率应( A )其固有频率。
(A ) 小于; (B ) 大于; (C ) 接近于; (D ) 等于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4分)⒐ 用力锤激振时,激振频率取决于( A )。
射频集成电路与系统 RFIC习题_参考答案

L=0.64nH
C=1.09pF
( b)
C=1.67pF
L=4.06nH
5
东南大学《射频集成电路设计基础》课程
习题参考答案 Z. Q. LI
2)具有最大节点品质因数为 2 的 T 型匹配网络
Qn=2 947.6fF 890.9fF
4.58nH
Qn=2 2.91nH
2.9nH
1.53pF
(a) 3)具有最大节点品质因数为 2 的型匹配网络 (a)
d 2
d
o
(a) Zin jZo tan d j300 tan 60 j300 3 (b) Zin jZo tan d j300 tan120 j300 3
o
(c) Zin jZo cot d j 300 cot 60 j100 3
(b)
Qn=2 2.44nH
2.61pF
3.76pF
(b)
Qn=2 1.79pF
1.69nH
2.22nH
6
东南大学《射频集成电路设计基础》课程
习题参考答案 Z. Q. LI
(二)计算法 1)L 型匹配网络计算
L j15 0(RL)
L’ C
C
LP
RL(1+Q2)
RL (1 Q2 ) RS
东南大学《射频集成电路设计基础》课程
习题参考答案 Z. Q. LI
2012 年(春) RFIC 习题 参考答案
第二章
2.4 无耗传输线特征阻抗 Z0 为 300Ω,如下图所示,当线长分别为及时,计算终端短 路和开路条件下的输入阻抗。
解: 当负载短路,即 ZL =0 时,Zin =jZo tand 当负载开路,即 ZL = 时,Zin =-jZo cotd 半波长,Zin =ZL 1/4 波长,Zin =Zo 2 /Z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2012 年(秋)RFIC 习题
第二章
2.4 无耗传输线特征阻抗 Z0 为 300Ω,如下图所示,当线长分别为及时,计算终端短 路和开路条件下的输入阻抗。
2.5 求出下图所示各电路的输入端反射系数 Γin 及输入阻抗 Zin。
2.7 请将下图中 Smith 圆图上的曲线与它们的性质对应起来,并填入到下表中。 曲线性质 某频率点上的 LC 网络阻抗匹配 某频率点上传输线的阻抗变换 一端接负载传输线输入阻抗随频率的变化 较低 Q 值 RLC 串联电路阻抗在某段频率上的变化
d avg
假设 Rs 完全由趋肤效应所引起。
第五章
5.1 试比较本章介绍的几种接收机结构的优缺点。 5.2 比较超外差接收机、零中频接收机和低中频接收机在解决镜像抑制问题时所采用方法的 异同。 5.11 某一超外差接收机射频部分各模块间相互匹配,它们的增益、噪声、输出三阶互调点 如下图所示,求: (1) 系统总的增益。 (2) 系统总的噪声系数。 (3) 计算级联后,各模块输入端的 IIP3,各模块输出端的 OIP3。
混频器1 双工滤波器 混频器2 I中频滤 波器
LNA
镜频滤 波器
中放
II中频滤 波器
中放
Gain NF OIP3L=5来自10 2L=2
L=5
L=2
20 3
4 10 5
L=6
50 12
100
5
100
30
100
10
100
15
3
第七章
7.7 推导下图所示采用电阻并联实现阻抗匹配放大器的噪声系数。
VDD RL Rs Vi R1 Vo
第三章
3.3 随着工艺的发展,晶体管性能已经获得大幅度的提高,电感在电路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
2
用,请问集成电路设计时可以使用哪些种类的电感,各有什么特点?集成无源电感 Q 值往 往成为电路性能的瓶颈,说明限制电感 Q 值的因素和提高电感 Q 值的方法。 3.6 一个平面螺旋电感由 6 圈金属构成,总面积 300× 300m2(如下图所示) 。金属宽 16m, 间距 4m, 厚 1m, 趋肤深度约m; 主线圈与下层引出线之间间距 1m, 与衬底相距 5m, -18 绝 缘 层 介 电 常 数 ox=3.9× 8.854× 10 m , 衬 底 等 效 的 Gsub=10-7 m2 , Csub=7× 10-3 m2,请给出该电感(在 2GHz)的模型参数和等效 Q 值,并估计其自谐振 频率 fSR。如果忽略衬底的影响(Gsub=0,Csub=7× 10-5 m2) ,Q 和 fSR 各为多少?(计算 Q 和 fSR 时将电感的一端接地) 。 说明:电感的计算使用公式:
1
曲线编号
较高 Q 值 RLC 串联电路阻抗在某段频率上的变化
2.9 在阻抗圆图上某一点 z 与圆图中心点 1+j*0 连线的延长线上可以找到一点 y, 使得 y 和 z 到中心点的距离相等,证明 y 点的阻抗读数即为 z 点阻抗对应的导纳。 2.14 下面所示的传输线电路工作在 900MHz,Z1、Z2、Z3 为各段传输线的特征阻抗,Z1 = 80 Ω,Z2=50Ω,Z3=200Ω,负载 R1=R2=25Ω,L=5nH,C=2pF,请通过 Smith 圆图求出 A 点和 B 点处的输入阻抗(向负载方向看)和反射系数。
4
图(a) (1) 图(a)所示电路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图(b)中的简单模型来解释,已知输入信号电压为 v1 和 v2,Z0=RL,传输线无损耗,求输出电压 vout。 (2) 若在图(b)中增加信号源内阻,其它条件和(1)相同,求输出电压 vout。 (3) 计算图(a)中的输出电压。
图(b) 9.13 为了获得一定的功率,功率放大器负载上的电压和电流都可能很大,例如 1W 正弦信 号功率在 50Ω 负载上将产生 10V 的电压幅度和 200mA 的电流幅度。 但很多高速晶体管, 包 括 CMOS、Si BJT 和 SiGe HBT,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压却可能远小于 10V。有什么办法能够 让这样的晶体管为同样的负载提供相同的功率? 9.15 一放大器在 1GHz 频率点的功率增益为 G=8dB,1dB 压缩点 Pout,1dB=12dBm,输出 3 阶 截点为 OIP3=25dBm。求级连放大器第 2 级、第 3 级的输出 3 阶截点。当级连数目趋于无穷 大时 OIP3 为何值?
L
n2 d avg c1 c2 2 ln c3 c4 , 0 ,c1 , c2 , c3 , c4 1.27, 2.07,0.18,0.13 , 2
d din dout din , out 2 d out din
7.10 推导下图所示电路的输入阻抗和噪声系数(修改) 。
Vdd RL Vout
Rf
Cf M Rs
Vin
第八章
8.7 混频器的 IP3 与放大器的 IP3 定义有何不同?如何保证指标的实现? 8.9 考虑下图所示的双平衡无源混频器。
第九章
9.12 为了获得更大的输出功率并实现功率可调,有人设计了下图(a)所示的电路。图(a)中的 Driver 是驱动电路,它有一个控制端,控制端为高电平时正常工作,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并 驱动 M1;控制端为低电平时输出为 0V。所以只要改变 Vc1, Vc2 和 Vc3 的电平就可以实现 输出功率的数字控制。
2.19 已知工作频率为 2.4GHz,有一阻抗为(30+j15)Ω 的负载,需要将其匹配到 50Ω。试 分别设计 L 匹配网络,具有最大节点品质因数为 2 的 T 匹配网络和匹配网络(使用两种方 法实现,计算法和 Smith 圆图法) 。 (修改) 3.2 电容和电感在电路中可以起到哪些作用?说明下图所示电路中电感的具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