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复习题库
统计学试题库(含答案)

《统计学》试题库第一章: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一、填空题1、统计是统计工作、统计学和统计资料的统一体,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统计推断法和综合指标法。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设计、调查、整理和分析四个阶段。
4、随着研究目的的改变,总体和个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变量值。
7、变量按其数值变化是否连续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离散变量;变量按所受影响因素不同分,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数量性、总体性、社会性、具体性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可变标志和不变标志。
11、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总体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绝对数表示,质量指标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数量标志和统计指标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总体变成总体单位,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或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统计学》复习题

《统计学》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要了解某班级6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A. 60名学生B. 每一名学生C. 6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D. 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2. 某一学生的统计学成绩为85分,则85分是()A. 品质标志B. 数量标志C. 数量指标D. 标志值3. 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A. 单位产品成本B. 劳动生产率C. 人口密度D. 工业增加值4. 划分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的标志是()A. 调查结果是否全面资料B. 调查对象包括范围不同C. 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D. 调查组织方式是否不同5. 某市1999年工业企业经济活动成果统计年报的呈报时间为2000年元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A. 1年零1个月B. 1年C. 1个月D. 1天6. 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知相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A. 520B. 510C. 500D. 4907. 在分配数列中,频率是指()A. 各组的频数相互之比B. 各组分布次数相互之比C. 各组分布次数与总次数之比D. 各组分布次数与比重之比8. 下列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是()A. 国民生产总值B. 劳动生产率C. 计划完成程度D. 单位产品成本9. 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之比是()A. 结构相对指标B. 比较相对指标C. 比较相对指标D. 强度相对指标10. 在下列相对指标中具有平均性质的相对指标是()A. 结构相对指标B. 比较相对指标C. 比例相对指标D. 强度相对指标11. 各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等于()A. 各标志值的平均数B. 零C. 最小值D. 最大值12. 比较不同平均水平的同类现象或两个性质不同的不同类现象平均数代表性大小时,应用()A. 全距B. 标准差C. 平均差D. 标准差系数13. 构成动态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A. 主词和宾词B. 变量和次数C. 分组和次数D. 现象所属的时间及其指标值14. 累计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之间的关系是()A. 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和B. 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差C. 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商D. 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积15. 平均增长量等于()A. 累计增长量B. 逐期增长量C. 逐期增长量之和除以逐期增长量的项数D. 以上均不对16. 动态数列中的发展水平是指()A. 总量指标B. 相对指标C. 平均指标D. 以上指标均可17. Σq1p1-Σq1p0表明()A. 由于销售量的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B. 由于价格的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C. 由于销售量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D. 由于价格的变化对销售量的影响18. 序时平均数计算中,“首末折半法”运用于()A. 时期数列的资料B. 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资料C. 间隔不等的时点数列资料D. 由两个时点数列构成的相对数动态数列19. 间隔不等的间断时点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应采取()A. 以每次变动持续的时间长度对各时点水平加权平均B. 用各间隔长度对各间隔的平均水平加权平均C. 对各时点水平简单算术平均D. 以数列的总速度按几何平均法计算20. 抽样误差是指()A. 计算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B. 随机性的代表性误差C. 调查中所产生的登记性误差D. 调查中所产生的系统性误差21. 标志是说明()A. 总体单位的特征的名称B. 总体单位量的特征名称C. 总体质的特征名称D. 总体量的特征名称22. 统计的根本准则和生命线是()A. 数量性B. 综合性C. 及时性D. 真实性23. 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的关系是()A. 二者是一致的B. 二者有时是一致的C. 二者没有关系D. 调查单位大于报告单位24. 某企业计划产值比上年提高10%,实际提高了15%,则计划完成程度为()A. 150%B. 5%C. 4. 56%D. 104. 5%25. 文盲率指标的分母是指()A. 15岁及以上人口数B. 总人口数C. 平均人口数D. 15-64岁人口数26. 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之比是()A. 结构相对指标B. 比例相对指标C. 比较相对指标D. 强度相对指标27. 反映同类事物在不同时间状态下对比关系的相对指标是()A. 比较相对指标B. 比例相对指标C. 动态相对指标D. 强度相对指标28. 反映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总量指标之比是()A. 平均指标B. 总量指标C. 比较相对指标D. 强度相对指标29. 在下列相对指标中具有平均性质的相对指标是()A. 结构相对指标B. 比较相对指标C. 比例相对指标D. 强度相对指标30. 计算结构相对数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A. 小于100%B. 大于100%C. 等于100%D. 小于或大于100%31. 标准差指标数值越小,则反映变量值()A. 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低B. 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高C. 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高D. 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低32. 在两个总体平均数不等情况下,比较它们的代表性大小,应采用的标志变异指标是()A. 全距B. 平均差C. 标准差D. 标准差系数13. 某地区粮食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1999年为3%,2000年为5%,则1999~2000年该地区粮食产量共增长了()A. 2%B. 8%C. 8. 15%D. 15%34. 单位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下降8%,产量增加8%,在这种条件下,生产总费用()A. 增加了B. 减少了C. 没有变化D. 难以确定35. 某企业产品年生产量为15万吨,期末库存量为3万吨,则()A. 两指标皆为时期指标B. 两指标皆为时点指标C. 前者为时期指标,后者为时点指标D. 前者为时点指标,后者为时期指标36. 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的关系是()A. 定基发展速度-1等于环比增长速度B. 环比发展速度-1等于环比增长速度C. 定基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D. 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37. 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A. 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其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B. 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积等于其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C. 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差等于其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D. 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和等于其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38. 在时点数列中,称为间隔的是()A. 最初水平与最末水平之间的距离B. 最初水平与最末水平之差C. 两个相邻指标在时间上的距离D. 两个相邻指标数值之间的距离39. 质量指标综合指数变形为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的权数是()A. q1p1B. q0p0C. q1p0D. q0p140. 抽样误差是指()A. 计算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B. 随机性的代表性误差C. 调查中所产生的登记性误差D. 调查中所产生的系统性误差二、多项选择题1. 时间数列中的速度指标主要有()A. 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B. 定基增长速度和环比增长速度C. 各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D. 平均增长速度E. 各环比增长速度的序时平均数2. 编制综合指数的一般原则是()A. 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以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B. 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以报告期的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C. 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以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D. 编制数量指标时以基期的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E. 编制质量指标时以基期的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3. 统计中,调查对象是指()A. 普查登记的那些单位的总体B. 应搜集某种资料的那些单位的总体C. 进行调查研究的那些社会现象的总体D. 统计标志承担者的全体E. 负责向上级汇报统计资料的全体4. 统计分组的关键是()A. 正确地计算组距和组中值B. 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志C. 按数量标志分组D. 运用统计体系分组E. 正确划分各组界限5. 比较相对指标是由于()A. 不同国家、地区和单位之间的比较B. 不同时间状态下的比较C. 先进水平和后进水平的比较D. 不同空间条件下的比较E. 实际水平与标准水平或平均水平的比较6. 重点调查是()A. 是一种非全面调查B. 适用于调查对象比较集中的场合C. 适用于调查任务只要求掌握基本情况的对象D. 既可用于经常性调查,又可用于一次性调查E. 只能用于一次性调查7. 时期指标的特点有()A. 可以连续计数B. 只能间断计数C. 数值可以直接相加D. 数值与时期长短无关E. 数值与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三、辨析题1.有人认为,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平均数。
统计学原理复习题

统计学原理 A复习题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A、企业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农村耕地调查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答案:D2、以下关于参数和统计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总体参数是随机变量B、样本统计量都是总体参数的无偏估计量C、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时,统计量的表达式是唯一的D、样本统计量是随机变量答案:D3、对被研究对象标志变异较大的总体进行抽样调查,适用( A )。
A.类型抽样B.整群抽样C.等距抽样D.简单随机抽样答案:A4、假设检验中的临界区域是()A、接受域B、拒绝域C、置信区域D、检验域答案: B5、统计总体最基本的特征是()A、同质性B、数量性C、综合性D、差异性答案: A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1、按时间特点,数据可分为()A、原始数据B、次级数据C、截面数据D、时间序列数据E、比率数据答案:CD2、在工业普查中()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B、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D、机器台数是连续变量E、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答案: B C E3、全社会零售商品价格指数属于: ( )A、数量指标综合指数B、质量指标综合指数C、总指数D、个体指数E、平均指标指数答案: B C三、判断题(共10分)1、正态分布中,σ值越大,则曲线越低平。
()A.正确B.错误答案:A2、若单位成本降低10%,产量增长10%,则生产费用总额不变。
()A.正确B.错误3、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大。
()A.正确B.错误答案:B4、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
()A.正确B.错误答案:A5、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一个平均数。
()A.正确B.错误答案:B6、如果总体方差未知,就无法对总体平均数进行区间估计。
()A.正确B.错误答案:B7、某地区调查得知每万人中有54名医生,此指标是强度相对指标。
统计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有意识地选取若干块水田,测算其粮食产量来估计该地区的粮食产量,这种调查属于()。
A、普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2、某冰箱厂要统计冰箱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
A、均为离散型变量B、均为连续型变量C、前者为离散型变量,后者为连续型变量D、前者为连续型变量,后者为离散型变量3、可以全面、确切地反映全面社会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国民经济统计核心指标的是()。
A、社会总产值B、国内生产总值C、国民收入D、投资总额4、某单位某月份职工的出勤率是97%,这个指标是()。
A、比例相对数B、比较相对数C、结构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5、某地区2002-2007年历年年末设备台数在2002年度基础上增加20万台,30万台,40万台,50万台,则5年间平均设备增长量为()。
A、10万台B、34万台C、6万台D、13万台6、统计分配数列( )。
A、都是变量数列B、都是品质数列C、是变量数列或品质数列D、都是统计分组7、下面()是品质标志。
A、民族B、年收入额C、年龄D、考试分数8、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计量科学依据的方式方法是()。
A、任意抽样调查B、典型抽样调查C、随机抽样调查D、重点抽样调查9、将统计总体按照一定标志区分为若干个组成部分的统计方法是统计( )。
A、调查B、分析C、整理D、分组10、下列人口指标中,属于静态指标的是()。
A、年内出生人口B、年末总人口C、年内迁出人口D、全年离婚人数11、按“国民生产总值”分组是()。
A、品质标志分组B、数量标志分组C、复合标志分组D、混合标志分组12、某工人月工资2300元,则“工资”是()。
A、数量标志B、质量指标C、品质标志D、数量指标13、众数是()。
A、顺序大小排列位置在正中间的变量值B、数量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C、用权数计算出的变量值D、抽样时变量值14、总量指标按其反映内容不同,可以分为()。
A、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和总体总量C、时期指标和标志总量D、总体总量和标志总量15、某地区:人均月收入为800元,职工平均月工资为1800元,则()。
统计学题库+答案

统计学题库+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已知4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4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该采用()。
A、简单算术平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C、加权调和平均数D、几何平均数正确答案:C2、当自变量的数值确定后,因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完全确定,这种关系属于()。
A、函数关系B、回归关系C、随机关系D、相关关系正确答案:A3、如果分配数列把频数换成频率,那么方差()。
A、不变B、增大C、减小D、无法预期其变化正确答案:A4、按地理区域划片进行的区域抽样,其抽样方法属于()。
A、整群抽样B、等距抽样C、类型抽样D、简单随机抽样正确答案:A5、次数分配数列是()。
A、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B、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C、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D、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正确答案:D6、按组距式分组()。
A、会使资料的真实性受到一定的影响B、会增强资料的真实性C、不会使资料的真实性受到损害D、所得资料是虚假的正确答案:A7、调查时间的含义是()。
A、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B、调查工作期限C、进行调查的时间D、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正确答案:D8、相关分析中,要求相关的两变量()。
A、都是随机的B、都不是随机变量C、其中因变量是随机变量D、其中自变量是随机变量正确答案:A9、某农贸市场土豆价格2月份比1月份上升5%,3月份比2月份下降2%,则3月份土豆价格与1月份相比()。
A、下降3%B、下降2%C、提高2.9%D、提高3%正确答案:C10、现象之间线性依存关系的程度越低,则相关系数()。
A、越接近于0B、越接近于1C、越接近于1D、在0.5和0.8之间正确答案:A11、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
A、中位数B、众数C、调和平均数D、算术平均数正确答案:D12、全国的粮食产量与人口数之比是()。
A、总量指标B、平均指标C、相对指标D、数量指标正确答案:C13、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统计学》复习题

《统计学》复习题一、判断题(每空1分,共10分)1.所有的统计指标都是变量。
()2.统计所研究的对象就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3.将收集到得的数据分组,组数越多,丧失的信息越多。
4.绝对数随着总体范围的扩大而增加。
()5.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不能转化的。
()6.水平法和累计法的选择依据是计划指标。
()7.相关系数是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唯一方法。
( )8.A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8,B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4,因此A比B的相关程度高。
( )9、工人的工资(元)与劳动生产率(千元)的回归方程为y=10+70x,这意味着如果劳动生产率每增加1000元,则工人工资平均增加80元。
( )10.时间数列就是将一系列统计指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某城市进行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企业2.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
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3.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情况进行研究,统计总体是()。
A.每个工业企业B.该地区全部工业企业C.每个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D.该地区全部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4.通过调查大庆.胜利等几大主要油田来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A.随机调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D.抽样调查5.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A.容量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灵活程度不同D.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6.我国目前收集统计资料的主要形式是()。
A.全面调查B.普查C.抽样调查D.统计报表7.社会经济统计中最基本的统计指标是()。
A .总量指标 B.相对指标 C.平均指标 D.变异指标8.总量指标按其说明总体内容的不同,可分为()。
A.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B.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标志总量指标C. 总体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D. 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9.用有名数表现的相对指标是()。
统计学复习题库有答案版本

单选题1、“统计”一词的基本含义是( B )。
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B.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计算C.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 D.统计科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2.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D )。
A.调查单位 B.总体单位 C.调查对象 D.填报单位3.统计指标的特点是( A )。
A.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B.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C.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D.科学性、客观性、社会性4.数量指标一般表现为( C )。
A.平均数B.相对数C.绝对数D.指数5.下面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有( C )。
A.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B.企业按工业总产值分组C.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D.企业按资金占用额分组6.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以百分数表示)的总和应该( D )。
A.大于100%B.小于100%C.不等于100%D.等于100%7.组距变量数列的全距等于( D )。
A.最大组的上限与最小组的上限之差B.最大组的下限与最小组的下限之差C.最大组的下限与最小组的上限之差D.最大组的上限与最小组的下限之差8.对于越高越好的现象按连续型变量分组,如第一组为75以下,第二组为75~85,第三组为85~95,第四组为95以上,则数据( A )。
A.85在第三组B.75在第一组C.95在第三组D.85在第二组9.区分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依据为( A )。
A.采用分组标志的多少B.分组对象的复杂程度C.分组数目的多少D.选择的分组标志的性质10.根据单项式分组数列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和直接利用该数列的未分组资料计算简单算术平均数是( A )。
A.一致的B.不一致的C.某些情况下一致D.多数情况下不一致11.下列属于负相关的现象是( C )A.工人劳动生产率越低,则创造的产值就越少B.家庭收入越多,则消费支出也越多C.商品销售额越低,则流通费用率越高D.生产用固定资产价值越少,则产品产量越低12.全面调查可能产生的误差有( A )A.登记性误差B.偏差C.随机误差D.都有可能13.三季度平均人数为(A )。
统计学总复习题

统计学复习题1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属于连续变量的是()A、职工人数B、机器台数C、工业总产值D、车间数2.人均收入,人口密度,平均寿命,人口净增数,这四个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3.桂林市工商银行要了解2000年第一季度全市储蓄金额的基本情况,调查了储蓄金额最高的几个储蓄所,这种调查属于()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4.若两变量完全相关,则估计标准差()。
A、为0B、为1C、为–1D、为无穷大5.某外商投资企业按工资水平分为四组:1000元以下,1000~1500元;1500~2000元;2000元以上。
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组中值分别为()A、750和2500B、800和2250C、800和2500D、750和22506.1990年,我国人均粮食产量393.10公斤,人均棉花产量3.97公斤,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558元,人均国民收入1271元它们是()。
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7.按照计划规定,工业总产值与上年对比需增长30%,实际却比计划少完成了10%,同上年相比,今年产值的实际增长率为()。
A、60%B、120%C、40%D、17%8.下列指标中属于结构相对指标的是()。
A、产值计划完成程度B、净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C、产值资金占用率D、百元流动资金利税率9.直线回归方程中,若回归系数为负,则()。
A、表明现象正相关B、表明现象负相关C、表明相关程度很弱D、不能说明相关的方向和程度10.已知某企业总产值2001年比1998年增长187.5%,2000年比1998年增长150%,则2001年比2000年增长()。
A、37.5%B、125%C、115%D、15%11.对直线趋势y c=100+9x,若x每增加一个单位,则y平均增加()。
A、100个单位B、9个单位C、109个单位D、91个单位12.有一批灯泡共1000箱,每箱200个,现随机抽取20箱并检查这些箱中全部灯泡,此种检验属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30题)1.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A. 总计各单位的标志值没有差异B. 总体的各指标都有相同的性质C. 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相同的数量标志或品质标志属性D. 同质性是构成总体的前提条件2.对于无限总体进行观察和分析,最适宜的统计研究方法是()A. 统计分组法B. 统计模型法C. 统计指标法D. 抽样推断法3.某班五位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7、78、85、89、96,这五个数字是()A. 变量B. 数量标志C. 品质标志D. 变量值4. 对某市占成交金额比重大的9个大型农贸市场的成交金额进行调查,属于()A. 普查B. 抽样调查C. 重点调查D. 典型调查5.在全距一定的条件下,等距分组中组距与组数的关系是()A. 组数越多,组距越大B. 组数越多,组距越小C. 组数越少,组距越小D. 组数与组距无关系6.某产品的质量好坏用一等品、二等品和三等品来反映,产品等级是()A. 数量指标B. 质量指标C. 数量标志D. 品质标志7.2013年9月9日,深圳市最高气温为摄氏33度,这一数据属于()A. 定类数据B. 定序数据C. 定距数据D. 定比数据8.连续变量要求两个相邻组的组限()A. 不一致B. 重叠C. 间断D. 可任意取值9.下列情况属于连续变量的是()A. 汽车台数B. 工人人数C. 工厂数D. 生产总产值10.总量指标是用()表示的。
A. 绝对数形式B. 相对数形式C. 平均数形式D. 百分比形式11.下列()为时点指标。
A. 在校学生人数B. 商品销售额C. 新出生人口数D. 国内生产总值12.某班五位同学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75、80、70、65、55,这五名同学的成绩平均差是()A. 7分B. 7.2分C. 8.6分D. 9.7分13.在频数分布中,众数是()A. 最大的那个频数B. 最大的标志值C. 频数最大的那个标志值D. 把频数分布分成两个相等部分的标志值14.下列相对数可以相加的是()A. 比例相对数B. 结构相对数C. 比较相对数D. 强度相对数15.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是,我国男女之间的比例关系是106.7:100,这种指标是( )A. 比较相对指标B. 比例相对指标C. 强度相对指标D. 结构相对指标16.当变量值中有一项为零时,不能计算( )A. 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B. 中位数和众数C. 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D. 几何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17.某产品由四个车间分别独立生产,根据经验,这四个车间的合格率分别为99%、97%、96%、98%,四个车间的平均合格率为( )A. 90.35%B. 98%C. 97.5%D. 95.5%18.4月、5月、6月、7月的平均职工数分别为200人、210人、205人和220人,则该企业第二季度平均职工人数的计算方法是( )A. (200+210+205+220)/4B. (200+210+205)/3C. (200/2+210+205+220/2)/(4-1)D. (200/2+210+205+220/2)/419. 某企业某年上半年的月产量分别为410、420、380、410、420、420万件,则该企业上半年的平均月产量、中位数和众数分别为( )A. 410、420、420B. 420、420、420C. 410、415、420D. 415、420、41020. 某班五位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7、78、85、89、96,这五个数字是( )A. 变量B. 数量标志C. 品质标志D. 变量值21. 下列数列中属于动态数列的是( )A. 学生按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 企业按类型分组形成的数列C. 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的数列D. 进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数列22. 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3%、4%、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计算方法为( )A. (103%×104%×108%×107%)-100%B. 103%×104%×108%×107%C. 3%×4%×8%×7%D. (3%×4%×8%×7%)-100%23. 2008-2012年我国房地产开发经营情况为经营收入增长5.1倍,则年平均发展速度为( ) A. B. C. D. 24.多次抛一枚硬币,观察出现正反面的情况,所抛次数越多,得到正面的次数占总数的比值就越接近( ) A. B. C. D.25.从某大学的120个行政班中随机抽样25个班做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这种抽样的组织方式是( )A. 多阶段抽样B. 简单随机抽样215131431.651.641.551.5C. 整群抽样D. 类型抽样26.对有因果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时,则()A. 两个变量不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B. 两个变量要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C. 两个变量是随机的D. 可以建立两个回归方程27. 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的趋势线,必须满足的一个基本条件是()A. Σ(y-y c)2=最小值B. Σ(y-y c)=最小值C. Σ(y-y c)2=最大值D. Σ(y-y c)=最大值28. 每吨铸件的成本(元)和每名工人劳动生产率(吨/人)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300-2.5x,说明劳动生产率提高1吨,成本()A. 降低297.5元B. 提高297.5元C. 提高2.5元D. 降低2.5元29. 在分别掌握三个企业报告期和基期的劳动生产率和人数资料的条件下,要计算三个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总平均水平的变动,应采用()A. 质量指标指数B. 可变构成指数C. 固定构成指数D. 结构影响指数30. 某公司三个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由于各企业成本降低使公司平均成本降低15%,由于各种产品产量的比重变化使公司平均成本提高10%,则该公司平均成本报告期比基期降低()A. 5%B. 6.5%C. 22.7%D. 33.3%1.C2.D3.D4.C5.B6.D7.C8.B9.D 10.A 11.A 12.D 13.C 14.B 15.B 16.D 17.C 18.B 19.B 20.C 21.D 22.D 23.A 24.A 25.C 26.B 27.A 28.D 29.B 30.B1.2013年9月9日,深圳市最高气温为摄氏33度,这一数据属于()A. 定类数据B. 定序数据C. 定距数据D. 定比数据2. 一组数据1、1、3、4、5、3、6、3、7、8中,众数为()A.1 B.3C.5 D.73.下列情况属于连续变量的是()A. 汽车台数B. 工人人数C. 工厂数D. 生产总产值4. 一组数据2、4、6、7、19、22、24的平均数为()A.11 B.12C.13 D.145.下列项目为时点指标的是()A. 在校学生人数B. 商品销售额C. 新出生人口数D. 国内生产总值6.某班五位同学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75、80、70、65、55,这五名同学的成绩平均差是()A. 7分B. 7.2分C. 8.6分D. 9.7分7.在频数分布中,众数是()A. 最大的那个频数B. 最大的标志值C. 频数最大的那个标志值D. 把频数分布分成两个相等部分的标志值8. 统计研究的数量必须是()A. 抽象的量B. 具体的量C. 连续不断的量D. 可直接相加的量9.对于无限总体进行观察和分析,最适宜的统计研究方法是()A. 统计分组法B. 统计模型法C. 统计指标法D. 抽样推断法10. 已知4个水果商店的苹果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4个商店的苹果平均单价,应该采用()A. 简单算术平均数B. 加权算术平均数C. 加权调和平均数D. 几何平均数11.对某市占成交金额比重大的9个大型农贸市场的成交金额进行调查,属于()A. 普查B. 抽样调查C. 重点调查D. 典型调查12.在全距一定的条件下,等距分组中组距与组数的关系是()A. 组数越多,组距越大B. 组数越多,组距越小C. 组数越少,组距越小D. 组数与组距无关系13.一组数据有17个,则Q1位置为()A.4 B.4.5C.5 D.6.514. 某公司三个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由于各企业成本降低使公司平均成本降低15%,由于各种产品产量的比重变化使公司平均成本提高10%,则该公司平均成本报告期比基期降低()A. 5%B. 6.5%C. 22.7%D. 33.3%15.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是,我国男女之间的比例关系是106.7:100,这种指标是()A. 比较相对指标B. 比例相对指标C. 强度相对指标D. 结构相对指标16.当变量值中有一项为零时,不能计算()A. 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B. 中位数和众数C. 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D. 几何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17.某产品由四个车间分别独立生产,根据经验,这四个车间的合格率分别为99%、97%、96%、98%,四个车间的平均合格率为()A. 90.35%B. 98%C. 97.5%D. 95.5%18. 在由3个指数所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A. 都固定在基期B. 都固定在报告期C. 一个固定在基期一个固定在报告期D. 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数19. 某企业某年上半年的月产量分别为410、420、380、410、420、420万件,则该企业上半年的平均月产量、中位数和众数分别为()A. 410、420、420B. 420、420、420C. 410、415、420D. 415、420、41020. 某居民在维持基本生活水平情况下,按报告期的物价购买消费品多支付20元,按基期价格购买的消费品支出是400元,则价格指数为( )A. 95%B. 110%C. 90%D. 105%21. 下列数列中属于动态数列的是( )A. 学生按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 企业按类型分组行成的数列C. 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的数列D. 进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数列22. 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3%、4%、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计算方法为( )A. (103%×104%×108%×107%)-100%B. 103%×104%×108%×107%C. 3%×4%×8%×7%D. (3%×4%×8%×7%)-100%23. 相关关系是指变量之间( )A. 严格的关系B. 不严格的关系C. 任意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D. 有内在关系的但不是严格的数量依存关系24.多次抛一枚硬币,观察出现正反面的情况,所抛次数越多,得到正面的次数占总数的比值就越接近( ) A. B.C. D.25.从某大学的120个行政班中随机抽样25个班做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这种抽样的组织方式是( )A. 多阶段抽样B. 简单随机抽样C. 整群抽样D. 类型抽样26.对有因果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时,则( )A. 两个变量不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B. 两个变量要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C. 两个变量是随机的D. 可以建立两个回归方程27. 已知某企业某产品产量和生产成本有直接关系,在这条直线上,当产量为1000时,其生产成本为30000元,其中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为6000元,则成本总额对产量的直线方程为( )A. y=6000+24xB. y=6+0.24xC. y=24+6000xD. y=24000+6x28. 每吨铸件的成本(元)和每名工人劳动生产率(吨/人)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300-2.5x ,说明劳动生产率提高1吨,成本( )A. 降低297.5元B. 提高297.5元C. 提高2.5元D. 降低2.5元29. 所谓正相关,是指一个变项的值增加时,另一个变项的值( )A .减少B .不变C .增加D .无规律30. 某公司三个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由于各企业成本降低使公司平均成本降低15%,由于各种产品产量的比重变化使公司平均成本提高10%,则该公司平均成本报告期比基期降低( )21513143A. 5%B. 6.5%C. 22.7%D. 33.3%1.C2.B3.D4.B5.A6.D7.C8.B9.D 10.C 11.C 12.B 13.B 14.B 15.B 16.D 17.C 18.C 19.B 20.D 21.D 22.D 23.D 24.A 25.C 26.B 27.A 28.D 29.C 30.B1. 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A. 差异性B. 综合性C. 社会性D. 同质性2.对于无限总体进行观察和分析,最适宜的统计研究方法是()A. 统计分组法B. 统计模型法C. 统计指标法D. 抽样推断法3. 对于南京市工业企业的设备进行普查,填报单位是()A. 全部设备B. 每台设备C. 每个工业企业D. 全部工业企业4. 对某市占成交金额比重大的9个大型农贸市场的成交金额进行调查,属于()A. 普查B. 抽样调查C. 重点调查D. 典型调查5.在全距一定的条件下,等距分组中组距与组数的关系是()A. 组数越多,组距越大B. 组数越多,组距越小C. 组数越少,组距越小D. 组数与组距无关系6.大于等于Q1的数据占全部数据百分比为()A.25% B.50%C.75% D.100%7.2014年5月1日,海口市最高气温为摄氏33度,这一数据属于()A. 定类数据B. 定序数据C. 定距数据D. 定比数据8.变量数列中各组频数的总和应该()A. 小于1B. 等于1C. 大于1D. 不等于19.下列情况属于连续变量的是()A. 汽车台数B. 工人人数C. 工厂数D. 生产总产值10.一组数据2、5、7、9、10、12、15、19、24、56的中位数的位置为()A.3.5 B.4.5C.5.5 D.6.511.下列为时点指标的是()A. 在校学生人数B. 商品销售额C. 新出生人口数D. 国内生产总值12.某班五位同学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75、80、70、65、55,这五名同学的成绩平均差是()A. 7分B. 7.2分C. 8.6分D. 9.7分13.在频数分布中,众数是()A. 最大的那个频数B. 最大的标志值C. 频数最大的那个标志值D. 把频数分布分成两个相等部分的标志值14. 某公司进行计算机水平测试,新员工的平均得分是80分,标准差是5分,中位数是86分,则新员工的得分分布形状是( )A. 对称的B. 右偏的C. 左偏的D. 不确定15.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是,我国男女之间的比例关系是106.7:100,这种指标是( )A. 比较相对指标B. 比例相对指标C. 强度相对指标D. 结构相对指标16.当变量值中有一项为零时,不能计算( )A. 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B. 中位数和众数C. 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D. 几何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17.某产品由四个车间分别独立生产,根据经验,这四个车间的合格率分别为99%、97%、96%、98%,四个车间的平均合格率为( )A. 90.35%B. 98%C. 97.5%D. 95.5%18.某企业这5年的销售收入如下:200万元,220万元,250万元,300万元,320万元,则平均增长量为( )A. B. C. D.19.某企业某年上半年的月产量分别为410、420、380、410、420、420万件,则该企业上半年的平均月产量、中位数和众数分别为( )A. 410、420、420B. 420、420、420C. 410、415、420D. 415、420、41020.某商品价格发生变化,现在的100元只值原来的90元,则价格指数为( )A. 10%B. 90%C. 110%D. 111%21.下列数列中属于动态数列的是( )A. 学生按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 企业按类型分组行成的数列C. 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的数列D. 进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数列22.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3%、4%、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计算方法为( )A. (103%×104%×108%×107%)-100%B. 103%×104%×108%×107%C. 3%×4%×8%×7%D. (3%×4%×8%×7%)-100%23. 在分别掌握三个企业报告期和基期的劳动生产率和人数资料的条件下,要计算三个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总平均水平的变动,应采用( )A. 质量指标指数B. 可变构成指数C. 固定构成指数D. 结构影响指数24.多次抛一枚硬币,观察出现正反面的情况,所抛次数越多,得到正面的次数占总数的比值就越接近( ) A. B.215131435120412052003204200320C. D.25.从某大学的120个行政班中随机抽样25个班做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这种抽样的组织方式是()A. 多阶段抽样B. 简单随机抽样C. 整群抽样D. 类型抽样26.对有因果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时,则()A. 两个变量不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B. 两个变量要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C. 两个变量是随机的D. 可以建立两个回归方程27.相关关系中,用于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类型的图形是()A. 直方图B. 散点图C. 频数分布图D. 累计频率图28.每吨铸件的成本(元)和每名工人劳动生产率(吨/人)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300-2.5x,说明劳动生产率提高1吨,成本()A. 降低297.5元B. 提高297.5元C. 提高2.5元D. 降低2.5元29.两个相关变量呈反方向变化,则其相关系数()A. 小于0B. 大于0C. 等于0D. 等于130.某公司三个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由于各企业成本降低使公司平均成本降低15%,由于各种产品产量的比重变化使公司平均成本提高10%,则该公司平均成本报告期比基期降低()A. 5%B. 6.5%C. 22.7%D. 33.3%1.D2.D3.C4.C5.B6.A7.C8.B9.D 10.C 11.A 12.D 13.C 14.C 15.B 16.D 17.C 18.B 19.B 20.D 21.D 22.D 23.B 24.A 25.C 26.B 27.B 28.D 29.A 30.B1. 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的是()A. 一包谷物的重量B. 统计模型法C. 过去的一个月中平均每个销售代表接待的客户数D. 某地区接受失业补助的人数2.对于无限总体进行观察和分析,最适宜的统计研究方法是()A. 统计分组法B. 统计模型法C. 统计指标法D. 抽样推断法3. 现调研某机床制造企业的生产情况,该企业的产量和利润是()A. 连续变量B. 离散变量C. 前者连续变量,后者离散变量D. 前者离散变量,后者连续变量4. 对某市占成交金额比重大的9个大型农贸市场的成交金额进行调查,属于()A. 普查B. 抽样调查C. 重点调查D. 典型调查5.在全距一定的条件下,等距分组中组距与组数的关系是()A. 组数越多,组距越大B. 组数越多,组距越小C. 组数越少,组距越小D. 组数与组距无关系6. 劳动生产率是()A. 动态指标B. 质量指标C. 流量指标D. 强度指标7.2013年9月9日,深圳市最高气温为摄氏33度,这一数据属于()A. 定类数据B. 定序数据C. 定距数据D. 定比数据8. 变量数列中各组频数的总和应该()A. 小于1B. 等于1C. 大于1D. 不等于19.下列情况属于连续变量的是()A. 汽车台数B. 工人人数C. 工厂数D. 生产总产值10. 加权调和平均数有时可作为加权算术平均数的()A. 变形B. 倒数C. 平均数D. 开平方11.下列为时点指标的是()A. 在校学生人数B. 商品销售额C. 新出生人口数D. 国内生产总值12.某班五位同学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75、80、70、65、55,这五名同学的成绩平均差是()A. 7分B. 7.2分C. 8.6分D. 9.7分13.在频数分布中,众数是()A. 最大的那个频数B. 最大的标志值C. 频数最大的那个标志值D. 把频数分布分成两个相等部分的标志值14. 某企业2010年职工平均工资为5200元,标准差为110元,2013年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了40%,标准差增大到150元,则职工平均工资的相对变异()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不可比较15.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是,我国男女之间的比例关系是106.7:100,这种指标是()A. 比较相对指标B. 比例相对指标C. 强度相对指标D. 结构相对指标16.当变量值中有一项为零时,不能计算()A. 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B. 中位数和众数C. 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D. 几何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17.某产品由四个车间分别独立生产,根据经验,这四个车间的合格率分别为99%、97%、96%、98%,四个车间的平均合格率为()A. 90.35%B. 98%C. 97.5%D. 95.5%18. 假定某产品产量2013年比2008年增加了35%,则2013年比2008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5%35( ) A. B. C. D. 19. 某企业某年上半年的月产量分别为410、420、380、410、420、420万件,则该企业上半年的平均月产量、中位数和众数分别为( )A. 410、420、420B. 420、420、420C. 410、415、420D. 415、420、41020. 动态数列中的发展水平( )A. 只能是总量指标B. 只能是相对指标C. 只能是平均指标D. 上述三种指标均可21. 下列数列中属于动态数列的是( )A. 学生按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 企业按类型分组行成的数列C. 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的数列D. 进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数列22. 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3%、4%、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计算方法为( )A. (103%×104%×108%×107%)-100%B. 103%×104%×108%×107%C. 3%×4%×8%×7%D. (3%×4%×8%×7%)-100%23. 2013年南京市江宁区新批准73个利用外资项目,这个指标属于( )A. 时点指标B. 时期指标C. 动态相对指标D. 比较相对指标24.多次抛一枚硬币,观察出现正反面的情况,所抛次数越多,得到正面的次数占总数的比值就越接近( ) A. B.C. D.25.从某大学的120个行政班中随机抽样25个班做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这种抽样的组织方式是( )A. 多阶段抽样B. 简单随机抽样C. 整群抽样D. 类型抽样26.对有因果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时,则( )A. 两个变量不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B. 两个变量要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C. 两个变量是随机的D. 可以建立两个回归方程27. 某企业报告期产量比基期增长了10%,生产费用增长了8%,则其产品单位成本降低了( )A. 1.8%B. 2%C. 20%D. 18%28. 每吨铸件的成本(元)和每名工人劳动生产率(吨/人)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300-2.5x ,说明劳动生产率提高1吨,成本( )A. 降低297.5元B. 提高297.5元C. 提高2.5元D. 降低2.5元29. 如果变量x 和变量y 之间的相关系数是-1,则说明这两个变量之间是( )A. 低度相关关系B. 完全相关关系 215131436%355%1356%135C. 高度相关关系D. 完全不相关30. 某公司三个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由于各企业成本降低使公司平均成本降低15%,由于各种产品产量的比重变化使公司平均成本提高10%,则该公司平均成本报告期比基期降低()A. 5%B. 6.5%C. 22.7%D. 33.3%1.D2.D3.D4.C5.B6.B7.C8.B9.D 10.A 11.A 12.D 13.C 14.B 15.B 16.D 17.C 18.C 19.B 20.D 21.D 22.D 23.B 24.A 25.C 26.B 27.A 28.D 29.B 30.B二、填空题(10题)1.总量指标按计量单位不同可以分为实物指标、劳动量指标和____价值量指标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