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复习题要点
应用统计学期末复习重点

应用统计学期末复习重点(按题型整理)一、填空题(10分)1.统计学的三种含义:统计工作;统计数据或统计信息;统计学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群体现象3.根据统计方法的构成不同,可将统计学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根据统计方法研究和应用的侧重不同,可将统计学分为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4.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大量观察法,实验设计法,统计描述法和统计推断法5.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而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6.标志按其性质不同分为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两种。
按其变异情况可以分为不变标志和可变标志,可变标志称为变量。
7.统计总体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同质性、大量性和变异性.8.统计指标按其作用可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按所反映总体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9.总量指标指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说明现象总体的规模和水平的指标,其表现形式为绝对数。
10.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按指标数值采用的计量单位不同可以分为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劳动量指标。
总量指标按其说明总体内容不同,可分为总体标志总量和总体单位总量11.平均指标说明分配数列中各变量值分布的集中趋势,变异指标说明各变量值分布的离中趋势12.计量尺度的类型有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根据四种计量尺度计量结果,可将统计数据分为三种类型:名义级数据,顺序级数据,刻度级数据。
13.对名义级数据通常是计算众数,对顺序级数据,通常可以计算众数、中位数;对刻度级数据,同样可以计算众数和中位数,还可以计算平均数.14.全面调查方式有统计报表制度,普查;非全面调查有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
15.常用的抽样调查组织形式有简单随机抽样,类型随机抽样,机械随机抽样,整群随机抽样,阶段随机抽样.16.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正确选择分组标志和合理划分各组界限17.按分组标志的多少,统计分组可以分为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按分组标志性质不同,统计分组可以分为品质分组和数量分组;按分组作用和任务不同,有类型分组、结构分组和分析分组。
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1. 什么是统计学?答: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数学,它涉及数据的收集、分析、解释、展示和预测。
2. 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有什么区别?答:描述统计学关注于数据的总结和描述,而推断统计学则使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
3. 列举三种常见的概率分布。
答:正态分布、二项分布和泊松分布。
4. 什么是中心极限定理?答:中心极限定理表明,当样本量足够大时,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之和的分布将趋近于正态分布。
5. 什么是置信区间?答:置信区间是一个区间估计,它给出了总体参数的一个可能范围,并且该范围有一定的置信水平。
6. 解释什么是假设检验。
答:假设检验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根据样本数据来判断一个关于总体的假设是否成立。
7. 什么是相关系数?答:相关系数是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强度和方向的统计量。
8. 什么是回归分析?答:回归分析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一个或多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9. 什么是方差分析?答:方差分析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比较三个或更多组数据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10. 什么是标准差?答:标准差是衡量数据分散程度的一个指标,它是方差的平方根。
11. 什么是均值?答:均值是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值,它是所有数据值的总和除以数据的数量。
12. 什么是中位数?答:中位数是一组数据的中间值,当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时,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
13. 什么是众数?答: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14. 什么是样本?答: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用于代表总体进行研究。
15. 什么是总体?答:总体是指研究中所有可能的个体的集合。
16. 什么是抽样误差?答:抽样误差是指由于样本的随机性导致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
17. 什么是系统误差?答:系统误差是由于测量或实验设计中的偏差导致的误差,它会导致测量结果持续地偏离真实值。
18. 什么是数据的正态性?答:数据的正态性指的是数据分布接近正态分布,即呈现出对称的钟形曲线。
统计学复习要点

1.统计学是收集、分析、表述和解释数据的科学(不列颠百科全书)2.按照计量层次分: 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3.按收集方法分: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4.按时间状况分: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5.总体: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 的集合,其中的每一个个体也称为元素6.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构成样本的元素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或样本量7.参数: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是研究者想要了解的总体的某种特征值,所关心的参数主要有总体均值(?)、标准差(?)、总体比例(?)等8.统计量: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它是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出来的一些量,是样本的函数,所关心的样本统计量有样本均值(?x)、样本标准差(s)、样本比例(p)等9.数据的间接来源:系统外部的数据和系统内部的数据10.二手数据的特点:搜集容易,采集成本低、作用广泛、在研究中应优先考虑11.二手数据的可靠性评估:数据是谁搜集的?为什么目的而搜集的?数据是怎样搜集的?什么时候搜集的?12.数据的直接来源:调查数据、实验数据13.概率抽样的特点:按一定的概率以随机原则抽取样本,每个单位被抽中的概率是已知的,或是可以计算出来的,当用样本对总体目标量进行估计时,要考虑到每个样本单位被抽中的概率14.简单随机抽样:从总体N个单位中随机地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每个单位入抽样本的概率是相等的,最基本的抽样方法,是其它抽样方法的基础。
15.分层抽样:将抽样单位按某种特征或某种规则划分为不同的层,然后从不同的层中独立、随机地抽取样本16.整群抽样:将总体中若干个单位合并为组(群),抽样时直接抽取群,然后对中选群中的所有单位全部实施调查17.系统抽样: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抽样单位)按一定顺序排列,在规定的范围内随机地抽取一个单位作为初始单位,然后按事先规定好的规则确定其它样本单位。
先从数字1到k之间随机抽取一个数字r作为初始单位,以后依次取r+k,r+2k…等单位18.多阶段抽样:先抽取群,但并不是调查群内的所有单位,而是再进行一步抽样,从选中的群中抽取出若干个单位进行调查19.非概率抽样:相对于概率抽样而言。
统计学复习资料

统计学复习资料《统计学基础》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统计总体具有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三个特征。
2、标志是反映特征的,而指标是反映特征的。
3、专门调查主要有普查、重点调查、和四种形式。
4、调查表按登记调查单位的多少,有和两种形式。
5、在组距式数列中,表示各组界限的变量值称为,下限是指的变量值,上限是指的变量值,各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称为。
6、总量指标按反映总体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和;按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可分为和。
7、平均指标反映了总价格政策中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的。
8、众数和中位数都是平均数。
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认识过程是()A、从质到量B、从量到质C、从质到量,再到质和量的结合D、从总体到个体2、某班5名同学的某门课的成绩分别为60、70、75、80、85,这5个数是()A、指标B、标志C、变量D、变量值3、统计学研究对象的最基本特征是()A、总体性B、数量性C、具体性D、社会性4、某企业职工张三的月工资额为500元,则“工资”是()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5、变量是可变的()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量标志和指标D、质量指标6、研究某企业职工文化程度时,职工总人数是()A、数量标志B、数量指标C、变量D、质量指标7、通过调查大庆、胜利等几大主要油田来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A、普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D、抽样调查8、在现实生活中使用最为广泛的非全面调查方式是()A、普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典型调查9、某种年报制度规定在次年1月31日前上报,则调查期限为()A、1个月B、1年C、1年零1个月D、2个月10、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A、这些单位是工作的重点B、在某方面作出成绩的单位C、某一数量标志值在总体中占比重大的单位D、典型单位11、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末组的组中值为()。
(完整版)统计学期末复习重点

统计总体:统计总体是根据一定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事物的全体,它是客观存在,并在某一相同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由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简称总体。
样本:是指在全及总体中按随机原则抽取的那部分单位所构成的集合体。
算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是统计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平均数,它的基本计算形式是用总体的单位总数去除总体的标志总量。
调和平均数:是根据变量值的倒数计算的,是变量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也叫倒数平均数。
简单分组:是指对所研究的总体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
复合分组:复合分组是指对所研究的总体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进行的多层次分组。
结构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是表明总体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总体中所占比重的相对指标,也叫比重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是指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总量指标数值之比。
类型抽样:又称分类抽样或分层抽样,它是先将总体按某个主要标志进行分组(或分类),再按随机原则从各组(类)中抽取样本单位的一种抽样方式。
机械抽样:它是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然后按固定顺序和相等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本单位的抽样组织方式。
综合指数:凡是一个总量指标可以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指标时,为观察某个因素指标的变动情况,将其他因素指标固定下来计算出的指数称为综合指数。
平均指数:平均指数法是以个体指数为基础来计算总指数,根据选用的权数不同,平均指数法可以进一步分为加权算术平均法,加权调和平均法,固定权数加权平均法。
相关关系:是指现象之间客观存在的,在数量变化上受随机因素的影响,非确定性的相互依存关系。
回归分析: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虽然不是严格的函数关系,但现象之间的一般关系值,可以通过函数关系的近似表达式来反映,这种表达式根据相关现象的实际对应资料,运用数学的方法来建立,这类数学方法称为回归分析。
统计调查: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要求和任务,运用各种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的搜集有关现象的各个单位的资料,对客观事实进行登记,取得真实可靠的调查资料的活动过程。
统计学复习资料

一、判断正误1、统计研究的对象是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及其联系,而非有关某一个体的具体情况。
( )2、用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对比求得的相对指标。
说明总体内部的组成状况,这个相对指标是比例相对指标。
( )3、用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对比求得的相对指标。
说明总体内部的组成状况,这个相对指标是比例相对指标。
( )4、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3%、2%、7%和5%,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技术方法为3%×2%×7%×5%—100%。
( )5、两个有密切联系的属于不同总体的总量指标之比是动态相对指标。
( )6、用价格作同度量的销售量指数∑10q p /∑00q p ,其分子分母之差∑10q p - ∑00q p 是表示报告期比基期一共增加或减少的销售量。
( )7、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就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小。
( )8、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 )9、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
( ) 10、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乘积。
( ) 二、单项选择题1、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
A.作用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灵活程度不同 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2、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
A .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 C .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3、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是( )。
A.二者均为离散变量 B.二者均为连续变量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D.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4、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
A.企业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农村耕地调查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5、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
统计复习题及答案

统计复习题及答案1. 什么是统计学?统计学是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
2. 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描述统计学关注于数据的组织、汇总和描述,而推断统计学则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
3. 什么是总体和样本?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部个体,样本则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
4. 什么是随机抽样?随机抽样是指每个样本单位被选中的概率相等的抽样方法。
5. 什么是变量?变量是可取不同值的量,通常用于描述数据集中的属性或特征。
6. 什么是参数和统计量?参数是总体的特征值,统计量则是样本的特征值。
7. 什么是频率分布?频率分布是将数据分组并计算每组中数据出现的次数。
8. 什么是正态分布?正态分布是一种连续概率分布,其形状呈钟形,也称为高斯分布。
9. 什么是中位数?中位数是将数据集从小到大排序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
10. 什么是众数?众数是数据集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11. 什么是方差和标准差?方差是衡量数据分布离散程度的量,标准差则是方差的平方根。
12. 什么是相关系数?相关系数是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强度和方向的统计量。
13. 什么是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估计变量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一个因变量和一个或多个自变量之间的关系。
14. 什么是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推断。
15. 什么是置信区间?置信区间是一个值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我们有特定置信水平认为总体参数会落在其中。
答案:1. 统计学是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
2. 描述统计学关注于数据的组织、汇总和描述,而推断统计学则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
3. 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部个体,样本则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
4. 随机抽样是指每个样本单位被选中的概率相等的抽样方法。
5. 变量是可取不同值的量,通常用于描述数据集中的属性或特征。
6. 参数是总体的特征值,统计量则是样本的特征值。
统计学基础知识期末复习资料

统计学基础知识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统计学统计学是一门阐明如何去采集、整理、显示、描述、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系列概念、原理、原则、方法和技术的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实用性很强的通用方法论科学。
2、指标和标志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指标是说明总体综合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数字资料。
3、总体、样本和单位统计总体是统计所要研究的对象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体所构成的整体。
简称总体。
构成总体的个体则称为总体单位,简称单位。
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单位。
4、统计调查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有组织有计划的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
它是取得统计数据的重要手段。
5、统计绝对数和统计相对数反映总体规模的绝对数量值,在社会经济统计中称为总量指标。
统计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之比,用以反映现象间的联系和对比关系。
6、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是反映总体在一段时期内累计总量的数字资料,是流量。
时点指标是反映总体在某一时刻上具有的总量的数字资料,是存量。
7、抽样估计和假设检验抽样估计是指根据所抽取的样本特征来估计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假设检验是先对总体的某一数据提出假设,然后抽取样本,运用样本数据来检验假设成立与否。
8、变量和变异标志的具体表现和指标的具体数值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称为变异。
数量标志和指标在统计中称为变量。
9、参数和统计量参数是反映总体特征的一些变量,包括总体平均数、总体方差、总体标准差等。
统计量是反映样本特征的一些变量,包括样本平均数、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等。
10、抽样平均误差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之间的平均离散程度称之为抽样平均误差,简称为抽样误差。
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为总体标准差的1/n。
11、抽样极限误差抽样极限误差是指样本统计量和总体参数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
我们用样本统计量变动的上限或下限与总体参数的绝对值表示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称为极限误差或允许误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分组的核心问题是( c )。
A. 选择分组方法B. 确定组数C. 选择分组标志D. 确定组中值2、某外商投资企业按工资水平分为四组:1000元以下,1000~1500元,1500~2000元,2000元以上。
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组中值分别为( d )。
A. 750和2500B. 800和2250C. 800和2500D. 750和22503、平均数反映了总体(a )。
A. 分布的集中趋势B. 分布的离中趋势C. 分布的变动趋势D. 分布的可比程度4、数列中,当某一组的变量值较小而权数较大时,计算出来的平均数(b )。
A. 接近于变量值较大的一组B. 接近于变量值较小的一组C. 接近于大小适中的变量值D. 不受权数影响5、一位教授计算了全班20个同学考试成绩的均值、中数和众数,发现大部分同学的考试成绩集中于高分段,下面哪句话不可能是正确的?(b )。
A. 全班65%的同学的考试成绩高于均值B. 全班65%的同学的考试成绩高于中数C. 全班65%的同学的考试成绩高于众数D. 全班同学的考试成绩的负偏态分布6、由8位销售员一个月销售某产品的数量制作的茎叶图如下,则销售量的中位数为( c )。
4 5 55 267 86 0 3A. 5B. 45C. 56.5D. 6.57、某研究人员于2009年发表的一篇文章讨论了男性和女性硕士应届毕业生起薪的差别。
文章称,从某重点大学前20名统计学院毕业的女性的平均起薪是3500元,中位数是3600元,标准差是550元。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判断,女性起薪的分布形状是( c )。
A. 对称B. 右偏C. 左偏D. 均匀二、多项选择题1、甲班同学的平均身高为X 1,标准差为1σ,乙班同学的平均身高为X 2,标准差为σ2,那么( bce )。
A. X 1>X 2,1σ>σ2,则甲班身高均值的代表性低 B. X 1<X 2,1σ>σ2,则甲班身高均值的代表性低 C. X 1=X 2,1σ>σ2,则甲班身高均值的代表性低 D. X 1<X 2,1σ<σ2,则甲班身高均值的代表性低 E. X 1<X 2,1σ=σ2,则甲班身高均值的代表性低2、偏态系数是对数据分布偏斜程度的测度,下面描述正确的是(abcd )。
A. 偏态系数=0为对称分布B. 偏态系数>0为右偏分布C. 偏态系数<0为左偏分布D. 偏态系数>1或偏态系数<-1为高度偏态分布E. 偏态系数>3或偏态系数<-3为高度偏态分布3、关于众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bde )。
A. 众数一定大于中位数B. 众数可以不存在C. 众数是数值平均数D. 众数不易受极端值的影响E. 正态分布中,分布最高峰点对应的数值即众数三、判断题1、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
( c )2、当数据呈高度偏态时,中位数比算术平均数更具有代表性。
( d )3、 按照每户每月收入总额分组,以反映每个家庭的收入水平和生活现状。
( c )4、茎叶图类似于横置的直方图,两者既能给出数据的分布状况,又能给出每一个原始数值。
( c )第4章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设样本n X X X ,,,21 取自正态总体),(2σμN ,其中2,σμ为未知参数。
下列估计量中,2σ的无偏估计量为(d )。
A. ∑--==n i i X n S 124)(11μB. ∑-==n i i X X n S 122)(1C. ∑-+==n i i X X n S 123)(11D. ∑--==n i i X X n S 121)(11 2、设总体X 的分布中未知参数θ的置信度为α-1的置信区间为ˆˆ(,)θθ1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对ˆθ1,ˆθ2的观测值a ,b ,恒有(,)a b θ∈ B. θ的数学期望ˆˆ()(,)E θθθ∈12C. θ以α-1的概率落入区间ˆˆ(,)θθ12D. 区间ˆˆ(,)θθ12以α-1的概率包含θ 3、在进行区间估计时( a )。
A. 置信概率越小,相应的置信区间也越小B. 置信概率越小,相应的置信区间越大C. 置信概率越大,相应的置信区间越小D. 置信概率的大小不影响置信区间的大小4、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 a )。
A. 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B. 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C. 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D. 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5、估计量是指( c )。
A. 总体参数的名称B. 总体参数的具体数值C. 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量的名称D. 用来估计总体参数计算出来的统计量的具体数值6、无偏估计是指( d )。
A. 样本估计值等于总体真值B. 估计量的方差最小C. 估计量的误差趋近于0D. 估计量的期望等于总体真值7、在参数估计中利用t 分布构造置信区间的条件是( b )。
A. 总体分布需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已知B. 总体分布为正态分布,方差未知C. 总体不一定是正态分布,但须是大样本D. 总体不一定是正态分布,但需要方差已知二、多项选择题1、在进行区间估计时,影响区间宽度的因素有( abd )。
A. 置信水平α-1B. 数据的离散程度C. 点估计值D. 样本容量E. 以上都是2、若ˆθ1,ˆθ2都是总体参数θ的无偏估计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e )。
A. ˆθθ=1,ˆθθ=2B. 若ˆˆ()()D D θθ≤12,则ˆθ1比ˆθ2更有效 C. ˆ()E θθ-=10,ˆ()E θθ-=20 D. 若a ,b 为常数,并a +b =1,则ˆˆa b θθ+12也是θ的无偏估计量 E. ˆθ21和ˆθ2是θ的无偏估计量 3、一盒中装有大量的红、蓝两色的弹子,但比例未知,现随机摸出100粒弹子,发现53颗是红的,盒子中红弹子的百分比估计为53%,标准差为5%,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abd )。
A. 53%是盒中红弹子比例的点估计B. 5%度量了53%中机会误差的可能大小C. 可能偏离盒子中红弹子的百分数5%左右D. 盒子中红弹子的百分数的近似95%置信区间为从43%到63% E .样本中红弹子的百分数的近似95%置信区间为从43%到63%4、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要素为bcd )。
A. 已知的总体方差B. 合适的统计量C. 允许的误差范围D. 概率的保证程度E .抽样平均数的标准差三、判断题1、样本标准差是总体标准差的无偏估计量。
( c )2、参数和统计量是没有区别的。
( c )3、当正态总体方差已知时,在小样本情况下可以用正态分布对总体均值进行估计。
( a )4、一个无偏估计量意味着它非常接近总体的参数。
( c )第5章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假设检验中,显著性水平α的意义是( a )。
A. H 0为真,经检验拒绝H 0的概率B. H 0为真,经检验接受H 0的概率C. H 0不成立,经检验拒绝H 0的概率D. H 0不成立,经检验接受H 0的概率2、对正态总体的数据期望μ进行假设检验,如果在显著水平.α=005下应接受假设H 0:μμ=0,则在显著水平.α=01下,( b )。
A. 必接受H 0 B. 可能接受,也可能不接受H 0C. 必拒绝H 0 B. 不接受,也不拒绝H 03、生产某种产品,要求其抗压能力μ在500以上,如果对此进行假设检验,则原假设为( b )。
A. :H μ≥0500B. :H μ≤0500C. :H μ=0500 B. :H μ≠05004、在假设检验中,接受原假设时,(b )。
A. 可能会犯第Ⅰ类错误B. 可能会犯第Ⅱ类错误C. 可能会犯第Ⅰ、Ⅱ类错误D. 不会犯错误5、在假设检验中,α-1是指(b )。
A. 拒绝了一个真实的原假设的概率B. 接受了一个真实的原假设的概率C. 拒绝了一个错误的原假设的概率D. 接受了一个错误的原假设的概率6、进行假设检验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样本量,检验结论犯两类错误的概率为(a)。
A. 都减小B. 都增大C. 都不变D. 一个增大个减小7、两个样本均值经过t检验判定有显著性差别,P值越小,说明d )。
A. 两样本均值差别越大B. 两总体均值差别越小C. 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值有差别D. 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值有差别二、多项选择题1、根据原假设的情况,假设检验中的临界值(be )。
A. 只能有一个,不可能有两个B. 有时为一个,有时有两个C. 只会为正值D. 总是以零为中心,呈对称分布E. 有时会有负值2、下列关于β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bcde )。
A. 是在原假设真实的条件下发生的B. 是在原假设不真实的条件下发生的C. 取决于原假设与实际值之间的差距D. 原假设与实际值之间的差距越大,犯β错误的可能性越小E. 原假设与实际值之间的差距越小,犯β错误的可能性越大3、某机场的塔台面临一个决策上的问题:如果荧幕上出现一个小的不规则点,:一切正常,那只是荧幕上受并逐渐接近飞机时,工作人员必须作一判断:H到一点干扰罢了;H:可能会发生碰撞意外。
在这个问题中,(ace )。
1A. 错误地发出警报属于第Ⅰ类错误B. 错误地发出警报属于第Ⅱ类错误C. 错误地发出警报的概率为αD. 错误地发出警报的概率为βE.α不宜太小三、判断题1、所谓小概率原理是指发生概率很小的事件,在试验中不可能发生。
(c )2、在总体方差未知情况下进行均值检验,一定要用t统计量。
(c )3、拒绝原假设说明原设计是错误的。
(c )α=001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了原假设,4、对两个总体均值相等性进行检验,在.这表示原假设为真的概率小于0.01。
(c)5、在进行假设检验时,只有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则应该使用z检验统计量。
( c )6、为了解学生参加英语培训是否能提高考试成绩,对某高校学生培训前后的英语成绩进行检验,这属于配对样本的检验。
( d )第6章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方差分析所要研究的问题是( c )。
A. 各总体的方差是否相等B. 各样本数据之间是否有显著差异C. 分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D. 分类型因变量对数值型自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2、与假设检验相比,方差分析方法可以使犯第Ⅰ类错误的概率( b )。
A. 提高B. 降低C. 等于0D. 等于13、组间误差是衡量因素的不同水平下各样本之间的误差,它( c )。
A. 只包括随机误差B. 只包括系统误差C. 既包括随机误差,又包括系统误差D. 有时包括随机误差,有时包括系统误差4、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各次试验观测值应()b。
A. 相互关联B. 相互独立C. 计量逐步精确D. 方法逐步改进5、从4个总体中各选取了5个观察值,得到SSA=636,SSE=742,SSA和SSE 的自由度分别为(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