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发展史
介绍家乡潍坊

介绍家乡潍坊潍坊,位于中国山东省中部,是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
它是我热爱的家乡,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以及美丽的自然风光。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向您介绍家乡潍坊的特点和魅力。
潍坊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
据历史记载,潍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在历史的长河中,潍坊曾是鲁国的一部分,被誉为“鲁中之邦”。
这使得潍坊成为了一个拥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
在潍坊的许多角落,您可以看到古老的建筑、传统的艺术和文化习俗的痕迹,这些都是潍坊独特的文化遗产。
潍坊是一个富有活力的经济中心。
作为山东省的重要城市之一,潍坊拥有发达的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
潍坊以农业闻名,被誉为“中国飞地”和“中国农机之都”。
这里的农田肥沃,气候宜人,适宜各种农作物的生长。
潍坊也是全国重要的农业机械生产基地,拥有众多农机企业和农机配套服务机构。
此外,潍坊还发展了多个产业园区,吸引了众多企业和投资者。
这些都为潍坊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潍坊还以其丰富的自然风光而闻名。
潍坊地处山东半岛,拥有壮丽的海岸线和美丽的乡村风景。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是潍坊湿地公园,这是一个生态环境优美的湿地保护区,吸引了大量的鸟类和自然爱好者。
此外,潍坊还有许多山川和自然公园,如金乡王母宫和昌乐白马山。
这些自然景观让人们可以远离喧嚣,享受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
当然,潍坊还有许多美食和特色文化。
在潍坊,您可以品尝到各种各样的美食,如潍坊烧饼、潍坊牛肉糕、潍坊鱼丸等。
这些美食以其独特的口味和制作工艺吸引了许多人。
此外,潍坊还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品,如潍剧、木雕和剪纸等。
这些文化元素展示了潍坊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为城市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总的来说,潍坊是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美丽的自然风光,以及美食和特色文化。
作为潍坊人,我为我的家乡感到自豪,并希望更多的人可以了解和欣赏潍坊的魅力。
我相信,潍坊将继续发展壮大,为我们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
潍坊的广播电视发展史

潍坊的广播电视发展史潍坊市作为中国山东省一个重要的地级市,拥有悠久而辉煌的广播电视发展历史。
自20世纪初广播电视技术引入潍坊以来,这个城市的广播电视事业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和蓬勃发展。
本文将以时间为线索,回顾潍坊市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历程,并探讨其在社会、文化和经济方面的重要意义。
20世纪初,潍坊市的广播电视事业处于起步阶段。
当时,由于技术限制和设备不足,广播电视的覆盖范围有限,而且节目内容也比较简单。
然而,潍坊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开始重视广播电视的发展,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为广播电视的推广和改进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这个时期,潍坊的广播电视节目着重宣传政策,推广农业技术知识,以及播放当地民俗文化和艺术节目,为城乡居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信息和娱乐内容。
20世纪50年代,潍坊市广播电视事业迎来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当时,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设备的升级,潍坊地区的广播电视信号可以覆盖更远的范围。
这对于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潍坊的广播电视台成立,开始制作并播放更丰富多样的节目,如新闻报道、电视剧、纪录片等。
这些节目的推出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进一步促进了潍坊市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21世纪初,随着数字科技的迅猛发展,潍坊市广播电视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得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和传播更加便捷高效,节目的品质和观看体验也得到了极大改善。
潍坊市广播电视台积极引进并应用数字化设备和技术,不断提升节目的质量,拓展节目类型和内容。
同时,潍坊市政府加大了对广播电视事业的投入,推动广播电视事业与当地经济和文化发展相结合。
潍坊市的广播电视事业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城市名片,吸引了众多观众和投资者的关注。
潍坊市广播电视的发展对当地社会、文化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广播电视的普及和发展为潍坊市民提供了更丰富多样的信息来源,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
其次,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播放促进了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让潍坊市的特色文化得到更好展示。
介绍我的家乡潍坊

总结
总结
1
潍坊是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拥有丰富 的历史文化和美食特产,还有美丽的自然景观
2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中国,一定不要错过这个美
丽的城市
3
我相信,你一定会被它的美丽和独特所吸引
现代化发展
现代化发展
潍坊的现代化发展也 非常迅速,尤其是在
经济和文化领域
经济发展
潍坊的经济实力不断 增强,拥有多家知名 企业和品牌。这些企 业的产品涵盖了多个 领域,如汽车制造、 电子信息、生物医药 等。同时,潍坊的农 业和制造业也发展迅 速,为经济发展提供 了强有力的支撑
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
潍坊的自然景观也非常美丽, 有许多值得一游的景点
自然景观
临朐石门坊
石门坊位于临朐县城南10公里处的丛山中,因山势如坊 而得名。这里风景秀丽,山势峻峭,红叶如火,素有" 石门晚照"之称
自然景观
寿光林海生态 博览园
寿光林海生态博览园 位于寿光市西北部, 是中国最大的平原森 林公园之一。里有 广袤的森林和湖泊, 是一个休闲度假的好 去处
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
教育事业
潍坊的教育事业发展 迅速,拥有多所知名 高校和中小学。这些 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师 资力量不断提高,为 培养优秀人才提供了 良好的环境
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
医疗事业
潍坊的医疗事业也得 到了长足的发展,多 家医院和社区卫生服 务中心为市民提供了 优质的医疗服务。同 时,潍坊还积极推广 健康生活方式,提高 了市民的健康水平
美食特产
美食特产
潍坊的美食也是非常丰富 的,这里有许多有名的特
色小吃和特产
美食特产
潍坊萝卜
潍坊萝卜是潍坊的特色农产品,以其脆甜可 口、营养丰富而著名。当地人喜欢将萝卜切 成丁状,配以各种调料,制作成酱菜或者泡 菜
关于潍坊的历史

关于潍坊的历史潍坊,位于中国山东省中部,是山东省的第二大城市,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
潍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当时这里已经有人类定居,开始了农耕生活。
在后来的历史中,潍坊经历了许多重要的事件和变迁。
在古代,潍坊是鲁国的一部分,是鲁国的东北边疆。
鲁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国家,潍坊作为鲁国的边境,承受着来自外族的威胁。
然而,潍坊的人民勇敢抵抗,保卫了家园。
在这个过程中,潍坊形成了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随着时间的推移,潍坊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商业和文化中心。
在唐朝时期,潍坊是一个繁荣的商业城市,吸引了许多商人和文化人才。
这个时期,潍坊的经济迅速发展,人口也大幅增加。
同时,潍坊也成为了文化艺术的中心,许多文人墨客聚集在这里,进行文学创作和学术交流。
潍坊的历史也与中国革命息息相关。
在清朝末年,潍坊成为了中国革命的重要据点之一。
辛亥革命时期,许多潍坊的革命志士积极参与了反清起义,为中国的独立和民主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新中国成立后,潍坊也成为了山东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的潍坊是一个现代化城市,经济发展迅速。
潍坊以其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发达的工业基础而闻名,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
潍坊还拥有现代化的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区,吸引了许多国内外企业的投资和合作。
同时,潍坊也注重文化教育的发展,拥有许多高等学府和文化艺术机构,为城市的文化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潍坊的历史是丰富多彩的,它见证了中国的发展和变迁。
从古代的农耕社会到现代的工商业都市,潍坊不断地追求进步和发展。
潍坊的人民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创造了辉煌的历史。
潍坊的历史不仅仅是一段过去,更是一种精神和传承,它将继续激励着潍坊人民不断前行。
总而言之,潍坊的历史是一个辉煌的篇章,它见证了潍坊人民的奋斗和拼搏。
潍坊的历史是一个奋斗的历史,它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潍坊,一片底蕴深厚的文化沃土

潍坊,一片底蕴深厚的文化沃土潍坊,“襟连海岱,道承齐鲁”,具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是东夷文化的发祥地,也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风筝和木版年画集散地,清乾隆年间有“南苏州、北潍县”之称。
改革开放,不仅意味着政治经济的变革,更意味着思想意识的解禁、传统文化的复苏和文化创造力的激发。
潍坊,这片底蕴深厚的文化沃土,从此青春焕发。
1984年4月,这个潍坊发展史上具有非凡意义的春天,首届潍坊国际风筝会隆重召开,吸引了来自美国、日本、英国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团体参会,在国内外引发热烈关注。
风筝会为潍坊打开了一片崭新的天空,吸纳到来自大洋彼岸的远风,推动着潍坊走向世界、世界走近潍坊,塑造了“世界风筝都”特有的城市气质和文化印记。
春潮浩荡天地阔,和风拂面满目新。
大改革、大开放,催动文化事业百花齐放。
—节会文化打响品牌。
在风筝会带动下,鲁台经贸洽谈会、寿光菜博会、文展会、中国画节等一系列盛会相继举办,会展名城享誉全国。
—民俗文化走出深闺。
杨家埠木版年画、潍坊核雕、红木嵌银、高密剪纸……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蓬勃发展、声名远扬。
—地域文化竞放异彩。
坊子的“坊茨小镇”品牌,青州的“古九州”品牌,安丘的“酒文化”品牌,昌乐的“蓝宝石”品牌……一地一品牌,红紫斗芳菲。
—文艺创作高峰迭出。
2001年,以弘扬廉洁勤政、鞭挞以权谋私为主题的吕剧《碧水长流》,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实现潍坊该奖项零的突破。
2012年,潍坊高密籍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籍作家,在全国掀起一股“莫言热”“高密热”。
S pecial专 题Weifang, a Land with Rich and Profound Culture 文/谭黎明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文化腾飞再添引擎。
2013年,得益于中国画节的强大品牌影响,和潍坊引领中国书画产业的超然地位,潍坊被授予“中国画都”称号,获得了“世界风筝都”之外又一张金字招牌。
关于潍坊的词语

关于潍坊的词语
(实用版)
目录
1.潍坊简介
2.潍坊的历史文化
3.潍坊的自然风光
4.潍坊的特色美食
5.潍坊的现代发展
正文
潍坊,位于中国山东省中部,地处黄河三角洲地区,是山东省的重要城市之一。
潍坊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秀丽,特色美食丰富
多样,现代发展迅速。
潍坊的历史文化悠久。
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
夏商时期,潍坊地区为莱国地。
秦汉时期,这里设立了潍坊县。
隋唐时期,潍坊地区逐渐繁荣昌盛,成为著名的文化名城。
明清两代,潍坊的文化教育事业达到了巅峰,有“一门三进士,父子双状元”的美誉。
潍坊的自然风光优美。
这里有著名的世界风筝都——潍坊风筝博物馆,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
另外,潍坊还有许多美丽的自然景观,如青州云门山、寿光林海、昌邑绿博园等,都是游客们喜爱的旅游胜地。
潍坊的特色美食丰富多样。
潍坊菜是鲁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
潍坊特色美食有:潍坊火烧、寿光水饺、昌邑豆腐皮、青州蜜桃等。
这些美食既具有地方特色,又富有文化内涵,深受人们喜爱。
潍坊的现代发展迅速。
近年来,潍坊致力于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同时,潍坊在文化、教育、卫生等方
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
总之,潍坊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城市,既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又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多样的特色美食。
细数潍坊纺织业发展史

纺织业一直是山东省潍坊市的传统支柱产业,老潍县清末民初就有“九千绣花女,十万织布机”之说。
改革开放以来,潍坊纺织业得到了较快发展,目前全市已拥有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900多家,形成化纤、棉纺织、家用纺织品、服装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诸城、高密两市分别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全国男装名城和家纺名城,并涌现出新郎、孚日、耶莉亚、仙霞、同大、坦博尔等一批全国知名品牌。
2009年,潍坊市纺织行业受到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诸多困难。
为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促进行业健康科学发展,潍坊市按照国家出台的《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及山东省委的部署和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施名牌战略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优势产业为核心、以名优产品为龙头,全力转方式、调结构,大力发展服装、家纺产业,努力打造千亿级纺织服装产业链。
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4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98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5%和16.2%;实现利税77亿元、利润总额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8%和16.5%。
纺织服装在全市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达到15%以上。
潍坊市计划经过3年调整和振兴,到201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00亿元,利税100亿元,出口创汇30亿美元。
发展中暴露问题潍坊市纺织行业在较快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与其他一些纺织行业领先的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一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存在前强后弱、前大后小的问题。
例如,粘胶纤维年产24万吨,实际本地消化1万吨左右,大量靠南方省市消化;织布能力35亿米,印染加工只有15亿米左右,其余以坯布形式销售,梭织服装能力只有0.8亿米左右,年需用坯布只有2亿米左右,且相当一部分是从外地采购。
二是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骨干企业规模偏小。
全市900多家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980亿元,平均1亿元。
而事实上,过亿元企业不足100家,10亿元以上的只有五六家,缺乏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潍坊乡土历史

潍坊乡土历史一、潍坊历史1、潍坊在7000多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被称为,是潍坊文化最早的光辉。
2、周朝时,实行,今潍坊地区都是的领土。
3、在潍坊地区流传的神话传说:、4、第一批潍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第一批潍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有、、5、秦朝时,在地方推行,潍坊大部分地区属、、三郡管辖。
6、西汉汉武帝时,在地方推行,潍坊大部分地区属、两州管辖。
7、三国时,潍坊大部分地区属属地9、唐朝时,潍坊大部分地区、两州管辖10、元朝时实行制度,今潍坊直属管辖。
11、明清两朝潍坊直属、两府管辖。
12、今潍坊辖区、市、县。
二、潍坊俊杰(一)1、生于潍坊的文化名人有:三皇五帝中的;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的;齐国政治家;东汉经学大师;北魏农圣;北宋画家;潮汐学家;宋代女词人;清代浓墨宰相;2、、、、、、等也在潍坊地区执政理事3、1983年,的状元卷在发现,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4、清末潍城一条巷子出了两名、状元;在担任山东省教育厅期间,创办了。
5、清末著名的金石学家不但收藏颇丰。
而且对等民间工艺品、的发展起了奠基作用。
(二)、东汉经学大师1、今人,年轻时勤学不辍;2、后在家乡讲学,传授经典,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学派—,标志着经学进入了一个3、郑玄留给后人最大的贡献是编辑注释了,被后世治理学者奉为典范,郑玄的代表作主要有《》《》4、郑玄又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在进行教学时注意采取和的方式5、在官渡之战时随军作战6、死后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论编辑为《》(三)、官清艺绝的清代名相—1、今人;2、为官清正廉明,在位期间查办了山东巡抚一案;文华殿大学士一案。
3、编撰完成了《》。
4、书艺独具色彩,被称为,他的论书绝句《》是重要的书法理论著作。
5、1804年,嘉庆九年病逝。
(四)、枝叶关情的潍县县令——1、郑板桥,清乾隆年间任潍县县令,少壮勤学。
2、郑板桥任潍县县令期间最大的功绩是。
3、亲自撰写了《新修城隍庙碑记》,该碑成为我国著名的三绝碑之一4、郑板桥是的代表人物之一,以闻名于世,一生只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潍坊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人在这里生活定居。
安丘夏商代,境内有斟灌、寒、三寿等封国。
周初,武王封太公望于齐,都营丘(今昌乐境内)。
春秋时期,现市辖区分属齐、鲁、杞、莒等国。
战国时,大部属齐,诸城等地属鲁。
秦代,东部属胶东郡,高密置县,西部属临淄郡,东南部属琅琊郡。
汉代,市境为青、徐2州刺史部所辖,分属北海、琅琊、齐3郡和甾川、高密、胶东3国。
三国时,地属魏。
南北朝时,南朝地为刘宋,北朝地属元魏。
隋代市境属北海、高密郡。
唐代属河南道,青、密2州。
元属中书省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置益都路。
明朝市境置青州、莱州2府,属山东承宣布政使司。
清朝为青州、莱州2府所辖,属山东省。
民国时期,先属胶东道、莱胶道、淄青道,1927年裁道后属山东省。
1948 青州
年潍县解放,成立潍坊特别市(省直辖)。
1949年6月潍坊特别市改称潍坊市,仍为省辖市。
1950年,潍坊市撤销,1951年重建潍坊市,为县级市,属昌潍专署。
1967年3月13日,昌潍专区改为昌潍地区。
1981年7月,昌潍地区改名潍坊地区。
1983年10月,撤销地区建制,改建省辖(地专级)市,沿用原潍坊名称,实行市管县体制。
现辖奎文、潍城、坊子、寒亭4区,青州、诸城、安丘、昌邑、寿光、高密6市(县级),临朐、昌乐2县,共有64个镇、54个街道办事处、9600个自然村。
1987年,撤销益都县,设立青州市。
1987年4月20日,撤销诸城县,设立诸城市。
1992年12月7日,将潍坊市的五莲县划归日照市管诸城
辖。
1993年6月1日,撤销寿光县,设立寿光市。
1994年1月18日,撤销安丘县,设立安丘市。
1994年5月18日,撤销高密县,设立县级高密市。
1994年6月10日,撤销昌邑县,设立县级昌邑市。
1994年5月23日,设立潍坊市奎文区,将原潍城区白浪河以东的东关、东园、院校、新城4个街道办事处,大虞、廿里堡、梨园3个镇和军埠口镇的刘家沙窝、李家沙窝、南家、郭家、吕家、高家涧头院、武家涧头院7个村,寒亭区郭家官庄镇的李家朱茂、杜家朱茂、玄家朱茂、辛庄、王家潭里、小南潭、西金马、东金麻8个村划归奎文区,区人民政府驻胜利东街。
2003年6月30日,将安丘市南流镇划归潍坊市坊子区管辖。
2003年7月4 山东潍坊-风筝的故乡
日,山东省政府批复同意将坊子区清池街道办事处划归奎文区管辖。
2003年底,全市共有152个乡镇、38个街道办事处,9600个自然村。
2007年,潍坊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
调整后,全市共67个镇,1个乡,49个街道。
其中:将安丘市的黄旗堡镇、赵戈镇,昌邑市的太保庄镇划归坊子区管辖;将寿光市的大家洼街道划归寒亭区管辖。
2009年,将昌邑市饮马镇的48个村,北孟镇的横路屯、大陈、大石门等3个村,高密市阚家镇的27个村,井沟镇的7个村,相州镇的8个村划归坊子区太保庄镇管辖。
将安丘市景芝镇的14个村划归坊子区赵戈镇管辖。
2010年,诸城市撤销桃林乡设立桃林镇;坊子区撤销黄旗堡镇设立黄旗堡街道办事处;寒亭区撤销高里镇、朱里镇,分别设立高里街道办事处和朱里街道办事处;青州市撤销黄楼镇设立黄楼街道办事处;昌邑市撤销围子镇设立围子街道办事处。